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823K-SD转USB原理图

合集下载

SD卡工作原理介绍和工作原理图

SD卡工作原理介绍和工作原理图

大容量SD卡在海洋数据存储中的应用本设计使用8 GB的SDHC(High Capacity SD Memory Card,大容量SD存储卡),为了方便卡上数据在操作系统上的读取,以及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和处理,在SDHC卡上建立了FAT32文件系统。

海洋要素测量系统要求数据存储量大、安全性高,采用可插拔式存储卡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目前,可插拔式存储卡有CF 卡、U盘及SD卡。

CF卡不能与计算机直接通信;U盘需要外扩接口芯片才能与单片机通信,增加了外形尺寸及功耗;而SD卡具有耐用、可靠、安全、容量大、体积小、便于携带和兼容性好等优点,非常适合于测量系统长期的数据存储。

1 SD卡接口的硬件设计STM32F103xx增强型系列是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基于Cortex-M3的高性能的32位RISC内核,工作频率为72 MHz,内置高速存储器(128 KB的闪存和20 KB的SRAM),以及丰富的增强I/O端口和连接到2条APB总线的外设。

STM32F103xx系列工作于-40~+105℃的温度范围,供电电压为2.0~3.6 V,与SD卡工作电压兼容,一系列的省电模式可满足低功耗应用的要求。

SD卡支持SD模式和SPI模式两种通信方式。

采用SPI模式时,占用较少的I/O资源。

STM32F103VB包含串行外设SPI接口,可方便地与SD卡进行连接。

通过4条信号线即可完成数据的传输,分别是时钟SCLK、主机输入从机输出MISO、主机输出从机输入MOSI和片选CS。

STM32F103VB与SD卡卡座的接口电路如图1所示。

SD卡的最高数据读写速度为10 MB/s,接口电压为2.7~3.6 V,具有9个引脚。

SD卡使用卡座代替传输电缆,减少了环境干扰,降低了出错率,而且1对1传输没有共享信道的问题。

SD卡在SPI模式下各引脚的定义如表1所列。

2 SD卡接口的软件设计本设计采用STM32F103VB自带的串行外设SPI接口与SD卡进行通信,这里只介绍SPI模式的通信方式。

主板USB接口电路结构图解

主板USB接口电路结构图解

主板USB接口电路结构图解因为每个 USB 接口能够向外设提供+ 5V500MA 的电流,当我们在连接板载 USB 接口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主板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

绝对不能出错,否则将烧毁主板或者外设。

相信有不少朋友在连接前置 USB 插线时也发生过类似的“ 冒烟事见“ 。

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准确判别前置 USB 线的排列顺序如果我们晓得 USB 接口的基本布线结构,那问题不是就迎刃而解了吗。

USB 接口图解主机端:接线图:VCCData -Data +GND实物图:设备端:接线图:VCCGNDData -Data +三、市面上常见的 USB 接口的布线结构这两年市面上销售的主板,板载的前置 USB 接口,使用的都是标准的九针USB 接口,第九针是空的,比较容易判断。

但是多数品牌电脑使用的都是厂家定制的主板,我们维修的时候根本没有使用说明书;还有像以前的 815 主板,440BX , 440VX 主板等,前置 USB 的接法非常混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当我们维修此类机器时,如何判断其接法呢?现在,把市面上的比较常见的主板前置 USB 接法进行汇总,供大家参考。

( 说明:■ 代表有插针,□ 代表有针位但无插针。

)1 、六针双排这种接口不常用,这种类型的 USB 插针排列方式见于精英 P6STP -FL(REV : 1.1) 主板,用于海尔小超人 766 主机。

其电源正和电源负为两个前置 USB 接口共用,因此前置的两个 USB 接口需要 6 根线与主板连接,布线如下表所示。

■DATA1+■ VCC■DATA2-■DATA2+■ GND2 、八针双排这种接口最常见,实际上占用了十针的位置,只不过有两个针的位置是空着的,如精英的 P4VXMS(REV : 1.0) 主板等。

