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学 01
2024年《财政学》第01章课件
2024年《财政学》第01章课件一、教学内容1. 财政学基本概念2. 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3. 财政的职能和任务4. 财政政策及其分类二、教学目标1. 掌握财政学基本概念,理解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
2. 了解财政的职能和任务,认识财政政策的重要性。
3. 学会分析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为实际经济运行提供指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财政政策分类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财政学基本概念、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财政的职能和任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析我国近年来的财政政策,引发学生对财政学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财政学基本概念、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
3. 财政的职能和任务:(1)介绍财政的四大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社会公平。
(2)分析财政任务: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4. 财政政策及其分类:(1)讲解财政政策的概念。
(2)分析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
5.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我国近年来实施的财政政策,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6.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财政学基本概念2. 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3. 财政的职能和任务4. 财政政策及其分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财政学基本概念。
(2)分析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
(3)论述财政的四大职能及其任务。
(4)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
2. 答案:(1)财政学基本概念:研究政府收支活动、财政政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目标,私人财政以满足个人需求为目标。
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影响。
(3)财政的四大职能及其任务: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收入分配(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经济稳定(维持宏观经济稳定)、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地方财政学5篇
地方财政学5篇第一篇:地方财政学1、如何控制地方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1)明确政府职能,精简机构(2)完善行政经费定额和考核办法,坚持支出程序,加强检查监督。
(3)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提高行政效率(4)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强化预算约束(5)加强行政成本意识3、一、我国现行财政体制对地方财政的影响(一)财政层级过多,基层财政资源进一步弱化,地方财政困难加剧我国存在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行政体制和与其配套的财政体制,在五级政府架构与分税分级财政逐渐到位之间,存在过多的财政级次分割政府间财政能力,从而弱化地方政府财政资源,加剧了地方财政困境。
突出表现在“市管县”财政体制下,一些地级市自身财力缺乏,为确保本级良性运转,采取对下级县或“代管”县级市进行“抽血”。
如广西省的东兴市是防城港市的“代管”县级市,2003年上级拨给东兴市的各项专款3000多万元,到年底仍有900多万没有划进账。
(二)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不清、收入划分不规范,使地方财政陷于困境之中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政府在掌握中央税收和共享税收入征管权的前提下,采取“存量不动,增量调整”的办法,实现对地方财力的集聚,而事权却不断下移,使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陷于困境之中。
一是中央政府过度集中地方财力。
分税制改革前后各16年间,中央与地方年均财政收入结构,由1978年至1993年的年均29.85%:70.15%调整为1994年至2009年的年均51.59%:48.41%。
一是中央政府过度下放支出责任。
分税制改革前后各16年间,中央与地方年均财政支出结构,由1978年至1993年的年均42.00%:58.00%调整为1994年至2009年的年均29.06%:70.94%。
可见,实行分税制改革前后各16年间,中央年均财政收入比重大幅提升,增幅高达72.83%;而中央年均财政支出比重大幅下降,下幅高达30.81%。
(三)省以下财政体制不完善,使基层财政深陷困境1994年分税制改革主要涉及中央与省级之间财政关系的调整,而省以下财政体制未做实质性的改变,其财力分配上的矛盾转移到省以下地方各级政府,导致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清、事权与财权不相匹配。
地方财政学01
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
也称公共部门经济学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公共部门 VS 私人部门(Private Sector) 公共部门即各级政府组织,私人部门即
居民(家庭)和企业 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的经济活动及其后
果(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
11
为什么需要政府?
