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圈钱迷局:净资产99亿元负债高达868亿
海航集团产融结合的基本情况及风险分析
海航集团产融结合的基本情况及风险分析海航集团起步于1993年创立的海南航空公司,正式组建于2000年1月,近年来通过频繁开展资本运作和产业并购构建了多元化金融平台,成长为典型的大型产融结合型集团。
在通过产融结合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的同时,海航集团也面临着关联交易复杂、资金链紧张、整体风险管控不足等风险隐患。
一、海航集团产融结合的基本情况海航集团将自身定位为以航空旅游、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为三大支柱产业的现代服务业综合运营商。
截至2011年末,海航集团资产规模2665亿元,管理资产1600亿元,拥有439家实体经营企业,业务覆盖航空、物流、金融、旅游、实业、基础设施、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非航空资产所占份额已超50%。
图1:海航集团六大重点业务板块海航集团最初介入金融业始于2003年成立财务公司,之后开展了与航空相关的部分租赁和保险业务。
2007年,海航集团海航 集团大新华物流海航资本海航基础海航旅业海航实业海航航空成立海航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海航资本”),投资参股控股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租赁及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机构。
截至2011年末,海航资本资产规模645.57亿元,管理资产934.03亿元,下设近30家子公司,成为海航集团三大核心产业公司之一。
海航资本提出的发展目标是,以海航的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为依托,利用3至5年时间,组建租赁控股、保险控股、消费金融控股三大子集团,成为提供多元金融工具和综合金融解决方案的大型金融控股公司。
图2:海航资本组织架构图二、海航集团产融结合的动因一般而言,大型产业集团走产融结合的道路,探索建立自身可控的金融服务体系,主要是为了满足产业发展的资金和服务需求,促进业务协同,加速集团的扩张和多元化发展。
海航集团也不例外,但由于出身民营航空公司,产融结合对其而言不仅具有“促进发展”的重要意义,更是“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
(一)支持航空主业发展海航集团涉足金融业的直接动因是为航空主业提供便利专业的金融服务。
海南省高院印发两起破产审判典型案例
海南省高院印发两起破产审判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2.04.11•【分类】其他正文海南省高院印发两起破产审判典型案例案例1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关键词】商事破产重整府院联动机制【基本案情】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特玻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26日,是一家位于海南省老城经济开发区国有控股企业,注册资本193220.75万元,现有职工394人,年产值3.6亿元,注册登记机关为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业务范围为特种玻璃研发、生产及销售。
2020年12月17日,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航通用公司)以中航特玻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连年亏损、扭亏无望、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具有重整价值,且进入破产重整是国资委“处僵治困”具体工作要求为由,向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海南一中院)申请对中航特玻公司进行破产重整。
【裁判结果】海南一中院认为,中航特玻公司自2012年以来的审计报告均显示该公司净利润均为负数,现金流量表及资产负债表则体现了该公司财务费用过高、折旧费用过高、固定资产占比高。
现金债务约达20亿元,还负有尚未确认的经营性债务,2018年至2020年期间基本依靠股东借款和代偿得以维持经营。
虽然中航特玻公司主张截至2020年11月30日,该司资产仅约为14.36亿元,而负债高达约22.48亿元,已经资不抵债,但未经相关第三方评估审计机构进行评估审计,根据法院执行过程中委托评估的结果,中航特玻公司主要资产价值23.95亿元,因此,根据双方当事人的举证,尚无法证明中航特玻公司资不抵债。
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第一条第一款“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具备破产原因:(一)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二)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海航控股公司负债经营的问题
海航控股公司负债经营的问题一、问题概述海南航空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控股”)是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5年。
近年来,海航控股因负债过重而备受关注。
截至2019年6月30日,海航控股的总负债为1634.32亿元人民币。
二、负债形成原因1.高额投资自2010年起,海航控股开始大规模投资国内外企业和项目。
其中,2016年至2017年间,其投资金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这些投资主要涉及房地产、旅游、金融等领域。
2.飞机购买作为一个航空公司,飞机是其最核心的资产之一。
然而,由于中国市场对于新型飞机需求旺盛,加上国际油价上涨导致运营成本增加等原因,海航控股在过去几年中大量购买了新型飞机。
3.融资渠道收窄随着中国政府加强金融监管和调控,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对中国企业信用评级下调和债务风险的担忧,海航控股的融资渠道受到了限制。
同时,由于其过高的杠杆率和负债规模,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不愿意再向其提供更多的贷款。
三、负债风险1.流动性风险海航控股的大量投资和购买新型飞机导致其资金流动性出现问题。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其流动负债为872.37亿元人民币,而流动资产仅为316.49亿元人民币。
