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中常用辅助线的添法

合集下载

平行线中添辅助线的方法

平行线中添辅助线的方法

平行线中添辅助线的方法在几何学中,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永远不会相交的线。

平行线可以用于解决许多几何问题。

有时,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我们可能需要在已知的平行线中添加辅助线。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些经常在平行线中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辅助线解决几何问题。

方法一:创建平行线之间的等距线段这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创建平行线之间的等距线段来添加辅助线。

这个方法可以在几何证明中使用,以创建所需的形状或角度。

下面是一个例子:假设有两个平行线AB和CD,在这两条平行线上选择两个等距点E和F。

然后,通过连接EF,你就创建了一个辅助线,使得EF平行于AB和CD。

这样,你就可以利用这个平行四边形来证明或解决其他几何问题。

方法二:使用交叉线段这个方法涉及到在平行线上选择一个点,并通过它绘制一条与其他平行线相交的线段。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证明几何性质。

例如,假设有两个平行线AB和CD,我们可以在AB上选择一个点E,并通过它绘制一条线段EF与CD相交。

然后,通过观察EF与AB的关系,可以证明一些三角形的性质或者其他几何关系。

方法三:利用平行线之间的相似三角形利用平行线之间的相似三角形是另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观察平行线和与它们相交的第三条线,可以找到相似的三角形。

然后,利用这些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解决几何问题。

例如,假设有两个平行线AB和CD,以及一条与它们相交的第三条线EF。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三角形ADE与三角形BCF相似。

这意味着可以使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计算未知角度或线段的长度。

方法四:利用中位线和对角线这个方法通常涉及到在平行线形成的平行四边形中绘制中位线或对角线。

中位线是连接平行四边形两对相对顶点的线段,对角线是连接两对非相邻顶点的线段。

这些辅助线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形状的性质,或计算线段的长度。

例如,假设有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你可以通过绘制对角线AC来创建两个互相重叠的三角形ABC和ADC。

通过观察这些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出许多结论,例如它们的面积相等或角度相等。

数学初三平行四边形中常做的辅助线

数学初三平行四边形中常做的辅助线

数学初三平行四边形中常做的辅助线一、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平行四边形有两条对角线,我们可以通过引入对角线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首先,我们可以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具体证明如下: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连接OA、OB、OC 和OD。

由于平行四边形的两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所以可以得到AO=CO,BO=DO。

又由于AO=CO,BO=DO,所以AOBO和CODA都是菱形。

因为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所以AC和BD互相平分。

利用对角线平分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中很多有用的结论。

例如,当平行四边形的两对角线相等时,它是一个矩形;当平行四边形的两对角线垂直且相等时,它是一个正方形。

二、平行四边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的中位线是连接相邻两边中点的线段。

通过引入中位线,我们可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对应边的关系。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平行四边形的中位线互相平行且相等;2. 平行四边形的中位线平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3. 平行四边形的中位线长度等于对应边长度的平均值。

三、平行四边形的高线平行四边形的高线是从一个顶点到与对立边垂直相交的线段。

通过引入高线,我们可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高度和底边的关系。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平行四边形的高线互相平行;2. 平行四边形的高线长度相等;3. 平行四边形的高线长度等于底边长度乘以对应高度的比值。

四、平行四边形的角平分线平行四边形的角平分线是从一个内角的顶点到对立边上的一点并且与对立边相交的线段。

通过引入角平分线,我们可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内角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平行四边形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2. 平行四边形的角平分线平分对立角,即对立内角的两个角平分线相交于对立边上的一点。

五、平行四边形的中心连线平行四边形的中心连线是连接两对对边中点的线段。

通过引入中心连线,我们可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之间的关系。

中考数学几何辅助线大全及常考题型解析

中考数学几何辅助线大全及常考题型解析

中考数学几何辅助线大全及常考题型解析中考数学几何辅助线作法及常考题型解析第一部分常见辅助线做法等腰三角形:1.作底边上的高,构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2.作一腰上的高; 3.过底边的一个端点作底边的垂线,与另一腰的延长线相交,构成直角三角形。

梯形1.垂直于平行边2.垂直于下底,延长上底作一腰的平行线3.平行于两条斜边4.作两条垂直于下底的垂线5.延长两条斜边做成一个三角形菱形1.连接两对角2.做高平行四边形1.垂直于平行边2.作对角线——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3.做高——形内形外都要注意矩形1.对角线2.作垂线很简单。

无论什么题目,第一位应该考虑到题目要求,比如AB=AC+BD....这类的就是想办法作出另一条AB等长的线段,再证全等说明AC+BD=另一条AB,就好了。

还有一些关于平方的考虑勾股,A字形等。

三角形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垂线段相等)。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解几何题时如何画辅助线①见中点引中位线,见中线延长一倍在几何题中,如果给出中点或中线,可以考虑过中点作中位线或把中线延长一倍来解决相关问题。

②在比例线段证明中,常作平行线。

③对于梯形问题,常用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有1、过上底的两端点向下底作垂线2、过上底的一个端点作一腰的平行线3、过上底的一个端点作一对角线的平行线4、过一腰的中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5、过上底一端点和一腰中点的直线与下底的延长线相交6、作梯形的中位线7、延长两腰使之相交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出现,对称中心等分点。

梯形里面作高线,平移一腰试试看。

平行移动对角线,补成三角形常见。

证相似,比线段,添线平行成习惯。

等积式子比例换,寻找线段很关键。

直接证明有困难,等量代换少麻烦。

初中数学中考几何如何巧妙做辅助线大全

初中数学中考几何如何巧妙做辅助线大全

人教版北师大初中数学中考几何如何巧妙做辅助线大全人们从来就就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条件解决问题的,当问题的条件不够时,添加辅助线构成新图形,形成新关系,使分散的条件集中,建立已知与未知的桥梁,把问题转化为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解决问题常用的策略。

一.添辅助线有二种情况:1按定义添辅助线:如证明二直线垂直可延长使它们,相交后证交角为90°;证线段倍半关系可倍线段取中点或半线段加倍;证角的倍半关系也可类似添辅助线。

2按基本图形添辅助线:每个几何定理都有与它相对应的几何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基本图形,添辅助线往往就是具有基本图形的性质而基本图形不完整时补完整基本图形,因此“添线”应该叫做“补图”!这样可防止乱添线,添辅助线也有规律可循。

