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导语】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篇一【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理解“闲愁”的特点,感知人性人情之美;掌握《醉花阴》的抒情艺术;2.比较阅读,了解“易安体”的艺术特征,了解李词多方面的风格美。

教学难点:进入诗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人性人情之美。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了解移情、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及李清照诗词艺术特征;2.过程方法目标:诵读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较中辨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闺情词中的婉约细腻的感情,欣赏其中彰显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柔弱女子的阳刚豪放的一面。

【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学步骤】一、导入:创设诗境“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章有后主遗风”。

这个大明湖畔的绝代词人就是李清照。

她,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她的《如梦令》《武陵春》,昨天又请大家预习了《醉花阴》,相信我们对她有了初步的了解。

你以为她是怎样的人呢?说说你对她的认识。

生答。

师小结学生可能想到的答案:多情、闲适、柔媚、多才多艺、命运多舛是现在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认识。

相信这堂课结束后,你对她的了解会更深入一些。

二、诵读,感受音韵美师:诗歌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的本质在于抒情。

请你带着对这首诗歌理解的感情深情诵读。

1.个别朗读2.自主评价3.诵读提示:读对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情味4.教师范背三、思读:体会意境美1.师: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在节骨眼处炼得好,使全篇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从而体现主旨,彰显情感的,便是“诗眼”或“词眼”。

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师生讨论后明确:愁。

2.作者为什么愁?你了解类似的愁吗?师生对话,教师小结:这首词以愁发篇,一开篇就愁云笼罩,重阳无阳,有高难登,诗兴难发,此一愁也;丈夫远离,独饮闷酒,此二愁也;秋风飒飒,菊残人瘦,此三愁也。

《醉花阴》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

《醉花阴》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

《醉花阴》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醉花阴》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1《醉花阴》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醉花阴》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部经典之作,讲述了盗墓者李寻欢和唐婉拒的爱情故事。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份针对人教版高一必修四中的《醉花阴》的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作品的内容和思想。

教学目标1. 了解《醉花阴》的作者和作品背景2. 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3.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4.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教学内容1. 介绍《醉花阴》的作者和作品背景(10分钟)首先,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醉花阴》的作者——李公益。

简单介绍其生平和主要作品。

此外,也可向学生介绍《醉花阴》的创作背景、文学价值和国内外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30分钟)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课前阅读的内容,针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组,并对其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进行探讨。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情节、情感变化、事件发展等重点进行阅读和分析。

3. 解读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进行深入理解和探讨。

例如,小说中描写的爱情主题、生死观、人性态度等内容,都可以成为探究的重点。

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入一些历史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的主题解读。

4. 练习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30分钟)教师可以从小说中选取一篇片段,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解读、分析等多种方式的阅读练习。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评估方法1. 出卷测试2. 课堂讨论3. 课后阅读练习教学评价标准1. 按时完成作业2. 课堂表现积极3. 课后读书心得和交流记录4. 能够准确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5. 能够深入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6. 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有所提高总结通过本文所介绍的《醉花阴》教案,希望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该作品的教学,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文学魅力通过对《醉花阴》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古代小说的理解和欣赏,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醉花阴》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读《醉花阴》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醉花阴》的情感内涵。

学生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分析《醉花阴》的艺术特色。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李清照的忧伤情感,理解其在宋代社会背景下的心情。

学生能够尊重和欣赏古典文学,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2.1 诗歌背景知识的学习,包括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2 诗歌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和解读。

三、教学难点3.1 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3.2 诗歌情感内涵的深入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醉花阴》的文本和相关背景资料。

4.2 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PPT、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李清照的生平介绍,激发学生对作者的好奇心和对诗歌的兴趣。

5.2 文本阅读与分析(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醉花阴》,并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5.3 讨论与思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情感内涵,并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情的。

5.4 写作与分享(10分钟)学生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写一段personal response,并分享给小组成员。

5.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反思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思考深度。

6.2 写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写作环节中对诗歌情感内涵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体现。

七、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李清照的诗歌,进行深入阅读和研究,准备在下节课上分享。

八、教学延伸8.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李清照的其他作品,了解她的诗歌创作全貌。

8.2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古典诗歌,体验古典诗歌的创作魅力。

醉花阴-教案

醉花阴-教案

醉花阴-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古代诗词的美。

帮助学生理解并背诵《醉花阴》这首诗词。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词中的意境和哲理。

