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国对意大利的外交政策(1936年7月—1938年11月)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五)·世界史上主要国家的对外政策
世界史上主要国家的对外政策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对外的基本政策,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和当时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并对国际形势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大国的外交政策主要如下:一、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1、含义:是指英国为维持霸主地位,凭借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欧洲各国之间相互牵制和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的外交政策2、实施:从拿破仑帝国崛起到二战结束,英国长期推行这一政策。
①联合抗法。
拿破仑帝国崛起以后,英国先后七次组织反法同盟,打败了强大的法国;②联合攻俄。
1853年~1856年,联合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俄国;③联合抗德。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英国在一战中联合法俄击败德国;④扶德抑法。
一战后,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⑤纵德反苏。
20世纪30年代,英国采取绥靖政策纵容德国入侵苏联,直到二战结束以后,英国因实力削弱,被迫放弃这一政策,唯美国马首是瞻3、原因:①英国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推行这一政策;②英国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了掌握欧洲和世界霸权而长期实行这一政策;③英国处于欧洲大陆之外,对于欧洲强国之间的争斗,可以坐山观虎斗,同时法、俄、德为了争夺大陆霸权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为英国这一政策创造了客观条件二、二战之前西方大国的绥靖和中立政策(一)英法的绥靖政策1、含义:一战后,英法等国的统治阶级为了保住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2、内容:一是牺牲别国利益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一是将祸水东引,牺牲苏联来求得自身的平安3、绥靖政策的主要推行者是英法;美国的“中立”政策实质上也是绥靖政策的表现4、绥靖政策推行的原因:①英法在一战后经济军事实力遭到极大的削弱,这使得统治集团中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对侵略者做出部分让步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②和平主义思潮盛行;③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忙于应付危机,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的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④帝国主义强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仇视以及法西斯制造的假象,对弱小国家和民族固有的蔑视;⑤根本原因是英法两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5、绥靖政策的表现:(1)1931年日本法西斯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地区,英法控制下的国际联盟并没有制裁日本,而是主张把中国东北地区变成列强所共管的殖民地(2)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法控制下的国联虽然宣布意大利是侵略者,但是却并没有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英国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继续供意大利军队使用(3)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德意法西斯援助叛军,公开进行武装干涉,英法等国推行“不干涉”政策,实质上是纵容德意法西斯在西班牙的侵略(注意:在西班牙,也反映了英法等国对社会主义的仇视)(4)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严重破坏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但英法等国并未进行任何干涉(5)1938年,英、法、德、意等国在德国慕尼黑签订《慕尼黑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史称为慕尼黑阴谋。
【政策】高中历史第3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第2节战前的局部战争和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学案北师大版选修3
【关键字】政策第二节战前的局部战争和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经济危机使意大利遭受沉重的打击,墨索里尼企图从战争中寻找出路。
2.概况(1)1935年10月,意大利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
(2)1936年5月,吞并埃塞俄比亚。
3.英、法的政策采取姑息纵容的政策,虽对意大利进行了经济制裁,但并未对意大利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1.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2.中国抗战(1)在中共倡议下,中国人民结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中国抗日战争由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构成,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
1.背景(1)西班牙于1931年建立共和国。
(2)1936年,西班牙左派政党组织的人民阵线上台执政,组建联合政府。
2.爆发1936年,西班牙殖民军将领佛朗哥发动叛乱,内战爆发。
3.各种力量的反应(1)德、意:提供装备,直接参战。
(2)共产国际:组成“国际纵队”,支援西班牙。
(3)英、法:“不干涉”政策。
4.结果1939年3月,共和国政府灭亡,佛朗哥建立了法西斯独裁政权。
5.性质是西班牙内战,同时具有西班牙人民反对外国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性质。
1(1)起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期间,初露端倪。
(2)发展①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法等国采取“不干涉”政策。
②对德国吞并奥地利,英、法、美三国正式予以承认。
(3)顶峰:《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2.《慕尼黑协定》(1)时间:1938年9月。
(2)人物: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同希特勒、墨索里尼。
(3)内容:强行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
3.影响(1)使苏联失去了对英、法的信任,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1936年,德、意签订秘密协定,德、日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
