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干预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研究
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方法、目的和意义
2.管床医生根据调查表内容协助调查人员逐一查阅病历,查阅手术及级别、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病原学送检情况等资料。
3.调查人员和管床医生结合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情况,按诊断标准确定是否为感染,再确定是医院感染还是社区感染,最后完成个案调查表,必要时院感科组织会诊讨论。
将医院感染现患率报告呈送给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调查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
05
调查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次:
1、《等级医院评审细则(2012年版)》有明确要求现患率调查每年至少一次;2020年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对现患率调查频次没有提出明确要求。《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规范(WS/T 592—2018)》中基本监测要求:根据需要开展现患率调查,调查方法规范。
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方法、目的和意义
现患率调查相关概念及内涵01现患率相关概念:
1、现患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处于一定危险人群中实际感染病例(包括以往发病至调查时尚未愈的旧病例)的百分率。
2、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3、现患率调查:又称横断面调查,它利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一个特定时间内,有关实际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资料,从而描述医院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2、根据本院近几年对现患率的监测值计算本院或本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目标值。
如现患率目标值= 近三年现患率的平均值+均差(SD)。
2
三甲评审标准及相关指南对现患率调查与管理要求
3
如何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01
制定现患率调查监测计划
详细说明如何进行调查,调查时间,参与人员、培训、调查方法、填表要求、数据收集总结分析、反馈。
医院感染防控督查机制
医院感染防控督查机制在当今社会,医院感染成为了威胁人们健康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医院感染防控督查机制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医院感染的定义、影响、现状以及医院感染防控督查机制的实施和重要性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影响医院感染,也称为医疗相关感染,指在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患者因与医疗活动有关而在医院内界定发生的感染。
这种感染的发生往往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医院感染不仅对患者本身造成了伤害,还会增加医疗资源的消耗,给医院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二、医院感染的现状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数百万人因医院感染而死亡,其中包括发达国家。
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医疗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空气传播、直接接触、手术器械等,防控医院感染形势严峻。
三、医院感染防控督查机制的实施为了有效应对医院感染问题,各国纷纷建立了医院感染防控督查机制。
该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医院感染防控的责任和义务,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2.建立感染监测体系: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体系,定期对医院内的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3.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医务人员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环节,他们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
4.执行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进行正确的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彻底清洁双手,以阻断感染传播途径。
5.规范消毒灭菌操作:医疗器械、床位等物品应按照规定进行消毒灭菌,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感染患者。
6.落实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应根据不同疾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染性,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7.强化医疗机构管理:医院应设立感染防控科室或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执行医院感染防控的各项工作,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练习题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所有医疗机构均应建立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A.规章制度B.责任制C.管理制度D.责任状2. 医院感染管理要达到的目的是()A.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B.落实规章制度C.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D.管理医院感染专职人员3. 住院床位总数在多少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A.250张B.200张C.150张D.100张4.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对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职能界定为()A.管理科室B.业务科室C.综合科室D.赋予一定管理职能的业务科室5.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应当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哪方面的问题,发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决策作用()A.医院感染管理B.传染病管理C.抗菌药物管理D.多重耐药细菌管理6.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应当根据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哪方面的指导意见()A.合理用药B.合理使用抗菌药物C.合理使用抗生素D.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7.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抗菌药物的哪方面管理()A.贮存B.验收C.临床使用和耐药菌检测D.不良反应检测8. 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的爆发,分析下面什么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积极救治患者()A.易感因素B.感染源、感染途径C.易感人群D.工作中的薄弱环节9.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多少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A.12小时B.24小时C.48小时D. 72小时10. 调查证实出现5例以上医院感染爆发时,医院应在多少小时内向当地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72小时11.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患者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多少年()A.1年B.2年C.3年D.5年12. 下列属于重大医院感染爆发事件的是()A.3例以上医院感染爆发事件B.5例以上医院感染爆发事件C.1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4例以上医院感染爆发事件13. 医院感染学是现代医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型学科,它具有跨学科的特点,除基础学科外,它的边缘学科是()A.流行病学B.医学微生物学C.传染病学D.消毒学14. 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按照什么法规及其配套规章和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A.《传染病防治法》B.《医院消毒技术规范》C.《职业病防治法》D.《执业医师法》15. 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医院内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决策和实施主体者是()A.临床医师B.检验人员C.护理人员D.医院感染专业人员16. 卫生行政部门现场检查的目的主要是检查谁是是否按照工作规范和要求开展执业活动()A.临床医师 B医疗机构 C.医务人员 D.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17.