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模型分析中国经济

合集下载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分析——基于扩展Solow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分析——基于扩展Solow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分析——基于扩展Solow 模型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利用扩展Solow 模型对其增长条件收敛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对2000-2017 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各区域之间的收敛速度较慢,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收敛速度最快,西部地区最慢。

同时,本文也探讨了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分别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角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扩展Solow 模型,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一、绪论近年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

从国家层面来看,政府将“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列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这也为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然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

为了了解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探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增长条件收敛是经济学中常用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不同地区或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外部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变化,各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渐趋同的情况。

Solow 模型作为增长理论中的经典模型之一,可以用来分析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的情况。

本文将利用扩展Solow 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进行实证研究。

二、相关理论(一)Solow 模型Solow 模型是以罗伯特·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派增长理论模型。

Solow 模型基于勒昂孟德假设,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资本积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三个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Solow 模型认为,如果各地区的资本产出比率相同,那么各地区的增长率也应该相同。

这一理论被称为“条件收敛”。

(二)扩展Solow 模型在Solow 模型的基础上,有学者提出了扩展Solow 模型,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等因素也纳入到模型中。

利用索洛模型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完整版】

利用索洛模型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完整版】

利用索洛模型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目录摘要 (1)Abstract (1)一、经济增长理论的开展 (1)〔一〕经济增长的定义 (1)〔二〕经济增长理论 (1)〔三〕经济增长理论的三次革命 (2)〔1〕经济增长理论的第一次革命—哈罗德—多马模型 (2)〔2〕经济增长理论第二次革命—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3)〔3〕经济增长的第三次革命—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3)二、基于索洛模型的实证分析 (4)〔一〕索洛模型 (4)〔二〕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5)〔三〕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 (9)三、结论 (10)参考文献 (11)利用索洛模型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摘要:本文首先通过介绍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根本概念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开展演变,然后利用索洛模型选取1978年—2021年数据建立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技术进步、资金投入、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反映了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得出技术进步是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源泉,而且为了提高我国的人均收入必需控制人口增长。

关键词:索洛模型,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理论,科技进步.Abstract: The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he evolvement of the economic growth theory. Then the Solow Model and the data from 1978 to 2021 are used in the paper by which the influence of capital, labor and technique progress on the country’s economic growth is analyzed,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brought about by technique progress, capital and labor input is calculated. Then analyze the reasons of constant economic growth,and the population growth should be controlled strictly.Key words: Solow Model, economic growth, asset price inflation,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一、经济增长理论的开展〔一〕经济增长的定义关于经济增长的定义,一直是经济学中争论的焦点,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认为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某个地区能够生产出的所有产品在一个长时期内能够保持的不断增长,也就是说该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总产出的不断增长。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的进展及应用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的进展及应用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的进展及应用自1956年罗伯特.索洛在其里程碑式的论文《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一篇论文》当中创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在以后的半个世纪当中都扮演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基石的角色。

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研究逐步从以逻辑推理演绎为主转向更重视数理分析和模型建设,其中很大一部分理论及实证研究都是以索洛模型为主要出发点和推理根据。

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发展,索洛增长模型亦在诸多的实证检验和理论应用当中得到进一步修正完善和多层次多方向延伸。

一、理论基础与发展索洛增长模型(Solow,1956)通过放弃劳动力与资本固定比例,修正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的“刀刃平衡”,通过将资本、劳动和总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内生化。

索洛将一般的生产函数表述为:Y=F(K,L),并在考虑技术水平变化时使用可具有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Y=A(t)F(K,L)。

给定储蓄率不变,最终产品与资本存量的稳态增长率都为,其中n为劳动力(人口)的增长率。

索洛模型假定总储蓄率为s,资本折旧率为δ,得出资本积累方程k=sf(k)-(n+g+δ)k。

在以后的经济学教科书中,以具有哈罗德中性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代替了具有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修正这个模型为Y=F(K,AL)。

为解释不同的经济现象,之后的研究引入了多种索洛模型的变形。

如卡斯等人建立了无限期界模型并提出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资本存量条件,索洛模型最初推导出的黄金律资本存量被修正为修正黄金律资本存量(Cass,1965),以将储蓄率内生化;引入已有资本的废弃率来考量新通用技术的出现引起的产出下降(Aghion,Howitt,2011,第九章);在索洛模型中引入人力资本因素H(t)(Mankiw,RomerandWeil,1992)等。

