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与税法的关系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
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存在差异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目标和需要满足的要求。会计准则主要旨在提供一种规范化的记账方法和报告要求,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可比性。而税法则是为了规范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和税务部门的征税活动,以确保税收的合法性和税收收入的最大化。
以下是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常见的差异:
1.收入确认时间点:会计准则通常要求在经济利益发生或具有确认条件的条件满足时确认收入。然而,税法往往要求在收到现金或现金当期等价物时才确认收入。这意味着,在会计层面上可能确认了收入,但在税务层面上还未确认。
2.费用和折旧计量:会计准则通常要求将费用和折旧按照经济实际发生的原则进行摊销,以反映企业的真实经济状况。然而,税法往往有其特定的费用和折旧计算方法,可能与会计准则的要求不同。例如,一些国家的税法规定了特定的折旧方法和期限,而这些方法和期限可能与会计准则的要求不一致。
3.资产计价和调整:会计准则通常要求以公允价值或成本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然而,税法往往根据特定的法规规定资产和负债的计价方式。例如,一些国家的税法规定了特定的资产计价规则,例如减值测试和投资的计价等,这与会计准则的需求可能不同。
4.净利润计算和所得税计算:会计准则通常要求按照财务会计的原则计算净利润,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然而,税法往往规定了不同的收入和费用项目,以及不同的减免和豁免条款。这可能导致会计准则计算得出的净利润与税法规定的所得税计算结果不一致。
5.投资和收益分配:会计准则通常要求按照实际控制权和经济利益分配投资和收益。然而,税法往往有特定的规定,例如投资收益的税收处理和利润转移定价等,这与会计准则的要求可能不同。
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案例
《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案例》
xx年xx月xx日
CATALOGUE
目录
•
引言
•不同地区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案例
•
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案例•不同行业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案例•结论和建议
01引言
指针对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以及相关法规、办法和规定等,对企业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进行规范、准确、及时、完整的反映和监督的制度。
会计制度
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节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税收关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及与税收相关的国际条约和协定等。
税法
会计制度与税法概述
1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的来源
23
会计制度与税法的目标不同,导致二者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存在差异。
目标差异
会计制度与税法在处理经济业务时遵循的原则不同,导致二者在确认、计量和报告等方面存在差异。
原则差异
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所属的法律体系不同,导致二者在法律形式、程序和操作规范等方面存在差异。
法律差异
掌握会计制度和税法在实践中的差异
及其产生的影响。
熟悉相关案例的处理方法和操作流程。
提高对会计制度和税法差异的认识和理解,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案例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02
不同地区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案例
03欧洲会计制度与税法
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欧洲联盟税务指令》为例,分析其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特点。
不同地区会计制度与税法概述
01中国内地会计制度与税法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为例,分析其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特点。
02美国会计制度与税法
以《美国国内收入法典》和《联邦会计准则公告》为例,分析其历史沿革、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特点。
会计与税法
会计与税法
会计与税法之间历来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做深入的研究探讨还仅仅始于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经济体制、财政体制、会计制度、税收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会计法律、准则、制度、政策类规范与税收法律、法规、政策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在实务和理论界引起强烈争议和反响,成为近年来会计和税收领域的热点问题。
一、会计与税法差异的表现形式
