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能够辨别垂直与平行线,并能够运用垂直与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垂直与平行线的定义和特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来理解和掌握垂直与平行线的概念。
但是,学生对于垂直与平行线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语言表达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理解和掌握垂直与平行线的概念和特性。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垂直与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垂直与平行线的概念和特性的理解和掌握。
2.运用垂直与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和动画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垂直与平行线的概念和特性。
2.操作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实践,加深对垂直与平行线的理解和掌握。
3.问题解决法: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垂直与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垂线和平行线的实物模型,如直尺、三角板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把直尺和一些彩色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演示或者动画展示,向学生引入垂直与平行线的概念。
例如,可以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垂直与平行线的例子,如墙壁上的电线、道路上的交通标志等。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垂直与平行线的特点。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向学生介绍垂直与平行线的定义和特性。
教师可以利用直尺和三角板等教具,直观地展示垂直与平行线的特点,并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与平行的线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垂直与平行,并运用几何图形进行验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理解和应用垂直与平行概念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垂直与平行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与平行的线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与平行的线段。
2.难点:理解和应用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垂直与平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与平行的线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探讨垂直与平行的特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垂直与平行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准备直尺、三角板等学具。
3.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教室里的墙壁、桌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体之间的线段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垂直”、“平行”。
教师总结:垂直与平行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垂线与平行线(板书课题)。
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8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分类和画角 教案
角的分类和画角教材第84~85页的内容。
1.会用量角器画所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和90°的角。
2.通过画、折、量等操作活动,形成角及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初步学会估计角的大小,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角的分类,根据所指定度数画角。
难点:根据所指定度数画角。
量角器、两根钉在一起的硬纸条、一张方纸片和一张圆纸片、一把圆形折扇。
我们已经学习了角的基本概念,也知道了怎样量角的度数。
角的度数有大有小,我们可以根据角的度数的大小把角分成几类。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1.认识直角。
(1)学生动手,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
提问:折出的角是什么角?量一量这个角有多少度。
从而得出:直角是90°。
板书:直角等于90°(2)你能说一说身边有哪些角是直角吗?(教材封面的角、黑板的四个角……)2.认识平角。
(1)学生动手,把刚才折成的直角纸打开来,如右图,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
这个角有什么特点?(角的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2)请你指出这个新的角的边和顶点各在哪里。
(顶点没有变动,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了)(3)这个角是多少度?(180°,因为是两个直角组成的)(4)教师指出:角的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作平角。
平角等于180°(板书)。
(5)请你们用自己的活动角操作,旋转一根硬纸条,先使其成为直角,再旋转成平角。
(6)你能说说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吗?(1个平角等于两个直角)板书:1平角=2直角(7)右面图形哪个是平角?引导学生明确:图①是一条直线,它没有顶点,也就不是平角;图②的两边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且有一个顶点,所以它是平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
(1)教师演示。
先出示直角,再将角的一条边按顺时针旋转,这时两边所夹的角就小于90°,可以得到60°、30°……再将角的一条边按逆时针旋转,这时两边所夹的角就大于90°,可以得到120°、150°……但一定不超过180°。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第2课时)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和性质,学会用垂直与平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出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并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垂直与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垂直与平行的性质和判定还不够清晰。
此外,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深化对垂直与平行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和性质,会用垂直与平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和性质,会用垂直与平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垂直与平行的性质和判定的理解,以及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出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和性质。
3.例题讲解:通过丰富的例题,使学生掌握垂直与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4.练习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垂直与平行的知识。
5.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八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重点题型+单元测试+答案)
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知识点1:射线、直线和角的的认识1.射线、直线: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角的认识: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可以组成角,这个点叫作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作角的边。