1.2 教学内容介绍李清照及其创作背景。

分析《醉花阴》的诗歌形式和语言特色。

解读《醉花阴》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背诵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利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

2.2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李清照的图片和简介,引起学生对作者的好奇心。

讲解:详细讲解《醉花阴》的诗歌形式、语言特色和创作背景。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背诵:鼓励学生背诵诗词,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并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诗词。

掌握诗词的基本形式和语言特色。

3.2 教学难点深入解读诗词中的意境和哲理。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和背诵情况来评估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4.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的优点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推荐其他李清照的诗词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欣赏和研究。

引导学生探索中国古代诗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5.2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或改编,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邀请诗人或文学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第六章:教学activities6.1 教学活动一:诗词接龙让学生分组进行诗词接龙游戏,每组轮流背诵《醉花阴》并接上一句诗词。

接龙的诗句必须符合诗词的形式和意境,以此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6.2 教学活动二:诗词绘画学生根据《醉花阴》的意境和意象,选择一种或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

《醉花阴》教学设计4篇

《醉花阴》教学设计4篇

《醉花阴》教学设计3课题《醉花阴》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及其代表作品的风格2.理解内容,体味意境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的心境教学难点能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词教学方法朗读赏析,合作探究。

(教)学习过程旁注与纠错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接触女诗人的作品。

的确,中国新文学的传世作品出自女子之手的确实比例很少,但这决不是女子们没有才情,而是因为封建社会女子社会地位低下,受教育的机会太少了。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位宋代女词人的作品——李清照的《醉花阴》。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1、常识填空李清照(1084-1155),宋代婉约派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她的词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易安体。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闺情(离愁),词风清丽明快。

后期内容多写怀旧悼亡,词风凄凉低沉。

2、字音通关薄雾()永昼()纱橱()盈袖()三、朗读理解,整体感知:(一)朗读练习1、师范读,生注意:字音、停顿、语气、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生练读后指名读,师生共同予以点评,然后齐读。

(二)整体感知这首词所传递的最主要的情感是什么?应该以怎样的语调去读?四、深入赏析,合作探究1.这首词哪一句话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答:①“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愁”字。

②“人比黄花瘦”中的“瘦”字。

2.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表现愁呢?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写愁的高手,为我们写愁树立了榜样。

请找出一些例句,并总结出写愁的方法。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②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④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这些写愁的名句共同特点是运用了夸张、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愁形象化了。

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

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红,愁是有数量的。

高二语文下册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三篇

高二语文下册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设计思想 1⽂本维度。

这⾸词被安排在⼈教版⾼中《语⽂》必修四宋词单元。

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乐性,语⾔富有张⼒。

《醉花阴》弥漫着浓浓的相思,浓浓的愁绪,教师要带领学⽣深⼊品味。

2学⽣维度。

时下的中学⽣,喜欢阅读⼀些⽂化快餐式的作品⽽远离了⽂学经典,很难再被⼀⾸⾸古诗词感动。

很难再与古⼈的思想感情融合。

语⽂教师有责任带领学⽣在美丽的古典诗歌家园⾥徜徉,让其⼼灵得以滋养,得以净化。

3教学理念。

依着本真阅读的理念。

引导学⽣实实在在地与诗词语⾔亲密接触,去感悟诗词内在的意义和神韵,发现其魅⼒,获得恒久的感动。

教学⽬标 1反复吟咏,体会词的声律之美。

2运⽤联想和想象,领悟情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3品味语⾔,充分感受相思的凄苦与美丽,体悟词⼈⾼雅的品格和⾮凡的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品味语⾔,使学⽣⼈情⼊境。

难点:深⼈品读词中的意象,领悟意境。

教学设想 1课型:品味鉴赏课。

2教学⽅法:诵读、品评、点拨。

3学习⽅式:⾃主发现、⾃主品味、⾃主表达。

4运⽤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资料链接 徐北⽂主编《李清照全集评注》(济南出版社,2005年第1版) 傅兴林《情深调苦意雅技⾼》(《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陶⽂鹏《帘卷西风,⼈⽐黄花瘦》(《古典⽂学知识》,2008年第3期) 教学过程 ⼀、导⼊ 出⽰幻灯⽚⼀: ⼀⽇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 红⾖⽣南国,春来发⼏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相思。

