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效性分析_范义华

合集下载

企业管理制度的运行效果与优化策略

企业管理制度的运行效果与优化策略

企业管理制度的运行效果与优化策略1. 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管理制度是企业规范运营的基石,对于保证企业内部秩序和运作效率至关重要。

- 管理制度能够明确岗位职责,厘清工作流程,提高企业管理效能,实现组织目标。

2. 偏差与挑战- 管理制度的运行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是员工对制度的偏离。

- 员工对制度意见不合,执行不力,困难与阻力导致管理制度难以实施,影响组织效率。

- 在企业快速发展和变革的环境下,管理制度常常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满足新的需求。

3. 制度运行的评估- 企业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对管理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 通过员工调查、业绩数据分析、定期检查等方式,了解并评估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 发现导致制度运行效果不佳的问题,为优化制度制定目标提供依据。

4. 优化策略一:建立制度宣贯机制- 企业应加强对制度的宣贯和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对制度的认可度和应用水平。

- 通过内部培训、会议、通知等方式向员工传达制度内容和重要性,增强员工的法规意识和合规意识。

5. 优化策略二:制定绩效考核机制- 将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员工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引导员工主动遵守和执行制度。

- 设立奖惩机制,对执行制度出色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制度的员工进行相应的惩罚,增加员工遵守制度的积极性。

6. 优化策略三:强化沟通和反馈机制- 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使员工能够及时反馈对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 注重对员工的倾听,及时解决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员工对制度的参与度和执行力度。

7. 优化策略四:持续优化改进制度- 随着企业发展和变革,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改进。

- 定期研究和调整管理制度,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和员工的实际情况。

8. 优化策略五:培养制度执行人才- 提供培训机会,加强员工对管理制度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 培养专业的制度执行人才,提高对制度执行中的风险和问题的识别和解决能力。

9. 优化策略六:加强监督和检查- 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确保制度的全面落地执行。

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与问题分析

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与问题分析

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与问题分析一、引言管理制度的执行是组织内部运作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组织的效益和发展。

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对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有效性分析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取决于其有效性。

首先,一个有效的管理制度应当具备明确的目标和指标,能够明确告诉员工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

其次,一个有效的管理制度应当具备透明度,员工应该清楚地知道制度执行的标准和过程。

最后,一个有效的管理制度应当具备激励机制,能够激励员工按照制度要求行事。

三、执行问题分析尽管管理制度具备上述的有效性要求,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会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员工的主观因素可能影响制度的执行效果。

有些员工可能存在工作不认真、不负责任的问题,导致管理制度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其次,管理者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对制度执行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管理者对制度不重视,甚至自己都无法遵守制度,员工也会对制度失去信心。

四、沟通与培训有效的沟通和培训是解决管理制度执行问题的重要途径。

管理者应当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制度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员工认识到遵守制度的必要性。

此外,管理者还应当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制度的具体内容与操作方法。

五、激励与约束激励机制是管理制度执行的有力推动力。

管理者可以通过适当的激励措施,如奖金、晋升等,鼓励员工按照制度要求行事。

同时,也可以通过约束机制,如罚款、扣减奖金等,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惩罚,以起到威慑作用。

六、持续改进管理制度执行的效果不可能一蹴而就,持续改进是必不可少的。

管理者应当不断跟踪和评估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适度的修订和调整,以确保其与组织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

七、员工参与员工参与是管理制度执行的重要保证。

在制定制度时,管理者可以充分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对制度内容进行贡献,增强员工对制度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与优化方向

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与优化方向

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与优化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个行业与领域都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管理制度,以提高工作效率、规范行为和保障权益。

然而,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不代表其一定能够被有效地执行和实施。

本文将从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和优化方向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如何提高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以及如何优化管理制度。

一、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是衡量一个制度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一个优秀的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

1.1 规范行为管理制度的首要目的就是规范行为,保障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个良好的管理制度能够明确员工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员工具有优秀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通过制度的执行,可以避免员工违规行为的发生,确保员工的行为符合公司的规章制度,维护了公司的正常运作。

1.2 提高效率优秀的管理制度应该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使员工在有序的环境中快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通过制度的执行,可以明确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规定时间、质量和成本等关键要素,减少不必要的沟通和误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出。

1.3 保护权益良好的管理制度能够保护员工的权益。

比如,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和福利待遇,确保员工的劳动报酬得到合理的保障;制定健全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晋升机制,提供公平的晋升机会;建立完善的员工权益保障制度,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二、优化管理制度的方向要提高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就要不断优化和完善现有的制度。

以下是几个优化管理制度的方向。

2.1 风险评估与预防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各种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

只有明确了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才能通过制度的执行来预防和解决。

比如,在雇佣员工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员工背景的调查和核实,避免雇佣风险和人力资源纠纷。

2.2 强调培训与教育制度的执行离不开员工自身的能力和素养,要提高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就要加强员工的培训与教育。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制度的具体要求、工作流程、技术和技能等方面。