一个角有两条边和一个顶点。
4.画角时要先确定顶点(即在适当的地⽅画一个点),然后画角的两条边(从这点向不同的方向画出两条射线)。
5.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例1(易错题):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图形和序号。
直线:()射线:()线段:()例2(易错题):判断:(1)我画了一条8厘米长的直线。
()(2)经过平面上的任意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3)连接两点之间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
()(4)∠2读作角。
()(5)线段是有限长的,射线和直线是无限长的。
()例3(思考题):数一数()条线段例4(思考题):()个角【练习题】1.填一填。
(1)直线有()个端点,可以向()端无限延伸;射线有()个端点,可以向()端无限延伸;线段有()个端点。
(2)连接两点的()的长度叫作这两点间的距离。
(3)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可以组成角。
2. 先经过下面一点画一条直线,再在上面截取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3.经过下面两点画一条射线。
4.以下面的每条射线为一条边,分别画一个角。
5.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各有几个角?()条线段()条线段()个角()个角6.数一数一共有()条线段7.数一数一共有()个角知识点2:角的度量认识量角器1.测量角的大小的工具是量角器,量角器的中⽅有一个点叫做中⽅点。
量角器上 180°的刻度线与 90°的刻度线相交的点是量角器的中心,量角器上有两条 0 刻度线和两圈刻度。
量角器里按顺时针⽅向表示的刻度叫做外圈刻度,量角器里按逆时针⽅向表示的刻度叫做内圈刻度。
2.角的计量单位和表示符号:把半圆分成 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 1 度的角。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 (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 (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垂直与平行的特征,从而达到理解并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垂线与平行线这样的抽象概念,仍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实例来进行理解。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可能存在以下困难:对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理解不深,容易混淆;对于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缺乏方法;对于垂线与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不够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垂线与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
3.垂线与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垂线与平行线的特征。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对垂线与平行线的理解。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垂线与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物和模型,如直尺、三角板、铅垂线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教学视频等。
3.准备练习题和案例,用于巩固和拓展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和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问:“请大家观察这些物体,你能找出哪些是垂直的,哪些是平行的吗?”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引出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和特征。
同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基本概念。
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 八 垂线与平行线 教案
八垂线与平行线一、认识射线和直线1.射线(1)射线的定义:城市夜空中的灯光、手电筒射出的光线都是从各自的发光点射出的,能射向很远的地方。
这些灯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作射线。
(2)射线的特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3)射线与线段的关系: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2.直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3.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和区别:名称图形端点个数延伸情况长度线段两个不能向两端延伸有限长射线一个只能向一端无限延伸无限长直线无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无限长4.经过规定的点画射线和直线(1)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2)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3)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5.线段可以确定长度........,.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6.两点间的距离(1)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间的距离。
.....................(2)特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角的认识(1)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可以组成角...............,.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作角的边。
...........要点提示:线段、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举例:判断:直线比射线长。
()错解:(√)正解:(✕)易错点:直线与射线都是无限长的,都是不可测量的,因此无法比较它们的长短。
易错提示:无论是画射线还是画直线,所画的线必须是直的。
射线必须以已知点为起点,直线必须经过已知点。
要点提示:直线是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没有具体的长度。
要点提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要点提示:1.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两边可以无限延伸。
2.用符号化的语言来认识角,蕴含着符号化思想.....。
符(2)角的各部分:(3)角的符号、记法和读法..........:角通常用符号“∠”表示。
记作∠1,读作角一。
(4)画角的步骤.....:①确定顶点(在适当的地方画一个点);②画角的两条边(从这一点向两个不同的方向画两条射线)。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8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 7 画垂线
3.用画垂直直线的方法,把下面的图形化成一个长方形 。
4.过点A分别画直线a、b的垂线。
a
b
A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在画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时,可以借助三角尺 或在移动三角尺时,必须保证三角尺始终与直线重合, 不能错位。
课后作业
沿着上面三角尺的 直角边和下面三角 尺的直角边分别画 一条直线,并标上 直角符号。
想办法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与同学交流。
用直尺画。
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该怎样画? 先照样子画一画,再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练一练
1.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两组互相垂直的直线吗? 用直尺、三角板等
2.经过已知的点分别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苏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8 垂线与平行线
画垂线
情景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情景导入
你能画出两条互相 垂直的直线吗?
