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湖北省水资源公报

合集下载

200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4年,我国大江大河除长江、淮河的局部河段和珠江流域西江发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外,水势比较平稳,部分中小河流发生了较大洪水。

2004年全国旱情偏轻,农作物受旱面积比2003年减少约1.1亿亩,但华南部分地区旱情严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各级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通力协作,加强洪水管理,拓宽抗旱领域,控制了灾情的扩展蔓延,减少了灾害损失,保障了粮食丰收。

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努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在水利规划、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配置、农村水利、节约用水和水利改革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为推进新时期的治水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贡献。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 2004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少,全国平均降水量601毫米,折合降水总量为56876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减少6.5%。

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六区)面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值减少 6.3%,长江、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四区)面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值减少6.6%。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山东、新疆、天津、西藏、河南、湖南、重庆、青海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东偏多13.3%;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广东、海南、江苏和内蒙古偏少20%以上。

地表水资源量 2004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3126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244毫米,比常年值减少13.4%。

北方六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少15.2%,南方四区比常年值偏少13.0%。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只有山东、西藏、新疆、上海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山东偏多18.3%外,其他3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多程度均低于7%;比常年值偏少的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北京、江苏、河北、海南偏少四成以上,福建、甘肃、广东、江西和山西偏少四成至三成。

国家发改委2004年194号文

国家发改委2004年194号文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前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颁布单位】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发文字号】发改投资【2004】194号文【颁布时间】2004-02-05【生效时间】2004-02-05【时效性】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计委、建委、环保厅(局):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目前,库区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项目总体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已按要求在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前建成,影响区和上游区项目也已开始启动。

但有关部门在对三峡库区水污染治理项目的审计和概算核定中发现,一些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规模偏大,有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配套条件不落实,处理费征收标准偏低,建成后能力闲置。

为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提高投资效益。

这些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现就进一步做好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前期工作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确定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规模为避免出现建设规模偏大造成处理能力闲置的问题,在前期工作阶段,地方要对《规划》中确定的项目建设规模进行深入论证,进行必要的调整。

建设规模的调整按以下原则把握:一是要合理确定人均日综合用水指标。

根据规划项目服务区目前实际用水量和建设节水型城市的要求,人均日综合生活用水指标和万元工业产值耗水量指标应尽量取<室外给水设计规范>中的下限。

对现有实际污水量明显低于按下限用水指标测算的污水量的,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减量调整。

二是要合理确定人口增长规模。

包含人口机械增长在内的年人口综合增长率原则上应控制在4%以内。

三是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建设原则,污水处理厂要按近期规模进行建设。

近期规模按照现有污水产生量,并考虑按用水指标下限和人口增长率计算的近5年增量确定。

建成投产时污水处理量不得低于设计能力的60%,建成投产三年内污水处理量不得低于设计能力的75%。

荆州市水资源水环境概况

荆州市水资源水环境概况

荆州市水资源水环境概况1.自然地理概况1.1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富饶辽阔的江汉平原腹地。

北依荆门市,东与潜江市、仙桃市接壤,西与宜昌市以沮漳河隔河相望,南与湖南省交界。

处于东径111°15ˊ00″~114°05ˊ12″、北纬29°26ˊ15″~30°39ˊ44″之间。

全市现辖荆州、沙市二区和江陵、公安、监利三县,代管松滋、石首、洪湖三市,国土总面积14059km2。

1. 2地形地貌荆州市境内地形总体上为西高东低,西接鄂西山地,东跨江汉平原,中间是低丘相连的过渡带。

西部高山,一般海拔(黄海基面,下同)在600~800m之间,往东地势逐渐降低,一直过渡到海拔50m以下的冲积平原。

海拔最高点815m,位于松滋市西部卸甲坪乡的大岭,另外还有局部孤峰如石首桃花山高340m,公安黄山高264m,以及荆州区北部八岭山,高程为103m 。

除松滋西部和荆州区北部范围内有部分山丘区外,其余均为广阔平坦的低平原,海拔均在50m 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m。

全市一般平原区面积12219km2 , 占版土面积的86.9%,岩溶山区面积为1840km2, 占版土面积的13.1%.1.3水文气象、河流水系荆州市属东亚副热带季风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

其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为印度洋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季风,此种降水多为涡切变类型。

偏东水汽来自东海,降水多为东风带系统(台风)类型,上述类型天气系统规律是每年四月进入我市,运行方向是由东南逐渐向西北推进,6月中旬~7月上旬形成我市的“梅雨期”。

冬季受西伯利亚干冷气团控制,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降水量少。

全市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04~11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总时数为1800~2000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5.9~16.6℃,≥10℃年积温500~5350℃,年无霜期为242~263天。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68.2mm,呈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弱的趋势,洪湖市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为1248.2mm,其次是监利县,为1207.5mm,多年平均降雨量最小的是沙市区,仅1031.8mm,其它县市多年平均降水量见表。

2004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

2004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

2004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一、综述降水 2004年全省平均降水量523.3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8. 4毫米,属平水年份。

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太行山迎风区南部和北部、燕山迎风区以及沿海地区降水较多,东南部和西北部降水较少。

水资源全省地表水资源量61.3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3 1.0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54.2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2 8立方米。

供水量全省供水量194.3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36.06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157.80亿立方米,其他水源供水量0.50亿立方米。

用水量全省用水量194.36亿立方米,其中农林牧渔畜业用水量151.0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25.17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1 8.15亿立方米。

总用水量的耗水量143.86亿立方米。

地下水动态与年初相比,2004年末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26米。

监测区深层地下水位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衡水、沧州、邢台中东部平原分别平均下降3.22米、1.41米、1.15米。

废污水排放量全省总排放量17.92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60.8%,生活污水占39.2%。

地表水水质全省地表水水质监测河流(总长8683.2公里)中,有水的河段长7397.9公里,其中Ⅰ-Ⅲ类水质河长3919.7公里,Ⅳ-Ⅴ类水质河长295公里,超Ⅴ类水质河长3183.2公里。

