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将进酒》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教材是《将进酒》,该课文收录于高中语文教材中,属于文学类的诗歌。
本文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以饮酒为主题,通过描绘壮丽的景色和豪情激昂的词句,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能够准确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诗歌的解读和朗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朗诵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诗歌中的豪情壮志,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3.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中的隐喻和比喻意象。
2. 把握诗歌的整体结构和情感表达。
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美丽山水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和想象,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感受诗歌(10分钟)播放《将进酒》的朗诵录音,让学生闭目静听,感受诗歌的音乐感和情感表达。
3. 诗歌解读(15分钟)向学生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李白的生平,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然后,逐句解读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义和情感。
4. 诗歌朗读(15分钟)教师为学生示范朗读诗歌,指导学生注意语调、停顿和情感的表达。
然后,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读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5. 诗歌赏析(15分钟)通过投影展示诗歌中的意象描写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和思想碰撞。
6. 拓展延伸(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表达的豪情壮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7.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对情感的表达的重要性。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将进酒》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程是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中的一篇诗歌,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
课文内容主要是诗人在酒宴上豪情万丈地歌咏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对世界的热爱。
通过饮酒的形式,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自由无拘束的追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文,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导入、讲解、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量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由、热爱生活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本课文,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匡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运用,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酒宴场景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思量。
教师提问:“你们平时在什么场合喝酒?你们对喝酒有什么看法?”引导学生思量和讨论。
2. 课文讲解(20分钟)首先,教师通过朗读全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然后,教师逐句解读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同时,教师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运用,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通过讲解,匡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一个小组选择一段诗句进行分析和讨论。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适时赋予点评和引导。
4. 个人思量(10分钟)要求学生独立思量,回答以下问题:(1)诗人通过饮酒表达了什么情感?(2)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什么?(3)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哪些意象和情感?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将个人思量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进行课堂展示。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强调诗歌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简介《将进酒》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里的一首诗歌,出自诗歌之部第三单元。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从“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方面来解读诗歌,《将进酒》是乐府旧题,李白自创新意,以多变的句式、大胆的夸张、跌宕的情感有力的再现了其豪放飘逸、雄奇壮丽的诗歌风格,是吟咏诵读最好的示例。
(二)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声韵之美。
2.把握诗人复杂多变的感情,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感受诗人卓尔不凡的性格,学习他自信乐观的精神我设置这些目标,基于新课改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通过诵读和学习,学生充分体会到诗歌的音乐美、形式美、情韵美,把握诗歌的主旨。
(三)教学重难点基于上面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重难点放在:在诵读基础上把握诗歌复杂的情感,教给学生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
二、说学情: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有大量的诗歌储备,初步掌握了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同时,同学们在第二单元自主赏析里也已学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对于李白的生平经历已经很熟悉了。
三、说教法与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为此,我采用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等,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动口动脑,积极思考,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由杜甫的《饮中八仙》,以及李白与酒的诗歌引入《将进酒》。
这样导入,主要是让学生能感受到李白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感受诗人诗酒人生的传奇,初步感知李白淡于富贵、洒脱飘逸的性格,从而很快切入本诗的学习。
(二)初读感知1.学生反复诵读诗歌,读准字音我之所以设置这个环节,是因为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在诵读中获得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将进酒说课稿》引言概述:《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饮酒作为主题,表达了诗人豪迈奔放的个性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本文将从诗歌背景、结构、意境、语言特色和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诗歌背景1.1 作者背景: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
