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第三方评估的公信力-上书房信息咨询
9-公共文化馆服务公众满意度第三方测评专业机构上书房信息咨询
公共文化馆服务公众满意度第三方测评专业机构上书房信息咨询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群众对于文化活动越来越重视。
通过参与文化活动,群众不仅能扩展眼界,还能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文化馆在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龙头和主力军的作用。
为了解文化馆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情况和群众对文化馆工作的参与和满意程度,上书房信息咨询开展了文化馆评估工作,通过分析各项调查细化指标,了解目前文化馆服务存在的问题、不足与短板,从而提出改进建议。
中国的文化馆事业发展到今天,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文化事业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历史性转变:从上到下,设施、设备、资源等硬件条件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总体而言,各级文化馆无论是规模建设,还是人才队伍建设;无论是服务内容的完善,还是服务形式的更新;无论是阵地服务、流动服务还是数字服务,都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然而,各级文化馆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在不同区域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设施设备利用率低、文化活动参与率低、群众满意度低等问题,因此,提升各级文化馆的服务效能就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个历史命题。
并且群众对文化馆工作的满意度被纳入文化馆评估的必备条件之一,标准中群众对文化馆工作的满意度主要围绕文化馆活动参与情况、文化馆活动满意情况、文化馆的整体满意度这三方面共计13项指标展开,如文化馆活动满意情况这一项就涵括了文化馆的交通便利程度、场地大小、设备和设施、卫生和环境、开放时间、信息告知情况、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等九项。
文化事业的核心就是服务群众的真实需求,未来,文化馆行业的发展仍然还是向这一方向发展。
文化馆要按照党的十八精神,结合目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把人民群众关心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群众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为标准,做好我们的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老百姓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
法院执行工作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性-上书房信息咨询
法院执行工作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工作好不好,自己说了不算,法院执行工作更是如此。
在执行难还没有得到普遍解决的情况下,如果法院自己说已经解决了执行难,即使数据再详实、措施再有力、效果再明显,也难免会被人认为是自吹自擂。
引入第三方对法院执行工作进行评估,可有效弥补自我评价的不足,更有利于汇集各方力量和智慧总结推介执行工作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正视、解决执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值得广泛推广。
引入第三方对执行工作评估,既要确保第三方的独立性,更要注重第三方的权威性。
从公开报道获悉,评估项目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深圳市律师协会组成,兼顾了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两个方面。
深圳中院在2011年提出了“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2014年出台了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实施标准,项目评估组正是对深圳中院执行工作跟踪研究了近一年之后,以“国家智库报告”的形式发布了评估报告,内容令人信服。
第三方评估执行工作,不是为哪一方代言,更非一味地唱赞歌,侧重点应该在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引起各方重视,帮助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评估执行难,首先就得正确界定执行难,不能将不能执行到位的执行案件,一律纳入执行难的范畴,否则,既不符合市场规律和司法实际情况,也是法院无法承受之重。
如果属于当事人自己必须承担的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就应该从执行难的范畴中剔除出来,由此厘清法院执行职责与当事人商业风险、法律风险的界线。
在此基础上,再对有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进行严格区分,在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依然存在的形势下,力争把有限的司法资源用在穷尽执行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上,最大限度地兑现这部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使抗拒或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依法受到失信惩戒或刑罚处理。
这一步,经过最高人民法院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合惩戒失信的备忘录,已经有了明显的进展,越来越被各方认可,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将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从执行难中剔除出来,不是简单地统计分类,这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相关当事人,对执行难从法院的职责到自身的风险有着理性、全面的认知,而不是将不能执行到位的责任全部归咎于法院执行不力、一律框入执行难。
北京部署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绩效评价-上书房信息咨询
北京部署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绩效评价根据《北京市财政局关于转发<财政部关于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北京市财政局要求各相关单位加强试点探索工作,市财政局和各区财政局要将第三方绩效评价纳入年度绩效评价工作计划,并直接组织第三方机构对部分重点公共服务项目开展绩效评价。
