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青海西宁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
5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亦称为“相礼之儒".春秋时期,孔子赋予“儒”新的含义。
其目的是()A.巩固专制统治 B.和谐人际关系 C.维护社会秩序 D.确立儒学独尊2.《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
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 D.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3.西周孝的对象为祖先考妣(不包括健在的人),孝的形式是祭祀,以不断强化祖先权威和同出一祖意识,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
至春秋,孔子倡导的孝的基本形式是侍奉父母,将孝下移至庶人,为人子者都是孝的主体。
这种变化反映出( )A.父权挣脱宗权 B.宗法观念淡漠 C.礼乐制度瓦解 D.小农经济确立4.读图,序号和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A.①采取了焚诗书控制思想的措施B.②发现了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C.③诞生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D.④创作了我国最早的抒情长诗《离骚》5.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 )A.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 B.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C.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 D.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6.韩非子曾对法的特点有个精辟概括:法固、法显、法一;《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2017-2018高二历史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2018高二历史上期末试卷及答案期末考试快到,想抱佛脚,还在为找不到高二历史试题联系而烦恼?找到了却没答案?下面由店铺给你带来关于2017-2018高二历史上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2017-2018高二历史上期末试卷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48分)1、“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
此司法原则( )A.确保了明代司法的公正B.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C.损害了明代法律的权威D.体现了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2、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
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
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3、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 )A.强调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B.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C.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D.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4、武则天执政时,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被当时的宰相刘祎之批评:“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凤阁鸾台”指的是( )A.尚书省与中书省B.中书省与门下省C.门下省与尚书省D.尚书省与吏部5、唐代以前,官舍(官员及其眷属住宿、生活之地)通常位于官署之内,官员一旦卸任或调离岗位,则要搬出官舍。
唐代官员住房形式日渐多样化,以租赁或借居为主,官舍与官署逐渐分离。
这一变化表明唐代( )A.官僚制度逐渐完善B.特权观念日益淡化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D.城市功能趋于丰富6、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
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3)
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2018.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第Ⅰ卷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1.孔子曾说:“为国以礼”。
在古代社会,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不仅是对祖先的庙祭,还是对天地诸神的社祭。
材料反映孔庙“祭祀之礼”的主要作用是A.礼仪教化与政治分离B.凸显宗族、亲族关系C.以礼制巩固国家制度D.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2.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C.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认为自然是不可以认识的3.鉴于经书辗转抄写,错误很多,东汉熹平年间,汉灵帝命人写定《诗》《书》《论语》等七部经典。
经典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刻成46方石碑,立于太学,以便学人校对是正,被称为“熹平石经”。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儒家经典在焚书坑儒后大多遗失损毁B.我国古代书画艺术开始进人自觉阶段C.朝廷注重儒家经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D.标志着儒学成为官方推崇的正统思想4.王阳明提出“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府它深?”等主张。
据此可知,王阳明A.主张格物致知B.反对“天人合一”C.关注人的主体地位D.主张克服私欲5.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
高二历史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有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几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据此分析,其中“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的思想主张是( )A.“仁”和“仁政” B.“无为而治”,小国寡民C.以法治国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2.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完善法律机制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3.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界,“以复古开新的模式完成了集古代思想之大成。
”所谓“复古开新”,主要体现在( )①先秦民本观念复兴②工商皆本思想提出③君主专制受到批判④经世致用思潮形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5.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
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 A.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B.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C.封建文人有了臼由挥、洒之地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
青海省西宁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其核心思想是( ) A.以德服人 B.“仁”C.克己复礼D.仁政2.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礼治B.“仁”C.仁政D.兼爱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
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墨翟D.韩非4.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下列观点中,属于该思想流派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B.“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5.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
该学者应该是( )A.韩非 B.孟子C.董仲舒D.朱熹6.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