1.2 时代背景: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化繁荣,诗歌成为社会风尚。
1.3 酒文化:唐代酒文化盛行,饮酒被视为一种文化象征。
二、诗歌结构2.1 诗歌体裁:《将进酒》是一首七言绝句,四句一组,共四组。
2.2 押韵结构:每句诗都有押韵,形式简洁明了。
2.3 对仗手法:诗中运用了平仄、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优美。
三、诗歌意境3.1 饮酒情景:诗中描绘了宴会饮酒的场景,气氛热烈欢快。
3.2 豪迈情感:诗人借酒言欢,表达了豪迈奔放的个性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3.3 人生哲理:诗歌通过饮酒的形式,探讨了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意义。
四、诗歌语言特色4.1 用典丰富:诗中运用了大量典故和典型的文学语言,增加了诗歌的深度。
4.2 形象生动:诗中描绘了酒杯、酒壶等形象,生动传神。
4.3 抒情表达:诗歌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五、诗歌艺术特点5.1 豪放风格:李白的豪放风格在《将进酒》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5.2 情感表达: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5.3 艺术成就:《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结语:通过对《将进酒》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同时也能感受到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文学作品。
将进酒-说课稿(有配套课件)
《将进酒》说课稿一、说教材1、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将进酒》是人教版中等职业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古代诗词欣赏》的第一课。
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座高峰,他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他的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所称道。
《将进酒》是一首鲜明体现诗人创作风格的劝酒诗,李白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李白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但跳出了前人的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
总之,无论是从提高个人的修养角度来讲,还是从基础教学的角度来说,李白的这首诗都是很好的例子。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体会诗人感情的起落,感受诗人充实深厚的内在情感(2)体会李白诗歌夸张的艺术手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理解、鉴赏诗歌的能力情感目标:学生能够逐渐产生对古诗文学习兴趣,能够体味出诗中的意蕴美3.课时安排:一课时4.重点、难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放在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在诗中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兴趣和能力上。
二、说学情我所任教的班级是计算机09—4班,通过这一学期三个月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而诗歌本身表达含蓄,跳跃性又大,学生难免对诗歌产生敬而远之、望而却步的态度,这节课就要以《将进酒》为例,激发学生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三、说学法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是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根本途径,因此本节诗歌教学也十分注重学法的渗透:1、通过强调朗读加强学生读的意识,尤其是诗歌这一体裁。
2 、能够朗读诗歌不难,理解诗歌复杂的思想感情就不容易了,通过让学生自己探寻、发现、研讨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思考的习惯。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将进酒说课稿将进酒说课稿(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将进酒》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将进酒》是中国现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收录于中学语文教材中。
这首诗以豪情壮志为主题,通过诗人饮酒、歌唱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的豪情壮志和对现实境遇的不甘。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将进酒》,让学生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李白及其诗歌创作背景;(2)理解《将进酒》的基本内容和主题;(3)学习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4)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情感教育法:通过学习李白的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诗歌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将进酒》,培养学生的豪情壮志,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将进酒》的基本内容和主题;2.学习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四、教学难点1.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2.掌握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1)播放李白的《将进酒》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表达;(2)提问:你对李白有什么了解?你对诗歌有什么认识?(3)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李白的诗歌创作背景以及诗歌的基本特点。
2.分析诗歌(20分钟)(1)让学生自主阅读《将进酒》,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分组讨论:诗歌中的“酒”和“歌”分别代表什么意义?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情感?(3)学生分组展示讨论结果,并进行总结。
3.学习韵律和修辞手法(30分钟)(1)讲解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2)分组活动: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对仗和排比,分析其作用和表达效果;(3)学生展示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
4.表达与创作(30分钟)(1)学生朗读《将进酒》,注意韵律和情感表达;(2)小组合作: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3)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进行互评。
将进酒优秀教案(通用13篇)
将进酒优秀教案(通用13篇)将进酒优秀教案(通用1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将进酒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将进酒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清诗歌的情感变化线索,认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了解其怀才不遇的苦闷和豪放不羁的情怀。
2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的诗风。
3、背诵全诗。
4. 提高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背诵全诗,提高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质疑法 3、比较法课时: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背景简介: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元丹丘在颖阳山居小聚,三人登高饮宴,作者空有旷世之才而不被重用,遂借酒,抒发郁愤不平之气。
三、解题:《将进酒》是"劝酒歌",将(qiang),请,愿。
汉乐府诗体。
