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编写】统编版语文园地七 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869e2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0.png)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口语交际、习作和阅读。
其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根据情景说话”,习作是“编写故事”,阅读部分包括两篇文章:“三月桃花水”和“古诗两首”。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根据情景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对于根据情景进行口语交际和编写故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在具体的实践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口语表达不够流畅,写作内容不够丰富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情景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能够编写生动的故事,提高写作水平。
3.通过阅读,提升文学素养,感受语言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口语交际的技巧,习作的编写方法,阅读的理解和欣赏。
2.教学难点:口语交际中的情感表达,习作中的创意写作,阅读中的深度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学生改进,以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准备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准备口语交际和写作的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口语交际、习作和阅读。
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学生根据情景进行说话。
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改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优秀教案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优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b4d8d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4.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背诵课文内容,懂得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课文内容。
2.能够认识和书写生字,并能正确运用生字进行造句。
3.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所包含的道理和情感。
2.掌握生字的书写和运用,能够正确使用生字进行造句。
三、教学难点1.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课文内容。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2.生字卡片、板书、课堂互动道具等教学资源3.教师准备PPT课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内容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第二步:学习课文1.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和情感。
2.学生齐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第三步:生字学习1.教师板书生字,并讲解生字含义和用法。
2.学生认读生字,完成生字造句练习。
第四步:课文讨论1.学生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教师指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促进互动交流。
第五步:巩固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展示生字造句,相互评价和交流。
第六步:课堂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回顾。
2.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进行总结发言。
六、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及造句。
2.总结课文中的道理和人物情感。
3.阅读课外书籍并写读后感。
七、教学评估1.学生课堂表现评分。
2.学生课后作业评分。
3.学生课程学习情况分析。
本节课围绕《语文园地七》课文展开,通过生字学习、课文讨论和巩固练习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希望学生在本节课中能够收获满满,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和体会。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47455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4.png)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投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 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 熟练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发音和意思。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5分钟)•师生互动:通过谈论上节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学生低声朗读生字词和短语。
2. 新课讲授(3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并解释生字词、句式结构及比喻。
•学生跟读课文,教师逐句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拓展训练(20分钟)•学生互相唱读课文,加深记忆。
•搭配练习:生字词搭配造句。
4. 合作探究(25分钟)•小组讨论:就课文中抽象难懂的内容进行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小组展示:每组呈现自己的探究成果。
5. 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进行课文内容的总结,强调重点。
•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练习1.默写课文生字词。
2.思考课文中比喻和象征的意义。
3.创作一段描写自然景色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思考,提高语文素养。
下一节课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园地七》的内容,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4fd26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9.png)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七》,主要内容包括:词语盘点、读词语、背词语、写词语、语文园地七的阅读与拓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并能熟练读写。
2. 培养学生词语理解、记忆及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本节课的生字词的读写与运用。
难点:词语的理解与记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描述,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的生字词。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读生字词,讲解字词意思。
b. 学生跟读,自主练习读写。
c.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字词认读,检查掌握情况。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答。
c.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例题。
4. 随堂练习(15分钟)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b.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解答,共同讨论、分析。
5. 语文园地七阅读与拓展(10分钟)a. 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b. 教师提问,检查阅读效果。
c.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进行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列表2. 例题解答步骤3. 语文园地七阅读重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本节课生字词,每个词语写5遍。
