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失去的,所以必须把所有利益都攥在自己手中,“自己好处通吃,别人只能完败”。
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人性有恶的一面,但也可以举出更多人性为善的事实。
人之为人,不在于究竟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而在于面对善与恶的纠缠,可以作出顺应客观规律、彰显人性光辉的正确选择。
以一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以一时之偏蔽恒常之正,把一种哲学假设当作客观事实和立论基石,这在理论上体现为无知,在实践中表现为偏执。
如果零和思维大行其道,在社会交往中动辄如临大敌、邻人遗斧,人类社会就不可能进步,世界也不会向前发展。
但事实上,人类文明进步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就是因为人虽然免不了被人性中恶的一面诱惑一时,但抑恶扬善、抱团成群始终是“学以成人”的主旋律,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主基调。
零和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孤立、静止、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
零和思维之所以为了一棵树木而甘愿失掉一片森林,是因为形而上学思维看不到社会实践中的合作、变化、发展,无视开放进步的客观规律。
对于秉持零和思维的人来说,只有眼前的、当下的利益才是真实可靠的,其他的都不存在、都不作数。
这种形而上学思维容易导致两种倾向:一是悲观,对未来没有也不敢有信心,总担心已经得到的东西会失去;二是保守,对于发展变化怀有深深的恐惧,总担心别人超过自己。
事实上,人作为社会性的存在,不是在封闭状态中自生自灭,而是在不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证明和实现自己的存在。
虽然眼前的蛋糕就那么多,但放开眼界,外面还有更多的蛋糕;虽然当下的蛋糕就那么大,但长远来看,将来会做出更大的蛋糕。
零和思维自我封闭、拒绝合作,奉行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一套逻辑,采取尔虞我诈、以邻为壑的老一套办法,结果必然是封上别人的门也堵住自己的路,侵蚀自己发展的根基也损害人类的未来,最终害人害己。
(摘录自2018年09月06日《人民日报》的《零和思维没有出路》)1.下列四句话所反映的思维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7—2019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22道题。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设计股权激励机制的起点是基于人性。
自古以来,对于人性本源善恶的争论便没有标准答案。
“人性本善”是中国古代儒家大师孟子的观点,但后来又有荀子“性恶论”与之相悖。
西方传统经济学在进行理论分析时假设人性是自私的,日本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在他的《六项精进》中,也强调了“积善行、思利他”。
那么到底在设计股权激励机制时,我们的出发点是依据“性善论”还是“性恶论”呢?在这一问题上,中国股权激励第一人、经邦集团董事长薛中行有他独特的理念。
他认为人性是同时具有自私性与利他性的矛盾体。
在企业管理中,重点在于对人的引导,通过好的机制设计,引导人将自私与利他结合。
好的股权激励机制能使“坏人”变成“好人”,坏的股权激励机制能使“好人”变成“坏人”,人性本矛盾。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72岁的美国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教授用他的学术研究验证了这一点。
他认为自利原则也不是完全有效的,人们会通过合作来达到共赢,甚至会无私地牺牲掉自己的利益来进行慈善捐赠。
因此,人既不完全自利,也不完全自私,只是个非完全理性的个体。
经邦集团17年丰富的案例积累告诉我们,成功的股权激励各有各的特点,但不成功的股权激励往往存在共同点——员工未出资。
员工出资是股权激励成功的必要条件,它是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关键环节。
所以如何避免股权激励方案的失败,增加成功的机率?薛中行强调在于股权激励机制设计环节的重点——员工是否出资。
薛中行认为人是一个兼具自利性与利他性的矛盾体,对自身选择也是存在矛盾的。
南通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南通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Ⅰ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基石。
两者有诸多相通之处——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理念和激情▲的结果。
它们是▲、密不可分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只是两者在呈现方式上▲。
A.催化一脉相承各有千秋B.催生相辅相成各有千秋C.催生一脉相承平分秋色D.催化相辅相成平分秋色2.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李清照故居的一组是(3分)①千秋绝唱消魂句一卷高歌漱玉词②东南形胜填词去岸柳月残煮酒来③锦书难托钗头凤青渡再遇蝶恋花④闺中苏辛传孤本词里红瘦咏海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中国思想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这样的情形:不仅仅是避世的道家,就是貌似与道家严重对立、注重事功的儒家,▲,▲;▲,▲,▲。
在那种情形中人格的审美理想严重偏离道德的伦理理想,这种偏离使得道家超凡脱俗的个人修行和儒家至大至刚的“兼济天下苍生”都蜕变为“明哲保身”的犬儒哲学。