(王维《相思》) ⾐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憔悴。

(柳永《风栖梧》) 你*喜欢哪⼀句诗?请先读⼀读,然后说⼀说理由。

现在,就让我们⼀起来欣赏⼀幅相思的图画,品读李清照独守空闺时向远在⼭东的丈夫赵明诚寄去的浓浓的相思。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6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6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6篇)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篇1【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理解“闲愁”的特点,感知人性人情之美;掌握《醉花阴》的抒情艺术;2.比较阅读,了解“易安体”的艺术特征,了解李词多方面的风格美。

教学难点:进入诗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人性人情之美。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了解移情、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及李清照诗词艺术特征;2.过程方法目标:诵读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较中辨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闺情词中的婉约细腻的感情,欣赏其中彰显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柔弱女子的阳刚豪放的一面。

【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学步骤】一、导入:创设诗境“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章有后主遗风”。

这个大明湖畔的绝代词人就是李清照。

她,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她的《如梦令》《武陵春》,昨天又请大家预习了《醉花阴》,相信我们对她有了初步的了解。

你以为她是怎样的人呢?说说你对她的认识。

生答。

师小结学生可能想到的答案:多情、闲适、柔媚、多才多艺、命运多舛是现在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认识。

相信这堂课结束后,你对她的了解会更深入一些。

二、诵读,感受音韵美师:诗歌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的本质在于抒情。

请你带着对这首诗歌理解的感情深情诵读。

1.个别朗读2.自主评价3.诵读提示:读对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情味4.教师范背三、思读:体会意境美1.师: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在节骨眼处炼得好,使全篇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从而体现主旨,彰显情感的,便是“诗眼”或“词眼”。

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师生讨论后明确:愁。

2.作者为什么愁?你了解类似的愁吗?师生对话,教师小结:这首词以愁发篇,一开篇就愁云笼罩,重阳无阳,有高难登,诗兴难发,此一愁也;丈夫远离,独饮闷酒,此二愁也;秋风飒飒,菊残人瘦,此三愁也。

此愁是相思之苦,是寂寞之痛。

三愁聚集一处,于是借酒销愁,但“借酒销愁愁更愁”,何况“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呢!因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瘦”就在所难免了。

《醉花阴》教学案例

《醉花阴》教学案例

《醉花阴》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2.理解《醉花阴》的意境和主题。

3.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

二、教学步骤1.感知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醉花阴》音频,学生跟读原文,并欣赏音乐的伴奏。

然后师生交流感受,了解学生对音频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2.课文导读(15分钟)3.诗意呈现(2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朗读《醉花阴》,并根据音乐节奏和意境展示诗意。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解释诗句的含义和描写手法,并选择一两个诗句进行诗意表演。

4.主题探究(30分钟)5.学生表达(20分钟)学生根据对《醉花阴》的理解,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诗句的喜爱和感悟。

学生可以参考以下问题来进行写作:你觉得《醉花阴》写的怎么样?为什么喜欢这首诗?你如何理解醉的状态和花阴的意象?6.作品展示(30分钟)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作品的展示,每个学生有2-3分钟的时间进行表达。

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短文、诗意表演或者其他形式展示。

7.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并让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体会。

三、教学评价学生在诗意呈现和学生表达环节的表现能力可以进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朗读的准确度和语调的把握、对诗句的理解和解释的准确度、对诗意和主题的把握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古代诗歌和其他脍炙人口的古代名篇,了解不同诗人和不同时期的诗歌特点。

2.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古代诗歌进行朗读和诗意呈现,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3.学生可以参与诗歌比赛或者组织一场文学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才华。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以及个人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2、疏通词意,理清思路,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

3、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4、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二、教学重难点:把握《醉花阴》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愁”绪,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

三、解决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对词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

2、通过找出词作中的意象来理解抽象的“愁”。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并能总结出鉴赏词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⑴播放示范朗诵录音,让学生对词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感受。

⑵学生齐读,加深感受。

2、情感教学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播放配乐朗诵加深学生对词所表达的情感的体3、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展现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来加深学生对词的理解。