四、研习课文(一)整体把握:1、听课文朗读,正音。
2、学生集体朗读。
3、学生自由朗读,当堂背诵。
(二)具体分析开头四句写悲。
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里黄河不远,所以从黄河起兴。
这二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似乎从天而降,东入大海,势不可回。
诗人写黄河,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有"不复回"之叹,基调却是悲。
紧接着带出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的感慨。
诗人的这种悲感,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双鬓成霜,英雄老去,更是对政治腐败、自己政治抱负无从实现的愤慨而来。
这四句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阔大,极有气势。
"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乐"。
诗人年华老去,政治上极度失意,整日穷愁并非其本性,既然此处失意,就另外去寻找寄托。
将进酒的教案(优秀6篇)
将进酒的教案(优秀6篇)李白《将进酒》优秀教案篇一教学分析:《将进酒》这首诗的旨趣跟《蜀道难》不同,它着力刻画的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借劝酒为名吐胸中块垒。
全诗的基调是豪放的,但思想感情却十分复杂。
诵读时应当伴随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适当地变换声调和节奏,力求再现诗人的形象。
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闲暇的时候喜欢听歌吗?(喜欢!)那么老师在这里为大家唱一首歌怎么样?(欢迎!)好,下面我就为大家清唱一首。
(有感情的诵读李白诗歌《将进酒》。
)同学们听没听出来老师刚才唱的是什么歌?(不是,是读了一首李白的诗——《将进酒》!)没关系。
古时候人们读诗叫“吟诵”,“吟诵”也就是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吟诵和欣赏李白的这首千古佳作——《将进酒》。
二、背景简介我们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知道,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我们在高一时学习《诗经·卫风·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四、整体感知1、下面,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遍李白的这首诗。
其他同学注意他朗读时的字音和节奏。
讨论朗读中的问题,达到所有学生都能读准字音,读准诗句节奏,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
2、下面,我请同学们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并说出你的依据是什么?形象:大醉,酣卧不起。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将进酒》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将进酒》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李白的一首诗歌作品,收录于中学语文教材中。
该诗以豪放的语言和激昂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和追求自由的思考和追求。
通过分析这首诗的形式、内容和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李白的诗歌创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将进酒》的背景和作者,掌握诗歌的基本形式和写作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诗歌的欣赏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激发学生对于自由和追求的热爱和向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将进酒》的主题和意义,掌握诗歌的形式和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李白的画像和介绍他的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诗歌的形式:介绍诗歌的基本形式,包括诗的结构、韵律和节奏等。
通过分析《将进酒》的诗歌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
3. 分析诗歌的内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将进酒》,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比喻和修辞手法等。
通过讨论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4. 探讨诗歌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5. 欣赏其他作品:介绍其他李白的诗歌作品,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李白的创作风格和主题思想。
6. 创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创作一首与《将进酒》相关的诗歌。
通过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7. 总结归纳: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归纳,概括《将进酒》的主题和意义,回顾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等。
2. 收集学生的创作作品,评价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标题:将进酒说课稿引言概述:《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名篇,通过描述饮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热爱。
本文将从诗歌的背景、诗歌的主题、诗歌的结构和诗歌的艺术特点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将进酒》这首诗的魅力。
一、诗歌的背景1.1 李白的生平背景:介绍李白的出生、成长背景,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1.2 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探讨唐代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以及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1.3 《将进酒》的创作背景:分析李白创作这首诗的动机和情感背景,以及与当时社会形势的关联。
二、诗歌的主题2.1 豪情壮志:解读诗中表达的豪情壮志,包括对人生的豪情追求和对世俗束缚的反叛。
2.2 人生观与价值观:分析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探讨他对于享乐、友情和自由的思量。
2.3 爱国情怀:探索诗中表达的爱国情怀,分析诗人对于国家兴衰和民族精神的关注。
三、诗歌的结构3.1 诗歌的体裁:介绍《将进酒》的体裁特点,包括其属于乐府诗的一种。
3.2 诗歌的韵律:分析诗中运用的韵律形式,如何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节奏感。
3.3 诗歌的章法:探讨诗歌的章法结构,包括开头的自述、中间的描写和结尾的抒发情感。
四、诗歌的艺术特点4.1 意象的运用:分析诗中所使用的意象,如酒、杯、壶等,以及这些意象所代表的象征意义。
4.2 修辞手法的运用:解读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探讨这些手法对于诗歌的表达效果。
4.3 语言的艺术性:探索诗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包括诗人对于音韵和节奏的把握,以及对于字词的精选。
结论:通过对《将进酒》的背景、主题、结构和艺术特点的分析,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义和魅力。
诗人李白通过豪情壮志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人生的热爱和对于自由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关心。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方式,使其成为唐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将进酒
《将进酒》说课稿一、说教材《将进酒》是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本文是李白的代表作,和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属同一个时期作品,并且二者在思想内容上也有相似之处。
《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
本诗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