①这类人被视为高洁之士②而忧天下之患者反被视为俗人③往往被嘲讽与讥笑④也极为推崇避世风流、个人逍遥⑤他们的行为也往往被歪曲A.①④②③⑤B.②④③⑤①C.④①②③⑤D.④②③⑤①4.下列选项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该社区男性居民比女性居民更喜欢借阅实用的图书。
B.该社区的居民对图书馆的科学普及类图书不太感兴趣。
C.该社区的居民喜欢借阅富有悠闲生活意味的图书。
D.该社区女性居民图书借阅量超过了男性居民借阅量。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焚琴子传顾天石焚琴子者,姓章氏,闽之诸生也。
为人磊落不羁,伤心善哭,类古之唐衢、谢翱,而才情过之。
为诗文,下笔累千言,皆感人心脾。
庚子乡试,文已为主司所赏。
及观五策①,指陈时事太过,至斥耿氏以为包藏叛志。
主司乃惧不敢录,遂下第。
深圳市2019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深圳市2019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2019.4试卷共10页,卷面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当代阅读史上,我们从西方引进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
它动摇了“唯一标准答案”的僵化思想,对我国阅读界有很大的启蒙作用。
然而,众多匪夷所思的“多元解读”也随之出现,这类荒腔走板的解读,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中小学课堂之中。
这些混乱认识与理论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未能正确理解西方“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中心论”。
“接受美学”是西方读者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流派,它认为“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是不可想象的”。
国内有人把它形象地推进一步:斧头不用无异于一块石头,作品不读等于一堆废纸。
但是,他们忘记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不用都无异于一块石头,然而要用的时候,石头不可能当斧头,废纸更不能当作品。
事物的根本属性与它的附属功能是不能混淆的。
其实,西方“读者中心论”也强调在以读者的接受来阐释作品时,要避免纯主观的、任意理解的心理主义陷阱。
毕竟,读者接受有时代局限性和主观任意性。
没有接受,作品不能最后“现实化”;但单个读者的接受理解还不能等于作品的全部,只有代代相承的接受链才有望接近作品本身。
既然如此,判定作品意义的依据只能是作品本身。
也正因如此,任何接受都可能是对另一接受的局限的弥补;同时,任何接受都有提高、修正之必要,更不用说要对错误接受予以纠正。
此外,多元解读与文本制约是同时发生的。
江苏省七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Ⅰ试题2019年3月28日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基石。
两者有诸多相通之处——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理念和激情▲的结果。
它们是▲、密不可分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只是两者在呈现方式上▲。
A.催化一脉相承各有千秋B.催生相辅相成各有千秋C.催生一脉相承平分秋色D.催化相辅相成平分秋色2.在下画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中国思想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这样的情形:不仅仅是避世的道家,就是貌似与道家严重对立、注重事功的儒家,▲,▲;▲,▲,▲。
在这样的情形中,人格的审美理想严重偏离道德的伦理理想,这种偏离使得道家超凡脱俗的个人修行和儒家至大至刚的“兼济天下苍生”都蜕变为“明哲保身”的犬儒哲学。
①这类人被视为高洁之士②而忧天下之患者反被视为俗人③往往被嘲讽与讥笑④也极为推崇避世风流、个人逍遥⑤他们的行为也往往被歪曲A.①④②③⑤ B.②④③⑤①C.④①②③⑤ D.④②③⑤①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李清照故居的一组是(3分)①千秋绝唱消魂句一卷高歌漱玉词②东南形胜填词去岸柳月残煮酒来③锦书难托钗头凤青渡再遇蝶念花④闺中苏辛传孤本词里红瘦咏海棠A.①③B.①④C.②③D. ②④4.下列选项中,对图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该社区男性居民比女性居民更喜欢借阅实用性强的图书。
B.该社区的居民对图书馆的科学普及类图书不太感兴趣。
C.该社区的居民喜欢借阅休闲娱乐方面的图书。
D.该社区女性居民图书借阅量超过了男性居民借阅量。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焚琴子传顾彩焚琴子者,姓章氏,闽之诸生也。
为人磊落不羁,伤心善哭,类古之唐衢、谢翱,而才情过之。
为诗文,下笔累千言,皆感人心脾。
庚子乡试,文已为主司所赏。
及观五策①,指陈时事太过,至斥耿氏以为包藏叛志。
惠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惠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语文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按工具栏的“显示/隐藏”按钮可以显示/隐藏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零和”本是一个博弈学概念,是指在博弈过程中一方得到的正是对方失去的,得与失相加是零。
这反映在思维上就是零和思维。
零和思维看似有经济学模型的支持,实质上是一种建立在错误哲学基础上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博弈论关于零和的模型,只是对抗性博弈在绝对封闭状态下的一种理论情景。