(2)1937年,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3)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2.过程(1)1938年3月,德国入侵奥地利,使其成了德国统治下的一个省。
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绥靖政策是一种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采取以牺牲他国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英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推行的绥靖政策纵容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也使两国自身遭到重大损失。
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如下:首先,英法在其实力日益衰退的情况下,为维护霸权地位所采取的策略。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严重损失,战后经济恢复非常缓慢。
二三十年代,英国历届政府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经济问题上,把重整军备看作是恢复经济的障碍,企图以没有实力为后盾的外交政策,达到保住霸主地位的目的。
法国由于和德国毗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度保持军备和对德国实行强硬政策。
但法国的经济一直处于衰退之中。
相对稳定时期发展有限,30年代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又特别长,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同时法国的政局也不稳定,内阁更替频繁,使得对外政策难以保持坚定性和连续性。
总之,英法的颓势是其推行绥靖政策的物质基础。
其次,绥靖政策的推行是和当时两种社会制度共存这一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的。
十月革命后,国际关系中开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和斗争。
英法等西方国家为阻止苏联的影响,把德国当作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
当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进而撕毁凡尔赛和约对外扩张时,英法竭力把这股祸水引向东方。
第三,绥靖政策的推行,同当时西方普遍流行的社会思潮也有很大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景象给欧美各国留下惨痛的记忆,因此,战后和平主义思想、厌战畏战情绪相当盛行,在法国尤其严重。
英法等国的统治者既受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制约,又是这一思潮的推行者,绥靖政策只是他们推行这一思潮的产物。
在英、法、美的绥靖政策纵容下,德、意、日三国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这就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迅速增长起来。
(1)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2)1935年3月,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公然扩军备战。
(3)《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的顶峰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举行会议,签署《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然后把此协定强加给捷克斯洛伐克,史称"慕尼黑阴谋"。
绥靖政策什么意思
绥靖政策什么意思西方国家推行的绥靖政策,指的就是对于侵略别的国家的敌对国家采取妥协政策,并不直接采取过分的制裁手段推行的原因是为了西方国家保证自身的安全,将祸水东引,削弱智国。
最典型的体现则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慕尼黑会议。
绥靖政策就是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换取侵略者妥协的政策。
是一种姑息、纵容侵略的政策。
又叫妥协政策。
当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并进而撕毁凡尔赛和约向外扩张时,它们则竭力把这股祸水引向东方。
英国首相鲍德温声称:“英国不能接受战争风险,假如一定要打的话,我希望看到布尔什维克和纳粹打起来”。
他的继任者张伯伦也认为“希特勒的行动将指向东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完全不卷入了”。
因为你越往后推,对手的准备就约越成熟,这是真理。
所以说,解决问题一定要趁早,一味地拖延只能是姑息养奸,绥靖政策不可取,最终你幻想的风平浪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片刻宁静。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二战正是因为英法对德国的东扩默不作声,造成了德国铁骑在吞并波兰后就以推古拉朽之势横扫欧洲大陆,并对英国进行了血腥轰炸!绥靖政策什么时候提出的“绥靖政策”出现在一战结束后到二战开始前,简单的说就是— 1 —对敌国的扩张,侵略行为视而不见,以牺牲别国为代价,一味的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这就是一种姑息养奸的行为。
提出绥靖政策的张伯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全球有上千万人因为战争而死亡,除了德国外,英国,法国两个国家的损失非常惨重,战后世界维持了短暂的和平,每逢大战之后,反战情绪都会迅速蔓延,欧洲的局势其实并不乐观,不论是苏联,还是英法等国,都想要尽可能避免被卷入另外一场大战中。
一战结束后的德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通货膨胀,加上美国经济大萧条对全球的冲击,数百万人失业,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得到了德国政权,在希特勒的治理下,德国的经济逐渐复苏了,甚至一度还出现了用工荒,在当时法西斯模式还被视为少有的成功模式。
希特勒希特勒上台让德国人重新凝聚在了一起,德国政府大肆鼓吹民族主义,侵略性越来越明显了,而英法两国,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恢复始终十分的缓慢,军费开支,国防预算都不同程度的削减了,法国政府大费周章的修建马奇诺防线,国防政策也开始往保守转变。
《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1929—1932年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2年世界经济危机以1929年10月21日纽约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暴跌为标志,由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这次危机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生产过剩危机。
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各国严重政治危机,日、德为摆脱危机对外扩张,形成欧、亚两洲战争策源地。
2.胡佛延债宣言经济危机之下,为解决战债问题、稳定欧洲经济、使美国商品和投资获得出路,美国采取措施帮助德国度过危机。
1931年6月20日,美国总统胡佛发表《延债宣言》,声称在一年期内延付一切政府间b债务、赔款和救济借款的本息,德国赔款与协约国所欠美国战债之间没有关系,反对取消对美国的债务。
3.伦敦海军会议为缓解帝国主义列强之间造舰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在英国倡议下,1930年1月21日伦敦海军会议开幕。
