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对财务会计制度的影响

合集下载

新《会计法》修订对财务人员的影响

新《会计法》修订对财务人员的影响

新《会计法》修订对财务人员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金融市场日益全球化,企业间的业务交流和合作也日益频繁。

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工作的规范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我国不断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其中新《会计法》的修订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本文将重点探讨新《会计法》修订对财务人员的影响。

一、会计人员职责和权利的明确新《会计法》修订明确了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利,规范了他们的行为。

在过去,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利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和不明确,这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而新《会计法》的修订,将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利明确规定,强化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执行力。

这对于保障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会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新《会计法》的修订对会计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使其更加符合国际会计准则。

这将使得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也将为企业财务人员提供更加清晰和明确的操作指南。

新《会计法》的修订还加强了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的规范,提升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可靠的财务信息,对于增加企业的信誉和影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新《会计法》的修订也将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新的法律法规框架下,财务人员需要具备更加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加规范的会计实务操作,更加严格的工作纪律和职业操守。

这将促使财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适应新的会计制度和要求,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更加专业化和高效的支持。

四、规范财务人员的监管和教育随着新《会计法》的修订,对财务人员的监管和教育也将得到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推进。

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标准和工作方法将会更加严格和规范,监管部门也将对财务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更加严厉的处罚和制裁。

相关的财务人员培训和教育也将更加深入和系统,推动财务人员从业素质的提升,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会计行业政策与法规解读

会计行业政策与法规解读

会计行业政策与法规解读作为一名资深的会计从业者,我深感会计行业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性。

它们不仅是规范我们工作的准则,也是保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武器。

在此,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会计行业的政策与法规进行解读,以期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我们要了解会计行业的政策与法规是如何形成的。

在我国,会计行业的政策与法规主要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审计署等政府部门制定。

这些政策与法规的出台,旨在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保护国家利益和投资者权益。

一、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会计行业的基本规范,是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的依据。

我国会计准则分为企业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准则两大体系。

企业会计准则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等;政府会计准则主要包括政府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准则解释、政府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等。

二、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是会计工作的具体操作规范,主要包括会计科目、会计核算、会计报表、会计分析等内容。

在我国,会计制度主要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例如,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都是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税收法规税收法规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包括税收法律法规、税收部门规章、税收规范性文件等。

税收法规对会计工作有着重要影响,因为会计工作需要准确计算企业的税款,同时也要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例如,企业所得税法、增值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等,都是会计工作中必须遵守的税收法规。

四、审计法规审计法规是规范审计工作的法律规范,包括审计法律法规、审计部门规章、审计规范性文件等。

审计法规对会计工作有着重要的监督作用,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例如,审计法、内部审计准则、国家审计准则等,都是会计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法规。

五、财务管理法规财务管理法规是调整企业财务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包括财务管理法律法规、财务管理部门规章、财务管理规范性文件等。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日期】2003.08.22•【文号】财会[2003]29号•【施行日期】2003.08.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会计正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的通知(财会[2003]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有关中央管理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为了贯彻落实《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以及国家有关税收法规,帮助企业正确计算和缴纳企业所得税,现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问题解答(三)》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和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二00三年八月二十二日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近年来,随着《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陆续发布实施,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国家税收政策改革过程中,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现实情况也对企业所得税法规作出了一些调整。

由此,使得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中就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企业所得税法规的规定产生了某些差异。

对于因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就有关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其处理原则为: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对各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不一致的,不得调整会计账簿记录和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

企业在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时,应在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计算的利润总额(即,“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下同)的基础上,加上(或减去)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与税法规定就某项收益、费用或损失确认和计量等的差异后,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

会计核算准则与税法的原则和差异

会计核算准则与税法的原则和差异

会计核算准则与税法的原则和差异在会计核算中,由于会计核算原则与税法核算原则的不同,会产生会计基础和计税基础的不同,从而产生递延所得税,本文会计核算原则与税务核算原则的差异进行探讨。

《四川会计》四川省级经济文章发表,创刊于1981年,是财会专业刊物。

探索和交流有关会计新旧制度转轨、会计改革、成本改革及财务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会计核算原则与税务核算原则的差异1.权责发生制原则。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支出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但是,增值税会计处理却不完全适用权责发生制原则。

如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企业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子目,其中进项税金抵扣是采取购进扣除法,由此可以看出,此项会计处理是按收付实现制的原则进行核算的。

2.谨慎性原则。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新的《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规定企业可以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8项减值准备。

但由于对这8项减值准备并没有规定其计提标准,容易造成企业利用减值准备来调节收入,调节利润,达到延期纳税甚至避税的目的。

因此,税务制度中仅根据《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对坏账准备的计提作了规定,而没有对其他7项的减值准备作出相应的规定。

