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专题3滑轮组综合应用(二)课程讲义(新版)苏科版

合集下载

江苏省大丰市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专题4滑轮组与浮力压强综合提高课程讲义(新版)苏科版

江苏省大丰市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专题4滑轮组与浮力压强综合提高课程讲义(新版)苏科版

1 专题4 滑轮组与浮力压强综合提高
1.C 如图所示,轻质滑轮组恰处于静止状态。

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
甲、ρ乙,质量比是4: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装置静止时,甲、乙受到的合力都为零
B .乙对水平地面压力与乙的重力之比为3:5
C .乙如图放置与甲叠放在乙上放在水平地面时相比,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3
D .甲如图放置和甲浸没在水中时,乙受到的拉力之比为ρ甲/2(ρ甲-ρ水)
2.C 如图所示,科技小组的同学用长方体泡沫塑料、三脚架和灯泡等制作了一个航标灯模型A ,A 部分总重为4N ,A 底部与浮子B 用细绳相连。

某时刻航标灯静止时,长方体泡沫塑料浸入水中的深度为5 cm ,排开水的质量为500 g ,浮子B 重0.5 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g =10 N/kg),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当水位上升时,
B 也向上运动,泡沫塑料A 平衡时浸入水中的深度也会增加
B .水位在正常使用范围内上升和下降时,泡沫塑料A 静止平衡后,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总是50 Pa
C .浮子B 受到的浮力为1 N
D .航标灯静止时,浮子B 体积应为 1.5×10 m 3。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1.2滑轮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1.2滑轮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一、教学内容1. 滑轮的定义和分类:了解什么是滑轮,以及根据滑轮的形状和功能将其分为动滑轮和定滑轮。

2. 滑轮的工作原理:掌握滑轮的工作原理,即利用绳索或链条在滑轮上绕制,实现力的传递和方向的改变。

3. 滑轮组:了解滑轮组的构成和特点,以及如何计算滑轮组所提供的力。

4. 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了解滑轮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升降机、吊车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和滑轮组的特点,能够运用滑轮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轮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以及滑轮组的特点。

难点:滑轮组所提供力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组、绳索、剪刀、胶带。

学具:笔记本、尺子、剪刀、胶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帮忙搬运重物,让学生感受到力的作用和方向的重要性。

2. 讲解滑轮的定义和分类:向学生解释滑轮的概念,并展示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两者的区别。

3. 演示滑轮的工作原理:用绳索和滑轮组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解释滑轮是如何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4. 讲解滑轮组的特点:介绍滑轮组的构成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滑轮组是如何工作的。

5. 计算滑轮组所提供的力:通过示例,引导学生运用滑轮组的原理计算所提供的力。

6.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滑轮应用,如升降机、吊车等,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滑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滑轮组所提供的力,或者设计一个滑轮组来搬运重物。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1.2 滑轮一、滑轮的定义和分类1. 动滑轮2. 定滑轮二、滑轮的工作原理力的传递和方向的改变三、滑轮组1. 构成和特点2. 计算滑轮组所提供的力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描述滑轮的定义。

江苏省大丰市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 专题3 滑轮组综合应用(二)课程讲义 (新版)苏科版

江苏省大丰市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 专题3 滑轮组综合应用(二)课程讲义 (新版)苏科版

专题3 滑轮组综合应用(二)1.A 现有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有什么办法能够施加100 N的拉力却可以提起300 N的物体?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忽略动滑轮和绳自重及滑轮与轴间摩擦)2.C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甲重20 N,乙重10 N.甲、乙之间用一根轻绳通过定滑轮相连,沿着水平方向的拉力F的大小为5 N时,物体甲恰能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计滑轮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甲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5 NB.物体乙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5 NC.竖直墙面对滑轮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为5 ND.甲、乙两物体的物重不同,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同3.C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重600N的人用力拉绳,使装置处于静止。

装置中的滑轮A重500 N,滑轮B重200N,底板C重100N.不计轴摩擦及绳重,人对底板C的压力为__________N.4.B 如图所示,物体A重120N,在重力为G的物体B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 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f。

如果在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80N的拉力F,物体B匀速上升,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不计绳和滑轮重及其摩擦)()A.G B=30 NB.G B=90 NC.f=180 ND.f=90 N5.C 如图甲所示,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拉力F为2 N,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