4、问答法:通过师生的问答互动,引导学生完成词的学习,培养学生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内容讲解:一、导入:同学们,从高一直至现在的学习,就诗词这一块,我们已经接触过不少的作家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有哪些?点拨:曹操《短歌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李商隐《锦瑟》《马嵬》《其二》、李白《蜀道难》、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从性别层面上来讲,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们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点?但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一首词却是出自一位女词人之手,即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醉花阴教案

醉花阴教案

醉花阴教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二、能力目标1、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提高古典词的鉴赏能力。

2、疏通词意,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

三、德育目标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词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难点:体味词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教学方法】1、情感教学法:通过播放配乐朗诵和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词所表达的情感的体悟。

2、问答法:通过师生的问答互动,引导学生完成词的学习,培养学生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从高一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不少词了,印象最深的有哪些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以前我们接触到的词人大多数是男性,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词是出自一位女词人之手,即宋代着名女词人李清照。

作为女性的李清照如何能够在封建社会由男性所掌控的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并创作出为世人称赞的佳作?接下来,就让我们从文本中去找寻答案。

课本上共选了两首李清照的词,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醉花阴》。

(板书)二、整体感知1、解题:《醉花阴》,词牌名。

2、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

自号易安居士。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婉约派代表词人。

出生于书香门第,被称作才女,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其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创作了许多令人记忆深刻的词作,主要有《一剪梅》《如梦令》《夏日绝句》等。

她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的词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

《醉花阴》教学设计3篇

《醉花阴》教学设计3篇

《醉花阴》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其人及其前期诗风2、梳理词意、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清新精美的词作特色。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梳理词意、理清思路,把握词作内容及其情感难点:体会作者将抽象情思具体化时清新精美的艺术特色。

解决办法:本文字词内容不难,理解起来相对简单,但若不将这首词分不同角度去欣赏,很容易将词作的情思落入俗套。

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知识导入)中国的古典诗词情深意切、意蕴绵长,以“愁”为主题的诗词比比皆是。

崔灏如此说思乡之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秦观如此说寂寞之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李煜如此说亡国之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如此说生死离别之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悟一下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相思之愁。

二、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女词人。

其词清新精美,富有真情实感,故名噪一时,称“易安体”。

早期生活于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北宋,十八岁嫁给情投意合的赵明诚,婚后夫妇二人诗词唱和、共同整理金石文物,生活颇为舒心适意。

对于此时的李清照来说,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美满婚姻是她的人生理想。

但随着赵明诚的出仕,夫妻暂离,生活中出现些许缺憾。

因此,李清照早年词作主要表现一个少女、少妇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内容多写自然美景、闺阁生活以及夫妇之间的离别相思,词调清丽、明快。

后期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剧,生活剧变,境遇孤寂凄苦,因此,李清照后期词作多表现她晚年的凄凉身世和寂寞愁苦,词调凄凉、低沉。

三、诵读体会1、学生齐读,解决基本字音、断句问题2、老师(女)范读,情境引导,体会词人情感3、录音(男)范读,加强情感体会。

4、再次学生齐读,回味词作。

四、品析词作(一)说重阳问1:请在词作中找出,本词创作于哪一天?明确:重阳节(回归原文:佳节又重阳)问2: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说一说你对重阳节的了解。

《醉花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醉花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醉花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醉花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醉花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适用班级:高一2、适用课时:3课时3、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红楼梦的情节和主题;学习《醉花阴》的表现形式及文化内涵。

难点:领会小说的神韵,把握文学语言的精髓;提高对古文阅读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情节和主题;理解《醉花阴》的叙事技巧和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提高古文阅读的阅读技能。

2、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红楼梦情节和文化内涵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活动1、导入(1)借助图片、段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展现《红楼梦》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其基本情节和主题。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小说中喜爱的片段,并从中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

2、学习(1)师生共读《醉花阴》,注重指导学生对文学语言的理解和把握。

让学生感受小说的神韵和富有情感的生动形象。

(2)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讨论《醉花阴》中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义,并在班级范围内展示。

(3)针对学生在古文阅读方面的困难,设置练习环节,进行词汇背诵、文言文翻译等练习。

同时,教授古文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归纳总结(1)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促进学生对文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2)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归纳大家的共同感受和收获。

四、教学评价1、形式课堂笔记、小组展示、练习答案和课后作业。

2、内容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评价小组展示的有效性、学生们的讨论质量和练习效果。