本单元选编的这几首诗,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更进一步认识诗人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品质,气势磅礴、豪放不羁的诗风。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把握李白诗意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诵读能力,鉴赏诗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李白桀骜不驯、豪放不羁的气质和人生观,感受作者在怀才不遇下的苦闷和自我排解。
教学重点: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本诗的诗意。
三、说教学学法1、诵读法按照“音读,意读,情读,美读”的阅读过程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并在阅读中去审视文章的思想内容。
2、导读法教师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讲述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主旨。
重点在于诗人豪放洒脱的形象的感悟上。
3、鉴赏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
这其中的牵连多半是个“愁”字。
为何愁?仕途失意、功业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
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生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有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为“酒圣”。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嗜酒)(狂放不羁)《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是汉乐府曲名。
作者介绍略写作背景李白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天宝元年(742)秋,由于道士吴均的推荐,诗名远扬的李白被唐太宗召到长安供奉翰林。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将进酒》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教材为《将进酒》,该课文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唐诗三百首》中的一首,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
本文是一首饮酒作乐的诗歌,通过描述诗人豪情壮志、豪饮畅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理想追求的呼唤。
该课文以其豪放的气势、独特的艺术表达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文,使学生了解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掌握本诗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文,激发学生对于人生理想和追求的热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点。
2.难点: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意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与酒相关的音乐,如《红尘醉》等,引起学生对于酒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展示(10分钟)将《将进酒》的诗歌内容和作者简介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诗歌内容,并简要了解李白的背景和创作特点。
3.讲解(15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逐句解读《将进酒》的诗歌内容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豪情壮志、人生追求和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点,如比喻、拟人、对仗等。
4.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并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诗歌中的豪情壮志和人生追求。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意义。
5.朗读(10分钟)让学生轮流朗读《将进酒》,通过朗读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6.拓展(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古代宴会场景、酒的制作过程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诗歌中的场景和情感表达。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将进酒》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说课稿针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将进酒》一课进行讲解。
该课是一篇唐代杜甫的诗作,属于文言文阅读和鉴赏的范畴。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杜甫的思想、艺术风格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抨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将进酒》,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主题,并能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杜甫的诗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主题,并能够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进行文本分析。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杜甫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作品,激发学生对杜甫的兴趣。
2. 预习导入:提问学生对杜甫的了解程度,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导学生回忆《将进酒》的内容。
3. 正文教学:(1)课文解读:分段解读《将进酒》,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段的意义和诗歌的整体结构。
(2)意境分析:通过诗中的描写和意象,帮助学生感受诗歌所表达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热爱。
(3)主题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主题是什么,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解读诗歌的主旨。
(4)修辞手法分析: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艺术特点。
4. 拓展延伸:通过与其他诗歌作品的对比,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杜甫的艺术风格和思想。
5. 归纳总结:总结课文的内容和学习收获,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理解。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使用投影仪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将进酒》说课稿3篇
《将进酒》说课稿3篇《将进酒》说课稿3篇《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将进酒》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将进酒》说课稿篇1一、说“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新课程组织教学的依据。
准确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落实,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关键环节。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经常性的研读《语文课程标准》,领悟《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作出恰当的评价,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散文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二、说教材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包括诗歌、散文两部分,诗歌、散文各三个单元。