(一)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税收法律制度与会计法律制度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立法目的不同。税收是根据税法所进行的活动,国家制定税法的目的是为了培植税源、组织收入、公平税负等,税法直接规范了税收工作的实体内容与程序要求;从会计工作的角度来看,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其目的是为了规范、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由于二者立法目的不同,所以二者对同一经济行为或事项有时会做出不同的规范要求。
2、调整对象不同。税法调整税收关系,会计法调整会计关系。税法规范内容主要是“对谁、对什么征税”、“征多少税”、“如何交税”等,而会计规范内容主要是对经济业务“如何确认”、“如何计量”、“如何记录”、“如何报告”等。二者的关系简言之,征税对象一般都是会计对象,而会计对象并不都是征税对象。
3、立法程序及技术要求不同。税法确定的是普遍性的利益分配关系,公平效率是其基本原则,所以税法须经过较严格的立法程序并具有较高的立法层次,也更强调自身的相对稳定与立法的严密性。会计法规追求的是真实全面,相比税法,会计法规更具实践性。
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差异
主要目的是确保税收的公平性和效率,以促进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同时防止税 收逃漏。税法要求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不得逃漏。
确认基础的差异
会计准则
通常采用权责发生制,即收入和费用应当在产生时进行确认,而不是在实际收到或支付时确认。此外,会计准则 还允许对一些复杂的交易和事项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
预提费用和递延税款
会计准则
企业应当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预提费用,并在实际发生 时进行费用确认。同时,对于递延税款,应当按照权责 发生制原则确认。
税法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预提费用应当在实际发生时扣除; 递延税款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
04
对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的影响
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会计准则与税法对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标准不同,导致资产负债表存在差异。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成因
会计准则与税法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目标和制定背景,导致二 者之间存在差异。
加强协调的必要性
协调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 性,减少企业与税务部门之间的争议,降低遵从成本。
协调的具体措施
完善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增强二者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建立联合 委员会以推动协调进程。
税法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存货应按成本价进行初始计价,且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按照税法规定的计 税成本进行纳税调整。
会计制度和税法的差异与协调分析
导 致 企 业 会 计 核 算 更 加 灵 活 ,税 款 计 算 及 征 管 难 度 加 大 ,企 业 在 短 期 内 应 缴 税 款 减 少 ,进 而 影 响 税 务 机 关 完 成 税 收 任 务 ,而忽 视 由 此带 来 企 业 资 金 运 转 压 力 减 轻 ,有 利 于 企 业 稳 定 发 展 ,从 而 有 利 于 税 源 培 植 ,有 利 于 形 成 经 济 和 税 收 同步 增 长 的 良性 循 环 的 事 实 。 3现 实 性 原 则 . 目前 会 计 准 则 的 制 定 以及 税 法改 革都 在于 国际 接 轨 ,适 应 国际 化 趋 势 。 同 时要 求 税 法 与 会 计 制 度 的 协 调 ,要 充 分 考 虑 我 国 的 国情 。 在 市 场 经 济 不 断 发 展 完 善 、企 业 改 革 的 关 键 时期 ,应 充分 尊重 并体 现 税 收 与 会 计 在 现 代 市 场 经 济 下 的 内 在 联 系 ,从 我 国 的 国 情 出 发 ,通 过 内在 遵 从 与 外 部 调 整 相 结 合 的办 法 来协 调 两 者 的 差 异 。在 会 计 准 则 中应 该 给 予企 业 较 大 的 理 财 自主 权 ;同 时 也 应 考 虑 税 收 收 入 占G PL 的 问 题 D ̄重 : 和 国 家财 政 资 金 需 要 ,加 大 税 收 征 管 力度 ,增 强税 法 的 “ 刚
一
论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的关系及其协调
。
只有 正 确认 识 和 处 理 两 者之 间 的
, ,
间关 系 的 同时 提 出二 者 协 调 的方 案 以 期 在 确 保 会 计 信 息质 量 的 同
。
,
差 异 才能 真 正 实 现 既 有 利 于 税 收征 管 又 能 保 证 会 计 信 息 质 量 简
时 简 化 会 计 核 算 手 续 提 高会 计 和 税 收 工 作 的 效 率
。
一
者 的 根 本 利 益 具 有 内在 的
-◆ 三
、
致性
。
步 拉 大 我 国 会 计 与税 法 的 差 异
,
。
新 会 计 准则 与税收法规之 间关 系的 协 调 策略
而 造 成 这 种 关 系 的 因 素在 我
由于 制定 时所 依据 的理 论 不 同 作又进
、
一
会 计 准 则与税 收 法 规 在 实 务 操
、
法 上 使 企 业 出 于 对 资本 保 全 的考 虑
。
,
倾 向于 缩 短 折 旧 年 限 和 采用 加
,
据和 基 础 只有 在会计信息 与税法不
,
一
致 的情 况 下 税 法 才 通 过 纳 税
一
为 国 家服 务 但 最 终 通 过 国家再 服 务 于 所 有 者 的根 本利益
,
这是 因为
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及纳税调整
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及纳税调整
1. 引言
会计和税法是企业在财务与税务方面重要的两个领域。虽然它们都
与财务相关,但会计和税法在目的、原则和处理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异。本文将探讨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并介绍纳税调整对企业财务报表