该主板还提供了标准的九针接法,这种作是为了方便 DIY 在组装电脑时连接容易。

■ VCC■DATA -■DATA +□NUL■ GND■ GND□NUL■DATA +■DATA -■ VCC微星 MS-5156 主板采用的前置 USB 接口是八针互反接法。

usb声卡原理图

usb声卡原理图

usb声卡原理图
抱歉,我无法提供图像,但我可以尝试为你解释USB声卡的原理。

USB声卡是一种使用USB接口连接电脑的外部音频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涉及以下几个关键组件:
1. USB接口:USB声卡通过USB接口与电脑进行连接。

USB 接口提供了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功能。

2. 数字到模拟转换器(DAC):USB声卡内部有一个数字到模拟转换器,用于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

DAC将电脑上的数字音频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

3. 模拟到数字转换器(ADC):USB声卡还配备了一个模拟到数字转换器,用于将外部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

ADC将模拟音频信号转化为电脑可以理解的数字信号。

4. 音频编解码器:USB声卡内部还可能包含一个音频编解码器,用于对音频信号进行压缩和解压缩。

这有助于减小音频文件的大小并提高音质。

5. 驱动程序:为了与操作系统和音频软件配合使用,USB声卡需要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

这些驱动程序允许电脑识别和与声卡进行通信。

在使用USB声卡时,用户只需将其插入电脑的USB接口,然
后通过音频软件或系统设置选择声卡作为音频输入或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通常用于将外部音源(如麦克风或乐器)的信号转化为数字音频信号,而输出设备则将数字音频信号转化为模拟音频信号输出到扬声器或耳机。

总体而言,USB声卡通过USB接口连接到电脑并使用内部的
数字和模拟转换器进行音频信号的转换,提供更高质量的音频输入和输出功能。

U盘原理图

U盘原理图

PC2 PA_WE P30 P47 P14 P46 X_WRN X_RDN PC1 X_A1 X_A0 P32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VCCF
VCCF
VSSF
TM1
TM2
VSS
RST
PB4
PC0
PB5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P31
4. 新建原理图元件存储器U3三星K9F0BDUD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NC NC NC NC NC SE R/B RE CE NC NC VCC VSS NC NC CLE ALE WE WP NC NC NC NC NC NC NC NC NC I/O7 I/O6 I/O5 I/O4 NC NC NC VCC VSS NC NC NC I/O3 I/O2 I/O1 I/O0 NC NC NC NC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参考§3.2节,创建电压转换器U1、控 制器U2、存储器U3和写保护开关SW1 的原理图元件。 1. 创建新的PCB工程文件 “UPAN.PRJPCB”。 2. 创建新的原理图文件 “UPAN.SCHDOC”。 3. 创建新的原理图库文件 “UPAN.SCHLIB”。
3. 新建原理图元件U盘控制器IC1114
1. 网络标号
网络标号一般由字母或数字组成,用 于表示图纸中相同的导线。具有相同 网络标号的导线表示是连接在一起的 导线,只是由于距离过长,或减少交 叉导线等原因,没有直接连接在一起, 如下页图所示。

usb工作原理

usb工作原理

usb工作原理USB(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用于电脑和外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通信接口。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一组标准化规范和协议。

USB通信是通过连接两个设备之间的USB接口来完成的。

USB接口由一个公共总线、主机和设备组成。

在通信过程中,主机负责发送和接收数据,而设备则负责执行主机指示的操作。

USB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模式:传输和供电。

传输模式用于在主机和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可以支持低速(1.5 Mbps)、全速(12 Mbps)、高速(480 Mbps)和超速(5 Gbps)四种速率。

供电模式用于为外部设备提供电源,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USB通信协议包括四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定义了电缆、连接器和信号传输规范,以确保可靠的数据传输。