我国亦有不少研究对索洛模型进行了理论拓展和延伸。

李军(2003)、周晨和熊和平(2007)引入老龄化因素以测定老龄化程度对经济的影响;熊俊(2005)通过“希克斯中性的技术进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假设条件的放松和自变量的调整,扩展了索洛增长模型;刘海生和解江树(2005)在索洛模型中引入按技术分配,分析了非体现技术进步和体现技术进步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李国柱(2006)引入环境约束以考察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何莉(2007)引入人力资本和出口依存度,以测量各省经济受对外贸易的影响;傅为忠和刘!楠(2008)通过引入随机干扰项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张谊浩和周庭佐(2011)引入相对货币供应量因素,得出新的人均产出。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解析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奥秘,既要借助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研究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又要吸取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营养,研究人力资本投资和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根据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可以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归因于中国的高资本形成率、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和日益提高的全要素生产率。

根据人力资本投资和制度变迁理论,则侧重于中国的教育事业、体制改革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如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成长的贡献。

具体来讲:首先,“高投资”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应该说,较高的资本形成率是许多亚洲国家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共同特征。

日本从1953年开始到1970年代初期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其高达35%的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

新加坡在1971年至1985年间的高速发展时期,其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率超过40%。

马来西亚在1990年代中期也有几年高速增长的时期,而它在此时期的固定资本形成率也超过40%。

许多西方经济学家也都认为,高资本形成率和大规模投资是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引擎。

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高投资不仅来源于国内储蓄,而且来源于大量的国外直接投资。

众多的外国公司被中国广阔的国内市场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所吸引,大举投资中国。

据中国世界银行统计,中国年均实际利用外资额从1983年的6.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603亿美元,平均年增长15%。

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累计利用外资总额达到6180亿美元。

外资的大量流入,不仅补充了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而且为中国的技术进步和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做出巨大贡献。

第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保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有世界其他任何国家都难以比拟的比较优势,一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中国不仅每年都有近1000万的新增就业人口,而且在广大乡村有超过1.5亿的剩余劳动力等待到城市就业。

从要素边际产出弹性差异看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索洛增长模型框架下的量化研究

从要素边际产出弹性差异看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索洛增长模型框架下的量化研究
存 在 ;应 当 关 注 资 本 的 产 出 弹 性 的 变 动对
经济社会的影响 ;提高资本的产出弹性的
途 径 主 要 是 发 展 教 育 ,促 进 技术 进 步 ,采
区划 ( 澳 台除 外 )的 资本 边 际产 出弹 港
性 系数 、劳动 边 际 产 出弹性 系数 、全 要
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 ,大力发展 资本市场 。 模型运用 的理论研究较 为充分。 其中 ,侯荣华 ( 0 0) 2 0 通过对索洛增长模 型的深入研究 ,提 出了剥离因素共同作 用
黑龙江 0 9 4
上海 江苏 09 4 02 5
05 1
0 1 5 08 4
0 2 3 0 06 4 0 3 5
0 7 00 0 4 OO 61 9 37 6 06 4 n4 5
04 7
05 4 04 6
- 11 2 6 o 7 8
0 _ 衄 73 4
本文将采 用侯荣华( 0 0) 2 0 的 计算方 法 ,将数 据计量对 象
内蒙古 0 6 6
1 £ n6 3
05 3
Q麓
011 5
00 0 。
20 0 7 _ 蠲
24 2 a6 4
02 3
0_6 3
—J5 22 0D 4 9
- 0 ̄ 22 0. 9 9
06 4
03 6
0 8 0 05 1
04 5
0 0 6 5 12 1 n ∞
- 5 4 1 00 5 1 0 2 02
0 9 04
06 1
0 3 3 04 7
n, 1 8
-.1 55 o0 8 3
一 12 3 B a 5 - 2 — 5 2 n1 8 位

高级经济学SOLOW经济增长模型

高级经济学SOLOW经济增长模型

第八章 SOLOW经济增长模型•一、经济增长理论:•在世界各地,生活水平差异之大几乎令人难以理解。

生活水平的这些差异对人的福利有着重要的含义。

实际收入在国家间的差异与营养、教育程度、婴儿死亡率、预期寿命,以及其他福利指标的差异密切相关。

与宏观经济学在传统上着重考虑的短期波动的各种可能后果相比,长期增长的福利后果更为重要。

如在一次一般的衰退中,人均实际收入仅比正常值低几个的百分点。

而在20年间生产率增长每放慢1个百分点,就会使人们的收入水平降低20%以上。

•如果印度的人均实际收入以平均年增长率1.3%增长下去,要花200年才能达到美国目前的水平。

如果以平均年增长率3%增长下去,这一过程所需时间不到100年,而如果以平均年增长率5.5%增长下去,所花时间只需50年左右。

正如罗伯特.卢卡斯(1988)所说“一旦一个人开始思考(经济增长问题),他就不会再考虑其他任何问题。

•二、模型的基本假定:•1、投入与产出的假定:•SOLOW模型包含四个变量:产量(Y),资本(K),劳动(L)和知识或劳动的有效性(A)。

在任一时间,经济中有一定量的资本、劳动和知识,而这些被结合起来生产产品。

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Y(t)=F(K(t),A(t)L(t)) (8-1) •其中:t表示时间。