3、方法评估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课堂表现,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指导和调整。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电脑2、教学资料《红楼梦》相关读物、学生课本、教师教案、练习册等。

六、教学反思通过上述教学设计,学生们能够全面了解《红楼梦》基本情节和主题,并学习《醉花阴》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醉花阴》教学设计范文《醉花阴》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教材选了李清照的两首词一一《醉花阴》和《如梦令》,均属于李清照的前期作品,即便是写惜花、写离愁,仍格调清新,笔法自然,毫无矫饰。

充分体现了李清照作为一代“婉约词宗”的大家风范。

《醉花阴》讲述的是作者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长期外出做官之时,独自把酒赏菊过重阳的事。

词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画面把自己对丈夫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因为是词,所以本文的语句显得含蓄,单从词的字面上看,学生不易读懂,因此本文的教学光靠朗读是远远不够的,重点放在赏读诗句上,通过赏读分析进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如梦令》写惜花之情,此词篇幅短小,但意趣横生,主要以对话形式加以表现,很有生活情趣。

全词犹如一场独幕剧,环境氛围、人物的对白、动作、神态、心里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限于课堂时间限制,在教材处理时不能兼顾,只能一主一次—重点赏析《醉花阴》,而将《如梦令》作为当堂检测,点到为止。

二、教学目标设定:因为该两首诗编入选修课本,而且之前学过李清照的几首词,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不在于基础知识和常识,而在于通过比较、分析、阅读,对李清照对李清照其人、其创作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鉴于此,我确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赏读《醉花阴》,体会词中婉约蕴藉的情感,充分感受主人公相思的凄苦与美丽,体悟词人高雅的品格和非凡的勇气。

2、涵咏体味李清照词自然巧妙的艺术手法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3、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三、教学方法:强调诵读、引导赏析、比较阅读四、课前准备:1、搜集李清照的相关图片和照片,制作PPT。

2、准备好《醉花阴》MP3音频材料。

3、印发学案,指导学生复习回顾之前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

《醉花阴》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品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4、分析词中的意象。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1教学目标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

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

教法建议1、朗读;2、讨论;3、比较拓展;4、多媒体技术支持。

教学过程一、导入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大家知道郭老这幅对联写的是谁吗?李清照!我们从对联中哪些信息可以看出来?1、金石录是李清照和他的丈夫赵明诚一起写的一本研究考古金石的论著。

2、漱玉集是李清照的作品集。

后主,南唐后主李煜,沈谦《古今词话》里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是说二李是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今天我们来学习《漱玉集》中一篇重要作品《醉花阴》。

二、组织诵读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可以男女学生比较诵读,齐读,老师示范朗读。

三、切入提问1、找出全诗的词眼——愁“愁”是全诗的感情基调。

好一个“凉”字,是心凉吧。

2、李清照表达的什么愁?从何处看出来?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即“佳节”“独处”的“少妇”的“闲愁”。

“佳节又重阳”3、李清照是如何表达她的闺中之愁的?讨论。

把握表达手段:细节,形象,意象运用,情境,高超的表达技巧(不说而说的含蓄之美;真个事俗而词雅)。

一份优秀的《醉花阴》教案设计,让学业生动起来

一份优秀的《醉花阴》教案设计,让学业生动起来

一份优秀的《醉花阴》教案设计,让学业生动起来。

一、教学目标:1.了解明清小说《醉花阴》的背景和历史文化,理解小说的主旨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审美能力,以及批评和分析小说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小说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主题,理解小说的结构和特点。

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探究小说的意义和内涵。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小说和探究小说的意义和内涵。

2.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批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和分析小说。

四、教学内容:1.小说的背景和历史文化:介绍明清时期小说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解释小说视角的变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2.小说的结构和特点:从小说的叙事角度探究小说的结构和特点,如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笔法运用等。

3.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如主人公李时中、西门庆等的性格、行为和命运等,以及小说中的一些重要情节,如借尸还魂等,探究小说的主题和内涵。

4.小说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小说的分析和解读,总结小说的主题和价值,如对人生的思考、道德观、社会生活等,引导学生体味小说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小说的背景和历史文化,以及分析小说的结构和特点,帮助学生对小说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

2.解读法:通过解读小说中的一些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意义和内涵,激发学生的阅读和批评能力。