市民政局、市城管委、市文化局、市教委、市卫计委、市环保局、市交通委、市规划国土委、团市委、市残联等重点公共服务领域主管部门,每年分别选取2个以上受益对象为社会公众、资金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开展第三方绩效评价,其他市属各单位自行开展试点工作。
各区财政局要结合本地实际,指导相关部门或街道、乡镇,每年选取2个以上重点公共服务项目开展试点。
对于在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知》强调,要注重解决,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开展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绩效评价,探索创新评价手段、评价方法和评价路径,研究解决政府购买服务管理不够规范、结构不够合理、资金使用效益不够高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政府购买服务的规范化水平。
关于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绩效评价的总结工作,《通知》明确,要不断总结提高,结合试点开展情况,认真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经验,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积极稳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
每年5月底前,市级试点部门、各区财政部门向市财政局报送上一年度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上书房信息咨询公共事务研究中心拥有十余年的公共事务研究经验,已形成完善科学的公共事务研究与调查体系。
上书房信息咨询通过对市民以及市民团体进行科学的市场研究与调查,对工作绩效提供量化的数据和依据,致力于帮助各级政府与公共事业单位提高行政效能,为下一步的工作改进提供方向与参考。
《通知》指出,2018年7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
物业管理引进第三方评估-上书房信息咨询
物业管理引进第三方评估不少业主都有这样的经历:购买新房后,物业费交多交少,全由开发商或物业公司说了算,合同上说交多少就是多少,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房屋出现质量问题,公共设施被挤占,停车混乱,环境秩序差,物业保安打人,地下室出租扰民……常常是各执一词。
每当矛盾“升级”时,最常见的办法就是找到政府主管部门或法院来“裁判”,但这个“裁判”并不专业,往往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理也强”的怪象。
事实上,还有一种“潜规则”不为大多数人所了解。
过往一些开发商在向物业企业交接物业项目时,捎带把一些遗留的质量问题也一并移交给了物业。
一些物业企业为了生存,常常是被动“接活”,忍气吞声地“兜着”。
部分业主在装修和入住的过程中,发现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按理说应由开发商来解决,但开发商却推给物业。
如此“踢”来“推”去,业主们只好把气撒到物业身上。
现在好了,北京率先在全国物业管理中引入第三方监理机构。
这意味着,北京市物业价格形成机制发生了彻底变革,困扰小区业主和物业公司的合理收费问题开始有了较好的解决机制,小区的物业费由开发商确定后就基本“一成不变”的状况将得到改变,而是由第三方评估监理机构进行详细测算得出。
业主、物业公司任何一方希望调整物业费,或者双方发生争议时,可以请第三方监理来“公断”。
窃以为,北京新规将物业管理中极易发生摩擦的问题交由第三方机构来评估,具有强烈的标本意义。
此举不仅仅是开了全国同行业之先河,亦是物业行业走向成熟市场经济的不二选择。
按照《办法》设计的路径落到实处,由物业衍生的矛盾必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未来的日子里,法院审理这类案件时,也会更加倚重第三方评估,而过往的“判官”——政府职能部门,则从前台走向幕后,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秩序维护者。
不过,新的管理办法的出台只是第一步。
要使第三方评估在物业管理中叫好又叫座,须打好一系列“组合拳”。
当务之急,一是要及时出台一些辅佐细则和示范文本,提高《办法》的可操作性;二是要设置“防火墙”,堵住《办法》中“谁委托谁付费”的腐败漏洞,确保第三方机构不被开发商或物业“收买”;三是要健全相关领域的调查审计及价格审定工作,对物业公司的公共收益进行登记和审核,把属于业主方面的利益公开透明。
以第三方评估促进精准治污-上书房信息咨询
以第三方评估促进精准治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各级地方政府必须采取更为有效决策机制、管理手段。
第三方评估不失为一种有效举措。
第三方评估是指由独立于政府及其部门之外的第三方组织实施的评价,通常包括独立第三方评估和委托第三方评估。
第三方的主体可以是多样的,包括受行政机构委托的研究机构、专业评估组织(包括大专院校和企业组织)等多种。
在当前生态环境短板突出、公众环境诉求高涨、环境质量改善与公众感受存在差距等形势下,第三方评估将成为实现质量考核的有效助力。
一方面,第三方评估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环境管理的公开化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
不管是地方治污工程的落实,还是环境质量改善结果,都由完全独立的第三方来完成。
第三方评估公开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将进一步拉近政府与公众的距离。
将政府的专项工作情况,包括工作落实情况、工作成效情况等,原原本本地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增强了社会监督的力量,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另一方面,第三方评估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精准化治污水平。
第三方评估机构不仅具备第三方独立的特性,同时也应是环境管理领域的专业机构。
通过第三方专业的评估,可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和可信,在这样的评估机制之下,污染治理将会减少应付和敷衍,增强数据可靠性,这也是精准化治污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对于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可实现精准导向,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明确施工图,有利于更加准确落实部门责任。
近年来,第三方评估在各地开展的环保工作中逐步得到应用。
如广东省淡水河石马河整治、湖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等都引入第三方评估,得到了各方好评。