因此,企业在申报缴纳所得税时,必须作纳税调整,增加了核算程序。

3.配比原则。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配比原则,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财务管控的法律法规与合规要求

财务管控的法律法规与合规要求

财务管控的法律法规与合规要求1. 引言财务管控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遵守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合规要求,以确保合法经营,保护利益相关方,防范风险。

本文将介绍财务管控中的法律法规和合规要求,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2. 《公司法》《公司法》是中国企业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之一,对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管理、财务核算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

在财务管控中,企业需要遵守《公司法》关于财务信息报告、内部控制、财务会计制度等方面的规定。

3. 《财务会计制度》《财务会计制度》是中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是企业进行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的基本依据。

企业财务核算必须遵循《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包括增值税会计、固定资产会计、存货会计、长期投资会计等。

企业应确保财务人员熟悉、遵守《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税法》《税法》是对企业纳税行为进行规范的法律。

在财务管控过程中,企业需要遵守《税法》的规定,合理避税,同时避免违法行为导致的法律风险。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税务合规体系,确保纳税申报准确、及时,并配合税务机关的检查和审计工作。

5. 《公司治理准则》《公司治理准则》是对企业运作和管理的规范,强调企业应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

在财务管控中,企业需要遵守《公司治理准则》的规定,建立严谨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审批流程、风险控制措施、财务核算流程等,以防范财务风险。

6. 《金融管理法》《金融管理法》是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进行规范的法律,对企业财务管控中涉及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部分有重要影响。

企业在进行金融交易时,需要遵守《金融管理法》的规定,确保交易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7.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是对劳动关系进行规范的法律,对企业财务管控中涉及员工薪酬、福利待遇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企业需要遵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合理设定和支付员工薪酬,确保员工权益,并避免劳动纠纷的风险。

探讨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法的 混双 模式

探讨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法的 混双 模式

中国会计制度与税法的混双模式引言会计制度和税法是一国经济管理和监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会计制度和税法的相互关系至关重要,对于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和税收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会计制度与税法的混双模式,包括两者的关系、特点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关系会计制度和税法是两个不同但密切相关的体系,它们在中国经济运行和税务管理中起着核心作用。

会计制度主要规定了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要求,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税法则是规定纳税义务和纳税行为的法律,包括税收计算和申报程序等。

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会计制度提供了税法执行的基础和所需的财务信息。

在中国,会计制度和税法通过不同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会计制度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等组成,重点关注企业财务核算和报表编制的规定。

税法则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等,规定了税收计算、征收和管理的各项规定。

混双模式的特点混双模式是中国会计制度与税法结合的一种特殊模式。

它的特点如下:1.统一编制:混双模式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同时满足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要求,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财务数据共享:混双模式要求企业将会计核算的数据用于税务报表的编制,实现财务数据的共享和整合,减少重复工作。

3.多元服务:混双模式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机关提供综合化的服务,包括会计核算、税收咨询和税务申报等,提高企业的财务和税务管理效率。

混双模式的实施可以促进会计和税务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实现财税数据的一致性和高效性。

同时,混双模式也有助于改善企业财务和税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混双模式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混双模式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经济发展:混双模式的实施提高了企业的财务和税务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规范经营和良性竞争。

同时,混双模式也有助于提高财税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增强了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德国会计

德国会计

德国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意志在德语中意为“人民的国家”。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面积为35.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220万(1999年底),主要是德意志人,还有少数丹麦人、吉卜赛人和索布族人。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统一。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经济实力位居欧洲首位。

在国际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为第三大经济强国和美国之后第二大贸易国。

德国采用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国家通过法律和政策对经济进行积极指导和调控。

德国会计属于日耳曼会计体系,该集群主要包括德国、奥地利、以色列、瑞士等国,其中以德国最为典型。

在日耳曼会计体系的国家中,商法、公司法和税法在会计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体而言,与盎格鲁一萨克逊会计体系相比,德国会计较为稳健保守,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较低。

一、会计环境(一)政治环境因素德国的政治环境是根据宪法规定的。

德国宪法称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于1949年5月生效。

1956年、1968年曾作过大修改。

1990年8月,两德“统一条约”对《基本法》某些条款又作了适应性修订,10月3日起适用于全德国。

《基本法》规定,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德国国家政体为议会共和制,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联邦总理为政府首脑。

《基本法》还规定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即国家权利分别由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行使。

议会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

联邦议院行使立法权,监督法律的执行,选举联邦总理,参与选举联邦总统和监督联邦政府的工作等。

联邦政府行使行政权,由联邦总理和联邦部长若干人组成。

社民党和绿党于1998年10月27日组成联合政府。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行使执法权,是最高司法机构,主要负责解释《基本法》,监督《基本法》的执行。