•生产函数有两个特点:•(1)时间并不直接进入生产函数,只是通过是K,L和A的函数而进入。

只有在生产投入变化时,产量才随时间而变化。

•(2)A和L以相乘的形式进入生产函数,AL称为有效劳动,以这种形式引入的技术进步称为劳动增进型或哈罗德中性的。

对A的这种进入生产函数的设定方式,与该模型的其他假定一起,将意味着资本-产量比K/Y最终将稳定下来。

•2、关于生产函数的假定:•生产函数对于其两个自变量资本和有效劳动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这意味着生产函数中对两个自变量同乘以任意非负常数,将使产量同比例变动:•F(cK,cAL)=cF(K,AL) (8-2)•对所有的c>=0都成立。

索洛模型与经济增长

索洛模型与经济增长

索洛模型与经济增长阐述索洛模型,并通过模型结合投资率对人均资本增长率作出预测和分析.利用我国相关数据验证了模型所预测的正确性,指出模型预测的失效点及其原因。

最后结合模型与我国实际状况,提出几点对模型的思考。

标签:索洛模型;人均资本增长率;投资率;外生变量;内生变量。

一、引言经济增长理论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索洛模型及其资本存量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出人均资本增长率,并对其增长的状况作了一个现实的分析。

在索洛模型中,假设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我们得出投资率较高的国家人均产出或是说人均收入也比较高,它可以反映人均收入如何向稳定状态水平或其他经济的人均收入水平收敛。

但是索洛模型假定把投资率看作一个外生变量,这与实际情况中的投资率有一定的不符,即实际中的投资率有时是有内生的。

二、索洛模型的建立三、索洛模型与资本增长率及其投资率这表明投资率即储蓄率较高的国家人均产出或是说人均收入也比较高,原因之一是人均资本存量较高。

投资率的提高会加快经济的增长,直至经济达到新的稳定状态时为止,当然这里我们假定投资率是一个外生变量。

如果经济保持高投资率,也就会保持大量的资本存量和高产出水平,但并不能永远保持高经济增长率。

我们知道,如果索洛模型中的投资率不变,这类国家起初增长会很快,但是,随着资本存量接近于它的稳态水平,增长会逐渐放慢。

然而,如果投资率是内生变量,且一国收入低于它的稳态水平,那么,它的投资率也将较低,并且因此而降低它的增长率。

最终结果是,在向稳态水平演进的路径上产生的过渡性增长将比投资率不变的情形下持续的时间更长。

四、利用中国数据验证索洛模型(模型中假设投资率是外生变量)由上分析任何一个经济系统都存在一个自身的均衡点,在此均衡点上经济稳定增长,且增长趋于同一个值。

3、实际数据对人均资本增长率的分析那么理论是否经得起实际的考验呢,还需对我们所得到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看看人均资本增长率的实际变化情况。

基于索洛模型的我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基于索洛模型的我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基于索洛模型的我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迅速,研究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就显得格外重要。

基于索洛模型利用新古典增长理论对我国1982-2009年的数据进行收集,实证分析了资本,劳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标签:经济增长;索洛模型;贡献率;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的话题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者热议的对象,学者们可以从多个视角来对经济增长研究,比如从外贸角度,消费角度,投资角度,人力资本角度等等来探究经济增长的来源。

而本文主要是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索洛模型出发研究经济增长的来源,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了资本,劳动,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不少学者也从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俞林(2011)利用索洛模型选取1978-2009年数据建立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模型,得到技术进步、资金投入、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出技术进步是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源泉。

刘鑫(2008)基于索罗模型,收集了1988-2005年湖北省的数据,根据索罗模型,对影响湖北省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制约湖北省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是国外投资,劳动和资本在现实中不能完全相互替换。

韩立杰、于海滨、刘喜波(2007)利用索洛模型选取1978-2004年数据,实证研究了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说明资金投入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占据主要地位,其次是技术进步,劳动投入相对较小。

本文主要不同于以往学者的地方在于在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加进了技术数据,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指代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进行分析,探究资本、劳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后得出结论。

1 经济增长的概述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较早的文献中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实现的增长。