的影响。
2. 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2.1 目的差异
会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提供财务信息,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
经营绩效。会计通过准确记录和报告企业的交易和事件,帮助企业管
理者和利益相关方做出决策。而税法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依法履行
纳税义务,实现国家税收收入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2.2 原则差异
会计依据普遍接受的会计原则(如会计准则)进行记录和报告,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比性。而税法根据法律规定,制定具体的纳税规则和程序,以确保纳税义务的履行和税收的合法性。
2.3 处理方式差异
会计在处理财务信息时,通常采用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或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等核算方法。会计对企业的收入、成本和负债进行分类和分析,以编制财务报表。而税法在处理纳税事务时,根据纳税规则和税率制定纳税申报和缴纳的程序,对企业的收入、成本和减免所得税等进行调整。
3. 纳税调整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
纳税调整是指在编制纳税申报时,根据税法的要求对企业的财务报
表进行调整。纳税调整涉及到企业的收入、成本、资产和负债等重要
项目,可能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有较大的影响。
3.1 收入调整
税法根据企业所得的来源和性质,对企业的收入进行调整。例如,
税法规定一些收入项目可以在计算所得税时予以减免,或者对某些收
入进行特定的计算方式。这些调整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报表与税务申
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关系
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关系
税法与会计准则是在财务领域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法律框架。税法是规定纳税人
应缴纳的税款和相关税务事项的法律规定,而会计准则则是规定企业应如何编制和披露财务报表的规范。这两个法律框架在实践中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税法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起到了引导和约束的作用。税法规定了企
业在纳税申报方面的义务和责任,其中包括企业应如何计算和申报税款,如何披露相关财务信息等。会计准则则规定了企业应如何编制和披露财务报表,其中包括企业应如何计量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税法要求企业在纳税申报中使用符合会计准则的财务报表,这就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过程中遵守会计准则的规定。税法的要求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起到了引导和约束的作用,使企业在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中更加规范和透明。
其次,会计准则对税法的执行和监管起到了辅助和支持的作用。会计准则规定
了企业应如何编制和披露财务报表,要求企业按照公允价值原则和谨慎原则进行计量和披露。这些计量和披露的规定对税法的执行和监管起到了辅助和支持的作用。例如,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计量资产和负债时应采用公允价值,这就为税法中关于资产和负债计税的规定提供了依据。又如,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按照谨慎原则计提坏账准备,这就为税法中关于企业所得税的计提提供了依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对税法的执行和监管起到了辅助和支持的作用,使税务机关能够更好地监督和管理企业的纳税申报。
此外,税法和会计准则在某些方面存在冲突和矛盾。税法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国
论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协调
我 国会 计 制 度 与 税 法 的 关 系 经 历 了 从 统 一 在 会 计 制 度 的 建 设 中应 强 调 会 计 信 息 的 宏 观 经 到 分离 的动 态 发 展 过 程 。
济管理服务功能 , 而不仅仅是为投资人 和债权 人
我们 看到由于美 国 “ 过度 分离 的税 在 计 划 经 济 时 期 , 业 大 多 是 公 有 的 , 政 服务 。另外 , 企 且 也促使其 弊端 在外界多种因素 的影 企不 分 , 业 的经 营活动 由国家直接 控制 , 企 企业 会 关系模式 , 从 的经营者和所有者是 同一主体 , 国家 、 企业 、 社会 响下进 发 , 而削弱 了税法对会计 信息质量的保
ຫໍສະໝຸດ Baidu
调整的要求 , 而以会计制度 为依据 , 客观公 正地
面对会计制度 和税 法的分离 , 国采取的做 反 映 企 业 的财 务 成 果 , 足 企 业 对 外 提 供会 计 报 我 满 法是 : 会计核算 时 , 在 会计制度 与税 收法规不 一 告 的要 求 ; 一 方 面 , 业 会 计 人 员 在 会 计 核 算 另 企 致或不相 协调 的 ,应按 照会计制 度进行 会计处 的同时要 提供所得税的征收依据 , 纳税时再根据
得税 的征收制度仍然是纳税人 自行 申报 、 务 计算及征管难度加 大 , 税 企业在短期 内应缴税款 机关 审查核定 , 必然存在会计收益 与应税所 得 减少 , 而影 响税务 机关完 成税 收任务 , 进 而忽
试论税法与会计准则及纳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试论税法与会计准则及纳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首先,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税法是规范税收征管
活动的法律法规,其主要作用是明确纳税义务人的纳税义务和税务机关的