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零和的现象。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常态;“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是对人类社会利益偏好多样性的形象描述;西方谚语“棋盘外总是有东西的”,也是同样的意思。
只要系统是开放的、历史是前进的,零和就不可能成为现实。
事实上,人类社会正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人类社会实践正是一个不断进步的永无止境的过程。
零和思维是建立在人性恶的哲学判断基础上的。
因为预设人性是恶的,就武断地认为所有人的人性都是恶的,在社会交往中你得到的就是我失去的,所以必须把所有利益都攥在自己手中,“自己好处通吃,别人只能完败”。
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人性有恶的一面,但也可以举出更多人性为善的事实。
人之为人,不在于究竟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而在于面对善与恶的纠缠,可以作出顺应客观规律、彰显人性光辉的正确选择。
以一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以一时之偏蔽恒常之正,把一种哲学假设当作客观事实和立论基石,这在理论上体现为无知,在实践中表现为偏执。
全国百所名校2019届高三大联考调研考试(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百所名校2019届高三大联考调研考试(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作者:————————————————————————————————日期:全国百所名校2019届高三大联考调研试卷(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也叫言语环境。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语境在戏剧话语意义建构和生成中的重要功用。
“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戏剧创作和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我们认为,戏剧话语意义的建构与生成依赖特殊的言语环境。
从宏观上讲,艺术来源于生活,戏剧与现实社会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剧作家所处时代的客观社会环境因素,总会被直接或问接带到戏剧人物语言中来,成为戏剧话语宏观言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境因素在戏剧话语建构和生成过程中,和其他语言材料一起发挥作用,深刻地表达剧中人物丰富的思想情感,展现多彩的社会生活。
剧作家一旦选用所处时代一些特定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建构剧中人物的话语,该戏剧作品就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
《窦娥冤》女主人翁喊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妄做天!”这种极具时代特征的人物语言,甚至可以穿越时空,让当代的人们体验到剧作家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黑暗无道。
语言与社会环境的高度配合使《窦娥冤》这篇戏剧作品获得了极高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
从微观上讲,剧中人物的对话或独白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场合等客观时空环境下进行的。
剧中角色各自身份、心理、情感等要素的组合是构成戏剧话语微观言语环境的主观因素。
正是这些微观因素可以使剧中人物的话语带上各自的特点,戏剧话语才具有表现人物思想内涵、塑造人物形象的功能。
例如,剧作家老舍的《茶馆》将各个阶层的人物尽纳其中,通过极具个性的人物语言展现清末民初时北京的社会风貌。
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普查调研考试试卷
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普查调研考试试卷2019届呼和浩特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普查调研考试语一、现代阅读论述类本阅读阅读下面的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古以,我国先贤们就主张人要修身,现代人的生存境遇,生活方式和生命价值观与古人相观照有诸多异同之处,其修身方式自然也不尽相同。
修身最简要的定义是要修除个体身上的缺点不足,使之成为意志坚定,道德超拔的“君子”。
古人的修身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境界性,是一种境界修身,鼓励人们不要被眼前艰难的生存状态击垮。
即使处于一种艰难的生存状态,也应有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
绝大多数的现代人已经不再为生计烦恼,有时人们强调修身是防止过于优裕的生活使人失去有意义的生活目标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更多时候,现代人面临的最大生存境遇是激烈的职场竞争压力、复杂的职业环境、严格的职责要求,以及职业发展的起伏与挫折等,于是他们更需要通过修身使心理、生理和伦理诸方面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同时,现代人开始追求生活品质,主张工作和生活分殊,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他们追求举家出游,或结伴而行的方式,以达到“休身”和“修心”的目的。
这种修身与古人的境界修身是有差距的,古人讲“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他们的修身是“正心”,现代人是“休心”“松心”;古人的修身绝不是一件私人的事情,而是具有浓厚的心系天下百姓的政治理想与人情怀。