大三上课程表

大三上课程表
注: 时间 早晨 金融学 周二第1,2节 {第1-18周} 刘艳华 东教 D309(20112012-2)117240023227-1 金融投资案 例 周一第3,4节 {第1-12周} 金道政 东教一北 204(20112012-2)117249040399-1 统计学B 周二第3,4节 {第1-18周} 余明江 东教一南 508(20112012-2)117140101120-1 经济分析与 SAS 周二第5,6节 {第1-12周} 董梅生 东教一南 302(20112012-2)117140142410-1 金融投资案 例 周三第3,4节 {第1-12周} 金道政 东教一北 204(20112012-2)117249040399-1 金融学 周四第3,4节 {第1-18周} 刘艳华 东教 D309(20112012-2)117240023227-1 商业银行经 营学A 周四第5,6节 {第1-12周} 黄永兴 东教一阶 204(20112012-2)117240070402-1 电工学新技 术与创新 周五第1,2节 {第4-9周|4 {第1-18周} 节/周} 余明江 骆雅琴 东教一南 508(20112012-2)117140101120-1 统计学B 篮球初级 周五第3,4节 {第1-15周} 刘二地 东区运动场 东教一南 (2011-2012- 202(20112)2012-2)16910004- 060011063311-2 0806-1 现代企业制 现代科学技 金融工程学 度[JJ] 术概论 周五第5,6节 {第1-11周|2 {第4-11周|4 {第1-18周} 节/周} 节/周} 张天祥 0559|后小仙 邹勇 东教 东教 D212(2011- D208(20112012-2)2012-2)11724009- 117340183243-1 0559-1 现代企业制 度[JJ] {第1-11周|1 节/周} 0559|后小仙 东教 D208(20112012-2)117340180559-1 东教一北 305(20112012-2)080011122784-1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企业的管理制度_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的管理制度_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的管理制度_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管理制度》摘要:企业管理制是企业管理制规性实施与创新活动产物通俗讲企业管理制规+规则+创新,这是因方面企业管理制编制须按照定规编制企业管理制编制定义上讲是企业管理制创新企业管理制创新程就是企业管理制件设计、编制这种设计或创新是有其相应规则或规,作企业讲应该努力使企业管理制规性与创新性因素关系呈良性关系也就是规性因素是创新产物现行企业管理制规性因素是前期企业管理制创新目标又是下轮创新基础成功企业企业管理制实施方面具有共特那就是规性管理制编制或创新(新企业管理制编制程实际就是种创新程)以及规性管理制实施效等因素较其它企业成功而且是不断、稳定创新、优化程回圈性升级式地提高规性管理制实施质量保持和增强科学、高效企业管理制体系运效能;换句话讲竞争拥有竞争优势企业或某段成功企业其部企业管理制及其所含规、规则因素总合定也是具有较强优势;企业如某方面存差距定是与方面相关管理制及其所含规、规则等总体实施效存定差距;企业如产品、市场领域竞争存优、劣势分定是企业整体企业管理制及其规、规则因素总体表现方式、表现效存差距谋生存、希望形成与保有竞争优势、追成功企业及企业高级管理工作者有必要充分认识并合理运用企业管理制规性、创新性特征及其相关系从而保证与促进企业管理制企业规性地实施发挥其企业应有地位与作用、企业管理制具有规性而且只有具有定规性才能发挥企业管理制作用、企业管理制身就是种规企业管理制是企业员工企业生产营活动共须遵守规定和准则总称企业管理制表现形式或组成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设计、职能部门划分及职能分工、岗位工作说明专业管理制、工作或流程、管理窗体等管理制类件企业因生存和发展要而制定这些系统性、专业性相统规定和准则就是要员工职行按照企业营、生产、管理相关规与规则统行动、工作如没有统规性企业管理制企业就不可能企业管理制体系正常运行下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具体专业性企业管理制般是由些与专业或职能方面规性标准、流程或程序、规则性控制、检、奖惩等因素组合而成很多场合或环境规则规+程序从具体企业管理制涵及其表现形式讲企业管理制主要由编制企业管理制目、编制依据、适用围、管理制实施程序、管理制编制形成程、管理制与其它制关系等因素组成其属规性因素有管理制编制目、编制依据、适用围、管理制构成等;属规则性因素有构成管理制实施程环节、管理制实施具体程序、控制管理制实现或达成期望目标方法及程序;形成管理制程完善或修订管理制程管理制生效、与其它管理制关系3、规实施企业管理制是要规性环境或条件编制制是规合企业管理科学原理和企业行涉及到每事物发展规律或规则;二实施规性制全程是规而且是全员整体职行或工作程序是规;只有这样企业管理制体系整体运作才有可能是规否则将导致管理制实施结呈现不规状态二、企业管理制规性是稳定和动态变化相统程呈现企业管理制规性是要企业管理制呈稳定和动态统长年成不变规不定是适应规常变化规也不定是规应该根据企业发展要而实现相对稳定和动态变化企业发展程企业管理制应是具有相应稳定周期与动态期这种稳定周期与动态期是受企业行业性质、产业特征、企业人员素质、企业环境、企业人因素等相关因素综合影响企业应该依据这些影响因素变化控制和调节企业管理制稳定性与动态性导致规性企业管理制动态变化因素般有三种情况、企业营环境、营产品、营围、全员素质等是要常发生变化这些因素变化相应会引发组织结构、职能部门、岗位及其员工队伍、技能变化继而会导致使用、执行原有企业管理制规、规则主体发生变化企业管理制及其所含规、规则因素必然须因执行主题变化而相应改变或进行修改、完善、产品结构、新技术应用导致生产流程、操作流程变化生产流程、操作程序相关岗位及其员工技能必然要随变化与相关企业管理制及其所含规、规则、程序等因素必然须因而改变或进行修改、完善3、因发展战略及竞争策略原因企业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增加市场份额当原有管理制及其所含规、规则、程序成限制提高生产或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等主要要素就有必要重塑企业机制改进原有企业管理制不适应规、规则、程序三、规性企业管理制良性动态变化必须是与企业管理制相适应创新结企业管理制动态变化要企业进行有效创新也只有创新才能保证企业管理制具有相对稳定性、规性合理、科学、把握或利用机创新是保持企业管理制规性佳途径或唯途径、企业管理制是企业管理制规性实施与创新活动产物通俗讲企业管理制规+规则+创新;这是因方面企业管理制编制须按照定规编制企业管理制编制定义上讲是企业管理制创新企业管理制创新程就是企业管理制件设计、编制这种设计或创新是有其相应规则或规另方面企业管理制编制或创新是具有规则起码规则就是结合企业实际按照事物演变程依循事物发展程质规律依据企业管理基原理实施创新方法或原则进行编制或创新形成规、企业管理制规性与创新性关系是种基础、相作用、相影响关系良性回圈关系是两者保持统、和谐、相促进关系非良性关系则是两者割裂甚至矛盾关系作企业讲应该努力使企业管理制规性与创新性因素关系呈良性关系也就是规性因素是创新产物现行企业管理制规性因素是前期企业管理制创新目标又是下轮创新基础只有这样企业管理制才能规实施与创新双重作用下不断完善、不断发挥其保证与促进企业发展作用。

