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技术实验(综合)

合集下载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时域测试技术综合实验报告书实验名称基于FPGA的高精度频率计设计实验班级一班学号201422070125 姓名杨梅实验时间:年月日得分:一、实验目的1.熟悉数字存储示波器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硬件测频和测周的基本原理。

3.掌握在现有综合实践平台上开发DSO硬件频率计模块的方案及流程。

二、实验内容1.结合数据采集、存储和触发模块的FPGA代码,理解DSO的基本工作原理。

2.编写FPGA代码完善DSO的频率计模块,实现高精度测频和测周功能。

三、实验步骤1. 打开工程文件SYPT_FPGA.xise双击SYPT_FPGA.xise(E:/work/频率计设计实验/学生实验用未完成程序/PG1000/PG1000_FPGA_ADC目录下)2. 打开freq_measure.v和period_measure.v文件,先根据定义好的模块端口输入输出信号,结合测频和测周的原理,在提示添加代码处补充代码:a. 测频模块(freq_measure.v)测频模块的基本功能是测量闸门时间内被测信号的脉冲个数。

实现过程如下:(1)由标准时钟计数产生一个预设闸门信号,然后用被测信号同步预设闸门信号产生实际闸门信号;要求:预设闸门时间可根据用户选择信号(select_parameter)在50ms、100ms、1s、10s 中切换。

(2)标准时钟和被测信号在实际闸门内计数。

标准时钟的计数结果N s放到mea_cnt_fs 中,被测信号的计数结果为N x放到mea_cnt_fx中,输出以上计数结果,并同时输出测频完成标志mea_flag。

b. 测周模块(period_measure.v)测周模块的基本功能是把被测信号作为闸门信号,在它的一个周期的时间内,对标准时钟信号计数。

实现过程如下:(1)被测信号相当于一个预设闸门信号,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采取扩大闸门时间25倍(即取被测信号25个周期为预设闸门信号);(2)用标准时钟同步预设闸门信号产生实际闸门信号;(3)在实际闸门内对标准时钟计数。

(完整版)软件测试技术试验报告--JUnit的基本应用

(完整版)软件测试技术试验报告--JUnit的基本应用

《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序号:3实验项目名称:单元测试工具JUnit的基本应用学号实验地址姓名指导教师专业、班实验时间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掌握在 Eclipse 环境下 JUnit 单元测试工具的安装和使用方法;针对一个实质问题,在 JUnit 环境下设计并履行测试用例。

二、实验要求开发环境: Eclipse v3.7 及以上版本; JUnit v4.10 及以上版本;文本编写软件。

硬件要求: CPU PIV 以上, 256M 内存, 1G 硬盘空间。

系统要求: Windows98/Me/XP/NT/2000 , IE 5 以上。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下载并安装 JDK2.下载并安装 Eclipse3.下载并安装 JUnit4.通读自动售货机程序,并在 Eclipse 环境下运转该程序5.在 JUnit 环境下履行以下表格中的测试用例,并填写完成该表格。

编输入值输入值状态预期输出实质情号Type money况001Beer5C各资Input Information源剩Type: Beer; Money: 5 Cents; Change: 0余Current StateBeer: 5Orange Juice: 65 Cents: 71 Dollar: 6002OrangeJuice5C各资Input Information源剩Type: OrangeJuice; Money: 5 Cents; Change: 0余Current StateBeer: 6Orange Juice: 55 Cents: 71 Dollar: 6003 Beer1D没有Failure Information啤酒Beer Shortage5.提交测试用例程序和该程序运转结果最后画面。

6.总结本次试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办理编输入值输入值状态号Type money001Beer5C各资源剩余002OrangeJuice 5C各资源剩余003 Beer1D没有啤酒预期输出Input InformationType: Beer; Money: 5 Cents; Change: 0Current StateBeer: 5Orange Juice: 65 Cents: 71 Dollar: 6Input InformationType: OrangeJuice; Money: 5 Cents; Change: 0Current StateBeer: 6Orange Juice: 55 Cents: 71 Dollar: 6Failure InformationBeer Shortage实质情况与预期值一致与预期值一致与预期值有偏差实验环境变量配置。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信号分析虚拟实验⼀、实验⽬的1、理解周期信号可以分解成简谐信号,反之简谐信号也可以合成周期性信号;2、加深理解⼏种典型周期信号频谱特点;3、通过对⼏种典型的⾮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加深了解⾮周期信号的频谱特点。

⼆、实验原理信号按其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不同可分为确定性信号与⾮确定性信号。

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周期信号和⾮周期信号。

本实验是针对确定性周期信号和⾮周期信号进⾏的。

周期信号可⽤傅⾥叶级数的形式展开,例如f(t)为周期函数⽽⾮周期信号可⽤傅⾥叶变换三、实验结果1、周期信号合成矩形波的合成⽅波叠加叠加20次幅值=8 占空⽐=50% 初始频率为2; 三⾓波的合成2、周期信号分解矩形波的分解三⾓波分解1.单边函数3.冲击函数5、采样函数6、⾼斯噪⾳7、周期函数4、⼀阶响应闸门函数5、⼆阶响应采样函数四、⼩结通过本次试验的操作以及⽼师的指导,我对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信号的合成与分解有了⼀定的实际了解。

掌握了⼏种典型周期信号频谱特点和⼏种典型的⾮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加深了对⾮周期信号的频谱特点的理解。