现在人认为生命在于运动,修身健身要处于运动之中。
一是与“独”相反的“群”修身健身方式。
古人的修身多为“独”和“静”,而现代人独处的时间比古代人更多,心灵的孤寂更深。
现代人相信集体行动比个人行动更能够调节气氛。
无论是职场人士,还是就读的学生,在闲暇时间,三五成群到kTV去“飙歌”的情形时常可见。
二是与“静”相对的“动”的修身健身模式。
“琴棋书画”是传统的中国式修身方式,其主要特征是以静入胜。
毋庸讳言的是,古人“静”的健身方式,表达的首先是修身,然后才是健身的精神追求。
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包含答案).doc
惠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语文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按工具栏的“显示/隐藏”按钮可以显示/隐藏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 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v现代文阅读0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零和”本是一个博弈学概念,是指在博弈过程中一方得到的正是对方失去的,得与失相加是零。
这反映在思维上就是零和思维。
零和思维看似有经济学模型的支持,实质上是一种建立在错误哲学基础上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博弈论关于零和的模型,只是对抗性博弈在绝对封闭状态下的一种理论情景。
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零和的现象。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常态;“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是对人类社会利益偏好多样性的形象描述;西方谚语“棋盘外总是有东西的”,也是同样的意思。
只要系统是开放的、历史是前进的,零和就不可能成为现实。
事实上,人类社会正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人类社会实践正是一个不断进步的永无止境的过程。
零和思维是建立在人性恶的哲学判断基础上的。
因为预设人性是恶的,就武断地认为所有人的人性都是恶的,在社会交往中你得到的就是我失去的,所以必须把所有利益都攥在自己手中,“自己好处通吃,别人只能完败”。
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人性有恶的一面,但也可以举出更多人性为善的事实。
人之为人,不在于究竟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而在于面对善与恶的纠缠,可以作出顺应客观规律、彰显人性光辉的正确选择。
以一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以一时之偏蔽恒常之正,把一种哲学假设当作客观事实和立论基石,这在理论上体现为无知, 在实践中表现为偏执。
河北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一、课内基础知识(本题共9小题,18分)1.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造新城运动在中国的许多城市风起云涌,地方政府之所以乐此不疲,除了盲目追求GDP 外,是因为大多数旧城区在设计上不成体统。
B.资深媒体人黄明对新闻事件有独特甚至诡异的洞察力,他甚至能够把明日黄花炒作成今日之热点,把冷饮热炒成现卖。
C.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
D.在现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如果一个人不学无术,身无长物,那么他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
2.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B.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焕然冰释。
D.隔壁的打骂声戛然而止,整个单元楼一下子陷入沉寂之中,居民们已经习以为常,都屏息等待下个暴风雨的来临。
3.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A. 昨日拜读了张先生的作品,真是受益匪浅,其中略有瑕疵,我一定及时斧正。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
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C.感谢您屈就敝公司,一年来既扩大了公司的业务范围,又确保了各项目标的完成。
D.感谢先生不吝赐教!只是令弟初学书法,涂鸦之作,不值一哂。
4.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A.老师,生活中您对我精心呵护,无微不至地提供给我成长的沃土。
现在您退休了,在我心中,您音容宛在。
B.五一节这天,朋友小李的书店终于开张了,我们一帮好朋友赏光去他店里,送上一个花篮并表示祝贺。
C.黎老师参加工作不到一年,他对教学经验丰富的周老师说:“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不吝赐教。
2019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答案及解析
2019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参考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水平。
水平层级为B级、C级。
【试题分析】A项前半句“新媒介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源于原文第一段,后半句“人们在信息海洋中没有获得主动权、选择权”源于原文第三段。