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

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和估算和分析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和估算和分析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和分析引言全要素生产率(TF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除了劳动力和资本投入之外,其他因素对生产效率的贡献。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和分析。

1. 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是指在固定输入的情况下,产出的增长率减去输入要素的增长率。

它的计算方法基于生产函数的形式。

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索洛增长模型(Solow growth model),它假设生产函数的形式为Y = A * F(K, L),其中Y表示产出,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K表示资本投入,L表示劳动力。

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公式为A = Y / F(K, L)。

2.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改革,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能的提升。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然而,随着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中国面临着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的压力。

一方面,劳动力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增长率下降;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和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3. 估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估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主要包括计算式和计量模型。

计算式方法是通过计算产出和输入要素的数据来获得全要素生产率。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缺点是不考虑其他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计量模型方法是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经济学理论和统计方法来估算全要素生产率。

这种方法相对复杂,但能够更好地反映各种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4.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和分析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影响因素:1.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创新, 吸引国内外的研发投资, 并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2.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素质。

简述索洛经济增长模型

简述索洛经济增长模型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1. 引言索洛经济增长模型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提出的一种描述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该模型旨在解释为什么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能够持续增长,而其他国家或地区却陷入停滞。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以其简洁而有力的理论框架成为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

2. 模型概述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基于几个核心假设,包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储蓄和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起到关键作用;•经济体存在着递减边际回报。

根据这些假设,索洛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出(Output)表示为劳动力(Labor)和资本(Capital)两个要素的函数。

具体而言,产出可以写作:Y=F(K,AL)其中,Y表示产出,K表示资本存量,A表示技术水平,L表示劳动力。

函数F()则代表了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力的相互作用。

3. 技术进步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提高生产函数F()中的A来体现。

技术进步可以带来多种形式的效应,包括:•生产效率提高:同样的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可以创造更多的产出;•新产品和服务:技术进步可以带来新产品和服务,从而刺激需求和投资;•创新能力提升:技术进步可以促使企业和个人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认为,技术进步是累积性的,并且受到储蓄和投资水平的影响。

高储蓄率和投资率有助于积累更多的资本存量,从而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4. 储蓄与投资储蓄与投资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储蓄是指个人、企业或政府将当前收入留存下来以供未来使用的行为。

投资是指将储蓄用于购买资本品或其他生产要素的行为。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储蓄和投资水平对经济增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较高的储蓄率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投资可以带来新的生产设备、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培训,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出水平。

然而,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也指出,储蓄和投资存在递减边际回报的问题。

基于索洛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粗略分析

基于索洛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粗略分析
生变 量 。
本 折旧 , 资本存量就要增加 , 总产出随之上升 ; 反之 , 总产出随之 下降。这就说明 , 如上的人均 资本运动方程表达着整体经济 的运
行情况 。 3 均 资本 与 人 均 产 出 入
假 ‘ 设
平以增长率 g增长 。
_
曹g 、 从事发 明创造 和


索洛经济增长模 型
果时期 t 的人 均资本 为 t,那么时期 t 的人 均产出为 =厂 ) ( ,
时期 f l + 的人均投资为 ‘ ( ,时期 t 的人均重置投 资 “= ) +l 为 + = 。时期0 是经济的起始运行期。 总量生产函数 : y:F( ) K, () 1 随着各个 时期 t 的人均资本 t的不断上升 , 人均产 出将不断 人均产 出 Y=Y/ 人均资本 k L, =K/ , 而可得人均产 出 增加 。但 由于边 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 .人均投资增 加越 来越 L 从 函数 :Y= () ,J Y=,() i } 七 =F( L 1=F(, K/ , ) k1 ( ) ) 2 小。 同时 , 资本折旧却始终 以不变的 比例 在进行着。 这样一来 , 其 中Y K, 分别表示经济 中的总产出 、资本投入 和劳 动投 人均净投资越来越少 , , L 最终 下降到零 . 此时的储蓄完全用于补偿 入。 资本损耗 以维持资本存量不变 ,经济运行停 留在人均资本 k 上
投资与创业 21. 02 8
高校论坛
基于索 洛模 型对 中国经济增长的粗 略分析
尹 佩 玉
( 中南财 经政 法大 学统计 与 数学学 院 湖 北 武汉 4 0 7 ) 3 0 4
摘 要: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是通过研究经济增长的 因素以寻求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在现 实和理论分析的基 础上 构造 一 个 中国经 济增 长模 型 。主要 基 于 索洛 经济增 长模 型 , 国 民储 蓄率 、 费率 、 资率 、 济增 长率等 4 将 消 投 经 个 变量 纳入分析 , 出我 国经 济增 长的 因素 。相应 经济 增长政 策 的着 力点应放 在 转 变经济 增 长方式 、 大财政 性 得 加 教育投入、 提高人力资本存量、 以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 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等方面。 关键 词 : 经济增 长 ; 索洛模 型 ; 均 资本 ; 均 产 出 人 人