公司管理制度变化分析

公司管理制度变化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

为了适应这种竞争,许多企业纷纷对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以期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竞争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公司管理制度的变化进行分析。

一、管理理念的变化1. 从“人治”向“法治”转变。

过去,企业管理往往依赖于领导的个人魅力和经验,而现在,企业越来越重视规章制度的建设,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2. 从“命令式”向“激励式”转变。

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以命令为主,员工被动执行任务。

而现在,企业更加注重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工作效率。

3. 从“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转变。

过去,企业管理只关注结果,而忽视了过程。

现在,企业更加注重过程管理,强调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确保最终目标的实现。

二、组织结构的变化1. 从“金字塔式”向“扁平化”转变。

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层级较多,信息传递缓慢。

现在,企业逐渐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级,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2. 从“职能式”向“矩阵式”转变。

过去,企业组织结构以职能为主,各部门各自为政。

现在,企业逐渐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实现跨部门协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从“地域式”向“全球化”转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组织结构逐渐从地域式向全球化转变,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协同发展。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1. 从“内部培养”向“外部招聘”转变。

过去,企业注重内部人才培养,而现在,企业更加重视外部招聘,引进优秀人才,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2. 从“薪酬激励”向“多元化激励”转变。

过去,企业以薪酬为主要激励手段,而现在,企业采用多元化激励方式,如股权激励、职业发展等,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 从“绩效评价”向“360度评价”转变。

过去,企业绩效评价主要依靠上级评价,而现在,企业采用360度评价,全面了解员工的绩效表现,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四、技术创新与管理信息化1. 技术创新。

试论现代企业制度下不同管理手段造成的不同效果

试论现代企业制度下不同管理手段造成的不同效果
市 场 进 行 充 分 的 调 研 就 草 率 决 策 : 有 形 成 营 销 网 络 . 率 没 草 决 策 , 使产 品滞 销 . 品 积压 ; 有 充 分合 理 地 利 用 人 力 资 致 产 没 源 . 动 人 的积 极 性 , 繁更 换 高 层 管 理 人 员 ; 有 相 对 稳 定 调 频 没 性 . 使 人 心 涣 散 , 才 外 流 : 资 结 构 缺 乏 必 要 的 数 据 论 致 人 筹
时间 的调 研 , 最终 选 择 了液体 奶 的加 工 。 该 老板 介 绍 : 所 据 之 以选 择 液体 奶 加 _ . 因 为哈 尔 滨 的 周 边 地 区 是世 界 三 大 奶 T 是 牛带 之一 , 有 得 天独 厚 的资 源 优 势 企 业确 立 的发 展 目标 具 是 建 立 中 国最 大 的液 体 奶 加 工 基 地 为 了充 分 利 用 各 方 优
化 经 营 , 且 E益 呈 现 大规 模 、 国化 、 行 业 的经 营趋 势 。 并 l 跨 跨 在现 代 企 业 制 度 下 . 为 具 有 先 天性 体 制 优 势 的 民营 企 作 业 . 何利 用 其 体 制 上 的 优 势 来 强 化 财 务 管 理 , 业 高 层 领 如 企
的现 代 企 业 制 度 . 是 在 社 会 主义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 据 现 就 根 代 企 业 固 有 的 性 质 和 要 求 .按 照世 界 通 行 的 国际 惯 例 和 标
准 . 塑 造适 应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发 展要 求 的 , 自主经 营 、 来 能
自负 盈 亏 、 自我 发 展 、 自我 约束 的 法 人 实 体 和 市 场 竞 争 的 主
行 业 。 具体 表 现 是 : 产 设 备 只 能 使 用 设 备 供 应 商生 产 的专 生

