赤壁赋虚词
赤壁赋虚词的用法及解释
赤壁赋虚词的用法及解释
一、引言
赤壁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琴棋书画、风花雪月等虚词运用而备受瞩目。虚词在文学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能够突出描绘情景、抒发情感,增添文化内涵。本文将就赤壁赋中常见的虚词进行分析与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文学杰作。
二、第一节:琴棋书画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人墨客所嗜好的四种高雅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赤壁赋》中,虚词“琴棋书画”几乎被贯穿始终,起到了丰富文章氛围和表达主题情感的作用。
1. 琴:喻指音韵幽远之美。“金声玉振”,形容琴音清脆悠扬;“休听白羽”,则使读者产生听觉上境界愉悦之感。
2. 棋:喻指智慧、策略和变幻无穷。“广陵散”,使得赤壁之战成为一盘棋局,充满悬念和变化。
3. 书:喻指文章和诗歌创作。“驾长车”,使读者感受到骏马奔腾时的飞扬感,表现出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豪迈心情。
4. 画:喻指绘画艺术上的造诣。“倚天长剑”,借画意力揭示了中国传统美德中对武侠精神的崇尚。
三、第二节:风花雪月
在《赤壁赋》中,虚词“风花雪月”以它富有浓厚诗意的笔调,丰富了文章的意境,也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内涵。
1. 风:喻指自由、疾风迅雷般的气势。“被石击柱隐啸溜”,表达了曹操在南郡之战中突然而至,带给人们惊艳与震撼。
2. 花:喻指生命之美、年华之好。“白日放歌须纵酒”,表现出文人士子豪情万丈,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3. 雪:喻指纯洁、清雅和高洁。“落霞与孤鹜齐飞”,寄托了作者推崇自然与纯洁之美的心境。
4. 月:喻指高贵、明亮、清冷。“江月余温”,表达了自然美景带给文人深思熟虑以及向往的情感。
《赤壁赋》虚词整理
(一)之
1、得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7)渺沧海之一粟
8)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或消独) 2、这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到—去
纵一苇之所如(或消独)
4、定后标志
凌万顷之茫然。
5、音节助词
扣舷而歌之(或代词,它,指诗经中得曲)驾一叶之扁舟(或得)
且夫天地之间(或得)
6、代词,它,她
1)倚歌而与之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3)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7、消独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苟非吾之所有
3)就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4)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5)不知东方之既白。
(二)与
1、连词,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5)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三)于
1、在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徘徊于斗牛之间
3)于就是饮酒乐甚
4)寄蜉蝣于天地
5)托遗响于悲风(或表对象)
2、从
月出于东山之上
3、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四)焉
1、--样子,形容词词尾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五) 乎
1、-得样子,形容词词尾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2、表句末反问语气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而又何羡乎?
3、舒缓语调
知不可乎骤得
4、相当于“于”
相与枕藉乎舟中
(六)而
1、表转折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赤壁赋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赤壁赋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一、用虚词塑造赤壁赋的意境
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脍炙人口的诗文佳作,以其丰富的意象和精湛
的笔墨技巧而闻名。其中,虚词的运用在表达意境、描绘景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唯美写景:空灵静谧
虚词常被运用于描述自然景色,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唯美而飘逸的意境。例如,
赤壁赋开篇就以“江船渡头更变鹭洲灾”来形容广阔的江面和优美的自然景色。其中,“更”、“洲”都是具有虚指性质的词语,使整个景象显得隐晦而深远。
2. 抒发情感:婉转深沉
虚词还被运用于表达人物情感或道出哲理思考。比如,在赤壁赋中刻画出了主
人公对逆旅情怀激荡的内心世界:“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中,“忽如”、“千树万树”等虚词的运用,增强了句子的比喻意味和感情表达的含蓄性。
3. 描绘人物:借立体形象
通过使用虚词来描绘人物形象,使读者产生如亲历般的身临其境感受。例如,《赤壁赋》中的“退朝常为秋半月”的“常”,以及“纷亿虞负阳光灿烂,岁晏有析极
之娱”的“纷亿”、“晏”,都是借用虚指性质的词语进行描写。这种手法不仅使人物
形象更加立体,同时也给读者留下深刻而丰富的联想空间。
二、虚词在赤壁赋中的意义
1. 营造唯美氛围
《赤壁赋》运用大量的虚词,既能凸显景色的美感,在眼前呈现出广阔而恢弘
的江山画卷;同时,在心灵层面上也激发起读者对自然之美、人生哲理的思考与追求。由此可见,虚词是给予整篇文章一种浪漫、唯美气息的重要元素。
2. 渲染主题情绪
赤壁赋是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同时在讲述战争故事的同时,也体现
了主人公孙权对友情、忠诚等情感的关怀。而虚词在这些情感描写中的运用,则使得人物形象更具张力和凝聚力。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这样婉转的描述,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主人公对逆旅之友的真情流露。
