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部分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知识线索之隋唐五代史

中国历史知识线索之隋唐五代史

中国历史知识线索隋唐五代史(581年——960年)★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二个繁荣期。

脉络: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589年灭陈统一全国;↓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隋亡;↓907年,朱温废唐哀宗自立,建立粱,史称后梁,唐亡,五代十国开始;↓960年,陈桥兵变,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一、隋唐五代鼎盛时期总述1、社会制度先进;2、生产发展水平高;A、表现 3、长期统一;4、文化繁荣昌盛;5、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B、史料:《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唐律疏议》《通典》(唐杜佑撰,一部典章制度通史)二、隋朝立国(581年——618年)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

三年后,迁都大兴城,改元开皇。

A、隋王朝统一全国的条件:1、人民要求和平安定的愿望;2、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条件 3、民族矛盾缓和,民族融合加快,分裂势力衰落;4、北方政治清明,南方陈朝政治腐败;B、隋文帝的统一准备工作:1、政治经济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2、妥善处理与突厥的关系,是灭陈一统工作无后顾之忧;准备工作 3、废除江陵的后梁政权,消除灭陈的障碍;4、广泛征求文武群臣的意见;A+B↓开皇八年(588年)十月,以次子晋王杨广为元帅,高颖协助,发动平陈战役;↓开皇九年(589年)灭陈朝,统一全国。

★★C、隋王朝政治经济革新——隋文帝施政措施1、在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作用: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皇权;2、地方上实行州县两级制;九品以上地方官均由中央任免;→作用:消(一)政治革新地方割据因素,加强中央集权;3、改革选官制度,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科举制;4、改定律例,制定《开皇律》;1、实行均田制,颁行租庸力役制,五十岁以上均田农民实行庸法;(二)经济革新2、“大索貌阅”,整理户籍;3、颁行输籍之法,制定户等和纳税标准;4、统一度量衡、货币;(三)军事上进行府兵制改革,府兵有军籍和户籍,可按均田制授田;隋王朝政治经济革新——隋炀帝施政措施1、营建东都洛阳,加强对南方和山东地区的控制;2、开凿大运河,巩固和发展统一事业;3、进行北巡、西巡和南巡,巩固统一,同时通西域,加强东西交往;4、改革和完善官制。

古代文学资料3隋唐五代

古代文学资料3隋唐五代
6、 识记:王昌龄及其七绝诗《出塞二首》之一(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二首》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7、 崔颢,进士第,早年好赌博饮酒,择妻以貌美为准,稍不如意即离弃,被称为“有俊才,无士行。”
8、 识记:崔颢及其《黄鹤楼》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9、 杜审言:(识记)杜审言(公元648?- 708年),初唐的一位重要诗人,杜甫的祖父。他的诗以浑厚见长,精于律诗,尤工五律,与同时的沈佺期、宋之问齐名。他对律诗的定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由此也奠定了他在诗歌发展史中的地位。杜甫有云:“吾祖诗冠古。”史称杜审言有文集十卷,大多散佚不闻。现存最早的《杜审言集》是宋刻一卷本,收诗四十三首。
3、 杨素及其《出塞》诗。(识记)描写边塞风霜行役的军旅生活,平实粗犷、深沉悲凉,真挚而浓烈,具有北歌的慷慨之气。
4、 贞观诗坛的主掌者,为唐太宗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识记)
5、 贞观时期所编应制咏物所用的类书《北堂书抄》、《文思博要》、《艺文类聚》。(识记)虞世南等人所编。是宫廷诗人作诗的工具书。用于摭(zhi)拾辞藻和事典,以便应制咏物时写出华美典雅的诗。
14、 高适边塞诗的风格特点:气质沉雄、慷慨悲壮,以骨力取胜。(简单运用)
15、 岑参的生平:(识记)岑参,江陵人。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弃官从戎。两次出塞,是岑参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壮举。与高适一样,岑参热衷于进取功名,有强烈的入世精神,“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性格乐观开朗,长于写感觉印象,善写边塞的奇异风光和风物人情,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知识点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知识点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知识点一:隋朝兴亡】
隋朝兴亡(581—618年)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国号隋,都城长安,是为隋文帝、其次子杨广为隋炀帝。

兴建洛阳城、开通大运河、修筑仓库、三征高丽、暴政民变,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知识点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1.唐朝的繁荣: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

唐太宗时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虛怀纳谏,国家出现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武则天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唐玄宗时: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2.民族关系
3.唐朝衰亡: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趋于腐败;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严重削弱唐朝的统治力量;唐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唐末黄巢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907年,藩镇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

此后五十多年中国出现了若干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

中国古代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到隋唐五代时期,发展到了一个全面繁荣的新阶段,隋唐五代文学诗歌的发展,更是到了黄金时代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中国古代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一、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第一节隋代文学1、隋代文学作者的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

2、卢思道,字子行,采用以“思妇——征夫为内容结构的南朝歌行体,代表作《从军行》。

3、理解《从军行》的艺术特点。

《从军行》以关塞苦寒生活为背景,抒写北地边塞生活的真实感受,多贞刚之气,有苍劲骨力,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长。

4、杨素,是隋朝的开国重臣,字处道。

代表作《出塞》。

《出塞》平实的叙说中,流动着粗犷深沉的悲凉情思,真挚而浓烈,有一种北歌的慷慨呜咽之音。

这是杨素诗的一贯风格。

5、简单运用:北方文人的诗风变化,文采和情调融合了南朝风格,在表现手法上受南朝文学的影响。

北方文人在学习南朝文学的表现手法时,诗风常发生变化。

如卢思道的《棹歌行》《美女篇》《后园宴诗》等,着意描写女性的体态服饰和媚眼纤腰。

薛道衡名作《昔昔盐》所写乃南朝诗常见的闺怨题材,清辞丽句,委婉细腻,情调和趣味偏于齐梁风格。

6、综合运用:隋代文学的过渡性质,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发展,南北文学相互影响,隋朝文学仍然呈现出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在隋文帝时代,北、南两种诗风是同时并存的,到隋炀帝时,身边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隋代文学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方面发展了。