举例如下:(1)平行线就是个基本图形:当几何中出现平行线时添辅助线的关键就是添与二条平行线都相交的等第三条直线(2)等腰三角形就是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当几何问题中出现一点发出的二条相等线段时往往要补完整等腰三角形。

出现角平分线与平行线组合时可延长平行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就是个重要的基本图形:出现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添底边上的中线;出现角平分线与垂线组合时可延长垂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基本图形。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出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往往添斜边上的中线。

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倍线段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则要添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得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

(5)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几何问题中出现多个中点时往往添加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进行证明当有中点没有中位线时则添中位线,当有中位线三角形不完整时则需补完整三角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倍线段有公共端点的线段带一个中点则可过这中点添倍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半线段的端点就是某线段的中点,则可过带中点线段的端点添半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

初中数学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帮你轻松拿下压轴题!

初中数学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帮你轻松拿下压轴题!

今天,数姐为大家整理了初中数学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赶快来看看~~一、添辅助线有二种情况1、按定义添辅助线:如证明二直线垂直可延长使它们,相交后证交角为90°;证线段倍半关系可倍线段取中点或半线段加倍;证角的倍半关系也可类似添辅助线。

2、按基本图形添辅助线:每个几何定理都有与它相对应的几何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基本图形,添辅助线往往是具有基本图形的性质而基本图形不完整时补完整基本图形,因此“添线”应该叫做“补图”!这样可防止乱添线,添辅助线也有规律可循。

举例如下:(1)平行线是个基本图形:当几何中出现平行线时添辅助线的关键是添与二条平行线都相交的等第三条直线(2)等腰三角形是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当几何问题中出现一点发出的二条相等线段时往往要补完整等腰三角形。

出现角平分线与平行线组合时可延长平行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是个重要的基本图形:出现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添底边上的中线;出现角平分线与垂线组合时可延长垂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基本图形。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出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往往添斜边上的中线。

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倍线段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则要添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得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

(5)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几何问题中出现多个中点时往往添加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进行证明当有中点没有中位线时则添中位线,当有中位线三角形不完整时则需补完整三角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倍线段有公共端点的线段带一个中点则可过这中点添倍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半线段的端点是某线段的中点,则可过带中点线段的端点添半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

(6)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有轴对称形,中心对称形,旋转形与平移形等;如果出现两条相等线段或两个档相等角关于某一直线成轴对称就可以添加轴对称形全等三角形:或添对称轴,或将三角形沿对称轴翻转。

几何证明例题及常见的添加辅助线方法

几何证明例题及常见的添加辅助线方法

几何证明例题及常见的添加辅助线方法几何证明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使用几何定理和性质,以及一些常见的辅助线方法,来证明几何命题的正确性。

下面将提供几个几何证明的例题,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添加辅助线方法:1.证明等边三角形的高线与垂直平分线重合。

添加辅助线方法:连接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与底边的中点,将三角形分为两个等腰三角形。

然后,通过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证明三角形的高线与垂直平分线重合。

2.证明等腰梯形的对角线垂直。

添加辅助线方法:在等腰梯形的两个腰上各取一个点,使得这两个点与梯形的底边相连,形成两个等边三角形。

通过证明这两个等边三角形的高线与底边的中线相垂直,可以得出对角线垂直的结论。

3.证明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是其对角线互相垂直。

添加辅助线方法:对四边形的两个对角线进行延长,连接延长线的交点与四边形的两个相邻顶点,形成两个三角形。

通过证明这两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可以得出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结论。

4.证明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添加辅助线方法:连接正方形的相邻顶点,形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通过证明这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高线与底边的中线相垂直,可以得出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结论。

5.证明一个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和边长的乘积是相等的。

添加辅助线方法:通过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内切圆引垂线,连接垂足与内心,形成三个小三角形。

通过证明这三个小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可以得出内心到三边的距离和边长的乘积相等的结论。

以上是几个常见的几何证明例题及其对应的添加辅助线方法。

在几何证明中,添加辅助线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将原始图形分解成更简单的图形,以便于应用几何定理和性质进行证明。

但需要注意的是,添加辅助线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和方式,以确保辅助线的添加不会引入其他不必要的情况,更好地辅助证明目标命题的正确性。

几何辅助线的常见做法

几何辅助线的常见做法

初中数学辅助线的添加浅谈人们从来就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条件解决问题的,当问题的条件不够时,添加辅助线构成新图形,形成新关系,使分散的条件集中,建立已知与未知的桥梁,把问题转化为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常用的策略。

一.添辅助线有二种情况:1按定义添辅助线:如证明二直线垂直可延长使它们,相交后证交角为90°;证线段倍半关系可倍线段取中点或半线段加倍;证角的倍半关系也可类似添辅助线。

2按基本图形添辅助线:每个几何定理都有与它相对应的几何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基本图形,添辅助线往往是具有基本图形的性质而基本图形不完整时补完整基本图形,因此“添线”应该叫做“补图”!这样可防止乱添线,添辅助线也有规律可循。

举例如下:(1)平行线是个基本图形:当几何中出现平行线时添辅助线的关键是添与二条平行线都相交的等第三条直线(2)等腰三角形是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当几何问题中出现一点发出的二条相等线段时往往要补完整等腰三角形。

出现角平分线与平行线组合时可延长平行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是个重要的基本图形:出现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添底边上的中线;出现角平分线与垂线组合时可延长垂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基本图形。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出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往往添斜边上的中线。

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倍线段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则要添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得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

(5)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几何问题中出现多个中点时往往添加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进行证明当有中点没有中位线时则添中位线,当有中位线三角形不完整时则需补完整三角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倍线段有公共端点的线段带一个中点则可过这中点添倍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半线段的端点是某线段的中点,则可过带中点线段的端点添半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

初中数学】几何题,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和典型例题

初中数学】几何题,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和典型例题

初中数学】几何题,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和典型例题初中数学:几何题型,辅助线的画法和典型例题1.倍长中线法已知在△ABC中,D是BC中点,DE⊥DF,需要判断B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结论。