德国政府管理国家与美国不同,不仅在宏观上管理国家,微观上也参与管理。

不仅立法对微观经济的原则进行直接干预,甚至政府直接立法规定会计处理、财务报告格式等细节。

学生了解会计法规

学生了解会计法规

学生了解会计法规作为学生,了解会计法规对于我们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非常重要。

会计法规是指国家和地区制定的规范会计行为的法律法规,它们旨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本文将介绍学生应该了解的一些重要会计法规。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这是我国最高层次的会计法规,它规定了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法律地位和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不得虚假记账、隐匿账目。

同时,会计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守会计秘密,不得泄露企业的财务信息。

我们还需要了解的是《企业会计准则》。

这是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基本规定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等。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企业的会计报告格式和内容,要求企业按照规定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编制财务报表。

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些准则,以便在学习和实践中正确运用会计知识。

学生还应该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这些法规对于公司的财务管理、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都有详细的规定。

学生需要了解公司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的计算方法,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学生还应该了解国际会计准则。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在国际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学生需要了解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以及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情况。

了解国际会计准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财务报告和跨国公司的会计信息。

学生还应该了解税法对会计的影响。

税法是另一项重要的法规,它规定了企业和个人应该缴纳的各种税费和税收优惠政策。

学生需要了解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基本税务规定,了解税收政策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

在学生了解会计法规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参加会计实务课程、参与模拟会计实践和实习等方式来加深对会计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药店财务制度制定依据有哪些

药店财务制度制定依据有哪些

药店财务制度制定依据有哪些一、法律法规1.《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条例》等关于药品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药店的财务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药店的财务安全和合规性。

药店要遵守国家税法、财务会计法规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理合法进行财务管理和财务报告。

2.《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会计法规,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会计报告的编制和审计等内容,药店财务制度的制定应当符合会计法规的要求,确保药店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3.税收法规,包括国家税收政策、税收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药店的财务制度应当遵守税收法规的要求,合理合法进行税收申报和缴纳,避免税收风险和税收争议。

二、行业标准1.《医药行业会计制度》等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为药店的财务制度提供了参考依据,明确了药店的会计核算对象、会计处理方法、财务报告内容等方面的要求,药店可以依据行业标准进行财务制度的定制和完善。

2.《医药经营管理规范》、《医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行业规范,规定了药店的经营管理要求和质量管理标准,财务制度的制定应当与相关规范相互配合,保障药店的经营稳健和发展可持续性。

三、内部需求1.药店的经营规模、业务模式、管理体系等内部因素,对财务制度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药店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财务制度的定制和优化,确保财务管理的高效性和可控性。

2.药店的财务风险、经营状况、发展规划等内部需求,也是财务制度制定的重要依据,药店应当注重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财务制度,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

四、外部环境1.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状况、政策法规变化等外部因素,对药店财务制度的制定有一定影响,药店应当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财务制度,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2.金融市场状况、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等外部因素,也会对药店的财务制度产生影响,药店应当密切关注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合理规划财务管理策略,确保财务风险的可控和管理。

税法对会计制度的影响

税法对会计制度的影响

税法对会计制度的影响摘要:自古以来,我国的税法跟我国的财务会计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本篇文章第一部分说明了税法和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联系和区别,然后提出了税法跟财务会计制度的差异,最后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两者差异的策略。

关键词:税法;财务会计制度;策略一、我国财务会计制度与我国财务的关系(一)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和我国税法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税法和我国的财务会计制度有很多不同之处,第一就是制定这两者的机关单位不同,从而导致两者的法律效率和法律地位也不同,财务部制定了财务会计制度,所以财务会计制度在法律程序上属于第五级次法规,而中国人民大会制定了税法,在法律这方面其属于第一级次法规,第二,两者实施的主要目的不同,税法的目标是能够使得国家和纳税人的基本利益得到保证,并能够让我国的税收制度得到正常的维持,并能使得我国的财政收入得到保证,财务会计制度的主要目标是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以及它的财务情况,从而可以给企业管理者和政府部门提供一定的有用关于决策的信息,第三,他俩的原则不同,财务会计制度必须根据业务和职业来计算出来,但是税法必须坚持三种重要原则。

第四,他俩的前提条件也不同,税法的前提是以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而财务会计制度的前提就比较具体化了,它的前提是我们日常经常提到的那三种。

