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学设计(重庆市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学设计(重庆市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醉花阴》。
(2)理解诗歌的背景,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内涵。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含蓄的情感表达。
2. 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对比分析、案例解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李清照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题目,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1)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5. 应用拓展:(1)让学生举例说明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2)让学生谈谈如何欣赏古典诗词。
6. 小结:7. 作业布置:(1)背诵《醉花阴》。
(2)写一篇关于古典诗词鉴赏的小论文。
8. 板书设计:《醉花阴》意象:薄雾、浓云、愁永昼、醉花阴意境:愁绪满怀,借景抒发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9.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解读了《醉花阴》这首诗歌。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
通过对比分析、案例解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了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诗歌中含蓄的情感表达的处理还需加强,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导语】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篇一【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理解“闲愁”的特点,感知人性人情之美;掌握《醉花阴》的抒情艺术;2.比较阅读,了解“易安体”的艺术特征,了解李词多方面的风格美。
教学难点:进入诗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人性人情之美。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了解移情、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及李清照诗词艺术特征;2.过程方法目标:诵读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较中辨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闺情词中的婉约细腻的感情,欣赏其中彰显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柔弱女子的阳刚豪放的一面。
【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学步骤】一、导入:创设诗境“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章有后主遗风”。
这个大明湖畔的绝代词人就是李清照。
她,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她的《如梦令》《武陵春》,昨天又请大家预习了《醉花阴》,相信我们对她有了初步的了解。
你以为她是怎样的人呢?说说你对她的认识。
生答。
师小结学生可能想到的答案:多情、闲适、柔媚、多才多艺、命运多舛是现在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认识。
相信这堂课结束后,你对她的了解会更深入一些。
二、诵读,感受音韵美师:诗歌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的本质在于抒情。
请你带着对这首诗歌理解的感情深情诵读。
1.个别朗读2.自主评价3.诵读提示:读对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情味4.教师范背三、思读:体会意境美1.师: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在节骨眼处炼得好,使全篇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从而体现主旨,彰显情感的,便是“诗眼”或“词眼”。
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师生讨论后明确:愁。
2.作者为什么愁?你了解类似的愁吗?师生对话,教师小结:这首词以愁发篇,一开篇就愁云笼罩,重阳无阳,有高难登,诗兴难发,此一愁也;丈夫远离,独饮闷酒,此二愁也;秋风飒飒,菊残人瘦,此三愁也。
《醉花阴》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
《醉花阴》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醉花阴》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1《醉花阴》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醉花阴》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部经典之作,讲述了盗墓者李寻欢和唐婉拒的爱情故事。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份针对人教版高一必修四中的《醉花阴》的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作品的内容和思想。
教学目标1. 了解《醉花阴》的作者和作品背景2. 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3.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4.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教学内容1. 介绍《醉花阴》的作者和作品背景(10分钟)首先,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醉花阴》的作者——李公益。
简单介绍其生平和主要作品。
此外,也可向学生介绍《醉花阴》的创作背景、文学价值和国内外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30分钟)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课前阅读的内容,针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组,并对其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进行探讨。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情节、情感变化、事件发展等重点进行阅读和分析。
3. 解读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进行深入理解和探讨。
例如,小说中描写的爱情主题、生死观、人性态度等内容,都可以成为探究的重点。
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入一些历史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的主题解读。
4. 练习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30分钟)教师可以从小说中选取一篇片段,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解读、分析等多种方式的阅读练习。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评估方法1. 出卷测试2. 课堂讨论3. 课后阅读练习教学评价标准1. 按时完成作业2. 课堂表现积极3. 课后读书心得和交流记录4. 能够准确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5. 能够深入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6. 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有所提高总结通过本文所介绍的《醉花阴》教案,希望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该作品的教学,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文学魅力通过对《醉花阴》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古代小说的理解和欣赏,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醉花阴》教学设计4篇