但我国第三方评估机制的研究和制度的建设尚未成熟,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第三方评估在环境监管中推广应用还需在制度上进行保障。
一是确保评估机构的中立性。
评估主体的中立角色是保证结果公正的最基本前提。
政府第三方评估工作机制-上书房信息咨询
政府第三方评估工作机制
“一进”是进村入户了解农户家庭、生活状况、读书与健康情况等;
“二看”是看住房、家电、农机等设施,看农田、山林、种养业发展;
“三算”是指算农户收入、支出、债务等情况;
“四比”是与本村农户比住房、比收入、比资产、比外出务工等情况;
“五验”是指证件核验(户口薄、身份证、房产证、土地承包证、林权证、银行存折等)、邻里核验(向邻居核对)、电话核验、交叉核验(交叉复核验证)、复询核验;
“六评”是指调查员独立评、调查员交流评、受访户交叉评、小组内交流评、调查组讨论评、专家组把关评,最后由评估组形成一致裁量和解释。
医院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性-上书房信息咨询
医院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性医院评审是促进医疗质量和安全不断改进、提升医疗机构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我国医院评审经历了1989-1998年的第一轮医院评审、1999- 2010年的暂停评审、2011年正式启动新一轮医院评审3个阶段。
在第一轮医院评审中,医院评审在促进我国医院规范建设和管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在评审过程中出现了弄虚作假、过于重视硬件建设、评审与持续质量改进脱节等问题。
在2011年新一轮医院评审中,尽管在评审标准、评审理念、评审机制、评审方法上开始与国际接轨,但是,评审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医院持续质量改进的评价、以及在适应新兴医疗发展上,原有的医院评审体系终究存在一些疏漏,于是近期国家根据医改要求,逐步开始取消原有的医院行政评级制度,意图改变医疗评价市场的原有局面。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及权力的下放,政府已经在卫生领域倡导第三方评价。
但在现有文献中,对国外经验的介绍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大多从评审技术层面上进行介绍。
在当前,当第三方评审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既定方向时,我们有必要对国外医院评审机构的性质进行更全面的了解。
目前在世界上至少有70~80个国家和地区或国际的医院认证项目。
我们通过搜集这些国家的数据和资料可以列出表1,来展示在目前的世界医疗格局中,第三方医疗评价机构所起到的重要地位。
我们可以看出,所在国家和地区人均国民收入越高,认证机构的独立性越强,数据表明,1990年(含1990年)之前共有11所认证机构,都属于发达国家,其中美国5所,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各2所,英国和新西兰各1所。
完全独立的机构10所,1990年后,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入到开展认证工作的队伍里,46所认证机构中,有19所示完全独立的机构。
第三方必不可少第三方评审的理论基础来自于第三部门管理理论。
一般而言,第三部门是指不属于第一部门(政府)和第二部门(私有部门)的其他所有组织的集合。
教育行业需第三方评估-上书房信息咨询
教育行业需第三方评估缺位的第三方提高教育质量是当下全民对教育最迫切的需求,中国教育能否发展得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适合质量提升的机制,是否有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尤其是科学客观的第三方教育评估体系。
政府在《规划纲要》和各种文件中反复倡导第三方教育评估,遇到的尴尬是:谁来担当独立第三方评估者?有人希望能从现有行政体系中分离出来。
但在现有人事管理机制下,受人员身份、机构性质等因素限制,这种演变完全没可能,而且第三方评估组织的专业性、自主性与行政机构的执行特性难以兼存。
从行政内部分离出的机构即便挂上第三方教育评估的牌子,其人员在思想理念、专业素养、运行机制等方面也很难适应。
一些公立高校也试图在对基础教育评价中担当第三方评估者的角色,并且一些地方就这样做起来了,这也只能在短期内打马虎眼。
因为公立高校与公立中小学在现有体制下与政府是“一母二子”关系,公立高校很难设置相对独立的评价标准。
在第三方评估起步阶段,这能起到一定接引作用,从长期发展看,要么这些从事第三方评估的机构与现有公立学校母体完全脱钩,独立从事业务;要么就由于很难保持第三方特性而需要放弃评价职能。
在相关政策影响下,这几年民间也出现了一些形式不同、关注点各异、多少带有评价功能的组织机构,它们虽然具有第三方性,但总体上相对弱小、分散、信誉不高、各自为战。
简言之,由于中国第三方教育评估专业机构的发展处于弱势而使得政府倡导第三方评估的政策未能有效落实。
这种情况下,寄希望政府单方面发展独立第三方评估,改变已有教育评价体系中过于倚重第一方评价和第二方评价的现状是不现实的。
需要多方协作的过程短期内在中国还难以有哪一家或几家独立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成长发展到足以独撑门面的状态,解决第三方评估主体缺位问题,既需要有人或机构愿意承担这方面责任,也需要相应的任何机构具备专业资质和社会认可度,这些都不是短期所能获得的。
所以在起步阶段,需要众多相对弱小的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建立联络、交流、合作平台,改变各自为战局面,以合作促进中国第三方教育评估发展。
中国气象局首次引入第三方评估-上书房信息咨询
中国气象局首次引入第三方评估作为推进国家级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自启动以来已经推进一年多时间,任务方向是否准确?项目进展是否顺利?攻关团队目前工作状态怎样?近期,三份关于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的2017年度评估报告摆在了项目牵头单位负责人的案头。
20页纸的报告,并非长篇大论,却事关国家科技创新工程三大核心攻关任务“航向”,正是由该工程第三方评估专家组经过认真谨慎的评估完成,分量颇重。
中国气象局在推进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过程中首次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不仅有助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也有利于破除科技管理“官本位”思想、打破利益藩篱,推动气象科技发展真正满足国家需求,实现创新发展。
推动重大核心业务技术突破性发展——第三方评估应运而生“创新工程不是单纯的科研项目,而是要解决气象核心业务技术问题,集中优势资源、优势力量,建立完善灵活机制,深化改革,创造好的环境,推动我国气象重大核心业务技术实现突破性发展。
”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洪广分析道。
实际上,我国很多科研成果评审鉴定时常遭人诟病。
不少项目找一些自己熟悉的专家来评,成果不通过的实际上并不多,会有“举起板子找不着屁股打”的情况发生。
“既然要下决心搞创新工程,投入那么多的精力和财力物力,就要做实、出成果、出成效,第三方评估就这样自然而然提出来了。
”张洪广说。