答案:略2. 作业题目:根据图片,用本节课学过的词语进行描述。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读写与运用2. 词语的理解与记忆3.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一、生字词的读写与运用1. 正确发音:教师应确保学生准确掌握生字词的发音,通过领读、跟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练习。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七》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ffa03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6.png)
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语文园地七》中的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等内容,理解文学作品的含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内涵,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难点:帮助学生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深入挖掘其意义,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1.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诗词鉴赏•第二课时:文言文阅读•第三课时:综合运用2.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诗词鉴赏•学习并鉴赏《石竹花》这首古诗,理解其中的意蕴和情感表达。
•分析诗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启发学生对诗歌的感悟。
第二课时:文言文阅读•学习《岳阳楼记》这篇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文学价值。
•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技巧,帮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第三课时:综合运用•进行综合性学习和讨论,让学生通过诗词和文言文的比较,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练习写作,让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展现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讨论式教学法: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词和文言文。
五、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诗词鉴赏•导入: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引入《石竹花》的主题和情感。
•学习:解读《石竹花》的具体内容,分析诗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操练:让学生朗读诗歌并讨论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意义。
•总结:归纳诗歌的主题和感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第二课时:文言文阅读•导入:介绍《岳阳楼记》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逐段讲解《岳阳楼记》,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
•操练:让学生朗读文言文并理解其中的意义,讨论作者的写作手法。
一年级-统编版(2024新版)-语文-上册-【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
![一年级-统编版(2024新版)-语文-上册-【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ea26179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8.png)
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爷、奶、叔、姐、妹”5个生字,认识女字旁,会写“爸、妈”两个字。
2.认读“爷爷、奶奶”等14个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读好轻声。
教学重点认读“爷爷、奶奶”等14个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读好轻声。
教学难点认读“爷爷、奶奶”等14个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读好轻声。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七”。
这里有好多语文知识在等着我们呢!快让我们去认识它们,把它们学到手吧。
新知探究合作探究探究:学习“识字加油站”。
1.画一画,说一说。
教师:同学们,你的家庭成员都有谁呢?拿出画笔,把他们画下来,画一张全家福。
(1)学生画全家福。
教师:你画的这张全家福上都有谁呢?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吧。
(2)教师点名,学生在班级内借助全家福介绍自己的家人。
2.多种形式读一读。
教师:这些称呼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但是你知道它们用哪个汉字表示吗?今天它们来到了“识字加油站”,快借助拼音读一读,认识一下它们吧。
注意叠词的第二个字要读轻声。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2)教师点名学生读词语,适时指导学生读准轻声。
(3)开火车读。
(4)分性别读一读:男生读表示男性称谓的词语,女生读表示女性称谓的词语。
3.多种方法记一记,写一写。
(1)比一比,学习“爷、奶、姐、妹”。
教师:这几个字我们可以用和熟字比一比的方法来识记。
它们可以和谁比一比呢?学生:“奶、姐、妹”可以和“妈”比一比。
教师: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偏旁,女字旁。
女字旁在充当左偏旁的时候,横笔右端不出头。
“奶、姐、妹”和“妈”的左半部分相同,都是女字旁,只有右半部分不一样,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妈”来记住“姐、妹、奶”。
那“爷”和谁比一比呢?学生:可以和“爸”比一比。
教师:说得很好!“爸”和“爷”的上半部分一样,下半部分不同,因此可以借助“爸”来记住“爷”。
教师:“爸、妈”是我们常见的字,也代表了养育我们的两个人,所以我们不仅要认识它们,还要会写它们。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94cd3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c.png)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内容1. 《语文园地七》第一部分:词语盘点学习生词:天空、草地、花朵、小河等。
学习词语搭配: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美丽的小花、清清的小河等。
2. 《语文园地七》第二部分:诗歌阅读学习诗歌《小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词和词语搭配,丰富词汇量。
2. 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语搭配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生词的学习和诗歌的阅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黑板、粉笔。
2. 学具:词语卡片、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看到的景象,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过程细节:学生回答问题时,鼓励他们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同时注意词语搭配。
2. 学习词语盘点:出示词语卡片,引导学生认识生词,学习词语搭配。
过程细节:教师领读生词,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发音。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用词语卡片进行搭配练习。
3. 学习诗歌《小池》: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理解诗歌内容。
过程细节:教师逐句讲解诗歌,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
让学生模仿教师朗读,注意停顿和节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本节课学习的词语进行造句。
过程细节: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展示,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过程细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天空、草地、花朵、小河等。