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A.课程设置多样化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C.向社会下层扩展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的是(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8.《朱子语类》记载,“黄仁卿问:‘自秦始皇变法之后,后世人君皆不能易之,何也?’(朱熹)曰:‘秦之法,尽是尊君卑臣之法,所以后世不肯变。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朱熹认为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为历朝沿用B.体现了朱熹从君臣关系角度对专制制度的批评C.朱熹与黄仁卿都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批评D.中国的君主专制在精神上靠儒家支持9.中国古代一思想家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2017-2018学年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含解析
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18—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二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3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 韩非子曾说:“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A. 仁政德治B. 无为而治C. 兼爱非攻D. 严刑峻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可知是法家思想,反对仁义、仁政、道德教化,主张严刑峻法,故D项正确。
A项仁政德治,与材料信息“慈母有败子”“德厚之不足以止乱”矛盾,排除。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与材料强调严刑峻法不符,排除B项。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与材料强调严刑峻法不符,排除C项。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结合法家思想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A. 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 确立封建君主专制统治C. 压抑了人们的个性发展D.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答案】A3. “雾霾”,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
在中国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A. 先秦儒学B. 汉代儒学C. 宋明理学D. 佛教传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先秦儒学主要倡导“仁”和“礼”等道德思想,没有神话色彩,故A项错误;佛教思想主要是人生命运、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等理念,不符合材料中意思,故B项错误;材料中“皇帝极为恐惧”“感动上苍”说明是受到西汉时期“天人感应”的思想影响,故C项正确;宋明理学主要是儒学的哲学化,没有神学色彩,故D项错误。
所以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4. 《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青海省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青海省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华夏万姓,同宗同源;慎终追远,不忘祖根。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众多华夏子孙来到黄帝出生地寻根谒族。
这种现象源自A . 井田制B . 分封制C . 礼乐制D . 宗法制2. (2分) (2017高三上·沈阳月考) 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载:“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
”材料反映了当时()A . 贵族官僚开始经营工商业B . 已经出现雇佣关系C . 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D . 私营作坊颇具规模3. (2分) (2017高三上·黄陵开学考)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
这表明中书省()A . 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B . 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C . 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D . 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4. (2分)(2016·南京模拟) 清代雍正二年(1724),山西巡抚刘于义奏称:“山右(今山西)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
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
”这表明()A . 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B .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被抛弃C . 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发生变化D . 商人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5. (2分) (2017高三下·淄博模拟) 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
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
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
这表明()A . 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B . 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C . 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D . 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6. (2分)(2017·镇江模拟) 《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泛指开发山泽资源的人)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青海省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B卷
青海省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0题;共30分)1. (1分)(2017·中原模拟) 《十八世纪的产业革命》一书中写道: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后,工厂主博尔顿要求买主只付出每架机器的制造和安装的费用,另外加上比使用同等马力的气压机所获得燃料上节省费的三分之一。
此做法()A . 保证了对生产技术的垄断B . 有利于改良蒸汽机的推广C . 提高了与同类商品的竞争力D . 说明蒸汽机使用技术复杂2. (1分) (2018高二上·杭州期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次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了自己的新武器——坦克,该战役是()A . 凡尔登战役B . 索姆河战役C . 马恩河战役D . 东普鲁士战役3. (1分)一战中,德国军事当局遵循克劳塞维茨的理论,用最残酷的手段进行战争,认为“唯有用恐怖的方法,才能恫吓像法国人那样堕落的民族”。
毒气战就是德国人采用的“恐怖的方法”之一。
最早使用毒气弹的战役是A . 马恩河战役B . 索姆河战役C . 凡尔登战役D . 日德兰海战4. (1分)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
……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上述材料反映了战争的影响是A . 引发了十月革命B . 促进了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C . 和平主义思潮兴起D . 欧洲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5. (1分)一战摧毁的四大帝国包括()①德意志②俄罗斯③奥匈帝国④奥斯曼土耳其⑤意大利⑥法国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③⑤C . ①③④⑥D . ①③④⑤6. (1分) (2018高二上·杭州期中) 丘吉尔在《二战回忆录》中写道:“福煦元帅要求今后法国的边界必须延至莱茵河;德国必须解除武装;其军事体制必须瓦解;它的要塞必须拆毁;德国会变得赤贫;它得负担难以计算的战争赔款……根据《凡尔赛和约》有关领土的条文,德国的领土实际上原封未动,它仍然是欧洲最大的单一民族的国家。
青海省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青海省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8高一上·抚顺期末) 相传西周初年,年幼的成王与弟叔虞玩游戏,成王曾拿一片桐叶给弟弟,说“封给你啦!”在旁的史官看到这一情形就请成王择日封地。
成王说:“我与弟游戏呀!”史官说:“天子无戏言。
”于是,成王将唐国旧地封给叔虞,这就是“桐叶封弟”的故事。
此材料反映()A . 西周初年已形成君主专制制度B . 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C . 西周初年只封赏同姓子弟D . 西周初年天子立言2. (2分)(2017·浙江模拟) 下图所示生产工具主要用于()A . 纺织B . 冶炼C . 制瓷D . 灌溉3. (2分)“汉承秦制”,亦有创设。
