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
学习目标
1、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体会等腰三角形性质和等边 三角形性质的联系.(重点) 2、探索并掌握等边三角形性质的过程,并用以解决实际 问题.(难点)
课堂导入
思考1:如果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用于等边三角形,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是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 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
新知探究
例1:如图,已知△ABC,△BDE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E=CD.
证明:∵△ABC,△BDE都是等边三角形, ∴AB=BC,BE=BD,∠ABC=∠DBE=60°. ∵在△ABE和△CBD中,AB=CB, ∠ABE=∠CBD, BE=BD, ∴△ABE≌△CBD(SAS). ∴AE=CD.
∵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3,点D是AC的中点, ∴CE=CD= 3 . 2
C
E
随堂练习
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
DF=DE,则∠E=( A )
A.15° B.20°
C.25°
D.30°
解:∵△ABC是等边三角形, ∴∠ACB=60°. ∵CG=CD, ∴∠CGD =∠CDG. ∴∠ACB =∠CGD+∠CDG=2∠CDG. 同理可得∠CDG=2∠E, ∴∠ACB =4∠E=60°. ∴∠E=15°.
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AD=CE,则
∠BCD+∠CBE的大小是多少?
解:∵△ABC是等边三角形,
∴∠ACB=∠A=∠ABC=60°,且AB=BC=AC.
∵在△ADC和△CEB中, AC=CB,
A
D
E
∠A=∠BCE, AD=CE, ∴△ADC≌△CEB(SAS),∠CBE=∠ACD.
初二数学等腰三角形知识点解析
初二数学等腰三角形知识点解析等腰三角形性质:(1)具有一般三角形的边角关系(2)等边对等角;(3)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互相重合;(4)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5)底边小于腰长的两倍并且大于零,腰长大于底边的一半;(6)顶角等于180减去底角的两倍;(7)顶角可以是锐角、直角、钝角,而底角只能是锐角.等腰三角形分类:可分为腰和底边不等的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性质:①具备等腰三角形的一切性质。
②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都是60。
5.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①利用定义;②等角对等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①利用定义: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含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在直角三角形中,30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三角形边角的不等关系;长边对大角,短边对小角;大角对长边,小角对短边。
等腰三角形的分类:等腰直角三角形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它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具有所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所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2、关系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的关系:⑴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
⑵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⑶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⑷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⑸在同一个三角形内,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
3.四条特殊的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中位线。
⑴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它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它到各边的距离相等。
⑵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即外心,是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⑶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叫三角形的重心,它到每个顶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的两倍。
⑷三角形的三条高或它们的延长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⑸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二分之一。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6类热点题型讲练)(解析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01讲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6类热点题型讲练)1.经历“探索一发现一猜想一证明”的过程,逐步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方法,发展推理能力.2.进一步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基本事实的内容,能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转换能力,关注证明过程及其表达的合理性.知识点0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性质2:文字: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等腰三角的三线合一)图形:如下所示;符号:在ABC ∆中,AB =AC ,1212,,;,,;,12.BD CD AD BC AD B BD CD AD BC C BD CD ∠=∠⎧⎪=⊥∠=∠⊥∠=∠⎨⎪⊥⎩==若则若则若,则知识点0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题型01根据等腰三角形腰相等求第三边或周长【例题】(2023上·河南商丘·八年级商丘市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8cm 和4cm ,则第三边的长为cm .【答案】8【分析】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①若一腰长为8cm ,则底边为4cm ,则第三边的长为8cm ,488+>,故能组成三角形;②若一腰长为4cm ,则底边为8cm ,则第三边的长为4cm ,448+=,故不能组成三角形.故答案为:8.【变式训练】1.(2023上·甘肃陇南·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两边分别为3cm 和8cm ,则周长是cm .【答案】19【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为3cm 和8cm ,具体哪条是底边,哪条是腰没有明确说明,因此要分两种情况讨论.【详解】解:①当腰是3cm ,底边是8cm 时:338+<,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因此舍去.②当底边是3cm ,腰长是8cm 时,388+>,能构成三角形,则其周长()38819cm =++=.故答案为:19.2.(2023上·山东潍坊·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若()2450a b -+-=,则以a ,b 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答案】13或14【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概念,非负数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注意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题.根据非负数的和为零,可得每个非负数同时为零,可得a ,b 的值,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概念进行分类讨论,可得答案.【详解】解:∵()2450a b -+-=,且()240a -≥,50b -≥,∴40a -=,50b -=,解得:4a =,5b =,当4为等腰三角形的腰长,5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时,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44513++=,当5为等腰三角形的腰长,4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时,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55414++=,故答案为:13或14.题型02根据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求角的度数题型03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进行求解【答案】25【详解】解:如图,作BE ∵AB BC =,∴AE CE =,∵AC CD ⊥,90BAD ∠=︒∴EBA BAE BAE ∠+∠=∠+EBA CAD BAE ∠=∠∠=,【答案】10【详解】解:AB 5BD CD ∴==,210BC BD ∴==,故答案为:10.2.两个同样大小的含(1)求AF 的长.(2)求CD 的长.【详解】(1)解:连接AF ,如下图,根据题意,90BAC ∠=︒,AB ∴222(2)BC AB AC =+=∴190452B ACB ∠=∠=⨯︒=︒,∵F 为BC 中点,题型04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进行证明(1)若106BAC DAE ∠∠=︒,(2)求证:BD EC =.【详解】(1)解:∵AB AC =(1180ADE AED ∠=∠=︒∵,AB AC AD AE ==,∴,BF CF DF EF ==,∴BD CE =.【变式训练】1.(2023上·山东威海·七年级校联考期中)如图,已知AB AE ABC AED BC ED =∠=∠=,,,点F 是CD 的中点,连接AF ,请判断AF 与CD 的位置关系.【答案】垂直【分析】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连接AC AD ,,证明ABC AED ≌△△,得到AC AD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AF CD ⊥,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详解】答:AF CD⊥连接AC AD,∵AB AE ABC AED BC ED=∠=∠=,,∴ABC AED≌△△∴AC AD=又∵点F 是CD 的中点∴AF CD ⊥.2.如图,在ABC 中,AB AC =,40BAC ∠︒=,AD 是BC 边上的高.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D 于点E ,交AC 于点F ,连接BE .(1)试问:线段AE 与BE 的长相等吗?请说明理由;(2)求EBD ∠的度数.【详解】(1)解:线段AE 与BE 的长相等,理由如下:连接CE ,如图所示:=,AD∵AB AC=,∴BD CD∴AD为BC的垂直平分线,∵点E在AD上,=,∴BE CE又∵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交题型05根据等角对等边证明等腰三角形∠,【例题】(2023上·广西玉林·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点E在BA的延长线上,已知AD平分CAE ∥.求证:ABCAD BC是等腰三角形.【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角对等边,平行线的性质与角平分线的定义,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EAD B CAD C ∠=∠∠=∠,,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和等量代换得到B C ∠=∠,即可证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详解】证明:∵AD BC ∥,∴EAD B CAD C ∠=∠∠=∠,,∵AD 平分CAE ∠,∴EAD CAD ∠=∠,∴B C ∠=∠,∴ABC 是等腰三角形.【变式训练】【答案】ABC 是等腰三角形,理由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设4ACD x ∠=,3ECD x =∠,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13BEC x ABC =-∠∠,A =∠【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证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以及直线平行的性质证明题型06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综合应用【例题】如图,在ABC 中,AB AC =,D 是BC 边的中点,连接AD ,BE 平分ABC ∠交AC 于点E .(1)若40C ∠=︒,求BAD ∠的度数;(2)过点E 作EF BC ∥交AB 于点F ,求证:BEF △是等腰三角形.(3)若BE 平分ABC 的周长,AEF △的周长为15,求ABC 的周长.【详解】(1)解:AB AC = ,C ABC ∴∠=∠,∵40C ∠=︒,∴40ABC ∠=︒,AB AC = ,D 为BC 的中点,AD BC ∴⊥,90BDA ∴∠=︒,∴90904050BAD ABC ︒︒︒︒∠=-∠=-=;(2)证明:BE 平分ABC ∠,ABE EBC ∴∠=∠,又∵EF BC ∥,∴EBC BEF ∠=∠,∴EBF FEB ∠=∠,BF EF ∴=,BEF ∴ 是等腰三角形;(3)解:AEF 的周长为15,15AE AF EF ∴++=,BF EF = ,15AE AF BF ∴++=,即15AE AB +=,BE 平分ABC 的周长,=15AE AB BC CE ∴++=,ABC ∴ 的周长+1515=30AE AB BC CE ++=+.【变式训练】1.如图,在ABC 中,AB AC =,D 为CA 延长线上一点,DE BC ⊥于点E ,交AB 于点F .(1)求证:ADF △是等腰三角形(2)若6,3,4AD BE EF ===,求线段AB 的长.(1)试判断折叠后重叠部分△的面积.(2)求重叠部分AFC△【详解】(1)解:AFC∵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D BC一、单选题1.(2023上·河南许昌·八年级统考期中)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8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A .20︒B .80︒C .100︒D .20︒或100︒【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即可求解.【详解】解:∵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80︒,∴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80808020︒-︒-︒=︒.故选:A2.(2024下·全国·七年级假期作业)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为BC 边上的中线,30B ∠=︒,则CAD ∠的度数为()A .50︒B .60︒C .70︒D .80︒【答案】B【解析】略3.(2023上·广东珠海·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列条件中,可以判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的是()A .40B ∠=︒,80C ∠=︒B .123A BC ∠∠∠=::::C .2A B C∠=∠+∠D .三个角的度数之比是2:2:1【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计算并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详解】解:A .