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说木叶知识点

高三语文说木叶知识点

高三语文说木叶知识点
《高三语文》是根据新课标要求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文言文、现代文、古诗文、白话文等。

其中,与《木叶》相关的知识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木叶》的作者和背景:《木叶》是明代作家冯梦龙创作的小说,属于明代顺治年
间的白话小说。

了解冯梦龙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探讨其作品风格和特点。

2. 《木叶》的情节和结构:《木叶》讲述了青年官员姓陆的故事。

通过描写陆士彦和
儿媳冯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陆九淳、薛岳之间的矛盾和争斗,展现了明代社会底层
人物的生活困境和思想感情的矛盾。

3. 文学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方法、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点。

例如,小
说通过层层揭示陆士彦的品行和心理变化,呈现了一位被命运抛弃的真诚善良的人物
形象。

4. 主题探讨:探讨《木叶》所涉及的主题,如社会阶层、人生道路选择、家庭责任等。

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的遭遇,思考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和对社会现象的评价。

5. 现代重述:了解近年来对《木叶》的现代改编和研究,例如电影、电视剧等媒体对
该小说的再创作和解读。

以上是《高三语文》中关于《木叶》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说木叶高中课文原文

说木叶高中课文原文

说木叶高中课文原文《说“木叶”》是林庚的一篇论述文章,原文如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九歌》)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

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 萧纲《折杨柳》)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 陶渊明《拟古》)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 柳恽《捣衣诗》)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 沈佺期《古意》)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

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人教版 必修五《说木叶》

人教版 必修五《说木叶》


《说木叶》引用诗句解析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译文: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波,微波泛动。万物 不住摇啊,秋风吹拂,洞庭湖波浪涌起啊,落叶纷 飞。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译文:洞庭湖的湖面开Biblioteka 有了波浪,于是树叶就开 始渐渐脱落了
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译文:枯黄的树叶随着秋风缓缓飘落,微风吹动着 江水泛起一波波无尽的涟漪,深秋的圆月照在河边 从从的浦草上,些微的云朵停歇在山腰上 。
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 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 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 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 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 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 空的壮美,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希望同学们在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 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 爱诗,成为有激情,有修养的人。
在很多传统诗歌中,酒是愁的象征。
反传统,反“套板”,从传统中翻出新意来。
练习一:

关于“梅”的意象讨 论: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表现了梅的高贵品格,我国古 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 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首诗表现的 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 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红 雨 随 心 翻 作 浪
渭 城 朝 雨 浥 轻 尘

《说“木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说“木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了解 意象 对诗 歌鉴 赏有 什么 作用

诗歌功能:表情达意
“立象以尽意”
外部客观世界 意象 诗人主观世界
鉴 赏 切 入 口
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潜在的意义,把它们各自表达的 情感连线起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离别之情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恨之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思念之情
期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郁达夫
那么,一片“木叶”里 又蕴含着什么样的禅机和联想呢?
林 庚
说木叶
林庚(1910—2006),字静希。著名诗人、
诗歌理论家、博古通今的文学史家,在文
学、哲学、佛学、诗文、书画诸方面都极
具造诣。20世纪30年代,林庚在清华大学
读书,与吴组湘、李长之、季羡林号称清
忧愁情绪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脱俗之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圣洁 坚贞
•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 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华园“四剑客”;晚年又与吴组湘、王瑶、
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林庚的研
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 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
作者介绍
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和“少年精
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出版过《春野与窗》《北平情
歌》等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等。

《说木叶》ppt课件

《说木叶》ppt课件

木叶这一意象,可以作为文学创作的 素材,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和内涵。
主题表达方式
《说木叶》通过木叶这一意象,表达 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这种主 题表达方式对文学创作具有启示作用。
《说木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01
02
03
传承中华文化
《说木叶》作为一篇具有 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能够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 精神。
03 《说木叶》的艺术特色
《说木叶》的语言风格
语言简练
林庚先生的语言简练明快,没有 过多的华丽辞藻,却能够准确传 达出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诗意浓厚
林庚先生的语言充满诗意,善于 运用形象生动的词汇和比喻,将 诗歌中的意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说木叶》的结构特点
层次分明
林庚先生的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每个段落都有明确的主题和意义, 整体结构清晰明了。
拟人
文章中通过拟人的手法,将木叶人格化,赋予其生命和情 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木叶的意象内涵。
引用
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诗句和典故,通过引用前人的经典论 述和诗句,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说木叶》的意象分析
01
木叶的象征意义
在本文中,木叶被视为秋天的象征,代表着凋零、枯萎和落寞。同时,
木叶也寓意着生命的轮回和时间的流逝。
《说木叶》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说木叶》的背景介绍 • 《说木叶》的内容解析 • 《说木叶》的艺术特色 • 《说木叶》的影响与评价 • 《说木叶》的实践应用
01 《说木叶》的背景介绍
《说木叶》的作者介绍
01
叶赛宁:俄罗斯著名诗人,他的 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而著 称,深受读者喜爱。
总结词:高度评价