从全文看,文章主要是从“媒体”和“信息受众”两大角度实行对策分析,所以,需要把对策转换为问题或原因,即“从媒体能够利用信息智能匹配技术降低受众的信息接收成本”能够转换为“受众的信息接收成本高”,从“从信息受众角度看,受众需要提升理性使用新媒介的水平”转换为“受众使用新媒体缺乏理性”。
由此可知A错。
B项源于原文第一段。
原文说“每天各种无用信息占据人们的大量时间,使人们非理性冲动增多,人际关系越来越淡薄,也更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三者是并列关系,而题目表述为因果关系,所以B项错误。
C项源于原文第二段,原文“一些媒体机构根据用户个人需求……实行精准信息推送”“虽然公司主要以推广自己服务项目为目的,但这种技术……接收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整合两层意思,可知C项准确。
D项,原文意思是媒体非常“注重用户的体验和选择”以达到“推广服务项目的目的”,所以D错。
)2.【参考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水平。
水平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是要求考生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准确的一项,答案是B。
A项是对原文论证前提和指向性分析。
立论前提由原文第一段“新媒介在……同时,产生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能够推知;立论指向问题解决策略,即,“减少新媒介负面效应的对策”。
B项错。
B项是对文章核心论证问题的分析,前半句“文章围绕着为何要理性地使用新媒介这个问题”中“为何要理性地使用新媒介”概括错误,“为何”与“如何”区别很大,“为何”是原因分析,“如何”是怎样做,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分析。
黑龙江哈尔滨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黑龙江哈尔滨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内圣外王”之说不符孔子圣人观现代新儒家喜以“内圣外王”四字综括孔子之道及其所开创的儒家思想。
殊不知,“内圣外王”之说实有悖于孔子圣人观。
孔子本人未以内、外之分来定“圣”、“王”之别。
他所视之为最高境界的“圣”,内在之德与外化之功必须兼备,即必须内外兼通。
《论语·雍也》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圣”,“圣”显然并非仅指个人的内在之德,而更重外在的惠民济众——甚至连王天下之尧舜都不足以当此。
此“圣”虽然远超仁境,但却以仁为根本,仁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立人、达人至其极,即是博施于民而济众,亦即圣。
可见,即使是仁境,孔子也不认为其仅指个人的内在之德,而还必须有外在的立人、达人之功,至于作为仁之极的圣境,其必备化人之功,自不消说。
这一思想,孔子在他处还有更明确的表达。
在他与子路的一段对话中,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必由之路,但却远未臻圣境。
“修己以安百姓”方可成圣。
显然,孔子所谓“圣”是指内外兼通的内德外化,而不仅仅是指与外王之化有别的“内圣”之德。
《说文解字》训“聖(圣)”为“通”,则孔子以内德外化兼通为“圣”,可谓不违训诂。
如认为“内圣外王”意指内修圣德而外施王政,是仅把圣解作圣德,此解既不合训诂,又违背孔子的思想。
儒家经典《五行》以“闻而知之”为圣,此解与“圣”之本义正相通。
《说文》认为“聖从耳”,段玉裁注引《风俗通》曰“聖者,声也,言闻声知情”。
“聖”之甲骨文像人上着大耳。
可见,圣之本义当与听闻相关,而能闻声知情则可谓之通,故“通”乃“圣”之引申义。
《五行》所谓“圣”近乎其本义,而孔子则取其引申义。
无论本义抑或引申义,圣都不能直接解作圣德。
2019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基石。
两者有诸多相通之处——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理念和激情________的结果。
它们是________、密不可分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只是两者在呈现方式上________。
A. 催化一脉相承各有千秋B. 催生相辅相成各有千秋C. 催生一脉相承平分秋色D. 催化相辅相成平分秋色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中国思想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这样的情形:不仅仅是避世的道家,就是貌似与道家严重对立、注重事功的儒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样的情形中,人格的审美理想严重偏离道德的伦理理想,这种偏离使得道家超凡脱俗的个人修行和儒家至大至刚的“兼济天下苍生”都蜕变为“明哲保身”的犬儒哲学。
①这类人被视为高洁之士②而忧天下之患者反被视为俗人③往往被嘲讽与讥笑④也极为推崇避世风流、个人逍遥⑤他们的行为也往往被歪曲A. ①④②③⑤B. ②④③⑤①C. ④①②③⑤D. ④②③⑤①3. 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李清照故居的一组是(3分)()①千秋绝唱消魂句一卷高歌漱玉词②东南形胜填词去岸柳月残煮酒来③锦书难托钗头凤青渡再遇蝶恋花④闺中苏辛传孤本词里红瘦咏海棠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4. 下列选项中,对图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2018年幸福社区图书馆图书借阅情况A. 该社区男性居民比女性居民更喜欢借阅实用性强的图书。
B. 该社区的居民对图书馆的科学普及类图书不太感兴趣。
C. 该社区的居民喜欢借阅休闲娱乐方面的图书。
D. 该社区女性居民图书借阅量超过了男性居民借阅量。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3分)*D.【零和思维方式】
2.(3分)*A.