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未按照规定履行监督管理和对医院感染爆发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予以的行政处分是()A.警告B.记大过C.降级或者撤职D.开除18. 医疗机构违反规定,未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或者发生医院感染未及时采取措施,造成医院感染爆发、传染病传播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的行政处分是()A.警告、记大过B.记大过、降级C.记大过、降级、撤职D.降级、撤职、开除19. 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爆发事件未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A.通报批评B.罚款C.责令整改D.以上都是20. 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称之为()A.消毒B.灭菌C.隔离D.去污二、多项选择1. 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依据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是()A.《传染病防治法》B.《医疗机构管理条例》C.《医院消毒技术规范》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 医院感染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A.住院患者B.医院工作人员C.门急诊就诊患者D.探视者和患者家属3. 医院感染管理是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A.治疗B.预防C.诊断D.控制4.医院感染管理分为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行政管理包括()A.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并明确岗位职责B.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C.制定相关的工作规范D.制定相关的工作标准5. 医院感染管理的业务管理包括()A.医院感染检测B.消毒灭菌与隔离C.抗菌药物合理使用D.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E.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6. 关于医院感染的有效预防方面,世界卫生组织于1986年向全球推荐的几类措施包括()A.消毒B.隔离C.无菌操作D.合理使用抗菌药物E.监测并通过监测进行感染控制的效果评价7.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医院感染的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A.医院感染管理制度B.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C.医院感染工作流程D.医院感染管理评价方法8.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优哪些部门的主要责任人()A.医院感染管理部门B.医务部门、护理部门C.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 C.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 E.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9.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有()A.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B.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C.对全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进行业务指导D.研究并制订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10.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应当制定医院发生医院感染爆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该预案应当包括事件发生的( )A.报告体系B.调查体系C.应急措施D.控制策略11. 医院管理感染部门、分管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应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哪些工作,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A.监测B.分析C.反馈D.讨论12.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分管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应对医院的哪些工作提供指导()A.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B.无菌操作技术C.医疗废物管理D.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13.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分管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应对医院感染爆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哪些部门进行处理()A.医务部门B.护理部门C.检验部门D.物资供应部门14.卫生部成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组,专家组各类成员包括()A.医院感染管理B.疾病控制C.传染病学、流行病学D.消毒学、护理学E.临床医学、临床检验15.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A.标准预防B.合理使用抗菌药物C.手卫生D.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技术操作16. 国家与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有()A.《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B.《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C.《消毒管理办法》、《艾滋病防治条例》D.《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17. 国家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原则和技术规范有()A.《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指导原则》B.《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C.《消毒技术规范》、《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D.《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18. 医疗机构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A.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其职责、医院感染管理有关部门及医务人员的职责、医院感染的培训制度 B.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与质量改进制度、医院感染爆发突发事件的监测、报告、调查与控制制度 C.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消毒药械的管理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的管理制度、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制度、手卫生制度、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D.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重点部门、重点感染部门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度,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9.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消毒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哪些要求()A.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B.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C.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D.对于各种污染器械应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或灭菌20.医疗器械、器具和其他物品根据其危险性分为()A.高度危险器材B.中度危险器材C.低度危险器材D.无危险器材21.关键器材是指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前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包括()A.外科手术器材和装置 B.心血管支架C.植入的D.体温表22.半关键器材是指与完整黏膜密切接触的物品,应当采用高水平或中水平消毒法,如()A.吸机管道 B.胃肠镜C.体温表 D阴道镜23.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下列哪些工作符合规定要求,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A.手卫生B.诊疗环境条件C.无菌操作技术D.职业卫生防护24.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要贯彻和落实好有关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规范,必须做到()A.建立并落实医院的手卫生制度B.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C.严格按照洗手与手消毒指征、手卫生方法认真洗手或者手消毒D.医疗机构应当每季度对重点部门按照正确的监测方法对手消毒效果进行监测25.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有()A.年龄与基础疾病B.放疗与化疗、免疫抑制的使用C.