∵40B ∠=︒,80C ∠=︒,A .16【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并会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先得出ABD ACF ∠=∠,进而得到AF 长,求出AB 出即可.【详解】CE BD ⊥ ,90BEF ∴∠=︒,90BAC ∠=︒ ,90CAF ∴∠=︒,90FAC BAD ∴∠=∠=︒ABD ACF ∴∠=∠.在ABD △和ACF △中【答案】10︒,80︒,140︒或20︒【详解】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P AB =时;当AP AB =时;当BA BP =解:∵130ABC ∠=︒,30ACB ∠=︒,+∵BAC ∠是ABP 的一个外角,∴20BAC APB ABP ∠=∠+∠=︒,∵AB AP =,∵AB AP=,20BAP∠=︒,∴180802BAPABP APB︒-∠∠=∠==︒;当BA BP=时,如图:∵BA BP=,∴20BAP BPA∠=∠=︒,∴180140ABP BAP BPA∠=︒-∠-∠=︒;当PA PB=时,如图:∵PA PB=,∴20BAP ABP∠=∠=︒;综上所述:当ABP是等腰三角形时,故答案为:10︒,80︒,140︒或20︒.11.(2023上·广东汕尾·八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用一条长为21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3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2)能围成有一边的长为5cm的等腰三角形吗?如果能,请求出另两边长.【答案】(1)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cm9cm9cm、、(2)能围成一个底边是5cm,腰长是8cm的等腰三角形【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周长,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并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1)设底边长为x cm,表示出腰长,然后根据周长列出方程求解即可;(1)求BD的长.(2)求BE的长.【答案】(1)4 (2)5,AE CD ⊥Q ,AD AC =,AE ∴平分CAD ∠,CAE DAE ∴∠=∠,在CAE V 和DAE 中,AC AD CAE DAE AE AE =⎧⎪∠=∠⎨⎪=⎩,()SAS CAE DAE ∴ ≌,CE DE ∴=,90ADE ACE ∠=∠=︒,设BE x =,则8CE DE x ==-,由勾股定理可得:222DE BD BE +=,()22284x x ∴-+=,解得:5x =,5BE ∴=.14.(2023上·浙江宁波·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 中,AB AC =,ED AB ∥,分别交BC 、AC 于点D 、E ,点F 在BC 的延长线上,且CF DE =,(1)求证:CEF △是等腰三角形;(2)连接AD ,当AD BC ⊥,8BC =,CEF △的周长为16时,求DEF 的周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20【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 ACB ∠=∠,然后推出EDC ECD ∠=∠,DE EC =,结合已知条件,得到结论.当AD BC ⊥时,AB AC =,∴142BD CD BC ===, DEF 的周长DE DF EF =++,∴DEF 的周长CE EF CD =+++15.(2023上·湖北武汉·八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的平分线,DF AB 交AE 的延长线于(1)若120BAC ∠=︒,求BAD ∠(2)求证:ADF △是等腰三角形.【答案】(1)60度(2)见解析(1)求证:BD CE =;(2)若BD AD =,B DAE ∠=∠,求【答案】(1)见解析(2)108BAC ∠=︒【答案】(1)等腰;(2)3;(3)12;(4)30;(5)5cm【分析】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对角对等边.(1)平行线的性质结合角平分线平分角,得到B C ∠=∠,即可得出结果;(2)平行线的性质结合角平分线平分角,得到A ABC CB =∠∠,进而得到AB AC =即可;(3)同法(2)可得:BD DE =,利用AB AD BD =+,求解即可;(5)同法(2)得到,PD BD PE CE ==,推出PDE △的周长等于BC 的长即可.掌握平行线加角平分线往往存在等腰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1)∵AE BC ∥,∴,DAE B CAE C ∠=∠∠=∠,∵AE 平分DAC ∠,∴DAE CAE ∠=∠,∴B C ∠=∠,∴ABC 是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等腰;(2)∵BC 平分ABD ∠,AC BD ∥,∴,ABC DBC ACB DBC ∠=∠∠=∠,∴A ABC CB =∠∠,∴3AB AC ==;故答案为:3;(3)同法(2)可得:7BD DE ==,∴5712AB AD BD =+=+=;故答案为:12;(4)同法(2)可得:,FD BD CE EF ==,∴ADE V 的周长30AD AE DE AD AE DF EF AD AE BD CE AB AC =++=+++=+++=+=;故答案为:30;(5)同法(2)可得:,PD BD PE CE ==,∴PDE △的周长5cm PD PE DE BD CE DE BC =++=++==;故答案为:5cm .18.(2023上·福建龙岩·八年级校考期中)概念学习规定: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等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那么称这两个三角形互为“等角三角形”.从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一个顶点引出一条射线与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小三角形,如果分得的两个小三角形中一个为等腰三角形,另一个与原来三角形是“等角三角形”,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等角分割线”.(3)当ACD 是等腰三角形,DA DC =时,如图,则50ACD A ∠=∠=︒,50BCD A ∠=∠=︒∴100ACB ACD BCD ∠=∠+=︒∠;当ACD 是等腰三角形,DA AC =时,如图,则65ACD ADC ∠=∠=︒,50BCD A ∠=∠=︒,∴5065115ACB ∠=︒+︒=︒;当ACD 是等腰三角形,CD AC =的情况不存在;当BCD △是等腰三角形,DC BD =时,如图,则1803ACD BCD B ︒-∠=∠=∠=∴2603ACB ACD BCD ∠=+=∠∠当BCD △是等腰三角形,DB =则BDC BCD ∠=∠,设BDC BCD x ∠=∠=,则B ∠=则1802ACD B x ∠=∠=︒-,由题意得,180250x x ︒-+︒=,解得,2303x ︒=,∴8018023ACD x ︒∠=︒-=,∴3103ACB ︒∠=,综上所述:ACB ∠的度数为100。
八年级上册数学讲义等腰三角形
13.3等腰三角形-13.4最短路径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__________(简写成“等边对等角”).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__________(简写成“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质:(1)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高分别相等.(2)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3)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4)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90°时,此等腰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两条直角边相等,两个锐角都是45°.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方法:(1)定义法:有两边__________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__________”).数学语言:在△ABC中,∵∠B=∠C,∴AB=AC(等角对等边).【注意】(1)“等角对等边”不能叙述为: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底角相等,那么它的两腰也相等.因为在没有判定出它是等腰三角形之前,不能用“底角”“腰”这些名词,只有等腰三角形才有“底角”“腰”.(2)“等角对等边”与“等边对等角”的区别:由两边相等得出它们所对的角相等,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由三角形有两角相等得出它是等腰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3.等边三角形及其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概念: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__________.【注意】(1)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K—重点分线,若是一腰上的高与中线就不一定重合.2.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例1】如图,AD⊥BC,D是BC的中点,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BD≌△ACD B.∠B=∠CC.△ABC是等腰三角形D.△ABC是等边三角形60︒【例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30︒60︒A.B.150︒30︒150︒C.D.或【例3】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D,E是AB上的一点,EF∥AD交CA的延长线于F.求证:△AEF是等腰三角形.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判定等边三角形时常用的选择方法:若已知三边关系,一般选用(1);若已知三角关系,一般选用(2);若已知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一般选用(3).【例4】下列推理中,错误的是A.∵∠A=∠B=∠C,∴△ABC是等边三角形B.∵AB=AC,且∠B=∠C,∴△ABC是等边三角形C.∵∠A=60°,∠B=60°,∴△ABC是等边三角形D.∵AB=AC,∠B=60°,∴△ABC是等边三角形【例5】如图,已知OA=5,P是射线ON上的一个动点,∠AON=60°.当OP=__________时,△AOP为等边三角形.三、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求线段长度和证明线段倍分关系的重要依据.【例6】在△ABC中,∠ACB=90°,BE平分∠ABC,ED⊥AB于D.如果∠A=30°,AE=6 cm,那么CE等于A.4 cm B.2 cmC.3 cm D.1 cm四、最短路径问题通常利用轴对称变换将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条或多条线段转化到一条直线上,从而作出最短路径的选择.【例7】公园内两条小河MO,NO在O处汇合,两河形成的半岛上有一处景点P(如图所示).现计划在两条小河上各建一座小桥Q和R,并在半岛上修三段小路,连通两座小桥与景点,这两座小桥应建在何处才能使修路费用最少?请说明理由.80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则它顶角的度数是A .B .或C .或D .80︒80︒20︒80︒50︒20︒2.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共有A .1条B .2条C .3条D .6条3.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C 上,且BD =BC =AD ,则∠A 等于A .30°B .40°C .45°D .36°4.如图,在△ABC 中,∠B =30°,ED 垂直平分BC ,ED =3.则CE 长为A .6B .9C .3D .85.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P 为BC 上一点,在AC 上取一点D ,使AD =AP ,且∠APD =70°,则∠PAB 的度数是A .10°B .15°C .20°D .25°6.如图,在中,为的中点,,则__________.ABC △AB AC D =,BC 35BAD ∠=︒C ∠=7.等腰三角形的一腰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6 cm 和12 cm ,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______.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在△ABC 中,D 在边AC 上,如果AB =BD =DC ,且∠C =40°,那么∠A =__________°.9.如图,已知在△ABC 中,AB =AC ,O 是△ABC 内一点,且OB =OC ,试说明:AO ⊥BC .10.如图,在△ABC 中,,是边上的中线,于,试说AB AC =AD BC BE AE ⊥E 明.CBE BAD ∠=∠11.已知在△ABC 中,AB =5,BC =2,且AC 的长为奇数.(1)求△ABC 的周长;(2)判断△ABC 的形状.12.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40°,分别以AB ,AC 为边作两个等腰三角形ABD 和ACE ,且AB =AD ,AC =AE ,∠BAD =∠CAE =9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是在初中数学中经常讨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具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相关定理。
通过对等腰三角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和性质。
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等腰三角形是指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
通常情况下,等腰三角形的两条等边分别称为腰,而未与之相等的边称为底边。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可以推导出等腰三角形的一些重要性质。
二、1.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因此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那么它的底角也相等。
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相等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1,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必定相等。
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所以顶角必然相等。
3. 等腰三角形的高线和中线等腰三角形的高线和中线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高线是从顶角所在的顶点到底边所在的垂足的线段。
等腰三角形的中线是连接两条等边中点和底边中点的线段。
4. 等腰三角形的高线和中线相等等腰三角形的高线和中线相等。
这是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等边分别是高线和中线的斜边,而两条斜边的长度相等。
所以,等腰三角形的高线和中线相等。
5.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等腰三角形具有一种对称性质。
如果我们把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作为对称轴,那么等腰三角形就具有对称性。
也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关于对称轴是对称的。
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呢?在数学中,我们有一些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条件。
1. 两边相等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相等,那么它就是等腰三角形。
2. 两角相等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它就是等腰三角形。
3. 等边判定法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相等,那么它就是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
四、等腰三角形的应用等腰三角形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除了上述的性质和定理,等腰三角形还与圆有着紧密的联系。
八年级上册数学1等腰三角形(人教版)
设∠A=x,则 ∠BDC=∠A+∠ABD=2x
从而 ∠ABC=∠C=∠BDC=2x.