实验⼆传感器性能标定实验1、⾦属箔式应变⽚――单臂电桥性能实验⼀、实验⽬的:了解⾦属箔式应变⽚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作原理和性能。

⼆、基本原理:电阻丝在外⼒作⽤下发⽣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属箔式应变⽚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受⼒状态变化、电桥的作⽤完成电阻到电压的⽐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状态。

,对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 o1= EKε/4。

三、需⽤器件与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电⼦秤、砝码、数显表、±15V电源、±4V电源、万⽤表(⾃备)。

(一)现代测试技术实验

(一)现代测试技术实验

好风光好风光恢复供货才一)现代测试技术实验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现代测试技术课程编号开课院系:土木学院环境工程系课内总学时:27 学分:3课程负责:陈秀枝执笔:陈秀枝:010328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开课专业:环境工程实验学时:4 课内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审阅:孙体昌,段旭琴实验一邻二氮菲吸光光度法测定铁(条件试验和试样中铁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法,是研究200-800nm光区内的分子吸收光谱的一种方法。

它广泛地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性和定量测定,灵敏度和选择性较好。

2、通过本实验了解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仪的基本构成及其作用。

3、了解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的误差及与仪器方法和浓度的关系。

4、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能够通过条件实验自行确定最佳实验条件。

5、掌握分析过程中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6、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操作技能,以及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内容与方案1.条件试验(1)吸收曲线的制作和测量波长的选择用移液管吸取0.0, 1.0mL 铁标准溶液分别注入两个50mL 比色管中,各加入1mL 盐酸羟胺溶液、2mL 邻二氮菲、5mLNaAc, 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放置10min后,用l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即0.0mL铁标液)为参比溶液,在440-560nm 之间,每隔一定间隔测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峰附近,每隔1nm 测定一次吸光度。

在坐标纸上,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坐标,绘制A 与λ关系的吸收曲线。

从吸收曲线上选择测定Fe的适宜波长,一般选用最大吸收波长λmax。

(2)溶液酸度的选择取5个50mL 比色管分别加入lmL 铁标液,1mL 盐酸羟胺,2mLPhen, 摇匀。

然后,用滴定管按一定间隔分别加入0.0~20.0 mL,0.l0mol ?L-1NaOH 溶液,用水稀至刻度,摇匀。

梁的正应力实验.

梁的正应力实验.

实验三梁的正应力实验(综合性)(应力分析实验)本实验综合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验应力分析方法——电测法,二是用电测法测梁在纯弯曲段内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三是测量泊松比。

一、实验目的:1.自行选择实验仪器和设备,独立完成实验;2.了解非电量电测法,初步学会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

3.用电测法测量钢梁在纯弯曲段内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4.测量泊松比。

二、仪器设备:1.YJ28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2.CM-1J-10型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

(1)工作原理电阻应变测试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测量构件表面应变的方法简称电测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构件在受力时所产生的应变量,通过转换元件转化为电阻的变化,然后通过测量电阻变化而得到该点的应变,再由虎克定律转换成该点的应力。

电阻应变仪原理方框图如图3-1。

图3-1电阻应变仪原理方框图(2)桥路结构①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片是将应变量转换成电阻变化量的转换元件,一般由电阻丝制成。

本实验采用的是泊式应变片,其结构如图3—2。

图3-2泊式应变片结构图应变片在使用时,用特制的胶水牢固贴在被测件的构件表面上,使其与构件成为一体。

粘贴时应变片的轴线与被测点的主应力方向一致。

当构件受力变形时,应变片随之变形并产生微小的与变形成正比的增量电阻ΔR的变化,由此将被测量转化为电学量的变化,灵敏系数(比例系数)的定义为:②电桥:如图3-3所式,电桥通常保持平衡状态,当构件受力变形,应变片产生增量电阻ΔR的变化时,电桥的平衡被破坏,电桥对角线上产生电压信号ΔU输出:其中、、、分别对应于桥臂AB、BC、CD、DA上产生的应变。

图3-3电桥图a.单臂测量:单臂测量是最一般的情况,A、B端接测量片,B、C端接补偿片,剩余的两个桥臂接标准电阻,这时、、都为零。

b.半桥测量:A、B端和B、C端都接测量片,剩余的两个桥臂接标准电阻,这时、都为零。

c.全桥测量:四个桥臂都接测量片。

现代测试技术实验——完整版!!!

现代测试技术实验——完整版!!!

苏州科技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现代测试技术实验报告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潘敬熙2012年5月【实验一】常规测试测量仪器综合使用一、实验目的:了解通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常规测试测量仪器的原理、学习其一般的使用方法。

通过典型测量技术的计算机仿真与实验室电路搭建,掌握常规测试测量仪器综合使用的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学习通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常规测试测量仪器的原理。

应用通用示波器观测信号发生器发出的常用波形。

通过按钮操作,进一步了解通用示波器中触发及扫描电路的工作过程。

熟悉通用示波器的操作方法。

2、学习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全载波调幅的方法与过程,熟悉调幅系数的示波测量法。