思路点拨:利用倍长中线法,倍长过中点的线段DF使DG=DF,再证明△XXX≌△EDF,△FDC≌△GDB,将BE、CF与EF线段转化到△BEG中,利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证明。

解析:连接BG、EG,因为D是BC中点,所以BD=CD。

又因为DE⊥DF,在△XXX和△EDF中,ED=ED,∠XXX∠EDF,DG=DF,因此△XXX≌△EDF(SAS),所以EG=EF。

在△XXX与△GDB中,CD=BD,∠1=∠2,DF=DG,因此△FDC≌△GDB(SAS),所以CF=BG。

因为BG+BE>EG,所以BE+CF>EF。

结论得证。

总结升华:有中点的时候作辅助线可以考虑倍长中线法(或倍长过中点的线段)。

变式:已知CE、CB分别是△ABC与△ADC的中线,且∠ACB=∠ABC,需要证明CD=2CE。

解析:连接BF,延长CE至F使EF=CE。

因为EC为中线,所以AE=BE。

在△AEC与△BEF中,AE=BE,∠AEC =∠BEF,CE=EF,因此△AEC≌△BEF(SAS)。

所以AC =BF,∠A=∠FBE。

又因为∠ACB=∠ABC,∠XXX∠ACB+∠A,∠XXX∠ABC+∠A,所以AC=AB,∠XXX∠XXX。

因此AB=BF,BC为△ADC的中线,所以AB=BD,即BF=BD。

在△FCB与△DCB中,∠XXX∠DBC,BC=BC,因此△FCB≌△DCB(SAS),所以CF=CD。

结论得证。

2.以角平分线为对称轴的翻折变换构造全等三角形已知在△ABC中,∠C=2∠B,∠1=∠2,需要证明XXX。

解析:在AB上截取AE=AC,连接CE,作角ACE的平分线交AB于D,连接CD。

因为∠C=2∠B,所以∠ACE=∠XXX∠B,∠XXX∠A=∠1=∠2,所以△AED≌△ACD (SAS),因此ED=CD。

第6章平行四边形 题型解读7 直角坐标系中的平行四边形-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6章平行四边形 题型解读7 直角坐标系中的平行四边形-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平行四边形》题型解读7 直角坐标系中的平行四边形【知识梳理】: 1.总体解题分析思路线:2.常见添辅助线方法:①过平行四边形顶点作坐标轴的垂线段,把点的坐标转化成线段长; ②连接对角线,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解点的坐标;【典型例题】例1.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AB 在轴上,顶点D 在轴上,AD=4,AB=5,点A 的坐标为(-2,0),则 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点D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解题过程】作CE ⊥x 轴,∵点A 的坐标为(-2,0),∴OA=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BC=4,AB=CD=5,∴OB=3,∴BE=2,在Rt △OAD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OD=2√3,∵∠DAO=∠CBE,OA=BE=2,∠AOD=∠CEB=90º,∴△AOD ≌△BEC,∴CE=OB=2√3,∴B(3,0)、D(0,2√3)、C(5,2√3).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OC ,A (0,12),B (a,12),C (b,0),且满足b =√a −21+√21−a +16. 动点P 从点A 出发,在线段AB 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 运动;动点Q 从点O 出发在线段OC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 运动,点P 、Q 同时出发,当点P 运动到点B 时,点Q 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 (1)求B ,C 两点的坐标;(2)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B 是平行四边形?请求出此时P ,Q 两点的坐标; (3)当t 为何值时,△PQC 是以PQ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并求出P 、Q 两点的坐标.【解题过程】(1)∵b =√a −21+√21−a +16,∴√a −21≥0,√21−a ≥0,∴a=21,∴b=16,∴B(21,12)、C(16,0); (2)如图1,由题可知:AP=2t,PB=21-2t ,OQ=t,QC=16-t ,∵当四边形PQCB 是平行四边形时,∴PB=QC ,即21-2t=16-t ,解得t=5,此时AP=10,OQ=5,∵AB//OC ,∴点B 、P 的纵坐标相同,∴P(10,12)、Q(5,0)。

平行四边形辅助线的常见添法

平行四边形辅助线的常见添法

平行四边形辅助线的常见添法1. 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在几何学中,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具有两对对立边分别平行。

一个平行四边形有以下特点: - 两对对立边分别平行 - 对立角相等 - 对角线互相平分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我们经常需要在平行四边形中绘制一些辅助线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平行四边形辅助线的添法。

2. 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线是指通过一个角的顶点并垂直于对立边的直线。

在一个平行四边形中,通过任意一个内角的顶点作垂直于对立边的直线可以将该对立边等分为两个相等部分。

3. 中位线中位线是指连接两个相邻顶点并且与对立边中点重合的直线。

在一个平行四边形中,通过连接两个相邻顶点并且与对立边中点重合的直线可以将该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4. 对角线对角线是指连接两个非相邻顶点的直线。

在一个平行四边形中,通过连接两个非相邻顶点的直线可以将该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对角线互相平分的三角形。

5. 高线高线是指从一个顶点到对立边的垂直距离。

在一个平行四边形中,通过从一个顶点到对立边的垂直距离可以找到该平行四边形的高。

6.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除了上述常见的添法外,平行四边形还具有一些其他重要性质: - 相邻内角互补- 对立内角互补 - 相邻外角互补 - 对立外角互补 - 内角和为180度 - 外角和为360度这些性质使得我们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来简化问题或者得出结论。

7. 总结通过本文介绍,我们了解了常见的平行四边形辅助线的添法。

这些辅助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平行四边形相关的几何问题。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平行四边形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这些性质在解决几何问题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于平行四边形辅助线的常见添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初中数学常见辅助线做法

初中数学常见辅助线做法

初中数学常用辅助线一.添辅助线有二种情况:1按定义添辅助线:如证明二直线垂直可延长使它们,相交后证交角为90°;证线段倍半关系可倍线段取中点或半线段加倍;证角的倍半关系也可类似添辅助线。

2按基本图形添辅助线:每个几何定理都有与它相对应的几何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基本图形,添辅助线往往就是具有基本图形的性质而基本图形不完整时补完整基本图形,因此“添线”应该叫做“补图”!这样可防止乱添线,添辅助线也有规律可循。