如虞世基所作应制诗《四时白歌》、《奉和望海诗》等,着意于诗采的华美和对仗的工整,纯粹是作诗而作诗。

王胄、庾自直、诸葛颖等,作诗亦复如此。

隋炀帝以文学领袖自居,常聚集文人宴饮赋诗,沿袭梁、陈贵族文人以诗为娱的生活方式。

这使文学创作由抒情转向娱乐,转向咏物和咏宫廷生活琐事,很快就走向了贵族文学的末路。

隋唐五代十国历史年表

隋唐五代十国历史年表
昭宗(李敏,-904)
894 乾宁 898 光化 901 天复 904 甲子年 904 天佑 907
哀帝(李祝,892-908) 唐(618-907)结束
Five Dynasties 五代 (907-960,计 54 年) Later Liang 后梁 (907-923,计 17 年)
公元 年号 ---- ----
狄仁杰(608-700)逝
永泰公主(684-701)被杀,陵墓 中宗(李显,656-710)
神秀(-706)逝 睿宗(李旦,662-716) 玄宗(李隆基,685-762) 俗称唐明皇,唐武皇
画家李思训(651-716)逝
722
行募兵制
724 甲子年
740
孟浩然(689-740)逝
742 天宝
742
907 开平
皇帝 ----
备注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太祖(朱全忠,852-912)
911 干化 913 915 贞明 921 龙德 923
末帝(朱友贞,-923) 后梁(907-923)亡
Later Tang 后唐 (923-936,计 13 年)
公元 年号 ---- ----
皇帝 ----
备注 -----
923 同光 925 926 天成 930 长兴 933 934 应顺 934 清泰 936
805 永贞
顺宗(李诵,-806)
805
宪宗(李纯,-820)
806 元和
808 816 819 表》 819 820 821 长庆 824 825 宝历 826 827 太和 831 834 836 开成 839 840 841 会昌 841 842 844 甲子年 846

中国古代文学史文选重点篇目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文选重点篇目整理

中编第一册隋唐五代部分诗歌中唐:1,冷静思考,忧时拯世2,创新开拓前期:元结,韦应物,顾况1元结:人民疾苦,朴素简淡,感情真挚舂陵行P1552韦应物:田园山水诗。

郡齐雨中与诸文士燕集P158滁州西涧P159寄李儋元锡赋得暮雨送李胄3顾况后期:大历十才子——相对停滞。

以王维为宗。

格律规整,字句精工。

形式主义诗风1李益诗两首:边塞春夜闻笛P162夜上受降城闻笛P162“韩孟诗派”——奇绝险怪:2孟郊:诗囚,情感浓烈秋怀P164古文运动——反对骈偶文风,提倡散体。

3韩愈:笔力雄健,新奇。

开“以诗为文”风,对宋诗影响大山石P167听颖师弹琴P1734柳宗元:幽冷奇峭,孤寂简淡登柳州城楼……刺史P178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课外5刘禹锡:竹枝词P183西塞山怀古P184玄都观桃花课外再游玄都观课外“新乐府”运动,现实主义(文坛改革)1元稹:连昌宫词P196离思一首课外遣悲怀课外2白居易:诗经,杜甫.主儒家,三教杂糅井底引银瓶P213大林寺桃花井底引银瓶琵琶行钱塘湖春行3李贺:李昌谷。

意象虚幻荒诞,跳跃,结构不拘常法。

语义奇峭。

哀激,晦涩李凭箜篌引P228金铜仙人辞汉歌P233晚唐:艳丽芊绵,洒脱深情1杜牧:咏史,抒情写景题宣州开源寺水阁课外泊秦淮江南春2李商隐:政治,感怀,爱情诗。

宋代西昆派行次西郊作一百韵P244安定城楼P2561/11无题·昨夜星辰课外贾生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锦瑟散文古文运动(转折点):打垮骈文长期统治1王勃:骈文滕王阁序P2722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P2823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P2884韩愈原道P301原毁P308祭十二郎文P336柳子厚墓志铭P3425白居易文一篇与元微之书课外6柳宗元文三篇三戒P366始得西山宴游记P368钴鉧潭西小丘记P370至小丘西小石潭记P72传奇1李朝威:柳毅传P398-本篇写洞庭龙女远嫁泾川,受其夫泾阳君与公婆虐待,幸遇书生柳毅为传家书至洞庭龙宫,得其叔父钱塘君营救,回归洞庭,钱塘君等感念柳毅恩德,即令之与龙女成婚。

大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背诵篇目

大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背诵篇目

注:华文行楷字体者为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入选篇目,先秦部分30篇,秦汉部分13篇,三国两晋南北朝部分29篇,隋唐五代部分93篇,宋金部分62篇,元代部分16篇,明代部分14篇,清代部分14篇,近代部分3篇。