第三方评估意味着评价的公平、公开和公正,也有利于形成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的运行机制,将对把握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的方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中国气象局专门召开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第三方评估专家组成立暨工作启动会。
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第三方评估专家组正式成立,专家组由巢纪平院士、周秀骥院士,颜宏研究员、倪允琪教授和章国材正研级高工等五位专家组成,由巢纪平院士任组长。
中国气象局局长、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领导小组组长郑国光代表中国气象局向五位专家颁发了聘书。
掌舵三大攻关任务方向——走好关键的第一步核心业务技术的先进性是行业生存和成长的关键,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核心。
政府满意度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性-上书房信息咨询
政府满意度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性相信很多人对于满意度调查都不会感到陌生,在现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满意度调查也成为了各行各业用来搜集相关信息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了。
山东汇景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通过展开专项的调查能够帮助企业和公司发现一些潜在的缺点,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正因为社会对满意度调查的需求非常大,所以社会中也出现了很多像上书房信息咨询这样专业的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公司,专门为一些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专项的满意度调查服务。
政府第三方调查-电话访问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是关键。
一方面用于促进政府服务效能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构成了公众参与政府管理,政府贴近公众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本身就起到了提升公众对政府服务满意度的作用。
山东汇景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研究咨询机构运用现代社会调查手段、管理诊断和政策分析技术,以其客观、专业、快速的洞察,为公共事务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政府第三方调查:引入第三方调查公司,主要采取神秘客户的方法,进行暗访和考核。
由调查公司在社会各阶层聘请若干名干部群众,作为特邀监督员,对各政府职能窗口进行检查考核。
同时采用大规模定量研究的方法(如入户或电话问卷调查)了解用户对政府部门工作的评价,搜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政府第三方调查:听民声、查民意、知民情、得民心!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独立于政府及其部门之外,更加专业、公正、客观,使政府工作更具有公信力,能够客观公正地代表民意和反映民意。
政府真正把话语权交给公众,让公众以其对政府的期望和其在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感知作为评议政府工作的标准。
如:社区服务、医疗服务、交通状况、工商税务、食品卫生、供电服务、供水服务…….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公司是完全独立的,介于两个相互联系的主体之外的一个独立客体,因为不会与两个主体之间产生任何的利益关于,因此能够做到非常专业和客观的来搜集相关的信息意见,不会受主观影响比较有真实。
一般专业的这种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公司都有一些专业的调查人员,以及统计学的专家和市场营销的专家等等。
物业服务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性-上书房信息咨询
物业服务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性一、第三方物业服务评估机构出台的背景1、物业矛盾纠纷日益成为当今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物业管理中业主、房地产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因为经济利益、物业产权归属、物业服务质量等原因产生的矛盾纠纷不断,各地的物业管理纠纷案件数量都呈日渐扩大之势,物业管理日益成为社会稳定的一大威胁。
以深圳市某中心街道为例,经不完全统计,目前该街道受理的信访件,与物业管理相关的纠纷案件数量高达60%。
在目前物业管理信息不对称、业主专业知识欠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引入第三方物业服务评估机构,对解决物业纠纷能起到一定的化解作用。
2、第三方物业服务机构呼之欲出的现实需求首先是业主的需求。
目前业主对物业管理的不满主要集中在物业管理企业的侵权上,归根结底是业主对物业管理知识的高度缺乏和不专业。
因此,对于业主而言,需要引入一个专业的第三方物业服务评估机构,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物业管理服务和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估。
2004年11月,总建筑面积达10多万多平方米的深圳市龙岗文化中心项目的物业管理招投标中,该中心明确提出,投标单位在中标后,必须每年提供一份由专业的、权威的、独立的、公正的第三方质量评估机构出具的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评估报告,并将这一要求写进了招标文件及物业服务合同,此举可谓开全国之先河。
其次是物业管理公司的需求。
目前物业管理市场竞争依然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对于优秀的物业管理公司来说,他们希望物业管理服务能得到一个公正的认可。
如果能有一个专业第三方机构,定期对物业服务质量进行评估,这个问题无疑会迎刃而解。
另一方面,业主不理性的维权,也深深伤害了物业管理,而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存在,能有效引导业主走向理性维权。
其三是政府部门的需求。
面对目前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广泛存在的诸多纠纷和争议,行业主管部门往往有些疲于奔命而又令不从心。
如果操作上稍有不慎,往往容易引发业主、物业管理公司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造成业主、物业管理公司对政府工作的不满意。