防止外来侵略,保护个人利益不受社会其它成 员的剥削,建立于全社会成员均有利的不可缺 少的公共设施,协调各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 系,所有这些都非分散的单个个人能力所及。
因此需要创建政府这么一种组织机构来为全体 社会成员履行这些公共职责,提供供全体成员 所共同消费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以保证能更好 地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 水平。
林达尔(Lindahl)《公平税收:一个积极的解决方 案 》(1919),提出了“自愿交易理论”
两个传统的汇合
马斯格雷夫(Musgrave)《公共经济的自愿交换理论》 (1939),发展了林达尔的自愿交换理论
布坎南(Buchanan),发现了尘封的维克塞尔的作品, 受其启发,发表了《政府财政的纯理论》(1949)
图1-4(课本第10页)。
26
课程安排
一、导论 二、地方财政职能 三、税收划分理论 四、政府间转移支付理论 五、财政体制 六、地方财政支出 七、政府采购 八、地方财政收入 九、地方财政管理
27
方法论Ⅰ
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 (解释为什么) 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演绎法(假设→结论)
24
地方财政的特点(续9)
(五)地区间的差别性和流动性(续2) 地区间不仅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而且在市场经
地方财政学第一章 财政职能划分与地方公共产品(讲义提纲)
第一章财政职能划分与地方公共产品第一节财政职能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划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总体上可以把财政职能概括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与增长等三大职能。
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在实施财政职能时的侧重点和范围有所区别。
一、资源配置职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承当资源配置职能是指财政通过收支活动,将社会总资源在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进行合理配置,以供给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供给的公共产品。
中央政府——供给全国公共产品;地方政府——供给地方公共产品。
二、收入分配职能——主要由中央政府执行市场分配会造成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因此需要政府的介入。
市场分配造成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在于:市场机制中按奉献分配的原则造成了收入分配中的巨大差距;市场经济下的财产私有制加深了市场机制下的贫富两极分化。
财政分配收入的职能,就是调节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使之符合社会上认为的“公平〞或“公正〞的分配状态。
收入分配政策手段主要是税收和社会保障支出。
从理论上讲,收入再分配主要应由中央政府执行。
在市场经济中,一国内部各地区之间的商品、资金和人员的流动应该是没有任何障碍的。
经济主体的流动性束缚了地方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努力。
需要指出的是,地方政府并不是一点收入再分配职能都发挥不了。
特别是在商品、资本和人员等要素的地区间流动受到限制时,地方财政的再分配功能是很强的。
三、经济稳定职能——主要由中央政府执行经济稳定职能的目标就是调节经济运行,实现物价水平稳定、充分就业,最终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讲,经济稳定的职能应由中央政府来执行。
原因在于:首先,地方政府旨在稳定本地经济的财政措施会因“贸易漏损〞的存在而变得无效。
其次,地方财政因缺少可用于稳定经济的政策工具,因而难以承当此重任。
当然,地方财政在经济稳定方面的作用很小,并不意味着地方财政与经济稳定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中央财政在对经济进行调控时,也必然会考虑到各项调控措施对地方财政活动的影响。
财政学-第1章财政的起因与相关职能(ppt41)
通过财政支出、税收政策和公债政策等手段,调节经济周期波动, 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重要性
经济波动会导致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 稳定,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手段进行干预和调节。
03 财政支出
购买性支
01
02
03
维持性支出
这类支出主要用于维护公 共部门的正常运转,如政 府机构、公共设施等。
实现方式
通过公共投资、政府采购、财政 补贴等手段,将资源从私人物品 转移到公共物品的提供,实现资
源的合理配置。ຫໍສະໝຸດ 重要性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无法克 服外部性、公共品和垄断等问题, 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手段进行干预,
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
定义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政策和转移支付等手段,调 节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财政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财政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提供基础设施、 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物品和服务,调节经济运行, 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等。
02 财政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
定义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通 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引导和 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弥补市场 缺陷,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满足
社会公共需要。
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可能导致私人部门投 资和消费的减少,即挤出效应 。
时滞效应
财政政策从制定到实施需要一 定的时间,可能存在时滞效应 。
不确定性效应
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 不确定性,影响政策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经济建设支出
这类支出主要用于促进经 济发展和建设,如基础设 施建设、产业扶持等。
地方财政学-第一章--地方财政导论
第四页,共42页。
第一章 地方财政(cáizhèng)导论
❖ 二、现行地方财政体系 ❖ 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而国家职能是通过各级政权