合计274篇。

先秦部分:一、诗歌:《诗经》:《关睢》、《芣苡》、《氓》、《伐檀》、《硕鼠》、《蒹葭》、《伯兮》、《相鼠》、《野有死麕》、《静女》、《将仲子》、《七月》、《东山》、《生民》《君子于役》、《采薇》二、散文:《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最后一段、《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章》《孟子•鱼我所欲也章》、《荀子•劝学篇》、《庄子•逍遥游》第1、2、3段三、辞赋和古代神话:《离骚》1--5段、《湘夫人》、《山鬼》、《国殇》、《涉江》、《哀郢》宋玉《九辩》第一段秦汉部分:一、辞赋张衡《归田赋》二、诗歌:乐府诗歌:《战城南》、《上邪》、《陌上桑》、《东门行》、《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芜》、《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二、散文李斯《谏逐客书》第3段、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第9段、三国两晋南北朝部分:一、辞赋王粲《登楼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曹植《洛神赋》第4段、庾信《哀江南赋》(序)二、诗歌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神龟虽寿)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曹丕《燕歌行》、曹植《白马篇》、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寐)、潘岳《悼亡诗》、左思《咏史》(弱冠弄柔翰)、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时俗韵)、(种豆南山下)、《饮酒》(结庐在人境)、《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谢灵运《登池上楼》、鲍照《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庾信《拟咏怀》(楚才称晋用)乐府民歌:《西洲曲》、《木兰诗》三、散文诸葛亮《出师表》、王羲之《兰亭集序》、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吴均《与朱元思书》隋唐五代部分一、诗歌薛道衡《人日思归》、王绩《野望》、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骆宾王《在狱咏蝉》、杨炯《从军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王维《山居秋暝》、《使至塞上》、《汉江临眺》、《送元二使安西》、《鸟鸣涧》、《观猎》、王湾《次北固山下》、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王翰《凉州词》、王之涣《登鹳雀楼》、《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闺怨》、《芙蓉楼送辛渐》、李颀《古从军行》、崔颢《黄鹤楼》、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蜀道难》、《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宣州谢朓北楼饯别校书叔云》、《赠汪伦》、《望天门山》杜甫《望岳》、《春望》、《春夜喜雨》、《登高》、《石壕吏》、《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登岳阳楼》、《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月夜》、《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黄四娘家花满蹊)韦应物《滁州西涧》、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孟郊《游子吟》、韩愈《山石》、《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柳宗元《江雪》、《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秋词》、白居易《琵琶行》、《钱塘湖春行》、《观刈麦》、《赋得古原草送别》、李贺《雁门太守行》、《南园》、《李凭箜篌引》杜牧《泊秦淮》、《赤壁》、《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行》、李商隐《安定城楼》、《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锦瑟》、《夜雨寄北》、《马嵬》二、散文王勃《腾王阁序》、韩愈《师说》、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刘禹锡《陋室铭》、杜牧《阿房宫赋》三、唐五代词李白《忆秦娥》(箫声咽)、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梦江南》(梳洗罢)、韦庄《思帝乡》(春日游)、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虞美人》(春花秋月)、《相见欢》宋金部分:一、宋词范仲淹《渔家傲》、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望海潮》(东南形胜)、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江城子》(十年生死)、《江城子》(老父聊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浣溪纱》(山下兰芽短浸溪)、《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满庭芳》(山抹微云)、贺铸《清玉案》(凌波不过)、周邦彦《六丑》(正单衣试酒)、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张孝祥《念奴娇》(洞庭芳草)、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诉衷情》(当年万里)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西江月》(明月别枝)、《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清平乐》(茅檐低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二、宋金诗王禹偁《村行》、林逋《山园小梅》、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欧阳修《戏答元珍》、王安石《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登飞来峰》、《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黄庭坚《寄黄几复》、《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投荒万死鬓毛斑)、朱熹《观书有感》、范成大《州桥》、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陆游《沈园》(城上斜阳)、(梦断香消)、《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关山月》林升《题临安邸》》、文天祥《过零丁洋》三、宋金文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轼《前赤壁赋》、周敦颐《爱莲说》元代部分:一、诗歌刘因《白沟》、虞集《挽文山丞相》、萨都剌《上京即事》(牛羊散漫落日下)二、戏曲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第三折【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第四折【双调新水令】【驻马听】马致远《破幽梦孤雁汉宫秋》【七弟兄】【梅花酒】【收江南】王实甫《崔莺莺代月西厢记》【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一煞】【收尾】高明《琵琶记•糟糠自厌》【孝顺歌】三、散曲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王和卿《醉中天•咏大蝴蝶》、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朝天曲•无题》、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乔吉《水仙子•寻梅》、张可久《金字经•春晚》明代部分一、诗歌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于谦《咏煤炭》、李攀龙《挽王中丞》(司马台前列柏高)、王世贞《登太白楼》、张煌言《甲辰八月辞故里》、夏完淳《别云间》二、散文张岱《西湖七月半》三、戏曲汤显祖《牡丹亭•惊梦》【绕池游】【步步娇】【醉扶归】【皂罗袍】【好姐姐】【隔尾】李玉《清忠谱•骂像》【正宫过曲】【玉芙蓉】【北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千钟禄•惨睹》【倾杯玉芙蓉】四、散曲王磐《朝天子•咏喇叭》、陈铎《沉醉东风•闲情》、杨慎《黄莺儿•春夕》、冯惟敏《玉江引•阅世》清代部分一、诗歌赵翼《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屈大均《读陈胜传》、王士禛《秦淮杂诗》(年来肠断秣陵舟)(新歌细字写冰纨)、王士禛《真州绝句》(江干多是钓人居)、袁枚《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二、词陈维崧《贺新郎》(战舰排江口)、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顾贞观《金缕曲》(季子平安否)、张惠言《木兰花慢•杨花》、纳兰性德《长相思》三、戏曲洪昇《长生殿•闻铃》【武陵花前腔】、《长生殿•弹词》【一枝花】孔尚任《桃花扇•余韵》【离亭宴带歇拍煞】近代部分龚自珍《咏史》《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第七段。

隋唐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隋唐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隋唐五代十国皇帝列表肖营子高级中学唐友整理隋朝皇帝列表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7日—604年8月13日)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24年。

终年64岁,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杨陵区城西5公里处)。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604年—618年,在位14年。

文帝第二子,为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缢杀,终年50岁,葬于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15里的雷塘侧。

隋恭帝杨侑:(605-619年),617年10月—618年5月,在位半年。

隋恭帝杨侑是隋炀帝孙,杨侑是隋炀帝长子杨昭第三子,初封陈王,后改封代王。

炀帝晚年出外巡游时,命他留守长安。

617年10月,李渊自太原起兵攻入长安。

拥立他为帝,改年号为“义宁”,遥尊炀帝为太上皇。

杨侑称帝,只不过是个傀儡皇帝,618年3月,炀帝死于江都之变。

消息传来,李渊见杨侑已无用处,5月逼他退位,自行称帝。

杨侑被降封为希国公,闲居长安。

第二年五月遇害(具体不明),一说病死。

李渊攻入长安后拥立他为帝。

在位半年,武德二年去世,年仅15岁,谥号为恭皇帝,葬于陕西省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