会议于1930年4月最终签署《限制和裁减海军军备的国际条约》规定,美英日三国的主力舰比例仍是5:5:3,航空母舰比例美英13.5日8.1万吨,维持华盛顿会议规定,但确定了三国非主力舰的比例,驱逐舰10:10:7,潜水艇10:10:10.美国在非主力舰方面取得与英相等合法权力,英国海军地位进一步削弱,日本突破从前获得有利地位,但制定“补充舰队”计划,法意最终未达成协议。
帝国主义军备竞赛有增无减。
4.日内瓦裁军会议1932年2月2日在日内瓦召开国际裁军会议。
各国目的希望削弱别国的军力,以建立对自己有利的新的实力对比关系,会议上帝国主义各国矛盾重重,特别法德矛盾异常尖锐突出。
由于与会国对裁军基本任务的看法存在严重分歧,7月23日暂时休会,英美策划折衷决议,对全世界陆海空军进行有实质性的裁减作为将来正是裁军协议的基础。
12月11日英美法德意达成协议,承认德国“在各国同样的安全体系范围内享有平等权力”,表面上承认了法国关于“安全”的原则和德国“军备平等”的要求,实际德国获益。
1933年英国“麦克唐纳计划”规定德国在5年之内获得与法国意大利柏林相同的兵额,遭法国以8年期限和重新武装在8年后4年进行的反对,使德寻找到契机退出裁军会议,裁军会议实际破裂,1934年6月11日结束。
浅析1919-1936年英国均势政策的原因
浅析1919-1936年英国推行均势外交政策的原因马继宗(陇东学院历史系05级历史1班)【摘要】从1919到1936年的近20年时间里,英国在欧洲大陆推行扶德抑法的均势外交政策,企图来维持欧洲均势。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经济衰退,政局不稳,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对国家安全的战略思考和对法国称霸西欧的恐惧。
【关键词】英国;均势;孤立;原因均势(the balance of power)是国际关系中引人注意的话题。
何为均势?大英百科全书中有这样的解释:“国际大家庭各成员之间恰好维持平衡的局面,借以防止任何一个成员变得十分强大,以对其他国家贯彻其意志”。
在世界近代史中,奉行均势外交最娴熟最成功的当属英国。
英国为了维护霸主地位,依靠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欧洲大陆的列强彼此牵制和相互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
均势政策使英国的外交通过离强合弱、扶弱抑强、孤立、干涉等手段的交替应用,维持着一种对自己有利的欧洲大陆均势,并成为这种均势的操纵者。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同协约国在巴黎东北方贡比涅森林的火车厢里签定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结束。
战争摧毁了罗曼诺夫王朝、霍亨索伦王朝、哈布斯堡王朝三个反动的堡垒,代之而兴的是社会主义苏联和德意志共和国、奥地利共和国、波兰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匈牙利共和国等一系列资产阶级共和国,法国一度成为欧洲大陆上最强的国家。
[1]为了保持传统的“大陆均势”,英国的外交政策逐渐由联法抗德向扶德抑法的均势政策过度。
本文仅对1919-1936年之间英国推行均势外交政策的原因作以简要分析。
一战期间,英国阵亡官兵94万人,损失商船近70%,军费开支达100亿英镑,三分之一的国民财富消耗在战场上。
美日资本趁机向英国势力范围渗透;使英国对外贸易连续出现高额逆差,工业产量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重由1913年的14%下降为1929年的9%。
农业也迅速下滑,1923年后,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牲畜头数急剧下降,大量小农场濒临破产。
近代英国的外交措施
近代英国的外交措施引言近代英国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在外交方面采取了许多重要和具有影响力的措施。
这些外交措施使得英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且在全球范围内维护了自身的利益。
本文将探讨近代英国的外交措施,包括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角色、与欧盟的关系以及英国的殖民地政策。
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外交措施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措施,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参与全球事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与法国、俄罗斯等盟友组成协约国,对抗德国和奥匈帝国等中央同盟国。
英国积极参与了战争,并通过与美国等实力国家的合作,最终使得协约国取得了胜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再次与盟友合作,与美国、苏联等国家组成同盟国,对抗轴心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
英国在战争初期曾经受到德国的空袭,但坚持抵抗并逐渐恢复优势。
通过与盟友的密切合作,英国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为盟军取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英国与欧盟的关系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始于欧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立。
英国于1973年加入了EEC,并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一直是欧盟成员国。
然而,在2016年的公投中,英国选民以微弱多数(51.9%)支持脱离欧盟,即英国脱欧(Brexit)。
英国脱欧后的外交措施备受关注。
虽然英国脱欧后与欧盟之间进行了复杂而艰难的谈判,但两者最终达成了贸易协议。
英国继续与欧盟保持一定的经济联系,并确保在贸易和安全等领域的合作。
然而,英国的脱欧决定对两者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英国不再是欧盟成员国,对欧盟的决策和规则不再有直接影响力。
英国需要重新评估其外交政策,并与欧盟以外的国家(如美国、中国等)寻求更广泛的合作。
英国的殖民地政策近代英国曾是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其殖民地包括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非洲等地。
英国通过殖民地政策,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力。
英国的殖民地政策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措施。
首先,英国通过军事手段占领和控制殖民地。
从_光荣孤立_到_绥靖政策_试析两次世界大战间英国对欧外交政策的转变及原因
从 “光荣孤立” 到 “绥靖政策”
——试析两次世界大战间英国对欧外交政策的转变及原因
◎任
(陕西师范大学
霞
710062)
陕西・西安
英国对欧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其经历了从 “光荣孤立” “ - 均势外交” “ - 绥靖政策” 的转变过程, 摘 要 20 世纪前后, 正是这种转变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而促使这一系列巨大转变的深层原因, 应是一个值得我们仔细探析的问题。 关键词 两次世界大战 英国 欧洲 对外政策
200
2008 年第
11 期