重大政策实施前拟实行第三方评估-上书房信息咨询
重大政策实施前拟实行第三方评估为进一步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切实解决政策措施“中看不中用”、不切实际等问题,不断提高市政府决策水平和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效果。
《沈阳市政府重大政策性文件落实效果第三方评估制度(征求意见稿)》。
沈阳市政府重大决策落实第三方评估责任主体包括:重大决策的提出部门、政策的制定部门、改革的牵头部门、工作的实施部门及重大工程项目的申报部门等。
涉及多个部门的重大决策,由工作牵头部门或由市政府办公厅指定牵头部门作为责任主体。
上书房信息咨询公共事务研究中心,通过近十年的运作,在公共事务研究上积累了大量优质人才,行业经验、咨询经验丰富,合作单位覆盖政府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致力于为政府各方提供展现最真实、权威的研究及第三方评估成果。
市政府政策性文件落实效果第三方评估是指第三方评估机构运用科学、系统、规范的评估方法,对市政府政策性文件落实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意见建议的评价活动。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政策措施本身现实的可行性、完善性、规范性、风险点等方面的分析。
政策措施出台后是否得到全面准确地实施,全市各地区、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落实政策措施的情况。
政策措施实施后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以及是否达到政策措施的预期目标。
政策措施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政策措施实施后,相关法规政策的变动情况及其对该政策措施实施的影响。
政策措施利益相关方的评价和意见建议,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评价分析。
政策措施继续实施的潜在风险和可能影响,提出政策措施终止、调整或修改完善的建议。
评估结果将推动政策的废止、修改完善等《沈阳市政府重大政策性文件落实效果第三方评估制度(征求意见稿)》提出,第三方评估机构是指由委托方择优选择的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专业公司、有关社会组织和专家学者等。
委托方应结合沈阳市实际,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建立适应评估工作需要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库。
责任主体应根据评估机构的需要,会同市政府研究室、法制办等相关部门,邀请决策事项涉及的单位和利益相关群体代表,有关社会组织、专业机构、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对市政府重大政策性文件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政府绩效评估中的“第三方评估”-上书房信息咨询
政府绩效评估中的“第三方评估”当前,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推进“第三方评估”,我国各地政府开始将原来进行的绩效评估纷纷转向“第三方评估”。
但在此过程中,有两种倾向值得警惕:第一,完全否定过去的“同体评估”式绩效评价;第二,仓促地在未弄清楚规律的情况下使用“第三方评估”。
要解决这两种倾向,就需要借鉴国际上先行国家的经验,以符合规律的方式推进“第三方评估”式的政府绩效评估工作。
1.要廓清无论何种形式的政府绩效评估,其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评价出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实现程度的,只有“适用的模式”,没有“最好的模式”。
从以往的实践来看,我国政府管理,尤其是地方政府管理领域一直存在一种“刮风倾向”,一旦党中央、国务院开始倡导一种新的改革模式,地方政府便一窝蜂地倒向这种新模式,甚至彻底否定原有模式的功用[13]。
在国务院强调要在政府绩效评估中推进“第三方评估”之后,又有一些地方政府开始质疑,甚至放弃过去政府绩效评估的成熟做法。
实际上,从先行国家的经验来看,政府绩效评估的根本目标在于用科学、合用的方法测评出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实现的程度,就此目标而言,所有合适的方法都应该接受,而不是简单地倒向某一种方法。
就我国的实践来看,各地探索出的效能建设、效能监察、万人评议政府、网上评价政府、领导班子绩效评价等政府绩效评估模式,都是行之有效的政府绩效评估方法,它们是我国地方政府在中国管理情境下的管理创新,不能因为推进“第三方评估”模式就轻易将其束之高阁,甚至草率地弃之不用。
实际上,在面临各种现实约束的情况下,“第三方评估”只能用于丰富、完善当前各地已有的绩效评估方法,而不能越俎代庖。
2.要廓清在“内控”式政府绩效评估中,“第三方评估”并非必要步骤、必要环节。
作为一种公共组织,政府管理符合组织科学的所有规律。
在组织科学中,组织赖以存在的根本是其独特的目标。
正是因为有着不同的目标,才形成公共组织、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的区分。
深圳第三方评估关键在于独立-上书房信息咨询
深圳第三方评估关键在于独立第三方是与评估对象、服务对象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旁观者”,是保障公共决策客观、公正的必要路径。
第三方评估的作用已在国外充分证明。
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也尝试委托第三方,对部分公共政策项目进行评估,但效果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在于国内第三方评估机构起步较晚,缺乏专业性和独立性,很难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第三方的独立性是其建立社会公信和赢得支持的关键。
然而在国内,独立性恰是第三方机构的致命短板,由于其与被评估机构有某种特殊利益关联,或者受被评估机构的干扰过大,导致很难保证独立性,评估结果也就呈现明显的倾向化。
如果评级机构沦为替被评估机构背书的工具,第三方评估也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一些豆腐渣工程,根本不缺第三方监理或者质检机构的合格证书;饱受质疑的某些慈善机构,也经常出示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平台、评估机构等“第三方”的各类评价评选结果。
由于民间和社会化的专业评估机构的孱弱,使得时下方兴未艾的第三方评估,还是主要基于官方评估或是官方主导下进行的评估为主。
由于过去第三方评估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它们在法律规范、行业建设、评估程序、流程标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整个第三方评估的行业建设,也才刚刚起步。
再加上长期的需求不足,使得第三方评估的供给基础也不够扎实。