第二十页,共42页。
第一章 地方财政(cáizhèng)导论
❖ 3、省财政作为本地(běndì)地方财政的领导机关,承担着 组织本地(běndì)方财政分配平衡的责任。对于经济基础不 同的各市县,按照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的原则,进行一定 程度上的财源调剂,以促进各地财力的平衡。
第二十一页,共42页。
第十八页,共42页。
第一章 地方财政(cáizhèng)导论
❖
三、地方各级财政在地方财政体系中的地位
❖ (一)省财政(包括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是地方财政的主导
❖
1、省财政担负着为中央(zhōngyāng)和地方筹集财政资金,调节本省区财政经
济的重任。省财政的状如何,是地方经济的综合反映,直接关系到中央
地方财政组成。而地方财政体系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 市、县、乡组成。
第六页,共42页。
第一章 地方财政(cáizhèng)导论
❖ 三、地方财政建立的条件 ❖ (一)一级事权 ❖ 就是要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从理论(lǐlùn)
上讲就是根据财政分权理论(lǐlùn)和公共产品受益范围 的层次性来划分。
程度上决定着全国工作效果的好坏。
第十六页,共42页。
第一章 地方(dìfāng)财政导论
❖ (二)从国家预算收支执行来看
❖ 从预算收入来看,地方财政在财政收入征 集中起着主导地位。从预算支出来看,国家 预算支出的70%左右要通过地方财政实现, 地方预算的执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预算收 支任务(rèn wu)的完成。
地方财政学 第一章
•
•
交通和通讯
区域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作为系统,必须要有沟通 和联系的物质渠道,这种渠道就是区域交通运输网络和邮电通讯 网络。如果没有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这样的网络,区域经济作为 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系统就不可能存在。区域经济的形成,要 靠交通运输渠道的开拓;区域经济的有效运行,要以交通运输和 邮电通讯为重要纽带;区域经济空间范围的完善和活动强度的增 加,也首先取决于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设施的延伸和发展。由此 交通和通讯作为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予以重视。
• •
资本因素
资本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投入要素之 一。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区域优势的确立,都离不开资本的存 量与增量。罗斯托认为:投资率的提高是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 在正常的人口增长和资本——产值率的情况下,人均国民产值要 取得有规律的、实质性的提高,从逻辑上说,净投资率必须达到 10%左右。在一般情况下,资金投入的增加以扩大区域经济的规 模和提高区域的经济的产出水平,资金投入的增加是同经济规模 与经济增长成正比的,一个区域投入的资金越多,区域经济活动 的规模就越大,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就越高。
•
• 因此,一方面,区域经济基本上都是以一定范围的行政区 划作为地域空间单元;另一方面,一定范围的行政区划,也总是 把其行政区划内的经济活动作为一个国民经济的组织单元和社会 经济综合体,履行经济调控职能,实施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 和措施。
• • 区域经济及其特征
• • * 其一,宏观背景的一致性。我国的行政区域不是一个独立的 政治单元,区域之间没有国界与边防,区域经济运行与发展是在 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下进行的,一般不存在根本的政治制度背 景的差异。同时,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态势以及国家主要的 宏观经济政策,是区域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共同的宏观环境。当然 ,泛珠三角是一个特例。 •
地方财政学地方财政导论
第一章 地方财政导论
❖ (三)一级税法立法和管理权限
❖ 要成立一级独立的预算,就必须划归一定的税收收入作 为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并赋与一定的税收立法和管理权限, 包括一定的税收开征权、停征权、税率调整权和税收征管权 等,否则会造成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脱节。
❖
第一章 地方财政导论
❖ (四)一级国有资产产权 ❖ 我国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有资产
第一章 地方财政导论
❖ 引 言: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市场取向的分权化改革,
这种分权化改革表现在财政体制上,就是对地方政府放权让 利,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支范围,确定中央与地方的责任。 经过“分灶吃饭”、“财政包干”、“分税制”等体制改革, 打破了地方财政处于依附地位的格局;分级财政的局面已初 步形成,初步造就了地方政府的利益主体地位。
第一章 地方财政导论
❖ 不可否认,这些改革在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权和财力的 同时,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责任。
❖ 于是,在多级财政体制下,如何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 收支范围,如何加强地方财政建设、开拓地方财源、发展地 方经济,地方政府应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等 问题越来越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
第一章 地方财政导论
❖ 一级政权由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一级政府组成。 ❖ 与这一政权结构相适应,我国财政体系由中央财政和地
方财政组成。而地方财政体系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地 级市、县、乡组成。
第一章 地方财政导论
❖ 三、地方财政建立的条件 ❖ (一)一级事权 ❖ 就是要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从理论上讲就是
根据财政分权理论和公共二、现行地方财政体系 ❖ 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而国家职能是通过
各级政权去实现的。各级政权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经济任务, 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财政分配权利,以取得相应的财力保证。 ❖ 因此,财政体系的组成必须与国家的政权结构相适应,即有 一级政权,应有一级财政。
第1章 导论 《地方财政学》
01
CHAPTER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多级政府与地方财政
第一节 多级政府与地方财政