隋秦王杨浩:(605-618年)618年3月——618年9月,在位半年。

他是隋炀帝之侄,秦王杨俊之子,继承父亲的王位为秦王。

618年3月,炀帝在江都被弑,杨浩被宇文化及立为皇帝,其实是一个傀儡皇帝。

半年后的9月,宇文化及废黜杨浩,自立为皇帝,并将杨浩毒死。

隋皇泰帝杨侗:(?—619年),618年5月——619年4月,在位不足一年。

隋皇泰帝杨侗,隋炀帝孙,元德太子昭子,母刘良娣。

原本封为越王,驻守洛阳。

隋炀帝被弑后,王世充、与元文都、卢楚等拥立杨侗为隋朝皇帝,史称皇泰帝。

杨侗以世充为吏部尚书,封郑国公,与陈国公段达、内史令元文都、内史侍郎郭文懿、黄门侍郎赵长文、内史令卢楚、兵部尚书皇甫无逸等六人共同辅政,时人号称“七贵”。

元文都欲暗杀王世充,段达暗中通知世充,结果行刺失败,文都临死前对皇泰帝说,“臣今朝死,陛下夕及矣”,杨侗亦哭。

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
大量吸收外域的有用文化,而且将中国繁荣发达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传统的儒学文化得到了整理,道教文化在政府扶植下有了发展,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礼俗 的巨大影响而中国化了。在隋唐时期佛教发展达到兴盛的顶峰,佛学水平超过了印度,并使中国取代了印度成为 世界佛教的中心。文化政策相对开明,文禁较少,又使这时的科学技术、天文历算进步突出,文学艺术百花齐放、 绚丽多彩,诗、词、散文、传奇小说、变文、音乐、舞蹈、书法、绘画、雕塑,都有巨大成就,并影响着后世与 世界各国。
公元649年,唐太宗的儿子高宗上位。高宗在位时多病,皇后武则天替他处理政事,逐渐掌了大权。高宗于 公元683年去世后,武则天于公元690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继续推行唐太 宗发展生产的政策,经常让大臣举荐人才。她统治时期,也有一些弊政,但当代史学家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说道: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隋唐五代时期
历史时期
01 文化
03 成就
目录
02 变革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化,到了隋唐五代时期,发展到了一个全面繁荣的新阶段。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 到907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公元907年,朱温灭唐自立,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直到 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国家由分裂重新走向统一。
成就
1
社会制度先进
2
生产发展水平
3
长期统一
4
文化繁荣发达
5
文化交流中心
公元5世纪至11世纪,是世界中世纪的早期,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这时,西欧直至北非、 中亚、东亚,都刚刚进入封建社会,比起中国落后了一个社会发展阶段。而东方,如日本,又是在中国封建文化 的影响下,才于7世纪中叶开始进行大化革新,逐步确立封建制度的。在世界各地步入封建社会时,隋唐时期的中 国,封建制度已发展1000多年,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制度,业已完备,大大影响了世界、特别是东亚周 边国家封建化的进程。

隋唐五代史

隋唐五代史

隋唐五代史《隋唐五代史》本书包括总论一共有二十三章,叙述了隋唐的历史,隋唐文化,历史变革,社会等级,社会组织等等。

隋朝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朝代。

581年隋文帝杨坚受禅建立隋朝,619年王世充篡位,隋朝灭亡。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

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

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

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

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

唐共历经21位皇帝(若含武则天),共289年。

隋朝在政治制度方面,隋朝确立了影响后世深远的三省六部制,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制定出完整的科举制度,以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能力。

另外还建立政事堂议事制度、监察制度、考绩制度,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深刻影响到唐朝以及后世的政治制度。

唐代开创了中国政区史上道和府的建制。

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

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

开元年间又将山南、江南各分东西,并增置京畿、都畿、黔中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

道下设州、府,州、府下再设县,开元末年,全国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县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隋朝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差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

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开皇之治。

唐代军事上,军力强大是唐代的一个鲜明的特点。

唐朝统一了隋朝末年军阀割据的中国。

唐太宗、高宗、武后在位时又远征东西两突厥,灭高昌、收其地为州县,灭高句丽和百济并在白村江战役打败日本援军,又与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民族征战。

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

• 隋朝政府的藏书之所主要在西京长安的 嘉则殿和东都洛阳的观文殿。史称“炀 皇好学,喜聚逸书,而隋世简编,最为 博恰。”(《旧唐书·经籍志》)此时 官府藏书地除秘阁外,增加观文殿、修 文殿、嘉则殿三处。
• 炀帝为发展官府典藏,倡导大肆抄书。 “秘阁之书,限写五十副本”,且“分 为三品,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绀琉璃轴, 下品漆轴”。“是时制成新书凡三十一 部,总一万七千余卷,入观文殿宝厨”。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
• 隋唐五代时期,自公元581年杨建 建立隋朝,至公元960年后周亡于 赵宋,前后历时380年。其间,除 了唐末出现过为期 54 年的“五代 十国之乱”外,中间保持了隋唐 近330年的统一。
• 隋唐的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 300年的南北分裂动乱局面,使国家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 展时期。隋唐的政治嬗替与秦汉相似, 隋王朝的国运虽然二传而尽,但是开 国君主杨坚在位时为加强中央集权而 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却基本上 为唐朝所沿袭。所以,始自隋朝的开 拓,经过唐初百年的建设,历史上形 成了堪与秦皇汉武时代媲美的盛唐文 化。
• 唐初,隋嘉则殿的37万卷藏书已经所剩 无几,武徳时有8万卷重复相糅的藏书。 高祖采纳令狐德棻“购募遗书,重加钱 帛,增置楷书,令缮写”的建议,数年 间,使经籍图书略备。至贞观年间,唐 太宗精选名儒主持秘书监,拉开了唐朝 大规模整理图书的序幕。
• 唐太宗时期,国家藏书的校理活动自贞观 二年( 628 )魏征出任秘书监开始,至贞 观十九年( 645 )秘书监颜师古去世为止, 先后由三位唐初名臣、著名学者魏征、虞 世南、颜师古领导主持,其前期重点在整 理、抄录,后期则转为校正文字。 • 盛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755),集 贤院成立,国家藏书的校理活动再次出现 高潮。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24页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24页 )

——王
小甫等《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材料五 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尽入吾
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完善三省六部制; 完善科举制; 开明的民族政策; ······
新课讲授
“贞观遗风”
她以半个世纪的努力,成功地扩大了相对于宰相的皇
权,以独断专行的方式阻止了大臣势力的扩展。她重用庶
沟通南北 巩固统一 促进发展
如何评价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唐)
徭役过度 加重负担 激化矛盾
新课讲授
(炀帝)内恃富强,外思广地
,以骄取怨,以怒兴师,若此而不亡 ,自古未之闻也。
——魏征等:《隋书》
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
李世民与玄武门之变
新课讲授
思考
唐朝的繁荣在政治、经济、民族方面各有何体现