全省河流水质污染较为严重。

二、水资源实况(一)降水量1、降水量的地区分布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太行山迎风区南部和北部、燕山迎风区以及沿海地区降水较多,东南部和西北部降水较少。

2、降水量的时程分配据代表站资料统计,2004年全省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出现在6~9月,四个月共降水475.2毫米,占年降水量的82.5%,其中7月降水量最大,为147.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5.6%,降水集中程度较高。

(二)地表水资源2004年全省自产水量61.32亿立方米,由上游各省、市、自治区流入河北省的地表水量28.22亿立方米,出境水量10.92亿立方米,入海水量6.26亿立方米(三)地下水资源2004年全省浅层地下水资源量131.06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多8.49亿立方米。

湖北统计年鉴2005-7

湖北统计年鉴2005-7

【行业】人口【地域】湖北【时间】20041231【参考资料】湖北统计年鉴2005【统计项目】湖北省2004年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人口比重统计(2004年抽样调查数)(1779字)【指标参数】湖北省2004年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人口比重统计(2004年抽样调查数)单位:%年龄别(岁) 合计未婚初婚有配偶再婚有配偶离婚丧偶小计男女小计男女小计男女小计男女小计男女小计男女总计 100.00 49.87 50.13 21.04 12.22 8.82 71.16 34.75 36.40 1.190.55 0.64 0.85 0.51 0.35 5.76 1.84 3.9315-19 12.26 6.65 5.61 11.92 6.54 5.39 0.33 0.11 0.22 0.01 0.0120-24 7.68 3.74 3.94 5.95 3.25 2.71 1.72 0.50 1.2325-29 7.30 3.52 3.78 1.86 1.31 0.55 5.38 2.18 3.20 0.030.01 0.02 0.02 0.01 0.01 0.01 0.01 0.0130-34 10.37 5.12 5.25 0.58 0.46 0.12 9.58 4.55 5.02 0.070.04 0.03 0.11 0.05 0.06 0.04 0.02 0.0235-39 12.10 5.84 6.27 0.22 0.20 0.02 11.49 5.45 6.03 0.140.04 0.10 0.16 0.10 0.06 0.10 0.04 0.0640-44 10.51 5.24 5.28 0.15 0.14 0.02 9.89 4.89 5.00 0.180.07 0.11 0.15 0.09 0.06 0.13 0.05 0.0945-49 9.24 4.49 4.75 0.07 0.07 8.67 4.18 4.49 0.170.08 0.09 0.13 0.08 0.05 0.21 0.08 0.1350-54 8.91 4.60 4.31 0.11 0.10 8.14 4.19 3.95 0.220.09 0.12 0.10 0.06 0.04 0.35 0.15 0.2055-59 6.49 3.35 3.14 0.06 0.05 0.01 5.76 3.03 2.73 0.130.07 0.07 0.06 0.02 0.04 0.48 0.17 0.3160-64 4.97 2.50 2.48 0.04 0.04 0.01 4.07 2.16 1.90 0.11 0.07 0.04 0.03 0.02 0.01 0.73 0.21 0.5265岁及以上 10.14 4.82 5.32 0.08 0.07 0.01 6.14 3.50 2.64 0.15 0.08 0.06 0.09 0.06 0.03 3.69 1.10 2.59本正文被点击次数为 12--------------------------------------------------------------------------------【行业】人口【地域】湖北【时间】20041231【参考资料】湖北统计年鉴2005【统计项目】湖北省2004年分年龄性别人口比重统计(2004年抽样调查数)(895字)【指标参数】湖北省2004年分年龄性别人口比重统计(2004年抽样调查数)单位:%年龄别(岁) 总人口 #男 #女性别比(女=100)总计 100.00 52.02 47.98 108.420-4 3.86 2.14 1.72 124.425-9 6.96 3.66 3.30 110.9810-14 10.99 5.91 5.08 116.3415-19 7.53 3.99 3.54 112.7520-24 5.80 2.96 2.84 104.0725-29 8.12 4.12 4.00 103.1230-34 10.86 5.54 5.32 104.1935-39 11.26 5.90 5.36 110.2040-44 7.10 3.77 3.33 113.0545-49 7.14 3.68 3.46 106.2250-54 5.77 3.04 2.73 111.1755-59 4.03 2.11 1.92 109.6960-64 3.34 1.75 1.59 110.0665-69 3.08 1.64 1.44 114.3270-74 1.96 0.97 0.99 97.8175-79 1.28 0.58 0.70 82.0780岁及以上 0.92 0.27 0.65 41.79本正文被点击次数为 11--------------------------------------------------------------------------------【行业】人口【地域】湖北【时间】20041231【参考资料】湖北统计年鉴2005【统计项目】湖北省主要年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统计(1965--2004)(1548字)【指标参数】湖北省主要年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统计(1965--2004)年份人口变动数(万人) 变动系数(‰)出生数死亡数自然增长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965 121.48 34.75 86.73 35.10 10.04 25.061975 90.80 34.52 56.28 20.74 7.88 12.861978 84.91 32.12 52.79 18.67 7.06 11.611980 94.84 32.59 62.25 20.36 7.00 13.361985 97.83 37.37 60.46 19.95 7.62 12.331986 107.09 39.45 67.64 21.01 7.74 13.271987 108.56 36.12 72.44 21.43 7.13 14.301988 97.62 32.95 64.67 19.08 6.44 12.641989 110.13 36.24 73.89 21.09 6.94 14.151990 114.40 38.66 75.74 21.60 7.30 14.301991 113.34 40.30 73.04 20.70 7.36 13.341992 105.60 38.08 67.52 19.05 6.87 12.181993 112.55 38.92 73.63 20.04 6.93 13.111994 103.31 37.98 65.33 18.17 6.68 11.491995 92.96 39.70 53.26 16.18 6.91 9.271996 93.24 40.18 53.06 16.08 6.93 9.151997 86.62 39.13 47.49 14.81 6.69 8.121998 74.09 39.46 34.63 12.58 6.70 5.881999 68.52 37.73 30.79 11.57 6.37 5.202000 57.76 35.75 22.01 9.71 6.01 3.702001 50.84 36.27 14.57 8.51 6.07 2.442002 50.10 36.90 13.20 8.38 6.17 2.212003 49.50 35.60 13.90 8.26 5.94 2.322004 50.66 36.23 14.43 8.43 6.03 2.40注:1985年以后人口变动系数为人口抽样调查数,其余为公安年报数。