《醉花阴》教学设计3课题《醉花阴》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及其代表作品的风格2.理解内容,体味意境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的心境教学难点能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词教学方法朗读赏析,合作探究。
(教)学习过程旁注与纠错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接触女诗人的作品。
的确,中国新文学的传世作品出自女子之手的确实比例很少,但这决不是女子们没有才情,而是因为封建社会女子社会地位低下,受教育的机会太少了。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位宋代女词人的作品——李清照的《醉花阴》。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1、常识填空李清照(1084-1155),宋代婉约派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她的词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易安体。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闺情(离愁),词风清丽明快。
后期内容多写怀旧悼亡,词风凄凉低沉。
2、字音通关薄雾()永昼()纱橱()盈袖()三、朗读理解,整体感知:(一)朗读练习1、师范读,生注意:字音、停顿、语气、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生练读后指名读,师生共同予以点评,然后齐读。
(二)整体感知这首词所传递的最主要的情感是什么?应该以怎样的语调去读?四、深入赏析,合作探究1.这首词哪一句话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答:①“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愁”字。
②“人比黄花瘦”中的“瘦”字。
2.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表现愁呢?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写愁的高手,为我们写愁树立了榜样。
请找出一些例句,并总结出写愁的方法。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②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④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这些写愁的名句共同特点是运用了夸张、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愁形象化了。
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
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红,愁是有数量的。
高二语文下册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设计思想 1⽂本维度。
这⾸词被安排在⼈教版⾼中《语⽂》必修四宋词单元。
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乐性,语⾔富有张⼒。
《醉花阴》弥漫着浓浓的相思,浓浓的愁绪,教师要带领学⽣深⼊品味。
2学⽣维度。
时下的中学⽣,喜欢阅读⼀些⽂化快餐式的作品⽽远离了⽂学经典,很难再被⼀⾸⾸古诗词感动。
很难再与古⼈的思想感情融合。
语⽂教师有责任带领学⽣在美丽的古典诗歌家园⾥徜徉,让其⼼灵得以滋养,得以净化。
3教学理念。
依着本真阅读的理念。
引导学⽣实实在在地与诗词语⾔亲密接触,去感悟诗词内在的意义和神韵,发现其魅⼒,获得恒久的感动。
教学⽬标 1反复吟咏,体会词的声律之美。
2运⽤联想和想象,领悟情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3品味语⾔,充分感受相思的凄苦与美丽,体悟词⼈⾼雅的品格和⾮凡的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品味语⾔,使学⽣⼈情⼊境。
难点:深⼈品读词中的意象,领悟意境。
教学设想 1课型:品味鉴赏课。
2教学⽅法:诵读、品评、点拨。
3学习⽅式:⾃主发现、⾃主品味、⾃主表达。
4运⽤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资料链接 徐北⽂主编《李清照全集评注》(济南出版社,2005年第1版) 傅兴林《情深调苦意雅技⾼》(《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陶⽂鹏《帘卷西风,⼈⽐黄花瘦》(《古典⽂学知识》,2008年第3期) 教学过程 ⼀、导⼊ 出⽰幻灯⽚⼀: ⼀⽇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 红⾖⽣南国,春来发⼏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相思。
(王维《相思》) ⾐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憔悴。
(柳永《风栖梧》) 你*喜欢哪⼀句诗?请先读⼀读,然后说⼀说理由。
现在,就让我们⼀起来欣赏⼀幅相思的图画,品读李清照独守空闺时向远在⼭东的丈夫赵明诚寄去的浓浓的相思。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6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6篇)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篇1【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理解“闲愁”的特点,感知人性人情之美;掌握《醉花阴》的抒情艺术;2.比较阅读,了解“易安体”的艺术特征,了解李词多方面的风格美。
教学难点:进入诗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人性人情之美。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了解移情、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及李清照诗词艺术特征;2.过程方法目标:诵读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较中辨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闺情词中的婉约细腻的感情,欣赏其中彰显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柔弱女子的阳刚豪放的一面。
【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学步骤】一、导入:创设诗境“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章有后主遗风”。
这个大明湖畔的绝代词人就是李清照。
她,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她的《如梦令》《武陵春》,昨天又请大家预习了《醉花阴》,相信我们对她有了初步的了解。
你以为她是怎样的人呢?说说你对她的认识。
生答。
师小结学生可能想到的答案:多情、闲适、柔媚、多才多艺、命运多舛是现在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认识。
相信这堂课结束后,你对她的了解会更深入一些。
二、诵读,感受音韵美师:诗歌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的本质在于抒情。
请你带着对这首诗歌理解的感情深情诵读。
1.个别朗读2.自主评价3.诵读提示:读对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情味4.教师范背三、思读:体会意境美1.师: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在节骨眼处炼得好,使全篇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从而体现主旨,彰显情感的,便是“诗眼”或“词眼”。
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师生讨论后明确:愁。
2.作者为什么愁?你了解类似的愁吗?师生对话,教师小结:这首词以愁发篇,一开篇就愁云笼罩,重阳无阳,有高难登,诗兴难发,此一愁也;丈夫远离,独饮闷酒,此二愁也;秋风飒飒,菊残人瘦,此三愁也。
此愁是相思之苦,是寂寞之痛。
三愁聚集一处,于是借酒销愁,但“借酒销愁愁更愁”,何况“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呢!因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瘦”就在所难免了。
《醉花阴》教学案例
《醉花阴》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2.理解《醉花阴》的意境和主题。
3.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
二、教学步骤1.感知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醉花阴》音频,学生跟读原文,并欣赏音乐的伴奏。
然后师生交流感受,了解学生对音频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2.课文导读(15分钟)3.诗意呈现(2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朗读《醉花阴》,并根据音乐节奏和意境展示诗意。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解释诗句的含义和描写手法,并选择一两个诗句进行诗意表演。