(二)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联系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法的最重要的联系就是两者互相影响互相协调要想顺利地让我国的税收工作进行下去是我国税法目前的首要目的,只有我国税收工作顺利进行下去,我国的收入才能增加,经济才能处于正常发展的状态,然而,制定财务会计制度和征收税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把核算标准实现统一,是财务会计制度目前的目标,然后再从一定程度上保证核算质量,最后达到上边所说的税收目标。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我国税法目标的基础是财务会计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应该为税法服务,第二,税法同样也对财务会计制度有一定的影响,税法很准确的规范了财务会计制度计量属性,财务尺度,与此同时,税法还制定了税率,只有在税法所规定的税率、属性、计量尺度下会计主体才能开展工作,此外,合理性原则我国财务会计和税法相协调应坚持的原则,这主要是因为税法在很多方面和我国的财务会计制度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它跟财务会计制度的核算原则,主要目的,理论基础,会计准则都有很大不同,所以,我们需要研究和审视会计制度、税法、会计准则、分析另个不同的地方,并且深入研究,探索可行的协作点。

新《会计法》修订对财务人员的影响

新《会计法》修订对财务人员的影响

新《会计法》修订对财务人员的影响新《会计法》修订对财务人员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会计法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旨在更好地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和会计发展的需要。

最新修订的《会计法》于2019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并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会计法》修订主要包括对会计核算、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会计监督等方面的规定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对于财务人员而言,新《会计法》的修订将对其工作产生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新《会计法》对企业财务报告的要求更加严格。

修订后的《会计法》对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要求企业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编制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报告。

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会计业务能力,能够熟练掌握相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并能够正确运用。

新《会计法》对内部控制的要求更加严格。

修订后的《会计法》明确规定了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责任,并要求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中。

财务人员需要具备全面的内部控制管理知识,能够合理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新《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更加严格。

修订后的《会计法》明确规定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要求会计人员要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勤勉尽责,公正独立,保守秘密。

财务人员需要注重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增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仅要能够胜任会计工作,还要能够抵制各种诱惑,保持职业操守和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新《会计法》对会计监督的力度加大。

修订后的《会计法》明确规定了各级会计监督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和权力,要求加强对会计活动的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的追究。

财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和制度,做到诚实守信,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财务人员还需要密切关注会计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更新自己的会计知识,确保自己的工作符合法律规定。

新《会计法》修订对财务人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财务报告要求更严格、内部控制要求更严格、职业道德要求更严格和会计监督的力度加大等方面。

新公司法修订对财务负责人的10项影响

新公司法修订对财务负责人的10项影响

新公司法修订对财务负责人的10项影响新公司法已经出台后,你有没有关注过它对财务负责人的影响?对财务提出了哪些要求?快来一起看看吧~01、新《公司法》实施后,对财务负责人有10大影响!公司财务会计制度是公司法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23年12月29日修订,以下简称“新公司法”)第二百六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明确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是高级管理人员之一。

新公司法修订涉及财务负责人的内容主要有:一、维持公司资本充实的责任二、提供相关资料的义务1、协助股东查询相关资料新公司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及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还可以要求查阅公司及子公司的会计账簿、会计凭证。

财务负责人参与公司管理过程中,股东要求查阅、复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或者查阅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的且公司同意的情况下,财务负责人有协助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的义务。

2、提交执行职务报告新公司法第八十条规定,监事会可以要求财务负责人提交执行职务的报告。

财务负责人应当如实向监事会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不得妨碍监事会或者监事行使职权。

三、新增条款新公司中,对财务负责人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利润分配和减资的赔偿责任了。

下面就来说说利润分配和减资的干货,帮助财务规避风险!02、公司利润分配如何正确财税处理?一、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我们以案例来说明:A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400万元,本年税后净利润1900万元,公司的董事会决定按8%的比例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经过股东大会批准后,将未分配利润由所有者权益转为负债。

最后,股东会批准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800万元。

账务上如何处理?1、借:本年利润1900万贷:利润分配1900万提取盈余公积金额如下:法定盈余公积=1900×10%=190万元;任意盈余公积=1900×8%=152万元;盈余公积总额=190+152=342万元2、借:利润分配342万元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190万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152万A公司可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400+(1900-342)=1958万元,但由于股东会批准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为800万元。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一、会计准则和税法差异的成因(一)会计准则与税法目的上的不同1.会计的目标: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对企业单位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因此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人员必须以会计准则和制度作为会计工作的准绳,以反映企业单位相关的财务状况,为该企业的股东、债权人、等财务报表阅读者提供完整、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使得财务报表使用者让了解企业资产的真实性以及企业的盈利情况。

2。

税法的目标:在市场经济这样的大背景下,税法以保证财政收入、调节经济等为作为目标。

其主要在于满足国家自身的需要。

所以税法的规定带有强制性,无偿性,通过税收杠杆对国家的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以及社会分配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二)会计和税法要素的不同1。