数据链路层负责管理数据帧的传输和接收,以及检测并纠正错误。

传输层提供了端到端的数据传输管理,包括流量控制和数据分组。

应用层定义了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

USB设备之间的通信是基于主机-设备模型的。

主机负责控制和管理连接的设备,并负责分配带宽和控制数据传输。

设备可以是外部存储设备(如闪存驱动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

主机通过发送控制命令来与设备进行通信,并接收设备返回的信息。

USB的工作原理基于主从架构,主机控制设备。

主机在检测到新连接的设备后,会与其进行握手并进行通信协商,以确定所需的传输速率和供电需求。

一旦通信建立,主机可以发送数据包到设备,设备接收并处理数据,然后将结果返回给主机。

总的来说,USB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连接主机和设备的通信接口,按照规定的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和设备控制。

这使得USB 成为了一种广泛使用的通信接口,支持各种设备和应用。

GL823K Datasheet

GL823K Datasheet

GL823KUSB 2.0 SD Card Reader ControllerDatasheetRevision HistoryTable of ContentsCHAPTER 1GENERAL DESCRIPTION (6)CHAPTER 2FEATURES (7)CHAPTER 3PIN ASSIGMENT (8)3.1SSOP16 Pinout (8)3.2Pin Description (9)CHAPTER 4BLOCK DIAGRAM (10)4.1OCCS USB PHY (10)4.2SIE (10)4.3EPFIFO (10)4.4MCU (10)4.5MHE (11)4.6Regulator (11)4.7PMOS (11)CHAPTER 5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12)5.1Temperature Conditions (12)5.2Operating Conditions (12)5.3DC Characteristics (12)5.4Memory Card Clock Frequency (12)5.5Maximum Ratings (13)CHAPTER 6PACKAGE DIMENSION (14)CHAPTER 7ORDERING INFORMATION (15)List of FiguresFigure 3.1 – SSOP 16 Pinout Diagram (8)Figure 6.1 – SSOP 16 Pin Package (150 mil) (14)List of TablesTable 3.1 – Pin Description (9)Table 4.1 – Functional Block Diagram (10)Table 5.1 – Temperature Conditions (12)Table 5.2 – Operating Conditions (12)Table 5.3 – DC Characteristics (12)Table 5.4 – SD/MMC Card Clock Frequency (12)Table 5.5 – Maximum Ratings (13)Table 7.1 – Ordering Information (15)CHAPTER 1GENERAL DESCRIPTIONThe GL823K is a USB 2.0 Single-LUN card reader controller which can support SD/MMC Flash Memory Cards. It supports USB 2.0 high-speed transmission to Secure Digital TM(SD), SDHC, SDXC, miniSD TM, microSD TM(T-Flash), MultiMediaCard TM (MMC), RS MultiMediaCard TM (RS MMC), MMCmicro , HS-MMC and MMCmobile. As a single chip solution for USB 2.0 flash card reader, the GL823K complies with Universal Serial Bus specification rev. 2.0, USB Storage Class Specification ver.1.0, and each flash card interface specification.The GL823K integrates a high speed 8051 microprocessor and a high efficiency hardware engine for the best data transfer performance between USB and flash card interfaces. Its pin assignment design fits to card sockets to provide easier PCB layout. Inside the chip, it integrates 5V to 3.3V regulator, 3.3V to 1.8V regulator and power MOSFETs and it enables the function of on-chip clock source (OCCS) which means no external 12MHz XTAL is needed and that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total BOM cost.The GL823K implements USB disconnect function; it can be used for Mobile cable/ OTG reader/ PC card reader application.CHAPTER 2FEATURES●USB specification compliance-Comply with 480Mbps Universal Serial Bus specification rev. 2.0-Comply with USB Storage Class specification rev. 1.0-Support one device address and up to four endpoints: Control (0)/Bulk Read (1)/Bulk Write (2)/Interrupt (3) ●Integrated USB building blocks-USB2.0 transceiver macro (UTM), Serial Interface Engine (SIE), Build-in power-on reset (POR) and low-voltage