举例如下:(1)平行线就是个基本图形:当几何中出现平行线时添辅助线的关键就是添与二条平行线都相交的等第三条直线(2)等腰三角形就是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当几何问题中出现一点发出的二条相等线段时往往要补完整等腰三角形。

出现角平分线与平行线组合时可延长平行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就是个重要的基本图形:出现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添底边上的中线;出现角平分线与垂线组合时可延长垂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基本图形。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出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往往添斜边上的中线。

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倍线段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则要添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得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

(5)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几何问题中出现多个中点时往往添加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进行证明当有中点没有中位线时则添中位线,当有中位线三角形不完整时则需补完整三角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倍线段有公共端点的线段带一个中点则可过这中点添倍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半线段的端点就是某线段的中点,则可过带中点线段的端点添半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

(6)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有轴对称形,中心对称形,旋转形与平移形等;如果出现两条相等线段或两个档相等角关于某一直线成轴对称就可以添加轴对称形全等三角形:或添对称轴,或将三角形沿对称轴翻转。

初二几何辅助线添加方法

初二几何辅助线添加方法

初中数学辅助线1.三角形问题添加辅助线方法方法1:有关三角形中线的题目,常将中线加倍;含有中点的题目,常常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通过这种方法,把要证的结论恰当的转移,很容易地解决了问题;方法2:含有平分线的题目,常以角平分线为对称轴,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题中的条件,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方法3:结论是两线段相等的题目常画辅助线构成全等三角形,或利用关于平分线段的一些定理;方法4:结论是一条线段与另一条线段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这类题目,常采用截长法或补短法,所谓截长法就是把第三条线段分成两部分,证其中的一部分等于第一条线段,而另一部分等于第二条线段;2.平行四边形中常用辅助线的添法平行四边形包括矩形、正方形、菱形的两组对边、对角和对角线都具有某些相同性质,所以在添辅助线方法上也有共同之处,目的都是造就线段的平行、垂直,构成三角形的全等、相似,把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成常见的三角形、正方形等问题处理,其常用方法有下列几种,举例简解如下:1连对角线或平移对角线:2过顶点作对边的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3连接对角线交点与一边中点,或过对角线交点作一边的平行线,构造线段平行或中位线4连接顶点与对边上一点的线段或延长这条线段,构造三角形相似或等积三角形;5过顶点作对角线的垂线,构成线段平行或三角形全等.3.梯形中常用辅助线的添法梯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知识的综合,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将梯形问题化归为平行四边形问题或三角形问题来解决;辅助线的添加成为问题解决的桥梁,梯形中常用到的辅助线有:1在梯形内部平移一腰;2梯形外平移一腰3梯形内平移两腰4延长两腰5过梯形上底的两端点向下底作高6平移对角线7连接梯形一顶点及一腰的中点;8过一腰的中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9作中位线当然在梯形的有关证明和计算中,添加的辅助线并不一定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通过辅助线这座桥梁,将梯形问题化归为平行四边形问题或三角形问题来解决,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作辅助线的方法一:中点、中位线,延线,平行线;如遇条件中有中点,中线、中位线等,那么过中点,延长中线或中位线作辅助线,使延长的某一段等于中线或中位线;另一种辅助线是过中点作已知边或线段的平行线,以达到应用某个定理或造成全等的目的;二:垂线、分角线,翻转全等连;如遇条件中,有垂线或角的平分线,可以把图形按轴对称的方法,并借助其他条件,而旋转180度,得到全等形,,这时辅助线的做法就会应运而生;其对称轴往往是垂线或角的平分线;三:边边若相等,旋转做实验;如遇条件中有多边形的两边相等或两角相等,有时边角互相配合,然后把图形旋转一定的角度,就可以得到全等形,这时辅助线的做法仍会应运而生;其对称中心,因题而异,有时没有中心;故可分“有心”和“无心”旋转两种;四:造角、平、相似,和、差、积、商见;如遇条件中有多边形的两边相等或两角相等,欲证线段或角的和差积商,往往与相似形有关;在制造两个三角形相似时,一般地,有两种方法:第一,造一个辅助角等于已知角;第二,是把三角形中的某一线段进行平移;故作歌诀:“造角、平、相似,和差积商见;”五:面积找底高,多边变三边;如遇求面积,在条件和结论中出现线段的平方、乘积,仍可视为求面积,往往作底或高为辅助线,而两三角形的等底或等高是思考的关键;如遇多边形,想法割补成三角形;反之,亦成立;另外,我国明清数学家用面积证明勾股定理,其辅助线的做法,即“割补”有二百多种,大多数为“面积找底高,多边变三边”;初中几何常见辅助线口诀人说几何很困难,难点就在辅助线;辅助线,如何添把握定理和概念;还要刻苦加钻研,找出规律凭经验;三角形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线段和差及倍半,延长缩短可试验;线段和差不等式,移到同一三角去;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出现,对称中心等分点;梯形问题巧转换,变为△和□;平移腰,移对角,两腰延长作出高;如果出现腰中点,细心连上中位线;上述方法不奏效,过腰中点全等造;证相似,比线段,添线平行成习惯;等积式子比例换,寻找线段很关键;直接证明有困难,等量代换少麻烦;斜边上面作高线,比例中项一大片;三角形中作辅助线的常用方法举例一.倍长中线1:已知△ABC,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分别以AB 边、AC 边为直角边各向形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5-2, 求证EF =2AD; 二、截长补短法作辅助线;在△ABC 中,AD 平分∠BAC,∠ACB =2∠B,求证:AB =AC +CD; 三、延长已知边构造三角形:例如:如图7-1:已知AC =BD,AD ⊥AC 于A ,BC ⊥BD 于B, 求证:AD =BC 分析:欲证 AD =BC,先证分别含有AD,BC 的三角形全等,有几种方案:△ADC与△BCD,△AOD 与△BOC,△ABD 与△BAC,但根据现有条件,均无法证全等,差角的相等,因此可设法作出新的角,且让此角作为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角; 证明:分别延长DA,CB,它们的延长交于E 点,∵AD ⊥AC BC ⊥BD 已知∴∠CAE =∠DBE =90° 垂直的定义 在△DBE 与△CAE 中∵⎪⎩⎪⎨⎧=∠=∠∠=∠)()()(已知已证公共角AC BD CAE DBE E E∴△DBE ≌△CAE AAS∴ED =EC EB =EA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ED -EA =EC -EB 即:AD =BC;当条件不足时,可通过添加辅助线得出新的条件,为证题创造条件; 四、连接四边形的对角线,把四边形的问题转化成为三角形来解决; 例如:如图8-1:AB ∥CD,AD ∥BC 求证:AB=CD;分析:图为四边形,我们只学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必须把它转化为三角形来解决; 证明:连接AC 或BD∵AB ∥CD AD ∥BC 已知∴∠1=∠2,∠3=∠4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在△ABC 与△CDA 中 ∵⎪⎩⎪⎨⎧∠=∠=∠=∠)(43)()(21已证公共边已证CA AC∴△ABC ≌△CDA ASA∴AB =CD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五、有和角平分线垂直的线段时,通常把这条线段延长;例如:如图9-1:在Rt △ABC 中,AB =AC,∠BAC =90°,∠1=∠2,CE ⊥BD 的延长于E ;求证:BD =2CE分析:要证BD =2CE,想到要构造线段2CE,同时CE 与∠ABC 的平分线垂直,想到要将其延长; 证明:分别延长BA,CE 交于点F;∵BE ⊥CF 已知∴∠BEF =∠BEC =90° 垂直的定义在△BEF 与△BEC 中,ABC DEF25-图19-图DCBA E F 12A BCD18-图1234ABCD E17-图O∵⎪⎩⎪⎨⎧∠=∠=∠=∠)()()(21已证公共边已知BEC