此次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对推动第三方评估的规范化和普及化,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为保证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完善评估行业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方面,要尽快扶持一批专业强、有资质的评估机构,优先解决“谁来评”的主体问题;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行业规则,尤其是要有与评估需求相匹配的制度体系,实现监管分离的行业发展机制。
只有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第三方评估体系才会健康有序发展。
有供给才有市场,政府决策重视和引入第三方评估体系,这是治理思路的重大转变,也是评估行业健康发展的契机。
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效对接,如何将这一机制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需要从供需双方入手。
政府决策第三方评估必要性-上书房信息咨询
政府决策第三方评估必要性为何需要第三方评估建立政府决策实施成效的第三方评估机制,也是给行政问责制打下基础。
目前,政府相关项目,重大决策的评估动作,主要由政府内部相关部门联合组织实施。
这种内部评估是有必要的,有利于促进政府对自身决策落实执行情况的掌握督查,以及决策的调整修正和项目的评估验收等。
不过,政府就那么几个部门,评估时是相关部门,实施时还是那几个相关部门,当完运动员再当裁判员,自然不能令人信服。
就此看,建立政府重大决策实施成效的第三方评估机制,有利于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进而给行政问责制打下良好基础。
国务院在引入这一制度上已经首开先例。
去年,国务院在对重点工作和重要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全面督查中,首次引入了第三方评估。
李克强称这些第三方评估报告提供了“丰富真实、原汁原味的第一手情况”,相关机构的评估负责人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也直言不讳。
第三方,顾名思义就是甲方乙方之外的第三方。
政府本身,自然是政府重大决策的“第一方”,那么,谁是政府重大措施的“第二方”呢?一般来说,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有对本级政府的监督职责,所以,人大应该是各级政府重大决策的“第二方”。
而评估,就可由人大常委会委托第三方社会机构实施。
那么,谁有资格来充当第三方呢?需要第三方的理由,就在于甲方需要借助于第三方的专业性、技术性、权威性、公正性。
比如,“十一五”期间,四川遂宁、江苏淮安、上海等地开展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试点工作。
遂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制度》,并于2006年将评估范围扩大到作决策、定政策、搞改革和其他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显然,在这类第三方评估中,相关的第三方机构要懂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统计学等,才能有客观结论。
怎么才能当好第三方理想的评估主体模式是多元主体协同评估,让评估结果在多方博弈中臻于科学化。
不过,相比谁有资格充当第三方,更重要的问题是:怎么才能当好第三方。
很多时候,对第三方的需求,不仅仅是因为第三方的专业性,更是因为甲方乙方有不一致的地方,才需要通过双方都认可的第三方加入进来,居间评估。
医院开展第三方评估改进服务质量-上书房信息咨询
医院开展第三方评估改进服务质量目前我国多家医院开展医院社会化满意度评估,即第三方评估。
通过开展第三方评估,为医院科学管理提供了客观依据,促进了医院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推动了医院又好又快地发展。
病人满意是医院服务的最高标准。
由于社会和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有着过高的期望值,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准确把握社会需求和期望,对医院服务质量进行客观地评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许多医院开展的患者满意度测评有多种形式和方法,每种方法各有特点,但是我国医院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完善的满意度评估体系。
早在20世纪90年代,医院已开展了病人满意度调查工作,它对提高医院声誉和扩大医院的社会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由于医院自行开展的病人满意度评价在问卷设计、调查对象、发放人员和统计方法等环节缺乏科学性及客观性,往往影响着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其结果很难作为检验医院服务质量好坏的标准参数,对医院细化管理、科学管理的指导意义甚微。
为了全面了解并检验医院改革阶段性成果、接受社会及患者对医院服务满意度现状评价与监督、主动寻找并把握医院管理改革切入点,委托医院社会化满意度评估专业机构,完全以第三方的名义,本着客观、科学、公正的原则,进行了全方位的医院社会化满意度评估,为我院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医院可持续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针对医院的特点、我国医疗市场的成熟程度、社会对其要求满意程度的感受及过程,结合卫生部医院评审的具体要求,目前医院社会满意度指标评价为4级指标体系。
目前尝试设计了有4份问卷组成的全套问卷,即门急诊病人调查问卷、住院病人调查问卷、相关单位调查问卷和医院内部职工调查问卷。
每份问卷包括3部分:第一部分为甄别问题,尤其甄别被访者本人及亲属朋友无医药行业背景;第二部分为被访者的基本情况及就医特征问题;第三部分为主体部分,以测评指标体系为基础,设计了十级量表类型的测量问题。
被访者在十级量表上表明他们的赞同程度,从“非常满意”到“非常不满意”,从“非常信任”到“非常不信任”,主要测量社会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第三方评估 推动政务公开的重要力量-上书房信息咨询
第三方评估推动政务公开的重要力量业界热议第三方评估的意义由学界主导的第三方评估形式来参与或介入到我国政务公开工作的情况考察当中,其所引发的社会价值和积极意义,在法律学界内引发热评。
项目组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田禾研究员介绍,尽管我国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管理不乏制度化约束和程序性规范,但具体执行情况如何、信息公开的实际效果怎样,往往主要依靠行政机关的自我评价,而这种“自说自话”式的评价结论,难免与社会公众的现实感受存在差距。
引入“第三方评估”,可以以中立的身份,从专业的视角,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给予客观公正的考察与评估。