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A . 什五连坐B . 郡县行政C . 刺史监察D . 皇权独尊4. (2分)电视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
晋商等商帮活跃的时期是A . 秦汉B . 隋唐C . 宋元D . 明清5. (2分)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
”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A . 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B . 心学与经世致用思想的交锋C . 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D . 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6. (2分)(2020·河北模拟) 西周初期,王畿的空间范围远在各诸侯国之上,此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战国时期,王畿的范围缩小,此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源在于()A . 周王实际权力弱化B . 天子经济实力削弱C . 分封制度逐渐解体D .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7. (2分)我们经常会听到讲自己或某个人是跑跑龙套的。
“龙套”在早期京剧中指的是()A . 一种角色B . 京剧的一支小流派C . 一种唱腔D . 一批给人化装或后台服务的人8. (2分) (2019高二下·桂林期中) 1830年英国议会颁布《啤酒法》,解除地方治安法官对啤酒经营许可的发放权,大量啤酒馆涌现,民众中不道德行为、贫穷和堕落惊人增长;1879年,议会通过《酗酒法》重新强化地方对酒类的管理权。
青海省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统考试卷
青海省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统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1953年,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工作。
在此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
这说明()A . 全国人大成立的组织基础正逐步奠定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在全国范围建立起来C .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D . 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宣告结束2. (2分) (2020高一下·衡阳开学考) 这一制度不是“飞来峰”,而是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做出的制度安排,体现了多元一体的历史传统,是历史传统与现实条件的有机结合。
这一制度是()A . 政治协商制度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 基层民主制度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 (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欧洲政治家们得出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A .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B . 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社会动乱C . 二战后欧洲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D .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4. (2分)(2017·湖南模拟) 有学者说:当今世界存在七大“力量中心”,七大力量中心分属三个层次:美仍独处第一个层次;中、欧、俄同处第二个层次,三家都是或都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具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日、印、巴同处第三个层次,政治影响力有限。
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A . 形成了政治多极化格局B . 第三世界成为主要政治力量C . 美国已丧失了霸主地位D . 国际间的力量对比趋向定型5. (2分)某学者认为,先秦儒学具有两个基本的维度:一是对个人独立人格的坚持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关注;二是对社会伦理秩序、政治民生问题的关切。
青海省西宁市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青海省西宁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第1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 分)1、蔡元培曾经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
他于1934年在《中山文化教育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吾人一说到文化运动,就不能不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因为它实在是文化运动上最显著的一个例证。
……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
”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其原因是两者( )A.都提倡吸收外来文明B.指导思想皆为理性主义C.内容都蕴涵人文主义D.都主张古典文明的复兴2、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
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3、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4、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而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通过电脑光盘检索,发现三教合一之称在整个《四库全书》中只出现过八次,且全都是在元代以后,也就是说,在明代之前,只有三教的概念,而根本没有三教合一概念的流行。
据此,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可以成立( )A.元代之前确实无“三教合一”之说B.《四库全书》是史料,吴教授的观点比教材更可信C.不能据此判断隋朝没有提出过“三教合一”D.“三教合一”是后人对隋朝三教发展状况的一种描述5、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二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3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韩非子曾说:“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A.仁政德治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D.严刑峻法2.“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确立封建君主专制统治C.压抑了人们的个性发展 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3.“雾霾”,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
在中国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宋明理学D.佛教传入4.《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5.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四位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B.“兼爱”“非攻”“尚贤”“节用”C.“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D.“吾以是明仁义而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6.“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C.人们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7.近几年春节,自贡市富顺县都举办了豆花文化节。
在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下是说法最可信的是A.据考证,商代的甲骨文上发现了有关大豆的记载——证实豆腐是从商代开始的B.《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李时珍是大医学家,其说法可信C.宋人寇宗《本草衍义》载“生大豆,又可硙为腐,食之”——说明豆腐源于宋朝D.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东汉时已经出现了豆腐8.“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
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同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康有为上书所要表达的思想是A.变革社会风俗.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B.变革经济,发展机器生产C.变革政治,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9.胡适在《四十自述》中说:“我有两个同学,一个叫孙竞存,一个叫杨天择。