乙图中A物体重6 N,B物体重10 N,弹簧测力计及摩擦均不计,则当A、B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N,物体B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__N。

6.C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将质量为3 kg的物体A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以1 m/s的速度匀速拉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G/10,则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_N;在2 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_____m,拉力F为______N。

(g=10 N/kg)7.C 边长为0.1 m质量均匀的正方体物体M,单独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5.4×103 Pa。

江苏省大丰市九年级物理上册 11.5 机械效率 专题3 滑轮组与斜面的机械效率(二)课程讲义 (新版

江苏省大丰市九年级物理上册 11.5 机械效率 专题3 滑轮组与斜面的机械效率(二)课程讲义 (新版

专题3 滑轮组与斜面的机械效率(二)1.B 在图示的滑轮组中,动滑轮的总重是200 N(绳的自重和轮轴间摩擦均不计)。

求:当提起800 N的物体时,绳自由端拉力F至少应是多少?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2.B 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动滑轮的总重是100 N(绳的自重和轮轴间摩擦均不计)。

求:(1)当提起400 N的物体时,绳自由端拉力F至少应是多少?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2)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0 N时,滑轮组最大的机械效率是多大?3.B如图所示,已知滑轮重20 N,用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 N的物体,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则()(绳重和摩擦不计)A.F甲=F乙;η甲=η乙B.F甲<F乙;η甲<η乙C.F甲>F乙;η甲<η乙D.F甲>F乙;η甲>η乙4.C 如图所示,重物A是体积为10 dm3,密度为7.9 ×103 kg/m3的实心金属块,将它完全浸没在水中,始终未提出水面。

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要保持平衡,求:若实际所用拉力为400 N,此时该滑轮的效率是多少?(g=10 N/kg)5.C (多选)如图甲所示,重为80 N的物体在大小为30 N、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0.4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滑轮轴处摩擦均不计。

改用如图乙所示滑轮组后,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0.5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15 NB.拉力F1的功率为24 W23C .拉力F 2的大小为90 ND .拉力F 2做的功是30 J6.C 如图所示,滑轮组在拉力F 1的作用下,拉着重300 N 的物体A 以1.5 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物体A 匀速运动是受的阻力为56 N ,拉力F 1的功率为P 1。

若滑轮组在拉力F 2的作用下,拉着物体A 以0.5 m/s 的速度在此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拉力F 2的功率为P 2 。

江苏省大丰市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 专题1 滑轮课程讲义 (新版)苏科版

江苏省大丰市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 专题1 滑轮课程讲义 (新版)苏科版

专题1 滑轮
1.A 汽车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方法均可将汽车匀速拉出,比较两个装置,甲是______滑轮,乙是_____滑轮;甲______省力,乙______省力(填“能”或“不能”)。

2.B 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动滑轮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滑轮能省力,也能改变力的方向
B.动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轴心为支点
C.动滑轮是一个不等臂杠杆,其直径是动力臂,半径是阻力臂
D.使用动滑轮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滑轮轴心移动距离的一半
3.B 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________,若滑轮的自重和摩擦不计,当分别沿力F1、F2和F3方向匀速提起同一物体时,则F1、F2、F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4.B 如图,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摩擦)。

图中F1、F2、F3、F4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F1= F2 B.F3= F4
C.D.
2
5.C 如图所示,当F =100 N 时,物体匀速运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
A .100 N
B .200 N
C .50 N
D .
150 N
6.C 图甲中A 是____滑轮。

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选填“上”、“下”)。

如果A 重2 N ,要提起50 N 的物体,至少要用____N 的拉力。

若要使物体上升2 m ,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__m 。

使用图乙所示的滑轮,则F 1_______F 2_________F 3。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11.1 杠杆 专题。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教学案 (新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教学案 (新版)苏科版

二、滑轮学点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问 题:观察并寻找图11-2-2中甲、乙两组图片所示的滑轮装置的不同之处.图11-2-2(1)重物被提升过程中滑轮轴的位置变化不同。