仿真时,模拟乘法器1496可由学生自行设计。

3、学习二阶有源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调试方法和步骤。

并参照学习材料,查资料自行设计一带通或带阻滤波器自拟实验步骤,测出电路中心频率,测量并画出电路的幅频特性。

三、参考学习材料 1、示波器的组成框图图1.12、调幅系数M 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设载波信号为:u c (t) = V c cos ωt ,调制信号为:u s (t) = V s cos Ωt 则调幅波信号的表达式为: u AM (t) = V c [1+(scV V )cos Ωt]·cos ωt = V c [1+M cos Ωt]•cos ωt其中,ω为载波信号的频率,Ω为调制信号的频率,scV M=V ——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幅度比,称为调幅系数。

从调幅波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已调幅波包络的最小值出现在cos Ωt= -1的瞬间,包络的最大值出现在cos Ωt = 1的瞬间。

设包络的最大峰峰值为B ,最小峰峰值为A ,有u AM (t)|max = V c (1+ M)cos ωt =B 2u AM (t)|min = V c (1- M)cos ωt =A 2由上两式可得: M=B-A100%B+A图1.23、调幅系数线性扫描测量法把已调幅信号加到示波器的Y 轴,X 轴采用示波器内的线性锯齿波电压,并把调制信号作为同步信号输入示波器的外触发或同步触发端,调整扫描电压的频率,应使其等于调制信号的频率(或是它的若干分之一),则可以在示波器屏幕上得到一稳定的调幅波波形(如上图所示)。

温度和压力测量labview上机试验指导书

温度和压力测量labview上机试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实验项目名称:虚拟仪器(Labview)上机实验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所属课程名称:测试技术实验实验计划学时:2一、实验目的1.掌握LabView的编程和上机调试;2. 了解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和应变片式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3.掌握温度和压力的测量。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1. LabView的编程和调试、运行;2.利用LabView实现温度和压力的测量。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本实验的主要仪器设备有: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8.2, 机械转子系统,USB数据采集卡,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应变片式力传感器,计算机。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7325A)(一)温度测量编程与调试。

说明:①一个完整的VI程序包括程序前面板和程序框图两大部分。

②简单的采集过程为:打开采集卡一初始化一读取采集结果。

1、启动LabView8.2编程环境。

从开始一程序W a力所出Instruments LabVIEW 8.2或者双击桌面快捷图标门。

2、新建温度测试VI。

在LabView8.2开始界面左上角文件一新建栏,单击VI 。

则生一对空白的前面板和程序框图窗口。

3、在程序框图面板中放置顺序结构。

方法:在框图面板任意空白 位置单击右键,弹出函数选择框,单击选中编程一结构一层叠式顺 序结构,在框图中空白处单击以确定顺序结构放置的坐上角点,向 右下拖动鼠标,再次单击以确定顺序结构放置的右下角点,可以通 过拖动边框来改变结构位置和大小(类似结构放置方法一样)。

在 边框上单击右键,选中弹出菜单中的“在后面添加帧”项。

这样操 作两次后,就生成了具有三帧的层叠式顺序结构,编号依次为0、 1、2。

如图示:-fc]函戡携s□□□□□□□】 帮助范例 设置断点 菇构选板 替换删除顺序4、创建参数传递簇。

在前面板空白处单击右键,在控件选择菜中单击选中新式一数组、矩阵一簇放置于前面板,双击标签“簇” 修改为BS 。

选中新式一数值一数值输入控件放置于刚才创建的 簇中,并更改数值控件标签为llndex 。

机械传动系统效率综合测试实验

机械传动系统效率综合测试实验

机械传动系统效率综合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机械传动系统效率测试的工程试验手段和常用的机械效率测试设备,掌握典型机械传动系统的效率范围,分析传动系统效率损失的原因;2.通过对典型机械传动系统及其组合的性能测试,加深对机械传动系统性能的认识以及对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原则的理解;3.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组装和性能测试等训练环节,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测试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

二、实验设备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结构,由不同种类的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等模块组成,学生可以根据选择或设计的实验类型、方案和内容,自己动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和测试,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所示。

实验。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各硬件组成部件的结构布局如图1图1(a) 实验台外观图Array1-变频调速电机2-联轴器3-转矩转速传感器4-试件5-加载与制动装置6-工控机7-电器控制柜8-台座实验设备包括机械传动综合效率实验台(包括台座、变频调速器、机柜、电控箱)、蜗轮蜗杆减速器、齿轮减速器、三相异步电动机、同步带传动装置、滚子链传动装置、V带传动装置、磁粉制动器、ZJ转矩转速传感器、计算机及打印机、其他零配件。

典型实验装置包括齿轮减速传动装置、蜗轮蜗杆减速传动装置、V带+齿轮减速传动装置、齿轮减速+滚子链传动装置、同步带减速传动装置、V带减速传动装置、V带+同步带减速传动装置。

实验装置由动力部分、测试部分、加载部分和被测部分等组成。

各部分的性能参数如下:1、动力部分1)YP-50-0.55三相感应变频电机:额定功率0.55KW;同步转速1500r/min;输入电压380V。

2)LS600-4001变频器:输入规格AC 3PH 380-460V 50/60HZ;输出规格AC0-240V 1.7KVA 4.5A;变频范围2~200 HZ。

2、测试部分1)ZJ10型转矩转速传感器:额定转矩10N.m;转速范围0~6000r/min;2)ZJ50型转矩转速传感器:额定转矩50N.m;转速范围0~5000r/min;3)TC-1转矩转速测试卡:扭矩测试精度±0.2%FS;转速测量精度±0.1%;4)PC-400数据采集控制卡。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实验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实验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是现代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和测试技术。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课程设计方案:实验名称: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综合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2. 学习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3. 掌握常见测试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实验内容:1. 传感器原理与特性测试:-使用温度传感器、光敏电阻等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测量环境温度、光照强度等参数,并比较它们的特性和响应速度。