于是在△ABC中,有 ∠A+∠ABC+∠C=x+2x+2x=180°
解得x=36° 所以, 在△ABC中,∠A=36°, ∠ABC=∠C=72°
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过程和证明过程中,“折 痕”“辅助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你能发 现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特征?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 分线、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例 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 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 ∠ADB +∠ADC =180°, 例 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
的中线.求证:∠BAD =∠CAD,AD⊥BC. 证明:作底边的中线AD.
(1)你能根据结论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吗? 你还有其他方法证明性质1吗?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则它的另外两 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 ∠B =∠C.
B
C
D
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你还有其他方法证明性质1吗? 可以作底边的高线或顶角的角平分线.
A
B
C
D
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2可以分解为三个命题,本节课证明“等腰三 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和顶角平分线”.
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已知:如图,△ABC 中,AB =AC,AD 是底边BC
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能利用性质证明两个角相等或两条线段相等.
初中数学 等腰三角形有哪些全等性质
初中数学等腰三角形有哪些全等性质等腰三角形是指具有两条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在等腰三角形中,两条边被称为腰,而第三条边被称为底边。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也是相等的。
等腰三角形的全等性质是指两个等腰三角形在边长和角度上完全相等,即它们的对应边长和对应角度都相等。
下面我们将详细解释等腰三角形的全等性质:1. 全等边性质:如果两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的边长相等,那么这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全等的。
即如果在两个等腰三角形中,AB = A'B' 且AC = A'C',那么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C'是全等的。
2. 全等角性质:如果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相等,那么这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全等的。
即如果在两个等腰三角形中,∠B = ∠B' 且∠C = ∠C',那么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C'是全等的。
3. 全等边角边性质:如果两个等腰三角形的一对腰的边长和对应的顶角相等,且底边长度也相等,那么这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全等的。
即如果在两个等腰三角形中,AB = A'B',∠B = ∠B',AC = A'C',那么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C'是全等的。
4. 全等边边边性质:如果两个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边长都相等,那么这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全等的。
即如果在两个等腰三角形中,AB = A'B',BC = B'C',AC = A'C',那么三角形ABC 和三角形A'B'C'是全等的。
通过这些全等性质,我们可以判断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否全等,以及在已知一些边长和角度的情况下,计算出其他未知的边长和角度。
这些全等性质也为解决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几何问题提供了依据。
在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全等性质来证明几何定理、解决几何问题,或者进行构造等腰三角形的操作。
初二数学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一.学习目标1. 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并能判定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2. 正确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它们的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二.重难点分析重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及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难点:综合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三.知识梳理四.精讲精练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两腰相等.(2)两底角相等.(3)“三线合一”,即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4)是轴对称图形,底边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例1.如图,AE∥BD,C是BD上的点,且AB=BC,∠ACD=110°,则∠EAB度数为()A.70° B.55° C.40° D.35°【答案】C【解析】解:∵∠ACD=110°,∴∠BCA=70°,∵AB=BC,∴∠BAC=∠BCA=70°,∵AE∥BC,∴∠EAC=∠ACD=110°,∴∠EAC=110°﹣70°=40°.例2.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4cm和1cm,则这个三角形周长是()A.9cm B.6cm C.9cm或6cm D.10cm【答案】A【解析】解:当腰长是1cm时,因为1+1<4,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应排除;当腰长是4cm时,因为4+4>1,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此时周长是9cm;例3.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AB=AC.若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于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E=EC B.AE=BE C.∠EBC=∠BAC D.∠EBC=∠ABE【答案】C【解析】解:∵AB=AC,∴∠ABC=∠ACB,∵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于点E,∴BE=BC,∴∠ACB=∠BEC,∴∠BEC=∠ABC=∠ACB,∴∠A=∠EBC,练习.如图,直线l1∥l2,以直线l1上的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直线l1、l2于点B、C,连接AC、BC.若∠ABC=67°,则∠1=()A.23° B.46° C.67° D.78°【答案】B【解析】解:根据题意得:AB=AC,∴∠ACB=∠ABC=67°,∵直线l1∥l2,∴∠2=∠ABC=67°,∵∠1+∠ACB+∠2=180°,∴∠1=180°﹣∠2﹣∠ACB=180°﹣67°﹣67°=46°.例4.某城市几条道路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CD,AE与AB的夹角为48°,若CF 与EF的长度相等,则∠C的度数为()A.48° B.40° C.30° D.24°【答案】D【解析】∵AB∥CD,∴∠1=∠BAE=48°,∵∠1=∠C+∠E,∵CF=EF,∴∠C=∠E,∴∠C=∠1=×48°=24.练习1. 如图,AB∥CD,AD=CD,∠1=70°30',则∠2的度数是()A.40°30'B.39°30'C.40° D.39°【答案】C【解析】∵QR∥OB,∠AOB=40°,∴∠AQR=∠AOB=40°,∵OP=QP,∴∠PQO=∠AOB=40°,∵∠AQR+∠PQO+∠PQR=180°,∴∠PQR=180°﹣2∠AQR=100°.练习2. 如图,已知DE∥BC,AB=AC,∠1=125°,则∠C的度数是()A.55° B.45° C.35° D.65°【答案】A【解析】解:∵∠1=125°,∴∠ADE=180°﹣125°=55°,∵DE∥BC,AB=AC,∴AD=AE,∠C=∠AED,∴∠AED=∠ADE=55°,又∵∠C=∠AED,∴∠C=55°.例5.已知实数x,y满足,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20或16 B.20 C.16 D.以上答案均不对【答案】B【解析】解:根据题意得,解得,(1)若4是腰长,则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4、8,不能组成三角形;(2)若4是底边长,则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8、8,能组成三角形,周长为4+8+8=20.练习.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1:2:3,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5cm和7cm,则它的周长是.【答案】直角;37cm【解析】解:∵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1:2:3,∴最大的角=180×=90°,∴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①7cm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7cm、7cm、15cm,∵7+7=14<15,∴不能组成三角形,②7cm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7cm、15cm、15cm,能组成三角形,周长=7+15+15=37cm,综上所述,它的周长是37cm.例6.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O是△ABC内一点,且OB=OC,求证:AO⊥BC.【解析】证明:延长AO交BC于点D,在△ABO和△ACO中,,∴△ABO≌△ACO(SSS),∴∠BAO=∠CAO,∵AB=AC,∴AO⊥BC.练习.如图,已知△ABC,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EF垂直平分AC,分别交AC,AD,AB于点E,M,F.若∠CAD=20°,求∠MCD的度数.【解析】解:∵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AD⊥BC,∵∠CAD=20°,∴∠ACD=70°,∵EF垂直平分AC,∴AM=CM,∴∠ACM=∠CAD=20°,∴∠MCD=50°.