环境的变化、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拥挤D.器官移植 E.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多重耐药性细菌的产生26.占了整个医院感染的80%以上的主要感染部位包括()A.呼吸道B.手术切口C.胃肠道D.泌尿道E.消化道27.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包括()A.口罩B.帽子C.护目镜D.手套E.隔离衣28.针对感染性疾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易感宿主),在预防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时起重要作用的是()A.隔离感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宿主D.改善微生态环境29.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哪几个方面()A.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B.选用的品种是否正确合理C.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D.给药时机是否合适30.三级医院必须建立符合标准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配备相应设备及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病原微生物的哪些方面的工作()A.培养B.分离C.鉴定D.细菌药敏试验31.作为了解医院感染发生发展情况的医疗感染监测,其主要目的有()A.降低医疗感染率,减少获得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基线,确定各自医院的医院感流行基线B.发现暴发流行,一旦确定散发基线,可以据此判断暴发流行C.利用调查资料说服医务人员遵守医院感染控制规范与指南,评价控制效果,调整和修改感染控制规范D.防止缺乏经过证据支持的医疗感染控制措施,评价干预措施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的效果,并进行不同医院间医院感染率和感染控制效果的比较32.医疗机构主要是医院要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并付诸实施B.开展目标性监测,确保医院感染监测的设施与人员C.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收集医院病例资料,尤其是实验室资料和临床资料D.监测资料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与反馈,建立医院感染监测质量评价制度33.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内容包括()A.监测人员和监测方法B.监测工具和监测对象C.监测时间、监测资料的原始记录D.总结和运用34.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哪些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主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血透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及干预化护理方式研究
血透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及干预化护理方式研究发布时间:2021-12-10T05:45:51.757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22期作者:唐小花[导读] 目的研究血透室医院感染存在的安全,从而设计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唐小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 400000摘要:目的研究血透室医院感染存在的安全,从而设计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
方法针对血透室实施护理,加强管理,选择接受血液透析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任意选择50名作为对照组,剩余50名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在感染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同时统计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情况。
结果两组的临床感染率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实验组的感染率为2.0%,对照组的感染率达到12.00%,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
结论血透室存在的主要医院感染隐患包括防范意识不足,未彻底进行消毒等,在明确安全隐患的基础之上,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调整,改善护理水平,能够有效降低血透室的感染率。
关键词:血透室;护理干预;医院感染血液透析技术可以说是临床常用的救治手段之一,主要应用于慢急性肾功能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除了稳定病情之外,更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血液透析往往涉及到较为复杂的操作流程,并且由于所接待的患者病情相对较为复杂,加之去透视自身在预防意识方面的不多,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感染的概率相对较高。
除了引发医患纠纷之外,更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的产生威胁。
在血透室出现的院内感染,首先受到来自于环境因素的影响。
大多数医院的血透室,其内部空间相对较小,但每天接待的患者数量众多,在人员密度大的情况下,缺少有效的空气流通,很容易导致感染风险。
其次是缺少关于院内感染的良好防范意识,对于血透机的消毒不彻底,或者是在实施血液透析过程中各种消毒流程不够完善,也有可能引发感染风险。
例如在人员意识以及操作技术方面的不足,都有可能导致。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与控制制度范文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与控制制度范文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住院期间感染的疾病。
由于许多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时身体抵抗力较弱,加上医院内存在着各种感染源和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的报告和控制制度。
本文将介绍医院感染的报告与控制制度,并探讨其有效性。
首先,医院感染报告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感染报告系统,要求医务人员及时上报与感染相关的信息。
当有疑似感染案例出现时,医务人员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此外,医院感染报告制度还应规定感染报告的内容和形式,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同时,医院应建立相应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机制,对报告的数据进行及时地分析和总结,以发现感染的趋势和风险因素,并及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其次,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感染预防措施和感染管理措施两个方面。
感染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人员管理、环境清洁、消毒灭菌和个人防护等。
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感染预防的意识和知识水平,并确保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感染预防的相关制度和规定。
此外,医院还应落实环境卫生制度,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控制感染源的传播。
另外,医院应配备足够的防护设备和器材,确保医务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能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
感染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感染监测、感染控制和感染处理等。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机制,对各科室和病区进行感染监测,并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事件。
医院还应制定感染控制指南和操作规程,加强感染控制的各个环节,并对涉及感染控制的设备和物品进行管理和维护。
此外,医院还应建立感染处理机制,对发生的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以及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
医院感染报告与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其严格执行和监督。
医院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对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和奖惩。
PDCA管理干预对多重耐药菌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
PDCA管理干预对多重耐药菌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摘要:目的:探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方法,明确 PDCA管理法的实际应用效果。
方法:我院于2021年1月实施PDCA管理法,分别于实施前(2020年1~12月)、实施后(2021年1~12月),各筛选600例住院患者,对比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及医院感染率,并对相关医护人员(实施前后均为45名)进行考核,明确医院感染管理情况。