2. 词语搭配: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美丽的小花、清清的小河等。
3. 诗歌《小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本节课学习的词语进行造句,至少四句。
答案示例: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
绿绿的草地上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
美丽的小花在阳光下绽放。
清清的小河里游着小鱼。
2. 拓展作业: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阅读,下节课分享心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生词、诗歌,让学生积累了词汇,提高了朗读能力。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语文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02a21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0.png)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学会构建不同类型的句子和段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句子和段落的构建。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生字词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节课的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
3. 句子与段落学习:通过例句展示,教授不同类型的句子和段落构建方法,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4. 阅读与欣赏:选取适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并分享感受。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以卡片形式展示,方便学生查看。
2. 句子与段落:以例句和示意图形式呈现,直观易懂。
3. 阅读材料:以文本形式展示,方便学生阅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本节课的生字词,并用它们各写一个句子。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关注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以及句子、段落的构建。
1. 生字词学习:本节课生字词的选择应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加深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句子与段落构建:教授不同类型的句子和段落构建方法,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以及简单句、复合句等。
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掌握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1. 掌握生字词: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生字词,为语言表达提供丰富词汇。
2024年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2024年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37e1a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9.png)
2024年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七》,主要内容包括:诗词《静夜思》、《画鸡》;童话故事《小兔子乖乖》;语文园地中的“读一读,记一记”、“我会写”和“我会连”等部分。
二、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词,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
2. 通过学习诗词和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素养。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词的朗读与理解,生字词的书写与运用。
2. 教学重点:诗词的意境体会,童话故事的寓意理解,生字词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夜晚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夜晚的宁静,进而引入诗词《静夜思》的学习。
2. 诗词教学:(1)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体会诗词的韵律美。
(2)理解:讲解诗词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乡之情。
3. 童话故事教学:(1)朗读:教师讲述故事,学生认真倾听。
(2)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小兔子是如何智斗大灰狼的,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语文园地教学:(1)“读一读,记一记”:学生自读,教师检查。
(2)“我会写”: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词,强调笔顺和结构。
(3)“我会连”:学生连线练习,巩固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诗词《静夜思》:夜晚、月亮、思乡。
2. 童话故事《小兔子乖乖》:勇敢、智慧、团结。
3. 生字词:床、前、光、低、思、乡、鸡、鸭、猫、狗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诗词《静夜思》和《画鸡》。
(2)根据《小兔子乖乖》的故事,画一幅插图。
(3)完成语文园地中的“我会写”和“我会连”部分。
2. 答案:(1)诗词抄写见课本。
(2)插图可根据故事情节自由发挥。
(3)答案见课本。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优秀5篇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181cc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3.png)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该页是可爱的编辑给大伙儿收集的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优秀5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园地七》一、二、三课时教学课时第1、2 、3课时教学课型综合课是否集体备课否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认识生字,认识按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和由部件组合成新字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读,积累句子,巩固生字。
3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4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做个有心人。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1字词卡片。
2与“口语交际”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预设过程设计意图一课时我的发现:一我会认。
1(出示识字卡片)学生大声朗读后,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答。
学生甲:我发现“饿、饼、饮、饺”这几个字都有“饣”,都与“食”有关。
学生乙:我发现“猴、猫、狗、狮、猪、狼”这几个字都有“犭”。
学生丙:我发现……3识记生字。
4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二我会填。
1引导学生回忆,在学过的生字中,“今、相、自、音、你、原”都可以和哪一个字在一起组成另一个字?2指名说一说填上哪一个字?(心)3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识字方法?(我发现用学过的字加上一个偏旁组成新的字的识字方法)4扩展练习:“少”、“工”、“气”、“羊”加一个什么偏旁可以换成新的字。
(氵)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词句。
2朗读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具准备: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日积月累:一读读记记。
1出示句子,学生自读。
“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
”2指名读句子,要读正确、读流利。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66a77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0.png)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七》,主要内容包括:诗词《画鸡》、汉字识写、阅读理解、口语交际等。