detector (LVD)●Embedded 8051 micro-controller-Operate @ 60 MHz clock, 12 clocks per instruction cycle-Embedded mask ROM and internal SRAM●Secure Digital TM (SD) and MultiMediaCard TM (MMC)-Supports SD specification v1.0 / v1.1 / v2.0 / SDHC (Up to 32GB)-Compatible with SDXC (Up to 2TB)-Supports MMC specification v3.x / v4.0 / v4.1 / v4.2-Supports 1 / 4 bit data bus-Compliant with Secure Digital TM v5.0●Support boost mode for SD3.0 for better performance●Support non-SD Card Detect pin, non-MS Insertion/Removal pin design to save BOM cost●Support non-SD Write Protection pin design to save BOM cost●Support LED function to indicate power and access status●On chip clock source and no need of 12MHz Crystal Clock input●On-Chip 5V to 3.3V and 3.3V to 1.8V regulators●On-Chip power MOSFET for supplying flash media card power●Support USB disconnection by memory card unplug or manual switch for Mobile cable/ OTG reader/ PCcard reader application●Available in SSOP16 package (150 mil)CHAPTER 3 PIN ASSIGMENT3.1 SSOP16 Pinout38765214D 0D 2P M O S C M D V S S D 1D 3C L KFigure 3.1 – SSOP 16 Pinout Diagram3.2Pin DescriptionTable 3.1 – Pin DescriptionNotation:Type O OutputI InputB Bi-directionalpu internal pull-up when inputpd internal pull-down when inputP Power / GroundA AnalogCHAPTER 4BLOCK DIAGRAMTable 4.1 – Functional Block Diagram4.1OCCS USB PHYThe USB 2.0 Transceiver Macrocell is the analog circuitry that handles the low level USB protocol and signaling, and shifts the clock domain of the data from the USB 2.0 rate to one that is compatible with the general logic. On chip clock source and no need of 12MHz Crystal Clock input.4.2SIEThe Serial Interface Engine, which contains the USB PID and address recognition logic, and other sequencing and state machine logic to handle USB packets and transactions.4.3EPFIFOEndpoint FIFO includes Control FIFO (FIFO0) and Bulk In/Out FIFO●EP0 FIFO FIFO of control endpoint 0. It is 64-byte FIFO and used for endpoint 0 data transfer.●Interrupt FIFO 64-byte depth FIFO of endpoint 3 for status interrupt●Bulk FIFO It can be in the TX mode or RX mode:1. It contains ping-pong FIFO (512 bytes each bank) for transmit/receive data continuously.2. It can be directly accessed by micro-controller4.4MCU8051 micro-controller inside.●8051 Core Compliant with Intel 8051 high speed micro-controller●ROM FW code on ROM●SRAM Internal RAM area for MCU access4.5MHE●MIF Media Interface: SD/MMC●MCFIFO It can access by MCU for memory card short data packet.4.6Regulator●5V to 3.3V Band Gap Regulator for stable voltage supply for USB PHY, PMOS●3.3V to 1.8V For core logic and internal memory.4.7PMOSOn-Chip power MOSFETs for memory card powerCHAPTER 5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5.1Temperature ConditionsTable 5.1 – Temperature Conditions5.2Operating ConditionsTable 5.2 – Operating Conditions5.3DC CharacteristicsTable 5.3 – DC Characteristics5.4Memory Card Clock FrequencyTable 5.4 – SD/MMC Card Clock Frequency5.5Maximum RatingsTable 5.5 – Maximum RatingsCHAPTER 6PACKAGE DIMENSIONInternalNo.Lot CodeDateGL823KAAAAAAAAAAYWWXXXXVersionNo.Figure 6.1 – SSOP 16 Pin Package (150 mil)CHAPTER 7ORDERING INFORMATIONTable 7.1 – Ordering Information。