安徽实则是为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铺平了道路。 三、 从 “均势外交” 到 “绥靖政策” 希特勒法西斯势力的登台, 使欧洲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英国对此并非没有意识到。 1934 年 2 月英国国防需求委员 会报告曾明确指出, 德国是英国 “最大的潜在敌人” ,但就是 这样, 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英国仍然执行 “扶德抑法” 的 老政策。如果说, 在此之前, “英国的扶弱抑强……只是追求 均势的一种本能”的话, 那么, 德国现在已经强大到了不需要 它的 “扶植” 了。 英国之所以还坚持实行这种政策的目的在于 它想推迟战争的爆发。 意大利侵入埃塞俄比亚, “国联” 宣布对意大利 1935 年, 实行经济制裁, 英国坚决反对, 因为它害怕这会动怒墨索里尼 对它发动战争。1936 年, 德意法西斯帮助西班牙弗朗哥发动 叛乱, 英国政府宣布 “中立” 。但暗地里却允许叛军从英国私 人商行获取石油和飞机及战略装备。 从英国政府的上述做法 中不难看出, 它不仅在继续执行均势政策, 而且已经在这个政 策中增添了不少绥靖主义色彩, 实为一种 “不干涉” 的 “干涉” , 一种对德意法西斯姑息、 妥协、 退让、 投降的方针。 张伯伦担任英国首相后, 英国外交才完全 1937 年 5 月, 转变为绥靖政策。他上台后, 极力想搞好同希特勒和墨索里 尼的关系, 他认为: “摆脱日益恶化的战略地位与经济形势的 方法只能是绥靖。 ”正是在这种错误心理的指导下, 英国在绥 靖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张伯伦错误的认为, “德奥 1938 年 3 月德军占领奥地利, 合并” 将 “打击罗马-柏林轴心, 在我们未来的大陆和欧洲政策 中, 我们可以希望得到意大利大量的援助” 。所以, 他对德奥 合并一事予以默认。1938 年 9 月的慕尼黑会议是张伯伦绥 靖政策的顶点。随后, 他又与希特勒签署了 《英德声明》 , 认为 有了这张声明, “从今以后, 整整一代人的和平有了保障” , “我 相信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 ……我建议我们安然睡觉去吧” 。 1939 年 3 月,德国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残存部分。至此, 捷克斯洛伐克在英国的绥靖政策下, 全部被纳粹德国吞并。 三十年代后期, 英国面对希特勒日益扩张的侵略行为采 取绥靖政策以求苟安, 不仅出卖了欧洲弱小国家的主权, 而且 迫使自己在失去战略优势的情况下最终投入反德战争, 使国 家蒙受了重大损失。 四、 英国对欧外交政策转变的原因 纵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政治氛围, 尤其是英国社 会背景, 英国走向绥靖并非偶然, 它是多种因素的总和。 (一) 经济衰败的后作用 经济决定政治, 衰败的经济无疑是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 历史动因之一。 一战后, 英国直接损失达 120 亿英镑, 失业人 数直线上升, 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使英国工业生产指数严重 滑坡, 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重全面畏缩, 金融霸主地位岌岌 可危。显而易见, 英国经济已是衰败不堪, 日薄西山! 面对严重的经济困境, 英国政府认为经济问题是国家面 临的最严重, 最急迫的危险, 其它必须让位, 必须等待。 因而, 政府致力于经济的恢复, 却忽略了对军备力量的巩固。他们 认为凭英国现有的军备力量, 足以应付任何规模的战争。因 此, 军事上一直满足于 1918 年的技术, 军费开支降低到无法 履行英国防卫义务的状况。 严重的经济困境对军事实力的打击是无以复加的。 英国 采取的重经济、 轻军事的变相调配, 不仅没有使经济困境从 “节约” 中得到改变, 反而引发了汹涌澎湃的罢工浪潮, 政府内 阁的频繁交替。 这就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面前实行一种连 续和坚定的政策。同时, 他们拒绝以任何方式认真考虑战争 问题又对以后的绥靖埋下了祸根。 (二) 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 如果探究一战给人类带来的最深切的启迪, 不妨说是对 “反战求和” 的热切渴望。 英国在一战中的巨大损失对英国人 传统的心安理得、 高枕无忧的社会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人们对战争表示出十分的反感和厌倦, 由此形成了一股强大 的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 据悉, 战后英国出现了许多颇具影响的和平主义组织, 和 平主义运动风起云涌。1936 年, 英国和平主义组织进行了民 意测验, 反战求和思想深入人心。 而和平 90%的人拒绝参战, 主义者在呼吁太平的同时, 消极地宣扬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 性, 这不仅模糊了人们对国际形势的认识, 而且使人们混淆了 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 解除了人们对战争的警觉。一味 反战的社会情绪, 很大程度上为政府参战制造了舆论压力, 制 约了政府的决策。 面对 “社会太平” 的反战求和思潮, 英国政府不得不进行 对外策略的调整。他们认为战争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可以 说, “反战求和” 的社会思潮正是英国统治阶级推行绥靖主义 的温床, 更是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幌子! (三) 特定的政治安排 英国统治阶级的政治安排是对外策略中不可或缺的因 素。面对当时的国际社会背景, 英国当局的政治安排也别有 用心。 首先, 扶德抑法, 保持欧洲均势。 “欧洲均势” 政策是英国 传统外交的核心之一, 通过欧洲大陆德、 法、 俄的互相牵制, 达 到 “实力均衡” 。一战既然改变了这种均势, 那么英国现在的 任务就是回归这种均势。 其次: 以德反苏, 实现 “祸水东引” 。苏联的崛起, 引起了 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深度恐惧, 无产阶级运动一旦席卷英国, 资产阶级必将面临灭亡的境地。因此, 反苏反共也是英国当 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英国把德国作为东方反苏的第一防线。 再次: 不战而和, 维护霸主权益。如果说 “反战求和” 是一 种和平的社会思潮, 那么, “不战而和” 则是上层建筑一种侥幸 的政治追求。 一战给英国带来的损失, 使英国统治阶级担心战 争会动摇他的霸主地位, 不敢同侵略政策做针锋相对的斗争。 综上所述, 正是因为英国经济实力的不济和社会思潮的 涌动及当局统治者的诸多考虑, 英国推行 “绥靖政策” 成为历 史的必然。当然, 国际环境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 “外部因素” 也起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尤其是法西斯德国的迅速崛起和咄 咄逼人的态势, 使英国深感力不从心, 不得不妥协避让。然 而, 也正是这多种因素的重合, 历史才走向了 “绥靖” 的起点。
试论英国1939年的“外交革命”
试论英国1939年的“外交革命”在国际关系史研究中,西方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军队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以后,张伯伦内阁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决定性的转折”。
这一转折的标志,就是张伯伦的伯明翰演说。
约翰·惠勒-贝内特称,“首相在伯明翰弹奏出英国新的外交革命的基调”,“伯明翰演说的结果是英国将抵抗德国任何进一步的侵略行动”,“是英国结束了绥靖政策”。
国内史学界也有人认为,德国侵占捷克之后,英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明显的进步和重大的转变”,“由在法西斯侵略面前步步退让一味妥协,逐渐转向处处设防、阻截、对抗”。
张伯伦“最后终于转变了”,“历史的演变终于使他抛弃了绥靖政策。
”“外交革命”,系国际外交史学界通用的专门用语,它源自与18世纪奥地利继承战争直接相关的强国间阵线组合的急剧变动,特别是其中从敌对到友好合作的急剧变化。
延伸开来,可以用“外交革命”指国际大格局背景下原先对立的两国间根本或接近根本、并且具有戏剧性的关系变更,或戏剧性的“接近”。
1939年的外交确实存在四国三方的角逐,但英国政府当时是否真正有过一场外交革命?下面将分别就英国对波兰、罗马尼亚等国的安全保障问题和对苏谈判问题进行分析,以得出结论。
一、关于向波兰、罗马尼亚等国提供安全保障问题1939年3月17日,即德国入侵捷克之后两天,张伯伦在伯明翰发表演说,谴责希特勒破坏了慕尼黑协定,他说:“人们还能对来自同一个来源的其他保证予以信任吗?”并且他声明“继续幻想英国对德国的态度无根本改变就错了”。