结果:实施后(7.00%)我院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低于实施前(28.83%),实施后(0.83%)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低于实施前(2.67%),且实施耐药菌知识考核、手卫生、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引入PDCA管理法效果显著。
关键词: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PDCA管理过度使用抗菌药物、消毒隔离质量较差是多重耐药菌产生、传播的根本原因。
感染多重耐药菌后,患者医疗成本增加、住院时间延长、治疗难度提升,不利于患者康复。
本文将从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角度着手,探究PDCA管理的实际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21年1月实施PDCA管理法,分别于实施前、实施后,各筛选600例住院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332:268、325:275,年龄分别为(50.79±4.02)岁、(51.12±3.87)岁,两组上述资料差异较小;同期对医院45名医护人员进行考核,其中医师15名、护士30名,男女比例12:33,年龄(32.75±2.60)岁,PDCA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无人事变动。
1.2方法PDCA管理内容如下:(1)P阶段(制定计划):由多部门组成管理小组,包括重点科室、院感科、药剂科、检验科等,分析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情况,找出存在问题,如临床科室执行力不高、监督检查不到位等,制定管理方案。
(2)D阶段(执行):完善手卫生设施,如速干手消毒剂、擦手纸巾盒,宣讲手卫生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关系,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对保洁人员、专业陪护进行培训,规范洁具使用制度,拖布使用标签标记、抹巾选用不同颜色,防止清洁区、污染区共用洁具,考核其消毒技能;强化隔离管理,制作“接触隔离标识”,在床头醒目处张贴,以此引起患者、陪护人员的注意[1]。
医院多重耐药菌控制指南解读
五、MDROs的预防和控制
5. 感染控制措施 接触防护措施 • 目的是预防病原微生物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其周围环境而
传播 • 进行接触防护措施,患者最好住单间,如没有单间时,应咨询感
染控制部门以评估其危险性,采用分组或床边隔离,与该患者有 关的医务人员采取接触防护措施,对患者或其周围环境可能污染 的区域进行操作时应穿隔离衣并带手套 • 在进入房间时穿隔离衣和戴手套,离开房间时脱掉隔离衣和手套, 防止病原菌传播 • 特别是已经明确通过环境污染传播的病原体更应如此(VRE、难辨 梭菌、诺瓦克病毒和其他肠道病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五、MDROs的预防和控制
• 有效控制MDROs措施的相关研究:
➢ 荷兰、比利时、丹麦和其他斯堪的纳维亚国家采取积极的 持续性感染控制措施后MRSA传播率降低,采取的措施包括 ASC、患者入院后培养阴性之前都进行接触防护措施、以及 某些情况下停止新患者入院等。这些国家分离到的MRSA菌 株中MRSA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2. 教育 • 教育的重点是促进对院内MDROs感染问题的认识 ➢鼓励医务人员改善医疗行为 ➢加强手部清洁 ➢合理处方抗生素 ➢加强理解,建立促进手卫生的干预措施
五、MDROs的预防和控制
3. 合理使用抗生素 • 本指南不深入讨论抗生素使用的管理问题 • 建议必须合理使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必须有效控制感染 ——使用窄谱抗生素治疗感染 ——避免超疗程用药 ——病原菌不明或者没有其他有效抗生素的情况下限
➢ 苏兰地区(爱荷华州、内布拉斯加州和南犹他州)进行地 区范围内感染控制措施(包括ASC和隔离感染患者)后医疗 机构内VRE传播率降低,总的VRE患病率从1997年的2.2%下 降到1999年的0.5%。
五、MDROs的预防和控制
血透室实施护理干预对医院感染控制发生率的影响王燕萍
血透室实施护理干预对医院感染控制发生率的影响王燕萍发布时间:2023-06-14T04:16:01.281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7期作者:王燕萍[导读] 目的以血透室血液透析患者为例,对护理干预的实施对医院感染控制发生率的影响。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院结合医院上海 201999摘要:目的以血透室血液透析患者为例,对护理干预的实施对医院感染控制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本次将我院在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84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在血透室护理中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2例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1)在护士基础护理、传染病管理、消毒管理、手卫生、导管护理五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在医院感染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7.14%,与对照组的21.43%比较明显更低(P<0.05)。
结论血透室护理中,针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显著,可保证护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血透室;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护理效果血透室,是医院大内科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疾病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主要采取血液透析方法,对相关疾病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疾病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1]。
为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效果,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还有必要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
本次将我院在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84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内容及成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纳入研究的84例血液透析患者,纳入时间为我院2021年1月到12月,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78岁,平均为(58.65±1.21)岁;血透时间为15d-5个月,平均为(2.35±0.11)个月。
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
程 中护理人员应 该仔 细耐 t L , , 向患者 讲解关 于痰 液诱 导 的必
要性及相关 步骤 , 这 对患 者 的临床治 疗效果 及生 活 质量 的提 高有着重要 的作用 。
综上所述 , 诱导排痰 的过程 中实施 合理 的护理 干预措施 , 可保证诱导排痰 工作 安全 、 顺利 进行 , 提 高 治疗效 果 , 可 保证
齐鲁护 理 杂志 2 0 1 4年 第 2 0卷第 3期
气雾, 使气雾误入到消化道 中。护理 人员应 细心观察 患者 , 加 率达到 了 9 8 . 3 %, 且 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 良作用 , 在这 个过
强巡视 , 并给 予及 时的指导 。使患者 保持舒 适的坐姿 , 为方便 其 对需 立 即
管理和健康教 育, 积极 改进 医院环境 , 可有效 降低 患者医院感染率。
【 关键词 】 护理干预 ; 老年 ; 住院 患者 ; 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5 文献标识码 : B D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7 2 5 6 . 2 0 1 4 . 0 3 . 0 3 1 文章编号 : 1 0 0 6—7 2 5 6( 2 0 1 4 ) O 3— 0 0 6 2—0 3
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管理的问题与建议医院感染是目前各个医院中都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而随着目前抗生素的滥用和多重耐药菌的形成,多重耐药菌感染已经成为了日益严重的问题[1-2]。
为探讨和研究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建议。
笔者通过对该院2005-2012年间感染情况的分析,将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现报道如下。
1管理问题1.1易感人群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医院所辖区域中的老年患者是医院的主要病源,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基础病较多,长期病痛困扰下患者的免疫力下降,病情迁延导致住院时间较长,是引发感染的主要人群。
1.2入侵性操作由于科室性质不同,感染发生概率也有所不同,对于一些需要进行入侵性操作的诊疗措施很容易导致患者感染的发生。
1.3获得性感染患者转入此类患者多是一些急危重症患者,当病情稳定之后转入,而这其中许多患者往往已经是定植者或多重耐药菌感染者,这些外源性感染源类型主要包括伤口感染、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导管感染等。
1.4缺乏重视部分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淡薄,不能正确认识到多重耐药菌的易感染因素及传播途径,重视程度不够,当接受一些高危患者时没有采取必要的隔离和筛查,造成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形成交叉感染⑶。
1.5防控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环境卫生管理、诊疗器械消毒和手卫生控制方面,病房及常用生活区域卫生保洁工作管理不当会造成多重耐药菌在病区内传播,而诊疗器械、病房措施等缺乏有效的消毒,医护人员手卫生没有彻底落实也会导致在诊疗过程中造成患者的感染[4] o1. 6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在临床上已经是一个热点话题,尤其是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出现广泛性、高档次性和预防性使用的去向,不但会诱导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还会由于剂量、配伍不当等因素造成患者体内菌群失调,尤其对于老年患者等易感人群而言,这是造成医源性感染的重要因素[5]。