BEF BE BE∴△BEF ≌△BECASA ∴CE=FE=21CF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BAC=90° BE ⊥CF 已知∴∠BAC =∠CAF =90° ∠1+∠BDA =90°∠1+∠BFC =90° ∴∠BDA =∠BFC 在△ABD 与△ACF 中∴△ABD ≌△ACF AAS ∴BD =CF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BD =2CE 六、连接已知点,构造全等三角形;例如:已知:如图10-1;AC 、BD 相交于O 点,且AB =DC,AC =BD,求证:∠A =∠D; 分析:要证∠A =∠D,可证它们所在的三角形△ABO 和△DCO 全等,而只有AB =DC 和对顶角两个条件,差一个条件,,难以证其全等,只有另寻其它的三角形全等,由AB =DC,AC =BD,若连接BC,则△ABC 和△DCB 全等,所以,证得∠A =∠D; 证明:连接BC,在△ABC 和△DCB 中∵⎪⎩⎪⎨⎧===)()()(公共边已知已知CB BC DB AC DC AB∴△ABC ≌△DCB SSS∴∠A =∠D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七、取线段中点构造全等三有形;例如:如图11-1:AB =DC,∠A =∠D 求证:∠ABC =∠DCB; 分析:由AB =DC,∠A =∠D,想到如取AD 的中点N,连接NB,NC,再由SAS 公理有△ABN ≌△DCN,故BN =CN,∠ABN =∠DCN;下面只需证∠NBC =∠NCB,再取BC 的中点M,连接MN,则由SSS 公理有△NBM ≌△NCM,所以∠NBC =∠NCB;问题得证;证明:取AD,BC 的中点N 、M,连接NB,NM,NC;则AN=DN,BM=CM,在△ABN 和△DCN 中 ∵ ⎪⎩⎪⎨⎧=∠=∠=)()()(已知已知辅助线的作法DC AB D A DN AN∴△ABN ≌△DCN SAS∴∠ABN =∠DCN NB =NC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角相等 在△NBM 与△NCM 中∵⎪⎩⎪⎨⎧)()()(公共边=辅助线的作法=已证=NM NM CM BM NC NB∴△NMB ≌△NCM,SSS ∴∠NBC =∠NCB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NBC +∠ABN =∠NCB +∠DCN 即∠ABC =∠DCB; 二 由角平分线想到的辅助线D BA110-图O 111-图D CBAM N口诀: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角平分线具有两条性质:a 、对称性;b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对于有角平分线的辅助线的作法,一般有两种; ①从角平分线上一点向两边作垂线;②利用角平分线,构造对称图形如作法是在一侧的长边上截取短边;通常情况下,出现了直角或是垂直等条件时,一般考虑作垂线;其它情况下考虑构造对称图形;至于选取哪种方法,要结合题目图形和已知条件; 与角有关的辅助线 一、截取构全等几何的证明在于猜想与尝试,但这种尝试与猜想是在一定的规律基本之上的,希望同学们能掌握相关的几何规律,在解决几何问题中大胆地去猜想,按一定的规律去尝试;下面就几何中常见的定理所涉及到的辅助线作以介绍; 如图1-1,∠AOC=∠BOC,如取OE=OF,并连接DE 、DF,则有△OED ≌△OFD,从而为我们证明线段、角相等创造了条件; 1-2,AB 21如图图1-2ADBCEF图2-1ABCDE F图示3-1ABCD HE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 D 中,∠A =90°,AB ∥DC,AD =15,AB =16,BC =17. 求CD 的长. 解:过点D 作DE ∥BC 交AB 于点E.又AB ∥CD,所以四边形BCDE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DE =BC =17,CD =BE. 在R t △DAE 中,由勾股定理,得AE 2=DE 2-AD 2,即AE 2=172-152=64. 所以AE =8.所以BE =AB -AE =16-8=8. 即CD =8.例2如图,梯形ABCD 的上底AB=3,下底CD=8,腰AD=4,求另一腰BC 的取值范围;解:过点B作BM)(2121CH BGBC GH EF --==512=⨯=BE ED BD DH 6251252DHBC)(AD ABCD =⨯=⨯+=∴梯形S 25252522222100)25()25(AE CE AC ==+=+15cm20cm12cmDCEACD ABD S S S ∆∆∆==DBEABCD S S ∆=梯形2222DH AC DH DE EH -=-=9121522=-=1612202222=-=-=DH BD BH )(15012)169(21212cm DH BE S DBE =⨯+⨯=⋅=∆150cA B DC E Hm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中,AD 不平行于BC,AC =BD,AD =BC. 判断四边形ABCD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解: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证明:延长AD 、BC 相交于点E,如图所示. ∵AC =BD,AD =BC,AB =BA, ∴△DAB ≌△CBA. ∴∠DAB =∠CBA. ∴EA =EB.又AD =BC,∴DE =CE,∠EDC =∠ECD.而∠E +∠EAB +∠EBA =∠E +∠EDC +∠ECD =180°, ∴∠EDC =∠EAB,∴DC ∥AB.又AD 不平行于BC,∴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三、作对角线即通过作对角线,使梯形转化为三角形;例9如图6,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BC,AB ⊥AD,BC=CD,BE ⊥CD 于点E,求证:AD=DE; 解:连结BD,由AD//BC,得∠ADB=∠DBE ; 由BC=CD,得∠DBC=∠BDC; 所以∠ADB=∠BDE;又∠BAD=∠DEB=90°,BD=BD, 所以Rt △BAD ≌Rt △BED, 得AD=DE;四、作梯形的高 1、作一条高例10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DC,∠ABC=90°,AB=2DC,对角线AC ⊥BD,垂足为F,过点F 作EF//AB,交AD 于点E,求证:四边形ABFE 是等腰梯形;证:过点D 作DG ⊥AB 于点G,则易知四边形DGBC 是矩形,所以DC=BG; 因为AB=2DC,所以AG=GB;从而DA=DB,于是∠DAB=∠DBA;又EF//AB,所以四边形ABFE 是等腰梯形; 2、作两条高例11、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BC,AB=CD,∠ABC=60°,AD=3cm,BC=5cm, 求:1腰AB 的长;2梯形ABCD 的面积.解:作AE ⊥BC 于E,DF ⊥BC 于F,又∵AD ∥BC, ∴四边形AEFD 是矩形, EF=AD=3cm ∵AB=DC∵在Rt △ABE 中,∠B=60°,BE=1cmA B C D A B C D E A B C D E F∴AB=2BE=2cm,cm BE AE 33==∴2342)(cm AEBC AD S ABCD =⨯+=梯形例12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为上底,AB>CD,求证:BD>AC;证:作AE ⊥BC 于E,作DF ⊥BC 于F,则易知AE=DF; 在Rt △ABE 和Rt △DCF 中, 因为AB>CD,AE=DF;所以由勾股定理得BE>CF;即BF>CE; 在Rt △BDF 和Rt △CAE 中 由勾股定理得BD>AC 五、作中位线1、已知梯形一腰中点,作梯形的中位线;例13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DC,O 是BC 的中点,∠AOD=90°,求证:AB +CD=AD;证:取AD 的中点E,连接OE,则易知OE 是梯形ABCD 的中位线,从而OE=21AB +CD ①在△AOD 中,∠AOD=90°,AE=DE 所以AD OE 21=②由①、②得AB +CD=AD;2、已知梯形两条对角线的中点,连接梯形一顶点与一条对角线中点,并延长与底边相交,使问题转化为三角形中位线;例14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E 、F 分别是BD 、AC 的中点,求证:1EF//AD ;2)(21AD BC EF -=;证:连接DF,并延长交BC 于点G,易证△AFD ≌△CFG则AD=CG,DF=GF由于DE=BE,所以EF 是△BDG 的中位线 从而EF//BG,且BG EF 21=因为AD//BG,AD BC CG BC BG -=-=所以EF//AD,EF )(21AD BC -=3、在梯形中出现一腰上的中点时,过这点构造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达到解题的目的;例15、在梯形ABCD 中,AD ∥BC, ∠BAD=900,E 是DC 上的中点,连接AE 和BE,求∠AEB=2∠CBE;解:分别延长AE与BC ,并交于F点∵∠BAD=900且AD∥BC∴∠FBA=1800-∠BAD=900又∵AD∥BC∴∠DA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ED=∠FEC 对顶角相等DE=EC E点是CD的中点∴△ADE≌△FCE AAS∴ AE=FE在△ABF中∠FBA=900且AE=FE∴ BE=FE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在△FEB中∠EBF=∠FEB∠AEB=∠EBF+ ∠FEB=2∠CBE例16、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BC,E是CD中点,试问:线段AE和BE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解:AE=BE,理由如下:延长AE,与BC延长线交于点F.∵DE=CE,∠AED=∠CEF,∠DAE=∠F∴△ADE≌△FCE∴AE=EF∵AB⊥BC, ∴BE=AE.ABDCEF。