湖北汉江流域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

湖北汉江流域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
第3 4 卷第 1 1 期
湖北 文理学院学报
2 0 1 3 年第 1 1 期
短缺评价进行量化 ,相关数据的查找也 比较容易 ,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照汉江流域在湖北省的范围, 如图 1 所示 ,本文选择十堰 、襄阳、神农架林 区、荆 门、天门、潜江 、仙桃 、孝感 、武汉等 9 个行政区为 研究对象 ,使用上述方法对汉江流域湖北省水资源短缺进行风险评价. 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属于多因素综 合评价 ,主要方法有层次分析法( A H P ) 、模糊数学法 、投影追踪聚类等. 关于各种方法的计算过程和利弊 , 前人进行 了大量研究和比较 【 4 J .由于受到诸多不确定性 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种方法模型都难以全面地进行 评价 . 若将 A H P 与模糊数学法隶属度评价相结合 , 可使抽象的评价过程和算法具体化 , 评价结果也会一 目了然【 1 们 . 因此 , 本文先利用 A H P 辨识水资源短缺风险来源 , 再运用隶属度评价各个指标 的风险程度 , 从 而完成湖北汉江流域水资源短缺风险的评价.
表 1水 资源短 缺风 险评价 指标
A H P 权重计算主要有五个步骤 :问题层次化 、指标标度值确定 、建立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等. 其 中判断矩阵是由各层次n 个子指标两两比较重要性得到量化数值组成的 n × n 的 比较判断矩阵. 本文使用 1 — 5 标度法获得相对重要性量化数值【 8 】 , 强因子与弱因子比较 , 1 — 5 数值分别指
大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的计算. 状态层. 指标层 6 个判断矩阵单排列完成后 , 用各指标单排列权值乘以对应的 状 态 层 因子 单 排 列 权 值 得 到 所 有 指标 归一 化 权 值 . 判 断矩 阵一 致 性 检 验 通 过 公 式 t  ̄ I C R = C I / R I ,

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4年度全国环境质量基本稳定。

城市空气质量与上年相当,部分城市污染仍然严重。

酸雨污染略呈加重趋势。

地表水水质无明显变化,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与上年基本持平,东海和渤海污染严重。

城市声环境质量较好,辐射环境质量基本维持在天然本底水平。

耕地面积仍呈减少趋势。

生态状况无明显改善。

气候属偏好年份。

淡水环境 2004年七大水系的412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1.8%、30.3%和27.9%,七大水系总体水质与去年基本持平,珠江、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水质差。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

海河水系属重度污染,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56.7%,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辽河水系属中度污染,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32.4%、29.7%和37.9%,与上年相比总体水质好转;淮河水系属中度污染,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19.8%、47.6%和32.6%,部分支流污染仍严重,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黄河水系属中度污染,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36.4%、34.1%和29.5%,支流污染较重,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松花江水系属中度污染,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21.9%、53.7%和24.4%,与上年相比总体水质变差;长江水系属轻度污染,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72.1%、18.3%和9.6%,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长江省界断面水质保持良好;珠江水系总体水质良好,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78.8%、15.1%和6.1%,与上年相比水质基本持平。

2004年度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珠江。

2004年监测的27个重点湖库中,Ⅱ类水质的湖库2个,Ⅲ类水质的湖库5个,Ⅳ类水质的湖库4个,Ⅴ类水质湖库6个,劣Ⅴ类水质湖库10个。

工程水资源水环境评价及水土保持报告书

工程水资源水环境评价及水土保持报告书

**工程水资源水环境评价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二〇〇五年三月二十六日目录1 总论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2 建设项目概况2.1 选址情况2.2 建设项目规模及占地情况2.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基本情况2.3.1 分析评价区域选择2.3.2---区自然环境2.3.3---区社会经济2.3.4 ---区及---区水文地质2.3.5 ---区现状3 建设项目水资源评价3.1 ---区降水量3.1.1 多年平均降水量及其地区分布3.1.2 降水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3.2 ---区地表水资源量3.2.1 ---市有关水文站分布状况3.2.2 基本资料搜集和分析处理3.2.3 径流地区分布及---区地表水资源量3.2.4 ---区地表水资源量3.3 ---区地表水资源水质及---水质3.3.1监测项目3.3.2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3.3.3 评价项目3.3.4 评价结果3.3.5 ---水质监测结果4 ---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开发利用现状4.1 基本资料收集情况4.2 现状供用水量4.3 ---水资源开发现状5 ---区水环境影响评价5.1 水环境现状5.2 建设项目对水环境影响分析5.2.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5.2.2运用期水环境影响分析5.2.3 小结6.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措施6.1 扩建项目污染源控制措施6.2 水环境保护工程措施6.2.1 施工期水环境保护工程措施6.2.2 运用期水环境保护工程措施7、主要结论8 ---保护防治区水土保持方案8.1 **区土地利用现状8.2 **区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治情况8.3 项目区水土流失量预测8.4---保护防治区水土保持措施9综合结论1 总论2004年5月,经---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批准,---在---西岸征地约40亩,今拟在湖边修建护坡工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市湖泊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该项目必须进行水资源水环境水土保持分析评价工作。

湖北省水资源概况

湖北省水资源概况

湖北省简介湖北省,简称“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湖北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为邻。

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5%,居全国第14位。

省会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部地区龙头城市——武汉市。

宜昌市、襄阳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黄石市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湖北省的水资源的基本情况水力资源居中国第4位,地表水体积占中国第10位。