1.7管理问题在对于多重耐药菌管理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案,这一点收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医院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这些限制因素造成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和防控管理力度上的缺乏,医护人员不能得到正确的培训,造成防控意识淡薄,工作中缺乏针对性的措施,没有合理的监控制度等。
综合护理干预控制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控制重症监 护病房 院 内感染 发生率 的 效果 观察
蔡春 梅① 胡涛①
【 摘 要 】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内感染 发生率的控制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 2 0 1 1 年6 月一 2 0 1 2 年6 月本院重症
①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 :蔡春梅
江西
赣州
3 4 1 0 0 0
[ 5 】 李 峰 ,王胜春 ,王新 ,等 . 大黄 泻下效应 的药理学 新解释 『 J ] . 中 国中药杂志 ,2 0 0 8 ,3 3( 4 ) : 4 8 1 . 【 6 ] 金琦 . 论 大黄在 不同剂量中的不同药理与应用 [ J 】 . 浙 江中医杂志 ,
Me d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o f Ch i n a V o1 . 1 0 . N o. 1 9 J u 1 . 2 0 1 3
一
《 中 国 医 学 创 新》 第1 0 卷第1 9 期( 总 第2 6 5  ̄ ] ) 2 0 1 3 年7 月 护理园地 H u l i y u a n d i
( 4 ) 加强药物护理 , 病 房 中多会使用 的抗生素等药 物进 行防 感染 治疗 ,但抗 生素滥 用导致 的病原 菌耐药 现象 时常发 生 ,
且药物使用对 患者的机能造成 了影响 ,因此治疗过程 中制定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制度 , 落实到每个护理人员 , 将强用 药管理 ,
要求根据 患者 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选择 合理 的抗生素 进行 抗感 染预防 【 。( 5)加强病房管理 ,除 了保证病房 的干净整洁外 , 按照患者及 家属 意见合理安排病房环境 ,保证患者的舒适感 , 限制无关人员 的进 出,并定 时进 行通风通气 。( 6 )加强人文 关 怀 ,护理人员要加强同患者的适 当交 流,了解患者的需要 , 并 给予一定的鼓励 ,使患者保持积极 向上 的心态。 1 . 4 统计学处 理 采用 S P S S 1 4 . 0软件对 所得数据 进行统计 分 析 ,计 量资 料用 ( 面 士s )表示 ,比较采 用 t 检验 ;计 数 资 料 采用 检验 ,P < 0 . 0 5 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医院感染控制调查报告
医院感染控制调查报告概述:本次医院感染控制调查旨在评估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通过对医院内的病案、病房环境、医护人员操作等进行观察和收集数据,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
调查结果:1. 感染发生率分析: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每百例患者中有8例发生感染。
具体数据显示在不同科室,感染发生率存在差异。
其中骨科、ICU和感染科感染率最高,分别为12%、10%和9%。
而儿科和妇产科感染率较低,仅为5%和4%。
2. 常见感染类型:通过对病案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为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
这三种感染类型分别占总感染病例的30%、25%和20%。
对这些感染类型的防控工作需要重点加强。
3. 感染源分析: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我们发现感染源主要包括多重耐药菌、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和医务人员的手。
多重耐药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源头,其次是空气中的病原体。
医务人员的手,特别是在无法及时洗手或涂抹消毒剂的情况下,也可能成为感染传播的媒介。
4. 感染控制措施:为了减少感染的发生,我们提出了以下控制措施:- 建立感染预防委员会,负责制定和落实感染控制方案。
- 提高手卫生意识,医务人员应保持良好的洗手习惯,并在必要时使用消毒剂。
- 加强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特别是对于手术刀具、导管等高风险物品要严格执行消毒操作。
- 加强空气质量管理,保持医院内空气流通畅通,避免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
- 控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从而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结论:通过本次医院感染控制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医院管理层和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感染控制工作,落实相关措施,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性。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全文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
第三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规章和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病院感染管理义务制,制定并落实病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病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流传。
第六条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 1 -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病院应当指定分管病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病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
第七条病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病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首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病院院长或者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
XXX的职责是:(一)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二)根据预防病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病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看法;(三)研究并确定本病院的病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施行进行考核和评判;(四)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五)研究并制定本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六)建立集会制度,定期研究、和谐息争决有关病院感染管理方- 2 -面的问题;(七)根据本病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近况,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看法;(八)其他有关病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
PDCA管理干预对规范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观察
PDCA管理干预对规范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PDCA管理干预对规范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
方法:我院于2021.01——2021.12期间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统计计划,2021.01——2021.06期间开展常规管理,资料数据设为常规组;2021.07——2021.12期间开展PDCA管理,资料数据设为实验组。
分析多重耐药菌的发生因素制定处理方案,对比观察两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多重耐药菌感染率。
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更优,P<0.05。
相较常规组,实验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更低,P>0.05。
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应用PDCA管理模式能有效控制感染事件发生,保护医患人员安全,建议普及应用。
【关键词】医院感染;PDCA管理;多重耐药菌;效果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疾病通过有效治疗手段可得到积极控制,而抗生素的出现使得很多急性感染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对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
但随着临床抗生素种类逐渐增多,疾病治疗多依靠抗生素控制,随之而来的便是药物滥用情况,多重耐药菌层出叠现间接影响医疗机构中感染发生。