2. 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连接传感器到数据采集卡或微控制器,采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如滤波、采样等。

3. 传感器应用实验:-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智能家居系统,利用传感器检测环境参数并控制相关设备的运行。

4. 测试技术应用:-学习使用示波器、多用表等测试仪器对电路进行测试和故障排除,加深对电路性能分析的理解。

实验器材与设备:1. 温度传感器、光敏电阻等传感器元件2. 数据采集卡、微控制器等数据采集设备3. 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等测试仪器4. 电路元件和连接线5. 相关的实验软件和工具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避免对设备和自身造成损坏。

2. 确保实验器材的正确连接和使用,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意外发生。

3. 实验结束后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整理,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预期结果:通过该综合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各种传感器的特性和应用,掌握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以及学习常见测试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同时,通过实际操控传感器和测试仪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样的综合实验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

电子技术应用实验教程实验报告综合篇(附含答案解析)_UESTC_大三上

电子技术应用实验教程实验报告综合篇(附含答案解析)_UESTC_大三上

范文范例参考完美Word 格式整理版第一部分 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本部分主要涉及实验要用到的三种仪器:数字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稳压电源。

学生在自学了《电子技术应用实验教程 综合篇》(后称教材)第一章内容后,填空完成这部分的内容。

一、学习示波器的应用,填空完成下面的内容示波器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可以观察的视觉图形,便于人们观测。

示波器可分为 模拟示波器 和 数字示波器 两大类。

其中, 模拟示波器 以连续方式将被测信号显示出来;而 数字示波器 首先将被测信号抽样和量化,变为二进制信号存储起来,再从存储器中取出信号的离散值,通过算法将离散的被测信号以连续的形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我们使用的是 数字示波器 。

使用双踪示波器,能够同时观测两个时间相关的信号。

信号通过探头从面板上的 通道1 和 通道2 端送入,分别称为CH1和CH2。

在使用示波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选择触发源和触发方式触发源的选择:如果观测的是单通道信号,就应选择 该信号 作为触发源;如果同时观测两个时间相关的信号,则应选择信号周期 大 (大/小)的通道作为触发源。

(2)正确选择输入耦合方式应根据被观测信号的性质来选择正确的输入耦合方式。

如图1.1所示,输入耦合方式若设为交流(AC ),将阻挡输入信号的直流成分,示波器只显示输入的交流成分;耦合方式设为直流(DC ),输入信号的交流和直流成分都通过,示波器显示输入的实际波形;耦合方式设为接地(GND ),将断开输入信号。

0U1V 5V(A )tU 1V5V 图1.2 被测信号实际波形tU (B )t0U-2V2V (C )DC图1.1 输入耦合开关示意图图1.3 不同输入耦合方式时的波形已知被测信号波形如图1.2所示,则在图1.3中, C 为输入耦合方式为交流(AC )范文范例参考完美Word 格式整理版时的波形, A 为输入耦合方式为直流(DC )时的波形, B 为输入耦合方式为接地(GND )时的波形。

实验六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学时综合性设计性

实验六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学时综合性设计性
实验六、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3学时)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染色体畸变的各种类型、微核测试的原理和 毒理遗传学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及意义 2.学习蚕豆根尖的微核测试技术
二、实验原理
微核简称(MCN),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 往往是细胞经辐射或化学药物的作用而产生。在细胞间 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 核1/3以下。微核的折光率及细胞化学反应性质和主核 一样。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断 片产生的,但有些实验也证明整条的染色体或多条染色 体也能形成微核。这些断片或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末期被 两个子细胞核所排斥便形成了第三个核块。已经证实微 核率的大小是和用药的剂量或辐射累积效应呈正相关, 这一点和染色体畸变的情况一样。所以可用简易的间期 微核计数来代替繁杂的中期畸变染色体计数。
五、实验方法
1.实验材料的培育 蚕豆根尖细胞的染色体大,DNA含量高,因而对
诱变因子反应敏感。松滋青皮豆是从不同蚕豆品种中 筛选出来的一种较为敏感的品种。本品种引入后在栽 培繁殖时要注意不要同其它蚕豆品种种在一起,不喷 洒农药、以保持该品种较低的本底微核值。也可用其 它蚕豆品种,但是必须设置对照组。种子成熟后,晒 干贮藏于干燥器内或4℃冰箱内备用。
6.酸解:
从70%乙醇中取出固定好的根尖→流水冲 洗3min→吸水纸吸干→放入盛有适量1 mol/L HCl,60±0.5℃水浴保温的青霉素瓶中→解离 10min。
7.染色 改良石炭酸品红染色:
解离后材料水洗3min并吸干,挑取1个根 尖的乳白色分生组织于载玻片上夹碎捣烂,滴 加1~2滴染液,染色10~15min,压片。
3. 处理
每一处理选取6-8粒初生根生长良好、根长一致的 种子,放入盛有待测物溶液的培养皿中,浸没根尖。 阳性因子可采用CrO3(1.0和2.5 mol/L)、NaN3 (0.5、1.0和1.5mol/L)或EMS(150和200 mol/L), 另取一处污水作待检测物质,用自来水作对照,共9 个处理,处理根尖6~24h(处理时间可视实验需要和 被测液浓度而定)。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完整)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完整)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教研室二O一一年五月实验一 测量电桥静态特性测试报告 同组人: 时间:一、实验目的1. 熟悉静态电阻应变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 熟悉测量电桥的三种接法,验证公式04n y e e δε=3. 分析应变片组桥与梁受力变形的关系,加深对等强度梁概念的理解4. 验证温度对测量的影响并了解消除方法 二、实验设备静态电阻应变仪、等强度梁、砝码、应变片 三、实验原理等强度梁受外力变形时,贴在其上的应变片的电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应变片连接在应变仪测量桥的桥臂上,则应变片电阻的变化就转换为测量电桥输出电压的变化,应变仪采用“零位法”进行测量。