隆 基
618
唐高祖
“贞观之治” 唐太宗
“贞观遗风”“开元盛世” 755 唐玄宗
新课讲授
材料一 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司马光《资治通鉴》 合作探究:研读材料,分
材料二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 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吴兢《贞观政要》
措施、政策、重要事迹
东突厥
西北
唐朝反击并消灭东突厥,草原各族奉唐太宗为“__天___可__汗____”。 后叛唐自立,为回纥所灭。
从战争到设置机构
西突厥
西北
唐高祖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先后设置设置__安___西__都___护__府______和 ____北__庭___都__护__府_____,统辖天山南北。

隋 唐 五 代 文 学

隋 唐 五 代 文 学

隋唐五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概况隋唐五代文学从时间跨度上来看,即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至唐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唐朝灭亡为止,近420年的时间。

隋代文学是南北朝文学的延续,又是初唐文学的前奏。

隋代文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北入隋的作家,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一类是由南入隋的作家,如江总、虞世基、虞世南等。

南朝齐梁文学的浮艳文风和形式技巧与北朝文学的刚健之气和朴素质实的笔法,都影响了隋朝文人的创作。

总体上呈现着南北文学合流,并向唐代文学过渡的趋势。

唐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之一。

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诗歌、散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上。

一、唐代诗歌唐代文学的最高成与代表就是诗歌,有一代文学之称誉。

1、作家、作品众多。

《全唐诗》所收诗歌近5万首,作者2200余人;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大家辈出,风格丰富多彩,特点突出。

其杰出诗人和优秀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其它时代无法比拟的。

3、诗歌体裁各体皆备,传统的古体诗开创了新的局面,近体诗则发展到顶峰。

诗歌的艺术表现技巧更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唐代诗歌的发展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大致是指从唐初到唐玄宗先天时期(618-712),初唐诗歌是唐代诗歌走向兴盛的准备阶段。

盛唐大致从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唐代宗永泰元年(713-765),盛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极度繁荣时期。

中唐大致从代宗大历元年到文宗太和九年(766-835),中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变化时期。

晚唐大致从文宗开成元年到唐灭亡(836-907年),晚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衰落时期二、唐代散文唐代散文是唐代文学的又一个亮点,《全唐文》所录的作家有3035人,作品有18400万余篇。

全面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文体发展更亦成熟,表现技巧丰富,出现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散文大家。

“骈文”和“古文”两大文类,在不同阶段中各自占据优势,在相互斗争中消长、交融。

此外,晚唐的小品文也显示了它的奇光异彩。

隋唐五代三省六部制

隋唐五代三省六部制

在朝廷,除了上述五省外,还有太常、光禄等“九寺”以及国子、将作等“五监”。它们表面上似乎相当于秦汉的九卿,但实际上由于朝廷大政都归于三省六部了,它们只能办理一些具体事务工作。
2.监察职官系统
中国的御史监察制度发展到隋唐,已经比较成熟,监察机构的设置更加健全,监察职官的分工也更加细致。
发信人: curecut (无敌小混混),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隋唐五代的三省六部制
发信站: 两全其美 BBS (Thu Jan 13 23:08:12 2005), 本站()
隋唐时代是中国封建地主经济繁荣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政治制度趋于成熟的时期。封建的职官制度发展到隋唐,确立了三省六部制,这一方面使得那些负责皇帝私人事务的官署和官吏同朝廷的政务机构相脱离而自成系统,进一步加强了封建的中央集权统治;另一方面也使得封建官僚机构的设置更加完备、官吏的职掌分工更为细密,体现了整个封建职官制度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内史省,即过去的中书省,长官为内史令;后来改称内书省,长官称内书令,副长官为内书侍郎,专掌机密,草拟诏令,参议朝政。属官还有内书舍人、通事舍人等。内书令在炀帝时已不常置,多以内书侍郎行其职。
门下省,长官为纳言,掌管审查政令,内书令草拟的诏敕如有违失,门下省可以给予封驳退还。属官有给事黄门侍郎,掌纠正奏章违失;还有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等,都是谏官。
唐朝也有“三师”、“三公”,同隋朝一样,是属于恩宠性的赠官。
2.三省六部
唐朝的三省六部体制已经十分完备,各个部门职责明确,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各种职官分工细密,职守分明。又恢复了三省的传统名称:内史省仍称中书省,内史令仍称中书令;门下省的纳言仍称侍中。三省之间的分工是:中书省制定政策,草拟诏敕;门下省审核复奏;尚书省颁发执行。如果中书省所拟诏敕有失当之处,门下省有权予以封驳,要求重拟。对于各部门呈上的重要奏章,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议,门下省认可后,方准送中书省呈交皇帝批阅;如认为有不妥之处,可驳回修改。由于中书、门下二省官署位于尚书省之北,所以二省合称“北省”,而尚书省被称为“南省”、“南宫”。三省及其长官名称在高宗、武后及玄宗时一度有变更,可参见表1。

隋唐五代——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

隋唐五代——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

隋唐五代——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与艺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一、政治在隋唐五代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唐朝时期,中国国力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政治制度也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隋朝自武德元年(618年)到隋文帝杨坚死亡(618年-618年),短短的不到四十年间,隋朝虽然时间短暂,但政治制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对之后的唐朝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隋唐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中央集权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央政府大力发展农业和商业,减轻州县的负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政府也重视官员培养,制定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提高政府运作和管理的效率。

二、经济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唐朝时期,商品经济中心由南阳东迁至长安,成为了当时商业的最繁荣之地。

唐朝也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和印刷业,使唐经济更加繁荣。

隋朝时期,围绕汉水和淮水流域的经济重心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这个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很好的发展,沿海地区的海外贸易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三、文化隋唐五代时期,中国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唐朝时期的文化被誉为“盛唐文化”,在文艺、哲学、宗教、科学等多个方面均获得了很大的进展。

唐代文学中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作品。

唐代的诗词、小说、戏曲和歌谣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同时,隋朝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绘画时期。

隋朝的隋唐艺术以花鸟画和山水画为代表,深入人心,影响深远。

在此期间,高超的工艺水平使得中国绘画为世界各地所称颂。

四、科技隋唐五代时期的科技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唐代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包括如李冶发明的“制铁法”、蘇頌發明的“针灸法”等等。