多重耐药菌即为应用3类或3类以上抗生素后同期出现的耐药病原菌,患者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使得治疗难度显著提升。
据统计,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情况多发生于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中,导致治疗难度更高患者无法达到理想康复结果[1]。
所以医疗机构应积极避免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发生,合理调控抗生素的使用,维护医疗行为安全有效。
基于此,本研究针对PDCA管理干预表现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线性资料我院于2021.01——2021.12期间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统计计划,常规组期间予以常规管理,实验组期间予以PDCA管理。
以同时期选择医务人员工作样本(200份)以及就诊患者资料样本(2500份)。
医务人员资料:年龄范围22-45岁、平均年龄(37.64±1.66)岁。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1.医院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感染管理是院长重要的职责,是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病人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病人感染率。
3.院感科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4.医院要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确定临床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重点管理项目,并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5.把对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操作定期考核与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定期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范围,并定期向医务人员与管理部门通报。
6.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与教育。
7.医院须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要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8.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制定和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
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
9.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二)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1.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必须对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研究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研究发表时间:2016-09-30T14:59:38.22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作者:陆彩萍[导读] 临床采用手术方式治疗患者时,患者术后较易发生并发症。
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江苏苏州 215000【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
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6例,随机抽取63例作为实验组,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剩余63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给予其手术室护理干预后,可减少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促使患者尽早痊愈,提高患者地生活质量。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术后肺部感染;影响【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192-01临床采用手术方式治疗患者时,患者术后较易发生并发症,其中,比较常见的、且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肺部感染,如未能有效处理及控制,不仅会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措施中,主要措施为护理,但常规护理受到方法单一、护理理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中,以本院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6例,男71例,女55例;年龄26~74岁,平均(52.3±3.6)岁;恶性肿瘤手术69例,非恶性肿瘤手术57例;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22例,大专15例,高中及中专34例,初中25例,小学及以下30例。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具备手术指征,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2)排除心、肝、肾功能异常,原有肺部感染,精神障碍患者。
医院控制医院内感染总结
医院控制医院内感染总结引言概述:医院内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治疗或照料患者时发生的感染。
医院内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成本,还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并发症。
因此,医院控制医院内感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医院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有效方法。
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培训1.1 开展定期的感染控制培训课程,包括感染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1.2 强调医务人员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如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等。
1.3 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内感染风险的认识,加强对医院内感染防控政策的宣传和执行。
二、加强医疗设施和设备的清洁消毒管理2.1 制定严格的清洁消毒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设施和设备的定期清洁消毒。
2.2 使用符合标准的清洁消毒剂,确保对各类病原体的有效杀灭。
2.3 建立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制度,避免废物对环境和患者造成污染。
三、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3.1 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医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
3.2 加强医院感染报告制度,确保医院内感染情况及时、准确地向相关部门报告。
3.3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医院内感染的扩散和再次发生。
四、加强患者管理和隔离措施4.1 严格执行患者隔离制度,对具有传染性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4.2 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
4.3 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和筛查,及时发现患者的感染病原体。
五、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5.1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医院内空气清新。
5.2 加强医院内空气质量监测,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5.3 建立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医院环境卫生的监督和管理。
结论:医院控制医院内感染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医疗设施和设备的清洁消毒管理、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患者管理和隔离措施、医院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和安全性。
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
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发布时间:2023-03-03T12:40:07.54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0月20期作者:李健平[导读]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李健平(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德阳618000)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对其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
结果:经相应护理后,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得以明显改善。