它采用双桥电路,一个是测量桥,另一个为读数桥。

当测量桥有电压输出时,调整读数桥的刻度盘,使仪表指针为零。

则此时读数桥读数与桥臂系数之比即为试件的实验应变值。

四、实验数据整理在等强度梁上逐级加载、卸载,并把三种电桥接法的测量结果填入表1。

表1 三种电桥接法的测量结果处理注:理论应变2=E bh ε理,其中10b=;h=6mm ;E=2×1011N/m 2 五、问答题1、 试分析实验中同一载荷下,半桥接法相对于单臂和全桥接法的仪器输出有什么不同半桥接法时,仪器输出是单臂接法仪器输出的2倍,是全桥接法仪器输出的1/2,单臂接法时01R U =U 4R ∆±,半桥时01R U =U 2R ∆±,全桥时0R U =U R∆±。

同时,由上图数据可以看出,每对应一个负荷时,半桥接法时的仪器输出是单臂时的2倍,全桥的1/2。

2、 单臂测量时若试件温度升高,仪器输出(指针)如何变化说明变化的原因。

仪器输出将变大。

当试件受力且试件温度升高时,输出电压F T 0R R 1U =+4R R ∆∆⎛⎫⎪⎝⎭,R 为试件电阻,而本实验输出的是应变片的应变ε,F T1R R 1=+S R Rε∆∆⎛⎫⎪⎝⎭,若试件温度升高时,则没有温度影响T R R ∆,F2R =SRε∆,显然,温度升高的变化1ε大于温度没有升高时的变化2ε,故试件温度升高时,仪器输出将变大。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以标准重量进行标定。测试已有应变片测力传感器在加静载重量下应变及 应力计算。要在不同配重下作多次测试和分析。
测试在冲击载荷下的受力最大值及变化过程。 三、实验原理
LC1004 动态应变仪为八通道采用电子自动平衡技术,其主要技术指标处于 国际领先水平,配接不同类型的应变片及应变式传感器,除了测量结构和材料 的应变外,还可以测量力、压力、扭矩、温度、加速度、速度、位移等多种物 理量。桥路零点自动平衡 测试方便快捷;自动修正长电缆测量时引入的误差。 1、 测量系统方框图:
2
实验一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实验项目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计划学时:2 学时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2、为后续电阻应变测量的实验做好在试件上粘贴应变片、接线、防潮、检查等 准备工作。 二、实验内容 掌握应变片的粘贴方法与技巧。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选片:
在确定采用那种类型的应变计后,用肉眼或放大镜检查丝栅是否平行,有 否霉点、锈点、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各应变片电阻值,选择电阻值差在土 0.5 欧姆内的 8~10 枚应变片供粘贴用。 2、测点表面的清洁处理:
图为 一应变片方式 2 线系统
图为二应变片方式 2 线系统
6
图为四应变片方式 在连接成三种接线方式时,必须使用 120 的应变测量片,为防止电磁干扰, 特别是 50Hz 干扰,桥盒与应变片之间的连线要用屏蔽线,并且屏蔽网要做好接 地处理。
四、实验仪器设备 1、悬臂梁 ,加载砝码。 2、应变片、数字万用电表、502 胶水等贴片材料及在补偿块一个。 3、 LC1004 动态应变仪。
为防止在导线被拉动时应变计引出线被拉坏,可使用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相 当于接线柱,使用时先用胶水把它粘在应变计引出线前端,然后把应变计引出线 及导线分别焊于接线端子的两端,以保护应变计,如上图所示。 6、防潮处理: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三悬臂梁应变综合实验)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三悬臂梁应变综合实验)

实验三悬臂梁应变综合实验一、试验目的1)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工艺过程及方法。

2)掌握应变传感单元(电桥)测量的工作原理。

3)通过对悬臂梁的应变测量,掌握动静态应变测量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电阻应变测量技术是一种确定构件表面应力状态的实验应力分析方法。

其原理是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被测构件表面上,当构件受力变形时.应变片的电阻值发生相应的变化。

通过电阻应变仪测定应变片中电阻值的改变,井换算成应变值或者输出与应变成正比的电信号,用模拟或数字记录设备记录信号,就可得到被测量的应变或应力。

目前,电阻应变测量技术已成为实验应力分析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具有如下特点:●应变片尺寸小、重量轻.一股不影响构件的工作状态和应力分布。

●测量灵敏度、精度高。

应变最小分辨率可达1微应变。

●测量应变的范围广。

可由1微应变到几万微应变。

●频率响应好。

可测量0 ~10万赫的动应变。

●可在高温、低温、高速旋转及强磁场等环境下进行测量。

●由于测量过程中输出的是电信号,因此容易实现自动化、数字化,并能进行远距离测量和无线电遥测。

●通用性好。

不但适用于测量应变,而且可制成各种高精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载荷、位移、加速度、扭矩等力学量。