2.信用风险海航控股的信用评级已经被下调至垃圾级别。
这意味着其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获得融资难度增加,利率上升等问题。
3.经营风险由于过高的杠杆率和负债规模,海航控股面临破产清算等经营风险。
同时,其大量投资也存在着业绩不达预期、项目失败等问题。
四、应对措施1.减少投资海航控股需要减少过高的投资规模,将重心放在核心业务上。
同时,需要优化投资结构,降低风险。
2.优化资产负债表海航控股需要通过出售非核心业务和资产等方式,优化其资产负债表结构,减轻负债压力。
3.加强管理海航控股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管,严格控制风险。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机制。
4.寻找合适的融资渠道海航控股需要积极寻找合适的融资渠道,包括国内外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
会计人员财务造假案例
会计人员财务造假案例会计人员在财务造假方面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些案例通常涉及虚报收入、夸大资产、隐瞒负债等行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稳定和投资者的利益。
有一些案例影响深远,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法律制裁。
一、郭永怀案郭永怀是中国民营航空首富,被誉为“中国的海登·龙”。
他创立的海南航空在1992年挂牌上市后,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航空公司之一。
在2000年代初期,郭永怀被曝出利用假账等方式,通过各种手段吸引投资者并先后四次非法套现24亿元资金。
后来,郭永怀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二、中概股造假案许多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其中不乏一些因财务造假闻名的案例。
2011年,中国最大的导游服务提供商和第二大在线旅游预订公司之一新榜网被曝出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造假,隐瞒了巨额亏损,并涉嫌挪用资金。
最终,公司被勒令退市,并支付了数百万美元的罚款。
三、万福生科公司财务造假案万福生科公司是一家以生物医药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但在几年前,该公司因财务造假问题陷入了巨大的波澜。
经媒体曝光后,万福生科公司的财务报表显示公司资产总额和净利润数额被大幅夸大。
该公司涉嫌虚增销售收入数亿元,大幅夸大资产规模,被证监会处以6亿元罚款,并对公司相关责任人采取了限制出境、冻结资产等措施。
以上案例表明,会计人员的财务造假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和投资者的利益。
这些案例透露出了企业内部监管的不足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备。
在这些案例的背后,有一些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如:虚构交易、不当资本化、虚报利润等。
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管控机制,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监管力度,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以防止财务造假行为的再次发生。
监管部门也应进一步严格执法,确保市场的公平与透明。
海航破产重整,未来走向何方?
股权投资、飞机资产等计提减值损失460亿元。
一系列巨额的亏损数字,让海航从民营企业争相模仿的对象,变成了吸收教训的负面样板。
而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海航的股票也将在2020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地方政府的托盘实际上,海航作为一家名头响当当的企业。
政府也并非愿意轰然倒塌,尤其是对于海南来说,作为本土的知名企业,也是海南的一张名片,能救的时候一定要救。
“海航这样的企业成长起来也得20多年,地方政府也花费了很多的精力,说没就没了,不仅海航自身接受不了,海南地方政府也不愿意看到这个局面。
因此才有了后来海南省政府的托管”。
长期关注中国头部民营企业的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杰告诉中国储运杂志记者,这样的巨头企业地方政府普遍都要救一救。
2020年2月29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该联合工作组将全面协助、全力推进海航风险处置工作。
据悉,联合工作组组长由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刚担任,常务副组长是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任清华,副组长有两位,分别是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副局长李双臣、国家开发银行信贷管理局副局长程功。
海航曾经是民营航空公司的标杆,从2019年开始,海航不断爆发出经营危机,2021年1月29日,海航集团官网发布声明称,集团收到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的《通知书》,主要内容为相关债权人因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申请法院对集团破产重整。
至此海航正式宣布破产重整。
眼看着他起高楼,眼看着他楼塌了。
红楼梦里的这句台词正是当下海航的真实写照。
2018分水岭时间退回到五年前,海航还是一家全球瞩目的跨国公司,彼时海航在全球开启了疯狂并购之路,英迈、希尔顿酒店和德意志银行等名企纷纷被海航收入囊中。
海航总资产也从2015年年末的四千多亿元,暴增至2017年年末的1.3万亿元,在中国民营企业排行里,也仅次于华为。
在海航的那几年里,《中国储运》杂志也曾跟着海航的脚步撰写过多篇文章。
海航欠费内情
” “ 是航空公司并不是现金 结算 ,根 员 工甚 至 开 始 停 岗减 薪 。 陈 峰 强 调 ,航 但
在 目前 有 据 可 查 的 数 据 中, 截 至 据 与机 场 签订 的 协议 ,航 空 公司 往往 有 一 空公司的日子非常难过。
2 0 年 3月 1日国 内 2 08 4家 机 场 应 收 未 付 个月的 结 算 周期 。到 了月初 或 者 月末 结 算
目前 海 航 的 管 欠 费背后 ,其 实 是 一场 航 空产 业 链 博 弈 的 费等 1 种 ,其 中占据主要部分 的就是起 对 每 一 分 钱 都 精 打 细 算 。“ 8 缩影 。 降费 。 理干 部只 发 7 % 的基 本工资 。海 航 的部 分 0