图甲中滑轮轴的位置__固定不动__,该滑轮为__定__滑轮;图乙中滑轮轴的位置__随物体一起运动__,该滑轮为__动__滑轮.(2)绕滑轮的绳子起始端所系的位置不同,定滑轮的绳子起始端系在提升的重物上,动滑轮的绳子起始端系在固定位置处.学点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探究1:组装并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1)按照教材P 10的活动要求分别组装定、动滑轮装置后,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并在表格中记录相关的实验数据.(2)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归纳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填写下表.图11-2-3图11-2-4图11-2-5探究2:用杠杆模型分析定、动滑轮(1)请将如图11-2-4所示的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标上支点、画出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答案] 如图11-2-5所示(2)定滑轮实质是__等臂__杠杆,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__半径__,故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实质是__不等臂__杠杆,动力臂是滑轮的__直径__,阻力臂是滑轮的__半径__,故使用动滑轮最多可以省一半力.学点3 滑轮组的特点探究:使用滑轮组的特点(1)按图11-2-6示四种方式组装滑轮组.图11-2-6(2)竖直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上升,读出四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3)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答:使用滑轮组的好处是既可以__省力__,又可以__改变力的方向__,但是要费距离. (4)进一步讨论:你能数出图11-2-7中吊着钩码的绳子的段数n 吗?请写出你的方法和发现.方法:__数与动滑轮接触的绳子的段数__.你的发现:__当n 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端系在动滑轮的挂钩上;当n 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端系在定滑轮的挂钩上__.归纳:用滑轮组吊物体时的两个关系式.(所用拉力为F ,物重为G ,动滑轮重为G动,吊物体的绳子的段数为n ,动力移动的距离为s ,重物上升的高度为h)力的关系式:F =__1n(G +G动)__(不计绳重及绳轮间摩擦).距离关系式:__s =nh__. 学点4 滑轮组的组装问题1:尝试完成下列组装滑轮组的绕绳工作,并归纳出你绕绳的步骤或经验方法与同学们交流.(1)根据图11-2-7甲中的省力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线.(忽略动滑轮的重和摩擦) (2)在图乙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图11-2-7图11-2-8[答案] 如图11-2-8所示归纳:当定滑轮和动滑轮个数相等时,存在两种绕法,绳子的起始端可以在动滑轮上,也可以在定滑轮上;当动、定滑轮个数相差一个时,绳子的起始端在个数较少的滑轮上.问题2:一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50 N,现用这根绳子来提起900 N的物体,并要求拉力方向向下.请设计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画出其装配图.[答案] 如图11-2-9所示图11-2-9。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学案2(新版)苏科版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学案2(新版)苏科版

滑轮[学习目标] 1、进一步知道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2、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并能分析其特点;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学习重点] 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点及滑轮组的作用[学习难点] 确定滑轮组承担生物的绳子的股数[学法指导] 实验、讲授、练习、讨论、分析[学习过程]一、导入谈话:今天我们继续来巩固滑轮的相关知识。

二、温故旧知1、什么叫动滑轮?什么叫定滑轮?并分别举例说明。

2、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3、使用动滑轮有什么特点?4、定滑轮的实质是:;动滑轮的实质是:;三、导入新课1、实验探究使用滑轮组有什么特点?2、滑轮组的绕线方法3、互学互助:例1:按图中所给的省力条件,画出各滑轮组绳子穿绕方法。

图中G表示物重,G′表示动滑轮重,F表示人对绳子的拉力。

例2、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物,不计动滑轮自重和摩擦,若拉力F为40N,则物重G 为N;若动滑轮重为30N,则实际拉力为N.若绳子的自由端向上拉0.6m,则重物升高m。

课堂检测1、若图中的重物为20N,动滑轮的重为4N,请计算图中的拉力F;2、请你用两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设计一个滑轮组提升3000N的重物,绳重和摩擦不计,算出拉力F的大小。

3、一根绳子只能承受5000N的力,用它提起16000N的重物,应选怎样的滑轮组?画出绕线法。

四、课堂小结五、教学反思滑轮(二)作业与板书设计作业:滑轮(二)1、在升旗仪式时,我们可以看到旗杆的顶端有一个滑轮,请问这个滑轮是__滑轮(“动”或“定”),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使用滑轮组即可以,又可以。

3、如图2所示,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光滑木棒上绕几圈,一小朋友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竟撞在一起了。