不过该测量方法也有它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只能测量构件表面某一方向的应变,应变计有一定栅长,只能测定栅长范围内的平均应变。

在应力集中的部位,若应力梯皮很陡,则测量误差较大。

电阻应变片由于构件变形而发生的电阻变化ΔR用惠斯顿电桥来测量,如图所示。

电阻应变片是将被测点的应变量转换为电阻变化率ΔR/R(以应变片的灵敏度S g来衡量)。

电阻应变仪是将这电参量,经放大处理后再转换成应变量。

电阻应变测量分析系统(仪),主要由传感单元(应变计与电桥)、信号放大/调理器、数据采集和输出(显示/记录)三部分所组成。

电桥的输出电压u y与各桥臂上应变片的应变(ε1、ε2、ε3、ε4)代数和成线性关系,计算公式如下:其中:S g — 应变片的灵敏度u 0 — 供桥电压(V) 上式表明:相邻桥臂的电阻变化率(或应变)相减,相对桥臂的电阻变化率(或应变)相加。

车辆现代检测技术综合实验设计与开发

车辆现代检测技术综合实验设计与开发
第4 ( 第1 8 期 总 2 期)
N . ( U o1 8 o S M N .2 ) 4
机 械 管 理 开 发
MECHANI AL MANAGEME AND C NT
21 年 8 02 月
Au . 01 g2 2
车辆现代检测技术综合实验设计与开发
石 璇 , 宋瑞 刚 , 远 华 邓
技 术 综合 实验 的 总体 设 计 及 硬 件 平 台搭 建 。
关键 词 : 轨车辆 ; 城 检测 ; 虚拟仪 器; 传感器 ;aV E N E V S L b I W; I L I 中图分类号 : 2 07 U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3 7 3 2 1 )4 0 1 — 3 10 — 7 x(0 2 0 — 0 8 0
发生 器 。
g -
温 度 传感 器 拉压力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
其 他 传 感 器
lI N 据 数


La V I b EW


测 控 面板


存储、分析 打印模块等
模 拟及数 字输 出口 实
图 1 传 感 器 实 验箱 设 计 原 理 框 图
转 速传 感 器 、 流传 感 器探 头 、 电式传 感 器探 头 、 涡 磁 调 理 电路 、 差动放 大 器 、 移 台架 、I L I。 位 N VS E 实 验 五 : 于 IO 6 列 车 振 动信 号采 集 实 验 和 基 S 23 1
基于虚拟仪器的IO 6 1 S 2 3 列车振动信号处理实验 。 硬件 平 台包 括 : 振动 源 、 动传 感器 、 振 调理 电路 。 车 辆 现 代 检 测 技 术 综 合 实 验 平 台利 用 了 已有 的 N 虚拟仪器设备及软件 Lb IW, I aV E 学生可 自行选择检 测方 法 , 计 虚 拟测 量 仪器 并 编 制相 应 的程 序 。典 型 设 的虚拟仪器实验平台前面板如图2 所示 。

机械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文档资料

机械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文档资料
3、培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相互协作的团队精 神和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 4、为今后工作中,实验台的研究开发,实验设计 、测试,甚至产品的开发、评估等打基础。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
机械性能测试综合实验
三个综合实验
1、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运动测试 ▼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3
机械性能测试综合实验
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分析的问题
1、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运动测试
(1)回转轴的误差运动; (2)五个误差运动的定义; Evaluation only. (3)误差敏感方向;车床主轴的误差敏感方向; 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4)圆图像产生的方法;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5)车床主轴回转误差运动的圆图象的一般样式; (6)车床主轴回转误差运动测量结果的表达方式有几 种,其含义是什么? (7)主轴回转误差运动的测量方法有哪几种?各自的 优缺点是什么?
5、时间安排 6、实验学时和分组 ▼ ▼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
机械性能测试综合实验
意 义
1、综合了控制工程基础、测试技术基础、传感器 工程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机电传动控制等课程的内容。
Evaluation only. 2、培养知识综合运行能力,锻炼思考问题、分析 eated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和实际动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手能力,提高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现代测试技术》实验

《现代测试技术》实验

本课程主要使用金属箔式电阻应变片、电容式传感器发、霍尔式传感器、电涡流式传感器四种传感器,以及实验公共电路模块和四种相应的传感器实验模块。

实验公共电路模块:提供所有实验中所需的电桥、差动放大器、低通滤波器、电荷放大器、移项器、相敏检波器等公用电路。

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块(包含电阻应变及压力传感器):金属箔式标准商用称重传感器(带加热及温度补偿)、悬臂梁结构金属箔式、半导体应变、MPX扩散硅压阻式传感器、放大电路。

电容式传感器实验模块:同轴式差动电容组成的双T电桥检测电路,精密位移导轨。

霍尔传感器实验模块:霍尔传感器、梯度磁场、变换电路及日本进口高精度位移导轨。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块:电涡流探头、变换电路及日本进口精密位移导轨。

常用信号的观察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信号的波形和特点。

2.了解相应信号的参数。

3.学习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内容1. 观察常用信号:(1) 正弦波;(2) 方波;(3) 三角波;(4) 锯齿波;(5) y=sin(nx)·sin(mx)。