《赤壁赋》虚词整理
(一)之
1、的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7)渺沧海之一粟
8)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或消独)2、这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到—去
纵一苇之所如(或消独)
4、定后标志
凌万顷之茫然。
5、音节助词
扣舷而歌之(或代词,它,指诗经中的曲)驾一叶之扁舟(或的)
且夫天地之间(或的)
6、代词,它,他
1)倚歌而和之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3)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7、消独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苟非吾之所有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4)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5)不知东方之既白。
(二)与
1、连词,和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5)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三)于
1、在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徘徊于斗牛之间
3)于是饮酒乐甚
4)寄蜉蝣于天地
5)托遗响于悲风(或表对象)2、从
月出于东山之上
3、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四)焉
1、--样子,形容词词尾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五)乎
1、-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2、表句末反问语气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而又何羡乎
3、舒缓语调
知不可乎骤得
4、相当于“于”
相与枕藉乎舟中
(六)而
1、表转折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4)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赤壁赋》虚词而、乎
在这个演讲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赤壁赋》中虚词的使用技巧和修辞效果。 通过对作者及作品的介绍,以及对虚词“而”和“乎”的详细分析,我们将揭示这 篇千古佳作的魅力所在。
作者及作品介绍
作者 - 苏轼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 家和政治家,也是中国文 学史上最璀璨的明星之一。
作品 - 《赤壁赋》
《赤壁赋》是苏轼最著名 的诗文之一,以赤壁之战 为背景,描绘了壮丽的山 水和英雄豪情。
文学价值
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 值,而且是中国文化历史 中重要的一部分。
虚词的定义与作用
1 虚词的定义
虚词是在句子中没有具 体词义,却起到补充、 连接或调整句子结构的 作用的词语。
2 虚词的作用
通过使用虚词,作家可 以控制句子的韵律、调 子和语气,增强修辞效 果。
虚词“而”的用法和意义
1 连词
与表示转折、承接、因果关系等连词相似,但又具有更丰富的表达方式。
2 衔接句子
通过连接句子,使句子的结构更加紧凑和连贯。
3 强调意义
在修辞中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使句子更具吸引力。
虚词“乎”的用法和意义
1 疑问语气
用于构成疑问句,表达 疑惑、询问或探究。
2 强调语气
通过使用“乎”,可以强 调某种情感或感叹,使 句子更加生动。
3 古典诗文中的应用
在古典诗词中,虚词“乎” 的运用是非常常见的, 起到了调子、语气和韵 律的调节作用。
赤壁赋中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赤壁赋中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赤壁赋》是东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曹操的儿子曹植所作的一
篇辞表,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和价值。该篇赋以叙事和抒情相
结合的方式,描绘了赤壁大战的英雄事迹和战争背景,展现了曹操对
抗群雄时的荣耀与英勇,同时也抒发了曹植对家园沉沦的悲痛和对英
雄的赞颂之情。
在《赤壁赋》中,实词和虚词的使用都非常丰富。实词是指具有
实际意义和形式的词,它们用来描述和表示具体的事物、行为或状态。虚词是指在句子中没有具体意义,在语法上起连接、修饰等作用的词。下面我将结合《赤壁赋》的内容,逐节分析实词和虚词的运用,并归
纳其中的句式特点。
第一节:
《赤壁赋》的开头是以“江东云”为背景,描绘了赤壁山河的壮
丽景色。这一节中,实词主要用来描绘自然景观,如“青天”、“白云”、“流水”等。虚词主要用来连接或修饰实词,如“而”、
“及”、“夹岸”等。句式上,这一节主要采用描写句,通过描述山
川的形态和自然景观,为后文打下了基调。
第二节:
此节从“临江仙”开始,讲述曹操率领大军乘舟登陆,战争的紧
张气氛也从此开始升级。实词主要用来描绘人物形象和动作,如“豪杰”、“挥洒”、“骁雄”等。虚词主要用来连接或修饰实词,如“乘”、“舟”、“自南”等。句式上,这一节主要采用叙事性的陈
述句,通过描述曹操和群雄的出征过程,展示了曹操的英勇和军队的
威武。
第三节:
这一节主要描写曹操麾下的三个将领——张辽、于禁、乐进,以
及他们的威武之势。实词主要用来描绘人物形象和动作,如“将”、“众”、“烈士”等。虚词主要用来连接或修饰实词,如“身先士卒”、“群无数”等。句式上,这一节除了一些简单的主谓关系句外,还使用了一些增补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如“有尹、韦两庆,俱为环卫
赤壁赋文言虚词总结
赤壁赋文言虚词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赤壁赋》文言虚词总结
1.之
⑴(代词)它。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②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⑵(代词)这。①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⑶(助词)的。①壬戌之秋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③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⑷(助词)取独。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②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③不知东方之既白(2009年浙江)