“ 排名榜”的众矢之的
公司 I @ @向固
航 爨
口文 /柴莹辉
经 济 危 机 造 成 航 空 公 司 的 现 金 流 捉 杀 一 儆 百 的 效 果 。 一 位 不 愿 具 名 的业 内 空 公司就 不 得 不面 临 财 务 紧缩 的局面 。 ” 襟见 肘 ,航 空公 司拖 欠 机 场 费 用 的解 决 之 人 士 指 出 : 这 或 许 可 以 解 释 为 何海 肮 成 “ 道变 得 愈加 遥 遥 无 期 。耐 人寻 味 的 是 ,在 为了 ‘ 欠费榜’上的众矢之的。 ” 对 此 陈 峰 毫 不 讳 言。“ 在 所 有 的 事 现 情 都 变 了。 陈 峰 坦 言 ,海 航 集 团在 2 0 ” 08 年 曾有过 投资 机 场 的项 目,但 随 着 金 融 海
1 月 ,各大 航 空 公司 欠款 的费 用肯 定会 有 再加上企业的融资渠道极其有限,根本无 2
所 增 加 。 中国 民 用机 场协 会 秘 书 长 王 健 法 拿 出大 量 现 金 来 归还 欠 款 。 ” ”一 位 民 营 航 空公 司、 料 公司 、 油 机场 曾经 ‘ 家亲 ” 一 , 有些 无 奈 的表 示 。 航 空 公司 的 高 管 诉 苦。 他 指 出 ,航 空 公司 直 到 18 年 至 2 0 实 行 的 民航 业体 制 97 0 2年
航空公司负债率风险表
航空公司负债率风险表航空公司的负债率风险是指其负债总额相对于其资产总额的比例。
负债率越高,表示公司面临的债务风险越大。
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航空公司负债率风险的因素:1. 债务结构,航空公司的债务结构包括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以及利息和本金支付的安排。
如果航空公司过度依赖短期债务,可能面临偿债风险,特别是在利率上升的情况下。
此外,如果航空公司的债务主要是高息债务,那么偿债压力也会增加。
2. 经营状况,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状况对其负债率风险有重要影响。
如果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弱或现金流不稳定,那么偿债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负债率风险。
3. 资本结构,航空公司的资本结构包括股权和债务的比例。
如果航空公司过度依赖债务融资,那么负债率风险可能会增加。
相反,如果航空公司有足够的股权融资,可以减少负债率风险。
4. 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对航空公司的负债率风险也有影响。
例如,经济衰退可能导致客流量下降,航空公司的收入减少,从而增加偿债风险。
此外,货币政策的变化和利率的上升也可能增加航空公司的债务成本。
5. 竞争压力,航空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航空公司需要不断投资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满足客户需求。
如果航空公司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可能需要增加债务来进行投资,从而增加负债率风险。
综上所述,航空公司的负债率风险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债务结构、经营状况、资本结构、宏观经济环境和竞争压力等。
航空公司应该密切关注这些因素,并采取适当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措施,以降低负债率风险并确保偿债能力。
海航集团海外并购财务风险原因分析及应对建议
01
02
03
技术创新
海航集团需要不断进行技 术创新,提升自身核心竞 争力,降低海外并购风险 。
研发能力提升
加强研发能力,以适应不 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高 产品的附加值。
技术合作
通过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 作,引进先进技术,缩短 研发周期,加快产品上市 速度。
战略规划与目标
制定清晰的战略规划
海航集团需要制定清晰的海外并购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方 向。
03
竞品分析
同行业竞争对手
了解目标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及与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对比
描述:海航集团在进行海外并购时,需要对同行业竞争对手进行深入了解,包括 其市场份额、产品线、客户群体、渠道网络等方面,以便更好地评估目标企业的 竞争地位及自身与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对比。
业务对比分析
全面深入地比较目标企业与竞争对手在各项业务方面的表现
行业地位
海航集团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的 地位,是全球领先的航空企业 之一。
通过海外并购,海航集团进一 步巩固了其在全球航空市场的 地位。
海航集团的海外并购策略得到 了行业内的认可,为其他中国 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02
财务业绩
总营收详情数据
时间 2018FY 2019FY 2020FY 2021FY 2022FY
03
06
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及时 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
05
加强与目标公司及其管理团队的沟通与 协调,降低整合风险。
04
优化交易结构,降低交易风险和税务风 险。
下一步行动计划
对目标公司进行更深入的尽 职调查,了解其财务状况和 潜在风险。
根据尽职调查结果,制定更 加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和应 对策略。
海南航空综合财务分析
海南航空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受到航油价格、汇率等因素的影响,呈现
出一定的波动。
营运能力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公司资产的 运营效率。海南航空的总资产周 转率保持在行业平均水平,表明 公司的资产运营效率相对较好。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反映了公司存货的流 动性。海南航空的存货周转率较 高,表明公司的存货管理效率较 高,能够迅速将存货转化为现金
02 海南航空财务状况概述
资产规模及结构
01
02
03
总资产规模
海南航空的总资产规模庞 大,显示出公司具有较强 的经营实力和资源配置能 力。
固定资产占比
固定资产在公司总资产中 占比较大,表明公司在基 础设施建设、飞机购置等 方面投入较多。