会计要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将会计核算的对象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大要素,这些要素的定义以及计量原则在准则中也有所根据。

2:税收实体法的要素:税收实体法的要素有纳税主体、征税客体、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税率、减税、免税等要素.(三)会计和税法在执行规范上的不同会计的执行规范:会计的执行主体的企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不管是大的集团公司还是中小型企业,企业的会计工作一律严格地遵适用的相关会计制度;规范方面,会计制度的规范内容主要是有关企业的会计核算,使企业实现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的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在执行时间方面,会计原则要求会计工作必须具有及时性,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及时准确的进行记录核算,以保证反映的财务信息是及时准确的。

税法的执行规范:税法的执行主体主要是个级别的税务机关;规范方面,税法主要是协调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在执行时间方面,税法的执行并不具有及时性,并不需要企业在每发生一项经济业务都马上进行税款的计算,而是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下的纳税期间,由纳税的机关部门根据企业的财务资料,计算当期应纳的税款.二、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在核算中的表现(一)会计准则和税法核算原则的不同1.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要求企业不管款项是否实际收付,只要是企业当期实现或者发生的收入和的费用,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予以确认;但是如果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就算企业在当期发生了对该款项的收付,也不应确认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这一原则的使用使得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应记和递延项目,这意味着核算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的主观估计、判断成分。

美英法德荷兰各国会计准则及规范的比较分析

美英法德荷兰各国会计准则及规范的比较分析

美英法德荷兰各国会计准则及规范的比较分析会计准则是在20世纪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统一会计制度实现形式。

而不同的会计环境必然形成不同的会计准则及规范,各国的会计准则模式也必然不同。

目前,从世界各国会计准则及规范上看,比较典型的会计准则模式有:1、美国会计准则(GAAP)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是会计准则的代表性形式,是由民间机构在获得一定权威性授权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制定的一系列用以规范公司(主要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报告)披露的惯例、规则、原则和程序的集合。

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经历了由惯例、规则到原则和概念基础公告的发展演进。

美国是会计准则的始作俑者。

大约在20世纪三十年代,会计领域中许多积极的先行者意识到,会计界必须采取措施以厘清理论与实务相互冲突的混乱状况。

“从那时起,对这一主题感兴趣的活跃团体便集中而持续地致力于建立会计准则,从而为报告企业事务的会计实务与程序提供可接受的指引。

”正是这些观念,即强调“会计实务和程序”、“可接受”和“指引”,决定了随后做为美国会计基本规范的会计准则体系的根本特征,也决定了这种由职业界以民间身份制定的会计规制,虽然有经由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所赋予的一定程度的权威性,做为一种行业规范,却始终处于较低层次。

与大陆法系国家从一开始就特别注重在商法中对基本会计关系进行严格规范不同,美国会计在很长时期内一直缺乏统一的法律制度约束。

直至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会计依然处在自由放任状态,会计、审计处理多以经验判断为主,缺乏统一规范。

不但在法、德等欧洲大陆国家做为会计规范重要基础的《商法典》付诸阙如,即便做为会计规范另一重要来源的《公司法》,从制定之初起就处于各州各自为政的分散状态,不仅无法通过它达到统一规范全国会计的目的,其中所确定的会计规范的内容,较之英国《公司法》,既缺乏规制的切实性,又缺乏规制的系统性。

事实上,早在20世纪初,一些机构和民间人士即已认识到统一会计规范的必要性,并在这方面做了一定努力,但因各方面习惯势力的抵制,公司会计实务始终存在严重的多样性,而公共会计师对审计实务的处理也一直处于松散与不一致的状态,造成会计与审计工作失控,成为导致1929-1933经济大危机的重要原因。

会计法律制度

会计法律制度

会计法律制度一、什么是会计法律制度会计法律制度是指统一规范会计实务活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维护会计职业道德水准,防止财务舞弊、经济犯罪等违法行为的法律体系。

它是准确记录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财务和经济信息的基础。

二、会计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会计法律制度包括财政、税收、证券、刑法等多个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

1.财政法规会计法律制度中的财政法规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收支管理条例》、《预算法》、《会计法实施条例》等。

这些法规构成了财政收支管理体系的基础,明确了财务报告的编制规则和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相关要求。

例如,《国家财政收支管理条例》规定了国家官员及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关于收支方面的规则和要求,强调了预算执行的合法必要性,对政府收支和财务管理制度做出了扎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支撑。

2.税收法规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对于会计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至关重要。

会计人员需要熟悉税法的规定,根据具体情况计算税额并履行纳税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法》是税收法律制度的重要法律,其中包括了盈利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各种税种税法的规定。