gl823k工作原理

gl823k工作原理

gl823k工作原理
GL823K是一种芯片或器件,其工作原理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释。

从功能角度来看,GL823K是一款USB控制器芯片,它用于管理
和控制USB接口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它具有USB接口的物理层和数
据链路层功能,可以实现USB设备的连接和通信。

从技术角度来看,GL823K采用了先进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工艺制
造技术。

它包括了USB PHY(物理层)和USB Controller(控制器)两个主要部分。

USB PHY负责处理物理层的信号传输和电气特性,
包括信号调制解调、差分信号传输和电压调节等功能。

USB Controller负责管理和控制USB设备的数据传输和通信,包括数据
包的解析、错误检测和纠正、数据缓存和传输速率的控制等。

GL823K还支持多种USB规范和协议,如USB 2.0、USB 3.0等。

它可以与各种USB设备进行通信,如计算机、外部存储设备、打印机、摄像头等。

通过GL823K,USB设备可以实现高速、可靠的数据
传输和通信。

此外,GL823K通常还具有其他功能和特性,如电源管理、中断
处理、固件升级等。

这些功能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和应用需求进行配置和定制。

总结起来,GL823K是一款USB控制器芯片,它通过集成的USB PHY和USB Controller实现USB设备的连接和通信。

它采用先进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工艺制造技术,支持多种USB规范和协议。

通过GL823K,USB设备可以实现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主板USB接口电路结构图解

主板USB接口电路结构图解

主板USB接口电路结构图解因为每个 USB 接口能够向外设提供+ 5V500MA 的电流,当我们在连接板载USB 接口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主板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

绝对不能出错,否则将烧毁主板或者外设。

相信有不少朋友在连接前置 USB 插线时也发生过类似的“冒烟事见“。

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准确判别前置 USB 线的排列顺序如果我们晓得 USB 接口的基本布线结构,那问题不是就迎刃而解了吗。

USB接口图解主机端:接线图:VCCData-Data+GND实物图:设备端:接线图:VCCGNDData-Data+三、市面上常见的USB接口的布线结构这两年市面上销售的主板,板载的前置 USB 接口,使用的都是标准的九针 USB 接口,第九针是空的,比较容易判断。

但是多数品牌电脑使用的都是厂家定制的主板,我们维修的时候根本没有使用说明书;还有像以前的 815 主板,440BX , 440VX 主板等,前置 USB 的接法非常混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当我们维修此类机器时,如何判断其接法呢?现在,把市面上的比较常见的主板前置 USB 接法进行汇总,供大家参考。

( 说明:■代表有插针,□代表有针位但无插针。

)1、六针双排这种接口不常用,这种类型的 USB 插针排列方式见于精英 P6STP -FL(REV : 1.1) 主板,用于海尔小超人 766 主机。

其电源正和电源负为两个前置 USB 接口共用,因此前置的两个 USB 接口需要 6 根线与主板连接,布线如下表所示。

■DATA1+■DATA1-■ VCC■DATA2+■ GND2、八针双排这种接口最常见,实际上占用了十针的位置,只不过有两个针的位置是空着的,如精英的 P4VXMS(REV : 1.0) 主板等。

该主板还提供了标准的九针接法,这种作是为了方便 DIY 在组装电脑时连接容易。

■ VCC■DATA -■DATA +□NUL■ GND■ GND□NUL■DATA +■DATA -■ VCC微星 MS-5156 主板采用的前置 USB 接口是八针互反接法。

USB供电的充电电路图及原理介绍

USB供电的充电电路图及原理介绍

USB充电电路图及原理介绍除直接供电USB器件外,USB更有用的一个功能是用USB电源进行电池充电。

由于很多便携装置(如MP3播放机,PDA)与PC交换信息,所以,电池充电和数据交换同时在一条缆线上进行将会使装置方便性大大增强。

把USB和电池供电功能结合起来,扩大了“非受限”装置(如移动web相机连接PC或不连接PC 工作)的工作范围。

在很多情况下,不必携带不方便的AC适配器。

从USB对电池充电可以复杂也可以简单,这取决于USB设备要求。

对设计有影响的因素通常是“成本”、“大小”和“重量”。

其它重要的考虑包括:1)当设备插入到USB端口时,带放电电池的设备能够以多快的速度进入完全工作状态;2)所允许的电池充电时间;3)受USB限制的电源预算;4)包含AC适配器充电的必要性。

本文从电源观点详述USB之后,将针对这些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图1 USB电压降(来自通用串行总线规定Rev2.0)图2 USB器件插孔图3 从USB简单充电100mA和从AC适配器充电350mA不需要枚举,这是因为USB 充电电流不超过“一个单元负载”(100mA)。