平行四边形辅助线的常见添法

平行四边形辅助线的常见添法

平行四边形辅助线的常见添法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其对边平行且相等。

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常常需要绘制平行四边形,而平行四边形的绘制又离不开辅助线。

本文将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常见添法及其应用。

一、基础概念1. 平行四边形: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2. 辅助线:在图形中引入的额外直线,以便更容易地进行计算或绘制。

二、常见添法1. 中点法中点法是最简单也是最基础的添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在两条对角线上各取一个中点,然后连接这两个中点即可得到平行四边形。

步骤如下:(1)画出任意一个四边形ABCD;(2)连接AC和BD两条对角线;(3)在AC和BD上各取一个中点E和F;(4)连接EF即可得到平行四边形。

2. 三角形法三角形法也是一种简单易懂的添法。

它的原理是在原来图形上构造一个与之相似但比例不同的三角形,然后通过旋转或移动这个三角形,使其与原来的图形组成平行四边形。

步骤如下:(1)在原来的四边形ABCD上选择一个顶点A;(2)连接AC和AD两条边;(3)以A为顶点,做一个与△ACD相似但比例不同的三角形AEF;(4)将三角形AEF沿着AD旋转或移动到AB上,得到平行四边形ABFE。

3. 重心法重心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添法。

它的原理是在四边形的对角线交点处作一条平行于其中一条边的直线,然后将这条直线延长至四边形另一侧,再将这两条直线分别延长至与四边形相交即可得到平行四边形。

步骤如下:(1)画出任意一个四边形ABCD;(2)连接AC和BD两条对角线,并求出它们的交点O;(3)在O点处作一条平行于CD的直线EF,并延长至BC上;(4)将EF和BD分别延长至与AC相交,即可得到平行四边形ABFE。