政府组织表现出清晰的、内在的层 次性。根据行政级次,可以将政府分为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是为治理国家部分地域的 社会事务而设置的政府单位。
多级政府的存在是地方财政产生和 存在的基本前提。
中央 政地府方 政府
第一节 多级政府与地方财政
二、多级政府体系中的地方政府
(一)对于地方政府的不同理解
根据《辞海》的解释
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 对称。这一定义将除中 央政府以外的所有政府 都归于地方政府。
《中外政治制度大辞典》 广义的地方政府是与中 央政府的对称。
狭义的地方政府则是直 接治理一个地域及其居 民的一级政府,即基层 政府。
二、多级政府体系中的地方政府 (三)单一制国家政府体系中的地方政府
单一制国家通常只有一部宪法和一套政府体系,国家的
一切权力属于中央政府。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采取了单一制的 组织形式,如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瑞典、 土耳其、埃及、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新西兰,还有中国 等。
第一节 多级政府与地方财政
第六章至第八章研究我国地方财政的现实运行状况。
关键概念
地方 分权 型单 地方一制 政府国家
中央 集权 型单 一制 关国键家
概念
中央 财政
地方 财政
第一节 多级政府与地方财政
1.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
(1)英国 英国地方政府制度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1)地方政府具有法律人格和独立地位,它能以自己的名义享受 权利、承担义务,在法律范围内负责广泛的地方事务。 (2)地方政府以地方议会为核心代表机关。 (3)在中央,没有单独设立统一主管的负责地方政府事务的部门, 而是按地区分别设立苏格兰事务部、威尔士事务部和北爱尔兰事务部; 对英格兰地区事务,则主要由副首相府主管。在地方,政府间的职责范 围大多相互分立,各级政府无隶属关系。
地方财政学(word版)
导论一、什么是地方财政学:又称地方公共财政学,也叫地方公共部门经济学,它是研究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描述和分析地方政府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地方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地方财政学侧重研究地方政府的微观经济职能,重点研究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活动。
二、什么是政府:关于政府有两种不同观点:政府有机论和政府机械论。
政府有机论—社会凌驾于个人之上,由政府代表国家制定社会目标。
政府有机论将社会视为自然的有机体,每一个人都是该有机体的一部分,政府是有机体的心脏。
个人只有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才有意义,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政府(国家)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政府机械论—将政府(国家)看作是个人为了更好地实现其个人目标,而人为设立的东西。
据此,处于舞台中心的是个人,而不是群体。
根据这种观点,没有了个人,也就没有了政府(国家),因此,个人是一个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主体,个人是社会的基础。
地方财政学以政府机械论为基础。
三、地方财政学的主要内容1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市场有效→市场失灵→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宏观经济稳定增长2、地方政府决策机制:公共选择3、地方政府支出活动:地方政府商品和服务供给4地方政府收入活动:税收、使用费、地方债等第一章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一、竞争市场效率(一)帕累托效率:如果不使他人的境况变坏就不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则当前资源配置就是帕累托效率配置。
帕累托改善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在没有任何一个人境况恶化的情况下使得至少一个人的境况改善。
(二)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假设:所有生产者和所有消费者都是完全竞争者 (比如不存在市场影响力);存在所有各种产品的市场。
给定这些假设条件,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表明,资源配置必然会出现帕累托效率结果。
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必然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
二、市场失灵1.垄断(1)自然垄断:规模经济派生的垄断:一定技术条件下,一个厂商平均成本在产出数量满足整个市场需求时仍然处于下降阶段,因而在这个市场上让一个厂商提供所有供给可能成本最低即最有效率,而更多厂商同时进行生产则缺乏效率。
地方财政学
地方财政学地方财政学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地方财政学概述一、地方财政的产生(一)随着多级政府的出现而形成的(二)各级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合理分工,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二、地方财政的特点(一)各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稳步增长,已构成各国财政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方财政支出与全部政府支出的比重一般均为2/3年我国地方财政支出占GDP的18.6%,占全国财政支出的82.2%基本背景是城市化与人口不断增长我国还应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加以解释(二)我国地方财政主要支出项目为教育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三)地方总收入中,各项税收约占85%(四)省以下各级地方财政中的预算外资金数额较大96年起,地方预算外资金构成:行政事业性收入基金、附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乡镇自筹统筹收入其他收入(五)地区间的差别性及由此引起经济资源的流动性将影响地方政府的政策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我国实行中央、省、市(区)、县、乡五级政府体制第二章地方财政职能第一节资源配置职能一、含义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地方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由地方政府行使该职能(一)地方性公共产品及其有效供给大多数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有明显的地域限制,由中央政府统一提供公共产品会产生福利损失。
结论:若一国范围内各地公共产品需求差异很大,且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采取分权的提供方式,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进社会福利。