这幅漫画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杠杆、滑轮外,其他常用的简单机械还有和。

5、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在一起叫。

若不计动滑轮自重和摩擦,动滑轮被几股绳子承担,所用的力就是。

江苏省大丰市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 专题2 滑轮组综合应用(一)课程讲义 (新版)苏科版

江苏省大丰市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 专题2 滑轮组综合应用(一)课程讲义 (新版)苏科版

专题2 滑轮组综合应用(一)
1.A如图,一名中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提起了一头小象,已知小象重为3000 N,若忽略滑轮、铁笼和绳的重力及轮轴间摩擦,问该生至少需多大拉力才能提起这头小象?
2.B 如图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绳子自重及摩擦,则最省力的是()
3.B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上升速度的2倍,请在图上画出绕线的方法。

4.B 图中,站在地面上的小华借助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5.C 如图所示,重500 N的人站在重 100 N的吊篮内使吊篮和她一起匀速上升。

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求:
( 1)人拉绳子的力是多大?
( 2)人对吊篮的压力是多大?
6.C 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 N,动滑轮重力为50 N,定滑轮重力为40 N,人的重力为600 N,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
A.218 N B.220 N
C.210 N D.236 N。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滑轮)教案 苏科版 教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滑轮)教案 苏科版 教案

课题:11.2滑轮课型:新授课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开放性活动,讨论“如何把木料运上楼”,从而想到滑轮,认识滑轮,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通过探究性活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从理论上解释了滑轮的特点,并从杠杆的角度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指导学生组装滑轮组,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初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两滑轮在生活和实际中的应用。

2.明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变形杠杆。

3.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可以组成滑轮组,达到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 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观察能力、概括总结的能力。

2.通过本节的学习,初步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它们的实质难点1.动滑轮的瞬时支点的确定方法。

2. 根据设计要求,连接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两个、长细绳、钩码、滑轮组(两个滑轮组的)两个教学过程提要教学环节集备意见个人复备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一.复习:1、杠杆的平衡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杠杆分为那几类?各类杠杆的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探究新知:1。

开放性活动,讨论“如何把木料运上楼”?、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滑轮?你知道它们起到什么作用吗?学生通过讨论自己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讨论二、讲授新课(新知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一、初步认识滑轮1.提出问题:如何把木料运到楼上?做一做:选择合适的器材做一个模型,试一试能否实现自己的设想。

2.介绍滑轮的结构: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观察使用时的情景:a.使用时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这种滑轮称为定滑轮;b.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教案3 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教案3 苏科版
2.若物体重为G,每个动滑轮重为G0则F的大小为:______
8)修筑盘山公路的目的是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有四个滑轮组,若分别用来把60 N的重物提起。在动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的情况下,则F1=_____N,F2=_____N,F3=_____N,F4=_____N。
1.小组活动注意安全,主动参与,不做旁观者,
6.如图所示,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分别拉同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和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3<F1<F2B.F1<F2<F3
C.F2<F1<F3D.F3<F2<F1
2.弹簧测力计测力计使用前要调零
3.实验按教材步骤进行且数据记录要及时。
5.对于结论的归纳,要在组内广泛交流,取得最佳答案,对于不现意见者,要交流原因。
3.动滑轮下面挂一个20千克的物体A(如图11.3.1),挂物体的钩子承受_______牛的力,挂绳子的钩承受_________牛的力(动滑轮重不计).
4.如图11.3.2,物体重10N,且处于静止状态。该滑轮是___滑轮,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位置时的示数为____N。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2、3三个不同位置时的拉力分别是F1、F2、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1___F2___F3。这证明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____,只能改变力的____。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板书设计
11.2滑轮
一.滑轮的使用特点:
1.定滑轮的使用特点
2.动滑轮的使用特点
3.滑轮组的使用特点
二、滑轮组的绕制及计算
11.2 滑轮
课题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力学特点,学会设计实验表格。
2.能识别动滑轮及定滑轮,并认识其杠杆的本质

【配套K12】江苏省大丰市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 专题3 滑轮组综合应用(二)课程讲义 (新版)苏科版

【配套K12】江苏省大丰市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 专题3 滑轮组综合应用(二)课程讲义 (新版)苏科版