例7.如图1,若△ACD的周长为7cm,DE为AB边的垂直平分线,则AC+BC= cm.【解析】解:1、∵DE为AB边的垂直平分线,∴AD=BD,∴△ACD的周长=AC+AD+DC=AC+CD+BD=AC+BC=7cm.练习.如图2,已知△ABC中,∠A=36°,AB=AC,BD为∠ABC的平分线,则图中共有个等腰三角形.【答案】 3【解析】解:∵AB=AC,∠A=36°,∴△ABC是等腰三角形,∠C=∠ABC==72°,∵BD为∠ABC的平分线,∴∠ABD=∠A=∠DBC=36°,∴AD=BD,△ADB是等腰三角形,∴∠BDC=180°﹣36°﹣72°=72°=∠C,∴BC=BD,△CDB是等腰三角形,例8.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E⊥BE于点E,且BE=.求证:AB平分∠EAD.【解析】证明:∵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BD=BC,AD⊥BC,∵BE=BC,∴BD=BE,∵AE⊥BE,∴AB平分∠EAD.练习1.在△ABC 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BE⊥AC于点E.求证:∠CBE=∠CAD.【解析】证明:∵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D⊥BC,又∵BE⊥AC,∴∠ADC=∠BEC=90°,∴∠CBE+∠C=∠CAD+∠C=90°∴∠CBE=∠CAD.练习2.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D=CD,DE⊥AB于E,DF⊥AC于F.求证:DE=DF.【解析】证明:∵AB=AC,∴∠B=∠C,∵DE⊥AB,DF⊥AC,∴∠DEB=∠DFC=90°,在△BDE和△CDF中,,∴△BDE≌△CDF(AAS),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例1.在△ABC中,∠A、∠B、∠C对应的边分别为a、b、c,给出以下条件,不能判定其是等腰三角形的是()A.∠A:∠B:∠C=1:1:3 B.a:b:c=2:2:1C.∠B=50°,∠C=80°D.2∠A=∠B+∠C【答案】D【解析】解:A、∠A:∠B:∠C=1:1:2,∴∠A=∠B,故A是等腰三角形;B、a:b:c=2:2:1,∴a=b,故B是等腰三角形;C、∠B=50°,∠C=80°,∴∠A=∠B=50°,故C是等腰三角形;D、2∠A=∠B+∠C,∠A=60°,∠B+∠C=120°,故D不是等腰三角形;练习.在下面的三角形,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的是()A.有两个内角分别为110°,40°的三角形B.有两个内角分别为70°,55°的三角形C.有一个外角为100°,一个内角为80°的三角形D.有一个外角为100°,一个内角为50°的三角形【答案】 A【解析】解:A、有两个内角分别为110°,40°的三角形,第三个角是30°,不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有两个内角分别为70°,55°的三角形,第三个角是55°,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C、有一个外角为100°,一个内角为80°的三角形,与外角相邻的内角是80°,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D、有一个外角为100°,一个内角为50°的三角形,与外角相邻的内角是80°,第三个角是50°,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例2. 如图,在△ABC中,AB=AC,∠A=36°,两条角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F,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共()A.6个B.7个C.8个D.9个【答案】 C【解析】解:由题意得:∠ABD=∠DBC=∠ACE=∠BCE=∠A=36°,∠CBE=∠CEB=∠BDC=DCB=72°∴△ABC,△CBD,△BCE,△ABD,△ACE,△CDF,△BEF,△BCF均为等腰三角形.题中共有8个等腰三角形.练习.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点B的坐标分别为(0,5)、(6,5),在坐标轴上找一点C,使△ABC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C的个数是()A.5个B.6个C.7个D.8个【答案】 C【解析】解:∵点A、B的坐标分别为(0,5)、(6,5),∴AB⊥y轴,AB=6,①若AP=AB,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与坐标轴有4个交点,即满足△ABP是等腰三角形的P点有4个;②若BP=AB,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画弧与坐标轴有2个交点(A点除外),即满足△ABP 是等腰三角形的P点有2个;③若PA=PB,作AB的垂直平分线与坐标轴只有一个交点,即满足△ABP是等腰三角形的P 点有1个;所以点P在坐标轴上,△ABP是等腰三角形,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7个.例3、如图,在△ABC,∠A=36°,∠B=72°,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B于点D,E,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B【解析】解:∵∠A=36°,∠B=72°,∴∠ACB=180°﹣36°﹣72°=72°,∴∠ACB=∠B,∴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DE垂直平分AC,∴EA=EC,∴∠ACE=∠A=36°.∴AE=CE,∴△ACE是等腰三角形,∴∠AEC=180°﹣36°﹣36°=108°,∴∠BEC=72°.∴∠BEC=∠B,∴CE=BC.∴△BEC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有△ABC,△ACE,△BEC,练习. 如图,在△ABC中,∠ABC=45°,AD,CF都是高,相交于P,角平分线BE分别交AD,CF于Q,S,那么图中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A.5 B.4 C.3 D.2【答案】A【解析】解:∵等腰三角形有△ABD,△CFB,△AFP,△PQS,△CDP,共5个例4. 如图,点A、B分别在两条坐标轴上,在坐标轴上取一点P,使得△PAB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最多有_____个【答案】8【解析】解:当P在x轴上时,AB=AP时,P点有两个,BP=AP时,P点有一个,AB=BP时,P点有一个当P在y轴上时,AB=BP时,P点有两个,BP=AP时,P点有一个,AB=AP时,P点有一个,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P点有8个,练习.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O(0,0),P(2,1),Q是坐标轴上的一点,若△OPQ 成等腰三角形,则Q点所在的位置有()A.4处B.6处C.7处D.8处【答案】D【解析】解:如图,以点O为圆心,以OP为半径画弧,分别交x轴、y轴于两点;以点P 为圆心,以PO为半径画弧,分别交x轴、y轴于一点;作线段PO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x 轴、y轴于一点;综上所述,若△OPQ成等腰三角形,则Q点所在的位置有8处,例5、在△ABC中,AD平分∠BAC,BD=CD,DE⊥AB于点E,DF⊥AC于点F,求证:AB=AC.【解析】解:∵AD平分∠BAC,DE⊥AB于点E,DF⊥AC于点F,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得出DE=DF,又∵BD=CD,∠DEB=∠DFC=90°,∴Rt△DEB≌Rt△DFC,∴∠B=∠C,∴AB=AC.练习1. 已知:如图,锐角△ABC的两条高BD、CE相交于点O,且OB=OC.(1)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2)判断点O是否在∠BAC的平分线上,并说明理由.【解析】(1)证明:∵OB=OC,∴∠OBC=∠OCB,∵BD、CE是△ABC的两条高,∴∠BDC=∠CEB=90°.在△BDC和△CEB中,,∴△BDC≌△CEB(AAS),∴∠EBC=∠DCB,∴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2)解:点O在∠BAC的平分线上,理由如下:∵△BDC≌△CEB,∴BD=CE,又∵OB=OC,∴OD=OE.∵OD⊥AC,OE⊥AB,∴点O在∠BAC的平分线上.练习2.已知:如图,△ABC中,BC边上有D、E两点,∠1=∠2,∠3=∠4.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解析】证明:∵∠B=∠3﹣∠1,∠C=∠4﹣∠2,又∵∠1=∠2,∠3=∠4,∴∠B=∠C,∴AB=AC,即△ABC是等腰三角形.练习3. 如图,△ABC中,∠ACB=90°,CD⊥AB于D,AE平分∠BAC交CD于F,交BC于E,试说明△CEF是等腰三角形.【解析】解:∵∠ACB=90°,∴∠B+∠BAC=90°,∵CD⊥AB,∴∠CAD+∠ACD=90°,∴∠ACD=∠B,∵AE是∠BAC的平分线,∴∠CAE=∠EAB,∵∠EAB+∠B=∠CEF,∠CAE+∠ACD=∠CFE,∴∠CFE=∠CEF,∴CF=CE,∴△CEF是等腰三角形.练习4.已知:如图,AB=AC,D是AB上一点,DE⊥BC于点E,ED的延长线交CA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DF是等腰三角形.【解析】解:∵AB=AC,∴∠B=∠C(等边对等角).∵DE⊥BC于E,∴∠FEB=∠FEC=90°,∴∠B+∠EDB=∠C+∠EFC=90°,∴∠EFC=∠EDB(等角的余角相等).∵∠EDB=∠ADF(对顶角相等),∴∠EFC=∠ADF.∴△ADF是等腰三角形.例6.如图,在△ABC中,AB=AC,BD⊥AC于D,CE⊥AB于E,BD、CE相交于F.求证:AF平分∠BAC.【解析】证明:∵AB=AC(已知),∴∠ABC=∠ACB(等边对等角).∵BD、CE分别是高,∴BD⊥AC,CE⊥AB(高的定义).∴∠CEB=∠BDC=90°.∴∠ECB=90°﹣∠ABC,∠DBC=90°﹣∠ACB.∴∠ECB=∠DBC(等量代换).∴FB=FC(等角对等边),在△ABF和△ACF中,,∴△ABF≌△ACF(SSS),∴∠BAF=∠CAF(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AF平分∠BAC.练习.如图,△ABC中BD、CD平分∠ABC、∠ACB,过D作直线平行于BC,交AB、AC于E、F,求证:EF=BE+CF.【解析】解:∵△ABC中BD、CD平分∠ABC、∠ACB,∴∠1=∠2,∠5=∠6,∵EF∥BC,∴∠2=∠3,∠4=∠6,∴∠1=∠3,∠4=∠5,根据在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的原则可知,BE=ED,DF=FC,故EF=ED+DF=BE+CF.例7.如图,已知点D、E是△ABC的边BC上两点,且BD=CE,∠1=∠2.试证:△ABC是等腰三角形.【解析】证明:∵∠1=∠2,∴AD=AE,∠ADB=∠AEC,在△ABD和△ACE中,∴△ABD≌△ACE(SAS),∴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边都相等,三个角都相等,每一个角都等于60.等边三角形的判定:(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例1.下列关于等边三角形的说法正确的有()①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是60°;②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三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④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解: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都是60°;故①正确.