4.主题探究(30分钟)5.学生表达(20分钟)学生根据对《醉花阴》的理解,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诗句的喜爱和感悟。
学生可以参考以下问题来进行写作:你觉得《醉花阴》写的怎么样?为什么喜欢这首诗?你如何理解醉的状态和花阴的意象?6.作品展示(30分钟)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作品的展示,每个学生有2-3分钟的时间进行表达。
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短文、诗意表演或者其他形式展示。
7.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并让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体会。
三、教学评价学生在诗意呈现和学生表达环节的表现能力可以进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朗读的准确度和语调的把握、对诗句的理解和解释的准确度、对诗意和主题的把握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古代诗歌和其他脍炙人口的古代名篇,了解不同诗人和不同时期的诗歌特点。
2.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古代诗歌进行朗读和诗意呈现,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3.学生可以参与诗歌比赛或者组织一场文学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才华。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以及个人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2、疏通词意,理清思路,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
3、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4、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二、教学重难点:把握《醉花阴》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愁”绪,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
三、解决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对词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
2、通过找出词作中的意象来理解抽象的“愁”。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并能总结出鉴赏词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⑴播放示范朗诵录音,让学生对词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感受。
⑵学生齐读,加深感受。
2、情感教学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播放配乐朗诵加深学生对词所表达的情感的体3、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展现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来加深学生对词的理解。
4、问答法:通过师生的问答互动,引导学生完成词的学习,培养学生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内容讲解:一、导入:同学们,从高一直至现在的学习,就诗词这一块,我们已经接触过不少的作家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有哪些?点拨:曹操《短歌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李商隐《锦瑟》《马嵬》《其二》、李白《蜀道难》、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从性别层面上来讲,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们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点?但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一首词却是出自一位女词人之手,即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醉花阴》教学设计3篇
《醉花阴》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其人及其前期诗风2、梳理词意、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清新精美的词作特色。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梳理词意、理清思路,把握词作内容及其情感难点:体会作者将抽象情思具体化时清新精美的艺术特色。
解决办法:本文字词内容不难,理解起来相对简单,但若不将这首词分不同角度去欣赏,很容易将词作的情思落入俗套。
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知识导入)中国的古典诗词情深意切、意蕴绵长,以“愁”为主题的诗词比比皆是。
崔灏如此说思乡之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秦观如此说寂寞之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李煜如此说亡国之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如此说生死离别之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悟一下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相思之愁。
二、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女词人。
其词清新精美,富有真情实感,故名噪一时,称“易安体”。
早期生活于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北宋,十八岁嫁给情投意合的赵明诚,婚后夫妇二人诗词唱和、共同整理金石文物,生活颇为舒心适意。
对于此时的李清照来说,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美满婚姻是她的人生理想。
但随着赵明诚的出仕,夫妻暂离,生活中出现些许缺憾。
因此,李清照早年词作主要表现一个少女、少妇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内容多写自然美景、闺阁生活以及夫妇之间的离别相思,词调清丽、明快。
后期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剧,生活剧变,境遇孤寂凄苦,因此,李清照后期词作多表现她晚年的凄凉身世和寂寞愁苦,词调凄凉、低沉。
三、诵读体会1、学生齐读,解决基本字音、断句问题2、老师(女)范读,情境引导,体会词人情感3、录音(男)范读,加强情感体会。
4、再次学生齐读,回味词作。
四、品析词作(一)说重阳问1:请在词作中找出,本词创作于哪一天?明确:重阳节(回归原文:佳节又重阳)问2: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说一说你对重阳节的了解。
《醉花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醉花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醉花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醉花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适用班级:高一2、适用课时:3课时3、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红楼梦的情节和主题;学习《醉花阴》的表现形式及文化内涵。
难点:领会小说的神韵,把握文学语言的精髓;提高对古文阅读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情节和主题;理解《醉花阴》的叙事技巧和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提高古文阅读的阅读技能。
2、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红楼梦情节和文化内涵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活动1、导入(1)借助图片、段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展现《红楼梦》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其基本情节和主题。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小说中喜爱的片段,并从中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