3.(3分)*C.【A将“零和概念”与“零和思维”等量齐观。
B“看似有经济学模型的支持”。
另外,事实上有的国家、有的人就是零和思维的。
D原文:“人之为人,不在于究竟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而在于面对善与恶的纠缠,可以作出顺应客观规律、彰显人性光辉的正确选择。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4.(3分)*C.
5.(6分)【(1)无私奉献、责任感强。
石油工人经常是一走几千里,一别七八年;小侯为了保护器材牺牲了自己;小侯父亲也是死在了工作岗位上。
(2)团结友爱。
为了父子能相聚,为了家人能团聚,从油田领导到普通工人,上下一心,出钱出力。
(3)善良有担当。
为了小侯的家人的心愿,“他”“老孟”约定要常往家里写信,继续冒充父子回老家团聚。
(答对1点2分,2点4分,三点6分,大意准确即可)】
6.(6分)【示例一:没有必要保留。
从情节上看,上文对小侯父亲的死没有任何暗示和铺垫,老孟的话显得很唐突,而下文“彼此再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他”被认出是冒充的也更合情理;从人物上看,删掉这一情节,更能突出“他”善良友爱的形象特征,照应题目;从主题上看,通过“他”已能表达作者对石油工人高尚可贵精神品质的赞颂之情,没有这一情节不影响主题的表达。
示例二:有必要保留。
从情节上看,小侯父亲死在工作岗位上之前一直不知道,直到这时才说出,使情节跌宕起伏,出乎读者意料。
从人物上看,这一情节有利于突出石油工人善良友爱的群体特征,而不仅仅是个体。
从主题上看,这一情节深化了主旨,更深刻表现了石油工人们的家国情怀和作者深沉的赞颂之情,更具震撼力。
(能从情节、人物、主题三个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每个角度2分,共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7.(3分)*D.【“国产锂电池企业无法‘走出去’”不对。
原文是“核心专利缺乏,隔膜等关键材料不给力,不仅成了国产锂电池难以承受之痛,也拖了国产锂电池企业‘走出去’的后腿”。
】
8.(3分)*B.【“三则材料都提及了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之间的关联”一句错,材料二并没有提到两者的关联。
】
9.(6分)【①提高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保证产品质量。
②提升国产动力电池的研发设计能力,掌握核心技术。
③加大对动力电池研究的资金投入。
④加强企业与科
研机构的联系,增强研发设计能力,使科技成果能够快速落地。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参考译文】
郝杰,字彦辅,蔚州人。
父亲郝铭,担任过御史。
郝杰考取嘉靖三十五年的进士,被授予行人一职,后提拔为御史。
隆庆元年,巡视京郊地区。
冬天,敌寇大举侵入永平,他上奏请求免除被劫掠地区的徭役、赋税,并称:“连年的处罚对文臣施行却对武将宽缓,追究主帅而忽略了偏将,请求整顿法纪以振兴国威。
”皇帝都答复可以。
此后,他弹劾蓟州总督刘焘、巡抚耿随卿彼此观望,敌寇退却后他们斩取死者的首级报功,又窃夺辽东将士在棒槌崖的战绩,皇帝敕令刘焘、耿随卿返回原籍听候审讯。
诏令宦官李祜督理苏、杭地区的织造。
郝杰说:“皇帝登基的诏书中罢除织造才一年,又派遣专理的使者,这不是前后一致的政令。
而且宦官专横放纵,有关官员盘剥下民侍奉他们,对圣德的损害不小。
”皇帝最终没有听从。
皇帝驾临南海子,命令京营的各军全部随从。
徐阶、杨博等人劝谏,皇帝不听,郝杰又争辩此事,皇帝最终还是不听从劝谏。
刑部侍郎洪朝选因为纠正皇帝的过失被罢免,上奏做自我辩解,郝杰等人弹劾他违背了规制,于是,洪朝选被削夺了官籍。
郝杰因为曾经评论高拱没有辅政大臣之才,被高拱嫉恨。
等到高拱第二次被召回,郝杰就请求赶快离开朝廷。
万历十七年,他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视辽东。
因为督率诸位将领抗击敌人,将他的一个儿子录入官籍。
当时李成梁担任总兵官,威望很高,然而他的功绩也不无虚假。
敌寇攻入关塞,他或者收拾兵马躲避,待敌退去,才尾随敌人袭击老弱之兵,或者乘虚捣毁零散的敌人,诱杀边塞附近的人充作功绩,已经习以为常。
督抚大臣都庇护他,郝杰却独不与其交结。
皇帝说李成梁以前的功绩都是由巡按大臣核查并报告,最后将李成梁等人的问题搁置不理,而内心认为郝杰没有欺骗君王。
不久,他升任右副都御史。
日本攻占了朝鲜,朝鲜王准备到辽东避难,郝杰请求在境外选择合适的地方安置他,并且接济他的随从、卫士,皇帝回复可以。
不久他升任兵部右侍郎,统辖蓟、辽、保定地区的军务。
神宗召他负责兵部的政务,升他为右都御史。