这既规避了政府部门既当运动员又作裁判员的身份尴尬,提升了评估结论的含金量与说服力,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央政府强化信息公开管理的决心与诚意。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王敬波教授认为,作为阳光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公开工作事关民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和监督权,体现政府形象、为民诚意和办事效率。
多些开放意识、主动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当为提升信息公开水平、确保信息公开质量的题中之义。
而尊重“第三方”权威、用好评估成果、直面工作短板、瞄准精细化目标,当为各级政府善待社会化监管的理性与明智态度。
期待项目组围绕包括机构建设、标准界定、栏目设置、主动发声、加强督导、纳入法治等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能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内容完善、档次升级、管理创新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拓表示,任何政府决策和政策实施的效果,都需要中立的第三方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加以评估,这是科学决策和依法执政的具体表现。
中央必须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出现,“好的政策需要好的执行力度。
”在李拓看来,政务公开的形式多种多样,当前,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时、准确地将可公开的政务信息对外发布,不仅有利于公众理解政府施政的理念,更有助于决策部署的顺利推进和实施。
而对于地方政府和部门而言,通过引入监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倒逼压力的确有助于其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第三方”模式是教育评价的必然趋势-上书房信息咨询
“第三方”模式是教育评价的必然趋势为什“第三方”可以进入到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评价工作中?为什么媒体和学者会认为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思考其中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三方评价”是落实我国教育改革政策的需要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
在随后出台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首次提出了“要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教师和学校进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
”并提出了学校评价的参与主体应该多样化的指导意见。
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论及“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时,明确指出,要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
2013年初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中,不仅又一次强调和阐释了推进评价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整合和利用好相关评价力量和评价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以及“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外部评价机制”的说法,都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评价引入“第三方”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因此,西安和成都两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在落实国家教育改革政策,尤其是评价改革政策方面,无疑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第三方评价”是教育行政部门职能和角色“回归本位”的需要一直以来,在教育评价工作中,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评价模式已经饱受诟病。
美国的教育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恰恰是因为美国政府在教育管理中明晰了自己的定位:通过教育立法、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来发挥其宏观引导职能,同时保持政府对教育的直接或间接投资的增加,加大对教育的监管力度,为本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如何提高第三方评估的公信力-上书房信息咨询
第三方评估不能只是政府绩效衡量工具良法美策,贵在执行。
政策目标的最终实现依赖于有效的执行。
近年来,中央三令五申要打通政策执行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力破“中梗阻”,这固然反映了中央对抓落实的高度重视,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我们的政策在推进落实的各个环节,都遭遇到或大或小的“执行难”的困境。
为切实推动政策落地,在2014年5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决定派出督查组,对已出台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
应该说,国务院派出督查组督查地方落实中央政策的情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早在1998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说:“我到国务院工作八个年头了……我八年来的体会,就是要办一件事,不开八次、十次会议就没法落实。
如果发一个文件,能兑现20%就算成功了,不检查落实根本不行。
”为了防止好政策走样变形打折扣,国务院就以督查组的形式念起了“检查落实”的紧箍咒。
现代政府作为一种庞大的组织体系,纵向层级间具有天然的“信息不对称”的特点。
长久以来,我国政务信息依赖于政府系统内部自下而上的报告机制,这就使得下级政府在信息虚报上“有机可乘”。
上级政府的困境由此产生:一方面,上级政策的惠民效果取决于下级政府能否有效落实;另一方面,受制于“信息不对称”,上级政府难以准确地掌握下级政府落实政策的真实情况。
国务院向地方派出督查组,不仅传递了一种中央高度重视地方是否抓落实的信息,也是一种以支付高昂信息搜寻成本的方式来评估政策落实情况的手段。