流动资产占比
流动资产占比较小,可能 暗示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相对较弱,需关注流动资 产管理及运营效率。
负债规模及结构
总负债规模
海南航空的总负债规模较 大,需注意公司的债务风 险。
长期负债占比
长期负债在总负债中占比 较高,表明公司的债务结 构以长期债务为主,短期 偿债压力相对较小。
流动负债占比
流动负债占比较小,但仍 需关注公司的短期偿债能 力及流动性风险。
所有者权益状况
所有者权益总额
海南航空的所有者权益总额较高, 显示出公司具有一定的净资产规 模和实力。
行业背景
近年来,随着全球航空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竞争格局的变化, 海南航空作为国内领先的航空公司,面临着国内外众多竞争 对手的挑战。因此,对其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了 解公司的竞争地位和未来发展潜力。
汇报范围
时间范围
本次分析将涵盖海南航空过去三年的财务数据,以呈现公司的历史发展趋势。
海航巨亏原因分析报告
海航巨亏原因分析报告
海航在巨亏的背后有多个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疫情影响:海航作为航空公司,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
疫情导致全球旅行业遭受严重打击,海航的航班运力大幅减少,航空客运需求锐减,导致航空公司收入大幅下降。
2. 大量取消订单:受到疫情影响,海航飞机订单大量取消。
航空公司在疫情之前根据预期的市场需求下大量采购新飞机,但是由于疫情爆发,旅客需求下降严重,航空公司面临无法提供足够座位的问题,只能取消已经下的订单,导致重大损失。
3. 市场竞争激烈:航空公司这一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涉及到航线、价格等多个方面。
海航面临着来自国内外航空公司的竞争,航线重叠、运输能力过剩等问题使得市场难以维持平衡,航空公司利润空间被逐渐挤压。
4. 高昂的运营成本: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非常高,包括燃油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以及运输费用等。
海航的运营成本高昂,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
5. 公司经营管理问题:海航在运营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高层管理不善、资金管理不当等。
公司经营管理不善导致资金链紧张,面临着资金流动性问题,进而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作。
综上所述,海航巨亏的原因主要是受到疫情的冲击,大量取消
订单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同时,公司自身的经营管理问题也加剧了巨亏的程度。
海航需要通过改革管理方式、优化经营结构以及应对市场挑战,才能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金融机构警惕海航债务 高利息或引双重危局
金融机构警惕海航债务高利息或引双重危局海航债务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据知情人士透露,海航集团近年来的频频收购和扩张,导致从2012年年中开始,多家银行乃至信托机构对海航相关项目开始警惕。
银行人士表示,海航集团层面负债压力大,风险太大。
此前发生的沙钢船务豪华邮轮“海娜号”滞留事件,沙钢方面称海航欠款高达5800万美元。
而这已经不是海航系企业第一次被讨债,在今年5月,国美集团旗下鹏润地产就指责海航旗下子公司海航置业拖欠其项目尾款加利息共计28亿元。
海航债务风险隐现众银行冷对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针对海航集团近年来的频频收购和扩张,银行方面已经开始警惕。
“主要是担心海航集团层面的负债压力,风险太大。
”招商银行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
不过,78%的负债率,如果放在航空业尚显合理。
以国航为例,目前资产负债率约在72%。
而此前在2008年行业危机时,东航的资产负债率高达98%,是国家注资后才降低到90%。
“因为三大航空集团有国家背书,所以即使资不抵债也会有银行愿意贷款;而海航的股权结构比较复杂,不属于‘国家队’,银行在贷款时会相对谨慎。
”某国有航空公司负责财务的人士对记者分析。
今年3月,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由于该行与海南航空的合作暂停,因此,自2013年4月30日起正式停止“招商银行-海南航空联名信用卡”的申请受理。
据消息人士称,早在此前,光大银行、华融信托也取消了与海南航空的合作计划。
“还记得当时不少计划参与认购产品的客户都已经开始汇款了,但是起息当天光大银行便紧急通知了退款。
”对此,某大型商业银行中层人士向记者坦言,“海航的融资方式太过疯狂,几乎所有能拿到钱的方式他们都在做。
居高不下的负债率,把风险都转嫁到了融资方身上。
因此,我们很早就不做海航的项目了。
”根据海南航空2012年股东大会会议材料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海南航空已从国家开发银行及国内各商业银行获得的包括流动资金、项目贷款等各类银行授信总额为621.05亿元。
海航系危局:举债式生存骑虎难下
海航系危局:举债式生存骑虎难下作者:郑岚予来源:《大经贸》 2012年第1期文:郑岚予尽量陈峰多年前发表过“中国没人看得懂海航”的言论,但至少银行业“看得懂”,据市场传闻,针对海航集团和海南航空的大举对外扩张,银行方面已经高度警惕,包括建设银行在内的大多数银行都已经停止了对海航的贷款。
1月29日,大年初七晚,海南航空发布公告:将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191000万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亿元,其中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的金额约为60.84亿元,剩余募集资金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海航集团资金链出现危机的传言再起。
第二天,1月30日,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海南航空暴跌4.55%,收于4.62元。
其实,近一段时间,外界对海航集团的资金链紧张的质疑声不断,甚至2011年最后一天,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与富士康总裁郭台铭的海口密会,也被解读成是对负债率超过80%、正被数家债主追债的大新华物流的“拯救”,因为“陈郭会”的核心内容正是商讨双方在物流业务上的合作。