诗歌部分,教材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从把握诗歌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人生经历、把握作品主旨入手;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从把握诗歌的意境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从诗歌声韵的角度,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代诗歌美妙的音韵,感受作者浓烈的情怀。
三个单元,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阅读、鉴赏,在阅读鉴赏中,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感受能力,发展学生想像能力和审美能力。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单元设计的意图就是培养学生诵读诗词的习惯,通过诵读进入诗词的语境,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状态,真正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
单元所选的作品,都是极富音韵、情韵、美感的经典之作,是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培养学生语感最为适用的材料。
因此,诵读教学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对精要语句的玩味、赏析,进而达到品味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情感世界的目的。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将进酒》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为《将进酒》,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该诗以豪情壮志、豪饮畅谈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豪迈态度和对自由的追求。
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李白及其代表作品;(2)理解《将进酒》的主题和意义;(3)掌握《将进酒》的基本背景知识。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豪迈情怀;(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将进酒》的主题和意义;(2)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李白的相关视频或者展示他的画像,引起学生对李白的兴趣,并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李白的印象。
2.分析诗歌结构(10分钟)解读《将进酒》的诗歌结构,包括诗歌的体裁、韵律和格律等。
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的特点,了解诗歌的形式美。
3.理解诗歌意义(15分钟)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解读《将进酒》的主题和意义。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隐喻和象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4.情感表达(2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将进酒》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积极参预,并展示自己的表达成果。
5.文学鉴赏(2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将进酒》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学生讨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6.写作训练(2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与《将进酒》相关的作文。
可以提供写作思路和范文,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7.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概括《将进酒》的主题和意义,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欣赏李白的其他作品。
《将进酒》优秀说课稿
《将进酒》优秀说课稿《《将进酒》优秀说课稿》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赏析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诗歌复杂情感的品读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自古以来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李白更是酒中仙、诗中仙,首先请同学们朗读杜甫写李白的一首诗:饮中八仙诗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首诗对李白的喝酒与作诗给予了精彩的描述,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李白醉酒时写的一首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将进酒》,走进诗人的灵魂。
二、朗读诗歌: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读懂大意。
生读生评。
三、示例分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诗句哪一个字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明确:“悲”字。
2.诗人为何而悲?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呢?明确:诗人悲人生短暂功业无成。
“黄河之水”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时光一去不复返和人生短暂渺小的悲叹,“青丝”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时光飞逝功业无成的感慨。
运用了反衬、比喻、夸张、起兴等你手法。
3.“朝如青丝暮成雪”,诗人如此感慨,诗人此时处于什么样的人生际遇呢?提示:请学生分析课文注解一。
明确:诗人此时大约52岁,“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因而产生人生短暂功业无成的悲叹。
4.诗人的悲和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之悲有何不同?明确:诗人的悲是悲而不伤,这与诗人受盛唐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的影响有关。
5.这两句诗如何划分诗句的节奏?如何读出诗人的情感?明确:节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根据诗意,根据结构)重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强调突出)缓急,“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应慢一点。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将进酒》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将进酒》是中国现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之一,收录于《全唐诗》中。
本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豪迈的情感和激昂的语言展示了诗人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通过分析这首诗的诗歌形式、主题和艺术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将进酒》,使学生了解李白的诗歌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掌握诗歌的基本要素和韵律结构。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诗歌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李白的诗歌,激发学生对自由、豪情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将进酒》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点,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意图,把握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李白的肖像和简单介绍他的诗人身份,引发学生对李白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诗歌欣赏(10分钟)播放《将进酒》的朗诵录音,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然后请学生跟读诗歌,体验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3. 诗歌分析(20分钟)(1)诗歌形式分析:介绍《将进酒》的诗歌形式为七绝,即每句四个字,共四句,每句的平仄音节要求相对平衡。