在此时期,中国数学取得显著的成就,出现了如李冶《活算秘诀》和数学巨匠祖冲之的《筭经》等重要著作。

中国历史简表(隋唐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简表(隋唐五代十国)

17敬宗李湛zhàn 824-826宝历穆宗长子,奢侈荒淫,沉迷游乐。

宦官王守澄、权臣李逢吉。

排斥异己,败坏纲纪,染工暴动。

宦官刘克明杀之。

18文宗李昂 826-840大和、开成穆宗二子,王守澄、梁守谦拥立。

牛李朋党之争。

835与李训、郑注甘露之变诛杀宦官仇士良失败,被软禁。

19武宗李炎 840-846会昌穆宗五子。

宦官仇士良、鱼宏志拥立。

相李德裕。

会昌禁佛、裁冗、惩贪,会昌中兴。

打击藩镇、击败回鹘。

20宣宗李忱chén 846-859大中宪宗子,宦官拥立。

励精图治,大中之治。

贬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

重人才、强皇权、整吏治、从善如流、智术治国。

破北狄、驱吐蕃收河西、平安南。

尊佛。

851张议潮归唐。

21懿宗李漼cuǐ 859-873咸通宣宗子,游宴无节,骄奢淫逸、任人不能。

859-860裘甫fǔ浙东起义。

868-869庞勋起义。

873法门寺迎佛骨。

22僖宗李儇xuān 873-888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懿宗子。

喜游乐,宦官田令孜掌权。

874-878王仙芝起义。

875-884黄巢起义,881攻入长安,建大齐,882再攻入,屠城,882朱温降唐,884失败,之后藩镇割据加剧。

逃四川4年。

886朱玫、李煴之乱。

23昭宗李晔yè 888-904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祐懿宗子。

890伐李克用失败。

891伐西川王建独立。

891除宦官杨复恭。

893伐李茂贞失败,895被韩建囚禁三年,898回长安,900被宦官刘季述软禁,太子李裕继位。

901朱温、崔胤、孙德昭拥昭宗复位,李茂贞、宦官韩全诲迫其到凤翔,朱温围城,903回长安,主屠杀宦官,904朱杀崔胤,迫昭宗迁洛阳并毒死。

24哀帝李柷zhù 904-907昭宗子。

傀儡。

905朱全忠白马驿之祸,907朱全忠(朱温)篡唐建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十国赵国:907-921 镇州/正定1王镕 907-921907朱温封之为赵王,建赵国。

第七讲隋唐五代时期

第七讲隋唐五代时期

第七讲隋唐五代时期历史课件,图片丰富历史课件,图片丰富整体感知隋唐五代时期概况(581—960)朝代更替:隋朝(581—618年):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618年杨广(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亡。

唐朝(618—907年):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907年被藩镇所灭,唐朝结束。

历史课件,图片丰富整体感知隋唐五代时期概况(581—960)朝代更替: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

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979年灭北汉,自此基本结束了自晚唐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十国是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十国乃称其“大”者,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

关于五代十国的理解,狭义上为五代十国本身,广义上一般以此代指这一历史时期。

历史课件,图片丰富疆域:隋朝疆域图历史课件,图片丰富疆域:唐朝疆域图历史课件,图片丰富阶段特征:隋唐政治经济中华文明鼎盛(封建社会的繁荣)国家大一统,政局相对稳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完善小农经济呈现繁荣局面;经济重心南移历史课件,图片丰富隋唐:中华文明的高峰知识链接: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经济:农业:均田制推行,南方精耕细作技术逐步成熟商业繁荣:唐后期坊市制度被打破。

柜房和飞钱(曲辕犁和筒车)。

江南地区进一部开发,经济重心南移。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手工业:制瓷业:南青北白;外销。

丝织业。

出现;长安、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对外贸易港口:广州,设有市舶使。

经济格局: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

历史课件,图片丰富隋唐:中华文明的高峰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实行三省六部制,既分工明确又互相制约,提高了行政效率实行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僚队伍素质。

隋唐五代的国号和帝系

隋唐五代的国号和帝系
五代政权表五代政权表国号时间创建者族属都城梁梁907923朱温汉汉开封唐唐923936李存勖沙陀洛阳晋晋936947石敬瑭沙陀开封汉汉947951刘知远沙陀开封周周951960郭威汉汉开封十国政权表十国政权表国号时间创建者国都灭于前蜀891925王建成都后唐吴892937杨行密广陵南唐吴越893978钱鏐杭州北宋闽893945王审知福州南唐楚896951马殷潭州南唐南汉905971刘隐番禺北宋南平907963高季兴荆州北宋后蜀925965孟知祥成都北宋南唐937976李昪金陵北宋北汉951979刘崇晋阳北宋?建立方式相同



南汉

隋朝国号
《资治通鉴》卷175:太建十三年(公元 581年)二月……周主下诏逊居别宫,甲 子,……禅位于隋。
胡三省注:隋主本袭封随公,故国号曰隋; 以周齐不遑宁处,故去辶作隋,以辶训走 故也。
隋朝帝系(581-618)图
⑴隋文帝杨坚(581-604)
⑵隋炀帝杨广(604-618)
(4)隋泰帝杨侗 (618-619)
隋朝国号
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功臣,赐姓普 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 杨坚承袭父爵,封随公,后改“随”为 “隋”。
隋朝国号
《资治通鉴》卷174:太建十二年(公元 580年)十二月……甲子,周以大丞相坚 为相国,摠百揆,去都督、中外大冢宰之 号,进爵为王,以安陆等二十郡为随国。
创建者 王建
杨行密 钱鏐
王审知 马殷 刘隐
高季兴 孟知祥
李昪 刘崇
国都 成都 广陵 杭州
福州 潭州 番禺 荆州 成都 金Hale Waihona Puke 晋阳灭于 后唐 南唐 北宋
南唐 南唐 北宋 北宋 北宋 北宋 北宋