除了大新华物流的负债率居高不下,在整个海航系中,海南航空的负债率为66%,海航实业负债率为75%,而海航集团负债率也接近了80%。
这无疑给了外界质疑的口实。
不仅如此,融资、并购、质押,再融资、再并购、再质押,通过这般的循环反复,从1993年的1000万元起家,到目前的总资产超3000亿元,海航集团的“家底”已经膨胀到一个可怕的倍数,并连续10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正在冲击世界500强。
但另一个可怕之处是,海航集团是通过大比例质押而获得融资。
2011年底,一份《陕国投?渤海租赁股权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在业内流传,海航通过质押渤海租赁股权融资1亿元。
另据媒体报道,截至2010年末,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所持的海南航空17.16亿股中的16.06亿股已经被质押,质押比例为93.6%。
而海航集团在西安民生、易食股份、ST筑信、绿景地产的股权则100%被质押。
集团企业债务违约与内部风险传染分析-以海航集团为例
集团企业债务违约与内部风险传染分析-以海航集团为例摘要集团企业规模扩张使产业链业务之间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创造规模效益,但盲目的经营扩张会使集团陷入信用风险。
海航集团发生债务违约包括内外两方面因素,其中内部原因是集团财务管理存在弊端,外部因素是宏观经济的下行。
海航集团与子公司之间存在大规模的关联担保和生产性交易,造成了财务危机和信用风险在公司之间的蔓延和扩散。
因此为了防范债务违约风险,集团企业应该适度进行规模扩张、保持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加强财务管理、控制盲目关联交易行为。
关键词:集团企业;债务违约;内部风险传染分析一、引言海航集团作为一个集团企业,内部拥有复杂的股权关系和交易结构,企业集团自身形成了一个“系统”,系统内部的成员都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李昆鹏认为,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存在违约风险共振传导效应,主要表现为违约集团企业关联交易和同区域风险传导等。
在复杂的资本运作过程中,风险会在成员企业之间蔓延和扩散。
郑步高、王鹏等人研究发现,企业经营不善是其发生违约的重要因素,企业为谋求多元化发展,大量兼并非核心业务,从而导致企业经营利润受到拖累、现金流持续紧张,并且这类企业在出现流动性危机后,极易引发债券违约。
因此,集团企业自身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有效进行风险管理,谢燕则认为集团企业要适度进行规模扩张,保持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要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强化内部监督力度等。
二、海航集团概况海航集团是一家以航空运输业为主体的跨国企业集团,旗下有多家子公司,1995年,海航集团开始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将目光放在了海外市场,由于其经营业绩和公司利润表现良好,很快就获得了索罗斯的资金支持,而索罗斯的投资行为也带动了其他资本纷纷加入,海航集团在获得大量资金支持后便开始了壮大经营规模的道路。
在经过将近28年的发展后,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了具有国际性质的集团企业,其业务仍以航空运输为主,此外还扩展到了物流运输、电子科技和旅游业等领域,成为我国第四家航空公司,并于2019年在民营企业中位居第二。
海航资本腾挪意欲何为?
用增发来的钱偿还银行贷款 ,立刻招致市场投资者 此前海南航空的公告说法相同。
用 脚投票 。
不过,亦有很多投资者对于海
从一 些举 动 上 看 ,海 南航 空似
公告当 日,海南航空股价大跌 45%。尽管其后 , 航 此次 募 资是 否 能把 8% 的 资产 负 . 5 1 纷将 “0 元的天量增发 ”作为信 号,认为海南航空 存疑虑 。 8亿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 21 01 宣布定 向增 发 6 5亿元补充流 动现 海南航空 (321S 802 . H)的一则增发公告,将自身 年 9月 3 0日,海南航空总负债高达 金 ; 东航和上航合并的 23 09年,新 卷入被质疑资金链可能告急的旋涡 , 其股价也因此遭殃。 65 2 亿元 ,资产负债率达到 8 .0 东 航 也通 过 A+H 股 的 定 向增 发 募 13%。
2月初,某媒体的一则爆料 “ 建设银行已经停止了 大航空上市公司都曾有过类似的举 的海航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 ( 集团 )
对 海 南航 空 的贷 款 ” ,在 随 后的 时 间里 被传 为 “ 括建 动 。 比如 ,南方 航空 在 2 1 年 3月 包 00 有 限公 司 、海 南 航鹏 实 业 有 限公 司
倍 受质疑的增发
与 海 航资 产 负债 比 率 较接 近 的是 在 款 ,是一件 非常 普遍 的事 隋。 ”长城
财 务方面 被诟病 多时 的东方航 空 证 券 的分 析师 张 弛对 《 英才 》 记者 海 南航 空 拥 有 16亿 元 的 现金 资 产 ,而 其 所 需 要 偿还 ( 32 . H) 9 ( 39S ,但其 7 .8 的负 债 表示 。 :  ̄ 93%
但是 ,各种资料却显示 ,海南航空其实 “ 不差钱” 在 航 空 公 司 中, 同 期 中 国 国 航 得 7 。 0亿元 ,用于 补充流 动现金 。
海航被收拾的原因
海航被收拾的原因
在尝到甜头之后,海航就开始在债务扩张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2010年,海航的负债是800多亿元,在2018年底,负债最高达到了7500多亿元。
和早年的扩张不同的是,海航近年的扩张大多都是海外收购,而且很多还是和航空主业无关的资产,2016年以60亿美元收购了分销商英迈公司,后者是世界500强之一。
耗资30多亿欧元,收购了德意志银行将近1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65亿美元收购希尔顿酒店的股份,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7年,海航的境外收购金额超过400亿美元,超过万达和安邦,成为中国最大的境外买家。
作为一家民营航空公司,在海外进行如此规模的收购,确实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当然,也超过了海航自己的掌控能力。
以海航为代表的中资企业在境外买买买,事实上已经给中国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风险。
海航这些海外买家,资金来源无非是国内银行,收购之后如果整合成功,海航将享受巨大的利润回报,而一旦失败,银行将成为真正的风险承担者,这也就是经济学上的道德风险。