4. 中垂线法中垂线法也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添法。

它的原理是在任意一侧边上取一点,然后分别连接这个点与对角线的中点,再将这两条线段延长至另一侧边上即可得到平行四边形。

步骤如下:(1)画出任意一个四边形ABCD;(2)在AB上取一点E,并连接EC和AD的中点F;(3)在BC上取一点G,并连接AG和BD的中点H;(4)将EF和GH分别延长至CD上,即可得到平行四边形EFGH。

初中数学几何题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几何题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几何题解题技巧一.添辅助线有二种情况1按定义添辅助线:如证明二直线垂直可延长使它们,相交后证交角为90°;证线段倍半关系可倍线段取中点或半线段加倍;证角的倍半关系也可类似添辅助线。

2按基本图形添辅助线:每个几何定理都有与它相对应的几何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基本图形,添辅助线往往是具有基本图形的性质而基本图形不完整时补完整基本图形,因此“添线”应该叫做“补图”!这样可防止乱添线,添辅助线也有规律可循。

举例如下:(1)平行线是个基本图形:当几何中出现平行线时添辅助线的关键是添与二条平行线都相交的等第三条直线(2)等腰三角形是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当几何问题中出现一点发出的二条相等线段时往往要补完整等腰三角形。

出现角平分线与平行线组合时可延长平行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是个重要的基本图形:出现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添底边上的中线;出现角平分线与垂线组合时可延长垂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基本图形。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出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往往添斜边上的中线。

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倍线段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则要添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得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

(5)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几何问题中出现多个中点时往往添加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进行证明当有中点没有中位线时则添中位线,当有中位线三角形不完整时则需补完整三角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倍线段有公共端点的线段带一个中点则可过这中点添倍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半线段的端点是某线段的中点,则可过带中点线段的端点添半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

(6)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有轴对称形,中心对称形,旋转形与平移形等;如果出现两条相等线段或两个档相等角关于某一直线成轴对称就可以添加轴对称形全等三角形:或添对称轴,或将三角形沿对称轴翻转。

当几何问题中出现一组或两组相等线段位于一组对顶角两边且成一直线时可添加中心对称形全等三角形加以证明,添加方法是将四个端点两两连结或过二端点添平行线(7)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有平行线型(带平行线的相似三角形),相交线型,旋转型;当出现相比线段重叠在一直线上时(中点可看成比为1)可添加平行线得平行线型相似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辅助线的方法

平行四边形辅助线的方法

平行四边形辅助线的方法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构造平行四边形例1如图,已知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四边形OCDE 是平行四边形求证:OE与AD互相平分(说明:当已知条件中涉及到平行且要求证的结论中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关,可试通过添加辅助线够建平行四边形)利用两组对边平行构造平行四边形例2如图,在△ABC中,E、F为AB上两点AE=BF,ED∥AC,FG∥AC,交BC分别为D、G求证:ED+FG=AC(说明:当图形中涉及到一组对边平行时,可通过作平行线构造另一组对边平行,得到平行四边形解决问题)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构造平行四边形例3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E,交AD于F且AE=EF,求证:BF=AC(说明:本题通过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构建平行四边形,实际上是采用了平移法构建平行四边形。

当已知中点或中线应思考这种方法)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M是BC的中点,且AM=9,BD=12,AD=10。

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如图,在△ABC中,∠ABC=90°,BD⊥AC于D,AE平分∠BAC,EF∥DC,交BC于F.求证:BE=FC3、如图,在等边△ABC中,D、E分别为CB,BA上的点,且CD=BF,以AD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DE.求证:(1) △ACD≌△CBF(2)四边形CDEF为平行四边形4、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C于E,DF平分∠ADC交线段AE于F(1)如图1,若AE=AD, ∠ADC=60°,直接写出CD与AF+BE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2,若AE=AD,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若成立,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5、如图,△ABC中,∠C=90°,点M在BC上,且BM=AC,点N在AC上,且AN=MC,AM 与BN相交于点P,求证:∠BPM=45°6、如图,在RT△ABC中, ∠ABC=90°CD⊥AB于D,AE平分∠BAC,交CD于K,交BC于E,F是BE上一点,且BF=CE.求证:FK∥A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4
= - 3 3x2 + 15 3x.
16
4
三 、连接对角线交点与一边中点 ,或过对角
线交点作一边的平行线 , 构造线段平行或中位
线
例 5 如图 5, AB CD 中 , N 是 AB 中
点 , B E = 1 B C, N E 与 3
BD 交于 F求 B F 的值.
BD
简解 : 作 AC 交 BD 于 O , 连 ON. 由 图 得
简解 :过 D作 D F ⊥B E 于 F. 由题意得 ∠D EB = 60°,
所以
DF
= D E sin60°=
3 2
b,
B
E
= 2b,
则 CE = B E - B C = 2b - a,
所以 S△DCE
=
1 D F·C E = 2
3b(2b 4
a).
例 4 如 图 4,
AB CD 的周长为 40,
AC - CE < A E < AC + CE,

1 2
(b
-
c)
<m
<
1 2
(2a
+ b + c) .
二 、过顶点作对边的垂线构பைடு நூலகம்直角三角形
例 3 如图 3, AB CD 中 , ∠DB C = 30°, D E ⊥ DB 交 B C 的延长线于 E, AD = a, D E = b. 求 S△DCE.
= a, B C = b, B F = c.
求 B E长. 简解 :作 OG ∥ CB 交 AB 于 G. 因为 O是 AC
·5·
数理化学习
中点 ,所以 O G = 1 B C = 1 b.
2
2
又 B E = B F,
OG GF
所以 B E
= O G·B F
=
1 b·c 2
=
bc .
GF
1 a + c a + 2c
= ( 20 - x) ·sin60°
= 3 (20 - x). 2
因为 AD ∥ B C,
所以 BM
AD
= BE ED
=
1 2
,
DN BM
= DF BF
=
1 2
,
所以 BM
=
1 2
x,
DN
=
1 2
BM
=
1 4
x,
AN
=
3 4
x,
则 S△AMN
= 1 AH ·AN 2
= 1 · 3 ( 20 - x) · 3 x
= AB.
例 8 如 图 8, AB CD 中 , E、F分别是 DC、DA 上 一 点 , A E = C F, A E与 C F交于 P. 求 证 PB 平分 ∠A PC.
简证 :连 B E、B F. 由图易证得
S△AB E
= S△CB F
=
1S 2
. AB CD
过 B作 B H ⊥CF、B G ⊥A E,垂足分别为 H、G.
(初三 )
中 , 对角线 AC、BD 交于 O ,
AC = a + b, BD = a + c ( b >
c) , AB = m ,求 m 的取值范 围.
简解 :要求 AB 的值 , 需把 AC、BD、AB 集中 在一个三角形中 ,过 C作 CE ∥DB交 AB的延长 线于 E. 由图易得 DB EC是 ,
所以 C E = DB = a + c, B E = D C = AB = m , 即 A E = 2m ,在 △AC E中 ,
ON 1 B C. 2
因为 B E = B F, B E = 1 , ON = 1 , ON O F B C 3 B C 2
所以 B E = 2 ,所以 B F = 2 ,
ON 3
OF 3
所以 B F = 2 ,则 B F = 1 . BO 5 BD 5
例 6 如图 6, AB CD中 , O是对角线 交点 , F是 AB 延长线上 一点 , O F交 B C于 E, AB
1 xy. 2
如果线段 PQ能平分梯形 AB CD的面积 ,则
有 1 xy = 9. 2
可得 x + y = 9, xy = 18.
解得 x = 3, ( x = 6, y = 3舍去 ) . y = 6;
( b) 当 4 ≤ x ≤ 7时 ,点 P在 D C边上 ,此时
SAD PQ
=
1 2
×4 ( x - 4 + y) .
如果线段 PQ能平分梯形 AB CD的面积 ,则