说木叶课文原文

说木叶课文原文

说木叶课文原文哎,说起木叶课文,那可真是让人头疼。

记得上小学那会儿,老师总让我们背课文,尤其是那篇《木叶》,我到现在还记得。

“木叶,木叶,秋天的木叶。

”老师在讲台上念叨着,我们底下的小伙伴们一个个都皱着眉头,心里默念着:这木叶有啥好背的,不就是叶子嘛。

有一次,老师抽查背诵,点到了我的同桌小华。

小华站起来,支支吾吾地开始背:“木叶,木叶,秋天的木叶。

”背到一半,突然卡壳了,他挠挠头,一脸尴尬。

老师看着他,说:“小华,你这是在背课文还是在数羊呢?”全班哄堂大笑,小华脸红得跟个苹果似的。

我在旁边偷偷地给他提示,小声说:“飘落,飘落。

”小华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赶紧接上:“飘落,飘落,像金色的蝴蝶。

”总算是背完了,老师点点头,让他坐下。

课后,小华感激地对我说:“小明,你真是我的救星啊!”我说:“别客气,下次可得好好背了,别老想着玩。

”还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写关于《木叶》的读后感。

我心想:这有啥好写的,不就是叶子嘛。

但转念一想,这可是作业,得认真对待。

于是我就开始琢磨,这木叶为啥这么特别。

我写道:“木叶,不仅仅是秋天的象征,它还代表着生命的轮回。

每当我看到木叶飘落,就想到了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

”写完后,我自己都有点小感动。

交上去后,老师给了我一个大大的赞,说:“小明,你这是写出了深度啊!”我心想:这木叶,原来还有这么深的含义。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木叶课文,不仅仅是文字,它们还承载着我们童年的记忆,还有那些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一起笑闹的日子。

虽然那时候觉得背课文挺烦的,但现在想来,那些都是宝贵的回忆。

说木叶诗句补充及解读

说木叶诗句补充及解读

《说“木叶”》诗句补充及翻译赏析1、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屈原《橘颂》原文: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译文: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你禀受了再不迁徙的使命,便永远生在南楚。

根深蒂固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啊。

叶儿碧绿花儿素洁,意态又何其缤纷可喜。

赏析: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

以物写人,托物言志,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

2、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

(《楚辞;招隐士》)译文:桂树聚集在一起生长啊,生长在那深山幽谷中,枝条弯弯啊纠结缠绕在一起。

赏析:桂花是与隐士相联的,有着"虽处僻远亦自芳"的品性和甘于淡泊、不求闻达的风格。

3、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原文: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4、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译文:叶子太密了,鸟飞起来就不方便;风如果吹得轻些,那么花就不会那么快落下来了。

5、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原文: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 陶渊明《拟古》)译文:日暮长天无纤云,春风微送气温和。