规定了税收的征收和补缴,为会计人员提供了计算和缴纳税款的依据。

3.证券法规证券法规是保证证券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基础。

证券法规对于合规和违规行为的定义、投资人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证券市场的监管及处罚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对于证券业务及证券市场设立及运行,包括发行、流通、交易、披露、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所等也作了规定,这些规定对证券从业人员及投资人行为做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规范。

4.刑法刑法是维护会计法律制度和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之一。

会计人员需要了解有关违法和犯罪的法律条文,以及这些条文对于财务和经济活动的影响和财务和经济活动对这些条文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十多项财经犯罪,如假冒注册,非法集资,挪用公款,贪污受贿等行为,会计人员必须了解并明确相应行为的刑事责任。

【精品】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比较及分析

【精品】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比较及分析

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比较及分析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比较及分析摘要:会计准则与税法同属规范经济行为的专业领域,但二者分别遵循不同的规则,规范不同的对象,且存在诸多的差异。

会计要素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在核算内容、涉税事项处理方法上均有不同之处。

而这些差异必然会增加纳税人遵从税法和会计准则的成本及难度。

本文在依据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者的差异,并举一简单例子进行分析。

关键词:成因目标要素原则存货会计准则是国家依法规形式制定的,用来规范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核算和反映会计管理活动的依据;税法是调整国家和纳税人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依据。

这就必然存在诸多差异。

一、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成因会计和税法是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分支,分别遵循不同的规则。

规范不同的对象。

会计制度规范的是企业的会计核算,要求会计能够提供真实、完整、可靠的会计信息,满足各方面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需要。

税法规定了国家征税机关和纳税人的征税行为,体现的是财富在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分配,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

这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的不同税法和会计准则都是由国家机关制定的,但两者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主要目的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而税法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调整国家与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保证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保证国家强制、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依据公平税负、方便征管要求,对会计准则的规定有所约束和控制。

因为两者的目标不同,所以表现出不同的形式特征。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依据其权利制定税法时税收具有强制性,纳税人必须依据税法对经济义务进行税收分析;政府的无偿征税行为着重考虑税收收入的实现、及时和确定,对成本范围标准和诸处范围限制;税法的固定性表现为税法统一,各税种税制要素确定,不需考虑适应不同经营范围、对象和经营管理方式下个别企业、组织揭示客观经营成果的需要。

财务制度不健全的法规是

财务制度不健全的法规是

财务制度不健全的法规是一、财务制度不健全的表现1. 财务流程不清晰:财务流程不清晰会导致资金流向不明,容易出现资金挪用、财务造假等问题。

2. 财务人员素质低下:财务人员素质低下会导致财务数据不准确、操作不规范,增加财务风险。

3. 财务监管不到位:如果企业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管制度,那么很容易发生内部贪污、腐败等问题,影响企业形象和信誉。

4. 财务管理不规范: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规范,那么就容易导致资金错账、漏账等问题,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财务制度不健全的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该法规规定了企业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会计要求和报告要求,是企业财务工作的基础。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务会计制度》:该法规规定了企业的财务核算、报表报送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管理法》:该法规规定了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法规。

4.《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法》:该法规规定了企业缴纳税款的计算方法、计税依据等具体要求,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法规。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该法规规定了公司的财务管理、报表披露等具体要求,是公司财务工作的基本法规。

三、财务制度不健全的影响1. 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财务制度不健全会导致企业财务数据不准确,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增加经营风险。

2. 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财务制度不健全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不清晰,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3. 影响企业的形象和信誉:财务制度不健全会导致企业财务数据不透明,容易引发投资者和客户的不信任,影响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4. 增加经营风险:财务制度不健全会导致企业资金管理混乱、风险控制不力,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如何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1. 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规范会计报表的编制,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2. 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流向的监控,防止资金滥用和挪用。

财务制度的政策依据

财务制度的政策依据

财务制度的政策依据财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需要在不断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升级。

其中的政策依据是制定和实施财务制度的基础,是组织内部对于财务管理的规定和约束,也是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和员工遵循和执行的准则和原则。

下面就对财务制度的政策依据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依据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法规定了公司的设立和登记登记、经营管理、财务会计、分配利润等方面的规定,对于公司的财务管理具有法定的约束力。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法对会计制度、会计核算、财务报表、审计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明确了会计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对公司财务管理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税法是一部影响企业经营的重要法规,规定了企业应当依法缴纳税款的义务和纳税的方式,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法规定了审计的范围、程序和审计报告的约束力,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一种监督和保障。