按照西方某些史学著作的说法,似乎张伯伦事先对希特勒的行动一无所知,所以,当他听到德国侵捷的消息后“既震惊又愤怒”,感到受了希特勒的欺骗,于是突然转变态度,决心与希特勒对抗。
其实不然,英国政府在德国进兵捷克前4天就得到了有关情报,但却佯装不知,直到3月14日才开会研究对策。
而且,在德军进入布拉格的同时,张伯伦在议会中发表演说,由于捷克斯洛伐克是自身“内部分裂”而造成情况的改变,英国原来做出的维护捷克领土完整的保证失效,公开声明英王政府不再受担保捷克斯洛伐克边界义务的约束。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外交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外交引言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挥了重要的外交作用。
作为一个在两次大战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国家,英国通过外交手段影响了战争的进程和战后局势。
本文将探讨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外交政策、策略和影响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外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手段来推动其利益和目标。
英国与法国、俄罗斯等同盟国建立了紧密的外交关系,形成了协作的战略联盟,以对抗德国和其盟国。
英国还通过外交途径与美国等中立国保持着密切联系,试图争取其支持。
此外,英国还参与了巴黎和平会议,为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条约制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英国的外交政策和策略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英国政府采取了强硬的立场,坚决反对德国的侵略行为。
他们成功地通过外交途径,将战争的焦点从战场上的军事行动转向外交斡旋和谈判。
尽管在战争初期,英国外交策略并没有取得很大成效,但随着战争的进行,他们逐渐增强了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外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继续发挥其重要的外交角色。
英国和法国等同盟国再次联手对抗德国和意大利的侵略行为。
英国还通过与美国的紧密合作,鼓励其参与战争,并最终成为盟友。
通过外交途径,英国与美国建立了坚固的关系,形成了对德国的联合战略。
英国的外交政策和策略在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们通过外交手段加强了与其他盟国的合作,并在各个战场上协调盟军行动。
在战争结束后,英国又参与了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为战后的和平秩序和国际体系做出了贡献。
英国外交的影响力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外交努力和政策,对战争的进程和战后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与其他盟国的协作和外交斡旋,他们成功地改变了战争的局势,并为取得最终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
英国的外交努力还为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他们参与了战后重建和和平条约的制定,为建立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做出了贡献。
英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得到了增强,成为了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评析英国绥靖政策
评析英国绥靖政策王宇博【作者】王宇博,1960年生,历史学硕士,现为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绥靖政策是本世纪20~30年代英国针对欧洲推行的外交政策。
它对欧洲局势的演化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着重大影响。
通过对这一政策的研究和探讨,可从一个侧面看出英国由强大走向衰落的轨迹。
一绥靖政策是英国政府在两次大战之间的20年中,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作出的外交抉择。
导致英国作出这种抉择的因素是英国的具体国情和国际地位。
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属于“满意的国家”,然而,也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英国走向衰落的起点。
它在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尤其是进入30年代后。
当英国呼吁为恢复国联的威信,建议筹建一支“具有充分力量的国际警察部队”时,意大利法西斯党魁墨索里尼无不幽默地说:“麻烦的是现在强盗比警察多。
”可见,英国优势的丧失已成定局。
因此,“已经得到一切——甚至比一切更多”的英国打算通过避战求和,维持现有的国际秩序,以维护英国的既得利益。
在它看来,如果“发生任何战争,不管我们胜败与否,都将是意味着我们所有一切的结束”[①]。
这种思想表明在国际间,英国已处战略守势。
这对英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有着决定性作用。
第二,自19世纪以来,英国政府和社会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国内,使国家政策带有明显的“内向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国内事务纷繁棘手,“除了外交事务中那些冲击着总的经济问题的方面,如赔偿问题以外,我们大多数人都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国内问题上面去了”[②]。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更加深了这种倾向。
当时的财政大臣尼维尔·张伯伦惊呼:“危机一个接一个地向我们袭来。
”[③]在对外事务中,英国与自治领的关系占重要地位。
英国对自治领的依赖除丰厚的经济利益外,还表现为在国际政治中,各自治领的支持成为英国的后盾。
然而,在20~30年代,在各自治领中,印度出现了大规模反英运动;加拿大的离心倾向明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被日本在亚太的扩张所困扰;南非受困于内部纷争。
二战中的外交较量盟军与轴心国的交锋
二战中的外交较量盟军与轴心国的交锋二战中的外交较量:盟军与轴心国的交锋欢迎阅读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二战期间盟军与轴心国之间的外交较量。
本文将涵盖各方的外交政策、交锋的原因与影响,以及各方努力实现胜利的过程。
一、战争前的外交政策在二战爆发之前,盟军和轴心国各自制定了不同的外交政策。
盟军国家主要包括英国、美国、苏联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而轴心国则由德国、意大利和日本领导。
盟军国家致力于维护和平与民主,提倡国际合作以遏制法西斯势力的崛起。
而轴心国则秉持着扩张主义的理念,试图通过侵略行为获取更多的领土和资源。
二、外交较量的原因盟军和轴心国之间的外交较量主要源于彼此的冲突利益和相互竞争的国际地位。
盟军国家通过外交手段试图组建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对抗轴心国的侵略扩张。
而轴心国则通过外交斡旋试图分化盟军,瓦解其实力,以便在战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三、盟军的外交较量策略盟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外交较量策略,以巩固自身的地位并削弱轴心国的实力。
首先,盟军通过多边外交机构,如联合国、同盟国会议等,加强了彼此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其次,盟军国家积极扩大了对中立国家的外交影响力,争取其支持并遏制轴心国的势力。