⑸(音节助词)①扣舷而歌之
2.与
⑴(连词)和。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006年湖南)②则物与我皆无尽也③客亦知夫水与月乎(2014年山东)
3.于
⑴(介词)在。①月出于东山之上(2012安徽),徘徊于斗牛之间(2007年重庆)②于是饮酒乐甚③托遗响于悲风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2011天津)⑵(介词)表被动。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焉
⑴形容词词尾。①少焉
5.所
⑴组成名词性短语。①纵一苇之所如②而不知其所止③而吾与子之所共适6.而
⑴(连词)表修饰关系。①扣舷而歌之②顺流而东也③倚歌而和之(2010年浙江)④抱明月而长终
⑵(连词)表承接关系。①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②羽化而登仙③耳得之而为声④客喜而笑
⑶(连词)表转折关系。①而今安在哉?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⑷(连词)表并列关系。①侣鱼虾而友麋鹿
7.其
⑴(代词)它的。①而不知其所止
⑵(代词)他。①方其破荆州
⑶(代词)这,那。①其声呜呜然②何为其然也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2012天津)
8.乎
⑴(介词)于。①枕藉乎舟中
赤壁赋 虚词
3. 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徘徊于斗牛之间 (3)渔樵于江渚之上 (4)寄蜉蝣于天地 (5)托遗响于悲风 (6)月出于东山之上 (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 乎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3)郁乎苍苍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而又何羡乎 (6)相与枕藉乎舟中
1. 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3)盈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倚歌而和之 (5)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6)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7)侣鱼虾而友麋鹿
2. 之 (1)月出于东山之上 (2)哀吾生之须臾 (3)凌万顷之茫然 (4)苟非吾之所有 (5)吾与子之所共适 (6)耳得之而为声 (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8)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归纳
一、虚词
1.而
〔1〕浩浩乎如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
2.之
〔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于
〔1〕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
〔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
〔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
4.乎
〔1〕浩浩乎如虚御风〔形容词词尾〕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
〔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二、实词
1.通假字
〔1〕浩浩乎如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赤壁赋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哪些
赤壁赋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哪些
赤壁赋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而乎其且然所为焉也以于与哉则者之(未含“矣”“因”)
1.之
⑴(代词)它。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②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⑵(代词)这。①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⑶(助词)的。①壬戌之秋②赤壁之下③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⑷(助词)取独。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②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③不知东方之既白
⑸(音节助词)①扣舷而歌之
2.与
⑴(连词)和。①苏子与客②物与我
3.于
⑴(介词)在。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②于是饮酒乐甚③托遗响于悲风
⑵(介词)表被动。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焉
⑴形容词词尾。①少焉
5.所
⑴组成名词性短语。①纵一苇之所如②而不知其所止③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6.而
⑴(连词)表修饰关系。①扣舷而歌之②顺流而东也③倚歌而和之④抱明月而长终
⑵(连词)表承接关系。①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②羽化而登仙③耳得之而为声④客喜而笑
⑶(连词)表转折关系。①而今安在哉?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⑷(连词)表并列关系。①侣鱼虾而友麋鹿
7.其
⑴(代词)它的。①而不知其所止
⑵(代词)他。①方其破荆州
⑶(代词)这,那。①其声呜呜然②何为其然也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8.乎
⑴(介词)于。①枕藉乎舟中
⑵(疑问语气助词)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⑶(反问语气助词)①而又何羡乎!