我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

我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

我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一、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理论溯源及实证分歧所谓经济增长收敛性(convergence)是指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对于一个有效经济范围的不同经济单位(国家、地区甚至家庭),初期的静态指标(人均产出、人均收入)和其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存有负相关关系,即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从而导致各经济单位期初的静态指标差异逐步消失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逐步成为发展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之一。

Bernard(1995)认为,“新古典模型最激动人心的特征之一是其在收敛现象中的应用”。

在经济世界化和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假说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实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而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没有使这个假说得到统一的确认,甚至还对这个假说的技术方法产生质疑。

但是,经济增长收敛性假说蕴涵的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为其作出更加广泛细致的研究。

Ramsey(1928)等的研究表明,在新古典框架内,对于一个封闭经济,各地区人均增长率可能与人均收入或人均产出水平存有反向关系。

特别地,如果存有相似的技术结构和偏好,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增长的速度要快,经济收敛现象就会出现。

Baumol(1986)在收集整理16个工业化国家1870年至1978年的人均收入数据加以回归研究后认为,自1870年以来,经济收敛现象在这些国家表现得非常明显。

Delong(1988)则通过两个疑问证实Baumol的结论不可信:其一,Baumol的实证样本时间跨度太长,一些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在其间已衰落为不发达国家;其二,实证检验误差太大,对1870年有些国家的人均收入估计是不准确的。

出于以上原因,难以证实收敛现象的存有。

20世纪90年代,对收敛性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

虽然在新古典框架内增长的收敛性得到确认,但是相关研究的实证分析过程却遭到了激烈的反对。

Rebelo(1991)认为体现新古典思想的收敛现象在世界经济中并不是普遍存有的,另一方面,他强调了内生增长理论的兴起。

由索罗模型看中国经济的发展

由索罗模型看中国经济的发展

索罗模型是经济增长分析中的经典模 型。该理论认为人均GDP(y),主要由固定资 产投资率(Sk)、固定资产折旧率(d)、人口 增长率(n)、技术进步率(g)、技术水平(A) 决定,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其中0<α<1。
其一个派生形式主要引入劳动力的 受教育水平h,认为人均GDP(y)除了跟上 述因素有关,还跟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有 关,其公式可表示为:
从表1中可以知道,由于人民日益对人 才的重视,意识到了人才资源对经济增长 的重要性,人才资本存量一直呈持续增长 的趋势。而人才资本密度的增长速度始终 慢于人才资本存量的增长,虽然我国一直在 实现计划生育政策,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 导致人才资本密度的增长幅度一直低于人 才资本存量的增长幅度。
根据表中的国内生产总值(Y)、资本 存量(K)、人才资本存量(T)、人才资本密 度(TM)四变量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线性回归 方法得到下表:
作者简介:董治国(1978—),男,大学本科,中级 会计师,现供职于河南同心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上接第81页)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 老衔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宏 大人才队伍。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制定符合 我国国情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划,形成各类 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发挥才 干的良好机制和环境。要善于利用国际国 内两种人才资源,做到自主培养开发人才 和引进海外人才并重,重点吸引高层次人 才和紧缺人才。各级各类高技能人才和农 村实用人才、青年人才、妇女人才和少数 民族人才等,在党和国家事业中有着不可 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纳入总体规划,认 真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具体方法可以遵循 以下的方法:
禁止,例外许可”的立法模式,但允许回 购的条件过于严格,在我国资本市场逐步 走向成熟,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大, 这种规定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索洛增长模型综述及几点思考

索洛增长模型综述及几点思考

索洛增长模型综述及几点思考对不含技术进步、含有技术进步、加入人力资本三种情况的索洛模型进行了简述;阐述了模型的不足之处,依据模型论述了中国经济发展中需注意的两个问题。

标签:索洛技术进步稳态经济增长一、模型假定1.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为科布道格拉斯形式,;产量Y,资本K,劳动L。

人均形式的生产函数。

令,,人均形式的生产函数为y=f(k,1),简写为y=f(k)=kα。

(1.2)2.生产函数的假定。

假定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x倍的资本和劳动投入将导致x倍的产出。

劳动和资本可以相互替代。

资本边际产品为正,,资本边际产品递减,。

假设经济是封闭的,经济均衡时将有储蓄等于投资即I=S+(T-G),这里只关注私人储蓄,忽略公共储蓄,方程变为I=S。

索洛模型假设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

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私人厂商对劳动、资本的使用遵循要素收入等于要素边际产品价值,使利润最大化。