海南航空债务融资风险案例研究
海南航空债务融资风险案例研究标题:海南航空债务融资风险案例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海南航空债务融资风险案例进行研究,探讨了债务融资品种选择、资金运营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债务融资对于航空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
通过分析海南航空的案例,提供了一些建议,并总结了债务融资风险管理的经验。
引言:随着航空业的发展,债务融资对于航空公司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债务融资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包括兑付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海南航空作为中国领先的航空公司,也面临着债务融资风险的挑战。
通过对海南航空债务融资案例的研究,本文旨在分析债务融资风险的原因、影响和应对策略,以及债务融资风险管理的经验。
一、债务融资案例分析1.1 债务融资的背景与动机海南航空作为中国少数民营航空公司之一,为了扩大规模、提升服务能力以及推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进行债务融资。
由于融资渠道有限,债务融资成为海南航空重要的资金来源。
1.2 债务融资的风险挑战海南航空在债务融资过程中面临着多重风险,包括兑付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等。
这些风险可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声誉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海南航空在兑付期限内无法偿还债务将受到市场的严重影响,可能导致债务违约和投资者信心的丧失。
二、债务融资风险的原因与影响2.1 原因分析债务融资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司盈利能力不足以支持债务的偿还。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公司运营的影响也是债务融资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
2.2 影响分析债务融资风险对于海南航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金运营的困难、财务压力的增加以及公司声誉的受损等方面。
这些影响不仅可能导致公司在资金和市场融资方面的困难,还可能加剧公司与投资者、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危机。
三、债务融资风险的应对策略3.1 债务融资品种选择海南航空在债务融资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债务融资品种。
根据市场条件和风险偏好,可以选择包括银行贷款、债券发行和股权融资在内的多个融资渠道,以降低债务融资的风险。
海航重组方案
海航重组方案
海航集团公布的最新重组方案显示,草案将11家公司的债权分为六类,分别是职工债权、税款债权、有财产担保债权、普通债权、劣后债权和共益债务。
具体清偿方案如下:- 职工债权和税款债权:不作调整,由11家公司各自在重整计划执行期限内以现金方式全额清偿。
- 有财产担保债权:本金及利息部分在担保财产的市场评估价值范围内优先受偿。
市场评估价值范围外的本金及利息,以及全部的罚息、复利、违约金、维持费等惩罚性费用将调整为普通债权,按普通债权的清偿方式清偿。
调整后的有财产担保债权将由担保人或建设工程所有权人留债清偿,留债期限为10年,以2022年为第一年,从第二年起逐年还本,还本比例分别为2%、4%、4%、10%、10%、15%、15%、20%、20%。
每年按照未偿还本金的金额付息。
留债利率按原融资利率与 2.89%/年孰低者确定,利息从重整计划草案获得法院裁定批准次日起算。
- 普通债权:以11家公司剔重后的债权人为单位,每家债权人10万元以下(含)的部分,由11家公司在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草案后60天内以自有资金一次性清偿完毕,如果自有资金不足,用战投方投入的资金安排清偿。
普通债权的每家债权人在11家公司最多可受偿10万元,超出10万元的部分,分救助贷款和其他普通债权两种情形处理,如果是救助贷款,本金及利息部分参照有财产担保债权清偿,其他部分按照其他普通债权方式清偿。
如果是其他普通债权,也分两种方式进行清偿——关联方清偿和股票抵债。
关联方清偿指的是,每家债权人64.38%债权由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等关联方清偿;股票抵债即每家债权人35.6。
海航暴雷解决方案
海航暴雷解决方案海航暴雷事件是指中国海南航空集团(简称海航集团)的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巨额债务的情况。
这一事件引发了市场的恐慌和对整个航空业的担忧。
针对海航暴雷事件,需要采取一系列解决方案来稳定市场信心、解决债务问题并确保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海航集团的监管力度。
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审计和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同时,政府应积极为海航集团提供支持,通过注资或购买债务等方式,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其次,海航集团需要制定有效的债务重组方案。
这一方案必须得到债权人的支持,并且要公平合理地分配债务。
海航集团应积极与债权人协商,争取延长偿还期限、降低利率等优惠条件,以减轻财务压力。
此外,企业还应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筹集新的资金等方式,增加企业的经营能力。
第三,海航集团需要进行重组和优化业务结构。
企业应深入剖析暴雷事件的根本原因,查找症结,寻找可行的发展方向。
通过资产重组或资源整合,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同时,企业还应加大对员工培训和管理的投入,提高员工的质量和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加强行业监管和风险防控。
航空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需要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政府应加大对航空公司的监管力度,严格审核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确保企业的稳健运行。