(课件)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利: ①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 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②促进了中原与南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弊: ①过度役使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 负担; ②促阶级矛盾被激化,开凿过程中滥用刑法,引 起民众不满,推动了起义的爆发。
京杭大运河示意图
一、隋朝——盛极一时,短命而亡
二、唐朝——年少盛世,晚来难安
1.大唐初建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随后消灭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太宗即位——宣武门之变


李建成:文可安邦 李元吉:瞎凑热闹
李世民:武可定国
二、唐朝——年少盛世,晚来难安
2.贞观之治 (2)太宗的统治措施
经济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课堂总结
文帝建隋
隋朝
隋朝的“基础设施”建设:仓库、洛阳城、大运河
从 (581-618) 炀帝亡隋

大唐初建(唐高祖李渊)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

武后称帝
世 到
唐朝
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
五 (618-907) 盛世大唐的民族关系:战争→设置机构、册封、和亲、会盟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藩镇割据
李昇 王建
后蜀
成都
937-965
孟知祥
十 闽国
长乐(今福州)
893-945
国 楚国(南楚) 长沙府(今长沙) 896-951
王审知 马殷
南汉
兴王府(今广州)
荆南(南平) 江陵(今荆州)
吴越
杭州
北汉
太远
905-971 907-963 893-978 951-979
刘隐 高季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唐五代部分一、隋代诗歌了解一下。

二、初唐诗歌1、基本常识:(1)唐诗的发展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初唐是唐诗的开创时期。

唐初诗坛承袭齐梁的浮靡诗风,流行宫体诗,能够摆脱宫体诗浮靡诗风影响的诗人是王绩,他推崇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诗歌风格,主要描写田园风光和个人的田园生活,诗风疏淡质朴。

(2)“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他们的主要贡献是破坏和改造了宫体诗,奠定了五律,发展了七言歌行。

继“四杰”之后使律诗定型的两位诗人是沈佺期和宋之问。

(3)唐代第一个举起诗歌革新大旗的作家是陈子昂。

他推崇汉魏古诗,提倡“汉魏风骨”、“风雅兴寄”,他以复古为革新,扫除了宫体诗的浮靡诗风,端正了唐诗的发展方向,为盛唐诗歌高峰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2、主要作品:※《登幽州台歌》本诗是陈子昂随武攸宜征讨契丹,因直言进谏而遭处罚后所作。

本诗通过登幽州台吊古伤今的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深切悲愤和孤独情怀,同时也流露出天地悠悠、人生短促的忧伤。

本诗在艺术上不同于一般登临之作的重在描写登临所见,而是着力表现时空的无限和人生的有限,在有限与无限的对照中表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

与这种情感相适应的是北疆原野广阔而萧索的图景,苍凉而悲壮的气氛;因而使本诗显得意境开阔,格调慷慨悲凉。

三、盛唐诗歌1、基本知识:盛唐诗歌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

盛唐的两大诗歌流派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的重要诗人还有王昌龄、王翰、王之涣、李颀、崔颢等。

李白和杜甫是盛唐双峰并峙的大诗人,他们的诗歌代表了唐诗乃至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

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和称“吴中四士”。

2、主要作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张若虚仅存诗二首,前人称赞《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压倒全唐”,闻一多更是赞扬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背诵“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为宫体诗旧题,相传为陈后主说制。

张若虚这首诗虽沿用旧题,却能洗脱宫体诗的脂粉气,表现了新的思想内容。

诗中细腻描绘了月夜、春江、花林等美好景色,抒写了离人相思之情以及作者对对人生奥秘的沉思遐想。

诗中虽不无感伤和哀愁,但所讴歌的纯洁爱情、美好憧憬,为传统的闺情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

(2)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细腻地描绘了月夜、春江、花林等美妙景色,抒写了离人相思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宇宙奥秘的沉思遐想。

全诗诗情、画意、哲思水乳交融,创造了令人心醉神迷的意境。

诗中紧叩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展开描写,而以月为主线贯穿全篇,随着月的升起、高悬、西斜、落下,依次展开画面和思绪;以从月升到月落为时间线索,把从天上到地下的寥廓空间,从明月、江流、花林、青枫、白云到水纹、落花、海雾等等众多景物,以及游子、思妇种种细腻的感情,通过环环相扣、连绵不断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

由春江引出海,由海引出明月,又由江流明月引出花林,引出人物,转情换意前后呼应,若断若续,使全诗既完美严整,又有反复咏叹的艺术效果。

诗的前半部分重在写景,在美景下生发出对宇宙奥秘的思考,富有理趣;后半部分重在抒发游子思妇之情,这情是在景的基础上产生的,景中亦自有情。

结尾一句,更是情景交融。

全篇有情有景,亦情亦景,情景交织成有机的整体,其中还流动着一种哲理的思致。

诗中写了许多色彩鲜明的形象,如皎月、白沙、白云、青枫等,这些景物与花颜月色共同组成了柔和静谧的诗境,与所抒发的缅邈深挚的情感十分和谐统一。

全诗36句,每四句一换韵,平仄相间,韵律婉转悠扬,与诗情相得益彰,读来一唱三叹,情味无穷。

※王维的《山居秋暝》(1)解释“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逝。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这里指作者自己。

留;居留。

句意为:任凭春天的美景消逝,山中的秋景也同样美好,我当然乐意留居这里。

(2)这首诗“诗中有画”的特色。

本诗描绘秋日傍晚雨后山林的景色,表现作者乐于归隐的生活意趣。

中间两联,诗人捕捉松间明月、石上清泉、翠竹、碧荷、浣女、渔舟等富有特征的景物,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既给人留下了鲜明的视觉印象,又传达了融于画面的音响,并赋予画面以动态,创造出清新静谧的意境,典型地体现了王维山水诗“诗中有画”的特色。

※李白的《行路难》李白的这一首乐府诗,虽说是拟古,却处处有“我”在,呈现出他人无法摹似的个性特色。

从语调到气势,都是李白式的,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完全打破了传统乐府用赋体叙事的写法。

诗人在选择乐府旧题抒写己怀时,常根据这个题目在古辞中的寓意和情感倾向,进行创造性的生发和联想,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磅礴的气势。

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进乐府,从而使古题乐府获得了新的生命,把乐府诗创作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

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便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