(2)诗歌主题分析:通过分析诗中的情感表达和意象描绘,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是诗人豪情壮志和对自由的追求。
(3)诗歌艺术特点分析:讲解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如比喻、夸张、对仗等,以及诗歌的整体结构和韵律。
4. 诗歌解读(15分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分析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境界。
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5. 学生表演(10分钟)分组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发挥,创作诗歌表演或诗歌朗诵。
鼓励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
6. 总结反思(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思考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将进酒》的教案(8篇)
《将进酒》的教案(8篇)《将进酒》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促进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热忱,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2、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并能进展恰当的评价。
3、探究诗人狂放性格的由来,体会本诗所表达的浪漫主义风格。
4、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质疑法。
3、比较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大诗人李白因遭权贵排挤离开长安开头了他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其次次漫游。
我们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即写于这一时期,今日我们学习的《将进酒》也是此间的作品。
大诗人李白又将向我们呈现些什么呢?二、疏通。
三、诵读。
(一)读懂内容《将进酒》是写劝酒、对酌的诗,本属汉乐府鼓吹铙歌。
李白沿用旧题,借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之机,发泄心中的郁积。
(1)开头两联均用“君不见”领出,“黄河”一联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既用眼前景物起兴又具有比方的作用。
“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承受夸大手法,极言人生短促。
(2)“人生得意”以下六句,极写痛饮狂饮。
“天生”一联说明“须尽欢”的理由,显示了诗人对将来的信念。
(3)“岑夫子”以下六句为诗意转折处,亦可视为下面劝酒歌的引语。
诗人在力劝“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之后,放杯高歌,吐露心声:“钟鼓馔玉缺乏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4)“古来圣贤”以下四句,诗人将“饮者”与“圣贤”作比,引出“陈王”曹植来。
曹植《名都篇》有云:“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看来这位陈王确是在“恣而欢谑”了。
然而,在他这欢快中,包含着何等巨大的苦痛!他是在备受猜忌、压抑的险恶环境中,因大志难骋而沉溺酒乡的,在这一点上,李白与曹植颇为相像,故化用曹诗,明写欢快而暗寓愤激。
(5)“仆人何为”二句以反诘之句振起文意,以使令语气引出下文:“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进酒》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浪漫主义的诗人自屈原之后虽不能说乏善可陈,但后来的诗人也不过是天际划过的流星,到了李白才异峰突起,和屈原隔代相望,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两颗闪耀的明星。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将《将进酒》列为讲读课文,大有深意。
不仅因为它是李白的作品,更主要的是他出现于李白政治上失意,内心极度苦闷的时期。
可以说一个诗人在政治上的失意恰恰是他创作上更臻成熟的时期,是应该是一个文学创作上的规律。
历数古代有成就的诗人,概莫能外。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为“劝酒歌”,古词有所谓“将进酒,乘大白”的句子。
该诗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他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三人常登高宴饮,诗人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浪漫的诗风,奔放的语言,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二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诗中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颇具特色。
学习这首诗,要先把握本诗的整体内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弄清诗的基调,然后探究诗人的艺术手法。
本单元选编的这几首诗,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其中对李白作品风格的把握是一个重点,要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诗人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品质,气势磅礴、豪放不羁的诗风,以便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本诗时而奔放,时而深沉,豪壮的酒话背后是如波涛汹涌般郁结的情感。
全诗大起大落,诗情由悲转乐,再转狂放,再转愤激,最后如火山般地爆发,气势如大江奔流。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但跳出了前人的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一乐府诗题以新鲜而积极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
(二)教学目的:依据大纲要求,语文学科要突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结合本课实际,拟定如下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掌握重点词语,进而把握诗意;2.思想教育目标:了解诗人的精神品质;3.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古诗诵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本诗的诗意。
二、学生情况分析:许多语文老师都有这种体会,就是我们的学生由于外环境的影响,往往很难将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到书本上来,尤其是古典诗歌,很少能一如过去那样亲近她,了解他,欣赏他。
学生宁可在网络与游戏中忘乎所以,也不愿与古圣先贤同喜同悲,只既是语文教学的矛盾,也是语文老师每每遭逢的尴尬所在。
为此,作为教师,只有尽量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各种手段,多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可能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说教法1、诵读法本人长期坚持示范性朗读,所以首先利用声情并茂的美读,激发兴趣,继而按照“音读,意读,情读,美读”的阅读过程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并在阅读中去审视文章的思想内容。
2、导读法教师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讲述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主旨。
重点放在诗人豪纵狂放的外在形象和忧愤郁怒的内在情感的理解上。
3、比较法比较李白前后创作风格的变化。
通过对李白个人经历的交代,尤其是三年的翰林供奉生活使李白人生理想受挫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李白由对统治者的幻想到与统治者决绝的人生选择,从而增强学生对的兴趣。