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概念: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②正确;根据等边对等角;故③正确;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故④正确.练习1.如图,等边△ABC中,BD=CE,AD与BE交于P,AQ⊥BE,垂足为Q,PD=2,PQ=6,则BE的长为()A.14 B.13 C.12 D.无法求出【答案】A【解析】解:∵AB=BC,∠ABD=∠C=60°,BD=CE,∴△ABD≌△BCE,∴BE=AD,∠APQ=∠ABP+∠PAB=∠ABP+∠CBE=∠ABC=60°,在Rt△APQ中,PQ=6,AP=2PQ=12,∴BE=AD=AP+PD=12+2=14.练习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CBD=90°,BD=BC,则∠1的度数是.【答案】75°【解析】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BC=60°,∵BD=BC,∴AB=BD,∴∠BAD=∠BDA,∵∠CBD=90°,∴∠ABD=90°+60°=150°,∴∠BDA=15°,∵∠CBD=90°,BD=BC,∴∠BCD=∠BDC=45°,∴∠ADC=45°﹣15°=30°,∴∠1=∠ADC+∠BCD=30°+45°=75°.例2.如图,将边长为3cm的等边△ABC沿着边BC向右平移2cm,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15cm B.14cm C.13cm D.12cm【答案】C【解析】解:∵△ABC沿边BC向右平移2cm得到△DEF,∴DF=AC,AD=CF=2cm,∴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C+CF+DF+AD,=AB+BC+CF+AC+AD,=△ABC的周长+AD+CF,=9+2+2,=13cm.例3. 图①是一块边长为1,周长记为P1的正三角形纸板,沿图①的底边剪去一块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纸板后得到图①,然后沿同一底边依次剪去一块更小的正三角形纸板(即其边长为前一块被剪如图掉正三角形纸板边长的)后,得图①,①,…,记第n(n≥3)块纸板的周长为P n,则P n﹣P n﹣1的值为()A.B.C.D.【答案】C【解答】解:P1=1+1+1=3,P2=1+1+=,P3=1+++×3=,P4=1+++×2+×3=,…∴p3﹣p2=﹣==,P4﹣P3=﹣==,则Pn﹣Pn﹣1==.练习. 如图,∠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1,则△A n B n A n+1的边长为.【答案】2n﹣1例4. 已知:如图,等边△ABC中,AE=CD,AD、BE相交于点P,BQ⊥AD于Q.求证:BP=2PQ.【解析】解:AE=CD,AC=BC,∴EC=BD;∵△ABC为等边三角形,∴∠C=∠ABC=60°,AB=BC,在△BEC与△ADB中,∴△BEC≌△ADB(SAS),∴∠EBC=∠BAD;∵∠ABE+∠EBC=60°,则∠ABE+∠BAD=60°,∵∠BPQ是△ABP外角,∴∠ABP+∠BAP=60°=∠BPQ,又∵BQ⊥AD,∴∠PBQ=30°,∴BP=2PQ.练习1. 如图,等边△ABC中,D是BC上一点,以AD为边作等腰△ADE,使AD=AE,∠DAE=80°,DE交AC于点F,∠BAD=15°,求∠FDC的度数.【解析】解:∵∠DAE=80°,AD=AE,∴∠ADE=(180°﹣80°)=50°,∠ADC=∠BAD+∠B=15°+60°=75°,又∵∠ADE=50°∴∠FDC=∠ADC﹣∠ADE=75°﹣50°=25°.练习2.如图,已知△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E=CD.【解析】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BE=60°又∵△BDE是等边三角形,∴BE=BD,∠DBE=60°,∴∠ABE=∠DBE,∴在△ABE和△CBD中,,∴△ABE≌△CBD(SAS),∴AE=CD.练习3.△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连AE、BD,△ACE与△BCD全等吗?请说明理由.【解析】解:△ACE≌△DCB;理由:∵∠ACD=∠ECB=60°,∴∠ACD+∠DCE=∠ECB+∠DCE,∴∠ACE=∠DCB,∵在△ACE和△DCB中,∴△ACE≌△DCB(SAS).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重要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例1.如图是某商场一楼与二楼之间的手扶电梯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表示一楼、二楼地面的水平线,∠ABC=150°,BC的长是8m,则乘电梯从点B到点C上升的高度h是()A. m B.4 m C.4 m D.8 m练习1. 将一个有45°角的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放在一张宽为3cm的纸带边沿上,另一个顶点A在纸带的另一边沿上,测得三角尺的一边AC与纸带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成30°角,如图,则三角尺边AC的长为()A.6 B.3 C.4 D.6【答案】A练习2.如图,已知∠AOB=60°,点P在边OA上,OP=10,点M、N在边OB上,PM=PN,若MN=2,则OM=()A.3 B.4 C.5 D.6【答案】B【解析】解:作PH⊥MN于H,∵PM=PN,∴MH=NH=MN=1,∵∠AOB=60°,∴∠OPH=30°,∴OH=OP=5,∴OM=OH﹣MH=4,例2. 如图,在△ABC中,∠ACB=90°,BE平分∠ABC,ED⊥AB于D.如果∠ABC=60°,EC=3,那么AE等于()A.6 B.6 C.3 D.9【答案】A【解析】解:∵BE平分∠ABC,∠ABC=60°,∴∠CBE=30°,∵∠ACB=90°, ∴∠A=30°∴△AEB是等腰三角形∵ED⊥AB于D∴EC=ED=3∴在Rt△EDB中,EB=6∴EA=6练习.如图,在Rt△ABC中,∠C=90°,∠ABC=60°,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与AC于点D和点E.若CE=2,则AE的长是()A.4 B.4 C.8 D.8【答案】A【解析】解:∵在Rt△ABC中,∠C=90°,∠ABC=60°,∴∠A=30°,∵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EA=EB,ED⊥AB,∴∠A=∠EBA=30°,∴∠EBC=∠ABC﹣∠EBA=30°,又∵BC⊥AC,ED⊥AB,∴DE=CE=2.在直角三角形ADE中,DE=2,∠A=30°,∴AE=2DE=4,例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为AB的中点,DE⊥AC,垂足为点E.若AE=1,则△ABC的边长为()A.2B.4C.6D.8【答案】B【解析】解:∵△ABC是等边三角形,D为AB的中点,DE⊥AC,垂足为点E.若AE=1,∴在直角三角形ADE中,∠A=60°,∠AED=90°,∠ADE=30°,∴AD=2AE=2,又∵D为AB的中点,∴AB=2AD=4,练习.如图,在等边△ABC中,BD平分∠ABC交AC于点D,过点D作DE⊥BC于点E,且CE=1.5,则AB的长为()A.3B.4.5C.6D.7.5【答案】C【解析】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C=∠C=60°,AB=BC=AC,∵DE⊥BC,∴∠CDE=30°,∵EC=1.5,∴CD=2EC=3,∵BD平分∠ABC交AC于点D,∴AD=CD=3,∴AB=AC=AD+CD=6.例4.如图,已知Rt△ABE中∠A=90°,∠B=60°,BE=10,D是线段AE上的一动点,过D作CD交BE于C,并使得∠CDE=30°,则CD长度的取值范围是.【答案】0<CD≤5.【解析】解:当点D与点E重合时,CD=0,当点D与点A重合时,∵∠A=90°,∠B=60°,∴∠E=30°,∴∠CDE=∠E,∠CDB=∠B,∴CE=CD,CD=CB,∴CD=BE=5,∴0<CD≤5,练习1. 等腰三角形底角为15°,腰长为4,则三角形面积为.【答案】4【解析】解:作腰上的高CD,如图,∵AB=AC,∴∠B=∠C=15°,∴∠CAD=30°,∴CD=AC=2,∴三角形面积=AB•CD=×4×2=4.练习2. 如图,P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PD⊥OB,垂足为D,PC∥OB交OA于点C,若∠AOB=30°,PD=2cm,则PC= cm.【答案】4【解析】解:如图,过点P作PE⊥OA于点E,∵OP是∠AOB的平分线,PD=2cm,∴PE=PD=2cm,∵PC∥OB,∴∠POD=∠OPC,∴∠PCE=∠POC+∠OPC=∠POC+∠POD=∠AOB=30°,∴PC=2PE=2×2=4cm.练习3.如图,在△ABC中,∠ACB=90°,∠A=15°,D是边AB的中点,DE⊥AB交AC于点E.(1)求∠CDE的度数;(2)若BC=2,则AE的长是多少?【解析】解:(1)∵在△ABC中,∠ACB=90°,D是边AB的中点,∴CD=AD=BD,∴∠DCA=∠A,∵∠A=15°,∴∠DCA=15°,∴∠BDC=∠A+∠DCA=30°,∵ED⊥AB,∴∠EDB=90°,∴∠CDE=90°﹣30°=60°;(2)连接BE,∵D为AB中点,DE⊥AB,∴BE=AE,∴∠EBA=∠A=15•,∴∠BEC=15°+15°=30°,∵BC=2∴在Rt△BCE中,AE=BE=2BC=4练习4.如图,已知某船于上午8点在A处观测小岛C在北偏东60°方向上.该船以每小时40海里的速度向东航行到B处,此时测得小岛C在北偏东30°方向上.船以原速度再继续向东航行2小时到达小岛C的正南方D点.求船从A到D一共走了多少海里?【解析】解:由题意知∠CAD=30°,∠CBD=60°,在△BCD中,∠CBD=60°,∴∠BCD=30°,∴BC=2BD,∵船从B到D走了2小时,船速为每小时40海里,∴BD=80海里,∴BC=160海里,由∠CBD=60°,得∠ABC=120°,∵∠CAD=30°,∴∠ACB=30°,∴AB=BC,∴AB=160海里,∵AD=AB+BD,∴AD=160+80=240(海里).因此船从A到D一共走了240海里.练习5.如图,在△ABC中,∠ACB=90°,∠A=30°,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和AC于点D,E.(1)求证:AE=2CE;(2)连接CD,请判断△B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证明:连接BE,∵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E=BE,∴∠ABE=∠A=30°,∴∠CBE=∠ABC﹣∠ABE=30°,在Rt△ABC中,BE=2CE,∴AE=2CE;(2)解:△BCD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DE垂直平分AB,∴D为AB中点,∵∠ACB=90°,∴CD=BD,∵∠ABC=60°,∴△BCD是等边三角形.五.课堂总结对于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的学习,通过动手折纸,在操作过程中体会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特征,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性质
等腰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具有许多特点和性质。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加深理解。
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等腰三角形是指两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它的性质有以下几点:1. 两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即底边两侧的角)相等。