(二)最佳的辖区规模在既定的公共产品和劳务提供水平下,地方辖区的规模有一定的限度。
显然,地方辖区的规模和该地的居民数是相互决定的。
可以从三个层次分析:既定公共产品水平下最佳居民规模的决定既定居民规模下最佳公共产品的决定最佳组合的决定介绍桑德勒和祁哈特(Sandler,schirhart,1980)的研究成果该模型假定收益没有外溢假定辖区居民都具有相同偏好假定随着公共产品数量的增加,其边际成本是递增的现实中,不能期望每一种公共产品都要由不同规模的辖区提供(三)蒂博模型(Tiebout Model)的主要内容及理论价值在竞争性的辖区间,人们可根据对公共产品和相关税率的偏好决定居住地,实现自由和无成本的流动,此时资源也能达到最佳配置。
地方财政学复习资料汇总1
名词解释:1.财政联邦主义:是指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划分,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关制度。
或者说,财政联邦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财政分权,就是给与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并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决定其预算支出规模与结构,其精髓在于使地方政府拥有合适与合意的财政自主权进行决策。
2.偏好误识: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中央政府在确定公众个人偏好的边际消费替代率时是带有随机性的,存在“偏好误识”,从而错误地把自己的偏好强加到全体国民头上。
3.地方财政能力:狭义: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是指各级地方政府为满足公共需求(提供公共物品满足属地居民需求),从当地资源中汲取财政收入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通常是指实际财政收支能力与地方财政调控能力,即财政能力的静态体现。
广义:从现象动态发展、监督与管理、市场运行等多层次多角度来考察。
包括地方财政的综合与核心能力、配置与调控能力、现实与潜在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
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般地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
5.转移支付:在财政支出中与购买支出相对应,它是指公共部门无偿地将一部分资金的所有权转让给他人所形成的支出,无偿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6.财源:能够对财政提供收入贡献的经济源泉。
7.地方财源建设:地方财源建设即地方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依据地方经济和财政的需要,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对地方财源进行规划、培植、拓展等,是地方财源达到充裕和优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8.费收入:地方政府的费收入是地方政府提供的准公共产品的部分补偿。
9.购买性支出: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10.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性、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11.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就是一定财政年度内地方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地方财政支出总额。
地方财政学整理资料
题型:名词解释、辨析、简答、综合第一章导论一、地方政府的特点身份的双重性:地方政府既是本辖区选民利益的代表,要维护本辖区选民的利益;同时又是中央政府在本地区的代表,要维护中央政府的利益,贯彻中央的政策和主张。
职能双重性:各国地方政府,一般都有双重职能:执行职能和领导职能。
执行职能是地方政府要执行中央政府的政令,推行中央政府的政策。
领导职能,是地方政府对其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内的行政事物进行管理和领导,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地位隶属性:这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地方政府既是隶属于同级的权力机关,又隶属于上级行政机关;另一种情况是地方政府仅有一重的隶属关系。
权利的有限性:地方政府不是一个全权的政府,这也就同时意味着地方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
地方政府的权力主要受两个方面的限制和制约:一是受管辖范围的限制和制约,即地方政府只能在其所辖的行政区域内行使权力,而不能超越其所辖的行政区域。
二是受法律和政府权力的制约,在绝大多数国际,地方政府的权力都由法律做出专门的或原则的规定,地方政府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形式权力(依法行政)否则就是违法。
二、地方财政存在的依据(一)国家管理的层级性1、财政与国家职能的实现: 1)国家职能与财政2)财政对社会管理职能实现的作用2、国家与国家管理的层级性:1)从公共物品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改善公共物品的质量,贴近民众需要。
2)从行政管理效率的角度看,行政管理成本最小化,增强政府责任感,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提高可治理性。
3)从政策创新的角度政策实验和创新。
(二)公共产品的层次性1、公共产品需求的层次性(1)财政与公共需求的关系公共需求: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具有不可分割性的共同利益的需求。
具体体现在公共物品上。
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决定了公共需求只能通过政府财政活动集中提供或者由具有政府性质的社会管理机构来满足。
(2)公共需求与公共物品的层次性按受益范围和效用溢出程度划分:全国性的,准全国性的、区域性的从横向划分:基础性、管制性、保障性、服务性2、公共物品供给的层次性受益的空间性决定了提供的层次性。
《地方财政学》课件
非税收入的规模和结构受到政 策法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 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需要规范 透明,防止乱收费、乱罚款等 现象的发生。
公债收入
公债收入是地方政府通过 发行公债筹集的财政收入 ,包括建设公债和财政公 债等。
公债收入的规模和结构受 到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 况、信用评级等因素的影 响。
地方财政政策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总结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地方财政政策的发展趋势和展望对于制 定和实施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财政政策的发展趋势
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
地方财政政策的展望