此外,盟军还通过经济援助和军事支持来加强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形成强大的反法西斯联盟。
四、轴心国的外交较量策略轴心国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外交较量策略,试图削弱盟军国家的联盟实力并扩大其自身的影响力。
首先,轴心国通过宣传手段试图在国际上争取声援,宣扬他们的军事战略和侵略行为。
其次,轴心国采取外交斡旋手段,试图分化盟军国家之间的关系,使其矛盾激化,以削弱盟军的实力。
此外,轴心国还试图利用经济和军事上的优势来拉拢中立国家,威慑盟军并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五、外交较量的影响盟军与轴心国的外交较量对二战的进展和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盟军国家通过外交较量取得了空前的合作和团结,成功打破了轴心国的围困。
这种团结与合作为盟军在战争中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世界近现代史名词解释2
延债声明:30年代初美国为缓解经济危机而颁布的、解决一战欧洲国家战债的外交宣言。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加重了世界各国经济与财政困难,美国为了使其在一战其间向欧洲国家的贷款能顺利回笼,在欧洲国家的要求下,于931年6月20日,由美国总统胡佛发布《债款延付宣言》,提出延迟欧洲国家偿付债务、赔款和救济款的时间一年。
但是该项政策只是短期内缓解了欧洲国家赔付战债的压力,并没有阻止欧洲各国财政状况的恶化,也没有解决战债与赔款问题。
田中奏折:20年代日本右翼政府武装侵略中国以及南亚而确定的政治方针。
1927年日本出现金融危机,一战后相对稳定时期结束,日本右翼政府与垄断资产阶级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策划了侵略中国的《对华政策纲要》,并将会议决策上报天皇,即《田中奏折》。
奏折提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这一侵略公式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对华战争以及对外侵略的指导思想。
史汀生主义:美国面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地区、为维护门户开放政策而提出的远东政策。
面对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东三省的既成事实,美国国务卿史汀生于1932年1月7日向中国及日本政府发出外交照会,提出美国不承认日本对中国东三省任何事实上的军事占领,不承认任何中日两国政府缔结有损美国在华利益的协定。
但在补充说明中,美国同时提出它无意与日本争夺在满洲的权益,只要协定不损害美国利益,它就不加干涉。
史汀生主义只是美国向世界表达了其维护和平的意愿,但却缺乏制止侵略的决心与行动,它只是在道义上划清了与侵略者的界限,但是却默认了日本的侵略行为。
李顿调查团:国联为了解九一八事变后中日关系而派出的调查小组。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向国联提出申述,要求其解决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军事侵略。
1932年1月,国联成立以英国人李顿为首的国联调查团,赴中国调查。
10月初,国联发表调查团报告书。
2022~2023高二下册第一次月考历史(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
选择题英法对法西斯侵略采取了纵容的态度,主要表现在①对日本侵入中国东北三省进行辩护和迁就②在意埃战争时为意大利提供了方便③西班牙内战时实行“不干涉政策”④通过“中立法案”禁止将武器卖给交战国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答案】C【解析】英法操纵国联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纵容的态度。
在亚洲纵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在非洲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在西班牙内战中纵容德意两国支持的佛朗哥政变。
因此答案C项。
通过“中立法案”禁止将武器卖给交战国的是美国的中立政策,不符合题意。
选择题20世纪30年代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 英美争夺海上霸权B. 英法争夺欧洲霸权C. 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D. 法西斯的进攻和反法西斯斗争【答案】D【解析】英美争夺海上霸权是在一战后,故A项错误。
英法争夺欧洲霸权是在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早期,故B项错误;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是在一战前,故C项错误。
30年代,随着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法西斯侵略加剧,整个世界面临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危险,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也就演变为法西斯进攻和反法西斯斗争的矛盾。
故D项正确。
选择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①《大西洋宪章》②《开罗宣言》③《雅尔塔协定》④《波茨坦公告》A. ①②B. ①③D. ②④【答案】D【解析】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选择D正确;其余两个文献没有参与,排除。
选择题下列国家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有( )①德国②美国③中国④日本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C【解析】试题联系史实可知,无视中国的主权和战胜国的地位,把德国原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特权让给日本。
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引发了中国“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中国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另外美国因为国会未批准所以也没有签字。
故此题应选C 项法国为寻找安全保障而采取的措施或者步骤是①先后与比利时、波兰等国结盟②德国莱茵河地区为非武装区③在赔款问题上主张严厉制裁德国④在军备上主张严格制裁德国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德国。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英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英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卜婷(兰州大学世界历史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兰州730000)摘要:英国是历史上一直被视为奉行“均势外交”的典型国家,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英国步入了相对衰落的历史发展时期,逐步放弃了建立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光荣孤立”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参战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引起了国际关系的一系列调整。
本文旨在论述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与法国、德国和苏俄的外交政策上的一系列变化和调整。