3.讨论法:通过讨论小说中的一些争议性问题,如“西门庆是否有救赎的机会”等,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批评和分析能力。

4.阅读法:通过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小说,并提供相关的阅读指南和参考资料,使学生能够掌握阅读和理解小说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六、教学评价:1.考试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论文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小说的整体理解和具体分析能力,以及对小说主题和意义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作业评价:通过布置小说阅读和分析作业,考察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以及批评和分析小说的能力。

《醉花阴》公开课教案

《醉花阴》公开课教案

《醉花阴》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醉花阴》,使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品味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醉花阴》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2. 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词中意象的理解和意境的感悟。

2. 古典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让学生朗读《醉花阴》,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词中的意象,如“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等,感悟作者的情感。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5. 总结:对词中的意境和情感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五、课后作业1. 背诵《醉花阴》。

2. 写一篇关于《醉花阴》的小论文,内容包括词的意境、作者的情感等。

3. 推荐阅读其他李清照的词作,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醉花阴》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2. 学生对李清照其他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3. 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七、教学准备1. 李清照的生平介绍资料。

2. 《醉花阴》的文本资料。

3. 古典文学鉴赏的相关资料。

八、教学资源1. 李清照的词集。

2. 相关的研究资料和论文。

3. 网络资源,如李清照的词作介绍和解读。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古代文化遗址,如宋代园林、古建筑等,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感受。

2.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解读李清照的词作和古代词的发展。

3. 开展学生诗词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古典诗词。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醉花阴》教案设计

《醉花阴》教案设计

《醉花阴》最新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并感受《醉花阴》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分析并解读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诗歌背景介绍:《醉花阴》是唐代诗人李清照的作品,背景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诗歌文本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诗歌背景和文本解析。

互动法: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实践法: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和表达,提升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步骤引入:教师通过引入李清照的背景和创作风格,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讨论: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评价3.1 教学资源诗歌文本:《醉花阴》原文及注释。

相关资料:李清照的生平介绍和古典诗词鉴赏相关资料。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3.2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评估学生对诗歌意境和情感的理解程度。

学生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诗歌创作和表达,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拓展与反思4.1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诗歌作品。

引导学生进行古典诗词鉴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4.2 教学反思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介绍诗歌背景和文本解析。

第二课时:进行诗歌讨论和表达。

第三课时:进行诗歌创作和展示。

5.2 时间安排第一课时(40分钟):介绍诗歌背景和文本解析。

第二课时(40分钟):进行诗歌讨论和表达。

第三课时(40分钟):进行诗歌创作和展示。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活动一:诗歌朗读学生朗读《醉花阴》,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花阴》教学设计安徽省桐城二中占淑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李清照、赵明诚情投意合、琴瑟和谐,怎奈明诚宦游在外,清照独守空闺,在佳节又至,人却天各一方之际,清照借词抒情,以慰相思之苦。

这首玲珑的小词,选取“永昼”“半夜”“黄昏”三个特定的场景,通过对景物、心理、动作的细节描绘,抒写了一个闺中少妇的孤独寂寞以及刻骨的相思之愁,但这种愁是明丽而缠绵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而非“剪不断、理还乱”的离乱之愁。

李清照,学生并不陌生,《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两词在初中阶段均已学过,想来学生对李清照婉约的词风以及她南渡前后的经历应该有所了解。

但对于“易安体”的特点、以及词中所体现的人性人情美恐了解较少,另外,对课标中所要求的“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的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所以能否借助想象入情入境,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真正和作者产生共鸣,也还是个问题,因此,这应该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理解“闲愁”的特点,感知人性人情之美;掌握《醉花阴》的抒情艺术;2.比较阅读,了解“易安体”的艺术特征,了解李词多方面的风格美。

教学难点:进入诗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人性人情之美。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了解移情、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及李清照诗词艺术特征;2.过程方法目标:诵读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较中辨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闺情词中的婉约细腻的感情,欣赏其中彰显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柔弱女子的阳刚豪放的一面。

【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学步骤】一、导入:创设诗境“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章有后主遗风”。

这个大明湖畔的绝代词人就是李清照。

她,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她的《如梦令》《武陵春》,昨天又请大家预习了《醉花阴》,相信我们对她有了初步的了解。