论如何提升企业行政管理的有效性

论如何提升企业行政管理的有效性
些 改 进 措 施 与 建 议 关键 词 : 企业 ; 行政 管理 ; 有 效性
现代企业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 , 如果企业不能正确的做好 内 起 良好的诚信机制 , 使市场经济秩序能持久、健康地运行。 部管理 , 分析企业环境, 就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的企业发展方式。在 现代企业生存的环境中, 不论什么时候 , 企业都要都要在充分了解 自 四、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化 全社会对社会责任理念进行推广, 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使 身内帮 情况的基础上 , 时刻注意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 , 不断改善 , 不 各个社会中的成员相互支持 、相互合作, 要求AAi #和谐、人人讲责 断强化 , 以减少因内部问题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任, 这样才能建立新型社会文化。政府可以辅助公司社会责任的实行 , 利用一些强制性的手段为上市公司创造好的条件 , 同时也为上市公司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在现代, 虽然先进 的科技与现代化设备 已经在企业的发展 中发 在社会责任承担 E 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 使管理者认识到公司来 自 于社 挥着重要作用 , 但是 , 企业仍然要依靠人来达成企业 目标。因为 , 先 会, 也必须回报社会, 企业与社会是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关系。—个 进的技术和设备只有依靠掌握着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能正常运转 , 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 , 就是要让公司健康发展, 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人永远都是企业首要 的资源 , 在企业 的发展进步 中起着 主导性 作 不盈利的公司是没有资格谈社会责任的, 一家成功 的公司会解决就 用。因此 , 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是突显出人的重要地位 , 坚持 以人为本 业、员工福利等问题 , 同时为政 寻 纳税, 政府税收又会通过多种方式完 的管理思想 , 注重挖掘人潜在的能力 , 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生产 、操 成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还体现在对环境的保护上 , 体现 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 以适应操作、使用 、维护高技术含量的设施、 在人文关 上, 体现在为中小企 业提供公平竞争环境。企业的社会责 设备 的要求。通过培养和引进等方式, 提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 任是企业成长过程中形成的, 并且应当具有其行业特点。 业务素质 , 提升公司管理和技术的专业化程度。采取进一步完善激 励机制。在生产技术 岗位上 , 实行技术等级薪酬制, 激励员工提高技 五 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创建 每个公司都希望未来公司 的路程是处于发展状态的 , 所以公司 能。在管理岗位上 , 设定相应的岗位专业技能要求, 鼓励员工提升业 必须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以应对公司的情况。可持续发展主 务技能 , 充分调动员工积极胜, 进而促进企业的管理效率。 要是将不可持续的方 式与不 良的消费模式进行结合为核心, 从而建 立利于环境的发展和消费方式。对一个公司来说 , 怎么样将可持续 二 完善公司民主管理 的制度 法制社 会下, 不管是什 么问题都需要法律制度 来肯定 , 公司也 发展 引入到公司的发展 中去, 在管理过程 中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战 不例 外, 公司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为法制化经济做铺垫 , 公司要想 略的要求成为公司的首要问题 。在公司的战略选择上 , 公司的模式 民主化管理 , 它离不开公司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需要不断健全民主 必须发生转变, 要将不知道做什么转变为公司到底应该做什么, 怎么 管理制度 , 创新企业 民主管理的载体 , 从而促进民主管理的工作。 做上面来 , 让公司认识到在可持续发展 的战略中。建设好学习型组 套完善 的公司制度包括 的内容 很多 , 如充分发挥职 代会 的参 与 织 , 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开拓企业新 的主导业务领域 , 促进企业发 决策 作用 ; 充分发挥职工代表的主体带动作用 ; 充分发挥厂务公开 展与 自然环境 的改善和社 会发展的和谐 统一 。合理的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 载体作用 ; 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 自主管理作用 ; 充分发挥 平 战略可以提高公司的利润, 所以在公司管理 中, 应该将它纳入到各个 等协商的 民主推动作用等 。对于 制定的制度要及时的公开 , 职 工 环节 中去 , 从而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 对于工作事项有监督的权利 。民主管理工作还需努力 向生产经营 管理 、企 业改革发展领域延伸和 发展 , 让企业 内部人员 的沟通 制 六、完善公司的监督机制 在 现代社会中, 公司 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力军 。监督机制 度 的建立得到完善 , 让企业逐步迈向和谐企业。 作为公司法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应当扮演 “ 利益平衡器”的角 色, 在注重效率的前提下 , 确保公司内部各方利益达到一种均衡的状 三.公司诚信文化建设 的加强 尽可能减少公司的内部冲突保障公司健康地发展。在以董事会为 企 业诚信是覆盖市场社会的系统工程, 也是支持我国企业参与国 态, 公司治理的杨 务是对经营者实行有 际竞争、保持持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企业发展的诚信支 中心的现代公司治理背景下 , 公司监督制度在其中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决定l 生的作 持战略包括企业家诚信 文化的培育、员工职 啻没、 企业 息 透 效的控制, 一方面 , 在完善董事会监督 明化以及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等。公司诚信建立体现在管理、市场、 用。股份公司内部监督制度的完善要靠 : 发挥独立董事和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 另一方面, 财务、技术 及道德诚信几个方面。当前 , 我国—部分公司在诚信文化 制度的同时, 监事会监督制度 , 监事会不可虚化 , 需要加强其独立f 生 和权威 性。此 建设 匕 不重视, 导致信用的缺失, 这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公司对市场经济 真正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 要求的诚信不重视, 并没有感觉到诚实守信对公司的发展有多重要, 再 外企业无非是人、财、物的管理问题 , 在实现法制化管理的同时强化企业审计工作, 审计的目的是帮助各分 加上现在的公司在对待债权债务上不明晰, 加E 政府对于市场经济干 公司、事业部总经理、职能部门经 理及时发现 问题, 建立健全企业管 预过多等等原因都可能引起诚信问题。公司诚信文化的建设, 关系着 理制度 , 提高管理水平。审计工作必须全面、系统 、定期和不定期进 公司的发展, 如果诚信文化能够建立, 那么对于企 业在社会中的形象也 行。完善企业监督 机制, 强化督查,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田 会有所提高, 从而竞争力也会得到提高。矫治诚信失常 , 优化诚信环 境, 建立 说 白 经济陡宇, 必须以重构企业诚信体系为基础。 参考 文献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根基, 拥有 良好诚信资源的市场经济 , 是健康 [ 1 】 季敏波 . 论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 J ] . 浙江工程学院学报 , 1 9 9 4 , ( 0 j ) . 的市场经济 , 是有秩序的市场经济。在这种状态下 , 社会运行成本降 【 2 】 范 义华 . 现代 企业 管理制度 有 效性 分析【 J 】 . 市场 周刊( 理 论研 低, 各方面的信任度提高 , 社会关系和谐。我们要从长远着手 , 建立 究) , 2 0 0 9 , ( O 7 ) .

企业化管理制度显成效模板

企业化管理制度显成效模板

企业化管理制度显成效模板1. 引言本制度为企业职能部门订立,旨在全面规范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执行力,以实现企业化管理的目标。

本制度适用于全部职能部门,并要求各部门严格依照本制度进行管理和执行,以确保企业的高效运作和连续发展。

2. 管理目标2.1 提升管理水平:通过规范和加强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流程和制度,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和领导本领,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执行力。

2.2 优化工作流程:通过建立高效的工作流程和协作机制,实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减少重复劳动和资源挥霍,提高部门工作效果和员工满意度。

2.3 加强绩效考核:建立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员工发挥潜力,提高工作乐观性和责任感,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共同发展。

3. 管理标准3.1 组织结构3.1.1 部门设置:各职能部门应依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和管理要求,订立科学合理的部门设置方案,并经企业高层批准。

3.1.2 职责划分:各职能部门应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清楚的职责划分和协作机制,确保工作流程的顺畅运作。

3.2 流程管理3.2.1 工作流程:各职能部门应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明确工作的前后关系、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以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2.2 业务流程:各职能部门应建立和优化业务流程,明确业务流程的不同环节和逻辑次序,以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质量。