结论:针对手术患者而言,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利于降低或预防术后肺部感染,促进整体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术后肺部感染率;影响在医院中,手术室是医院救治病人重要场所,如若消毒不合格,或是护理不当,则会直接引发院内感染等风险事件的发生,在加剧患者病情的同时,也增加了死亡的可能性,故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可为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提供保障[1]。
本文主要就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以对照组及研究组的形式展开研究对比,每组患者例数相同。
对照组和研究组男女占比依次为19:11、20:10,前者年龄最大、最小分别为69岁、24岁,后者年龄最大、最小分别为68岁、24岁。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提前了解了相关内容。
通过对患者年龄等资料的对比、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
(2)方法在实际护理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基于相关要求规范的前提下展开各项护理,积极配合医生,充分发挥辅助作用,以为手术的顺利、安全进行提供保障;研究组则是以对照组为基础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1)术前护理:首先,在手术前,要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做好术前评估,进一步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并落实健康宣教,内容包含了手术流程、风险性、需注意的事项等,纠正他们的错误认知,避免患者做出一些不遵医嘱的行为,有利于医师档案的建立,这对于缩短手术时间也起着积极的意义。
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干预对医院感染控制的作用探究
分 为 对 照 组 和 实 验 组 。其 中 实 验 组 患 者 :男 性 患 者 2 7 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 计量资料行 t 检验 , 计 数 资 料采 用 x 检
例 ,女 性 患 者 21 例 ,年 龄 在 21 — 7 6岁 不 等 , 平 均 年 龄 为 验 。
( 6 3 . 9 4 - 4 . 1 ) 岁, 置管 直接 在 1 周一 1 个月之间 。 对 照 组 患 2 结 果
墨固
……
现 代 护 理
中心静 脉置 管护 理 干预 对 医院 感 染控 制 的作 用探 究
李柳 红 广东省兴 宁市人 民医院,广东兴宁 5 1 4 5 0 0
【 摘 要】目的 探 究护 理 干 预应 用 于 中心 静 脉置 管 来 控 制 医 院感 染 的 效果 及 作 用 。 方法 选 取 2 0 1 2 年7 月一2 O 1 3 年2 月我 院 中心 静 脉 置 管患 者 9 6 例 ,随机 均 分 为 对 照组 和 实 验 组 。对 照 组 患 者行 常规 护 理 方 法 ,实验 组 患 者 在 常 规 护理 之 上再 行 护 理 干 预 。 回顾 性 分 析两 组 患者 的感 染 情况 。 结果 接 受 护 理 干 预 的患 者 的感 染 率 明显 低 于接 受 常规 护理 的 患者 ,结 果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结论 护 理 干预 能够 有 效 控 制 中 心静 脉置 管 患 者 的感 染 率 ,提 升 护 理效 果 ,减 轻 患 者疼 痛 感 和 经济 负 担 。
断, 包 括 患者 身 体 发 热 、 导 管 和 血 培 养 细 菌 相 同、 拔 管 后体
温 恢 复等。
1 . 4 统 计 方 法
随机 选 取该 院I CU中 心 静 脉 置 管 患 者 9 6例 , 将 其 均
目标管理方案降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的临床实践
目标管理方案降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的临床实践一、概述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是医院内常见的感染类型之一,对患者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由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往往处于身体较为虚弱的状态,一旦发生感染,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可能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成本,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护理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尝试采用目标管理方案来降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目标管理方案是一种基于目标设定、实施、监控和反馈的管理方法,它能够帮助医疗机构明确工作方向,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本研究旨在探讨目标管理方案在降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方面的临床实践效果。
通过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留置导尿管住院患者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改善目标和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我们还对实施过程进行了质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通过实施目标管理方案,我们成功降低了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医院的护理质量。
本文将对这一临床实践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以期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定义及危害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是指在使用导尿管这一医疗器械的过程中,由于导尿管破坏了人体的生理屏障,使得细菌得以侵入尿道并进而感染膀胱、肾或其他尿路部位。
导尿管作为一种外源性物质,在协助患者排空膀胱的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CAUTI的危害不容小觑。
此类感染常常表现为尿液变浑、尿急、尿频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更为严重的是,CAUTI 有时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尿毒症、败血症等,甚至可能导致药源性的脓毒血症,危及患者的生命。
当感染引发脓毒血症时,患者可能出现高热、血压降低、意识丧失等严重症状,需要立即进行抢救治疗。
CAUTI也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影响了医疗机构的运行效率和声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了解行政管理制度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
方法英语论文格式回顾性收集2000-2009年医院感染率和平均住院日、抗菌药物使用率,2005-2009年消毒凝胶使用量并做相关性分析;无陪护前后5年医院感染率做对比分析。
结果医院感染率与平均住院日存在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58,P<0.05);与抗菌药物使用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903,P<0.05);与消毒凝胶使用量存在负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1.000,P<0.05);无陪护后5年医院感染率较无陪护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701,P<0.05)。
结论医院的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药品比例、手卫生管理、无陪护制度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
关键词:行政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率干预
Effect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on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on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METHODSThe data of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antimicrobial usage rate from 2000 to2009 and the usage amount of disinfection gel from 2005 to 2009 were collected with the retrospective method andthe corr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s using unaccompanied system before and after5 years were made a contrast analysis.RESULTS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rate and average length of
stay(r=0.758,P<0.05), and the antimicrobial usage rate(r=0.903,P<0.05).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and the usage amount of disinfection gel(r=-1.000,P<0.05). After using unaccompanied system for 5 years,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was decreasedthan before(χ
2=212.701,P<0.05).CONCLUSIONShortening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decreasing the ratio ofdrug, hand hygiene management and unaccompanied system are beneficial for decreasing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rate.