佳人喜爱清澄夜,到晓酒酣欢唱歌。

歌罢凄然长叹息,此情此景感伤多。

皎洁明月在云间,绿叶之中鲜艳花。

虽有一时风景好,好景不长当奈何!赏析:诗以比兴手法,感叹欢娱夜短、韶华易逝的悲哀,表现了诗人自伤迟暮的情绪。

《说木叶》课件

《说木叶》课件

歌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这些观点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为我们提
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欣赏和理解中国古典诗歌。
03
文献参考价值
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是一篇重要的学术论文,对于研究中国古典
诗歌的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
典诗歌中的意象、语言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知识。
意义探讨
过渡自然
文章中过渡句的使用恰到好处,使 文章的转折更加自然流畅。
04
《说木叶》的文学价 值与意义
文学价值
01
语言精练
林庚先生的《说“木叶”》一文,语言精练优美,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他运用生动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意象,使得文章言简意赅,令人回味
无穷。
02
观点独到
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观点,对于中国古木叶”》一文激发 了后辈学者的研究热情,促使他们更 加深入地探索中国古典诗歌的奥秘和 魅力。它为后辈学者提供了一种高水 平的学术范本,让他们在研究中不断 追求卓越和创新。
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
林庚先生的《说“木叶”》一文对于 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 影响。它所提出的观点和见解启发了 许多作家的创作灵感,促使他们不断 探索和创新,从而创作出了更多优秀 的文学作品。同时,它也为中国文学 的国际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 实践经验,让世界更加了解和欣赏中 国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02
《说木叶》的主题与 内容
主题概述
探讨诗歌中树叶意象 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 涵。
阐述“木叶”这一意 象在中国文化中的地 位和影响。
分析树叶在古代诗歌 中的运用及其演变。
内容解析
介绍《说木叶》的创作背景和 作者的生平。
分析文章中引用的诗句和文论 ,探究其背后的意义和内涵。

说木叶

说木叶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概念的影子 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概念的背后 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 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 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 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 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 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 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离别之情 怨恨之情 思乡之情 忧愁凄凉 隐逸脱俗 圣洁 坚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拓展练习
体味下列诗句中各
意象暗含的意义, 把它们各自表达的 情感连线起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期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树和木的区别
木 外形 颜色 触感 适用季节
叶子落尽 空阔 枯黄

枝繁叶茂 饱满 褐绿色
干燥
清秋季节
湿润
春夏之交


树叶
木叶

《说木叶》诗句解释

《说木叶》诗句解释

《说木叶》引用诗句解析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译文: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波,微波泛动。

万物不住摇啊,秋风吹拂,洞庭湖波浪涌起啊,落叶纷飞。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南朝)谢庄《月赋》译文:洞庭湖的湖面开始有了波浪,于是树叶就开始渐渐脱落了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南朝)陆厥《临江王节士歌》译文:枯黄的树叶随着秋风缓缓飘落,微风吹动着江水泛起一波波无尽的涟漪,深秋的圆月照在河边从从的浦草上,些微的云朵停歇在山腰上这首诗由秋天的肃杀之景引发出内心的慷慨之情,秋思与壮心相互生发,唱出了一曲悲壮的节士之歌。

诗的开端即以“木叶”、“江波”、“月浦”、“云山”等景物组成一幅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北朝)王褒《渡河北》解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羁旅他乡的感慨。

诗歌开头两句用“因物兴感”的手法来引出对江南故国的悠远思念。

黄河边上的“木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想来此时此刻,那浩荡的秋风也同样吹拂着江南的洞庭湖水,“还似”二字把诗人的怀念之情极其委婉地表达出来了。

5、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战国楚)屈原《橘颂》译文: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后皇:地和天。

橘徕服兮:橘啊。

后面三字是语气词。

6、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

——《楚辞﹒招隐士》译文:桂树丛生在那深山幽谷,枝条纠缠树干盘绕弯曲。

天上的桂花在蟾宫里,人间的桂树在山谷中,"桂树生兮山之幽;偃蹇连兮枝相"(《楚辞;招隐士》),桂花是与隐士相联的,有着"虽处僻远亦自芳"的品性和甘于淡泊、不求闻达的风格7、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古诗十九首》译文: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8、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南朝)萧纲《折杨柳》译文:叶子太密了,鸟飞起来就不方便,风如果吹得轻一些,那么叶子就不会那么快落下来了。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说木叶》【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说木叶》【精品课件】
第七段:艺术形象领域,几乎一字千里。
文章一至三段叙述现象,提出问题,四至六段分析现象,论其本 质,由现象到本质,这也是同学们需要学习的论证方法。
问题思考:
• 1、第一段作者列举谢庄的《月赋》,陆厥的《临 江王节士歌》和王褒的《渡河北》中的诗句,其目 的是什么?
说明从屈原的《九歌》开始,“木叶”成为 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引入话题。
——郁达夫 那么,一片“木叶”里
又蕴含着什么样的禅机和联想呢?
林庚 林庚(1910—2006)字静希。我国现当 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 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 由体诗集《夜》。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 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 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 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咬文嚼字》指出文学作品中的文字往往有联想的意 义,本文谈到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二者意思是 一样的。在我国诗歌中,如“梅”“柳”“草”等都 具有暗示性,能引起联想。试举例说明。
梅: 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自强不息的 象征。
柳:谐音留,惜别、依依不舍之情。
草:顽强生命力;凄凉之感。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诗歌的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 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 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 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
诗歌的意境: ①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②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 ③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
门闩(shuān ) 照浦(pǔ) 庾信(yǔ) 万应锭(dìng) 蛊惑人心(gǔ)