二、依据组织章程1、《公司章程》:公司章程是公司的基本法规,明确了公司的组织构架、管理体制、职权责任等方面的规定,对公司内部各项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2、《公司治理准则》:公司治理准则是指导公司经营和管理的重要规定,其中包括公司所有权结构、组织机构、决策程序、财务报告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对于公司的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是公司内部制定的关于财务管理的具体规定和操作流程,其中包括财务预算、资金调度、审计制度、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内容,是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依据。

三、依据公司战略和发展规划1、公司的发展计划和战略规划是公司决策者制定的指导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其中包括公司的资金需求、资金运作、投资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对公司财务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约束。

2、公司的年度预算和财务计划是公司内部对于财务活动和资金运作的具体规划,其中包括公司的收入支出预算、投资计划、资金使用计划等内容,对公司财务管理的实施和执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制定财务制度的法律依据

制定财务制度的法律依据

制定财务制度的法律依据一、财务制度的法律依据1.《公司法》《公司法》是我国公司制度的基本法律,对企业的财务制度规定了具体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公司法》,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行为,有效保护各类利益相关人的权益。

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真实性和及时性。

公司财务制度应当符合国家的财务会计法规和制度,保证财务管理的合规性、规范性和透明性。

2.《财务会计法》《财务会计法》是我国财务会计活动的基本法律,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报告等方面规定了具体的内容和要求。

财务会计法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财务会计活动,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财务会计法要求企业依法纳税,遵守财务会计规范,保证财务信息的合规性和真实性。

财务会计法规定了企业的财务报告制度和信息披露要求,要求企业依法公布财务信息,做到公开透明。

3.《公司章程》《公司章程》是公司内部的基本规范,对公司内部组织结构、职权划分、经营管理等方面规定了具体内容和要求。

公司章程是公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力,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公司章程应当明确规定公司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内部财务管理活动,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公司章程还应当规定公司的财务报告制度和信息披露要求,保证公司的财务管理的合规性和透明性。

4.《税法》《税法》是我国税收制度的基本法律,对企业的纳税行为、税务管理等方面规定了具体内容和要求。

纳税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企业应当依法纳税,履行税收义务,提高税收合规性。

税法规定了企业的纳税申报制度、税款支付制度和纳税信用制度,要求企业按照法律规定报税、交税。

税法还规定了企业的税务登记制度和税务审查制度,要求企业主动进行税务登记、配合税务审查,确保纳税合规性和纳税真实性。

5.《审计法》《审计法》是我国审计制度的基本法律,对企业的审计活动、内部审计等方面规定了具体内容和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关系
(一)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区别。

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有着一定的区别,首先,两者的制定机关不同,法律级次和法律效力也不同。

税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实施,在法律方面是第一级次法律。

而财务会计制度由财务部制定,在法律方面属于第五级次法规;其次,两者的目标不同,财务会计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以为政府部门和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

而税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纳税人和国家的利益,以维持我国社会正常的税收秩序,并保证我国的财政收入;再次,两者的原则不用。

财务会计制度主要根据职业与业务进行计算,而税法则主要坚持公平原则、法定原则、收入均衡原则等;最后,两者前提不同。

财会会计制度以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为前提,而税法以法律规定的义务为前提。

(二)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联系。

首先,财务会计制度对我国税法目标的实现有着一定影响。

我国税法的主要目标是确保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保证我国财政收入,促进经济正常发展。

而税款的征收与财务会计制度有着密切关系,财务会计制度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统一核算标准,确保会计核算质量,进而保证税收目标的实现。

因此,从本质上来讲,财务会计制度是我国税法目标的基础,为我国税法目标服务;其次,税法对财务会计制度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税法对财务会计核算的属性、计量尺度等都进行了规范。

同时,税法也制定了税率,会计主体需要在税法所规定的税率、属性、计量尺度等要求下开展工作。

二、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差异
(一)收入确认差异。

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在收入确认上存在差异,其中,收入概念方面的差异有劳务收入、商品销售收入、折扣与折让销售、租赁收入、劳务收入、补贴收入等。

收入确认时间和确认范围方面的差异有利息收入、接受捐赠收入、技术转让费收入、劳务收入等。

特殊销售业务差异有售后回购业务、折扣销售业务等。

(二)成本费用差异。

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着成本法费用的差异。

其中,营业成本差异主要包括存货计价方法、营业成本、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工资薪金支出、固定资产计价等。

管理费用的差异主要包括技术开发费用、坏账及其损失、业务招待费用、开办摊销、无形资产等。

营业费用主要包括业务宣传费用、保险费用、广告费用、佣金支出。

财务费用主要包括借款费用处理、贷款利息处理等。

三、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差异协调的必要性
(一)导致税收流失。

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差异过大会导致税收流失严重。

具体来讲,我国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业务处理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规定,税法十分关注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和税收收入,并将税收收入作为税法修订的重要机遇,导致税法存在一定的漏洞。