2. 用THBCC-1实验平台产生波形信号,利用示波器测量信号,读取信号的幅值与频率,绘制信号波形。

实验设备和工具1.THBCC-1型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如图3所示;2.双踪示波器,或者用已安装的相关软件、串口通信线1根。

图3 THBCC-1型实验平台实验原理波形发生器可以给出希望的标准波形信号,是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中不可或缺的实验仪器。

信号的描述可以是数学表达式也可以是函数图形,即信号波形。

示波器是显示信号波形的一种实用仪器,利用示波器可以方便地显示波形的幅值与频率(周期),也可以方便地进行不同波形的比较。

实验要求1. 正确认识实验仪器设备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2. 正确观察、记录实验数据与曲线。

3. 正确进行相关理论分析。

4. 实验报告完整无误。

主要包括: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实验数据与曲线、理论分析、回答思考题、总结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 电感式传感器——差动变压器性能测试实验目的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基本构造及原理,通过实验验证差动变压器的基本特性。

实验器件音频振荡器、测微头、示波器、主副电源、差动变压器。

旋钮初始位置音频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4kHz~8kHz,双线示波器每格读数为示波器上“>”后面所对应的数字,触发选择“第一通道”,主、副电源关闭。

实验原理电感传感器是一种基于互感的原理,将位置量的变化(即位移)转变为电感量变化的传感器。

如图1所示,它由初级线圈L、次级线圈L1、L2与铁心P构成,本质上,它是一个变压器,且因其两个次级线圈按反极性串联组成差动式,故电感式传感器又称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当初级线圈L加入交流电压时,若u1=u2,则输出电压u0= u1–u2=0,当铁心向上运动时,因u1 > u2,故u0 > 0,当铁心向下运动时,因u1 < u2,故u0 < 0,且铁心偏离中心位置越大,u0越大。

其输出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u 1-u 2L v(a) 电路(b) 输出特性图1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实验步骤1、根据图2接线,将差动变压器、音频振荡器(注意:输出为L V )、双线示波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测量线路。

开启主、副电源,将示波器探头分别接至差动变压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观察差动变压器初级线圈音频振荡器激励信号峰峰值为2V 。

图2 器件连接图(两线圈两上极联在一起,示波器两通道均不能接地)2、转动测微头,使其与振动平台吸合,然后将其向上转动5mm,使振动平台向上移动。

3、向下旋动测微头,使振动平台产生位移。

每位移0.2mm,用示波器读出差动变压器输出端的峰值电压,并填入表,根据所得数据计算灵敏度S(S=Δu/Δx,其中,Δu为电压变化,Δx为对应振动平台的位移变化),并作出u- x关系曲线。

思考题1、根据实验结果,指出线性范围。

2、当差动变压器中磁棒的位置由上到下变化时,双线示波器观察到的波形相位会发生怎样的变化?3、用测微头调节振动平台位置,使示波器上观察到的差动变压器的输出端信号为最小,这个最小电压称作什么?由于什么原因造成?实验2 电容传感器性能测试实验原理差动式同轴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的两组电容片C x1与C x2作为双T 电桥的两臂,当电容量发生变化时,桥路输出电压发生变化。

此圆筒形电容器的电容计算式为(与差动变压器实验的螺旋测微器相同)0212ln(/)x C r r πεε=式中,x ——内圆筒与外圆筒覆盖部分的长度,m ; r 1、r 2——筒的内半径与外半径,即工作半径,m ;12图2-1差动式同轴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图2-2 实验接线图实验器件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实验模块、激振器I、测微仪实验要求记录数据,作出u-x曲线,求出灵敏度uSx∆=∆。

实验步骤1、观察电容传感器结构,传感器由一个动极与两个定级组成,连接主机与实验模块的电源线及传感器接口,按图2-2接线,增益适当;2、打开主机电源,用测微仪带动传感器动极,移至两定极中间,调整调零电位器,使模块电路输出电压为零;3、上下移动动极,每次移动0.1mm,直至动静极完全重合为止,记录数据,作出v-x曲线,求出灵敏度;4、移开测微仪,将电容传感器安装在主机振动平台旁的支架上,在振动平台上装好传感器动极,用手按动平台,使平台振动时电容传感器的动极与定极不碰擦为宜;5、开启“激振I”开关,振动台就会带动动极在两定极中间来回振动,从示波器中观察输出电压及其波形;注意事项电容传感器动极须置于两环型定极中间,安装时,须仔细调整,实验过程中,动极与定极不能出现碰擦,否则信号会发生突变。

实验3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响应实验实验目的了解压电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及应用。

实验单元低频振荡器、电荷放大器、低通滤波器、单芯屏蔽线、压电传感器、双线示波器、激振线圈、磁电传感器、电压/频率表、主副电源、振动平台。

旋钮的初始位置低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置于最小,电压/频率表置于2kHz 档。

实验原理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发电型的、有源传感器,其压电元件是典型的力敏元件,即在压力、应力、加速度等外力作用下,其电介质表面会产生一定的电荷,从而实现非电量的电测。

低通滤波器电荷放大器示波器压电传感器图3-1 实验接线图实验部件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电路实验模块、激振器II 、电压/频率表、示波器。

实验要求验证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对外力变化敏感的传感器。

实验步骤1、观察压电式传感器的结构,根据图3-1的电路结构,用线将压电传感器、电荷放大器、低通滤波器、双线示波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测量线路。