这是等腰三角形的最基本性质之一。
例如,我们可以考虑一个等腰三角形ABC,其中AB=AC。
根据定义,我们可以得出∠B=∠C。
这个性质可以通过实际测量角度来验证。
2. 顶角平分底边: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即顶点的角)平分底边。
这意味着顶角的两个角度与底边的两个角度相等。
例如,我们可以考虑一个等腰三角形ABC,其中AB=AC。
根据定义,我们可以得出∠A=∠B=∠C。
这个性质可以通过实际测量角度来验证。
3. 等腰三角形的高线:等腰三角形的高线是从顶点到底边中点的线段,它与底边垂直。
例如,我们可以考虑一个等腰三角形ABC,其中AB=AC。
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绘制图形来验证高线的垂直性。
二、等腰三角形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情况。
1. 判定等腰三角形:当我们遇到一个三角形,需要判断它是否为等腰三角形时,可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判断。
例如,我们可以考虑一个三角形ABC,其中AB=AC。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A=∠B=∠C,从而判定这个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2. 求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当给定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度和高线长度时,我们可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其面积。
例如,我们可以考虑一个等腰三角形ABC,其中AB=AC,高线AD与底边BC垂直,且AD=h。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BC=2AD。
因此,等腰三角形的面积S=1/2×BC×h=AD×h。
三、等腰三角形的拓展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到其他几何概念中。
1.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指两边平行且等长的梯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是指具有两条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具有许多有趣的特点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相关定理。
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等腰三角形是指具有两条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在等腰三角形中,这两条边被称为腰,而另外一条边称为底边。
由于两条腰的长度相等,所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也必然相等。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由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可知,两条腰的长度相等,因此底角也必然相等。
这是等腰三角形最基本的性质之一。
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底角:在等腰三角形中,顶角与底角之间的关系十分特殊。
根据平分角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将平分底角,使得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底角的一半。
3. 等腰三角形中,顶角、底边、高线之间存在特殊关系:等腰三角形中,高线是从顶角向底边作垂直线,垂足处的线段被称为高线。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高线将底边平分,并且高线与底边垂直。
4. 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上的高线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上的高线长度相等。
因为两条腰的长度相等,所以它们与底边构成的高线长度也必然相等。
5.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夹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夹角等于顶角的一半。
这是等腰三角形中重要的定理之一,也是许多证明问题中的关键。
6. 等腰三角形中,高线、中线、角平分线重合:在等腰三角形中,高线、中线和角平分线三者的垂足点重合。
这是等腰三角形中有趣的性质之一。
三、等腰三角形的应用1.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几何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应用于各种几何问题的求解过程中。
例如,通过已知条件推导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而解决其他相关问题。
2. 构造等腰三角形: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候需要根据具体要求构造等腰三角形。
通过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在平面上进行精确的构造,满足特定的需求。
4. 证明几何定理:在数学证明中,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往往被用作证明其他几何定理的基础,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特性来推导其他结论。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2.4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共16张PPT)
数学 八年级上册 浙教版
第2章 特殊三角形
2.4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复习回顾:
等腰三角形的性等. (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和底边上的高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定义)
解: ∵ ∠ DAC= ∠ C+ ∠ ABC (三角形外角和的性质) 又 ∵ ∠ C=30 ° ∠ DAC= 60 ° ∴ ∠ ABC= ∠ DAC -∠ ACB=60 °- 30 ° =30 °∴ ∠ ABC= ∠ C ∴ AB=AC(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等角对等边) 即AC的长就是河宽。
30
O
60
形.
“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辨一辨: “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等边对等角。” 性质 判定
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等角对等边
问:如图,下列推理正确吗? A
1 2
C
1
D
B
D ∵∠1=∠2 ∴ BD=DC (等角对等边)
C
A
2
B
∵∠1=∠2 ∴ DC=BC (等角对等边)
错,因为都不是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60°
A
C
∴∠A=∠B =∠C=60°.
∴△ABC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 形).
第二种情况:顶角是60°;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60°. 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AB=AC,∠A=60°(已知), ∴∠C=∠B=60°(在同一个三角形 中,等角对等边) ∴∠A=∠B=∠C =60°, ∴△ABC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 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B C A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1课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证明:∵△ABC为等腰三角形,AB=AC,
∴∠ABC=∠ACB.
又∵BD、CE为底角的平分线,
∴ DBC 1 ABC,ECB 1 ACB,
2
2
∴∠DBC=∠ECB.
∵∠DBC=∠F,∴∠ECB=∠F,
∴EC∥DF. 侵权必究
当堂练习
7.A、B是4×4网格中的格点,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 形的边长为1,请在图中标出使以A、B、C为顶点 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格点C的位置.
侵权必究
当堂练习
✓ 当堂反馈 ✓ 即学即用
侵权必究
当堂练习
1.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则另两个角分别是( B )
A.30°,60°
B.45°,45°
C.45°,90°
D.20°,70°
2.如图,在△ABC中,AB=AC,过点A作AD∥BC,
若∠1=70°,则∠BAC的大小为( A ) A.40° B.30° C.70° D.50°
侵权必究
讲授新课
(1)解:∵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
∴∠BAD=∠CAD,∴∠BAC=2∠BAD=50°.
∵AB=AC,
∴
∠C=∠ABC
= =
112(1(18800°-°-50°)=∠6A5)°.
2
(2)证明:∵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
∴ED⊥BC,
又∵BG平分∠ABC,EF⊥AB,
B
C
∠A=36°,∠ABC=∠C=72°.
归纳 在含多个等腰三角形的图形中求角时,常常利用
方程思想,通过内角、外角之间的关系进行转化求解.
侵权必究
讲授新课
如图,在△ABC中,AB=AD=DC, ∠BAD=26°,求∠B和∠C的度数. 解:∵AB=AD=DC
2022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七章特殊三角形17.1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授课课件新版冀教版
BC AC,
在△PCB和△ECA中,∵
BCP
ACE
,
P C E C ,
∴△PCB≌△ECA(SAS). ∴∠ABC=∠CAE,
∴∠ACB=∠CAE,∴AE∥BC.
知4-练
2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是角平分线,
△ADE是等边三角形,下列结论:①AD⊥BC;
②EF=FD;③BE=BD.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
总结
知2-讲
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时,通常利用全等三角形来 证,此种方法先观察要证明相等的两个角分别属于 哪两个三角形,设法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最后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结论.
知2-练
1 [中考·宿迁]如图,已知AB=AC=AD,且AD∥ BC. 求证:∠C=2∠D.
证明:∵AB=AC=AD, ∴∠ABC=∠C,∠ABD=∠D. ∵AD∥BC,∴∠CBD=∠D. ∴∠ABD+∠CBD=2∠D, 即∠ABC=2∠D.∴∠C=2∠D.