具体章节为:《画鸡》及相关的汉字识写、《语文园地七》中的阅读短文和练习。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并背诵《画鸡》,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词《画鸡》的学习、汉字识写、阅读理解的训练。
难点:诗词的意境理解、汉字的正确书写、阅读理解的深入挖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只可爱的公鸡,引发学生对公鸡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a. 让学生观察公鸡的特点,描述公鸡的形象。
b.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公鸡的儿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诗词《画鸡》学习a. 学生自读诗词,理解诗意。
b. 教师讲解诗词的背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c. 逐句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d. 齐读、分组读、个人读,熟练朗读并背诵诗词。
3. 汉字识写a. 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指导。
b.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跟随练习。
c.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 阅读理解a. 学生自读短文,理解内容。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c. 讨论短文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口语交际a. 学生分组讨论,用本节课所学的词语进行口语交际。
b. 各组代表发言,展示交流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词《画鸡》全文,标注重点字词。
2. 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并注明笔画、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朗读并背诵诗词《画鸡》。
c. 家长协助,用本节课所学的词语进行口语交际。
2. 答案:a.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b. 诗词的熟练背诵。
c. 口语交际的录音或视频。
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及反思
![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68caa9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9.png)
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个园地。
只要旨在通过有趣的故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兴趣。
本单元包括多个板块,如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
识字加油站通过认识家人称谓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字词句运用板块让学生通过比一比,写一写,区分形近字;学习词语接龙,拓展词汇量。
书写提示指导学生书写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的笔顺规则。
日积月累积累关于春节的古诗《元日》。
和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感受春节的欢乐氛围。
本园地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新字词,学习基本的句子结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录】:1.认识并掌握本单元的新字词,能够正确书写。
2.了解汉字“日”和“寸”做偏旁时在不同位置的写法变化,能正确书写汉字。
【过程与方法】:1.学习词语接龙的游戏方法,积累词汇。
2.正确朗读《春节童谣》,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能够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新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亲属称谓的词语,掌握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的笔顺规则。
3.朗读《春节童谣》,了解春节习俗。
【教学难点】:1.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意义,正确书写生字,注意笔画顺序和结构。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理解古诗《元日》的含义,感受春节的文化内涵。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和学习习惯。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游戏和互动的学习方式。
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精品教案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18c48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9.png)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部编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七》中深入探索。
具体内容涉及到教材第三章节“美丽植物”,详细内容包括课文中出现生字词学习,对植物形态、颜色等描述理解,以及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大自然美感知。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掌握课文中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话描述植物美。
3. 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对大自然美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新学词汇描述植物,而教学重点则是生字词学习和课文深入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我准备植物图片、生字卡片、彩色粉笔以及相关植物实物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校园内不同种类植物图片,引发学生对植物美关注,进而导入新课。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见过美丽植物,讨论植物颜色、形状等特点。
2. 新课内容学习:a.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随朗读,注意生字词发音。
b. 结合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每个字词意思。
c. 通过例句讲解生字词用法,并进行随堂练习。
(例题讲解)例句:“这片叶子像一只绿色蝴蝶。
”要求学生模仿造句。
3. 理解应用:a. 让学生描述课文中提到植物,加深对描述方法理解。
b.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植物,用学到生字词进行描述。
(随堂练习)小组代表分享描述,其他学生评价并给出建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主要包括:1. 生字词列表,旁边标注重点词汇。
2. 课文描述植物关键句子。
3. 学生造句例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植物,用今天学到生字词写一段描述。
(作业答案示例)例:我喜欢玫瑰花,它花瓣红得像火一样,形状像一个个小酒杯。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句子通顺,至少使用5个今天学习生字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反思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学生描述植物时语言表达,找出需要加强部分。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0883b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9.png)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学会运用礼貌用语向他人提出请求,并能恰当表达自己的意愿。
2. 通过阅读《一包货物》,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3. 学会写作“我学会了__”,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礼貌用语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重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阅读方法的掌握,写作技巧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学生在向同学借书的场景,引导学生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2. 口语交际:让学生两人一组,模拟情景进行对话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恰当的表达。