2、学习(1)师生共读《醉花阴》,注重指导学生对文学语言的理解和把握。
让学生感受小说的神韵和富有情感的生动形象。
(2)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讨论《醉花阴》中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义,并在班级范围内展示。
(3)针对学生在古文阅读方面的困难,设置练习环节,进行词汇背诵、文言文翻译等练习。
同时,教授古文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归纳总结(1)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促进学生对文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2)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归纳大家的共同感受和收获。
四、教学评价1、形式课堂笔记、小组展示、练习答案和课后作业。
2、内容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评价小组展示的有效性、学生们的讨论质量和练习效果。
3、方法评估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课堂表现,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指导和调整。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电脑2、教学资料《红楼梦》相关读物、学生课本、教师教案、练习册等。
六、教学反思通过上述教学设计,学生们能够全面了解《红楼梦》基本情节和主题,并学习《醉花阴》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1教学目标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
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
教法建议1、朗读;2、讨论;3、比较拓展;4、多媒体技术支持。
教学过程一、导入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大家知道郭老这幅对联写的是谁吗?李清照!我们从对联中哪些信息可以看出来?1、金石录是李清照和他的丈夫赵明诚一起写的一本研究考古金石的论著。
2、漱玉集是李清照的作品集。
后主,南唐后主李煜,沈谦《古今词话》里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是说二李是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今天我们来学习《漱玉集》中一篇重要作品《醉花阴》。
二、组织诵读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可以男女学生比较诵读,齐读,老师示范朗读。
三、切入提问1、找出全诗的词眼——愁“愁”是全诗的感情基调。
好一个“凉”字,是心凉吧。
2、李清照表达的什么愁?从何处看出来?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即“佳节”“独处”的“少妇”的“闲愁”。
“佳节又重阳”3、李清照是如何表达她的闺中之愁的?讨论。
把握表达手段:细节,形象,意象运用,情境,高超的表达技巧(不说而说的含蓄之美;真个事俗而词雅)。
一份优秀的《醉花阴》教案设计,让学业生动起来
一份优秀的《醉花阴》教案设计,让学业生动起来。
一、教学目标:1.了解明清小说《醉花阴》的背景和历史文化,理解小说的主旨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审美能力,以及批评和分析小说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小说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主题,理解小说的结构和特点。
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探究小说的意义和内涵。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小说和探究小说的意义和内涵。
2.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批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和分析小说。
四、教学内容:1.小说的背景和历史文化:介绍明清时期小说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解释小说视角的变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2.小说的结构和特点:从小说的叙事角度探究小说的结构和特点,如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笔法运用等。
3.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如主人公李时中、西门庆等的性格、行为和命运等,以及小说中的一些重要情节,如借尸还魂等,探究小说的主题和内涵。
4.小说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小说的分析和解读,总结小说的主题和价值,如对人生的思考、道德观、社会生活等,引导学生体味小说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小说的背景和历史文化,以及分析小说的结构和特点,帮助学生对小说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
2.解读法:通过解读小说中的一些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意义和内涵,激发学生的阅读和批评能力。
3.讨论法:通过讨论小说中的一些争议性问题,如“西门庆是否有救赎的机会”等,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批评和分析能力。
4.阅读法:通过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小说,并提供相关的阅读指南和参考资料,使学生能够掌握阅读和理解小说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六、教学评价:1.考试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论文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小说的整体理解和具体分析能力,以及对小说主题和意义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作业评价:通过布置小说阅读和分析作业,考察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以及批评和分析小说的能力。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学设计(广东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学设计(广东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醉花阴》。
(2)理解诗歌的背景,解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3)分析李清照的词风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3. 分析李清照的词风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隐含的情感和哲理。
2. 李清照词风特点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全文、作者简介、词风特点等。
2. 学生准备教材、字典等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古典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
(2)简要介绍李清照的背景和词作风格。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诗歌,理解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解释生僻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4. 诗歌解析(1)教师详细解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5. 词风分析(1)教师介绍李清照的词风特点。
(2)学生举例分析诗歌中的词风特点。
6. 朗读与背诵(1)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诗歌。
7. 课堂小结8.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诗歌。
(2)写一篇关于诗歌意象、情感和哲理的短文。
9. 板书设计《醉花阴》意象:薄雾、浓云、愁永昼情感:寂寞、忧伤、思念哲理:人生如梦,珍惜当下10.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学设计(重庆市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学设计(重庆市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使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把握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忧愁情感,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诗中的意象和典故。