探究新知
例8
怎样画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
要画互相 垂直的两 条直线。
借助工具 来画。
可以用方格纸来画; 也可以用量角器来画; 还可以用一个直角三角尺来画。
探究新知
想办法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与同学交流。 九折
C
A.1 A
B.2
)个交点,最 C.3
判断
1.过直线外一点,可给这条直线作无数条垂线。
(×)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指这一点到这条 直线的线段的长。 ()
3.×在同一条直线上作两条垂线,这两条垂线互相平行。
()
√
说一说,画一画
1.过直线上B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与平行的线段,并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线段的基本知识,对于图形的认知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垂线与平行的概念,学生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待提高,因此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垂线与平行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与平行的线段,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垂线与平行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与平行的线段。
2.难点:学生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并能够解释垂直与平行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感受垂直与平行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画出垂直与平行的线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如教室的墙壁与地面、道路的直线与曲线等,引导学生关注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同时,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垂直与平行现象?”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掌握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够运用垂直与平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实用性,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他们对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分辨出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
然而,对于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能够运用垂线与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培养自己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增强自己克服困难的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垂线与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情境,学生需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我将以引导发现法为主,通过提问、引导、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垂线与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
同时,我还将运用讨论法、实践操作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2.教学手段:我将以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展示垂线与平行线的实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
同时,我还将运用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手段,方便学生进行记录和回顾。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导入,如“在教室里,如何用一条线段测量出教室的宽度?”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进而引出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第2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第2课时,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判断垂直与平行线,并能够运用垂直与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线段、射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续学习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直线、线段、射线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操作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垂直与平行线的判断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提高判断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判断垂直与平行线。
2.培养学生运用垂直与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2.判断垂直与平行线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模型展示垂线与平行线的特征。
2.采用操作活动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4.采用问题解决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垂线与平行线的模型和实物。
2.准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直线、线段、射线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展示垂线与平行线的模型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垂线与平行线的特征。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问题,判断一些图形的垂线与平行线。
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条路线,使得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最短。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复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复习教学设计,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和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回顾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垂线和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对它们的性质和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一些复杂情形感到困惑。
因此,在复习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运用垂线和平行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性质及应用;2.难点:在复杂图形中识别和运用垂线和平行线。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垂线和平行线的知识;2.案例分析法:教师呈现典型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3.互动交流法: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师准备PPT,包含复习内容、实例分析、练习题等;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关于垂线和平行线的图片、图形等,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3.练习题:为学生准备一些有关垂线和平行线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典型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例如,判断一幅图中的线段是否为垂线或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垂线和平行线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在旁边进行辅导,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垂线与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概念。
但是,对于垂线与平行线这样的抽象概念,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调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能够识别垂线与平行线。
2.让学生理解垂线与平行线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垂线与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及其识别。
2.垂线与平行线之间的关系。
3.运用垂线与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和动画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垂线与平行线。
2.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垂线与平行线的理解。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垂线与平行线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垂线与平行线的模型、图片、动画等。
2.学具:每人一份垂线与平行线的操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演示或者动画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垂线与平行线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垂线与平行线之间的关系。
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自己画出垂线与平行线,并判断其他学生的作品。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垂线与平行线的理解。
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垂线与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来解决。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说课稿(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说课稿 (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平行线和垂线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的思维方式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于直观的、具体的、有趣的学习内容比较容易接受。