1 2
×4 ( x - 4 + y)
= 9,
可得 x + y = 9, 此方程组无解. 2x + 2y = 17.
所以当 x = 3 时 , 线 段 PQ 能 平 分 梯 形 AB CD 的面积.
综上所述 ,今年的几何试题具有形式新 ,问 题情境新 , 表达方式新 , 设问角度新 , 命题立意 新 ,解题方法新 , 思想方法新等特点 , 且难度适 中 ,能适应于各种层次的学生 ,有效地考查了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为 S△AB E
=
1 2
A
E
·B
G,
S△CB F
=
1 C F·B H, 2
所以 B G = B H,所以 B 点在 ∠A PC的角平
·6·
分线上 ,则 PB 平分 ∠A PC. 五 、过顶点作对角线的垂线 ,构成线段平行
或三角形全等
例 9 如图 9, E 是 AB CD对角线 BD 上一点 , EF ⊥ B C, EG ⊥BA,垂足分别为 F、
G. 求证 : EF = EG.
AB B C
简证 :作 AH ⊥ BD 于 H, C K ⊥ BD 于 K,易 得 AH C K,连 A E、CE.
因为 S△A ED
= 1 AH ·ED , 2
S△CED
= 1 C K·ED, 2
所以 S△A ED = S△CED . 又 S△ABD = S△CBD , 所以 S△A EB
数理化学习
解 : ( 1) 过 C作 C E ⊥AB 于 E,则 CD = A E = 3, C E = 4,可得 B C = 5,所以梯形 AB CD 的 周长为 18.
PQ 平分 AB CD 的周长 ,所以 x + y = 9, 因为 0 ≤ y ≤ 6,所以 3 ≤ x ≤ 9, 所求关系式为 : y = - x + 9, 3 ≤ x ≤ 9. ( 2) 由图 7可知 , P只 能在 B C边上 , 7 ≤ x ≤ 9.
以 AH
= AO
=
1 2
A
C.
因为 A E = AC,
所以 AH = 1 A E, 2
所以在 R t△AH E中 , ∠A EH = 30°. 又因为 A EFC为菱形 , 所以 ∠AC F = ∠A EF = 30°. 又 ∠B C F = ∠ACB - ∠ACF = 45°- 30° = 15°,则 ∠A EB = 2∠B C F.
一 、连对角线或平移对角线 例 1 如 图 1, E 是 AB CD 中 AB 延长线上一 点 , ED 交 B C 于 F. 求证 :
S△AB F = S△CEF.
简证 : 连 BD, 由图易 得 S△BD E = S△B CE (同 底 等
·4·
2008年第 2期
高 ) , S△AB F = S△BD F (同底等高 ) 所以 S△BD E - S△B EF = S△B CE - S△B EF , 所以 S△BD F = S△ECF , 即 S△AB F = S△CEF. 例 2 如图 2, AB CD
2
四 、连接顶点与对边上一点的线段或延长
这条线段 ,构造三角形相似或等积三角形 例 7 如图 7,正方
形 AB CD中 , E、F分别为 CD、DA 的 中 点 , B E、C F 交于 P. 求证 A P = AB.
简证 : 延长 CF 交 BA 的延长线于 G.
因为 FD = FA,易得 △CD F ≌ △GA F, 所以 AG = CD = AB ,则 A 为 B G中点. 又 C E = D F, CB = CD, 所以 R t△B C E ≌ R t△CD F, 所以 ∠1 = ∠2. 因为 ∠1 + ∠3 = 90°, 所以 ∠2 + ∠3 = 90°, 所以 ∠CPB = 90°,所以 ∠B PG = 90°. 则 PA 是 R t△B PG的斜边上中线 ,所以 A P
(初三 )
平行四边形中常用辅助线的添法
江苏省昆山市周庄中学 ( 215325) 徐卫东 江苏省昆山市张浦中学 ( 215321) 刘建英
平行四边形 (包括矩形 、正方形 、菱形 ) 的 两组对边 、对角和对角线都具有某些相同性质 , 所以在添辅助线方法上也有共同之处 , 目的都 是造就线段的平行 、垂直 , 构成三角形的全等 、 相似 ,把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成常见的三角形 、 正方形等问题处理 ,其常用方法有下列几种. 举 例简解如下.
PB = 12 - x, BQ = 6
- y,
因为 PQ ∥ AC, 所以 △B PQ ∽ △B CA,
所以 B P = BQ ,得 12 - x = 6 - y,
BC BA
5
6
即 6x - 5y = 42,
解方程组 x + y = 9, 6x - 5y = 42
得 x = 8171, y = 1121. ( 3) 梯形 AB CD 的面积为 18. 当 P不在 B C边上 ,则 3 ≤ x ≤ 7, ( a) 当 3 ≤ x < 4时 , P在 AD边上 , S△APQ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