关键词: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英国;外交政策;变化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一定历史条件和环境的产物,随着国际环境和一个国家自身利益、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发展变化,这一国家的对外政策和目标、原则、重点以及实施的方法与手段都需要不断的调整与变革,以此来适应国内外现实情况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西方近代外交是与欧洲资本主义的诞生同步发展的,或者可以说是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相伴而行的。
英国早在17 世纪就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同时又是产业革命的发祥地,是欧洲最早形成的民族国家之一。
英国外交历史久远,经验丰富,被认为是一个奉行“均势外交”政策的典型国家。
三十年战争以及之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因此进入了威斯特伐利亚时代。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它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
人们一般认为英国现代均势外交发端于15 世纪末16 世纪初都铎王朝早期的对欧关系,经过300多年的征战和外交实践,英国逐步形成了均势外交传统。
1914 年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导火线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大战是从兴高采烈的群众和开拔的士兵高唱《马赛曲》、《在故乡》或《蒂珀蕾里》等歌曲开始的。
1918 年11 月11 日,一战西线战场实现了停火。
对外政策分析
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专业赵洋学号:05222077绥靖政策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前的欧洲外交分析绥靖(appeasement)政策由于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所起到的反作用而声明狼籍,也为后来的历史学家和国际关系学者所声讨。
但绥靖政策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而它的失败也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多组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些变量包括当时欧洲的国际局势,英法和德国各自的国内局势以及各国领导人的特质等。
因此,对于一种外交政策,不应当简单地判断它是“好”或“坏”,而应当判断它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
如果绥靖政策不是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而是出现在历史上其它某个特定的时期,也许它就会成为一项成功的外交政策。
而绥靖政策的可悲之处也在于它出现在了最不该出现的时代,以至于为后世的人们所诟病。
1 二战前的欧洲国际形势当代的学者已经将绥靖政策定义为“二战前,英法统治集团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以牺牲弱小民族利益换取大国之间的和平,避免武力冲突和对抗的一种外交政策。
”1因此绥靖在现代已经成为对法西斯侵略者妥协退让的代名词。
其实绥靖政策的本质就是一种以妥协为主的政策,但是在二战前的特殊条件下,这种妥协政策失败了,并且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但是在外交实践中,妥协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应当采取妥协而不是对抗的政策,但是二战前的国际环境决定了这种妥协是不合时宜的。
作为国际体系层次的变量可以包括两个内容:结构和过程。
所谓的结构就是体系中的权力配置,即国家依其国力在国际系统中相对位置的排列;而过程则是指单位(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和互动方式。
2一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受到了凡尔赛和约的严重束缚。
凡尔赛和约对于德国而言是一个极为苛刻的,带有严重的掠夺性的条约;凡尔赛和约不仅在经济上对德国进行掠夺,限制德国的军备,分割德国的领土,而且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道义上的责任完全归罪于德国,而后者则更加难以令德国接受。
两战期间英国和平主义与绥靖政策
两战期间英国和平主义与绥靖政策作者:张艳婧来源:《世纪桥》2017年第01期【摘要】绥靖政策,是英国在20世纪30年代主要推行的外交政策,其出台与当时英国国内浓厚的和平主义气氛密切相关。
本文简述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平主义在英国的发展,并试图从心理、政治和军事三方面论述和平主义是如何影响绥靖政策的出台及实施。
【关键词】两战间;英国;和平主义;绥靖政策【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0091-02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为后人所诟病、同时也是英国在20世纪30年代所主要奉行的外交政策——绥靖政策,它的出台除了与当时英国因经济危机造成的国力衰减、传统均势外交的延续以及妄图祸水东引之外,也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国内盛行的和平主义密切相关。
和平主义又称非战主义,它反对一切战争,并认为“任何形式的战争都是不合理的,战争不是解决国际纠纷的合法手段”[1](P.54-56)。
早在1816年,英国最早的和平主义团体——伦敦和平协会——便已诞生并开始了活动[2](P.112-120),而和平主义真正大范围地在英国风行则是在一战后。
战争给英国造成的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一代最有才华和最具创造力的青年”的死去[3](P.5-20),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投下沉重的阴影,厌战、反战的情绪在英国乃至欧洲弥漫,也正是这种朴素的心理诉求,使得和平主义再度被召唤,因而诸多和平主义者及一系列和平主义组织得以大量涌现、其支持者也不断增加。
如成立于1918年致力于宣传国际仲裁和全面裁军的国际联盟协会在成立短短4年后,便拥有了20万会员,到了1932年更是发展至100万人[4](P.232)。
进入30年代,随着经济危机爆发、德意两国法西斯化和国际局势的日趋紧张,群众厌战追求和平的呼声也更加高涨。
1933年,面对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统并解散国会的举动,英国牛津大学俱乐部通过不再“为国王和国家而战”的决议,而类似的决议也在随后相继出现在曼彻斯特大学、莱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等20多所大学中。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重大外交政策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重大外交政策摘要: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曾推行过多种外交政策,都是以国家利益为转移,牺牲其他国家民族利益,维护自身利益的利己主义外交政策和霸权主义政策。
关键词:外交政策英国日本法国美国一、英国的势力均衡政策势力均衡政策是英国传统的、历时最久的外交政策。
为此,英国在很长时间内不与欧洲大陆的国家结盟,所谓“光荣孤立”。
主要史实有: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摧毁法兰西第一帝国在欧洲的优势地位;19世纪中期联法制俄,发动克里米亚战争,打败“欧洲宪兵”沙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对付主要对手德国,协调法俄关系;一战后,采取扶德抑法政策。
英国自16世纪到20世纪初,始终把维持欧洲大陆均势作为其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先后被此政策打垮的有西班牙、荷兰、法国、俄国、德国。