2. 诗人的情感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中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理解。
2. 诗人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典故。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诗人的情感和创作背景,分享学习心得。
4. 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解析诗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5. 朗读:全班同学一起朗读《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感受诗人的情感。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中的意象、典故和诗人的情感。
五、课后作业:1. 翻译《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 写一篇关于诗中意象和典故的分析文章。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调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课堂节奏:反思课堂教学的节奏和进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消化诗中的意象、典故和诗人的情感。
2.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3. 教学策略:根据教学效果,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八、教学拓展:1. 相关作品:推荐李清照的其他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欣赏她的诗歌。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学设计(贵州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学设计(贵州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能够理解并背诵《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这首诗。
1.1.2 能够分析李清照的词风和创作背景。
1.1.3 能够解读古典诗词,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1.2.2 学会通过古典诗词来了解历史和文化。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1.3.2 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2.2 教学重点2.2.1 诗歌的字词理解。
2.2.2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析。
2.3 教学难点2.3.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创作背景。
2.3.2 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李清照的画像和她的生平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3.2 新课导入解释诗题《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含义,逐句讲解诗歌内容。
3.3 诗歌解析3.3.1 分析诗歌的字词和句子。
3.3.2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描绘的画面,感受作者的情感。
3.4 诗歌鉴赏通过对比其他李清照的词作,分析她的词风特点。
3.5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自己解读一首古典诗词,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背诵《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4.2 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李清照词风的短文。
4.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课件展示李清照的画像、词作和相关的文学评论。
5.2 参考资料提供关于李清照的词作和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李清照的其他词作,分析其词风并与《醉花阴》进行对比。
6.2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表演等方式,表达对《醉花阴》中意境的理解。
6.3 课堂交流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创作,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促进相互学习。
《醉花阴》教案设计
《醉花阴》最新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并感受《醉花阴》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分析并解读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诗歌背景介绍:《醉花阴》是唐代诗人李清照的作品,背景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诗歌文本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诗歌背景和文本解析。
互动法: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实践法: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和表达,提升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步骤引入:教师通过引入李清照的背景和创作风格,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讨论: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评价3.1 教学资源诗歌文本:《醉花阴》原文及注释。
相关资料:李清照的生平介绍和古典诗词鉴赏相关资料。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3.2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评估学生对诗歌意境和情感的理解程度。
学生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诗歌创作和表达,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拓展与反思4.1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诗歌作品。
引导学生进行古典诗词鉴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4.2 教学反思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介绍诗歌背景和文本解析。
第二课时:进行诗歌讨论和表达。
第三课时:进行诗歌创作和展示。
5.2 时间安排第一课时(40分钟):介绍诗歌背景和文本解析。
第二课时(40分钟):进行诗歌讨论和表达。
第三课时(40分钟):进行诗歌创作和展示。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活动一:诗歌朗读学生朗读《醉花阴》,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醉花阴》的作者、年代背景、文学特点等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2. 分析文本结构和语言特点,学习如何阅读一篇经典诗文;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
二、教学内容《醉花阴》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理解“花”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花的图片或文学作品,让学生回忆起自己读过的花相关的文学作品。
2. 导读(10分钟):播放《醉花阴》的音乐,引导学生静心聆听,感受音乐中的美感,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好奇心。
3. 课堂讲解(30分钟):通过介绍《醉花阴》诗的意境、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首诗歌,同时分析文体的特点,学习如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一篇经典诗歌。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 分组阅读(4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精读《醉花阴》一遍,认真体会诗歌的意境,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并设计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时学生可以充分交流、分享彼此的体验和感受。