税收管理职责,以及规定税务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等。而会计准则是规范财
务会计活动的准则,其主要作用是规定财务会计要求,明确会计主体的会
计处理原则、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报告规范等。
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启示和约束作用:税法和会计准则都是对纳税人和会计主体的活动
进行规范和约束的文件,纳税人和会计主体应当遵守税法和会计准则的规
定进行纳税和会计处理。
2.互相补充:税法和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交叉内容,相互补充。税法对于一些会计科目的处理提供了明确规定,而会计准则对于一些税收
处理提供了具体指引。
3.宏观导向: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制定目的不同。税法主要以税收征管
为导向,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税收的正常征收和管理;而会计准则主要以
信息披露和会计核算为导向,目的是为了提供真实、全面、透明的会计信息。
纳税会计主要包括纳税申报、纳税核算和纳税报告等工作,其目的是
根据税法的规定计算纳税义务并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情况。纳税会计侧重
于实现纳税义务的合法性,其核算对象是税法规定的税务主体,主要涉及
的会计科目是与纳税有关的收入、费用、损益等。
财务会计是会计准则规定的一种会计核算体系,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会
计信息,满足内外部用户对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决策需求。
财务会计侧重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核算对象是会计主体的全
部交易,主要涉及的会计科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
税法与会计的差异与协调
存货——借款费用的处理 固定资产——试制产品及借款费用的处理 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划分为研
究和开发支出的条件,以及自创无形资产资本化的要件。
资产的初始计量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转入的资产 会计准则规定:满足其一,交换交易具有商业实质;其二,换入资产或换
质的,应按所购无形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无形资产” 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 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2.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成本 ,购买方取得的无形资产应以其 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 3.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 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在投资合同 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应按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入 账,所确认初始成本与实收资本或股本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 积。
商业折扣 折扣后的金额确定收 入
销售折让 冲减当期收入
加权平均价或税法调整价
总额为收入,折扣进财务 费用 同一发票注明的可扣除, 达到销量的也可 销货退回或折让证明单
销货退回 冲减当期收入
销货退回或折让证明单
价外费用
会计核算:据其性质进行会计分类,分别计 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其他应付款”或冲减“财务费用”。
转移给购货方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
论各项费用涉及会计与税法规定
论各项费用涉及会计与税法规定
各项费用是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不可避免的开支,包括劳务费、材料费、租金、水电费等。这些费用的支出涉及到会计与税法规定,因此,企业需要了解各项费用涉及的会计与税法规定,以规范管理,遵守法律法规,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盈利能力。
一、会计规定
1. 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因资金调配而产生的各种费用,如银行贷款利息、逾期利息、汇兑损失、手续费等。这些费用应当在当期利润表中作为费用进行核算。财务费用属于企业实际发生的费用,可以抵扣企业所得税。
2.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保障日常管理运营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如工资、福利费、办公费、差旅费、培训费等。这些费用应当在当期利润表中作为费用进行核算。管理费用不属于企业生产和销售活动中的直接成本,不能抵扣企业所得税。
3. 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商品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如广告费、促销费、研究费等。这些费用应当在当期利润表中
作为费用进行核算。销售费用不属于企业生产和销售活动中的直接成本,不能抵扣企业所得税。
二、税法规定
1. 增值税
增值税是国家对企业商品和服务增值部分征收的一种间接税,是企业所得税之外的税种。企业应该根据国家规定依法申报纳税,避免交纳不必要的罚款和滞纳金。
2. 所得税
所得税是对企业非居民所得、居民个人所得和企业所得进行的一种直接税。企业应该依据税法规定进行申报,并且做好税务凭证的保存,以便随时接受税务部门的审计和查验。
3. 契税
契税是指房地产交易中涉及的税费,企业在进行房地产交易时应该依法缴纳契税。契税的缴纳比例根据不同的房地产交易进行调整,企业应该仔细阅读国家税务部门的相关资料,确保缴纳正确。
会计收入与税法收入的关系
会计收入与税法收入的关系