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使欧洲大陆国家保持均势,互相牵制和削弱,确保英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进而维护其世界殖民霸权,其出发点是维护英国的利益。
“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的话正是对此政策赤裸裸的道白。
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特定背景下,资本主义列强发展不平衡加剧,争夺世界霸权和市场的斗争日趋激烈,英国放弃“孤立”,转而与法国、俄国结成三国协约,共同对付德国,以维持“势力均衡”。
一战后,英国在对德处理问题上继续运用以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
二、日本的大陆政策日本明治维新后,天皇政府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朝鲜、中国等周边大陆国家,进而征服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即大陆政策。
这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为实施此政策,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发动日俄战争;完全吞并朝鲜为其殖民地;借口对德宣战,侵略中国山东,并签订“二十一条”;1927年,田中内阁制定《对华政策纲领》,明确提出要分割中国东北等地,由日本占领;九一八事变后,霸占中国东北;1936年,广田宏毅内阁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制定《基本国策纲要》,它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而称霸亚太地区的侵略方案,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即是此方案的具体实施;1941年,日本法西斯进一步向东南亚扩张,企图建立亚太霸权,使美日矛盾激化,日本进而发动太平洋战争;二战中,日本法西斯战败,大陆政策破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1936 年 5 月 5 日 , 意大利侵略军攻占亚的斯亚贝巴 , 意埃战争基本结束 。 由于英国的提议 , 国际联盟于 1936 年 7 月 15 日终止了对意大利的制裁 。 同年 7 月 27 日 , 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又在下 院宣布 :英国在 1935 年 12 月对希腊 、 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的保证 ( 如因对意制裁而受到攻击 , 英 国将给以援助) , 不再是必要的 。 在采取这些措施后 , 英国希望尽快恢复与意大利的友好关系 , 以免意大利与德国接近 。 1936 年 7 月 29 日 , 英国三军参谋长委员会在一份备忘录 ( 内阁传阅) 中写道 :“ 从战略观点看 , 首要的是一个安全的地中海 。 这意味着 , 恢复我们先前与意大利的友 好关系 , 应作为基本考虑 。 ” ② 维持地中海的安全 , 搞好同意大利的关系 , 是英国全球战略的一 个组成部分 。 20 世纪 30 年代 , 英国内阁中一些最有势力的成员和三军高级将领大都认为 , 英国 面对德国 、 意大利和日本三个主要敌人 , 是无力与它们同时作战的 。 德国是力量最强 、 最可怕
·专题研究·
论英国对意大利的外交政策
( 1936 年 7 月 —1938 年 11 月)
齐 世 荣
提 要 :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后 , 英国终止了对意大利的制裁并力图恢复 先前与意大利的友好关系 。 几经周折 , 英国先后与意大利签订了关于地中海西部 维持原状的宣言和英意协定 。 英国的目的在于维持地中海局势的稳定并分化意大 利与德国 , 但由于英国一味迁就意大利 , 反使意大利更加蔑视英国 , 英国对意绥 靖政策终于破产 。 关键词 :英意协定 绥靖政策 张伯伦 墨索里尼 纳粹德国崛起后 , 英国力图拉拢意大利 , 英 、 法 、 意三国于 1935 年 4 月一度组成了所谓的 “ 斯特莱沙” 阵线 , 但这一徒有虚名的 “ 阵线” 不久即因意埃战争的爆发而瓦解了 。 关于英国在 意埃战争期间执行的 “双重政策” , 笔者曾撰文论述 ① , 本文是该文的续篇 , 旨在说明自意埃战 争结束后到 1938 年 11 月英意协定生效这一期间英国对意大利的外交政策 。
②
· 146 ·
论英国对意大利的外交政策
的敌人 , 其次是日本 , 再次是意大利 ①。 为了同德国达成全面的谅解 , 就要拉拢意大利 , 以免它 投入德国的怀抱 , 增加绥靖德国的困难 。 英国外交部常务次长范西塔特在 1936 年 5 月 21 日的备 忘录中写道 :“ 无论如何 , 我们必须同墨索里尼妥协 , 因为如果我们持久地与次要的独裁者 ( 指 墨索里尼) 不和 , 我们就永远不能 与首要的独 裁者 ( 指希特 勒) 妥协 , 甚 或不能同 他安全共 处。 ” ② 他们还认为 , 日本在远东构成英帝国的最大威胁 , 远东绝对不能放弃 , 放弃远东将是帝 国解体的开始 , 因而保持地中海这条通往东方的交通要道的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 为此就必须与 意大利搞好关系 ③ 。 恢复与意大利的友好关系 , 首先碰到的最大障碍是西班牙内战 。 1936 年 7 月 16 日西班牙内 战爆发后 , 意大利和德国立即给叛军以援助 。 意大利久有称霸地中海的野心 , 再加上对西班牙 人民阵线政府的敌视 , 这时认为良机已到 。 7 月 30 日 , 9 架意大利 “ 萨伏伊” S81 型飞机到达西 属摩洛哥佛朗哥叛军的总部 ( 另有 3 架在中途出了事故) 。 8 月 7 日 , 意大利又支援了叛军 27 架 飞机 , 以及坦克 、 高射炮 、 机枪和弹药等 ④。 德国敌视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 , 并企图把英 、 法的 注意力吸引到西班牙 , 以便放手扩军并在中欧动手 , 也立即着手支援叛军 。 7 月 28 日 , 德国 30 架容克运输机飞抵西属摩洛哥 。 在此期间 , 法 、 英却热衷于绥靖 , 共同炮制了 “ 不干涉” 政策 ⑤。 8 月 15 日 , 法英两国政府 互换关于 “ 不干涉” 西班牙内战的照会 。 以后陆续参加 “ 不干涉” 协定的国家有意大利 、 苏联 、 德国等 , 总计 27 个国家 。 对于意大利支援佛朗哥的行为 , 英国是十分清楚的 。 8 月 17 日 , 英国 驻意使馆一等秘书英格拉姆向意大利外交大臣齐亚诺抱怨说 , 意大利政府现在几乎是禁止向西 班牙出口武器的国际协定的惟一障碍 , 齐亚诺当即坚决否认意大利政府或任何意大利人同佛朗 哥有任何交易 ⑥。 对于这种否认的真实性 , 英国政府自然是心中有数的 。 但英国为什么仍然要坚 决推行 “不干涉” 政策 , 并继续争取与意大利友好相处呢 ? 除了上述总的战略考虑外 , 还因为 : 第一 , 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仇视 。 英国执政者认为 , 如果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胜利 , 就等于共产 主义在西班牙的胜利 , 随后还会增强法国人民阵线政府的力量 , 最终将导致 “ 赤祸” 蔓延整个 欧洲 。 西班牙内战爆发后不久 , 英国首相鲍尔温就在 7 月 26 日对艾登说 , 决不可以为了法国人 或者什么其他的人 , 使英国站在俄国人方面作战 ⑦ 。 外交部助理次官奥姆 ·萨金特 8 月 12 日指 出 :“ 我们应当用种种方法阻止法国在西班牙内战的影响下 , `变为布尔什维克' ” 。 他还建议 : “ 我们应当使意大利从阿比西尼亚事件带给它的孤立和受伤的感情中摆脱出来” ⑧。 大多数的英国 外交官都是 “非常殷切地倾向于西班牙右派的 … … ( 把他们) 看做反对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 ⑨ 。
①
齐世荣 :《意埃战争与英国的 “ 双重政策”》 , 《 绥靖政策研究》 , 首都师范大学 出版社 , 1998 年 , 第 81 — 109 页 。 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 1919 — 1939 , Second Series , vol . ⅩⅦ , no .35 , p .39 . (以下 简 写 为 DBFP , 2 , Ⅹ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