再由方程(1.1)知劳动增长率为常数,即。

二、模型简述-没有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1.资本k的动态过程(1)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间的关系。

由于资本的边际产出递减规律,人均资本增加将导致人均产出增加,但将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资本的边际产出递减解释了经济将最终达到稳定状态而不是无限增长。

(2)资本积累方程。

人均资本的增长是储蓄超过折旧的部分,即(1,3),sY为投资部分I,dK为折旧部分。

人均资本k即资本劳动比K/L的的增长率等于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减去劳动的增长率,将(1.3)带入方程,得,即,最终有k’=sy-(d+n)k(1.4)。

(3)稳态的投资与储蓄。

当资本变化率k’为零时,方程1.4变为,sy*=(d+n)k*,此时储蓄sy*也即投资刚好弥补折旧和人口增长所消耗的资本,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将不再变化,实际投资等于为维持人均资本不变所必须进行的投资:k’=0,称k*点为稳态。

资本深化:sy>(n+d)k,人均资本投资超过了维持人均资本不变所必须的投资,人均资本增加。

宏观经济学索洛增长模型

宏观经济学索洛增长模型

7961.43
7684.58
7415.2
7328.92
0
美国 日本 德国 中国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加拿大 西班牙 印度 韩国 墨西哥 俄罗斯
图2-4 2006年主要国家GDP(亿美元)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43995 38533
34679
38636 35377 30689
5.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诺斯强调“增长的路径依赖”,认 为制度是经济业绩的潜在决定因素。制度一般指由社会强制执行的 社会行为规范和非强制性的习俗、道德、伦理、宗教、文化传统等 行为规范的总称。这里主要指经济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和具体经济制 度两个层面。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特定的、生产关系的本质规 定。具体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经济活动中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 形式,也就是构成制度的各种要素的具体结合方式及其行为规则等, 即通常所说的经济体制。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38156 39438 10612
16273 18296
24175 16678 15599
19268
0
中国
印度
日本 加拿大 美国
巴西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俄罗斯 英国
图2-6 2005年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GDP
45000
41854
40000 35000 300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中国 美国 日本 加拿大 德国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韩国 印度 巴西 俄罗斯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2 2005年主要国家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份额(%)

运用索洛残差法估算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

运用索洛残差法估算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
AY / Y- - a* A K/ K-8 △ L / L
过剩的现象 。 ( 二) 经济增长源泉分析 估算结果显示 , 在其他 条件保持不
变 的情况 下 , 1 9 7 9 — 2 0 1 0年中国 的经济
( 二) 数据来源 1 . 估算采用的总产 出、 劳动投入数 据来源于《 中国统计年鉴 2 0 1 1 》 。
1 9 7 8 3 6 4 5 . 2 柏1 5 2 3 8 3 7 . 0 1 9 9 5 1 8 3 0 9 . 2 3 4 7 l 2 . 5 I . 3 8 9 4
( 三) 使用统计软件
E v i e w s 7 . 2 对 hl ( Y 几) = L n( A) + a L n ( K / L , ) + 8 。 进 行 回 归 , 得 到 = 0 .
9 8 2 4 8 5 3 . 5 摘 要 : 本文运用索洛残差法估算 7 2 5 , B- - 0 . 2 7 5 ,检 验结 l
了1 9 7 9 -- 2 0 1 0年 中 国全 要 素 生产 率 果显示回归结果显著 。
l 9 8 3 5 3 舳- 3 4 6 4 3 6
两边 同时取 自然对 数有 : L n ( Y 1 ) = 1 . 6 5 %之间平稳波动 ,这可以归 因于 比
o t + c t L n ( K) + 3 1 L n ( L)
较有成效的市场化改革。
3 . 2 0 0 8 — 2 0 1 0年 , T F P 的 增 长 率 非
我们假设 + B : 1 ,即规模收益 不
学 术 纵 横
产 出增加 , 是剔 除资本 、 劳动投 入贡献 1 9 7 9 - - - 2 0 1 0年 中国全要 素生产率的增 后得到的残差 , 也就是索洛残差。 二、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我们将利 用索洛残 差法估算 中 国

结合索洛模型分析我国经济增长

结合索洛模型分析我国经济增长

结合索洛模型分析我国经济增长1经济增长理论概述经济增长理论成为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索洛等人建立的新古典增长理论。