有些收入和支出,在会计和税法上确认的口径和确认时间不一样,比如有的收入会计上认为是收入,但是税务上不认为是收入,这些就产生时间性差异或永久性差异。主要区别如下:
收入确认的原则不同。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向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和潜在的投资者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因此,会计核算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和谨慎性原则,注重收入实质性的实现,而不仅仅是收入法律上的实现。
税法的目的是对纳税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经济收入进行测定,从而对此课征一定量的税收,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满足政府实现经济和社会职能的需要。因此,税款的征收要遵循法律性原则和确保收入的原则,注重界定和准确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税依据。具体而言:
①会计制度和税法虽然在收入的核算上都遵循配比原则,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从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角度,确认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包括对象的配比和期间的配比。后者是从保护税基、公平税负的角度对
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加以规定。
②会计上强调收入的重要性原则,而税法不承认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只要是应纳税收入,不论其业务事项是否重要,也不论其涉及的金额大与小,一律按税法的规定计算应税收入和应税所得。
③对一些收入的处理上,会计上通常要充分考虑这些收入将来要承担的潜在义务,以确保能准确反映一个实体真正的长期获利能力。但税法,特别是所得税法一般情况下不考虑纳税人潜在的负债可能性,纳税人的经营风险国家不予承担。只要纳税人对赢利或潜在的赢利有控制权时,税法就会对纳税人的所得加以确认。当然有时税法会根据社会经济政策需要,限制或推迟收入的确认及收入时间的确认。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
1.收入确认时间点:根据会计准则,收入一般在商品或服务交付时确认,无论是否已收到付款。而税法通常要求在收到或者有权收到付款时确
认收入,这可能导致在会计上已确认的收入,在税法上却不能确认,从而
产生差异。
2.费用确认时间点:根据会计准则,费用一般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即发生费用的同时确认。而税法通常要求将费用在实际支付出去时才
能确认,这可能导致在会计上已确认的费用,在税法上却不能确认,从而
产生差异。
3.资产计量基础:会计准则通常采用成本法来计量资产,即以购买或
取得资产时的成本作为基础。而税法则通常采用实际价值法或者公允价值
法来计量资产,即根据资产当前的市场价值或预计未来的现金流量作为基础。这可能导致会计上确认的资产价值与税法上确认的资产价值存在差异。
4.折旧与摊销政策:会计准则通常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的
摊销和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和计算方法。而税法通常有自己的规定,
可能与会计准则存在差异。例如,会计准则通常采用直线法进行折旧摊销,而税法可能规定采用其他方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这可能导致在会计上
确认的折旧和摊销额与税法上确认的折旧和摊销额存在差异。
5.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准则通常要求根据资产的预计收回金额或预计
现金流量减值情况进行减值测试,并在必要时确认资产减值准备。而税法
通常不允许在税前利润中确认资产减值准备,要求在实际发生损失时才能
确认。这可能导致在会计上确认的资产减值准备,在税法上无法确认,从
而产生差异。
6.关联交易的处理:会计准则通常要求关联交易以市场价格进行计量,并在相关方之间进行披露。而税法通常要求关联交易以公正价格进行计量,并在税务申报上进行披露。这可能导致在会计上确认的关联交易额与税法
会计与税法的宗旨、原则比较
会计与税法的宗旨、原则比较
会计与税法虽然都涉及财务方面的问题,但它们的宗旨和原则是不同的。
会计宗旨:
会计是一个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工具,其宗旨是通过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企业的财务信息,提供客观准确的财务信息,为利益相关者
(如股东、债权人、管理层、政府等)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保证企业财务
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是指在制定、处理、报告企业财务信息时所遵循的一些基本
规则。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有:
1.会计实质原则:重视财务交易的经济实质,而不是仅按照法律形式
记账。
2.公允价值原则:会计处理应与实际市场交易价格接近的估值方法。
3.会计稳健性原则: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和损失进行合理估计和计提。
税法宗旨:
税法主要是为了确保国家财政收入,同时引导各类纳税人和企业遵守
相关的税收规定,以减少逃税、偷税行为,并创造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以鼓励企业发展。
税法原则:
税法原则是指在税法制定、实施和执行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1.合法合规原则:任何纳税行为都必须合法合规,不能违反税收法律法规。
2.平等原则:所有纳税人都应该依法缴纳税款,得到相应的纳税优惠政策,并且享有同等的纳税待遇。
3.公平原则:税务机关在对纳税人进行税收管理时一定要公平公正,有法可依,无徇私行为。
综上,会计和税法在宗旨和原则上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它们的主要目标和职责不同,但都是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领域。
税法与会计制度为什么会产生差异
引言
税法与会计制度为什么会发生差别?