⑷(句中停顿语气助词)①知不可乎骤得
⑸形容词词尾。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②飘飘乎如遗世独立③郁乎苍苍
9.者
⑴组成名词性短语。①逝者如斯②客有吹箫者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0.然
《赤壁赋实词虚词》
之 1、凌万顷之茫然(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2、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取独) (两种解读看着办) 4、苟非吾之所有(结构助词的)(取独) (两种解读看着办) 5、吾与子之所共食(结构助词的)(取独) (两种解读看着办)
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 7、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无实义)
乎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形容词词尾)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形容词词尾 ) 3、郁乎苍苍( 形容词词尾)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语气词,表示疑问)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
其 1、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2、方其破荆州(代词,他,代曹操) 3、何为其然也(语气词)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如果) 2、而今安在哉(哪里) 3、纵一苇之所如(……的地方)
.
.
21、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22、杯盘狼藉(凌乱) 23、不知东方之既白(亮) 24、逝者如斯(此,指水) 25、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消减和增长) 26、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然) 27、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28、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作动词,显出白色)
.
《赤壁赋》重点虚词 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却表转折)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然后,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却,表转折 )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却,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修饰 ) 8、耳得之而为声(就,表顺承关系) 9、挟飞仙以遨游(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
《赤壁赋实词虚词》
1、举酒属客(劝人饮酒)
2、徘徊于斗牛之间(明月停留)
3、纵一苇之所如(任凭)(到)(往,到……地方去)
4、凌万顷之茫然(越过)(旷远的样子)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6、羽化而登仙(像长了翅膀似的)
7、击空明兮溯流水(月光下的清波)(逆流而上)
8、望美人兮天一方(内wenku.baidu.com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 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精选版ppt
3
《赤壁赋》重点虚词 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却表转折)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然后,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却,表转折 )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却,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修饰 ) 8、耳得之而为声(就,表顺承关系) 9、挟飞仙以遨游(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
精选版ppt
4
之
1、凌万顷之茫然(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2、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取独) (两种解读看着办)
4、苟非吾之所有(结构助词的)(取独) (两种解读看着办)
5、吾与子之所共食(结构助词的)(取独) (两种解读看着办)
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
7、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无实义)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一、虚词
1.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
2.之
(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
(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
(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
4.乎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
(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二、实词
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赤壁赋》文言知识点归纳
《赤壁赋》文言知识点归纳
《赤壁赋》文言知识点归纳
一、字音:
1、壬戌(r?nxū) 10、酾酒(shī)
2、桂棹(zhào) 11、横槊(shuò)
3、余音袅袅( niǎo) 12、渔樵(qiáo)
4、幽壑(ha) 13、扁舟(piān)
5、嫠妇( lí) 14、匏樽(páo)
6、愀然(qiǎo) 15、蜉蝣(fúyóu)
7、山川相缪(liáo) 16、无尽藏(zàng)
8、舳舻千里(zhúlú) 17、狼籍(jí)
9、旌旗(jīng) 18、枕藉(jia)
二、通假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三、实词的含义。
(1)七月既望..:.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举酒属.
客:劝人饮酒 (3)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 (4)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茫然,旷远的样子
(5)击空明..兮溯.流水:空明,月光下的清波。溯,逆流而上
(6)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7)倚.歌而和.之:循,依。唱和 (8)不绝如缕.:.细丝
四、重点虚词
(1)于.月出于.
东山之上:从徘徊于.
斗牛之间: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表被动 (2) 之.
纵一苇之.所知:助词,主谓间,无实义目遇之.而成色:它们,代清风、明月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无实义惟江上之.