长江由西向东横贯全省。

汉江全长的3/4流经省境,与源出边境山地的众多河流,共同汇注长江。

省内中小河流共有1193条,总长度达3.5万多公里。

湖北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035.9亿立方米,折合深度为557.3毫米。

其中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006亿立方米。

其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特征与地表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其趋势是由南向北,由东、西向江汉平原腹地、由山区向平原逐渐减少。

此外,全省过境容水量约有6338亿立方米,因而有丰富径流量可供调蓄利用。

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水能达3308.1万千瓦。

省境淡水湖泊众多,有“千湖省”之称,多分布在江汉平原上,洪湖、梁子湖面积均在200平方公里以上。

省内浅层地下水储藏量丰富,估计为2650亿立方米,可开采储量约每年为355.7亿立方米,略等于全省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的36%。

地下水水质清洁,储量稳定。

我们来看看湖北省的降水情况湖北年平均降水量1180毫米,折合降水量2193亿立方米。

由于受水汽来向和地形等因素影响,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

这样就导致有的地方发洪水了,有的地方放还是干旱天气。

从河流、湖泊、水库的分布和多少来看湖北的水资源情况。

一.河流湖北河流众多。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省,并有洞庭湖的湘、资、沅(yuan第二声)、澧(li第三声)四水和汉江汇入干流。

湖北省水资源概况

湖北省水资源概况

湖北省简介湖北省,简称“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湖北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为邻。

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5%,居全国第14位。

省会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部地区龙头城市——武汉市。

宜昌市、襄阳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黄石市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湖北省的水资源的基本情况水力资源居中国第4位,地表水体积占中国第10位。

长江由西向东横贯全省。

汉江全长的3/4流经省境,与源出边境山地的众多河流,共同汇注长江。

省内中小河流共有1193条,总长度达3.5万多公里。

湖北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035.9亿立方米,折合深度为557.3毫米。

其中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006亿立方米。

其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特征与地表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其趋势是由南向北,由东、西向江汉平原腹地、由山区向平原逐渐减少。

此外,全省过境容水量约有6338亿立方米,因而有丰富径流量可供调蓄利用。

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水能达3308.1万千瓦。

省境淡水湖泊众多,有“千湖省”之称,多分布在江汉平原上,洪湖、梁子湖面积均在200平方公里以上。

省内浅层地下水储藏量丰富,估计为2650亿立方米,可开采储量约每年为355.7亿立方米,略等于全省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的36%。

地下水水质清洁,储量稳定。

我们来看看湖北省的降水情况湖北年平均降水量1180毫米,折合降水量2193亿立方米。

由于受水汽来向和地形等因素影响,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

这样就导致有的地方发洪水了,有的地方放还是干旱天气。

从河流、湖泊、水库的分布和多少来看湖北的水资源情况。

一.河流湖北河流众多。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省,并有洞庭湖的湘、资、沅(yuan第二声)、澧(li第三声)四水和汉江汇入干流。

【公文格式】省水文水资源局公文格式(WORD22页)

【公文格式】省水文水资源局公文格式(WORD22页)

如何提高公文制作的质量和水平——在全省水文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上的讲稿()各位办公室主任:初冬时节,全省水文系统办公室的同志聚集在革命老区黄冈,相互学习,交流工作,增进感情,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

在大家讨论之前,我先发个言,与在座的各位一起共同探讨公文处理工作,希望大家略有收益。

公文是一个单位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开展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其规范化要求很高。

一个单位公文处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一个单位工作人员的水平和素质,因此,搞好公文处理工作非常重要。

下面,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公文处理工作。

一、公文的种类及写作《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公文种类共有十三种,这里,我主要谈谈工作中最常见的几种公文。

(一)通知通知是知照性公文。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通知的特点:1、知照性。

通知的主要功能在于知照。

2、广泛性。

通知的广泛性表现在多方面。

3、时效性。

通知有一定的时效要求。

通知的分类:根据内容的不同,通知大体可以分为六类,1、发布指示的通知:用来发布指示、布置工作。

2、颁发规章的通知:如条例、规定、办法、细则、实施方案等,均适合通知颁发3、批转、转发文件的通知。

将某一下级机关报来的文件转发给有关下级机关,叫“批转”;将上级机关发下来的文件,或不相隶属机关发来的文件转发给下级机关,叫“转发”。

4、知晓性通知:此类通知一般只有告知性,没有指导性。

其用途十分广泛,机构、人事调整、启用作废公章、机构名称变更、迁移办公地址、安排假期等。

5、任免通知。

6、会议通知:既可用于下行,也可用于平行。

(二)函适用于不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函有时也可用于有相隶属关系的上下级机关之间。

如: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询问有关情况,用别的文种显然不合适,可以用函,但下级的答复最好用报告。

2003湖北省水资源公报

2003湖北省水资源公报

2003年湖北省水资源公报时间:2004年09月01日浏览次数:71次字体:大中小一、综述2003年,湖北省平均降水深1232.5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291.2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大4.4%。

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205.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12.8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234.1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占有2072立方米,亩均水资源占有量2634立方米。

全省降水分布总趋势为南多北少,除十堰市中部、襄樊市北部、宜昌荆门荆州结合部降水量小于900毫米,恩施、黄冈局部降水量大于1800毫米以外,其余地区降水量变化一般在900-1700毫米间。

2003年,全省总供水量245.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占96.6%,地下水源占2.8%,其它水源占0.6%;全省总用水量245.1亿立方米,按老口径统计,其中农业用水占57%,工业用水占31.5%,生活用水占有11.5%;按新口径统计,其中生产用水占90%,生活用水占9.99%,生态用水占0.01%。

全省用水消耗量116.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47.6%。

全省人均用水量411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442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44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349立方米。

2003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42亿吨,其中城镇生活污水占17.9%,第二产业污水占77.1%,第三产业污水占5%;对全省6514公里河流进行水质评价,I类水质河长占9.1%,И类水质河长占24.3%,Ш类水质河长占45.2%,超标(超Ш类)水质河长占21.4%;评价的20个湖泊中,超标(超Ш类)水库座数占4.2%;评价的7个省界水体水质监测断面,超标(超Ш类)断面个数占28.6%。