为( A )
A.3 B.2 C.1
D.0
等腰三角形中求角的度数的“三种方法” (1)利用等边对等角得相等的角. (2)利用三角形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导出
各角之间的关系. (3)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方程.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包含三层含义: (1)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则它平分顶角,垂
AB AC(已知),
∵ 12(角平分线的概念),
AD AD(公共边),
∴△ABD≌△ACF(SAS). ∴∠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归纳
知2-导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知2-讲
例2 已知:如图,在△ABC中, AB = AC,BD,CE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是指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1. 顶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也是底边的中线。
这意味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与底边相等,并且平分线的中点与底边的中点重合。
2. 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是相等的。
这是等腰三角形最基本的性质之一,也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的重要依据。
3. 高线重合:等腰三角形的两条高线重合于底边中点。
这意味着等腰三角形的两条高线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与底边的中点重合。
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方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1. 两边相等: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相等,那么它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这是最简单的判定方法,只需要比较两条边的长度即可。
2. 底角相等: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那么它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这个方法也比较简单,只需要用量角器或直尺测量两个角的度数即可。
3. 顶角平分线:如果一个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与底边的中线重合,那么它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这个方法需要用到直尺和量角器,先画出顶角平分线,再测量底边中线的长度,如果两者重合,就可以判定为等腰三角形。
三、实际应用等腰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等腰三角形的形状,比如屋顶的斜面。
通过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形状。
此外,等腰三角形还与数学中的其他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与底边的中线重合这一性质,与中位线的性质有着相似之处。
通过比较和分析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总结:等腰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几何》第三单元“三角形”的第二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然后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总结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最后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加深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对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较为抽象,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推理等方法,自主探究并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容易混淆,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区分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推导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2.自主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推理等方法,自主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合作学习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讲解法:老师对等腰三角形性质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三角板、剪刀、彩纸等。
2.学具:学生手册、练习册、彩笔、剪刀、彩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图片,如:金字塔、蜡烛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图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教师总结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并提问:“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腰三角形知识点和典型习题分类汇总附答案
第7讲等腰三角形❖基本知识(熟记,会画图,要提问.)(1)(等边对等角).【证明之】(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证明之】(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证明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方程思想计算角度】1、【易】如图,求下列等腰三角形的所有角的度数。
(1)顶角30° (2)底角30°2、【易】计算:(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10°,求其余内角。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求其余内角。
(3)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角分别为(2x-2)°,(3x-5)°,求这个等腰三角形各角的度数。
3、【易】如图所示,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4、【易】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ADB和△C的度数.5、【中】如图所示,五角星的五个角都是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则△AMB的度数为______.6、【中】如图,AB=AC,△A=40°,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求△DBC的度数.7、【中】如图,等腰△ABC中,AB=AC,△DBC=15°,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A的度数是_______.【基础证明题】8、【易】如图,AD△BC,点E在AB的延长线上,CB=CE,试猜想△A与△E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9、【中】已知:CD平分AB,且CD=AD=BD,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这句话倒过来也是对的,学到矩形时会证明。
】10、【中】如图,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D=CE.【全等法或三线合一法】11、【中】【仿上题】如图,点D 、E 在△ABC 的边BC 上,AB=AC .若BD=CE ,F 为DE 的中点,求证:AF△BC .12、【中】如图,在△ABC 中,AB=AC ,D 为BC 边上一点,△B=30°,△DAB=45°.(1)求△DAC 的度数;(2)求证:DC=AB .13、【难】如图,在△ABC 中,AB=AC ,△ABC 、△ACB 的平分线BD ,CE 相交于O 点,且BD 交AC 于点D ,CE 交AB 于点E .某同学分析图形后得出以下结论:△△BCD△△CBE ;△△BAD△△BCD ;△△BDA△△CEA ;△△BOE△△COD ;△△ACE△△BCE ;上述结论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14、【中】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 ,D 是BC 的中点,DE△AB ,DF△AC ,E ,F 分别是垂足,求证:AE=AF .15、【中】如图,已知:AB=AC ,△CAE 是△ABC 的外角,△1=△2.求证:AD △ BC .参考答案1、(1)底角75°;(2)底角30°,顶角120°.2、(1)35°,35°;(2)50°,50°;或80°,2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BD=CD
∠BAD = ∠CAD
底边上的中线 顶角的平分线
B
D
C
∠ADB =∠ADC
底边上的高
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简写成“等边对等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
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简称“三线合 一”。
我能来证明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A
∠ADB =∠ _A_D__C_=__9_0°
B
D
C
同步练习2
1.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40°,它的另外
两个角为 _7__0_°___,7__0_°___或___4_0_°___,_1_0_0°
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20°,它的另
外两个角为_____3_0_°__,_3_0_°_____
同步练习3
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
△ABC有什么特点?
上述过程中,剪刀剪过的两条来自是相等的,C即△ABC中 AB=AC ∴ △ABC是等腰三角形
A
B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
的线段和角.
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
A
AB=AC BD=CD AD=AD
∠B = ∠C. ∠BAD = ∠CAD
优美的风景带你走 进今天的数学课!
八年级 上册
夏津县新盛店镇中学 岳荣燕
回到第一页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等腰三角形的两 个性质
(2)我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概 念和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A
顶
腰
角
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案)
其次,在教学难点部分,如底角平分线相等这一性质,学生们普遍感到困惑。我尝试通过画图和实际操作来解释,但感觉讲解还不够透彻。下次,我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或角度来阐述这个性质,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今天学习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把握。但在课后,我还是要关注那些课堂上表现出疑问的学生,确保他们能够真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判定方法,明确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的基本性质;
-学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面积等;
-掌握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平分线相等、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的性质,并能应用于几何证明和计算。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概念。等腰三角形是两条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它在几何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建筑等领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等腰三角形在桥梁建筑中的应用,了解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底角平分线相等,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举例:针对底角平分线相等的难点,通过图形演示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性质。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指导学生如何找到关键信息,运用该性质进行解题。对于顶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的性质,通过构造直观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以便在几何证明中正确运用。
初二数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知识精讲 人教义务几何