同时,航空公司也应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和风险控制体系,防范风险的发生。
最后,航空业需要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航空业正面临着很多挑战,包括高油价、外部风险和市场竞争等。
航空公司需要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如货运、旅游、物流等,寻找更稳定和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海航暴雷事件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但也是行业发展的机遇。
政府、企业和监管机构需要紧密合作,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稳定市场信心,确保航空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使得航空业摆脱暴雷的困境,迎接更加光明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而因为上市模式及所有人结构的争议,加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大新华航空上市最终功亏一篑,反而将海航集团推入了空前的债务危机之中。这些债务的来源包括,2002年到2007年,海航集团及关联企业在大新华持股比例从15%增加到50%以上,均靠新增资本投入实现。而在大新华航空上市前,海航集团还发了28亿企业债,置换海口新城的土地。
上市公司海南航空因此于2008年再度爆出14.24亿元巨亏,而海航集团业绩则从巨亏转为盈利9699万,并得以在随后发行了28亿元公司债,拯救了因大新华航空上市失败而濒临断裂的资金链。
买飞机的秘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外界所知不多的是,融资租赁模式正是海航集团在过去十多年中实现并购扩张的“秘密武器”。
据一位海航内部人士介绍,当时的银行甚至不知道抵押贷款怎么做,“按说贷款买了飞机,产权就得抵押给银行,结果银行稀里糊涂还把产权算成海航的,海航就拿这架飞机又去抵押,一变二……”
在创业初期,海航主要的融资手段就是靠创始人陈峰等人四处“讲故事”:跟银行讲、跟索罗斯讲,讲海南岛的发展前景,讲航空公司的市场需求。结果银行贷款了,索罗斯的资金也跟随着进来了。 在这一过程中,陈峰的另一位搭档起到了关键作用,那就是今天海航集团的“二把手”——副董事长王健。这位在海航集团内部号称与董事长陈峰“一体两面”的副董事长,至今仍是决定集团战略发展的核心人物。在陈峰四处应付外界事务时,几乎从未在公众面前出现的王健则深处集团内部,管控着集团的全部事务。
从大新华残局解围
在举债收购带来的沉重资本压力下,海航集团开始尝试以金融控股为核心的多元化“突围”;而2006年之后以房地产价格暴涨为标志的资产重估,为海航的收购扩张模式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撑。
就在此时,深感依靠上市公司这一融资平台“独木难支”的海航集团管理层,开始向金融领域伸出了触角。据有关资料显示,自2003年开始,海航便接触过西部证券、吉林信托等二十多家金融证券类项目,而在早期收购西安民生等零售业上市公司时,除了看重零售业的现金流外,还在盯着其背后商业银行的业务。
正是在那场惊心动魄的全国性行业重组之后,海航集团的管理层开始深刻地意识到,在中国航空市场中“如果不做大,就会被吃掉”。海航只有通过不断扩张,才能赢得自身生存的空间与时间。
但正是在这一系列大规模收购之后,海航集团于2003年前后陷入了空前的资本危机之中。
就在海航集团资金链面临“弹尽粮绝”之际,旗下上市公司海南航空适时“救主”,而2003年意外爆发的SARS疫情成了一根“救命稻草”:在2003年年报里,上市公司海南航空宣布由于SARS疫情影响等原因,公司2003年巨亏14.74亿元——亏损比例足足超出其他三大航空公司的5倍以上,几乎将公司组建以来所有盈利吞噬殆尽。
海航圈钱迷局:净资产99亿元负债高达868亿
2011-12-8 22:46| 发布者: 中国观察| 查看: 584| 评论: 0|来自: 南方周末
摘要: 但正是在这一系列大规模收购之后,海航集团于2003年前后陷入了空前的资本危机之中。回顾海航集团的扩张史,可以发现,几乎每次大规模的并购扩张,都是以金额庞大的飞机采购为其先导。 ...
据公开资料显示,王健与陈峰曾同在民航总局任职。在进入海航之前,他曾任中国兴南(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这家公司正是海南省在国内外融资的重要平台之一,早在1980年代公司资产规模就达30亿元。
兴南集团曾是海航最早的法人股东之一,也是海航在创立早期的重要融资平台,但对于王健何时离开兴南,并最终成为海航的“二老板”,即使公司内部人士也所知不详。
海航集团就像一个越滚越大的谜团。正如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在多个场合所言,“中国没有人看得懂海航”。南方周末记者向海航集团发出了采访提纲,但至截稿时止,海航集团仍未接受采访。
“石头里蹦出来的黑孩子”
海航一开始就缺钱,只能在创业初期靠“讲故事”获得融资,以维系生存。到了国有三大航大举兼并重组地方航空之时,海航为保持独立,又不得不借助金融杠杆四处收购,壮大规模。
这一亏损之谜直到2005年中国证监会调查时才揭开谜底,原来“因财务处理不当”,海南航空不仅在2003年增加了4000多万元亏损,而且还隐藏了与集团公司的4.4亿元关联交易,并存在多处财务错误。
而经由上市公司的相助,此时的海航集团已经摆脱了财务危机——在2003年旗下上市公司财务巨亏时,海航集团2004年过上了空前的“好日子”,用一位内部员工的话说,当时发奖金“数钱都数到手酸”。
在公司内部,管理层讲的是海航运营资金成本太高,需要有一个新的载体来承担并消化这些负债,而预计到香港上市融资的大新华航空正是这么一个“壳”;对政府,管理层讲的是地方航空的重组阻力重重,必须有一个更有公信力的平台,才能顺利推进几家地方航空公司的重组;同时集团管理层再度找上索罗斯基金,这次讲的是一个国际化中国航空公司的美妙前景……
于是从2005年开始,海南省发展控股(省属国有公司)的15亿资金进来了;索罗斯基金的后续投资进来了;同时与集团实际控制人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多家关联企业也悄悄地进来了。
2007年底大新华航空上市前夕,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辞去了多年来一直兼任的海南航空董事长一职,公开理由是为了符合监管层关于“股东单位董事长不得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的规定。但一位海航内部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其实当时大家都已经知道,在完成了大新华航空上市这一“金蝉脱壳”之后,“海南航空已经不重要了”。
分享到: 0
海航复杂的资本迷宫,没有多少人能参得透。 (李胜利/图)
海圈钱,海花钱,海航戏法
二十年来,海航如何从1000万起步变成1000亿,从一个航空公司变成一个有五百多家企业的金融平台?