你以为她是怎样的人呢?说说你对她的认识。

生答。

师小结学生可能想到的答案:多情、闲适、柔媚、多才多艺、命运多舛是现在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认识。

相信这堂课结束后,你对她的了解会更深入一些。

二、诵读,感受音韵美师:诗歌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的本质在于抒情。

请你带着对这首诗歌理解的感情深情诵读。

1.个别朗读2.自主评价3.诵读提示:读对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情味4.教师范背三、思读:体会意境美1.师: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在节骨眼处炼得好,使全篇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从而体现主旨,彰显情感的,便是“诗眼”或“词眼”。

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师生讨论后明确:愁。

2.作者为什么愁?你了解类似的愁吗?师生对话,教师小结:这首词以愁发篇,一开篇就愁云笼罩,重阳无阳,有高难登,诗兴难发,此一愁也;丈夫远离,独饮闷酒,此二愁也;秋风飒飒,菊残人瘦,此三愁也。

此愁是相思之苦,是寂寞之痛。

三愁聚集一处,于是借酒销愁,但“借酒销愁愁更愁”,何况“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呢!因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瘦”就在所难免了。

(边总结边板书)这种愁我们在“不见复关,泣涕涟涟”中感受过,在“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中体味过,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遥想过,在“你寂寞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中领略过,甚至我们在恋爱中的哥哥、姐姐落寞的眼神中发现过。

这种人性人情之美就是诗歌、也是一切文学作品穿越时空魅力永存并深深打动我们的原因。

温馨提示:鉴赏古诗词要发挥想象、借助联想和类比,调动生活积累,以便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3.选用词中意象,拟写下联:上联:愁满佳节,永昼难熬夜初凉;参考答案:酒对东篱,西风消魂人空瘦。

4.当堂背诵四、品读,领略语言美1.师:好的诗词,往往一词立骨,一语传神。

你认为最能体现这首词神韵的是哪个词或哪个句子?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准备:“永”:即“长”。

时近重阳,已白日渐短,作者却以为长,可见百无聊赖之感,寂寞孤独之深。

“又”:佳节又至,而人依旧天各一方,可见离别时间之长,令人不堪忍受。

“薄雾浓云”:勾画出重阳节暗淡阴沉的天气,烘托出一种沉郁的气氛。

此为环境烘托愁情。

“把酒”:两人对饮,方有雅趣,可现在花间独酌,形单影只,那一口口的淡酒,是相思的血泪呀!此为用细节写愁。

“销魂”:直抒胸臆,点明刻骨相思。

温馨提示:读书切忌在匆忙,涵咏工夫兴味长。

诗词鉴赏要注意咬文嚼字,揣摩感情。

2.师:关于这首词,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穿插课后习题中《醉花阴》的故事,)请问,这三句好在什么地方?请自主赏析“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并交流。

教师准备:以“黄花”自喻,让人联想起少妇因思夫而憔悴的面容,即含蓄又富有美感,同时,黄花傲霜的美质,更能烘托出词人高洁的情怀,意韵丰富。

而“瘦”呼应上阕的“愁”,使上下阕由浅入深,浑然一体。

而人瘦胜于花瘦,最深挚最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的离思之重,给人以余韵绵绵、美不胜收之感。

温馨提示:分析名句从修辞、情感角度阐述,还要有篇的意识。

3.师:离别本关夫妻双方,为何明诚苦思冥想、废寝忘食三昼夜写出来的诗词却不及易安三句?明确:清照重阳独酌,切身感受,有感而发,明诚则代人立言,难免隔靴搔痒。

再加上清照终身未育,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虽然与明诚情投意合,但女人弱势的地位,清照恐不得不忧,所以她的情感比明诚要复杂得多呀!正如鲁迅说:“从血管里喷出的都是血,从水管里流出的都是水。

”4.细心的同学或许已经发现,“永昼”难捱,“半夜”凉透,“黄昏”把酒,这时间似乎错乱,这是为什么?小结:说明清照思夫并非一时一事,而是常事。

错乱的时间像个小小的窗户,让我们看到长久以来郁积在她心头的相思,这就像李煜的“春花秋月”。

所以,读诗要从无疑处生疑,才能见人之所未见。

在明诚宦游莱州、淄州期间,清照独居青州,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表达相思愁苦的诗词,你知道的有哪些?如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红耦香残玉簟秋》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温馨提示:诗词背诵积累要有整合意识,冰糖葫芦式的记忆效果更明显。