这种动感,见诸于字句音节时,常表现为句式的参差错落和韵律的跌宕舒展,在杂言体的乐府中尤为明显。

李白乐府的代表作《行路难》等是以五、七言为主的杂言体。

这种杂言体乐府,在体制和格调方面,与唐代盛行的歌行体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

李白的乐府诗创作,实已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体的根本性转变。

《梦游天姥吟留别》:(1)本诗是李白欲从东鲁(今山东南部)南游越中(今浙江一带),临行前与朋友告别之作。

解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摧眉折腰:低头弯腰。

事:侍奉。

开心颜:心情愉快,笑逐颜开。

句意为:我怎能够去低头弯腰侍奉权贵,使自己得不到欢欣愉快。

(2)这首诗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本诗通过由梦游仙境到复归现实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名山仙境的向往,表现了他的自由和理想境界的渴求,以及不满黑暗现实、蔑视封建权贵的叛逆精神。

全诗按入梦原因、梦游经过和梦后感慨展开诗人的思想过程。

诗人平生以修仙学道作为人生寄托,所以以海中仙山的渺茫难求开篇;又“一生好入名山游”,所以欲游越中,人还未行,心早已飞到了越中名山,于是有天姥仙境之梦游。

梦醒后好景不在,思想复归现实,觉得人生行乐和世间万事无非如此,如梦幻,如流水,一切世俗的追求都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提出人生应该自由自在的生活,尤其不能处在必须低心下气地巴结权贵的官场中。

本诗突破了一般留别诗伤离惜别的常调,在艺术构思、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上都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色。

①别具匠心的构思这首诗突破了一般留别诗伤离惜别的常调,别具匠心地围绕梦境进行构思,为驰骋幻想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全诗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入梦原因、梦游经过和梦后感慨三部分,而以梦游经过为主。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对此欲倒东南倾”,写梦游原因,以虚幻难求的瀛洲衬托实际存在的天姥,并用,夸张的对比手法描绘出天姥山的高大形象。

第二部分从“我欲因之梦吴越”到“失向来之烟霞”,写梦游天姥的经过,时间上从入梦到梦醒,空间上是山下到山上,展现出一幅幅瑰丽变幻的奇景。

第三部分从“世间行乐亦如此”到结束,写梦后感慨,向朋友们表明对世事的看法(如梦幻,如流水)、自己今后的去向和不媚权贵的态度,即归到“留别”的题面,又点明了主题。

正因为有前面的梦幻境界,后面的感慨才显得合情合理。

②丰富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

诗中将丰富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相结合,创造出辉煌流丽、缤纷多彩的艺术形象。

夸张为想象服务,正因为夸张了天姥山的高峻。

后来梦游所见的山水奇幻、云霞明灭、众仙来会的境界,才显得真实合理,和谐统一。

③语言酣畅淋漓,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全诗以七言句为主,随着感情的起伏,杂以长短不齐的句式,造成疾缓相间的节奏。

如“列缺霹雳”四句,以急骤的节奏,表现电闪雷鸣、山崩石开的情景;接着改用七言句写神仙来会,以舒缓的节奏表现众仙飘然而下的情景。

不同的节奏与不同的内容相统一,极尽和谐之妙。

※杜甫《兵车行》(1)杜甫诗的思想内容杜甫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忧国忧民的感情,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许多诗篇反映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在赋税剥削和和不合理兵役制度压迫下的痛苦生活,并流露出深深的同情。

杜甫关心国家命运,他的大部分诗篇忧国悯时,流露出真诚感人的爱国热忱。

杜甫还勇于揭露弊政,抨击上层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和骄奢淫逸,表现出清醒的批判现实的战斗精神。

杜甫一生始终洋溢着真挚火热的激情,在其吟咏自然景物、怀念亲友、咏史怀古的作品中,也常倾注着他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关怀时政的思想感情。

《兵车行》是他在困守长安时期所作,抨击了唐玄宗的穷兵黩武,致使人民流血破产。

(2)杜甫诗歌以精确描绘社会生活画面为基本特征。

他的叙事诗长于写实,寓主观于客观;其抒情诗善于融情于景,使情景交融,创造出动人的意境。

杜甫诗歌风格多样,“沉郁顿挫”则是其基本风格。

杜甫擅长各体,尤精于律诗,他的律诗格律谨严,章法整饬,对仗工稳,技巧圆熟而多变,代表了唐代律诗的最高成就。

杜甫的乐府诗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创造了“即事名篇”的新形式,开创了新题乐府的创作途径。

四、中唐诗文1、基本常识:中唐前期诗歌创作处于低潮,后期重有出现繁荣景象。

唐代宗大历年间在诗坛享有盛名的十位诗人合称“大历十才子”。

中唐前期元结、顾况注重反映现实民生,是杜甫开创的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到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中间的过渡性诗人。

中唐前期的刘长卿和韦应物以山水诗见称,是王维、孟浩然的余绪;卢纶、李益的边塞诗,是高适、岑参的余绪。

中唐后期的两大诗派是新乐府派和韩孟诗派。

中唐新乐府运动,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一批诗人,自觉发扬杜甫的写实精神,从生活源泉中觅取诗材,写下了大量赋咏新题材、运用新语言、标以新诗题的乐府诗,掀起了一场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的中坚诗人还有张籍、王建、李绅等。

韩孟诗派与新乐府派几乎同时出现,以韩愈、孟郊为代表。

他们标榜“陈言务去”,尚古拙,求奇险,艺术上避熟就生,因难见巧,刻意求新,形成奇崛险怪的风格特色。

在两大诗派之外,能够独树一帜,成就较突出的诗人有刘禹锡、柳宗元、李贺等。

2、主要作品:※刘禹锡的《乌衣巷》刘禹锡具有朴素唯物论的思想,政治上也有进步见解。

长期的贬谪并没有改变他的思想。

他不少的诗篇抒发了自己身世遭遇的愤懑和痛苦,有的诗更直接讽刺了当朝的权贵。

这首诗写煊赫了二百年的王谢世族的没落,感叹六朝门阀都已成为过去。

刘禹锡的诗,律诗、绝句比古诗成就高,仿效民歌的乐府小章尤为著名。

“开朗流畅,含思宛转”,“运用似无甚过人,却都惬人意,语语可歌。

”(胡震亨《唐音癸签》)当时白居易称他为“诗豪”,宋代苏轼、黄山谷,对他也很推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