3.3 绩效考核3.3.1 确定指标:各职能部门应依据部门的职责和特点,订立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并与企业整体战略和目标相匹配。

3.3.2 考核周期:绩效考核周期设定为半年一次,定期对各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估和反馈。

3.3.3 考核方法:绩效考核应采用多种方法,包含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以客观评估各部门的工作表现和成绩。

3.3.4 奖惩机制:对绩效优秀的部门和员工予以嘉奖,对绩效不达标的部门和员工进行相应的惩罚或培训改进。

4. 考核标准4.1 工作表现评估4.1.1 工作进展:评估部门工作的进度和效果,包含任务完成情况、质量要求和时间节点的符合程度等。

现阶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路径

现阶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路径

浅析现阶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1-141-01摘要本文通过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依据各阶段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步骤和措施及其实施效果,探讨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指出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制度保证。

关键词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路径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是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从而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阶段(一)1978-1992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权力过于集中,地方和企业缺乏应有经营管理自主权。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国有企业的改革开始了放权让利的改革试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二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着眼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1993-2003年:国企改革的制度创新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制度下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使改革陷入发展的僵局。

同时,苏联的解体对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巨大冲击。

触及计划体制本身的改革势在必行,国企改革由此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企改革是与国家宏观经济改革结合进行的。

在所有制结构上确立了非公经济的重要地位;在分配制度上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在社保制度改革方面,纷纷出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制度等政策,为企业解除后顾之忧。

(三)2004年至今:国企改革的纵深推进中共十六大之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变化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使我国的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浅谈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

浅谈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

浅谈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各项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的重要手段。

它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资产管理、财务报告、风险管理、合规性以及流程规范等。

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风险、保证环境的健康和安全,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通过规范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明确员工各自的职责与权限,避免出现职责不清、工作交叉重叠或者工作责任不到位的情况。

内部控制体系还能够帮助企业优化运营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能够降低风险。

内部控制体系能够识别和评估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影响程度。

通过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制定合理的风险评估、预警和处理机制,避免财务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能够保证环境的健康和安全。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应包括对环境、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能够防止和减少因企业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以及员工伤亡等不良后果。

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安全措施,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等。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规模特点,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和组织架构。

通过健全的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机制,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信任度。

这不仅能够增加投资者和客户对企业的信心,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提升企业的声誉和品牌价值。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有效性非常重要。

它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风险,保证环境安全,提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该注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应对日益复杂和多变的市场环境,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对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

对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

对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
李惠华;李惠霞
【期刊名称】《黑龙江财会》
【年(卷),期】1996(000)006
【摘要】对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李惠华,李惠霞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当前企业改革的重点是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是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李惠华;李惠霞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9.21
【相关文献】
1.深化企业财务制度改革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山东宏河矿业集团财务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 [J], 孟冬
2.对现代企业管理软化趋势的几点认识 [J], 宋丽坤
3.对现代企业管理软化趋势的几点认识 [J], 宋丽坤
4.浅论对现代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几点认识 [J], 杨文欢
5.浅论对现代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几点认识 [J], 杨文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分析【最新范本模板】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分析【最新范本模板】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分析【摘要】如今世界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市场经济体制变化多端,我国以往封闭、粗放、以生产为导向的企业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重大变革.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管理者运用纵向延伸思维和横向发散思维的多向思维方式,挖掘管理深度、拓宽视野广度,从各个方面加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命力与活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制度分析企业发展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必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在保证市场稳定的同时,也考验着企业的生命力与活力.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既要面对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和挑战,又要应对我国当前经济体制及经济增长方式的不断变革。

因此,为保持企业能够可持续性的生产与发展,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企业管理制度来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

1。

制度是员工行为的一种规范。

明确的管理制度,会引导员工自觉的遵守工作条例与章程,规范自己的行为,确定自己的位置,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

2。

制度是维护员工权益的保障。

制度同时作为一种保障机制能够确保员工的正当权利不受侵犯,维护员工的合法权利。

员工在企业中应享有的权益,都必须包含在企业制度。

3.制度是企业能够长久发展的基础.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企业制度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体制基础。

制度完备,工作就会有条不紊;体制健全,员工就会上下团结.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不断蓬勃发展。

4。

制度可以使企业的运转自动化。

一切工作环节只要有了规范的制度,我们就可以按照制度严格执行,避免工作的延误,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形成核心企业制度是维系一个企业作为独立组织存在的各种社会行为的总和,是企业规范运行和行使权利的重要方式.任何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一种适合企业自身的规章,能够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潜在效益,提高组织协调性,提升管理有效性。

浅谈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浅谈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务流程 中没有遗漏 。 另外, 在复杂的企业治理结构下, 应考虑内 部控制制度对 于企业各个部 门和 岗位人员 的履职情况 的管理 , 保证 企业员工 行为与岗位职 责相符 , 保证企业员工行为与信息

是 与企业或者所有人承担的资产损 失后果相 比, 仍不足 以弥补 损 失, 导致责任的不对称 。 这种责任的不对称, 同样可能导致经
企业经营者或者经理人对企业进行 日常经营和管理,因此对 于 企业经营成果和 管理状况最为熟悉和 了解, 特 别能够掌握企业
化生产为 目标 的法人企业管理制度。 这种新 型企业制度 以产权 行 为追 求的最大效用为企业利益最 大化 。在这种情况 下, 企业
而这种现代运行制度中, 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 特 别是强化 内部控制制度执行 , 提 高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
得企业治理结构愈加复杂, 这就使得在整个企业中, 如何提高信 息的传递效率、 如何有效执行各种指令和工作流程 , 成为现代企
资产运用状况、收入和 费用情况 。而企业所有者作为企业经营 委托人所有者 , 由于未对企业直接经营 , 因此除非付 出较高的成 本, 则无法获得企业相关信息 。③经营者和所有者对企业责任
不 同。企业经营者作为企业经营 的代理人或者代理集体,对于 企业经营结果 由于能够承担 的结果有 限, 因此 并不 能直接负担
业管理 中的重要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 , 企业 内部控制制度应提 企业恶劣经营的直接后果。最大 限度是 , 企业经营者 由于企业 高工作执行效率, 同时应全面、 精练 , 在企业整个治理结构和业 经营不善 , 导致经营者财产、 个人信誉或者个人 自由的丧失, 但
浅谈现代企业 治理机制下 内部控制制度 的执行
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平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分析研究与改进应用论述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分析研究与改进应用论述