3.3V系统负载总是从电池汲取电流。

USB电源所有主机USB设备(如PC和笔记本电脑)至少可以供出500mA电流或每个USB插口提供5个“单元负载”。

在USB述语中,“一个单元负载”是100mA。

自供电USB插孔也可以提供5个单元负载。

总线供电USB插孔保证提供一个单元负载(100mA)。

根据USB规范和图1的说明,在缆线外设端,来自USB主机或供电插孔的最小有效电压是4.5V,而来自USB总线供电插孔的最小电压是4.35V。

这些电压在为锂离子电池充电时(一般需要4.2V),其余量是很小的。

插入USB端口的所有设备开始汲取的电流不得大于100mA。

在与主机通信后,器件可决定它是否可以占用整个500mA。

USB外设包含两个插孔中的一个。

两个插孔都比PC和其他USB主机中的插口要小。

usb多口转接器原理

usb多口转接器原理

usb多口转接器原理
USB多口转接器原理
USB(Universal Serial Bus)是现代计算机中最常用的外部接口之一,用于将不同类型的外部设备连接到计算机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
类型的USB设备变得越来越常见,许多用户需要使用多个设备,但是他们的计算机只具有有限数量的USB端口。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USB 多口转接器应运而生。

USB多口转接器是一个外部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一个USB端口转换为多个USB端口,以便用户可以同时连接多个设备。

USB多口转接器原理与普通的USB端口相同,只不过它具有一个或多个USB集线器,它将单个USB端口扩展为多个端口。

集线器是一个特殊的电子设备,它可以将单个USB端口转换为多个带宽分配端口。

在USB多口转接器内部,集线器与USB控制器连接在一起。

USB控
制器是计算机内的一种电子设备,用于控制USB端口和USB设备之
间的通信。

当用户将USB设备插入到多口转接器中时,集线器将USB 设备和控制器之间的通信传递到控制器。

控制器随后将信息发送回USB设备,从而建立设备和计算机之间的连接。

USB多口转接器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为许多设备提供电源信号。

绝大多数的USB设备都需要电源信号来运行,但并非所有计算机都具有足够的USB端口用于提供电源信号。

USB多口转接器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以为多个设备提供电源信号,从而使它们能够正确运行。

总之,USB多口转接器原理主要基于集线器,它可以将单个USB端口扩展为多个USB端口,从而满足用户连接多个USB设备的需求。

该设备还可以为所有连接的USB设备提供电源信号,使它们能够顺利运行。

usb电路的应用原理图

usb电路的应用原理图

USB电路的应用原理图1. 概述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用于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和供电的通信接口。

USB电路的应用原理图是设计和制造USB设备时必不可少的工具。

它展示了USB设备中各个组件的连接方式和工作原理,为电路设计工程师提供了设计和布线的指导。

2. USB电路的基本组成一个典型的USB电路一般包含以下几个组件:2.1 USB连接器USB连接器是用于连接USB设备和计算机的接口。

USB连接器通常分为A型和B型两种,分别用于主机和设备之间的连接。

USB连接器一般包含四个引脚,用于传输数据和供电。

2.2 USB控制器USB控制器是USB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管理USB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USB控制器一般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部分负责物理层的信号处理和数据传输,软件部分负责协议栈的实现和控制。

2.3 电源管理电路USB设备需要通过USB总线从计算机获取电源供应。

电源管理电路负责将USB总线上的电源转换为设备所需的电压和电流,并对电源进行管理和保护。

2.4 数据传输电路USB设备通过USB总线传输数据,数据传输电路负责将设备内部的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并将数据传输到USB总线上。

2.5 设备外设USB设备可以连接各种外设,例如打印机、键盘、鼠标等。

设备外设通过USB 接口与设备连接,并与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和控制。

3. USB电路的工作原理USB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设备初始化:USB设备在启动时需要进行初始化,包括设置设备的唯一ID、配置参数等。

2.握手协商:USB设备需要与主机进行握手协商,确定双方的传输速度、数据格式等参数。

3.数据传输:USB设备通过数据传输电路将设备内部的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并将数据传输到USB总线上。