清风:助词,的
(9)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10)正.襟危.坐:都是端正的意思 (11)方.其破荆州:当 (12)横槊.赋.诗:朗诵。 (13)固.一也之雄也:本来 (14)寄蜉蝣..于天地:喻人生短促 (15)逝者如斯.:.
赤壁赋实词虚词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形容词词尾 )
3、郁乎苍苍( 形容词词尾)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语气词,表示疑问)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整理ppt
5
其 1、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2、方其破荆州(代词,他,代曹操) 3、何为其然也(语气词)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如果) 2、而今安在哉(哪里) 3、纵一苇之所如(……的地方)
《赤壁赋》重点实词
1、举酒属客(劝人饮酒)
2、徘徊于斗牛之间(明月停留)
3、纵一苇之所如(任凭)(到)(往,到……地方去)
4、凌万顷之茫然(越过)(旷远的样子)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6、羽化而登仙(像长了翅膀似的)
7、击空明兮溯流水(月光下的清波)(逆流而上)
8、望美人兮天一方(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 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整理ppt
3
《赤壁赋》重点虚词 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却表转折)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然后,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却,表转折 )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却,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修饰 ) 8、耳得之而为声(就,表顺承关系) 9、挟飞仙以遨游(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虚词分析
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的)秋,七月既望,苏子与(连词,并列,和)客泛舟游于(在)赤壁之(的)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的)诗,歌窈窕之(的)章。少焉(凑音节),月出于(在)东山之(的)上,徘徊于(在)斗牛之(的)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所(放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短语)如,凌万顷之(定语后置)茫然。浩浩乎(啊,感叹语气)如冯虚御风,而(却)不知其所(放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短语)止;飘飘(啊,感叹语气)如遗世独立,羽化而(承接关系)登仙。
于(在)是饮酒乐甚,扣舷而(并列关系)歌之(凑音节)。歌曰:‚桂棹兮(啊)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的人),倚歌而(承接关系)和之(凑音节)。其(它的)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的)蛟,泣孤舟之(的)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地)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的)诗乎(吗,反问语气)?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形容词词尾,不译,舒缓语气。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苍苍,此非孟德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困于(被)周郎者乎(吗,反问语气)?方其(他)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地)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的)雄也(啊,感叹语气),而今安在哉(呢,反问语气)?况吾与(连词,和)子渔樵于(在)江渚之(的)上,侣鱼虾而(并列)友麋鹿,驾一叶之(的)扁舟,举匏樽以(承接)相属。寄蜉蝣于(在)天地,渺沧海之(的)一粟。哀吾生之(取消句子独立性)须臾,羡长江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穷。挟飞仙以(承接)遨游,抱明月而(承接)长终。知不可乎(中在句中,舒缓语气)骤得,托遗响于(给)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那)水与(连词)月乎(吗,疑问语气)?逝者(……的事物)如斯,而(但)未尝往也;盈虚者(……的事物)如彼,而(但)卒莫消长也(肯定语气)。盖(假如)将自其(它们)变者(……的方面)而(连接
状语和中心词)观之(凑音节),则(那么)天地曾(加强语气,副词,翻译时常与‚不‛连用,‛连……都不……‛如:曾不若孀妻弱子。)不能以(因为,句后省略了‚停止‛,‚一瞬‛与‚停止‛构成了因果关系,即因为一瞬而停止)一瞬;自其(它们)不变者(……的方面)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观之,则(那么)物与(并列)我皆无尽也(肯定语气),而(你,这里似乎理解为‚我们‛更委婉,没有单指‚你‛那么直指尖锐??)又何羡乎(呢,感叹语气)!且夫天地之(的)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所(放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短语)(放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短语)有,虽(即使)一毫而(也,与前面的‚虽‛构成固定结构,表示假设关系??)莫取。惟江上之(的)清风,与(连词,并列,和)山间之(的)明月,耳得之(它,代清风)而(承接)为声,目遇之(它,代明月)而(承接)成色,取之(它们)无禁,用之(她们)不竭,是造物者(……的人)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尽藏也,而(因而)吾与(连词,并列,和)子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所(放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短语)共适。‛
客喜而(承接)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在)舟中,不知东方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