Key words: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Intervention
为提高医疗质量,医院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本研究主要从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药品比例、手卫生管理、无陪护等方面分析医院管理制度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0-2009年医院感染率、平均住院日、抗菌药物使用率及2005-2009年消毒凝胶使用量。
1.2 调查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医院感染率和平均住院日、抗菌药物使用率、手消毒凝胶使用量的相关性以及无陪护前后5年医院感染率的变化。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
相关,无陪护前(2000-2004年)、后(2005-2009年)医院感染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率与各医疗质量指标的相关性2000-2009年医院感染率和平均住院日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58,P<0.05),与抗菌药物使用率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9 03,P<0.05),2005-2009年医院感染率与消毒凝胶使用量呈负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1.000,P<0.05)。
见表1。
2.2 无陪护前后医院感染率比较无陪护前5年医院感染例数为4431例,感染率为6.32%;无陪护后5年感染例数为4846例,感染率为4.71%。
无陪护后5年医院感染率较无陪护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701,P<0.05)。
3 讨论
平均住院日是评价医院工作效率和效益、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技术水平的综合指标[1]。
缩短平均住院日不仅能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且通过加快医院的病床周转,达到不增加医院床位的前提下,提高医院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缩短平均住院日同时会降低医院感染率,研究10年的医院感染率与全院平均住院日做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医院感染率与平均住院日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平均住院日的缩短,医院感染率也在下降,与陈晓红等[2]的报道一致。
患者住院时间及病程越长,患者自身免疫力就会越低,在易感环境中暴露时间也越长,交叉感染机会增加,是造成医院感染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为改变在医疗行为方面存在的过度治疗和不规范用药的问题,我院采取多项措施控制药物使用比例,在各种药物中,抗菌药物是管理的重中之重。
我院制定了抗菌药物实用指南,严格落实卫生部相关文件,并通过抗菌药物应用培训、分级管理、不良处方查询等制度,使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不断下降。
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医院感染率存在正相关关系[2],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可降低医院感染率,这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减缓细菌耐药性发展,减少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和流行有关[3,4]。
手卫生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基本、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手段,为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院采取综合措施来管理[5]。
通过统计各科室手消毒凝胶的使用量可以计算出乙醇干手液消耗量,从而间接反映手卫生的依从情况。
我院2005年开始使用手消毒凝胶,分析手消毒凝胶使用量和医院感染率存在负性相关,全院手消毒凝胶使用量增加,医院感染率下降。
住院患者无陪护制是我院的特色,我院自2005年实行住院患者无陪护制度后,病房的环
境明显得到改善,交互感染的机会明显减少,医院感染率由无陪护前5年的6.32%降至无陪护后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英语论文格式规范的基础护理、科学的膳食调理,使患者增强了自身免疫力,进一步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我院制定的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药品比例、手卫生管理、无陪护制度会影响到医院感染率,实施好以上管理制度的同时也有利于医院感染率的下降。
参考文献
[ 1 ] 黄爱萍,侯生才,郑柏洁,等.缩短平均住院日是现代医院管理思维的具体体现[J].中国医院,2008,12(10):65-66.
[ 2 ] 陈晓红,戴妙霞.神经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7):943-944.
[ 3 ] 任南,吴安华,冯丽,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横断面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6):1048-1050.
[ 4 ] 吴安华,李丹.重症监护病房临床与环境、手分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同源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7):
909-912.
[ 5 ] 韩黎,朱士俊,郭燕红,等.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2):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