日本受封与朝贡的议论兴起,郝杰说:“平秀吉死有余辜,反倒加以封爵,境外的人民听到此事,会说我朝没有能人呢。
”意见不合,他调任南京户部尚书。
称病回乡。
后起用为南京工部尚书。
在任所改任兵部尚书,参与机要事务。
死于任上,追赠为太子少保。
10.(3分)*C.
11.(3分)*D.【“赠谥”亦可以用于臣子。
《五人墓碑记》“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12.(3分)*B.【听勘,意为听候勘问、审讯,以判定是否有罪,并非惩处。
】
13.(10分)【(1)(郝杰)因为曾经评论高拱没有辅政大臣之才,被高拱嫉恨。
等到高拱第二次被召回,郝杰就请求赶快离开朝廷。
(“宰辅器”、“为所”句式、“再”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2)郝杰请求在境外选择合适的地方安置(朝鲜王),并且接济他的随从、卫士,皇帝回复可以。
(“善地”、“处”、“周给”、“报可”各1分,大意1分,共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C.【“莫相思”是“不要挂念我”】
15.(6分)【这一联,运用虚实结合(或想象)的艺术手法,(2分)实写当时的满野潺潺流动的沟渠水,虚写秋社时人们杀鸡宰猪祭祀神灵,庆祝丰收,(2分)表达诗人对成都人们的真诚而美好的祝愿。
(2分)(“流渠汤汤声满野”是实写当时的满野潺潺流动的沟渠水,“今年醉饱鸡豚社”是虚写秋社时人们杀鸡宰猪祭祀神灵,庆祝丰收的情景。
也可把这两句都当成诗人的想象,对田野情景和未来丰收景象的想象。
这虚写之景是诗人的美好祝愿。
)】
16.(6分)【(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三、语言文字应用。
(20分)
17.(3分)*C.【“片段式”“瞬间性”都是对“生活记录”特点的描述;“体现”
与“追求”更配。
】
18.(3分)*D.
19.(3分)*A.【首先是转折关系,其次根据句式一致性,前文“它说不上是……趣味”,故衔接句应为“但确实是……现象”。
】
20.(5分)【(1)“照顾到”改为“满足”;(2)“打算”改为“计划”;(3)“剩余的钱”改为“余额”;(4)“拿走”改为“领取”;(5)“抓紧时间”改为“及时”。
(每点1分,共5分)】
21.(6分)【学生应彻底摆脱(改变)自己作为单纯受教育者的角色,从而使教师成为新型师生关系中的新教师。
(将“他”替换为“学生”一类的词1分,“死去”替换为“彻底摆脱/改变单纯受教育者的角色”3分,“作为教育者的教育者而‘重生’”转换成功2分。
不纠结具体字词,意思到位即可。
例如:“在学生向老师学习之外,还要提倡向学生学习”
或“既要师授生学,也提倡教师倾听学生的声音,师生互动”)】
四、写作(60分)
22.(60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60分)
等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
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
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实;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⑪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⑫见解新颖⑬材料新鲜⑭构思新巧⑮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⑯有个性特征3.其他
(1)错别字扣分
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2)字数不足扣分
A.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
(少50个字扣1分)
B.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C.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D.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E.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
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0分。
F.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
G.完全空白的,评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