5. 个人创作(30分钟):让学生自由创作一首与《醉花阴》主题相关的诗歌,鼓励学生在创作时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6. 优秀作品展示及讲评(15分钟):选取优秀的诗歌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对作品进行讲评,帮助学生发现作品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指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7. 课堂总结(5分钟):通过这次课程,学生对《醉花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和诗歌的魅力和内涵。
四、教学要求1. 教师应在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对《醉花阴》的相关知识点及文学特点进行深入研究;2. 教师应当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多元化的活动,既可以讲解也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创作,使学生能够主动掌握知识点;3.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授课活动,多思考,多交流,多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醉花阴》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醉花阴》,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经典,并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通过朗读、研读和解读文本,提升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醉花阴》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文学价值。
2. 分析《醉花阴》的主题、结构和表现手法。
3. 学习《醉花阴》中的重要词语、典故以及文学手法。
4. 进行课堂朗读和小组研读,深入理解和解读文本。
5. 进行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 (10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音乐等方式,介绍《醉花阴》的作者以及一些与古代文学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提出对于古代文学的看法和期待,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动机。
第二步:传递知识 (30分钟)1. 讲解《醉花阴》的创作背景、主题和文学价值,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整体认识和审美欣赏。
2. 分析《醉花阴》的结构和表现手法,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艺术形式和技巧。
3. 解读《醉花阴》中的重要词语、典故以及文学手法,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步:互动探究 (40分钟)1. 进行课堂朗读,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醉花阴》的语言韵味和节奏感。
2.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研读和解读文本的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解读作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四步:拓展实践 (30分钟)1. 小组展示: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段内容进行表演,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演绎。
2. 个人写作:让学生就《醉花阴》中的一个情节或主题进行个人写作,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步:总结归纳 (10分钟)1. 整理学生的表演和写作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造。
2. 总结《醉花阴》的教学内容和收获,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和提升的能力。
高二语文《醉花阴》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醉花阴》教案设计《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作品,那么高二语文教师如何写教案设计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语文《醉花阴》教案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语文《醉花阴》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抓住这首词的思想感情,品味赏析词的语言,把握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体会词的意境美。
2.体会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生活的方式来创造意境的好处。
三、教学难点1.鉴赏词的意境美,体会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2.品味语言,掌握作者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古典诗词情深意切、意蕴绵长,以“愁”为主题的诗词比比皆是。
有杜甫《登高》中的家国之愁: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有崔灏《黄鹤楼》中的思乡之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有李煜《虞美人》中的亡国之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离别之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悟一下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的相思之愁。
(二)正音、朗读疏理字音:昼(zhòu)销(xiāo)盈(yíng)纱(shā)橱;集体朗读这首词。
(三)解题、作者简介这首词的词牌是“醉花阴”,醉于花阴中之意。
该词选自《李清照集校注》,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
她与丈夫赵明诚结婚后,志趣相投,感情非常好,生活美满。
丈夫很晚才到山东莱州等地做官。
夫妻分离使得李清照内心寂寞愁苦,充满了对丈夫的思念,在此种心境下创作了《醉花阴》。
(四)鉴赏1.“薄雾浓云愁永昼”,轻薄的雾,浓重的云。
(1)问:这是阴天还是晴天?明确:阴天。
是一种暗淡阴沉的天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在诗词中体会一代词宗的诗词风格
2、反复诵读,分析作者的思想情
3、鉴赏《醉花阴》,学会从高考角度全方位解读词作。
4、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重点难点】
1、体会借景抒情、以佳节美景反衬离愁别恨的抒情方式。
2、分析词中比喻、练字的艺术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浩瀚的太阳系中,水星距离太阳最近。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水星上第一批环形山,有十五座环形山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其中一座的名字就是李清照。
从此,李清照的名字在太阳的照耀下开始放射更加辉煌的光芒。
史上第一女词人“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二、点名背诵
之前我已经让大家背诵过本词了,所以下面我想请同学有感情地背诵本词,可以吗?(提问五至六人)
三、初步感知,找出诗眼:
1、词中哪个字直接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图片19)
明确:愁,
2、那她缘何而愁呢?:
明确:愁是因为相思,是因为思念丈夫,寂寞无聊。
(图片20)
四、逐句分析
(一)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1)译文: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
那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
(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
(2)“愁永昼”——天为什么永远都不黑呢?