回顾海航集团的扩张史,几乎每次大规模的并购,都是以金额庞大的飞机采购为先导。
事实上,海航集团的家底并不宽裕。据2011年12月1日渤海租赁收购海航香港的报告显示,海航集团截至2010年底净资产为99亿元,资产总额1111.18亿,但负债总额却高达868.6亿之巨,资产负债率高达78%。
随着越来越多并购消息的传出,外界的疑问也越来越大——海航集团出手如此阔绰,这么庞大的收购资金从何而来?
“如果不是四万亿的救市政策和此前房地产价格的暴涨,海航集团很可能活不过2008年。”一位深悉海航内情的投资界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这样说。
2006年全国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令海航在收购美兰机场后获得的9000亩位于市中心区的老机场土地,在持有了长达10年之后,终于变成了一笔难以估量的财富,陈峰也因此被集团内部许多人视为“投资天才”。
也正是从此时开始,海航展开了自创办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收购。
从2000年8月到2001年7月期间,海航先后收购重组了长安航空、新华航空及山西航空,合计出资约20亿元。2000年8月,海航出资7.8亿控股海口美兰机场;2002年6月,受海南省政府委托运营管理海南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及三亚凤凰国际机场。
然而这场刚刚开始的尝试在2004年便遇到了空前的阻力:这一年“德隆事件”的爆发极大地震撼了资本市场和监管层,各监管部门开始联手严查国内企业的“类金融控股”模式。此前因大规模融资收购而引起市场关注的“海航系”同样也在调查之列。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4年夏天,海航集团副董事长王健对外界表示:“海航将止步金融。”
而一位海航内部高层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他感受最深的就是2004年海航董事长陈峰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忍痛说“我们不做金融”。“但其实我们都知道他心里想做。”
在国内市场的金融扩张受阻之后,海航管理层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境外市场。2004年7月,海航集团与扬子江投资共同出资5亿元,设立了“新华航空控股有限公司”(即未来的“大新华航空”),开始了新一轮的“讲故事”。
可以知道的是,在海航的发展初期,深通金融之道的王健与陈峰多方筹谋,令海航在1990年代中后期得以陆续发行B股、A股和H股,并不断扩大融资渠道与规模。1999年,海南航空在A股上市融资9亿多元。
“大”的哲学
在那场惊心动魄的全国性行业重组之后,海航集团的管理层开始深刻地意识到,在中国航空市场中“如果不做大,就会被吃掉”。
这场“不计代价”的收购战很快显示出了它的成果:在2002年民航总局推动下,以三大航空公司为主体的行业重组中,几乎所有的地方航空公司都被兼并殆尽,而创建不久的海航却奇迹般地成为了硕果仅存的少数几家独立航空公司之一。可以说,没有2000年之后的大举收购,今天“中国四大航空企业”之一的海航集团很可能已不复存在。
作为海南航空(股票代码:600221)的控股股东,海航集团扮演的角色是“大胃王”。2009到2011三年间,海航集团在国内市场至少斥资近百亿元大举收购,包括上市公司金海重工、九龙山及借壳上市的渤海租赁,还有超市、地产、保险等。
而在国际市场上,海航集团越来越像个“大型国际投资者”,除了购买38架波音高端客货飞机外,其收购目标更是包括匈牙利航空公司、土耳其航空公司、GE SeaCo、法兰克福建筑公司机场资产及高端连锁酒店集团安缦居及NH酒店公司,涉及金额高达数百亿元。
在完成了这一系列收购后,原本作为上市公司母公司而存在的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也于2001年正式升格为企业集团。
而海航在2000年之后连续展开收购重组的背景是,当时三大国有航空公司正在推动一场航空业重组大潮。海航若不能迅速通过收购兼并壮大规模,将难免被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兼并。
在这种情况下,海航几乎是不计代价地推动着一系列并购的进程。据一位海航内部人士回忆,当时神华集团托管的新华航空准备转让,“东航也想要,海航也想要。人家都快签约了,海航一下派进几十个人的工作组,认识谁就请谁吃饭。”结果把新华航空从中层到高层“一夜之间搞定”,最终获得了新华航空的控股权。
利用这一不断上涨的土地价格,海航集团不但完成了自身增资40亿元及向海航股份定向增资28亿元等一系列资本运作,并利用与上市公司之间的资产腾挪,制造了集团自身的盈利。
以北京科航大厦项目为例,2004年及2005年集团下属海南航空及西安民生投入6亿多元参与前期建设,然后分别于2007年底和2008年将工程以成本价转让给海航集团。而到了2008年12月,海南航空又以17.28亿元的价格向集团收购了科航大厦95%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