但是,对于垂线和平行线这样的抽象概念,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理解和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垂线和平行线,能够用语言和图形描述垂线和平行线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垂线和平行线,能够用语言和图形描述垂线和平行线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垂线和平行线之间的关系,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垂线和平行线的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我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理解和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2.教学手段: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
试 一 试
4厘米
试 一 试
图中有几条射线?组成了几个角?你能指出每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图中有3条射线。 组成了3个角。
试 一 试
90 6 9 5 4×120 = 200÷40 =
75÷5 =
15×6 =
15
360÷60 =
720÷80 =
已知∠1=90°, ∠2=( )°。
90
已知∠1=50°, ∠2 =( )°, ∠3=( )°, ∠4=( )°
130
50
130
1
4
3
2
1
2
试 一 试
每组的两条直线都交于一点
每组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角
右边两组直线相交的4个角都是直角
例4
根据上图可以画出下面三组相交直线。
讲师:
垂直与平行线
01
PEPORT ON WORK
认识垂直、平行、相交等概念。 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通过平行与垂直等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02X
本节课知识点:
单击添加副标题
清新立春时节
这些灯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作射线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救得到一条射线。 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救得到一条值线。 例1
180
2
360
2
4
1
2
3
试 一 试
分一分,填一填。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5°
45°
105°
180°
20°
39°
90°
89°
150°
360°
91°
179°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 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主要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和性质,以及会运用垂线和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但对于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直观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能运用垂线和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2.难点:让学生能运用垂线和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操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直观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特征。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教学素材、学生活动材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教室里的墙角、黑板、桌面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垂直和平行关系。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特点和性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垂直与平行。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对垂直与平行概念的理解。
第8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复习(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复习(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能够正确判断垂线和平行线。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垂线和平行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垂线的定义和性质2. 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3. 垂线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4. 垂线和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垂线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 教学难点:垂线和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垂线和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2. 提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为垂线或平行线?(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垂线的定义和性质(1)垂线的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垂线的性质:两条垂线相交成直角。
2. 讲解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叫作平行线。
(2)平行线的性质:同一平面内,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 讲解垂线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垂线的判定方法: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成直角。
(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利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性质,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
(三)例题讲解(15分钟)1.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垂线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2. 分析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3.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2. 强调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垂线和平行线知识解决问题。
(五)课后作业(布置作业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提前了解相关知识。
五、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复习2. 板书内容:(1)垂线的定义和性质(2)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3)垂线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4)垂线和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垂线和平行线的基本知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教案二次备课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教案二次备课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能运用垂线和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射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续学习几何图形和其他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直线、射线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能运用垂线和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垂线和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垂线和平行线的特征。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垂线和平行线的性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每人一套直尺、三角板、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情境,如建筑物、电线杆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之间是否存在特殊的线条?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物体之间存在垂直和平行的关系。
教师顺势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垂线和平行线。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垂线和平行线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两种特殊的线条。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够运用垂线与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垂线与平行线的理解,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垂线与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突破难点:通过直观演示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和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践 activities 体验和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关系。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实例图片、垂线与平行线模型等。
2.学具:直尺、三角板、圆规、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线段、直线和垂线,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能找出图中的垂线和平行线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发言,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解释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7-99页的例题、练一练、练习十三、练习十四、练习十五、整理与练习。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角的认识、度量和分类,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
角、垂线和平行线等概念是图形与几何部分最基础的知识之一。