CHENGSHIZHOUKAN 2019/18城市周刊6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分析研究与改进应用论述祁瑞峰 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摘要:文章结合相关实践,先对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意义进行了论述,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策略,以期为同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司:现代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对策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构建的意义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作为有效实施安全管理的主要模式,确保各种安全风险的排查,进行安全调查,促进安全作业。

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和安全管理规则,可以建立生产运作体系。

凭借最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经验,可以使生产流程设计为标准化的工作模式,解决各种安全问题。

通过构建此模型,我们为生产的每个方面开发特殊的安全管理流程和规范,确保安全生产的每个方面都可以由专家进行检查并对其进行处理,并且安全问题的解决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从基础企业管理、现场安全管理、基本生产安全管理和严格监督的角度出发,应用安全生产标准部门的生产标准,对团队和员工按照安全生产标准进行管理,可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并将其打造为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生产模式。

根据该模型,公司员工可以始终顺利的将生产达到最高效的状态,实现了最优的管理效果。

使安全管理技术与相应的规则和法规相关联,以确保安全生产标准符合实际效果。

二、生产企业当前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1)没有安全意识。

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我们倡导生活各个方面都要达到更高要求,并越来越重视人们的安全和健康。

现代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缺乏安全生产的意识,特别是化工企业、建筑企业等,其中,与化学相关的是高风险行业,其安全相关的生产问题是社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特别是最近宣传的化学品生产案件对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但是,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经济发展和企业市场压力都比较大,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都在盲目追求成本和生产效率,安全生产投资对员工来说尤其不足[1]。

企业管理绩效的综合性评价与分析

企业管理绩效的综合性评价与分析

企业管理绩效的综合性评价与分析
范义华
【期刊名称】《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企业管理绩效评价能够帮助企业正确认识自身管理成效,从而达到强化企业管理的目的。

论文分析了现代企业管理绩效评价中存在不足,提出了应该从结果和行为(过程)两个角度对企业管理绩效进行综合分析。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范义华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2
【相关文献】
1.在综合性高校中开展灾害卫生学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与分析 [J], 张态;杨弋星;李友;何作顺
2.中小企业融资效率评价与分析——以江西省中小企业融资情况为例 [J], 胡君;贺银娟
3.小微企业减负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与分析——基于重庆市240家小微企业的调研 [J], 张龙
4.14个黄化、白化变异茶树品种(系)综合性状评价与分析 [J], 娄艳华;何卫中;刘瑜;邵静娜;郑生宏
5.对五邑大学学生体质状况的综合性评价与分析 [J], 严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议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浅议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浅议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浅议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式,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企业化管理制度显成效

企业化管理制度显成效

企业化管理制度显成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的发展,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旨在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提升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连续发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体员工,包含管理人员、员工和临时工。

第三条企业化管理的原则企业化管理的原则是以科学决策、标准化运作、协同合作、连续改进为基础,实现高效管理、优质服务和连续发展。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组织架构本企业设有总经理办公室、生产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市场部和质量管理部等基础部门。

各部门之间形成协同合作,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第五条职责分工1.总经理办公室负责订立企业发展战略、决策紧要事项、协调各部门工作,并对企业的整体运行负责。

2.生产部负责生产计划的订立与执行,合理布置生产资源,确保产品质量和交货期。

3.人力资源部负责招聘、培训、考核和薪资福利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4.财务部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预算编制、本钱掌控和财务报表的编制。

5.市场部负责市场调研、产品销售和客户关系的管理。

6.质量管理部负责订立和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第六条管理层职责管理层应坚持以目标为导向,明确工作职责,引导员工完成工作任务,推动企业发展。

管理层应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做到公正、廉洁,依法经营,为员工树立模范。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七条决策流程重点决策由总经理办公室组织讨论,形成决策方案后,进行评估和审批,并向全体员工进行通报。

第八条信息管理1.各部门应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问题和需求,确保信息的快速流转和共享。

2.紧要信息应做好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3.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应遵守保密原则,不得泄漏公司机密信息。

第九条工作协作为了实现协同工作,各部门应乐观沟通,及时协调工作进度,共同解决问题。

各部门负责人应协调好资源调配,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条绩效考核本企业采用绩效考核制度,将员工个人和团队的绩效与岗位要求进行匹配,依据工作完成情况、业绩贡献和个人职业素养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形成公正、客观的考核结果。

构建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思考

构建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思考
又 好又 快 的 发展 , 必 须不 断 完善 企 业 管理 制 度 , 创 新 产权 制度 , 树 立 现代 化 市 场观 念 , 优 化企 业 结 构 模 式 , 为“ 做 强做 优 , 打 造 具 有 国 际影 响力 的 大 企业 ” 奠定 坚实 的基 础 。本 文就 现代 化 企业 管 理 制度 的内 涵 , 以 及构 建 过程 中涌 现 出来 的 矛盾 和 问题 进 行 探讨 , 分析 其 重要 性 并 提 出相 关 措施 。
3 建立现代化 业管理制 度的关键性措施
3 . 1 不 断 建 立健 全 企 业 组 织 机构 、 管理 、 决策体系 , 完 善企业 管理模 式
企 业 法 人 制度 为主 体 , 采 取 公 司企 业 的 组 织 形 式 , 以 有 限 责任
企 业 作 为 市场 经 济 的主 体 .其 管理 模 式 会 随着 市场 环 境 制 度 为核 心 , 以 管理 科 学 、 政企分开、 权 责 明确 、 产权 清 晰 为 主 和 企业 内部 环 境 的 变化 而 变化 . 企 业应 该 以追 求管 理 最 优 境 要 条 件 的 新 型 企 业 制度 。现 代 化 企 业 管理 制 度 是 企 业 制 度 的 界 为主 要 出发 点 . 建 立 一 种 崭新 的 管 理 理 念 和 管理 模 式 。 企业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广 义 的企 业 管 理 制 度 包含 企 业 战 略 思 想 、 领 导 内部 建 立 的 股 东大会 、 董事会、 监理会 、 经理层等相互依赖 、 相
最 大 化
3 . 2 转变 企业管 理思 想 , 树 立现代 化 管理理念
现 代 化 企 业 管理 制 度 的 制 定 要 紧跟 时 代 步 伐 ,以 市 场 为 中心 . 树 立现 代 化 管 理 理 念 . 用敏 锐 的 市场 观 察 力 去 探 索 企 业