3. 阅读教学:带领学生阅读《一包货物》,讲解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故事寓意。
4. 写作教学:让学生以“我学会了__”为主题进行写作,教师提供写作指导,学生完成初稿。
5. 语文园地:对《词语盘点》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词语。
六、板书设计1. 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可以吗?2. 阅读:《一包货物》阅读方法:提取关键信息、理解寓意3. 写作:《我学会了__》写作技巧:观察、表达4. 语文园地:《词语盘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学会了__”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收集生活中的礼貌用语,与同学分享。
2. 答案:示例作文:我学会了做饭。
示例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等环节,学生对礼貌用语、阅读方法、写作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口语交际环节,部分学生的表达仍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运用礼貌用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开展阅读分享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组织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https://img.taocdn.com/s3/m/b71df25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b.png)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
本单元以“语文园地”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巩固和运用本册书中的知识点,提高语文素养。
本单元的设计丰富多彩,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本册书中的知识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应用语文知识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册书中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册书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准备好相关的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游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操作,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5.拓展(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拓展性的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3dedb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9.png)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掌握句子的成分和基本语法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精心准备教学内容,熟悉文章背景和要点;–准备教学PPT,以图表结合的方式呈现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学素材和课堂活动。
2.学生准备:–学生无需提前准备,但鼓励提前阅读相关课文,有助于课堂效果。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利用教学素材或教学PPT导入课题,引发学生对《语文园地七》的兴趣。
第二步:整体阅读•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和主要内容。
第三步:重点解读•指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并进行适当讲解。
第四步: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第五步:语文游戏•设计有趣的语文游戏,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增加课堂气氛。
第六步: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检验掌握程度。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语文园地七》的兴趣较高,通过小组讨论和语文游戏的方式,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下节课的准备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增加相关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以上是本次优质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园地七》的内容,提高语文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216a4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a.png)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主要内容包括:词语盘点、读读记记、日积月累、拓展阅读和习作。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并能熟练运用。
2. 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词语的运用、阅读理解、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词语盘点、读读记记、习作指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美丽的画卷,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内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词语盘点(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本单元的生字,让学生齐读、个别读,确保掌握。
(2)通过PPT展示,让学生认读词语,并进行词语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
3. 读读记记(10分钟)(1)教师选取一篇优美的文章,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感受语言的魅力。
(2)让学生分享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进行交流学习。
4. 日积月累(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话题,如“友谊”,让学生用本单元学过的词语进行造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拓展阅读(10分钟)(1)教师推荐一本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书籍,让学生课外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2)课堂上分享阅读心得,进行交流讨论。
6. 习作指导(10分钟)(1)教师给出一个写作题目,如“我的梦想”。
(2)指导学生进行构思,列出提纲。
(3)让学生进行课堂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生字、词语。
2. 读读记记:优美文章、好词好句。
3. 日积月累:友谊主题,词语造句。
4. 拓展阅读:推荐书籍、阅读心得。
5. 习作:我的梦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梦想。
答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梦想,进行写作。
2. 词语接龙游戏:用本单元的词语进行接龙。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优质教案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8098a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c.png)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生字、词语,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学会用优美词语描绘大自然。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理解文章主旨,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丰富词汇描绘大自然,提高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2. 教学重点:掌握本节课生字、词语,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描述图片中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