加强政策协调、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参与度、加强国际合作等。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地方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的来源
地方税收收入
指地方政府根据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征收的各种税收收入 。
非税收入
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 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 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的财政性资金。
付等。
地方财政体制的运行机制
02
阐述地方财政体制的运行原理,以及各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
系。
地方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03
分析当前地方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
地方财政绩效管理
地方财政绩效管理的概念与意义
解释地方财政绩效管理的定义,阐述其对于提高财 政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性。
ABCD
公债收入具有期限长、利 率低等特点,可以满足地 方政府的长期资金需求。
公债收入的发行和管理需 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规 定,确保市场公平、公正 和透明。
《财政学》第01章课件
编号:__________ 《财政学》第01章课件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财政学》第01章课件目录一、教学内容1.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1.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1.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二、教学目标2.1 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2.2 掌握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2.3 能够运用财政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3.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3.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课件4.2 教材4.4 黑板4.5 粉笔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2 讲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5.3 介绍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5.4 阐述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5.5 课堂互动与讨论六、板书设计6.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6.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6.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七、作业设计7.1 课后习题7.2 案例分析7.3 研究性作业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价8.2 教学方法的改进8.3 学生的反馈与建议九、拓展及延伸9.1 相关课程推荐9.2 学术研究动态9.3 实践与应用案例分享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1.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1.1.1 财政的定义1.1.2 财政活动的基本形式1.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1.2.1 财政学的起源1.2.2 财政学的发展历程1.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1.3.1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1.3.2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二、教学目标2.1 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2.1.1 财政的定义2.1.2 财政活动的基本形式2.2 掌握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2.2.1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2.2.2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2.3 能够运用财政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3.1.1 财政的定义3.1.2 财政活动的基本形式3.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3.2.1 财政学的起源3.2.2 财政学的发展历程3.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3.3.1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3.3.2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课件4.2 教材4.4 黑板4.5 粉笔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1.1 情景引入:介绍财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1.2 提出问题:什么是财政?财政有哪些基本形式?5.2 讲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5.2.1 讲解财政的定义5.2.2 讲解财政活动的基本形式5.3 介绍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5.3.1 介绍财政学的起源5.3.2 介绍财政学的发展历程5.4 阐述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5.4.1 阐述财政学的主要内容5.4.2 阐述财政学的研究方法5.5 课堂互动与讨论5.5.1 讨论财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5.5.2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5.6.2 复习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六、板书设计6.