专题3 滑轮组综合应用(二)1.A 现有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有什么办法能够施加100 N的拉力却可以提起300 N的物体?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忽略动滑轮和绳自重及滑轮与轴间摩擦)2.C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甲重20 N,乙重10 N.甲、乙之间用一根轻绳通过定滑轮相连,沿着水平方向的拉力F的大小为5 N时,物体甲恰能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计滑轮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甲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5 NB.物体乙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5 NC.竖直墙面对滑轮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为5 ND.甲、乙两物体的物重不同,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同3.C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重600N的人用力拉绳,使装置处于静止。

装置中的滑轮A重500 N,滑轮B重200N,底板C重100N.不计轴摩擦及绳重,人对底板C的压力为__________N.4.B 如图所示,物体A重120N,在重力为G的物体B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 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f。

如果在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80N的拉力F,物体B匀速上升,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不计绳和滑轮重及其摩擦)()A.G B=30 NB.G B=90 NC.f=180 ND.f=90 N5.C 如图甲所示,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拉力F为2 N,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

乙图中A物体重6 N,B物体重10 N,弹簧测力计及摩擦均不计,则当A、B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N,物体B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__N。

6.C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将质量为3 kg的物体A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以1 m/s的速度匀速拉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G/10,则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_N;在2 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_____m,拉力F为______N。

(g=10 N/kg)7.C 边长为0.1 m质量均匀的正方体物体M,单独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5.4×103 Pa。

(新)物理苏科版九年级上《11.2滑轮》公开课(教案)

(新)物理苏科版九年级上《11.2滑轮》公开课(教案)

11.2 滑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用杠杆原理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知道定滑轮及其实质。

3.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实例的过程,了解滑轮的构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生产、生活中的滑轮的应用实例,认识到物理知识与自然现象、生产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养成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学校每周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

提问:我们用力向下拉绳子,国旗上升,你知道旗杆的顶部有什么装置吗?学生答复,教师总结: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糟的轮子。

观看实物,引出本节内容。

二、新课讲解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观察课本中的滑轮,教师模拟后,请学生指出,在使用时图中的两个滑轮有何不同点?从而分辨出哪个是定滑轮,哪个是动滑轮。

教师总结: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如果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就称为动滑轮。

演示:手拿一个滑轮问学生这是什么滑轮。

〔可能是定滑轮也可能时动滑轮,关键看如何使用它〕提问:你还能举出其他应用定滑轮或动滑轮的例子吗?可见,在生活中,滑轮这种简单机械被人们常用,人们为什么要使用滑轮?使用滑轮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尝试答复〕2.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组织学生实验:参照课本图和装置进行。

提问:〔1〕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钩码的重力大小有没有变化?〔2〕当改变钩码的个数时,情况如何?〔3〕你能从实验测得的数据中发现使用定滑轮的特点吗?说明:假设钩码重力G与拉力F不等,说明线与滑轮之间有摩擦力。

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1〕组织学生实验:参照课本图和装置进行。

〔2〕学生思考设计表格〔3〕通过实验将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

11.2滑轮(第二课时)—苏科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11.2滑轮(第二课时)—苏科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教案:11.2 滑轮(第二课时)—苏科版九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的11.2滑轮(第二课时)。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滑轮的原理、滑轮的分类、滑轮组的使用以及滑轮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原理,掌握滑轮的分类和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滑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轮的原理、滑轮的分类、滑轮组的使用。

难点:滑轮组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组、绳子、重物、多媒体设备。

学具:笔记本、彩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滑轮,如吊车、晾衣架等,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工作原理。

2. 知识讲解:讲解滑轮的原理、分类和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滑轮组的应用实例,如吊车原理,讲解滑轮组在工作中的优势。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滑轮组,用以提升重物,并计算提升过程中的力的大小。

5.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滑轮组的组装和实验,观察滑轮组在不同组合下的工作效果。

6.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滑轮组在实际中的应用场景。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滑轮原理:……滑轮分类:……滑轮组使用:……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笔在笔记本上绘制一个滑轮组的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的名称。

2. 请写一篇短文,介绍滑轮组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滑轮有了直观的认识,通过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动手操作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下一步需要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其他利用滑轮原理的设备,了解其工作原理和优势。

重点和难点解析:滑轮组的使用方法滑轮组是滑轮的一种组合形式,它将单个滑轮的优势进行了整合,使得滑轮组在提升重物时具有更高效的优势。

九年级物理上册11_2滑轮教案新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11_2滑轮教案新版苏科版