但此次国务院督查之所以令人眼前一亮,就是在自查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评估,以期为政策落地增添一股原动力。
第三方评估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它在评估过程中较好地彰显了其独立性与专业性的优势。
第三方评估独立性的优势,体现在它与被评估对象没有交集,能有效规避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而带来的弊端。
初步的实践表明,作为一种必要而有效的外部制衡机制,此次第三方评估,的确发现了一些“政府内部监督碰触不到、不敢公开的问题”,让上级领导掌握了“丰富真实、原汁原味的第一手情况”。
如何让第三方评估发挥其作用?-上书房信息咨询
第三方评估如何发挥其作用?作为监管政府的创新之举,第三方评估价值究竟何在?第三方评估究竟发现了哪些问题?第三方评估本身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才能达到常态化?一、价值显著对公共政策落实开展全面督察,在我国并非首次提出,但在政策督察中引入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这一在国内外公共政策学界早已成为共识的做法,却是我国政府在其正式会议文件中首次公开提出。
2014年是第三方评估元年,它给全社会一个信号,今后第三方评估将会成为政府管理中的一个常态化的事情。
第三方评估也将在中国逐步火热起来。
以国外经验来看,如美国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等智库以及专业机构一直都是美国公共政策评估的活跃力量,其第三方甚至第四方、第五方评估已经成为基本常态和程序式表达。
而我们国家以往的评估多数是政策制定者或执行者的内部评估,评估效果和公信力难免受损。
独立的第三方评估因为其利益超脱性而使得评估结果更具公正性,同时专业评估机构也更加权威性。
业内普遍认为,这种第三方评估只要能够加以机制化运用,不仅可以成为政策制定者手中科学有效的评判依据,更能成为对执行不力者的问责利器;反过来也可以成为政策执行者进行反馈评价的有效渠道和途径,从而对政策制定者进行反向监督与问责。
二、对症下药每一轮第三方评估下来,就能反映出很多问题。
在一些省的评估报告中了解到,有些部门的涉企检查依然较频繁,比如在调研中,有部分的企业反映,消防验收‘潜规则’明目张胆,甚至在填写登记表时问企业是人大的还是政协的,如果是人大的事就好办些。
中介服务收费也加重企业负担,多家江苏省企业反映,一个项目的环评、节能等评估费用,加起来需要50万元左右;又如深圳市某企业反映,某中介机构仅将企业提供的申报书稍作修改,就收取了30多万元中介费。
此外,围绕着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反映的问题还有很多,一些前置审批权限没有同步下放,企业仍需赴上级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内蒙古就有企业反映,自治区政府将一些公路项目核准权限下放到盟市,而土地预审权仍留在自治区政府,该企业在鄂尔多斯0.22% 资金研报市的公路项目,虽然在市里核准时已经做过环评、水土保持论证等评估,但在自治区办理土地预审时,还需在自治区重新办理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第三方评估的公信力
第三方评估得到广泛运用,包括对政府工作、政府政策的评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肯定2014年政府工作“引入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建立长效机制,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
随着第三方评估运用的日益广泛,质疑其公信力的声音也在增多。
从实际情况看,公信力已成为影响第三方评估良性发展的瓶颈。
那么,应该怎样认识第三方评估?公众为何时常质疑第三方评估?如何提高第三方评估的公信力?对这些问题有必要进行探讨辨析。
所谓第三方评估,是一种强调评估主体特征的评估形式。
不论是进行绩效评估、专项评估、工作评估,还是进行满意度评估、信用评估、等级评估,都可以使用第三方评估的形式。
比起传统的组织内部评估或自体评估,对公共组织进行第三方评估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被评估方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状况。
第三方评估的优势、公信力来自评估主体独立、专业、权威的基本特征。
“独立”是“第三方”最突出的特征,因而人们常常将“第三方”称作“独立第三方”。
至于何为“第三方”,学界并没有统一的定论。
有人认为,“第三方”是指既独立于被评估方也独立于被评估方上级的评估主体。
有人认为,“第三方”是指独立于被评估方及被评估方服务对象的评估主体。
还有人把“第三方”理解为既非决策者、又非执行者。
总之,这个“第三方”一定是被评估方的利益不相关方,处于“旁观者”的超脱地位。
这是保证评估客观、公正开展的前提。
“专业”一方面是指具备评估所需的专业技术,另一方面是指深入了解被评估方工作的特点,掌握被评估方工作的核心信息。
“权威”是指源于专业技术和工作业绩的使人信服的威望,只有在长期的评估工作中保持高质量工作业绩、获得公众信任,才能取得专业领域的权威地位。
这几个特征缺一不可、彼此依托,是开展第三方评估的必备条件。
当前,公众之所以质疑一些第三方评估的结论,原因正在于其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有所缺失。
首先,作为评估主体的“第三方”不够独立,影响其公信力。
“第三方”的“独立”特性,是针对评估对象而言的,即应该是被评估对象的利益不相关方。
如果“第三方”仅仅独立于政府,而不独立于被评估对象和被评估对象的其他利益相关方,就会影响其公信力。
其次,专业性不足影响其公信力。
评估是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工作。
评估目的明确之后,需要建构评估指标体系、确定评估标准,还要制定评估实施方案,每一个环节都有很高的专
业技术含量。
专业不仅是指评估专家的水平,还包括能充分掌握评估对象的信息。
实践中,一些评估没有获取被评估对象的真实数据,也不清楚被评估对象的实际工作方式方法,因而其评估结论很难说是科学的、客观的。
最后,权威性不足影响其公信力。
“第三方”的权威性一般是靠其专业实力在长期的评估工作中形成的。
我国多数第三方评估机构成立的时间不长,可供圈点的业绩还不显著,社会信誉提升还需假以时日。
正视存在的问题,提高第三方评估的公信力,当前主要有这样几条路径:一是营造有利于发展第三方评估的社会环境。
这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不仅政府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公开部门信息,其他社会公共组织也应及时公开本组织信息。
二是尽快制定公布有关第三方评估的法规文件。
主要是对第三方评估主体的资质、条件、评估范围、评估结果的使用等进行约束,指导并规范第三方评估的普遍开展。
三是第三方评估主体需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第三方评估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即便是专业评估组织也需要不断在评估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评估能力,进而提高社会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