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6.1.1 财政的定义6.1.2 财政活动的基本形式6.2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6.2.1 财政学的起源6.2.2 财政学的发展历程6.3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6.3.1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6.3.2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七、作业设计7.1 课后习题7.1.1 完成教材后的课后习题7.1.2 针对本节课内容设计的课后习题 7.2 案例分析7.2.1 分析财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7.2.2 分析财政学的发展历程案例7.3 研究性作业7.3.1 针对财政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7.3.2 针对财政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价8.1.1 学生对财政学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8.1.2 学生对财政学起源与发展的掌握程度 8.2 教学方法的改进8.2.1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8.2.2 针对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改进8.3 学生的反馈与建议8.3.1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8.3.2 分析学生的建议并进行改进九、拓展及延伸9.1 相关课程推荐9.1.1 推荐与财政学相关的课程9.2 学术研究动态9.2.1 介绍财政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9.3 实践与应用案例分享9.3.1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1.1.1 财政的定义1.1.1.1 财政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是指政府为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求,通过税收、发行债券等手段筹集资金,并进行支出管理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地方财政的特点(续1)
(二)支出种类 2003年地方财政本级支出总额为17230亿元,主 要的支出项目有文教科卫事业费(23.17%)、 基本建设支出(11.07%)、行政管理费(9.62 %)、公检法支出(7.14%)、社会保障补助 支出(6.49%)、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 业事业费(5.80%)…… 除地方本级支出外,地方上解中央的支出为600 多亿元。
25
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
我国是实行中央、省、市(地区)、县和乡五 个级次的政府体制。根据2003年的统计,我国 现有省一级的政府(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31 个[1],其中包括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 辖市;市(地区)级的政府333个,其中包括 51个地区和282个地级市;县级政府2861,其 中有374个县级市,845个市辖区;乡镇级政府 44067个。 [1] 不含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图1-4(课本第10页)。
18
地方财政的特点(续3)
(三)收入来源 2003年地方本级总收入为9850亿元,其中来自各项税 收的收入8413亿元,占总收入的85.41%,主要税种为 营业税(28.10%),地方增值税(18.39%),企业 所得税(11.97%),个人所得税(5.76%)城市维护 建设税(5.55%),农业税(4.30%),契税 (3.64%)。 地方本级收入还包括教育费附加收入,征收排污费和 城市水资源费收入等其他一些收入。 除了地方本级各项收入外,地方还从中央得到8000亿 元左右的补助收入。这样,地方总的财政收入为18000 亿元左右。
24
地方财政的特点(续9)
(五)地区间的差别性和流动性(续2) 地区间不仅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而且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各地区间还存在着流动性。而正是 这种流动性,使得地区间的差别性更加复杂化。 地方财政学要研究包括人员在内的各种要素在 各地方辖区间的自由流动问题。 地区间要素的流动对地方财政执行其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和发展本地区经济等方面的职能将产 生重要影响。
3
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
也称公共部门经济学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公共部门 VS 私人部门(Private Sector) 公共部门即各级政府组织,私人部门即 居民(家庭)和企业 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的经济活动及其后 果(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
4
公共经济学Ⅱ(研究范围)
公共经济学并非研究政府全部经济活动 侧重于公共支出和税收,有时还研究政 府对生产活动的参与(公共企事业) 一般不涉及政府对经济的直接控制和管 制(政府管制经济学),也不研究政府 的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 限制一个学科的研究范围是必要的
5
公共经济学Ⅲ(历史)
公共经济学的前身是(公共)财政学 (Public Finance) 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 斯密的国家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
9
公共经济学Ⅶ(现代)
传统财政学从1950年代起发展为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被认为是理论和应用微观经济学发 展最为迅速的分支之一 现代公共经济学已完成了税收理论和公共支出 理论的综合,不仅研究政府收支行为的理论依 据及其经济后果,还研究集体决策的过程 我们认为现代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只是同一门 学科的两个名称
7
公共经济学Ⅴ(历史)
两位重要的欧洲大陆经济学家
维克塞尔(Wicksell)《公共财政理论研究》(1896), 被认为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先驱 林达尔(Lindahl)《公平税收:一个积极的解决方 案 》(1919),提出了“自愿交易理论”
两个传统的汇合
马斯格雷夫(Musgrave)《公共经济的自愿交换理论》 (1939),发展了林达尔的自愿交换理论 布坎南(Buchanan),发现了尘封的维克塞尔的作品, 受其启发,发表了《政府财政的纯理论》(1949)
15
地方财政的特点
(一)规模和增长 各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最近的几十年一直在 稳步的增长。美国联邦政府的支出大约占整个 政府支出的三分之一,州和地方政府占三分之 二。日本的情况也大致相同。 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70年的41.1%上 升到2003年的69.9%,而同期中央财政支出从 58.9%下降到30.1%。 2003年,地方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接近15%。
中国——中央、省、市(地区)、县和 乡五级政府体制 美国——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体制 日本——中央、都道府县和市町乡三级 政府体制
14
地方政府干什么?