这对学生以后正确建立有关的几何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角的特征,会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知道角的分类方法;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特征,会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会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难点是:理解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初步建立无限的概念;会用量角器量角,能画出指定度数的角;会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认识射线、直线,了解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识两点间的距离,知道两点间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量角器量角,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了解角的分类方法,掌握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特征,知道平角和周角,了解各类角之间的大小关系;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垂线和平行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会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实例抽象出有关的平面图形,探索射线、直线、角的特征,探索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感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借助直观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感受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认识角的特征和角的计量单位,掌握角的分类以及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关系。
2、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3、认识平行线和直线,并能按要求画出平行线和垂线。
教学难点:1、用三角尺画30º、45º、60º和90º的角。
2、综合应用有关角的度量、统计和计算等知识解决问题。
3、掌握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
4、自主探究、发现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全套尺课时安排:共10课时1、认识射线、直线和角 1课时2、角的度量 2课时3、角的分类和画法 2课时4、认识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1课时5、画垂线 1课时6、认识平行线、画平行线 1课时7、练习十五 1课时8、整理与练习 1课时科目数学年级四教材第77、78页课题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射线、直线和角)课时总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
3.理解射线和角的关系。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理解射线和角的关系。
教具准备直尺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个人复备一、认识射线和直线1、出示一条线段。
提问:(1)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线段)(2)线段应该怎样画?要注意什么?(板书:两个端点)学生画一条线段。
(3)观察、回忆:线段有哪些特点?(板书:直的)(4)刚才大家画的一条线段‘能量出你画的线段的长度吗?线段可以度量,那么线段的长度是有限长的还是无限长的?(板书:有限长)(5)谁能说一说线段有哪些特征?2.认识射线。
(1)出示城市夜景图。
提问:这个城市美不美?你觉得它美在哪里?(引导学生观察城市夜景中的追光灯。
)提问:这些灯光是哪儿来的?说明:追光灯打出的灯光向某一个方向无限延伸,使这个城市的夜景更加美丽、迷人。
(2)说明:将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可以得到类似灯光的图形,叫射线。
(板书:射线)(3)教师画射线:先画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提问:射线是怎样得到的?射线的另一端可以继续延长吗?它的长度可以确定吗?说明了射线是有限长还是无限长?(板书:无限长)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个人复备(4)把射线和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板书:直的,只有一个端点)(5)教师介绍:手电筒、太阳的光线都可以看成是射线。
学生举例。
(6)用直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教师示范:先点一个端点,再沿着直尺的一边画射线。
学生练习画一条射线。
提问:谁能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3.认识直线。
(1)(先出示一条画好的线段)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板书:直线)(2)把直线和射线、线段比一比,直线有哪些特点?(板书: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3)用直尺或三角板可以画直线,画时要先点一点吗?为什么?直线可以度量吗?为什么?(4)学生画一条直线。
4.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之间的关系。
(1)看黑板上的图说一说,直线是怎样得到的?(2)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3)谁来说一说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教者根据三种线的特点板书)5.完成“试一试”。
学生量一量,说说在A、B两点的所有连线中,是否还能找到比35毫米这条线段短的线。
6.学生动手画。
(1)出示一个点,请同学们分别画一条过这点的直线、射线和线段。
提问:过这一点还能画出直线吗?(学生动手画)你可以画几条直线?(2)出示两个点,请同学们同时过这两点画出一条直线。
提问:过这两点还能画出直线吗?<学生动手画)你可以画几条直线?二、认识角1.导人:(出示角的图形)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名称是什么?(板书:角)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2.认识角及其名称。
(1)演示,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先点一点,然后从这一点出发,引出两条射线,得到一个角。
想一想:角是怎样组成的图形?(板书: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从角的组成过程看,画角时应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教师示范画角。
(3)学生练习画角。
(画出不同方向的角)(4)介绍角各部分名称。
(5)提问:角的两边可以延长吗?能画多长?为什么?角的大小改变了吗?(6)学习角的符号、角的记法和读法。
3.完成“练一练”。
三、课堂总结四、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十三第1、2、3题。
板书设计教学札记科目数学年级四教材第79—81页课题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度量)课时总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正确地读写角的度数。
2.经历量角器的形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量角的意义。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
教具准备活动角、量角器、三角尺第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个人复备一、复习1.导人: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关于角,大家还想知道些什么?2.指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1)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小黑板出示)(2)用两个硬纸条做成一个角,并和第一个角比较大小。
提问:哪个角大?怎样比较出来的?提问:这两个角大小怎样?是怎样比的?能具体说出每个角有多大吗?3.要想知道角到底有多大,就要会量角。
那么,量角的工具是什么?怎样量一个角的大小?这些都是今天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
(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认识量角器。
(1)出示并介绍这是我们通常用来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量角器,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封了什么?(2)指名汇报。
(3)教师讲解。
①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把这个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
“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
如1度就记作1’。
(板书:度:)②量角器中心一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
半圆周上所刻的线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每10格标上一个数,在测量角的度数时,我们要把角的顶点跟量角器的中心对齐。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个人复备③在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在里面的一圈,称为“内圈刻度”,而在外面的一圈,称为“外圈刻度”。
它们都是从0°—180°。
教师指出:外圈刻度是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180°,内圈刻度是从右往左按逆时按方向从0°—180°。
④观察量角器的内圈刻度,从右边起找0刻度线,再找出20°、90 °、135°、180°的刻度线。
在自己的量角器上从右边起找0°、20°、90°、135°、180°刻度线;从左边起找0°、20°、90°、135°、180°刻度线。
2.用量角器量角。
(1)看教科书第80页,根据刚才对量角器的了解,自学量角的方法,并量一量。
(2)提问,量角要分几步?哪几步?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因为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这个点叫顶点,这两条射线叫边。
在量角时:①两重合:要把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一看数:看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提问:在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例如书上这个角的一条边既对着50°,同时也对着130°,这时我们应该看哪一个度数?为什么?(3)指出,在量角时,如右边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就看内圈,找角的另一条边指的刻度数;如果左边的0度刻度线与角的的一条边重合,就看外圈,找角的另一条边指的度数。
(4)指名说说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我们都应注意点什么?三、完成练一练,练习十三第4、5、6题。
四、课堂总结板书设计教学札记科目数学年级四教材第82、83页课题角的度量练习课课时总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提高正确测量角的大小的能力。
教具准备直尺、量角器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个人复备一、复习三步混合运算完成练习十三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反馈评价。
二、角的度量练习1.请学生说一说,量角的工具是什么?量角器中心一点叫什么?它有几圈刻度?怎样量角?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
教师小黑板出示锐角钝角直角2. 完成练习十三第8题。
(1)请学生判断一下,下面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不是正确?(2)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3)请用正确的方法再量一次,强调“两重合,一看数”。
3. 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
(1)指名读题,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2)读出每个角的度数,说说为什么左边和右边的两个角要看外圈读数,中间的一个角要看内圈读数。
4.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
先看图说说量题中的每个角时,分别是怎样放置量角器的,再照样子量一量,并说说各要看量角器的内圈度数还是外圈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