滑轮一、教材分析及教学安排第十三章《简单机械》是力学的应用部份,全章共讲述了三种简单机械。

《滑轮》是杠杆的变形,在全章中间部份,有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全节教材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用定滑轮、动滑轮的益处;二是滑轮是杠杆的变形(选学部份);三是利用滑轮组的益处。

基于本校学生的基础情形,对本节教材做了如下改动:一是将本节内容分成两节课,第一节只学习动滑轮和动滑轮。

二是在第1个和第2个演示实验后各加一个学生实验。

其缘故是,学生实验不仅增国了观看的可见度,还增强了学生大脑的踊跃思维活动,进一步培育了学生的观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本节可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已经明白得了杠杆的力臂的概念及依照杠杆平稳的条件对杠杆进行分类,本节学习的滑轮实质是变形的杠杆,利用实验使学生明白得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并非困难,但如何将滑轮明白得为杠杆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基于杠杆的力臂与杠杆的形状无关的特点,以一根直棒作为基础对其进行变形,使之慢慢过渡到滑轮,以减低难度梯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术:(1)熟悉定滑轮和动滑轮(2)明白得虎滑轮的作用(3)会依照探讨定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

二、德育目标:(1)培育学生严肃认真的操作态度。

(2)培育学生实事求是地记录测得数据的好适应。

3、进程与方式:通过观看与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特点。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熟悉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展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一、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二、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四、教学方式:1、观看、实验:观看实验,观看实物,动手操作,搜集数据。

有目的的观看、实验是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核心。

依照本节内容,采取此种方式三次循环、事半功倍。

2、合作达标法: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分工合作,相互帮忙,一起达标。

3、学生学法:讨论归纳法和实验探讨法。

五、教学预备:滑轮(2个)、弹簧测力计、钩码、铁架台、细线、搜集滑轮应用实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3 滑轮组综合应用(二)
1.A 现有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有什么办法能够施加100 N的拉力却可以提起300 N的物体?
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忽略动滑轮和绳自重及滑轮与轴间摩擦)
2.C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甲重20 N,乙重10 N.甲、乙之间用一根轻绳通过定滑轮相连,沿着水平方向的拉力F的大小为5 N时,物体甲恰能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计滑轮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甲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5 N
B.物体乙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5 N
C.竖直墙面对滑轮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为5 N
D.甲、乙两物体的物重不同,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同
3.C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重600N的人用力拉绳,使装置处于静止。

装置中的滑轮A重500 N,滑轮B重200N,底板C重100N.不计轴摩擦及绳重,人对底板C的压力为__________N.
4.B 如图所示,物体A重120N,在重力为G的物体B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 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f。

如果在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80N的拉力F,物体B匀速上升,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不计绳和滑轮重及其摩擦)()
A.G B=30 N
B.G B=90 N
C.f=180 N
D.f=90 N
5.C 如图甲所示,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拉力F为2 N,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

乙图中A物体重6 N,B物体重10 N,弹簧测力计及摩擦均不计,则当A、B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N,物体B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__N。

6.C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将质量为3 kg的物体A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以1 m/s的速度匀速拉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G/10,则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_N;在2 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_____m,拉力F为______N。

(g=10 N/kg)
7.C 边长为0.1 m质量均匀的正方体物体M,单独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5.4×103 Pa。

如图所示装置,横杆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系在横杆B端的细绳绕过动滑轮,动滑轮连着物体M。

用力F在A点竖直向上提横杆时,横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M对地面的压强为1.8×103Pa,若仍用力F在距离A点0.1 m处竖直向上提横杆,使横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M对地面压强为1.0×103Pa,已知横杆上AB部分的长为0.2 m,AB:OA=1:3,g取10N/kg,不计横杆质量、绳质量和摩擦。

则()
A.物体M的质量为54 kg
B.物体M的密度为0.54×103 kg/m3
C.动滑轮的质量为1 kg
D.力F的大小为32N
8.C 如图所示,图中的甲、乙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比ρ甲:ρ乙=2:1,质量比m甲:m乙=4:5。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重、轮重和摩擦)
A.滑轮组静止时,甲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B.甲乙两物体的体积比为8:5
C.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甲的重力之比为4:3
D.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乙的重力之比为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