简言之,提供地方公共产品。 地方公共产品——某些公共产品的消费 在空间上是有限制的,它们仅限于某些 特定的地理区域内,这些产品可以称为 地方公共产品。例子:道路,治安 我们将在第二讲进一步讨论地方政府的 职能
20
地方财政的特点(续5)
(四)预算外资金 我国财政中的一个特点是,预算外资金的数量 特别大。 尤其是在省以下的各级地方财政中。预算外资 金对政府(特别是较低级次的政府)财政具有 特别重要的作用。地方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 出在2002年分别为4039亿元和3572亿元,分 别占全部预算外资金收入和支出的90.18%和 93.24%,占当年地方本级预算内收入和支出 的47.43%和23.37%。
26
课程安排
一、导论 二、地方财政职能 三、税收划分理论 四、政府间转移支付理论 五、财政体制 六、地方财政支出 七、政府采购 八、地方财政收入 九、地方财政管理
27
方法论Ⅰ
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 (解释为什么) 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演绎法(假设→结论) Friedman(1953),探讨了实证经济学方法论 Becker(1976),提出了经济分析的核心假设: 最大化,偏好稳定和市场均衡 Buchanan(1986),公共选择理论的三要素:方 法论个人主义,经济人,政治作为交换(政治 市场) 结论要接受批评性检验(计量经济模型),经验 分析(Empirical Analysis)
19
地方财政的特点(续4)
(三)收入来源(续) 2003年,中央本级收入为11865亿元,各项税收收入 达到11604亿元,占中央本级总收入的比重为97.80%。 主要税种为增值税收入(占45.73%),进口产品消费 45.73% 税、增值税额 (23.50%),企业所得税(14.67%), 消费(9.96%),关税(7.78%),个人所得税 (7.17%),车辆购置税(3.95%),证券交易印花 税123.87亿元(1.04%)。
10
地方财政学(我们这门课)
研究地方政府部门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及 其对于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为什么需要政府? 为什么需要多级政府? 地方政府干什么? 地方财政有什么特点?
11
为什么需要政府?
防止外来侵略,保护个人利益不受社会其它成 员的剥削,建立于全社会成员均有利的不可缺 少的公共设施,协调各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 系,所有这些都非分散的单个个人能力所及。 因此需要创建政府这么一种组织机构来为全体 社会成员履行这些公共职责,提供供全体成员 所共同消费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以保证能更好 地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 水平。
12
为什么需要多级政府?
当一个社会的成员越来越多,地域越来 越广阔,公共事务越来越复杂,靠单一 政府已难以有效地处理全部公共事务。 这需要构建一个由多级政府组成的政府 有机体,在各级政府之间进行合理的分 工,来共同承担原来由一个政府来做的 事,以更有效地促进和提高全体社会成 员的福政学
金戈( 金戈(JIN Ge) )
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1
Lecture 1 导论 Introduction
2
地方财政学
Local Public Finance 也称为地方公共经济学 Local Public Economics 研究地方公共部门的收支活动及其对于 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它是公共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什么是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学)?
8
公共经济学Ⅵ(历史)
1950年代以后的发展(在新古典的框架下)
萨缪尔森(Samuelson)《公共支出的纯理论》(1954),运用数 学分析了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蒂博特(Tiebout)《地方支出的纯理论》(1956) 马斯格雷夫《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研究》(1959),提出了政 府部门的三大经济职能 唐斯(Downs)《民主的经济理论》(1957),研究政党的微观 经济行为 布坎南和塔洛克(Tullock)《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 础 》(1962),公共选择理论的经典之作 尼斯卡宁(Niskanen)《官僚主义和代议制政府》(1971),分 析了官僚供给公共产品的效率问题
21
地方财政的特点(续6)
(四)预算外资金(续) 和地方庞大的预算外资金相比,中央的 预算外资金就少得多。 2002年中央预算外收入和支出分别只有 440.00亿元和259.00亿元,只占整个预 算外收入和支出的9.82%和6.76%。
22
地方财政的特点(续7)
(五)地区间的差别性和流动性 在研究地方财政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各 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别。 人均生产总值最高的是上海,达到46718元, 而最低的贵州省仅为3603元,最高和最低地区 的差别是12.97倍。 人均财政收入最高的上海市(5180元)和最低 的西藏(302元)相差17.15倍。人均财政支出 的差距相对要小些,最高的上海市(6361元) 与最低的河南省(741元)相差8.58倍。
17
地方财政的特点(续2)
(二)支出种类(续) 2003年中央财政本级支出总额为7420亿元,主 要的支出项目有国防费支出(25.41%),基本 建设支出(20.52%)、国内外债务付息支出 (12.87%)、文教科卫事业费(6.85%)、行 政管理费支出(5.40 % )…… 中央财政支出除本级外,还有对地方的补助支出, 2003年为8261亿元,超过了中央本级支出。 在中央财政支出中,还有一块国内外债务的还本 支出,2003年为29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