二、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3年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多或持平,全省平均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多4.4%,属偏丰年份。

降水地区分布总趋势为由南向北,由东北、东南、西南向腹地平原湖区递减。

除十堰市中部、襄樊市北部、宜昌荆门荆州结合部降水量小于900毫米,恩施、黄冈局部降水量大于1800毫米以外,其余地区降水量变化一般在900-1700毫米之间。

武汉市地下水资源区划

武汉市地下水资源区划

武汉市地下水资源区划二○○八年八月武汉市地下水资源区划(武汉市水务局二〇〇八年六月)为加强地下水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防止水质污染和地质灾害,落实“中部崛起”战略和“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我局组织编制了《武汉市地下水资源区划》。

该区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收集、系统分析武汉市现有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划分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及开采区,为地下水资源动态管理提供依据。

一、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3、《取水许可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34号)4、《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令第15号)5、《武汉市地下水管理办法》(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174号)二、技术标准及相关文件1、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5218-94 )2、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 50027-2001)3、城市环境水文地质工作规范(DZ/T 0124-94)4、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48-94)5、地下水监测规程(SL183-2005)6、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程(HJ/T164-2004)7、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Z322-2005)8、《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9、《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10、《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 50296-99)11、《武汉市水资源综合规划(2000-2030年)》12、《武汉市水资源公报(2006年)》13、《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北省地下水超采区和禁采区区划的批复》鄂政函[2007]54号14、《武汉市区供水水文地质详查报告(1:5万)》(武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990年)15、《湖北省武汉市地下水资源调查与开发区划报告》(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1998年)16、《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县地下水资源调查与开发区划报告》(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1998年)17、《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地下水资源调查与开发区划报告》(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1998年)三、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标准1)地下水禁采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已经引发环境地质问题、生态环境恶化或水质污染等。

2004年湖北省水资源公报

2004年湖北省水资源公报

2004年湖北省水资源公报综述2004年,湖北省降水量比常年略为偏少,为平水年份。

全省平均降水深1134.8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109.52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3.8%;全省地表水资源量894.56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11.1%;地下水资源量276.68 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3.6 %;水资源总量928.06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10.4 %。

2004年,全省59座大型水库和233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268.04亿立方米,比年初减少13.76亿立方米。

2004年,全省总供水量和总用水量均为242.68亿立方米,在供水量中,地表水源占96.4 %,地下水源占3.2 %,其他水源占0.4 %;在用水量中,生活用水占8.6 %,城镇公共用水量占1.6%,工业用水占34 %,农业用水占55.77 %,生态用水(指城市环境和部分河湖、湿地人工补水)占0.03 %。

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416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387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347立方米。

2004年,全省入河废污水量为30.58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76.2 %,生活污水占17.4%,第三产业占6.3%,建筑业占0.1%。

对全省6364 km的河流进行了水质评价,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84.6 %,比2003年增加6个百分点。

对17个湖泊和24 座水库进行水质评价,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湖泊和水库分别为9个和23 座。

对24 座水库进行营养状态评价,其中中营养水库为23个,富营养水库1个(三湖连江)。

评价的7个省界水体水质监测断面,超标(超Ⅲ类) 断面个数为2个,占71.4%。

2004年我省极端天气较为明显,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先后发生干旱、渍涝、山洪等多种自然灾害和长江秋汛。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各地政府精心组织,奋力抗灾,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灾减灾作用,夺取了防汛抗旱的全面胜利。

湖北省水资源公报

湖北省水资源公报

湖北省水资源公报1999年湖北省水资源公报1999年,全省平均降水及水资源总量接近常年水平,属于平水年份。

一方面长江出现了本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区域性大洪水,部分地方洪涝灾害严重,另一方面十堰、襄樊、荆门、随州、孝感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大大偏少,出现大旱,江河湖库水量锐减,水体自净能力减弱,中小河流水质污染严重,江河湖库水质下降。

在平水年出现大旱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一、水资源量1999年全省水资源总量1077.4亿m3,较常年偏多4.8%,较上年偏少23.9%,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31.9亿m3,较常年偏多3.7%,较上年偏少25.3%;地下水资源量300.3亿m3,较常年偏多1.0%,较上年偏少11.3%。

地表水、地下水之间重复计算量254.7亿m3。

全省人均水资源量1739m3,较上年偏少26.0%,亩均水资源量2080m3,较上年偏少24.8%。

全省平均降水量1142.9mm,与常年相当,较上年偏少15.7%。

其中:年降水量以随州市(629.8mm)为最小,十堰市(675.3mm)次之,分别较常年偏少35.8%和24.2%;以咸宁市年降水量(2013.5mm)为最大,黄石市(1938.9mm)次之,较常年偏多33.4%和40.7%。

降水量地区分布总体上呈现南多北少之势。

在时程分配上极为不均,根据全省666站点降水资料统计,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比例小于50%的仅38站,其余各站均在50%以上。

最小百日降水量大于100mm 的仅276站,有58.6%的站最小百日降水量在100mm以内。

全省入境水量6999亿m3,较常年多11.1%,较上年少15.7%。

主要入境水量为:长江干流从三峡边鱼溪河口入境4719亿m3,洞庭湖水系从城陵矶湖口入境2144亿m3。

两处合计占总入境水量的98%。

全省出境水量7956亿m3,较常年增加10.2%,较上年减少15.8%。

全省十七个主要水系,除内荆河、梁子湖、陆水、富水、巴水、举水、华阳河等水系地表水资源量较常年偏多105.1%、87.7%、74.4%、68.8%、30.3%、6.6%、40.0%外,其它水系均低于常年水平,地表水资源量低于常年水平前五位的水系是汉北河(-65.7%),唐白河(-65.6)、蛮河(-62.7%)、堵河(-58.6%)、南河(-51.7%)。