而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则强调公允的会计信息,没有与税法进行主动协调,导致两者存在差异性,给纳税人提供了偷税漏税的空间,进而导致我国税收流失。

(二)增加社会成本。

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差异过大会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

具体来讲,我国财务
《税法》对财务会计制度的影响
□文/杨洪霞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
[提要]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有着密切关系,对财务会计制度的制定与调整有着较大影响。

本文着重分析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关系,探索两者的差异及差异协调的必要性,提出两者协调的原则及策略,以优化我国财务会计工作,增强税法的实效性。

关键词:税法;财务会计制度;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6月19日
财会/审计《合作经济与科技》No.10s2018 142--
会计制度如果与税法不相符会导致我国财务会计工作变得复杂,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更高。

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专业的会计知识,而且还需要掌握相关的税收法规,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会计工作成本。

而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不相协调会增加税款的征收难度,导致税款征收成本增加。

(三)财务虚假信息。

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差异过大会导致财务虚假信息。

具体来讲,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差异性会使企业利用会计处理方法和两者的差异性进行人为操作,增加企业利润而不增加税收,甚至采用不法手段让企业偷税漏税,导致企业财务信息不真实。

另外,我国财务会计制度为了适应国际化的发展,强调财务会计制度的谨慎性原则,而税法并没有对此进行规定,企业可以利用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相结合的方式来调节企业利润,提供虚假报告。

四、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差异协调的原则
(一)合理性原则。

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相协调应坚持合理性原则。

这是因为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理论基础、规范形式、目标、核算原则等均不相同,两者的协调与协作需要充分考虑合理性。

因此,我国需要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税法等进行具体研究和审视,分析两者不相适应的地方并对不相适应的地方进行深入研究,寻求可行的协作点。

(二)成本效益原则。

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协调应坚持成本效益的原则,充分考虑财务会计工作成本和税收成本。

具体来讲,我国不能片面强调差异的缩小,也不能扩大差异,而应该充分考虑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的影响以及税法对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影响,在确保财务会计工作和税收工作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协调性。

(三)实用性原则。

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协调应坚持实用性原则,充分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注重国有企业改革与私有企业的发展,在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同时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并且,我国基础建设工程需要政府财政政策的支持,我国应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财力投入,确保税收收入,不断完善税法,使税法符合我国经济现状。

五、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差异协调策略
(一)完善立法程序。

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差异协调需要完善立法程序,为此,我国应积极完善税法立法程序和会计制度立法程序,加强会计制度立法部门与税法立法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合理设置税法与财务会计制度的分离度,减少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不必要的差异,进而加强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立法合作。

(二)调整税法或财务会计制度。

首先,应积极消除税法与财务会计制度之间不合理、不科学的差异,及时消除广告费、开办费摊销期限、坏账损失比例等规定的差异。

以坏账损失比例规定为例,企业通常根据以往经验、企业现金流量、企业实际财务状况进行规定。

而我国税法对坏账损失的规定明确提出经批准可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其准备金提取比例不能超过年末应收账款的55%。

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对坏账损失的规定差异较大,不利于对坏账损失的统一管理,需要相关部门消除税法与财务会计制度对坏账损失规定的差异;其次,应从税法入手,在坚持税法的原则上,积极寻求与财务会计制度的协调方式;最后,应从财务会计制度入手,在确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上,积极与税法相协调。

为此,我国应制定财务会计目标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我国税收工作对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不断缩小财务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改变消费税、营业税、印花税等会计处理方法,改进增值税的核算方法,并在确定税法与财务会计制度分离程度的时候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企业,使税法和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和企业的发展。

(三)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财务信息制度建设不仅需要规范的业务规定,而且还需要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确保企业财务跨级信息能够得到充分、准确、全面的披露。

因此,我国应积极制定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规定,不断完善当前企业信息披露机制中的不足,使企业信息披露工作能够为我国税收工作提供充足的、准确的信息,降低税收工作的信息成本。

六、小结
随着我国税法和财务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税法与财务会计制度相分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同时,税法对我国财务会计制度有着重要影响,不仅影响着财务会计制度的具体规定,而且还影响财务会计制度的内容和流程。

然而,如果税法与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差异性过大会导致税收流失、财务信息虚假、社会成本增加等问题,需要我们从税法和财务会计制度入手协调两者的差异性,以增强税法与财务会计制度的协调性,确保我国税收工作和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开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储前进.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关系的现实选择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17).
[2]李清.税务会计原则和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与思考[J].时代金融,2018(11).
[3]刘志华.会计制度与税法对固定资产财务会计处理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12).
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