2、将频率表的输入端与低频振荡器的输出端相连,再将低频振荡信号接入振动台的激振线圈II,使其由上极输入,下极接地。

3、调整示波器,先将低频振荡器的调幅旋钮调至最大并保持不动,然后调节频率,调节时,用频率表监测频率的变化,用示波器读出峰值(即为电压),并填入表3-1。

4、用示波器的另一通道观察磁电式传感器的输出波形,并与压电波形相比较,观察其波形的相位差。

注意事项激振时,悬臂梁振动频率不能过低(如低于5Hz),否则传感器的输出不稳定。

思考题1、根据实验结果,试估算出振动台的自振频率。

2、压电式传感器的特点是什么?与磁电式传感器相比,其输出波形的相位差Δφ大致为多少?并说明原因。

实验4 应变片电桥性能测试实验目的确定电阻应变片测量装置的灵敏度。

实验单元直流稳压电源、差动放大器、电桥、测微计、电压/频率表、纵向与横向安装的箔式应变片、半导体应变片。

实验原理电阻应变片测量装置的框图和参数变换原理如图4-1所示。

图4-1 电阻应变片测量装置的框图与参数变换原理测量装置的输入为应变梁一端的位移x ,输出为应变片电桥的输出电压o U ,则电阻应变片测量装置的灵敏度为xUS ∆∆=实验方法(1)检查各单元旋钮的初始位置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置于2v 档,V/F 表置于V 表20v 档,差动放大器增益旋钮置于最大。

(2)组桥电桥单元和差动放大器面板如图4-2a 、b 所示。

电桥单元上部的四个桥臂电阻为组桥示意标记,其中,1R 、2R 和3R 分别为备用的桥臂电阻,按需接入桥路,x R 表示外接桥臂电阻(如应变片或固定电阻);分析梁上各应变片的受力状态,选择沿应变梁纵向安装的应变片(如第3组)组成测量电路,如图4-3所示。

a) 电桥单元 b) 差动放大器面板图4-2 电桥单元和差动放大器面板4v- 4v电桥平衡网络差动放大器直流电压表图4-3 测量电路的组成(3)调整测量电路差动放大器调零:用导线将差动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反向输入端与地线相连,电压表量程置于2V档。

调整差动放大器增益旋扭,并调至最大,再调整差动放大器的调零旋扭,使电压表指示为零。

稳定后,断开差动放大器电源,去掉差动放大器输入端的导线,V/F表置于20V档。

电桥的初始平衡:①转动测微计,使梁上振动平台中间的磁铁与测微头相吸,并使双平衡梁处于水平位置(目测);②将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置于4V档,接通差动放大器电源,调整电桥平衡电位器RP,使电压表指示为零;③稳定数分钟后,将电压表量程置于2V档,再仔细调零。

(4)测量应变片电桥的输出电压旋转测微计进行加载,使梁的自由端向下产生位移,每次移动0.5mm(可根据灵敏情况来选择),直至4 mm,记下电压表所显示的数值;然后卸载,每次也移动0.5 mm,直至零位;加载与卸载反复进行3次,记录测试数据,并填入表4-1。

(5)重新实验①断开差动放大器电源,将电压表量程返回到20档,将应变片换成沿应变梁横向安装的补偿片重新进行实验。

②选择半导体应变片,重新进行实验。

实验报告处理测试数据,分别作出xU 的标定曲线和拟合曲线,计算测量装置的灵敏度S、2S与3S。

1思考题1)电阻应变片主要应用于哪种物理量的测量,如何测量材料的泊松比?2)与箔式应变片相比,半导体应变片有何特点?实验5 霍尔传感器—振幅测量实验目的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在振动测量中的应用。

实验部件霍尔片、磁路系统、差动放大器、电桥、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通滤波器、低频振荡器、音频振荡器、振动平台、主副电源、激振线圈II 、双线示波器。

旋钮初始位置差动放大器增益旋至最大值,音频振荡器1kHz 。

实验步骤1、开启主副电源,差动放大器输入短接并接地,调零后,关闭主副电源。

相敏移相器图4-1 实验接线图2、根据图4-1的电路结构,将霍尔传感器、直流稳压电源、电桥平衡网络、差动放大器、电压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测量线路(电压表应置于20V 档),并将差动放大器增益置于最小位置。

3、开启主副电源,转动测微头,将振动平台中间的磁铁与测微头分离开来并使之远离,使梁振动时不至于再被吸住为止(这时振动台处于自由静止状态)。

4、调整电桥平衡电位器W A和W D,使电压/频率表指示为零。

5、去除差动放大器与电压表的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与示波器相连,将电压/频率表置2kHz档,并将低频振荡器的输出端与激振线圈II相连后再用电压/频率表监测频率。

6、将低频振荡器的调幅旋钮固定于某一位置,调节低频振荡频率(用频率表监测频率),用示波器读出低通滤波器输出的峰值,并填入表4-1。

注意事项应仔细调整磁路,使传感器工作时处于梯度磁场中,否则灵敏度将大大下降。

思考题1、根据实验结果,估算出振动平台的自振频率。

2、当某一频率固定时,调节低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改变梁的振动幅度,由示波器的读数能否推算出梁振动时的位移距离。

3、若用其它方法来测量振动平台振动时的位移,则其测量范围是多少,与本实验相比,其结果有什么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