武汉市水资源现状概述4600字

武汉市水资源现状概述4600字

武汉市水资源现状概述4600字本篇论文目录导航:武汉市水资源危机化解路径探究武汉市水资源发展新思路探析绪论武汉市水资源现状概述武汉市水资源危机化解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国外水资源危机化解成功经验借鉴化解武汉市水资源危机的途径探析武汉市水资源治理问题研究结束语与参考文献2 武汉市水资源现状概述2.1 武汉市基本水情2.1.1 河流、湖泊数量多,水域面积广武汉市对水资源的开发以地表水为主,拥有众多的河流及湖泊,水域面积广。

全市5km 以上的河流共165 条,境内总长2166.4km,河道水面面积471.31 km2,河道水面率(水面面积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比例)为 5.57%.以市区内部的长江为例,在武汉市的境内流程达到144.5km,水面宽度1000~2000m.而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在武汉市境内的流程也达到62km,水面宽度100~400m.全市共有湖泊166 个,湖泊水域面积达到779.56 平方公里,占全市水域面积的36.8%,中心城区有湖泊40个。

在全市的湖泊中,面积在3.33 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1 个。

武汉市最大的湖泊是梁子湖(跨行政区湖泊,在武汉市内面积158.7 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最大湖泊是东湖,东湖也是全国最大的城中湖,面积33 平方公里。

2.1.2 少数河流及湖泊的污染程度加剧尽管武汉市呈现出总体水质情况较好的特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河流和湖泊的污染加剧。

2006 至2011 的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据统计,河流方面,在2009 年之前,作为武汉市主要引用水水源的长江武汉段以及汉江武汉段的水质均呈现了好转的态势但蚂蚁河的水质较2009 年有所下降。

在湖泊方面,全市主要检测湖泊按功能类别统计如下(表2.1),水质劣于Ⅴ类的湖泊的数量除2007 年,其它年份与上一年相比逐年减少,但是到2011 年劣V 类湖泊的数量又略有回升。

其中,部分大型湖泊如南湖和东西湖的水质每年都被检测出为劣Ⅴ类。

武汉市统计年鉴2004(包含2002-2003)

武汉市统计年鉴2004(包含2002-2003)

1-1 土地面积、人口密度、户数、人口数1-5 城市规模和建设用地单位:平方公里214.22 216.221-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14.00 97.40 96.00 97.70 100.4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18.40 100.60 99.50 98.60 102.30 工业工业总产值(亿元)777.41 1422.37 1611.76 1769.93 1994.90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纱(吨)99020.00 85339.00 80302.00 90250.00 96694.00 布(万米)34400.00 20347.00 18852.00 27694.00 31472.65 原油加工量(万吨)228.30 299.73 256.00 274.48 285.41 合成洗涤剂(吨)38357.00 18686.00 15224.00 17888.00 7179.00 化学原料药(吨)3007.00 4142.00 3956.00 6145.00 6378.00 中成药(吨)7468.00 7096.00 7487.00 8756.00 8208.00 通讯电缆(万对公里)14.83 104.03 330.52 74.37 48.26 家用洗衣机(台)17.49 39.25 26.39 28.27 22.93 房间空调器(万台) 5.24 37.76 96.99 74.22 97.32 手机(部)—30.35 17.22 33.97 163.83 钢(万吨)543.94 671.65 713.11 761.14 850.30 生铁(万吨)556.89 641.60 675.06 725.77 802.13 成品钢材(万吨)476.56 539.39 593.97 613.94 699.84 汽车(辆)2289.00 59228.00 58884.00 90303.00 #########固定资产原价(亿元) 586.57 1107.53 1117.51 1146.50 1207.58 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亿元) —722.59 719.74 712.91 722.11 利润总额(亿元) 17.03 49.39 66.97 64.79 77.13 农业年末耕地面积(千公顷)225.75 217.84 216.10 214.95 205.78 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万人)84.22 79.66 78.06 77.78 73.20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94.34 126.94 133.78 141.25 151.79 主要农产品产量(万吨)粮食173.01 130.55 120.18 121.70 113.88 棉花 4.53 2.02 2.18 1.45 2.09 油料11.16 17.50 18.11 17.52 17.10 茶叶0.10 0.13 0.16 0.18 0.19 水果 4.55 11.14 52.75 55.39 56.37蔬 菜 559.22 牲猪出栏(万头) 207.66 家禽出笼(万只)4643.84 禽 蛋 16.63 牛 奶 8.14 水产品37.64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645.06 国有单位 296.36 集体单位 20.78 私营经济 52.27 其他经济275.65建筑业建筑业企业人数(万人) 35.36 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382.29 施工房屋面积(万平方米) 3924.30 竣工房屋面积(万平方米)1732.43交通运输全社会货物运输量(万吨) 16609.79 铁 路 5823.60 公 路 7786.30 水 运2994.55空 运5.34 全社会旅客运输量(万人) 11882.02 铁 路 2611.60 公 路 8936.00 空 运334.42邮电通信业邮电业务总量(亿元)70.57 函 件(万件) 26021.00 包 件(万件) 121.00 城市电话用户(万户)268.60移动通信用户(万户) 5.99 81.74 160.73 270.63 354.92 本地局用交换机总容量(万户)98.28 191.34 225.08 235.00 241.70 国内商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02.61 606.10 685.82 770.08 853.99 对外经济贸易进出口总额(亿美元)25.46 20.31 21.56 22.02 31.36 进口总额(亿美元)10.43 8.57 12.10 11.12 16.55 出口总额(亿美元)15.03 11.74 9.47 10.91 14.81 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11.15 13.03 14.32 15.76 17.62 #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5.92 7.54 7.22 8.63 11.11 国际旅游海外旅游者人数合计(万人)16.11 22.16 28.59 38.37 22.44 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5904.00 9847.00 12000.00 16000.00 9400.00 财政全口径财政收入(亿元)59.60 126.15 150.18 196.54 230.89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28.84 69.77 86.16 85.83 99.71 地方财政支出(亿元)31.37 89.04 112.62 119.63 136.64 金融保险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亿元)631.35 1694.32 2143.79 2539.03 3032.07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亿元)634.53 1342.94 1666.32 2004.75 2525.13 保险公司保险金额(亿元)2000.35 2355.72 4240.95 6087.10 6787.89 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亿元)8.64 22.45 26.40 39.00 43.88 保险公司赔款及给付(亿元) 5.33 4.36 6.76 9.82 10.76 教育、文化教育专任教师数(万人)普通高等学校 1.95 2.15 2.34 2.73 3.25 中等专业学校0.710.57 0.50 0.36 0.20 普通中学 2.53 3.07 3.13 3.20 3.28 职业中学0.180.34 0.27 0.27 0.21 小学 3.33 3.48 3.44 3.40 3.26在校学生数(万人)普通高等学校1525.19 30.83 39.07 49.05 中等专业学校10.5110.88 9.05 7.74 4.17 普通中学36.647.02 51.29 53.22 55.20 职业中学 2.12 3.97 3.09 4.22 3.11 小学76.9974.39 70.88 66.92 62.33 文化出版数量(万册)图书35206.7228841.63 30383.20 31511.14 28900.55 杂志11267.5719854.72 17259.31 15029.83 17831.36 报纸45767100622.00 98012.00 106752.53 11424.41 家庭、生活、环境家庭家庭总户数(万户)196.34213.66 218.66 224.59 229.91 城镇居民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人) 3.15 3.12 3.08 3.04 3.03 农村居民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人) 4.39 4.02 3.98 3.94 3.89 婚姻结婚数(对)6269749049.00 47187.00 45249.00 44504.00 离婚数(对)37115139.00 5195.00 5041.00 6591.00 居住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22.16 23.93 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28.2231.82 31.95 33.90 35.81 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4453.96761.00 7305.00 7820.24 8524.5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18422953.00 3100.00 3295.00 3497.00 职工平均工资(元)53277628.00 9080.00 10039.00 11719.00 卫生医院、卫生院(个)14432274.00 2241.00 1824.00 1878.00 医生(人)2482021720.00 23540.00 19696.00 19765.00 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万张)3643033073.00 32605.00 32996.00 36144.00 市政建设水厂综合生产能力(万吨/日)361370.60 376.80 384.80 384.802-1 户数、人口数总户数(户)总人口数(人)3-12 民用车辆拥有量(2003年)单位:辆3-13 全社会交通运输量3-15 能源消费量(折标煤)单位:万吨1999年为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湖北省水资源公报综述2004年,湖北省降水量比常年略为偏少,为平水年份。