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分析

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分析

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分析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定义和意义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是指建立和实施科学、规范、制度化的企业管理体系,以减少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是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保证。

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准确地掌握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快速做出决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同时,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也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

二、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要素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要素包括完善的制度建设和良好的组织管理,其中制度建设部分包括规章制度、流程标准、绩效考核等;组织管理部分包括岗位设置、职能分工、层级制度、沟通机制等。

只有这两部分紧密配合,才能形成科学、规范、制度化的企业管理体系。

制度建设是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要素之一。

制度建设要贯穿于各个管理环节,落实到每个人的工作中。

规章制度是指企业的各种规定和标准,如《企业管理手册》、《岗位职责手册》等。

流程标准是指企业的各项公开程序和流程,如招聘流程、审批流程等。

绩效考核是指通过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指标体系,对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量化和评估,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组织管理也是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要素之一。

组织管理要建立清晰、合理的岗位设置和职能分工,形成层级制度和沟通机制,实现高效的决策和沟通。

岗位设置和职能分工要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市场变化,确保岗位职责的清晰和责任的明确。

层级制度和沟通机制要能够促进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7月号市场周刊·理论研究管理探索制度化管理使企业摆脱了传统管理的随机、易变、主观、偏见的影响,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管理道路,是现代企业连续、稳定、良好工作秩序的根本保证。

但是现实上大多数员工认为制度化管理使得他们工作过程与程序过于僵化,约束了员工工作积极性。

究其根本原因,不是制度化管理的问题,而是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不够。

一、管理制度有效性的界定1、管理制度的内涵企业管理制度是有关约束和调整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各种特定经营管理行为方式和关系的行为准则,是管理行为者在管理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一致认可的约定俗成的习惯,也可以是将这种约定俗成正式规定下来的所形成的文字形式和规范、条例等等。

它将企业一些周而复始的行为以明确具体的程序和标准固化,使企业精神和理念通过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对成员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同时管理制度规定了员工在企业中哪些可以做、好好做,哪些不能做、不该做,从而帮助企业达到控制要求。

因此管理制度的规范作用、引导作用和制约作用体现了企业管理的刚性要求,保障了相对稳定的企业发展。

目前的中国企业绝大多数经过了残酷的资源竞争进入了制度竞争时期,因此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关系到企业未来是否能够持续稳定经营的重点,提升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也就变成一件迫不及待的事情。

2、管理制度有效性的内涵彼得·德鲁克指出应该从效益和效率两个角度来分析活动和行为的效果,因此通过管理制度来进行的制度化管理效果可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管理制度的效益问题。

管理制度主要用于企业中日常事务管理,通过制度化管理来减少企业管理者的工作量,促使其能够更有效地配置现有资源进而实现企业目标。

因此制定管理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管理制度效益主要就看其对于组织目标的支持程度。

(2)管理制度的效率问题。

好的管理制度应该具有高度执行力,在其执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制度化管理的稳定性与公平性,避免和减少人为的影响。

同时企业员工发自内心地认同制度并在活动中有意识遵守,并达到提供其工作效率的目的。

因此有效的管理制度应该同时满足两个要求:体系完善且高度认同。

这样的管理制度不仅使企业日常工作井然有序,而且还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能,提高工作效率,高效地实现企业目标。

在现实的情况中,企业管理制度不可能出现完全无效与绝对高效的两种极端状况,绝大多数的企业管理制度处于这两者之间,因此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来界定企业管理制度有效的程度,从而反映企业制度化管理的现状。

二、我国企业制度化管理现状以及其成因分析1、我国企业制度化管理现状我国企业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面对市场的竞争以及日趋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不断地提升企业制度化管理水平,企业制度化管理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但依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管理制度体系性不强,无法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许多企业由于缺乏完善配套系统的制度体系,使企业运营缺乏规范,根本没有某方面的制度,出现“制度真空”,无法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这造成企业权责关系混乱,缺乏必要的规范机制和约束机制,员工在具体工作中无所适从,事事需要向管理者请示,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

而管理者也因此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与下属沟通和处理日常例行事务,工作量大大地增加。

(2)管理制度执行力比较差。

规章制度认同度低,执行起来打折扣,认真遵守的人少,未真正完全地达到制度的理想目标。

企业“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大量存在,管理者在日常决策中随意性大,完全是“人情化管理”,公平稳定无法得到保证。

员工的权益无法得到合法的维护,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效性分析范义华(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2)摘要: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从效益和效率两方面界定了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指出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效性不足的现状和不良后果,从制度制定、管理者定位和企业文化三方面分析了原因,最后提出了提升企业管理制度有效性的思路。

关键词:管理制度;制度化管理;有效性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09)07-15-03本文为2006年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社会科学)“安徽省国有企业管理竞争力评价”(项目编号:2006jqw051)阶段性成果。

作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无法集中精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大量工作时间放在搞好私人人际关系方面。

以上的这些情况导致企业中人际关系复杂,内部工作环境不佳,无论员工还是管理者的工作绩效都得不到保障,从而造成企业经营业绩不佳,无法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2、成因分析造成我国企业制度化管理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制度体系设计不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应是基于企业战略制定的制度体系,即无论从整个企业的纵向层级和横向协作来考虑,都应有相关的制度来规范员工行为,而且能够满足系统要求。