一、税法与会计制度适度别离的必然性
由于会计与税法目的不同、底子前提和遵循的原那么有差别,为有利于尺度会计制度和税收政策,税法与会计制度的适度别离具有必然性。
(一)目的不同
制定与实施企业会计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政状况、经营业绩,以及财政状况变更的全貌,为当局部分、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办理者以及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因此,底子点在于让投资者或潜在的投资者了解企业资产的真实性和盈利可能性。
税法的目的主要是取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对经济和社会开展进行调节,庇护纳税人的权益。由于企业会计制度等会计尺度与税法目的和作用的差别,两者有时对同一经济行为或事项做出不同的尺度要求,如税法为了保障税基不被侵蚀,在流转税法中规定了视同发卖事项作为应税收入予以课征,而会计核算尺度按照其没有经济资源流入不予确认收入;为了宏不雅经济调控,所得税法规定对企业广告费用只能在发卖收入的2%以内税前扣除,将国库券利息不纳入计税所得等,而会计上那么按照核算规定据实计算损益。因此,企业必需依据企业会计制度等会计尺度对经济事项进行核算与反映,依据税法计算纳税。
以企业所得税为例,由于目的不同,企业会计措置和所得税规定呈现差别不成防止。在大都税收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差别阐发及协调情况下,投资者或潜在的投资者关心的是企业获利的可能性、偿债能力和资产的真实性,防止办理者虚夸利润;而税法的目的之一是防止企业少反映利润,少缴所得税(至少在这一点上,企业内部利益各方可能定见一致)。企业的任何收入、费用工程或资产措置,如果税法不加以明确限定,而是按照财政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纳税,可能导致税负不公平,甚至可能呈现漏洞,导致国家税款流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会计与税法的关系
从静态角度看,会计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以便与他们做出正确决策的信息系统;从动态角度看,会计是为了使信息使用者能够合理的做出判断与决策,而对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过程。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会计与税法相辅相成,两者在本质上都是为经济活动服务,但由于许多原因存在不同。会计与税法既相互联系有存在差异。
会计与税法相互联系,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会计信息是税收的基础,会计准则的制定同时受税法的影响。会计信息提供的收益、利润、资本、收入等资料是税额计算的依据和基础,只有在会计信息与税法不一致的情况下,税法才通过纳税事项的差异做相应的调整。会计准则的制定受税法的影响。税法优于会计法。具体来讲,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考虑税法对收益和费用处理的规定,特别在会计实务的处理中,需要充分体现税法的要求,不允许在税收征纳上会计准则与税法相违背。税法优于会计法,两者存在差异时,以税法的规定为准。
其次,两者有内在的一致性。会计准则的服务对象实质为企业所有者,服务于企业所有者的经济利益,以保障和维护所有者的利益为根本目的。因此在会计核算上要求提供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务成果,以便于所有者资本的保值与增值。税收法规的服务对象则直接体现为国家服务,但最终通过国家再服务于所有者的根本利益。这是因为国家通过税收筹集的资金,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每个纳税人都属于公共利益服务对象的组成部分。国家是所有者利益的代表,所以说会计准则与税法都是共同服务于所有者的根本利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但由于会计与税法主体的不同,目的的不同,使得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会计与税法在收入与费用的确认方面存在不同,会计规定注重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和货款的结算,在收入确认与费用时,采用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比较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并不注重表面上商品是否已发出,形式上是否已取得收取价款的权利,要针对不同交易的特点,分析交易的实质,确认收入。税法侧重于货款的结算和发票的开具等法律要件是否具备。从组织财政收入、公平税负等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收入的实现,不考虑收入的风险问题。另外税法还对一些收入进行减免,例如购买国债所获得的收益。因此,企业必须依据会计制度等会计规范对经济事项进行核算与反映,再根据税法计算纳税。
由于会计与税法直接存在的差异,复杂了企业的核算,在日常管理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目前,人们正通过加强会计与税收的制度协调,增强部门沟通;强化会计制度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处理方法的协调等方法是二者日渐趋同。但由于两者目的不同,主体不同,会计与税法虽然正在相互融合,却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