索洛最早提出的增长理论源于对哈罗德一多马增长理论中的缺陷的修正。

为了克服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的局限性,索洛、斯旺、和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类新的增长理论。

这类模型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认为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的!刀锋式的增长路径是可以避免的,充分就业的稳定增长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调整生产中的劳动与资本的配合比例来实现。

同时,索洛等人还指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不是资本积累和劳动力的增加,而是技术进步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索。

因而存在一个最优的储蓄率,使得人们的消费水平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达到自身的最优化。

消费是连接生产与再生产的关键环节,既是生产的终点,同时也是生产的起点,消费的增长必然会促进生产的增加,从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因此消费或储蓄跟经济增长之间,应当保持恰当的比例关系才会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储蓄率过低,经济发展往往缺乏后劲,而储蓄率过高,则会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需求,使得投资不足,导致生产的萎缩。

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需求不足仍很突出,消费市场一直难以启动,投资需求特别是民间投资需求不旺,直接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因此,要保证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必须将储蓄进行分流,既要提高消费的比重,又要有效地将部分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扩大市场需求,拉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2.3大力引进外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我国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与发达国家不尽相同,经济的最终稳态也不会相同,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相对落后,人均资本存量相对于发达国家较低却是不可否认的现实。

因此,为了避免贫困陷阱,我国应该大力投入资本,提高人均资本存量。

突破k点分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最终能够稳定在一个相对较高资本存量水2索洛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启示2.1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积极发展科学技术索洛的增长理论假定生产函数是新古典的,具体形式为:Y=F(K,AL)。

基于索洛模型的中国储蓄和经济增长的思考

基于索洛模型的中国储蓄和经济增长的思考

作者简介 : 孙振坡 (9 5 )女 , 18 一 , 河北三河人 , 士研 究生 , 事国际金 融与投 资研 究。 硕 从

l 一 0
( ) 量 经 济 模 型 分 析 二 计 下 面 通 过 一 个 简 单 的计 量 经 济 回归 模 型 来 进 一 步 阐 释
金融 工具的 品种 有 限 , 能满足 不 同投 资者 的需 求 , 不 使一部 分投资无法 向投资转化[ 其次 , 5 1 。 国有银行 的主导地位 限制 了 竞争 。 目前 中国从 储蓄 向投资转化 , 主要通 过国有银行作为 金融 中介从存款转 向贷款 。 这种带垄断性 的资金供求市场会
5 ~7 0 O岁的人群具有维持较高储 蓄率和避免任何形式债务
的倾 向 ; 此外 , 随着 中国经 济的快速增 长 , 人们 的收人也在 增加 , 这也造成 了储蓄的增加 , 尤其 是具有较高储 蓄倾 向的
长期 来讲 , 高储 蓄率并不 能维 持经济 的高速增长 , 经济 的持 续增长最终要归 因于技术 的进步 。但是 , 高储 蓄率影 响产 出 水平 和生 活水平 , 储蓄率的上升将会 导致 一段 时间内的更高
● ●
中国居 民一直保持 的极 高的储蓄率是 由多方面 因素导
致的。储 蓄节俭 自古 以来是 中华 民族 的传统美德 , 受此历史 文化因素的影响 , 中国居 民相对喜欢储 蓄 ; 市场化 改革使得
. .
● ◆◆ ● ◆◆ ◆◆ T ● ◆◆ ◆◆
◆GP ( D 亿元 )
人们 以前享有 的福利逐渐消失 , 加之现今 社会保 障体制 的不
资转化环 节的低效性 决定的 。因此 , 5需要 完善相 关体制 , 中1 1 加速技术进步 , 使储蓄~ 投资渠道保持畅通 , 动经济高 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经济增长的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经济增长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经济增长理论的三次革命·······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经济增长理论的第一次革命—哈罗德—多马模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2)经济增长理论第二次革命—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3)经济增长的第三次革命—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基于索洛模型的实证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索洛模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利用索洛模型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摘要:本文首先通过介绍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演变,然后利用索洛模型选取1978年—2009年数据建立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技术进步、资金投入、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反映了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得出技术进步是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源泉,而且为了提高我国的人均收入必需控制人口增长。

关键词:索洛模型,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理论,科技进步.Abstract: The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he evolvement of the economic growth theory. Then the Solow Model and the data from 1978 to 2009 are used in the paper by which the influence of capital, labor and technique progress on the country’s economic growth is analyzed,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brought about by technique progress, capital and labor input is calculated. Then analyze the reasons of constant economic growth,and the population growth should be controlled strictly.Key words: Solow Model, economic growth, asset price inflation,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一)经济增长的定义关于经济增长的定义,一直是经济学中争论的焦点,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认为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某个地区能够生产出的所有产品在一个长时期内能够保持的不断增长,也就是说该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总产出的不断增长。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经济增长是值平均人口的实际产出,即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