说木叶五篇范文

说木叶五篇范文

说木叶五篇范文第一篇:说木叶二、文本探究(一)摆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提问】文章的题目是《说“木叶”》,这告诉我们本文主要讨论的中心是“木叶”,那么请问,文中告诉我们一个有关“木叶”的什么现象?(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一段,筛选有效信息。

)——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一词。

【PPT展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提问】一般来说,我们“木叶”可以理解为“树叶”,为什么古代诗人几乎不使用“树叶”一词呢?(二)析问题——分析“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艺术差别(1)“树叶”与“木叶” 【提问】“树叶”与“木叶”的差别点在于“树”与“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三段、第四段,筛选有效信息,回答“树”与“木”的区别。

)树——有生命力的,翠绿的,枝叶繁密的木——没有活力的,枯黄的,树叶落尽的【朗读】第四段最后两句话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2)“落叶”与“木叶”【提问】“树叶”会让人联想到饱满青翠的叶子,的确不适合秋风叶落的季节,那我们改用“落叶”是不是就可以符合秋天的意境了呢?(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五段、第六段)落叶——强调的只是树叶落下的动态木叶——不仅强调了树叶落尽,树干光秃秃的样子,还暗含着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朗读】第六段第一句:“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第三句: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第五句: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说木叶》完整版本课件

《说木叶》完整版本课件
• 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 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柳永【雪 梅香】
《说木叶》完整版本
•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
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 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 【水龙吟】
•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
《说木叶》完整版本
《说木叶》完整版本
《说木叶》完整版本
《说木叶》完整版本
《说木叶》完整版本
《说木叶》完整版本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红楼梦《葬花吟》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 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 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说木叶》完整版本
摸鱼儿·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 开早,何况 落红 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 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 蛛网,尽日惹飞絮。
说 ﹃ 木 叶 ﹄
《说木叶》完整版本
林庚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
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
集《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
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28年考
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毕业
后留校。1934年起在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燕京大学任中文系教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周邦彦【浣沙溪】

[语文]说木叶

[语文]说木叶

——飘零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饱含水份,繁密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微黄但不干燥, 无飘零之意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高树多悲风, 海水扬其波。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毛Fra bibliotek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
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 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柳》是写秋日之柳 :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 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 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 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 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 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 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9.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西楼满月:李易安向满月倾诉闺阁幽怨。
10.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淮扬冷月:姜白石以冷月烘托劫后荒凉。
◆ 唐诗中的--柳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 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 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 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 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 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 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9《说木叶》

9《说木叶》
《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所以本篇文章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无限的表现力进行了精辟的透视,不但使我们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文学鉴赏力,还能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从中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说木叶》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所选都是文艺学论文,从各个角度介绍了民族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及独特风格。《说“木叶”》一文,是“咬文嚼字”的范例。作者说:“‘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在语言上是一字之差,在艺术形象上却是千里之别,原因何在?作者旁征博引,条分缕析,说得头头是道,令人信服。
第三个环节是分析品味: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带着问题去阅读。另一种是解读课文之后进行自测。这里我设计了一道关于填补“树或木”的一组诗歌。意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有利于在45分钟内提高阅读效率。和学生一起就文中涉及的例句进行精到的理解。如第一处“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诗写屈原看到秋风中飘零的树叶感伤自己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这个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树,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一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这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格的暗示。这时教师尽量少数或不说,让学生自己品味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分析意象,准确把握意象表达的情意,这个环节意在通过练习咬文嚼字使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精妙的表达效果,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鼓励学生谈自己的在诸多文体中(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你最喜欢哪一种文体,为什么?师:诗歌是诸多文体中最美的一种文体。她美在哪里呢?——语言美、形式美、结构美、音律美等。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诗歌语言特点的文章《说“木叶”》。这个导语意在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说木叶