过程一:展示图片,学生观察。
过程二: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图片观察和感受。
2. 口语交际:学习如何用优美词语描绘大自然。
过程一: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喜欢词语和句子。
过程二:小组内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过程三: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指导表达技巧。
3. 写话:以“我眼中大自然”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过程一:教师提供写作指导,明确要求。
过程二:学生独立完成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过程三:全班分享,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 阅读:学习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过程一: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过程二: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板书设计1. 口语交际:用优美词语描绘大自然写话:我眼中大自然阅读:奇妙大自然2. 生字、词语列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我眼中大自然”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略2. 课后练习:阅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得到锻炼,但部分学生在描绘大自然时词汇量不足,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词汇积累。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美景,提高对自然感知能力。
同时,推荐相关阅读资料,拓展学生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口语交际环节中表达技巧指导在口语交际环节,我注意到学生在描述大自然时,往往词汇量有限,无法充分表达自己感受。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2ea9b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f.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园、地、七”等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够用普通话准确朗读课文。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能够复述课文大意。
(3)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规范书写,做到整洁、美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园、地、七、语文、园地、语文园地等。
2. 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把握文章大意,感悟作者情感。
3. 写字训练:书写本课生字,规范书写,做到整洁、美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3)学生能够规范书写本课生字。
2. 教学难点:(1)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课文的感悟与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录音机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歌曲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交流学习心得。
4.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主题,感悟作者情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5. 写字训练:学生跟随教师书写本课生字,规范书写,做到整洁、美观。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语文园地七2. 生字词:园、地、七、语文、园地、语文园地等。
3. 课文主题:大自然的美与和谐。
2024年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2024年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8a00c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1.png)
2024年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读懂短文并回答问题。
3. 培养学生书写规范,提高书写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短文阅读理解,句子书写。
重点:生字词学习,阅读理解,书写规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生字词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第一部分“我会认”: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跟读,解释生字词含义,进行认读练习。
3. 第二部分“我会读”:出示短文,指导学生阅读,提问并解答学生疑问,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第三部分“我会写”:讲解句子和词语书写规范,示范书写,学生跟随练习。
5. 第四部分“语文天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内容,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列表2. 短文阅读理解3. 句子书写规范4.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本节课生字词,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书写句子。
答案:略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用所学生字词编写一个小故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学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分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随堂练习设计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引导学生把握短文的主旨,理解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掌握生字词的正确发音和用法。
1. 句子结构的正确性,如主谓宾、定状补等。
2. 书写规范,包括字迹工整、标点符号正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做课堂笔记的方法。
2.能认识、理解、运用跟戏曲有关的词语。
3.能找出说明书的不妥之处,修改说明书。
4.能积累与艺术有关的成语。
【重点难点】
重点:
1.能交流、总结做课堂笔记的方法。
2.能找出说明书的不妥之处,修改说明书。
3.能积累与艺术有关的成语。
难点:
1.能找出说明书的不妥之处,修改说明书。
2.能积累与艺术有关的成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学生回顾自己做课堂笔记的实践
师:我们上课时,经常会做课堂笔记。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讨论:课堂笔记要记下哪些内容?怎样记录?
2.交流、总结做课堂笔记的方法
出示教材中展示的例子,学生总结归纳。
(1)明确课堂笔记的记录内容
学生读泡泡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总结记录内容。
出示:课堂上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课程中产生了疑问,需要继续思考,或者需要查资料的地方。
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
(2)交流:做课堂笔记有哪些方法?
学生展示自己的笔记,交流、总结方法。
出示:符号法:圈点、划线、标符号。
用自己熟悉的各种符号线条代表不同的意思,进行圈画。
如“|”或“||”表示段落层次,用“·”表示重点词语,“Δ”表示遗留问题,用“”表示精彩的句子,用“”表示重点句子等。
批注法:对字词的预习,可以直接批注在字词的上面,也可以集中批注在书页上下的空白地带。
在重点句旁边,批注自己的赏析或理解。
写意法:概括文章段落大意或中心意思的词句可以记在课题旁边或段末篇尾。
图解法:以思维网络图的形式,将文章的结构层次、主旨中心、赏析理解等以图示的方法进行展现。
二、词句段运用。
1.积累、运用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出示:亮相行当压轴捧场行头
跑龙套唱白脸花架子对台戏打圆场
粉墨登场字正腔圆曲终人散有板有眼科班出身学生读词语,读准字音。
借助工具书等资料,理解词义。
讨论交流:这些词语分别是什么意思?一般用在哪里?