通过对当前学术界对其定义的研究进行综合,得出经济增长总的来说是国民经济总产出的持续增长。

如果考虑到人口增长与价格波动这两个因素,经济增长则值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

事实上,一国的实际国民经济总产出的增长率与该国人均实际产出增长率是密切相联的。

由于实际总产出的增长率减去人口的增长率等于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率。

因此,如果一国的人口增长率保持不变,那么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将随着实际总产出的增长率的变化同比率改变,如果一国的实际总产出的增长率保持不变,那么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将随着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同比率变化。

(二)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通常以经济长期增长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在经济长期增长过程中的作用。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始于亚当·斯密在1776年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他指出,所谓国民财富就是国家所能生产的所有产品的总量,且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

要想使国民财富增加,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基本途径:一是要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二是要增加劳动量的投入。

其后,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大卫·李嘉图强调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尽管早在18世纪经济增长研究就已经开始,但一直没有人能给出有关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

直到20世纪40年代前后,哈罗德和多马各自发表了长期经济增长模型,且见解颇为相似,因此,主流经济学家将哈罗德和多马的理论看作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出现的标志。

(三)经济增长理论的三次革命(1)经济增长理论的第一次革命—哈罗德—多马模型19世纪70年代前的经济增长理论可以统称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它由重商主义、重农学派和古典经济学三个学派组成。

重商主义者的观点中,只有黄金白银才是真正的国民财富,而对外贸易是财富的唯一源泉。

他们认为要想使一个国家的经济有所增长,必需加强对外贸易的发展,并且在对外贸易中要坚持多卖少买或不买的原则;同时他们认为政府在经济增长中应发挥特别的作用,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大力发展出口工业,并且采取一些措施(如关税)保护国内工业,提高国际收支盈余。

重农学派对重商主义的观点提出了批判,他们认为农业才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来源,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古典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走向成熟的阶段,对经济增长问题进行了诸多相关的研究,其创始人威廉配第对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大卫·李嘉图在其经典著作《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中分析了报酬递减规律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

他认为当耕作完所有的土地以后,工业报酬的递减速度将会低于农业报酬递增的速度,从而将导致一国的总产值降低。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分析了一国经济增长的条件以及促进或阻碍经济增长的原因,提出了许多与经济增长理论有关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基本理论。

马尔萨斯则从其人口的几何级数增长定律和生活资料的算术级数增长定律出发,得出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将会达到一个均衡状态,使普通工人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状况的理论,这对上个世纪的经济增长极限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0世纪40年代后期,因为边际学派在这这个时期处于领导地位,经济增长理论与第一阶段的经济增长理论有一个断层。

边际学派主要分析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微观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很少涉及宏观经济方面的问题。

直到凯恩斯革命性地建立了宏观经济学,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才终于开始真正的兴起,各派经济学家也纷纷构建了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型。

其中哈罗德的《动态理论》和多马的《资本扩张,增长率和就业》被公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开端,他们的理论合称哈罗德—多马模型。

(2)经济增长理论第二次革命—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罗伯特·索洛教授创立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有一定的假设前提: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完全竞争经济和外生技术及其收益不变。

该理论认为,外生技术的增长率固定时,经济将稳定增长,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消费都以固定的增长率增长;当外生技术水平处于稳定不变的状态时,经济将不能够得到增长。

因此,经济的持续增长取决于资本的积累、劳动力投入和技术进步,其中技术进步是主要动力,并且从长期来看可称为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

新古典增长理论还有另一个重要假设: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各国的技术条件都一样。

并由此得出结论:各个相互独立的国家有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率趋于一致的倾向,在各国间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这种倾向将更会加强。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表达式可表示为:上式中Y Y ∆、K K ∆、L L∆分别表示经济增长率、资本增长率和劳动力的增长率,λ、α、β分别表示技术进步的增长贡献率、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系数。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经济增长率的变动不仅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的增长率,而且还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对产量增长相对作用的权数,以及技术的进步。

(3)经济增长的第三次革命—内生经济增长理论1983年保罗·罗默提出了生产四要素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将科技进步作为经济增长更为重要的一个要素。

他所说的经济增长四要素是指资本、非技术劳力、人力资本和新思想。

其中所提到的新思想,即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进步不仅能使自身收益得到递增,而且能使其他要素投入的收益也得到递增——比如资本和劳动,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的收益递增,保证经济增长的持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