我自己的名字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
”下列著作中,与“这种风气”关联最密切的应是()A.《变法通议》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孔子改制考》10.“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
”“方今急边防,疲氓未息肩。
苦心著此书,搜讨颇有年。
”这是对下列哪本书的评价?11.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里的“长技”指的是()A.汽车制造技术 B.蒸汽机车制造技术 C.电话制造技术 D.内燃机制造技术1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者的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1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发生巨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空前的挫折而中国却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根本原因是A、中国较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控制B、中国反对资本主义自由化取得成功C、有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D、中国改革开放14.以下资料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主题的第一手资料是A.《井冈山的斗争》 B.《新民主主义论》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邓小平传》15.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 B.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 D.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6.《感动中国》中有一颁奖词:“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脱离饥饿。
”这里的“他”是A.邓稼先B.袁隆平C.李四光D.华罗庚17.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
”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8.15世纪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皮科曾说:“上帝赋予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社会契约 B.禁欲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文主义19.路德认为,“上帝是全能的,但是,信者就是上帝”。
“上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
”上述观点( )A. 培育了精神生活中的个人自由倾向B. 树立起了躬行勤俭的个人神职观念C. 以人的无上价值否定了上帝的存在D. 强调依赖上帝获得救赎的信仰原则20.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21.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
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
”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
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
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
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22.有人说,中世纪的“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但后来的人们已经拥有了“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A.天主教会被打倒 B.人们不再信仰上帝C.上帝已经不再是人们膜拜的对象 D.出现了因信称义的宗教主张23.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
“这个国度”是指 A.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24.“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因此,合法的国家只能是基于人民自由意志的社会契约的产物。
”上述言论反映的思想包括①社会契约论②三权分立学说③人民主权论④浪漫主义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5.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其《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
“超越”主要表现在①以“理性”为核心②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③抨击教会的腐朽④主张建立民主与法制的社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6.“如果同一个人或是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这一观点的提出者应是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27.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做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提倡“人权”,否定“神权”。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天主教会是维护封建神学的工具 B.资产阶级反对信仰上帝C.资产阶级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D.资产阶级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28.苏格拉底为了说明希腊民主制的一个问题,做了这样一个比喻,比如一条在海上航行的大船,船的舵手是抽签产生呢,还是请懂得航海技术的人来担任,其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以下对苏格拉底说法理解错误的是A.主张任用懂得治国的人担任公职 B.反对公职人员的产生办法C.反对希腊的民主制度 D.指出希腊民主制的局限性29.1879年,某项科技新成果发明的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随之狂跌。
引起股票狂跌的科技新成果应是A.改良蒸汽机 B.电灯 C.汽船 D.蒸汽机车30.12世纪以后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据此判断大学的产生具有A.重视教化的宗教化特点B.神学为主的神学化特点C.求实致用的世俗化特点 D. 培养官僚的官方化特点31.假如你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①用楷书字体抄写《论语》②利用祖冲之的割圆术计算圆形池塘边的长度③带朋友去看杂剧④借助官方编定的《黄帝内经》医治病人A.③ B.②③ C.②④ D.全部无法享受32.如果你是唐朝的贵族子弟,可能会A.接触到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B.偷偷阅读到《西游记》《红楼梦》等小说C.在街上购买到黄庭坚精美的字画D.在勾栏瓦舍中观看到杂技和说书等表演33.美国芝加哥为庆祝哥伦布航行到美洲400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请问该邮票发行的时间应在A、1492年B、1519年C、1892年D、1919年34.哥伦布在遗言中说:“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我发现了很多其他住着食人者的岛屿……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结合这段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结论具有真实性的是( )A.哥伦布曾经到达印度并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 B.哥伦布在死时才知道他发现了印度C.哥伦布到达印度时,印度附近岛屿上住着食人者D.哥伦布根本没有到达印度35.“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
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
”下列不能作为史料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郑和下西洋B.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 C.新航路的开辟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二、主观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1题14分,第2题16分,共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兵力充足),民信之(百姓信任)。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信任难以立足)。
——《论语》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请回答:①三则材料反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3分)②据材料一分析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措施是什么?(3分)③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哪一观点?(3分)④据材料三分析荀子思想的意义?(5分)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