说木叶

课后作业
1、熟读文本,完成相应练习。 、熟读文本,完成相应练习。 2、阅读林庚的《青与绿》,试着找寻某 、阅读林庚的《青与绿》 个角度,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个角度,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校园网) 校园网)
清华四剑客” 吴组缃、李长之、 年少时 “清华四剑客” (吴组缃、李长之、 季羡林)之一; 北大中文四老” 季羡林)之一;年老时 “北大中文四老” (吴组 王瑶、季镇淮)之一。 北大诗歌中心主任。 缃、王瑶、季镇淮)之一。 北大诗歌中心主任。 学者诗人。 喧闹时代的隐退者” 知行合一的学者诗人 知行合一的学者诗人。“喧闹时代的隐退者”。
引用——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木叶:亭皋木叶下 陇首秋去飞。 引用 木叶 木叶 九月寒砧催木叶 木叶, 九月寒砧催木叶, 十年征戍忆辽阳。 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落木 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萧萧下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不尽长江滚滚来。
艺术形象领域) (形象思维/艺术形象领域) 形象思维 艺术形象领域
木叶不是树叶。 木叶不是树叶。
下定义
一个“木”与“叶”的统一,带有落 一个“ 的统一, 形象。 木叶是 叶微黄与干燥的,疏朗与绵密的交织,树叶 形象。 叶微黄与干燥的,疏朗与绵密的交织,树叶/形象 迢远而情深的,属于清秋的, 迢远而情深的,属于清秋的,诗人钟 爱的,美丽的诗歌形象。 爱的,美丽的诗歌形象。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兮秋风
屈原《九歌》 ( 屈原《九歌》)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 洞庭始波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课件 (共36张PPT)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课件 (共36张PPT)
氛或思归的心情;乡愁乡思。 ❖鸿雁:指书信。相思之情。
❖松:象征孤直的品格。 ❖梅:象征高洁的品格。 ❖竹:象征君子的品德修养。 ❖菊:表现隐逸、不随流俗、
坚贞不屈的品格。 ❖荷花:象征纯洁、清高。
❖ 白云:见月怀人,望云思友;寓归隐。 ❖ 蝉:指餐风露宿的雅士高人。高洁象 ❖ 征。 ❖ 芳草:常喻离恨;喻离别忧愁。 ❖ 落花: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 ❖ 的惆怅 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 南浦:水边送别之所。喻离别。 ❖ 长亭:陆上送别之所。喻离别漂泊。 ❖ 西楼:相思之所。喻思念、忧愁。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杨柳岸晓风残月。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喻送别。
常见意象
❖月:寄托对家乡、亲人思念;怀 古之情。
❖梧桐:悲秋,愁,凄苦之情。 ❖折柳:喻送别。 ❖杜鹃:悲苦,渲染哀怨悲凄的气
关键点
在“木”字
读第四段,请思考: “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秋风叶落的季节中
品味诗句“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木。” 和“高树 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比较诗中“高木与 “高树 的不同意味。
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木。
——吴均《答柳恽》
高树多悲风, 海水扬其波。
—曹植《野田黄雀行》
说说作者引用以上诗句作用何在?
根据“木”的形象特征, 品味探讨诗句“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和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 翩。” 中“木叶”与“落 叶”的不同意味
——




屈 原 《 九 歌 》

9 《说“木叶”》 课件(共3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9 《说“木叶”》 课件(共3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 是“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 汇集在《唐诗综论》里。出版过《春野与窗》 《北平情歌》等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 李白》《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等。
诗与人
朦胧
——林庚 常听见有小孩的脚步声向我跑来 中止于一霎突然的寂寞里 春天如水的幽明 遂有一切之倒影 薄暮朦胧处 两排绿树下的路上 是有个不可知的希望在飞吗 是的,有一只黑色的蜻蜓 飞入冥冥的草中了
字义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灼灼——明亮鲜艳的样子。 寒砧——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 衣石。 亭皋——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旁地。 窸窣——象声词。此处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冉冉——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不落言筌——不局限于言辞的表面意思。言筌:在言辞上留下的迹象。
规律 神奇
特征 隐秘
①② “木叶”突出地成为 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③关键在“木”这一字
④⑥“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⑤语言形象具有暗示性
历代诗人
的名句: “木叶、 树叶、落
资料 量大
叶、落木”
理论 高深
⑦“木”与“树”在概念上 相去无几,到了艺术形象的 领域,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从大量资料中发
现了一种现象及 其中的规律,通 过寻找此规律产 生的原因、理论 依据及使用范围 的限定,证明规 律(结论)确实 存在。