四、说学法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2、通过课上阅读和学习,培养学生兴趣,进而使学生向课外延伸,自觉阅读古典诗歌,培养应有的学习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自称臣是酒中仙,天子呼来不上船”,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为另一位大诗人画的一幅漫画。
画面上主人公桀骜不驯,豪放纵逸,才高八斗,一副傲视封建王侯的形象。
这就是李白。
然而,李白虽然看似活得潇洒,其实满心悲苦,他的“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不正是内心孤独的体现吗?尽管他纵酒高歌,但“举杯销愁愁更愁”的他,内心一直有一股抑郁不平之气,他将愁情或借酒,或托月(我寄愁心于明月),拾入诗囊,遂成为著名的《李太白集》。
《将进酒》就是酒助诗兴,笔酣墨饱的豪放之作。
说明:《将进酒》是鲜明表现诗人个性的劝酒诗,导入时将诗和酒联系起来,既关照了全诗内容,又感受了诗人饮酒悲歌的形象,更主要的是突出李白的悲而不伤,忧而不愁的开阔、旷达,对李白的个性风格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二)多媒体播放古琴曲《关山月》并配以相关的画面,教师朗诵全诗。
说明: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又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和感情中。
(三)学生准备后,指名朗读诗歌(四)师生研讨,完成教学目标师:《将进酒》中的“将”是什么意思,从内容的角度来说,这是一首什么诗?说明:学生根据注解和预习提示首先明确这是一首劝酒诗,这样才能照应导入,也让学生有整体认识,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从注解、预习提示、课后习题、补充知识等筛选有用的符合要求的信息。
师:虽然是劝酒诗,诗人一落笔却先不写宴饮过程,而是陡然以黄河奔流起势,诗人在描写时视角是什么样的?山巅俯瞰诗人联想到什么?说明:这一问题的设计主要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慷慨生悲并不是没来由的,而这来由与悲叹构成了诗歌的“兴”的手法。
让学生通过具体分析感受“兴”的手法的特点:“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师:整日穷愁并非李白本性更何况白发如丝悲无益,所以诗人的情感顿起变化,哪个词表明诗人从悲叹中跳出来,这个“欢”字控制到哪句?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不同于凡夫俗子的一醉方休,你怎样理解“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说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中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
此问意在让学生通过讨论,透过现象看到诗人的这种蔑视权贵、建功立业的心志和报负。
师:待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他酣畅淋漓地向友人一吐为快,李白狂歌的12句话根据感情的不同可以分为哪两个层次说明:让学生以感情为标准划分层次,还是继续体会诗人感情上的起落,只不过由悲到欢这一感情变化过程很明显,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而这两个层次中作者的激愤与狂放并没有明显的语言标志,问题难度的加大会让学生知难而进,深入探究,准确与否毕竟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如不准确或不到位可做如下启发:师:第一层次中直接表明诗人态度的词有哪些?(“不足贵”和“不复醒”)“钟鼓馔玉”指什么,“钟鼓馔玉”真的不足贵吗,诗人说富贵不足贵是出于什么,诗人为什么愿长醉不醒?请大家联系背景思考这个问题。
说明:电脑屏幕打出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年唐玄宗眈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
诗中也流露出诗人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他有用世的想法,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另一方面,豺狼当道,奸臣弄权,他只有用饮酒的办法使自己从怀才不遇的苦闷中解脱出来。
师:所以这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激愤)师:诗人的激愤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和自己命运相同的古来圣贤,古来圣贤皆寂寞,岂止寂寞,为人民苦难疾呼甚而抛洒热血的经天纬地之才大有人在,请请举出你崇敬的抑郁不得志的古来圣贤。
说明:通过此环节激发学生对那些有经天纬地才能的大圣贤如孔子、孟子、屈原、贾谊等人的深刻理解,感受他们壮志难酬的苦恼。
师:既然古来圣贤如此之多,何以偏举陈王?说明:此环节让学生体会作品中作者所用材料的典型性。
在遭遇排挤,抑郁不得志的圣贤中曹植记不得意于乃父,又不见用于乃兄,备受猜忌,此其一;陈王与酒联系较多,此其二。
陈王诗才出众,七步诗即为明证,与诗人更加相似,此其三。
师:第二层次的内容是什么:“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气魄?师: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激愤,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但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说明:在这一环节中明确什么是感情基调。
基调,指的是一篇作品整体上感情色彩或氛围。
这首诗初读一遍,会觉得它豪气十足,但弄清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以后,就会看出诗人的愤激之情占主导地位,确切的说,豪放只是它的外壳,而内核则是激愤。
(五)体会艺术特色:诗人好用夸张写法,这和他的浪漫气质和狂放性格有关,所以不使人感到言过其实,试从这首诗中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说明: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与他是用夸张手法不无关系,使中多处用了巨额数字以表现豪迈诗情,例如:“一饮三百杯”表现豪爽,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另外还用了想象性夸张,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
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诗人横放杰出,用词大胆,他人莫及,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
(六)拓展迁移:诗圣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曾写到:“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你对李白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
(七)再次指名朗诵全诗说明:学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能更准确地把握诗人的形象,最后一次的朗读应是再现诗人形象最好的时机。
六、鉴赏要点1.感情上大起大落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可分四个层次:开头四句写悲。
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
这是非同寻常的。
诗人写黄河,颇能显示它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如“黄河如丝天际来”“洪波奔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等,其基调是壮;这次则不同—一诗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巅,顷刻间就看遍了它的万里流程,因有“不复回”之叹,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其基调却是悲。
由此联想人生,诗人头脑中便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景: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
真是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间一样短促啊!至此,诗人的悲意更浓了。
“人生”以下六句写欢。
但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转悲为欢。
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
于是连呼“烹羊宰牛”,准备像东汉大学者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
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出了“尽欢”的正当理由。
“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
待到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他的感情突然由欢乐转为愤激,这是因为他要借此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渲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