初二数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知识精讲人教义务几何【学习目标】1.能熟练地说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两个推论,并会进行有关计算.2.能运用性质和推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问题.3.会证明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几何命题.【主体知识归纳】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三线合一性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各边都相等,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基础知识精讲】1.为了牢固地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灵活地运用它们,应非常熟练地进行下面的推理.如图3—143,在△ABC中,(1)∵AB=AC,∴∠B=∠C.(2)∵AB=AC,∠1=∠2,∴AD⊥BC,BD=CD.(3)∵AB=AC,BD=CD,∴AD⊥BC,∠1=∠2.(4)∵AB=AC,AD⊥BC,∴BD=DC,∠1=∠2.2.证明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几何命题是这一节的难点.首先应读懂题意,画出图形;然后分析题设和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最后给出证明,如果已知中有“等腰三角形”这个条件,在已知中一般要具体写出哪两条边相等,以便证明时应用.3.在等腰三角形中,作顶角的平分线或作底边上的中线或作底边上的高是一种常见的辅助线.【例题精讲】[例1]求证: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平分线平行于底边.剖析:本题的题设“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平分线”,结论是“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底边”,因此,先作一个等腰三角形,在此基础上作出顶角的一个外角平分线,如图3—144,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即已知:如图3—144,△ABC中,AB=AC,E在BA延长线上,∠1=∠2.求证:AD∥BC.剖析:要证平行,从角上考虑,本题的图形AD与BC既被BE所截又被AC所截,同时存在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可证∠1=∠B或∠2=∠C或∠BAD+∠B=180°之一成立即可,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外角性质这并不难办到.证明:∵AB=AC(已知),∴∠B=∠C(等边对等角).又∵∠1+∠2=∠B+∠C(三角形外角性质),又∵∠1=∠2(已知),∴2∠1=2∠B,∴∠1=∠B.∴AD∥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说明:其他证法请读者写出,此略.[例2]如图3—145,已知在△ABC中,AB=AC,D为AC上任意一点,延长BA到E,使AE=AD,连结DE,求证:DE⊥BC.剖析:欲证DE⊥BC,BC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三角形的高垂直于底边,所以想到作AF⊥BC,垂足为F,要证DE⊥BC,只需证DE∥AF,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外角的性质容易证明.证明:作AF⊥BC,垂足为F.∵AB=AC,∴∠1=∠2,又∵∠BAC=∠E+∠ADE,∴2∠1=∠E+∠ADE,∵AE=AD,∴∠E=∠ADE,∴2∠1=2∠E,即∠1=∠E,∴DE∥AF,∴DE⊥BC.说明: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顶角的平分线这三条辅助线,有时作哪一条效果是相同的,但有的题目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线.[例3]等腰△ABC中,有一内角为40°,求其余两个内角.剖析:40°的角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所以,应分两种情况来解.解:(1)若40°角为顶角,则两底角相等,且底角为︒=︒-︒70240180,所以其余两个内角都是70°.(2)若40°角为底角,则另一底角也是40°,顶角应为180°-2×40°=100°,所以其余两个内角度数分别为40°、100°.说明:(1)有关等腰三角形的角的计算题,一般要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相结合,应注意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能是钝角,可能是锐角,也可能是直角,但底角一定是锐角.(2)若已知角为锐角,则此角可作顶角,也可作底角;若已知角为钝角,则此角只可能作顶角;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n °,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2180︒-︒n .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m °,则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80°-2m °).[例4]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它的周长分为18 cm 和21 cm 两部分. 求:它的三边长.剖析:在△ABC 中,AB =AC ,BD 是中线,BD 把周长分为18 cm 和21 cm 两部分,有可能是AB +AD =18 cm ,也有可能是BC +CD =18 cm ,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解:在△ABC 中,设AB =AC ,BD 是它的中线,根据题意,设腰长为x cm ,底边长为y cm ,则有:⎩⎨⎧==⎩⎨⎧==⎪⎪⎩⎪⎪⎨⎧=+=+⎪⎪⎩⎪⎪⎨⎧=+=+;11,14;15,12:;1821,2121;2121,1821y x y x x y x x x y x x 或解这两个方程组得或 ∴△ABC 的三边长AB =AC =12,BC =15或AB =AC =14,BC =11.说明:(1)有关等腰三角形的边的计算题,一般要与周长和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相结合,应注意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检查求出的三边.(2)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没有注明哪条边是腰,哪条边是底的情况下,要注意讨论,看一看各种条件是否符合题意.【同步达纲练习】 1.判断题(1)若等腰三角形腰长为4,则底边长x <8; (2)最大内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填空题(1)如图3—147,在△ABC 中,①∵AB =AC ,∴∠_____=∠_______;②∵AB=AC,∠1=∠2,∴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顶角为__________.(3)在等腰三角形ABC中,一腰上的高是1 cm,这条高与底的夹角是45°,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__.(1)如图3—148,AB=AC,FD⊥BC于D,DE⊥AB于E,若∠AFD=145°,则∠EDF=__________.(5)如图3—149,B、D在AN上,C、E在AG上,且AB=BC=CD,EC=ED=EF,∠A=20°,则∠FEG=__________.(6)如图3—150,∠A=15°,AB=BC=CD=DE=EF,那么∠FEM=__________.(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钝角,则它的底角的取值X围是__________.(8)若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为α,它和顶角β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3.选择题(1)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等于100°,则另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A.40°,40°B.100°,20°C.50°,50°D.40°,40°或100°,20°(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50°,50°,80°B.80°,80°,20°C.100°,100°,20°D.50°,50°,80°或80°,80°,20°(3)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比顶角大15°,那么顶角为A.45°B.40°C.55°D.50°(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 cm,另一边长为6 cm,则它的周长为A.11 cmB.17 cmC.16 cmD.16 cm或17 cm(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 cm,另一边长为9 cm,则它的周长为A.13 cmB.17 cmC.22 cmD.17 cm或22 cm(6)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5 cm,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两部分的差为3 cm,则腰长为A.2 cmB.8 cmC.2 cm或8 cmD.以上结论都不对(7)已知:如图3—151,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A.30°B.45°C.36°D.72°(8)如图3—152,在△ABC中,AB=AC,∠BAD=30°且AD=AE,则∠EDC等于A.10°B.12.5°C.15°D.20°(9)如图3—153,△ABC中,点D在AC上,且AB=AD,∠ABC=∠C+30°,则∠CBD等于A.15°B.18°C.20°D.22.5°(10)如图3—154,△ABC中,D为BC上一点,而且AB=AC=BD,则图中∠1与∠2的关系为A.∠1=2∠2B.2∠1+∠2=180°C.∠1+3∠2=180°D.3∠1-2∠2=180°(11)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平分线与底边平行B.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C.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D.等腰三角形一边不可以是另一边的二倍(12)在等腰三角形中,AB的长是BC的2倍,周长为40,则AB的长为A.20B.16C.16或20D.以上都不对4.如图3—155,在正三角形ABC的BC边上任取一点D,以CD为边向外作正三角形CDE.求证:BE=AD.5.如图3—156,在△ABC 中,AB =AC ,E 是AB 的中点,以点E 为圆心,EB 为半径画弧,交BC 于点D ,连结ED ,并延长ED 到点F ,使DF =DE ,连结FC .求证:∠F =∠A .6.如图3—157,在△ABC 中,D 是BC 边上一点,AD =BD ,AB =AC =CD ,求∠BAC 的度数.7.如图3—158,在△ABC 中,AB =AC ,∠BAD =30°,且AD =AE .求∠EDC 的度数.8.如图3—159,已知在△ABC 中,AB =AC =CE ,B 是AD 上一点,BE ⊥CB 交CD 于E ,AC ⊥DC .求证:BE =21BC .9.已知:如图3—160,D 、E 分别为等边△ABC 的边BC 、AC 上的点,且BD =CE ,连结BE 、AD ,它们交于F .求证:∠AFE =60°.【思路拓展题】 想一想如图3—161,AOB 是一钢架,且∠AOB =10°,为使钢架更加坚固,需在其内部添加一些钢管EF 、FG 、GH ……,添加的钢管长度若都与OE 相等,那么最多能添加这样的钢管多少根?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 1.(1)× (2)√ 2.(1)①B C ②DC(或21BC ) ADBC (2)80°或20° (3)21cm 2 (4)55° (5)100° (6)75° (7)0°<α<45° (8)α=21β3.(1)A (2)D (3)D (4)D (5)C (6)B (7)C (8)C (9)A (10)D (11)A (12)B 4.提示:证△ACD ≌△BCE .5.证明:连结AD ,∵ED =E B ,∴∠B =∠EDB ∵E A =ED ,∴∠EAD =∠EDA ,∴2∠EDB +2∠EDA =180°,∴∠EDB +∠EDA =90°,即AD ⊥BC , 又∵AB =AC ,∴BD =DC ,又∵∠EDB =∠CDF ,ED =DF ,∴△BDE ≌△CDF ,∴∠F =∠BED , ∵AB =AC ,∴∠EDB =∠ACB ,∵EF ∥AC ,∴∠A =∠BED ,∴∠F =∠A .6.108°.提示:设∠B =x °,则∠C =∠BAD =x °,∠AD C =90°-21x °,利用∠AD C =∠B +∠BAD =2x °,可求得x =36.7.15°8.证明:作AF ⊥BC 于点F ,则∵AC =AB , ∴AF 同时为△ABC 的中线,即CF =21BC , 由已知条件易证△ACF ≌△CEB , ∴BE =CF ,即BE =21BC . 9.提示:证明△ABD ≌△BCE (SAS ) ∴∠BAD =∠CBE∵∠AFE =∠BAD +∠ABE ∴∠AFE =∠C B E +∠ABE , ∴∠AFE =∠ABC =60°【思路拓展题】 想一想最多能添加这样的钢管八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C
推论2 等于60 º.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
40 ° ⒈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0°,它的顶角为______. ⒉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7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 70°,40°或55°,55° __________________.
35 °,35 ° ⒊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1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_____.
A
B
D
C
例1 已知:如图,房屋的顶角∠BAC=100 º 过屋顶A的立柱 , AD BC , 屋椽AB=AC. 求顶架上∠B、∠C、∠BAD、 ∠CAD的度数. A 解:在△ABC中 ∵AB=AC,
∴∠B=∠C(等边对等角)
B
D
C
∴∠B=∠C= (180°-∠A) =4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又∵AD⊥BC, ∴∠BAD=∠CAD(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与底 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作底边的高线
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 △ ABC中,AB=AC. 求证: ∠B= ∠C. 证明:作底边高线AD. 在Rt△BAD和△RtCAD中, B D C A
AB=AC ( 已知 ),
AD=AD (公共边) , ∴ Rt △BAD ≌ Rt △CAD (HL). ∴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结论:在等腰三角形中,
① 顶角+2×底角=180° ② 顶角=180°-2×底角 ④0°<顶角<180° ⑤0°<底角<90°
③ 底角=(180°-顶角)÷2
4. 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推论,在△ABC中, AB=AC时, (1) ∵AD⊥BC,∴∠_____ = ∠_____,____= ____. BAD CAD BD CD BAD CAD AD BC (2) ∵AD是中线,∴____⊥____ ,∠_____ =∠_____. AD BC BD CD (3) ∵AD是角平分线,∴____ ⊥____ ,_____ =_____.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A 已知: Δ ABC中,AB=AC. 求证: ∠B=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C
作顶角的平分线
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 △ ABC中,AB=AC. 求证: ∠B= ∠C. B C D 证明: 作顶角的平分线AD. 在△BAD和△CAD中, AB=AC ( 已知 ), ∠ 1= ∠ 2 ( 辅助线作法 ), AD=AD (公共边) , ∴ △BAD ≌ △CAD (SAS). ∴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A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 底边.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
推论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 互相重合.
“三线合一”
在△ ABC中,AB=AC=BC,利用已有的知识,如何推导出 ∠A、 ∠B 、∠C 的度数.
A
高是常用的辅助线;
2、熟练求解等腰三角形的顶 等角对等边 角、底角的度数;
3、掌握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 等边三角形 应用。
各角都为60º
习题3.6
2、4、5
12
作底边中线 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 △ ABC中,AB=AC. 求证: ∠B= ∠C. 证明:作底边中线AD. 在△BAD和△CAD中, B D C A
AB=AC ( 已知 ), BD=CD ( 辅助线作法 ), AD=AD (公共边) , ∴ △BAD ≌ △CAD (SSS). ∴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BAD=∠CAD=50°
已知:如图, △ ABC中, ∠ABC=50 º ∠ACB=80 º , ,延长 CB至D,使BD=BA,延长BC至E,使CE=CA .连结AD、AE. 求∠D、∠E、∠DAE的度数 .
A
D
B
C
E
等 腰 三 角 形 的 性 质
等腰三角形 1、研究有关等腰三角形的问题, 三线合一 顶角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