全省平均降水深1134.8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109.52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3.8%;全省地表水资源量894.56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11.1%;地下水资源量276.68 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3.6 %;水资源总量928.06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10.4 %。

2004年,全省59座大型水库和233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268.04亿立方米,比年初减少13.76亿立方米。

2004年,全省总供水量和总用水量均为242.68亿立方米,在供水量中,地表水源占96.4 %,地下水源占3.2 %,其他水源占0.4 %;在用水量中,生活用水占8.6 %,城镇公共用水量占1.6%,工业用水占34 %,农业用水占55.77 %,生态用水(指城市环境和部分河湖、湿地人工补水)占0.03 %。

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416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387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347立方米。

2004年,全省入河废污水量为30.58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76.2 %,生活污水占17.4%,第三产业占6.3%,建筑业占0.1%。

对全省6364 km的河流进行了水质评价,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84.6 %,比2003年增加6个百分点。

对17个湖泊和24 座水库进行水质评价,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湖泊和水库分别为9个和23 座。

对24 座水库进行营养状态评价,其中中营养水库为23个,富营养水库1个(三湖连江)。

评价的7个省界水体水质监测断面,超标(超Ⅲ类) 断面个数为2个,占71.4%。

2004年我省极端天气较为明显,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先后发生干旱、渍涝、山洪等多种自然灾害和长江秋汛。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各地政府精心组织,奋力抗灾,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灾减灾作用,夺取了防汛抗旱的全面胜利。

一、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4年,湖北省降水量比常年略为偏少,为平水年份。

全省平均降水深1134.8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109.52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3.8%,比上年减少7.9 %。

全省十七个市州年降水量与常年比较,黄石、随州、恩施、黄冈、宜昌降水量较常年偏枯,其中黄石较常年偏少15.1%;襄樊、十堰、荆门、鄂州、孝感、咸宁、神农架降水量与常年持平;武汉、荆州、仙桃、天门、潜江降水量较常年偏丰,其中潜江较常年偏多19.5%。

全省各市州2004年年降水量及其与常年比较见表1。

表12004年湖北省行政分区降水量(二)地表水资源量2004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894.56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481.2毫米。

比上年减少25.8%,比常年减少11.1%。

全省十七个市州地表水资源量与常年比较,黄石市、宜昌市、恩施州比常年偏少在20%左右,荆州市、仙桃市偏多在20%左右,全省各市州2004年地表水资源量与常年比较见表2。

表22004年湖北省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2004年全省入境水量6171.97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8%,比常年减少2.9%,其中长江干流入境水量为4044亿立方米,汉江水系入境为239.1亿立方米,洞庭湖水系入境为1877亿立方米,富水、倒水等五条中小河流入境水量为11.87亿立方米;全省出境水量为6972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9.6%,比常年减少4.6%。

其中自长江干流出境6962亿立方米,淮河水系出境3.3858亿立方米,华阳河水系出境6.23亿立方米。

(三)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指降水、地表水体(河道、湖库、渠系等)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

2004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276.68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1%,比常年减少3.6%,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67.1亿立方米,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211.4亿立方米。

各市州地下水资源量见表3。

(四)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

2004年全省水资源总量928.06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4.8%,比常年减少10.4%。

全省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4%,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为49.9万立方米。