主机通过USB控制器对数据进行接收和处理。

4.电源管理:USB设备需要管理和保护电源,包括对电源的电压和电流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usb原理图

usb原理图

usb原理图USB(Universal Serial Bus)是一种用于连接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通用串行总线标准。

USB接口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数码相机、手机、打印机、键盘、鼠标等设备中。

USB接口的普及使得设备之间的连接更加便捷,同时也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USB接口的原理图及其工作原理。

USB接口的原理图主要包括USB接口的物理连接和信号传输部分。

在USB接口的物理连接部分,通常包括四根线缆,分别是VCC(电源线)、D+、D-(数据线)和GND(地线)。

VCC用于提供电源,D+和D-用于数据传输,GND用于接地。

这四根线缆通过USB接口连接到设备的相应接口上,实现了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

在USB接口的信号传输部分,主要包括USB主机控制器、USB设备控制器、USB总线和USB设备。

USB主机控制器通常集成在计算机主板上,负责管理USB 总线上的设备。

USB设备控制器则集成在外部设备中,负责与USB主机控制器进行通信。

USB总线是连接USB主机控制器和USB设备控制器的传输介质,负责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

USB设备则是连接到USB总线上的外部设备,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

USB接口的工作原理是通过USB主机控制器和USB设备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来实现的。

当外部设备连接到计算机的USB接口上时,USB主机控制器会检测到设备的连接,并与设备进行握手通信。

通过握手通信,USB主机控制器和USB设备控制器确定数据传输的速率、传输方式等参数,并建立起数据传输的通道。

一旦通道建立完成,USB设备就可以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了。

USB接口的原理图和工作原理为设备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传输提供了基础。

通过USB接口,设备之间可以实现快速、稳定的数据交换,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使用体验。

同时,USB接口的标准化也为设备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提供了保障,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可以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进行连接和使用。

鼠标接口变换实战

鼠标接口变换实战

鼠标接口变换实战鼠标接口的转换自然可以到电脑市场买现成的转换线,似乎是PS/2 转USB 不常见,而USB 转PS/2 的转换线即常见又便宜,原因是采用USB 接口的鼠标大都采用了名为”U+P”的控制IC,即同时兼容USB 与PS/2 接口的控制IC,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转换电路,只是接口不同而已。

如果不是采用”U+P”控制IC 的鼠标,市售的转换线恐怕也不好使。

不管如何,对于爱好者而言,动手才是硬道理。

这次动手进行接口转换的鼠标是光电的,一个是双飞燕的KBS-827D(左),PS/2 接口,10 指飞光电套装里的,一个是罗技的M115(右),最合适笔记本使用的,USB 接口,实物如图1 所示。

图1 两个不同接口的光电鼠标双飞燕光电鼠标的结构与电路及其接口变换拆开的双飞燕鼠标如图2 所示,控制IC 是BL8156C(U2),DIP-16 封装,位于图2 左图下部,光电管(D1)的驱动IC 是PAN3101DB(U1),较为常见,位于图2 左图中部,错列DIP-8 封装,即STaggered DIP-8,台湾的Pixart 公司有生产但是不限于该公司,最高支持800cpi 的分辨率。

图中U1 与D1 的位置正上方原本是有黑色的塑料遮光罩的,为了看清楚结构,也为了改罗技的M115,拆去了。

图中印制板上的型号标识是OP-27DPS2CT,版本号是01,时间是2006.07.28.与普通鼠标略有不同是,双飞燕的这款鼠标有一个双击键,俗称”交火键”,就是图1 中的按键S1,按一下顶两下,在某些频繁使用双击功能的游戏中可以省些力气,不过位置不太好,刚使用的时候会觉得还不如双击左键更方便。

板上醒目的0748 数字下方标着CON1 的位置就是鼠标连线的位置,从上方数第一个脚单独有一个小方框,视为1 脚。

实测CON1 各脚的功能与电压为:①脚-地,0V;②脚-DATA(推测),4.90V;③脚-CLK(推测),4.90V,④脚-电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