汇报总结。
出示:亮相:是一种戏曲上的表演动作。
主要角色上场时、下场前,或者是一段舞蹈动作完毕后的一个短促停顿。
集中而突出地显示出人物的精神状态,采用一种雕塑的姿势,这就称其为“亮相”。
现在比喻公开露面或表演,或者公开说出自己的观点,表示态度。
行当: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根据角色类型来。
现在也指行业,百工技艺所做的职业。
压轴:原本是戏曲名词,指一场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
现也指一场演出排在最后的较精彩的节目。
捧场:原指特意到剧场去赞赏戏曲演员表演,今泛指特意到场对别人的某种活动表示支持,或对别人的某种活动说赞扬的话。
行头: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包括盔头、靠把、衣服、靴子等,现也泛指服装(含诙谐意)。
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唱白脸: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白色脸谱扮演反面角色,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跟“唱红脸”相对)。
花架子:戏台上花哨而不实用的武术动作。
古戏舞台上演武将的角色中专门有一个行当叫“”,是“”的一种,观众所欣赏的重点之一就是他的(也称“架式”),即看他像不像武将。
除了戏台之外,现实生活中所说的花架子,比喻外表好看但缺少实用价值的东西。
也指形式主义的做法。
对台戏:旧时两个戏班子,为争夺观众压倒对方,在同一场合、同一时间演出同一出戏。
现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以反对或搞垮对方。
打圆场:原指戏曲演员为表演剧中地点的转换,在舞台上按环行路线绕行,现在多指调解纠纷,缓和僵局。
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
今多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字正腔圆:(说或唱)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
曲终人散:乐曲终了,听众散去,比喻事情结束,人们各自离去。
有板有眼:板眼是伴奏和唱腔的节奏快慢和强弱的指挥。
如一板三眼,也有一板一眼。
现在一般比喻做事情有条理或指说话的样子、语气有模有样。
科班出身:科班本意是指旧时学、演结合的戏剧班子,是成为演员(旧称戏子)的必须也是唯一途径。
后来科班就引申为正规的教育的统称,科班出身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交流:从中选一两个说句子,同学间互相交流。
2.修改说明书。
学生阅读说明书。
小组讨论、交流,发现问题。
思考:说明书给我们介绍了四种材料,你认为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明确:半个兵乓球的获得、瓶盖大小、铅丝长短、粗细没有交代清楚
根据说明书实际演练操作,对照教材中的图片,发现问题。
学生思考、交流:如果让你按照说明书中的步骤进行制作,你会遇到哪些问题?
明确:如何钻小洞?钻多大的小洞?
铅丝的另一头是从里面还是外面插进乒乓球的小洞里?
看图交流:图中所做的小台灯是哪一处做错了?
学生圈画句子,联系生活经验,讨论修改。
交流修改。
出示范例:
材料:小钢锯、乒乓球、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瓶盖、针锥、一段长约15厘米的铅丝、一块橡皮泥
做法:1.用钢锯将乒乓球锯成两半。
2.在半个乒乓球的中间用针推钻个小洞,洞口大小与铅丝
粗细相当,做灯罩。
3.在瓶盖中间也钻个小洞,从洞中穿进铅丝,铅丝头上弯
一点,勾住盖底。
在靠近洞的盖面和盖底处用橡皮泥把铅
丝粘牢。
4.把铅丝的另一头从半个乒乓球的外面插入乒乓球的小
洞里。
再用橡皮泥把洞的里外粘牢。
5.在乒乓球内、铅丝的头上用红橡皮泥做一个小灯泡。
拓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根据步骤画上图示,使说明书更清楚。
三、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成语,读准字音。
点名读,相机正音。
分组读,思考发现。
交流: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小结:都是与艺术有关的成语。
2.运用积累。
说说自己的理解,选一个最喜欢的成语说一句话。
学生积累,说说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
出示:绕梁三日袅袅不绝清耳悦心鸾吟凤唱
翾风回雪挥洒自如鬼斧神工活灵活现
神来之笔龙飞凤舞妙手丹青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