5.读了这些闺情词,你能感受到李清照词作的特点吗?小结:词风婉约,多用白描,语言清丽浅近,意境自然浑成,后人谓之“易安体”。

——在在程朱理学盛行的宋代,一女子能如此大胆直白地表达思夫之情,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

温馨提示:理解诗歌要学会由个性到共性,由个别到一类,以收举一反三之效果。

五、比读,鉴赏情感美1.李清照是写愁的高手,她笔下的愁因时而异,姿态百出,异彩纷呈但都哀婉动人。

其词集《漱玉词》收词40多首,“愁”字竟出现15次,愁词多至近10首。

分析《武陵春》中的愁和这首闺情词中的愁有何不同?为何不同?小结:这两类词写于不同时期。

李清照一生经历以宋室南渡为界,前期书香门第给了她良好的文化教养,与赵明诚琴瑟和谐让她饱尝幸福,所以此时虽愁,但还有诗酒自娱的闲适,还有暗香盈袖的浪漫,这愁是明丽而缠绵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闲适之愁。

后期,国家风雨飘摇,丈夫先她而去,她只身一人颠沛流离,漂泊江南,此时正值暮春,断红狼籍,徒留尘香,这愁是惨痛而凄绝的,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离乱之愁。

离别之怨、相思之苦为南渡前愁词的基本旋律,《醉花阴》是代表;身世之悲、家国之痛为南渡后愁词的主题音乐,《武陵春》是典型。

解读诗词,应学会知人论世。

六、扩读:明了丰盈美1.李清照是北宋词坛婉约词之宗,然其亦有豪放之作,说说你所知道的李清照豪放风格的诗词。

2.出示《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及《夏日绝句》,并说说这两首诗词给了你这样的感受。

小结:《夏日绝句》中忧国之念,恢复之志,不下陆游《书愤》,显示其性格刚烈一面。

在《渔家傲》中,词人通过神奇瑰丽的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广袤无垠的太空,不顾“路长”“日暮”,在九万里风的推动下,泠然作海外行。

反应了李清照不满现状,要求打破沉闷狭小生活空间的愿望。

虽然词中没有出现象《乌江》诗的直语豪言,但我们能感受到李易安不逊须眉的那份飒爽豪气,梁启超就说“此绝似苏、辛派”。

小结:西谚云,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任何一个出色的作家,他都不会只有一种风格。

豪放如“大江东去”的东坡者,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婉约。

清照也具有这种刚柔相济的美。

温馨提示:要全面了解一个人的诗歌风格,避免以偏概全。

七、学法小结1.深情诵读,吟咏诗韵;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3.含英咀华,领略语言;4.分析手法,以明技巧;5.知人论世,以明其本。

八、小结课堂梁衡说,李清照是乱世中的美神。

诚哉斯言,清照之美,美在其刚柔相救济的诗词,美在其真挚动人的情感,美在其冠绝一时的才情,更美在其大胆追求自我的执着以及面对黑暗的铮铮铁骨。

斯人已没,而其留风余韵必将泽被后人。

九、作业布置1.课下搜集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诗词,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重点探讨其内容、词风的变化及其原因,写一篇鉴赏小论文。

(选做)2.几年前,有教授出书——《莫道不销魂——杨雨解秘李清照》,声称李清照好酒,德行有亏。

请你搜集并研究她的和酒有关的诗词,然后作一回应。

(选做)3.课外阅读梁衡《乱世中的美神》,加深对李清照的了解。

(必做)十、教学反思一堂课,一首小词《醉花阴》到底应该带领学生学什么?这是我考场上拿到考题后思考的首要问题。

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突然,灵光乍现,这个问题浮现在我脑海中。

对!用教材教!于是,就有了这个“一堂课,一首词,一个人,一种类型”的设计思路。

所以,我积极主动地开发出自己的教学内容:我要教的不是这首词本身,而是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全面了解李清照其人其作。

另外,新课标强调诗词学习要“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了点评的环节。

而比较阅读,对赵明诚不敌李清照的思考,既是为了了解李清照不同时期词作特点,同时也为了落实探究能力的发展。

而实际的教学效果也表明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发现创新”方面有所发展。

“应用拓展”的能力则希望在完成习题时得到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