这要求现代企业在制定企业管理制度应该是基于“从上到下”的模式,即从企业战略出发管理到企业日常事务,从企业决策者到管理者直至执行者的制度制定流程。

目前由于认识到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完全的“制度真空”和“制度缺位”现象较少。

但绝大多数企业制定管理制度都是为了解决例行事务,是为了满足企业例外事务向例行事务工作转变、减少管理者工作的需要,即采用的是一种“从下至上”的模式。

这种模式往往只注重了例外事务向例行事务转化的要求,考虑了外部环境和迫切的内部要求,而忽视了整个企业战略对于制度的基本导向,即使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也不能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同时由于各个主体在制定制度时仅仅考虑了自身功能要求,没有和其他功能和层次的制度形成体系,甚至会出现矛盾冲突的情况,为日后制度实施带来极大的不便。

(2)管理者的定位偏差理想的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之间的关系在于管理者权威和制度权威的一致性或平等性。

管理者的权威来源于其职位(即来自于组织、与领导者的地位对应的、赋予领导者奖励或处罚下属的权威)和管理者本身(即由于知识技能突出或者性格出众造成员工对其的尊敬、景仰而形成的权威)。

制度权威主要表现对于员工行为的规范、引导和制约作用。

在既定的企业分权体制下,制度权威的大小主要与管理者的第一类权威的大小呈反比关系。

因此在制度化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中管理者一般应倾向于树立第二类权威,即通过管理者对其下属的工作的帮助和支持得以体现和形成。

而现实中,许多企业管理者职业化管理力量薄弱,无法指导或不愿意指导员工开展工作帮助其成功,这导致日常工作完全依赖于第一类权威,把自己的作用完全定义为对于员工的奖励和惩罚上面,通过重用或排挤某个员工来贯彻自己意志,甚至在制定管理制度时都会从维护自身权力出发,忽视员工的根本要求。

这类管理者很难能够依据制度办事,会产生抵触制度,甚至破坏制度的不良行为。

部分管理者甚至会通过有意识地违背管理制度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

(3)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现代企业的运作以员工的分工协作为基础来实现企业工作目标,在这种情况中,每个员工的责任和权力都是有界限的,需要用一种普遍适用的法则来约束各方面的行为,构建企业完善的权重关系。

这要求企业中形成一种“基于普遍规则的人人平等”的氛围。

而在对我国企业文化影响最大的儒家思想中,以家庭为单位来开展经济活动,主张“以德服人”,强调以“和”为贵。

这些思想使我国企业中多数都表现出“人情化管理”趋势,重关系,轻制度,在导致非正式权威超越正式权威的同时,使得管理者制定决策时无法按照制度要求,削弱了制度的作用。

员工也会认为人情大于制度,降低对管理制度的认同,过多地强调制度的约束作用,从根本上就具有抵触情绪,一旦当制度与人际关系或个人利益相违背,就会有意无意地违背管理制度。

管理者对了改变这种情况,在制定制度时会增加违纪成本,无形中强化了制度的约束作用,加深了员工的抵触情绪。

三、提升我国企业管理制度有效性的对策———学习型组织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学习型组织“,指出这种组织在面临变遭剧烈的外在环境时,能够应力求精简、扁平化、弹性因应、终生学习、不断自我组织再造,以维持竞争力。

从这方面考虑,构建学习型组织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1、通过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实现管理者和员工的思维方式的转变。

学习型组织的管理者被定位为服务者,通过塑造共同愿景、设计管理制度、维护管理环境帮助员工成长,从而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进步,管理者本人的工作绩效也完全由其下属的工作绩效决定。

这种定位会导致管理者发生以下三种变化:注意力从第一类权威的维护转化成第二类权威的塑造;工作重点会从“奖励、惩罚、重用等”转化成“帮助、指导、激励”;对员工的判断从关系亲疏的主观看法转化成为工作成绩好坏的客观标准。

这三种变化都为制度化管理提供了实施基础。

同时员工也会从注重和管理者之间的私人关系转化成对自身工作业绩的追求。

这样一来,无论从管理者还是员工的角度出发,为了提升自己工作绩效,势必会增加对有效的管理制度需求:管理者需要有效的管理制度来减少自己在日常事务中花费的时间,集中精力去帮助员工;员工需要有效的管理制度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减少花在向上级请示上面的时间。

在这种大背景下,如果管理制度设计合理的话,管理者和员工会有意识地遵守管理制度,维护其权威性,保障了管理制度的高度执行力。

2、学习型组织提升了管理制度设计的科学性。

首先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能够改善传统组织注意力放在眼前细枝末节的问题,通过系统思考将组织的注意力放在那些具有长远性、根本性和结构性的问题上,形成企业一贯地从系统出发,从整体出发的基本思考模式,形成了基于战略来设计管理制度的思想基础;其次学习型组织增加了管理者对于有效管理制度的需求,并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就“有效的管理制度“达成了一致意见,而管理者是制定管理制度的主体,为了未来工作的顺利开展,必然在设计管理制度时综合考虑现实与未来、企业与员工等各方面的综合要求,这为科学设计管理制度提供了物质保障;最后学习型组织的系统思维,让员工了解到为了实现(下转第20页)(上接第16页)自己的工作目标,与他人之间的合作必不可少,因此需要有效的管理制度来规范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从而确定明确的权责关系,这要求管理制度设计必须具备一定的系统性以避免未来权责关系不明确。

3、学习型组织高度适应力为企业制度变革创造了条件。

学习型组织提出了“学习人”的人性假设,指出这种人能够不断超越,不断改变心智模式,积极参与学习,学习力的提升会让员工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

首先员工能够快速地感受到外界环境变化造成管理制度的不适应和老化,另外员工通过学习实现了自我提升以后,会对企业以及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都造成了员工成为管理制度创新的倡导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