2004年全省人均水资源总量1555立方米,亩均水资源总量2002立方米。

2004年全省各市州水资源总量见表3。

表32004年湖北省行政分区总水资源量二、蓄水动态对全省59座大型水库和233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2004年末蓄水总量为268.04亿立方米,比年初蓄水总量减少13.76亿立方米,减少幅度为4.9%。

其中大型水库当年末蓄水量为242.32亿立方米,比年初减少12.88亿立方米,中型水库当年末蓄水量为25.72亿立方米,比年初减少0.88亿立方米。

表4 2004年湖北省行政分区蓄水量三、供用水量(一)供水量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

按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它水源(指污水处理再利用量)统计。

2004年全省总供水量242.68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3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33.82亿立方米,占96.4%,地下水源供水量7.84亿立方米,占3.2%,其它水源供水量1.02亿立方米,占0.4%。

各市州2004年供水量见表5-1。

表5-1 2004年湖北省行政分区供用水量单位:亿m3(二)用水量用水量指配置给各类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老口径按农业、工业、生活三大类用户统计。

农业用水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和林牧渔用水;生活用水包括城镇居民、公共用水和农村居民、牲畜用水;工业用水为取用的新水量,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量。

新口径按用户特性分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三大类,其中生产用水再划分为第一产业用水、第二产业用水、第三产业用水。

表5-2 2004年湖北省行政分区用水量单位:亿m32004年全省总用水量242.68亿立方米。

按老口径统计,其中农业用水135.44亿立方米,占55.8 %,工业用水82.43亿立方米,占34 %,生活用水24.81亿立方米,占10.2 %。

与上年比较,农业用水与上年基本持平,工业用水增加1.7亿立方米,生活用水比上年减少3.3亿立方米。

按新口径统计,其中生产用水221.78亿立方米,占91.39 %,生活用水20.82亿立方米,占8.58 %,生态用水0.0759亿立方米,占0.03 %,各市州2004年用水量见表5-1、5-2。

(三)用水消耗量用水消耗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各种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

2004年全省用水消耗总量114.36亿立方米。

按老口径统计,其中农业耗水量77.82亿立方米,工业耗水量24.18亿立方米,生活耗水量12.36亿立方米,分别占用水消耗总量的68.1%、21.1%和10.8%。

按新口径统计,其中生产耗水量103.14亿立方米,占90.19%,生活耗水量11.16亿立方米,占9.76 %,生态耗水量0.06亿立方米,占0.05 %,四、用水指标2004年全省人均用水量416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387立方米,低于2003年全国人均用水量412立方米和万元GDP用水量448立方米。

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419立方米,低于2003年全国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430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含火电)用水量为347立方米,高于2003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22立方米,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176升/日,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47升/日。

因受人口密度、经济结构、作物组成、节水水平、水资源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市州用水指标值存在一定差异。

人均用水量大于500立方米的有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荆门市、随州、咸宁市,万元GDP用水量大于600立方米有荆州市、黄冈市、随州与咸宁市。

各市州用水指标见表6。

表6 2004年湖北省行政分区用水指标五、江河湖库水质根据湖北省水资源水环境监测网2004年水质监测资料和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长江、汉江干流湖北段及省内47条中小河流的水质进行了评价。

2004年全年期评价河长6364公里,其中Ⅰ~Ⅱ类水河长2790公里,占43.8%;Ⅲ类水河长2594公里,占40.8%;Ⅳ类水河长374公里,占5.9%;污染较重的Ⅴ类水河长84公里,占1.3%;污染严重,丧失使用功能的劣Ⅴ类水河长522公里,占8.2%。

劣于Ⅲ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15.4%。

劣于Ⅲ类的水体主要集中在城市河段和部分支流,主要污染物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总磷等。

其中长江干流和汉江干流共评价1763公里,Ⅲ类水河长占95.8%,Ⅳ类水河长占4.2%。

主要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

中小河流水质污染状况不容乐观,在4601公里评价河长中,Ⅰ类水占12.7%,Ⅱ类水占48.0%,Ⅲ类水占19.7%,受污染的Ⅳ类水占6.5%,污染较重的Ⅴ类水占1.8%,污染严重,丧失使用功能的劣Ⅴ类水占11.3%,2004年超标(超Ⅲ类)河段长度占评价河长的19.6%。

主要污染河流为竹皮河、郧水、府环河、朱家河、蛮河、天门河、神定河、小清河等;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总磷等。

2004年全年期共评价17个湖泊,评价面积为914.21平方公里;其中Ⅱ类水湖泊2个,评价面积为39.93平方公里,占4.4%,Ⅲ类水湖泊7个,评价面积为726.63平方公里,占79.5%,Ⅳ类水湖泊1个,评价面积为13.42平方公里,占1.5%,Ⅴ类水湖泊1个,评价面积为3.7平方公里,占0.4%,劣Ⅴ类水湖泊6个,评价面积为130.53平方公里,占14.2%。

主要污染湖泊为南湖、外沙湖、磁湖、大冶湖、武山湖和黄盖湖,为劣Ⅴ类;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总磷、总氮;从湖泊富营养化的角度评价,其中富营养湖泊9个,评价面积205.69平方公里,占22.5%,中营养湖泊8个,面积708.52平方公里,占77.5%。

2004年全年期共评价大型水库24个,年平均蓄水量175.3019亿立方米,其中Ⅰ类水水库2个,为丹江口水库和黄龙滩水库,年平均蓄水量为108.5062亿立方米,占61.9%;Ⅱ类水水库13个,年平均蓄水量为52.4290亿立方米,占29.9%,Ⅲ类水水库8个,年平均蓄水量为13.8366亿立方米,占7.9%;劣Ⅴ类水水库1个,年平均蓄水量为0.5301亿立方米,占0.3%。

受到污染的水库为咸宁的三湖连江水库,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总磷、氨氮。

从富营养化程度分析,其中中营养水库23个,年平均蓄水量为174.7718亿立方米,占99.7%,富营养水库1个(三湖连江); 年平均蓄水量为0.5301亿立方米,占有量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