这是因为心情烦躁和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特别的漫长。
“永昼”指漫长的白天,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
(3)“瑞脑消金兽”,包含什么信息?
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天气阴沉,香已燃尽渲染寂寥无聊的环境氛围,(4)小结:
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
(二)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1)译文:美好的重阳节又到来了,洁白的瓷枕和轻纱笼罩的床橱,才刚刚被凉气浸透。
(2)哪些字特别有味道?
一个“又”字,表明自己已经不只一次独自过佳节了,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
“凉”字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3)小结: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译文: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2)用典?
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暗香”,菊花的幽香。
“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
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
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
一桌、一椅、一花、一酒、一人、一斜阳,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四)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译文: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2、历史故事:
大家已经对诗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了,那么我想问一下,你们认为这首词里最有名的一句是什么?——“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那么下面先让我们了解一个历史小故事。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
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
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正易安作也。
◇译文:易安居士(李清照)把自己重阳节做的一首词《醉花明》寄给了(丈夫)赵明诚。
赵明诚感叹着欣赏,自己惭愧追不上(这样的文采),就想一定要胜过。
于是谢绝一切访客,三天三夜不吃饭不睡觉,写好50阙词,(然后)把易安居士的那首词夹杂到其中送给好朋友陆德夫。
陆德夫反复欣赏把玩,说:“只有三句是最佳的”。
明诚追问是哪三句。
(德夫)回答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而这正是易安居士所做的三句。
(3)这三句好在哪里?
1、结构:与首句的“愁”字相呼应
2、修辞:比喻(人与黄花的相似性——瘦)
作用:化无形为有形,使“愁”具体化
分析:“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
“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调整语序),暗含凄冷之意。
这三句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
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
突出词人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①造语含蓄,意蕴丰富。
诗人借气氛的渲染、贴切的比喻构成西风瘦菊,佳节冷落,对花兴叹的艺术画面,离别之恨、相思之苦尽含其中。
②比喻新奇传神。
以黄色的菊花比相思的诗人,兼用菊花品节高洁之意,形神兼备,耐人寻味。
(4)化无形为有形
词人用“瘦”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愁思本来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词人却巧妙地用黄花这种真实可感的形象把抽象的“愁”具体直观地表现了出来,真不愧为中国第一女词人。
还能说出其他把抽象感情形象化的诗句吗?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小结: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五、拓展积累
(一)有关黄花、西风的诗词
大家感觉这句词写得怎么样啊,是不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啊。
的确,这就是我们中华文化,古曲文学的魅力,关于西风,黄花这些意象的描写,在我们古代还有许多经典诗句,现在我们就来积累一下。
有关黄花、西风的诗词(图片37)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
晏殊《蝶恋花》
2、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马致远《天净沙》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4、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王实甫《长亭送别》
5、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
6、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容若《浣溪纱》
(二)提问:这些词句都有哪些特点啊?
明确:氛围特点:凄凉、冷清
感情基调:悲伤、孤寂
(三)最喜欢哪句?
明确:这些词句我不知道大家喜欢哪句,我个人是最喜欢纳兰的,大师王国维先生也曾说过,“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浣溪纱》这首词的全词是这样的,“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秋风凉,落叶纷纷,对着窗子独自冷落。
对着夕阳思念往事。
喝酒睡懒觉,赌书泼茶,当时只是平常事。
孤独寂寞之情如是,借怀念往事以排遣,但愈加孤独。
平常事已变成求之不得的梦想。
嗯?好像有点跑偏了啊,哈哈,其实也不错,记不记得以前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人无仙骨不能诗”,作词也是一样,只有情感真挚,内心充盈着表达的渴望,当然了,你还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写出如此动人的作品。
六、课堂总结
本词的艺术手法?
从上片看,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从下片看,直抒胸臆,比喻,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