落叶 繁密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密密层层
浓阴满地
落木 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
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梳理文本,划分层次。
用《九歌》中诗句引出“木叶”之话题 提出“木叶”之问题:诗人们多用“木叶”而少用“树叶” 分析问题:分析“木”的艺术特征 解决问题:“木叶”的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五、六段。 (第五段文字介绍了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 特征。“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 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 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 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 。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 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 情思灵动,视通万里。)
总结全文
这是一篇由著名的学者、诗人林庚先生写的 文化随笔,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入手 ,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想像力,对“树”与 “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 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 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辩析,进一 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从中我们 也知道了中国诗歌语言的特点,就是注重语言 的暗示性,追求含蓄不尽。因此,在诗歌鉴赏 中,不仅要玩味语言的言内义,而且要玩味语 言以外的意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鉴赏诗歌 的旨趣。
9
说“木叶”
林庚
10
问题探究
1、这篇文章谈论的是什么问题?
2、文章这么长,哪段是本文的重点语段?.
3、作者为什么把“木叶”作为标题?
4、“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艺术特征?
*1、这篇文章谈论的是什 么问题?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暗
示性是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
意义)
* 2、文章这么长,哪段是本文的重点语段?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 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 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 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 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1
拓展延伸
除了上面讲到的柳之外,古诗中还有很多具有 特点内涵意象的事物,请同学们描写景物,体会妙处。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 木叶 下。
(屈原《九歌》)
亭皋木叶 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捣衣诗》
7
赏析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 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
无边 ? 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8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 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4、“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艺术特征?
①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 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②“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是还会带 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 而是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因为“木”有着这样的艺 术特征,所以自屈原开始把 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 的季节之中。)
* 3、既然这篇文章是谈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 题,作者为什么把“木叶”作为标题?
把标题定为《说“木叶”》,就可以把古诗中 的意象“木叶”作为论题,围绕它展开全文。作 者先排除古代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探寻 它用于秋天 的情景中蕴含有落叶的因素,最后从 中得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发。从 现象谈到本质,从个别谈到一般,从具体谈到抽 象,既深入浅出地阐发了理论,又易于为广大读 者所接受。如果把题目定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 示性问题》,也无不可,但那势必是另一种行文 思路,大概是摆起架子大讲理论,不大容易写得 深入浅出。

意象 雨 鸟 月 ……
例句
特征和内 涵
22
概括意象
雨:一个是清新可爱的雨; 一个是忧愁的。 鸟:有空远的感觉。 月:美丽、忧愁、冷清。
23
24
25 返回
26




月上柳梢头。 杨柳岸晓风残月。 烟笼寒水月笼沙。 残月脸边明。 月是故乡明。 举杯邀明月。 床前明月光。 近水楼台先得月。 明月几时有。 秦时明月汉时关。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别时茫茫江浸月。 明月夜,短松岗,夜来幽梦忽还乡。
返回
19
不 知 天 地 有 清 霜
解 把 飞 花 蒙 日 月
倚 得 东 风 势 便 狂
乱 条 犹 未 变 初 黄
咏 曾 柳

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 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 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 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返回 20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袅 袅 古 堤 边
雍 裕 之
江 边 柳
借柳条婆娑袅娜之状, 烘托出春光的绮丽明媚, 并为下面写离情作了反衬。
返回
18
饿 损 纤 腰 学 不 成
楚 王 江 畔 无 端 种
世 间 谁 敢 斗 轻 盈
绊 惹 春 风 别 有 情
Hale Waihona Puke 垂 柳唐 彦 谦体态轻盈、翩翩起舞、风姿秀出 的垂柳, 含蓄蕴藉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 。
返回
28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柴门鸟雀噪。 鸟鸣山更幽。 青鸟殷勤为探看。 决眦入归鸟。


29 返回
探究质疑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
柳树翠绿晶莹,轻柔,是 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 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返回
17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

咏 柳 贺
知 章


留 取 系 郎 船
若 为 丝 不 断
青 青 一 树 烟
27 返回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渭城朝雨邑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红雨随心翻作浪。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江雨霏霏江草齐。 骤雨初歇。
1
2

清张穆 枯树骏马图
3
4
树)丛生兮山之幽。 桂(高树多悲风, (淮南小山《招隐士》) 庭中有奇( 树 ),绿( 叶)发华滋。 (《古诗十九首》) 海水扬其波。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萧纲《折杨柳》) 九月寒砧催( 木 )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全期《古意》)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吴均《答柳恽》)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曹植《野田黄雀行》) (木叶 )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
歌》)
午阴嘉(树 )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 辞洞庭兮( 落木 ),去涔阳兮极浦。(瘐信《哀江南赋》)
5
筛选、概括
特 树 征 木 意 树 味 木 场 树 合 木 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落叶的因素 黄色 干燥的质感 饱满 疏朗 满树叶子吹动 ,浓阴密密层层 秋风叶落
6



高树----饱满 高木----空阔 落木----更空阔 木叶----疏朗、绵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