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传导通路

合集下载

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

两极运动神经元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指的是脊髓前角细胞和脑神经运动核
以上的锥体系损伤,即锥体细胞或其轴突组成的锥体束 损伤。
表现为:随意运动障碍肌张力增高深反射亢进,出
现病理反射。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指脑神经核和脊髓前角细胞一下的锥
体系损伤。
表现为随意运动障碍;肌张力降低(缓性瘫痪)
锥体系的任何部位损伤都可引起其支配区的随意运动障 碍——瘫痪
核上瘫是指损伤发生在脑神经核以上节段,如一侧上运动神经元包括皮质核束 或其起始区锥体细胞受损,可产生对侧眼裂以下的面肌和对侧舌肌瘫痪,表现 为对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低垂、嘴歪向病灶侧、流口水,不能作鼓颊、 露齿和吹哨等动作;... 核下瘫是指下运动神经元包括脑神经运动核及其轴突组成的脑神经运动纤维损 伤引的瘫痪。核下瘫是指下运动神经元包括脑神经运动核及其轴突组成的脑神 经运动纤维损伤引的瘫痪。面神经核下瘫的特点是损伤同侧所有面肌瘫痪,表 现为额横纹消失、眼不能闭、 口角下垂、鼻唇沟消失等。舌下神经核下瘫的特 点是病灶侧全部舌肌瘫痪,表现为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侧。
锥体系于锥体外系之间的关系:
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在结构上密切联系,在运动功能上是
互相依赖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结构上,两系的皮质 有重叠,锥体系皮质发出下行锥体束不断发出侧支至锥 体外系的皮质下结构,而锥体外系又经上述相关环路影 响和反馈调节锥体系皮质的活动,同时锥体外系还发出 下行纤维至下运动神经元。因此,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 前角运动细胞构成传到冲动的最后公路。


皮质核束
中央前回下部等处皮质中的锥体细胞的轴突集合成皮质
核束,经内囊膝,下行至中脑,走在大脑脚底中间3/5的 内侧部。此后,陆续分出一部分纤维,终止于脑干内两 侧的躯体运动核和特殊内脏运动核,包括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展神经核、面神经核(支 配眼裂以上面肌的细胞)、疑核和副神经核。这些脑神经 运动核细胞发出的轴突组成脑神经的运动纤维,分布到 同侧眼球外肌、睑裂以上的面肌(枕额肌的额腹和眼轮匝 肌等)、咀嚼肌、腭肌、咽肌、喉肌、胸锁乳突肌和斜方 肌等,管理这些肌肉的随意运动。另一部分纤维则终止 于对侧的面神经核(支配眼裂以下面肌的细胞)发起者,肢体外系主要

运动传导路(Moterpathway)

运动传导路(Moterpathway)
中枢和延髓锥体外,锥体系和锥体外系都是伴行的,二 者常同时受损。因此,上运动神经元的损伤一般都会出 现硬瘫表现。
2.如果仅仅损伤大脑皮质运动中枢或延髓锥体(即单 纯锥体系),则临床表现除病理征(+)和晚期肌萎缩(废 用性)外,其余表现则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软瘫体征 一致。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随意运动瘫痪:
(2)经过内囊后肢下行。 (3)躯干肌受双侧支配,肢体肌受对 侧支配。 (4)皮质脊髓束有易化浅反射的作用, 若受损,则浅反射消失。 (5)皮质脊髓束抑制原始反射。正常 人:病理征阴性(2岁前可阳性);若 皮脊束受损,则病理征(+)。
3.皮脊束受损后的表现: (1)锥体交叉以上受损(如脑溢血、
脑血栓时): 对侧上、下肢硬瘫,浅反射消失,腱
2.躯干肌和大部分头面部骨骼肌受双侧大脑皮质支 配,但肢体肌、面神经核下半及舌下神经核只接受对 侧大脑皮质支配。
3.运动传导路两级神经元之间多有中间神经元,只 有支配精细运动(如肢端肌)的上、下运动元之间才为 单突触直接联系(约占20%)。
(四)锥体系的功能
1.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2.易化浅反射:刺激皮肤或 粘膜,引起相应部位的肌肉产 生收缩的现象称为浅反射。如 角膜反射、腹壁反射和提睾反 射。 当锥体束损伤后,易化浅反 射的作用消失,则浅反射减弱 或消失。
早期出现 (营养性)
病例分析: 患者男性,36岁,自述“半身不遂”,看东西有两
个像,检查结果为:①右侧上、下肢瘫痪,肌张力增 高,腱反射亢进,肌肉不萎缩;②右侧腹壁反射和提 睾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阳性;③左眼向下方斜视,眼 睑下垂;④左眼瞳孔较右眼大;⑤发笑时口角偏向左 侧、面肌不萎缩;⑥伸舌时偏向右侧,舌肌不萎缩; ⑦全身感觉及其他无明显异常。

第十九章 传导通路

第十九章 传导通路
-40-
练习
8.关于视觉传导通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2级纤维全部交叉 B.投射至大脑半球的中央后回 C.第3级神经元是丘脑腹后外侧核 D.投射至大脑半球的角回
E.第3级神经元是外侧膝状体√
-41-
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
小脑下脚
小脑上脚
旧小脑皮质 旧小脑皮质 (脊髓小脑) (脊髓小脑)
-5-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一)躯干和四肢痛温觉、粗触觉 和压觉传导通路


皮肤 周围突 脊神经节 中枢突 脊髓灰质后角 脊神经

Hale Waihona Puke 交叉 脊髓丘系 背侧丘脑 内囊 中央后回中上部
脑干各部 腹后外侧核 后肢 中央旁小叶后部
功能:参与传导双耳的听觉。
一侧听觉中枢受损不会引起全聋。
-15-
五、平衡觉传导通路
椭圆囊斑、球囊斑和壶腹嵴 →双极细胞→前庭神经 →延髓和脑桥交界 →前庭神经核群→背侧丘脑的腹后核(换元) →颞上回前方的大脑皮质
前庭神经核群 →内侧纵束→ 上升的纤维→动眼、滑车和展神经核
(眼肌前庭反射—眼球震颤); →下降的纤维→副神经脊髓核和上段颈髓
-32-
小结
7.皮质核束的起止、行程和机能。 8.核上瘫、核下瘫的概念。 9.面神经与舌下神经的核上瘫、核下瘫。 10.皮质脊髓束的起止、分部、途径和机能。 11.锥体系上位神经元和下神经元损伤后的症状。
-33-
练习
1.盲人摸字的传导通路,正确的是() A.经三叉丘系传导 B.经外侧丘系传导 C.经脊髓丘系传导
临床表现 同侧眼全盲 双眼颞侧视野偏盲 患侧眼鼻侧视野偏盲 双眼对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
-11-

《运动传导通路》课件

《运动传导通路》课件
02
神经冲动波沿着神经纤维传播,并引起下一个神经 元的兴奋或抑制,从而完成信息的传递。
03
神经冲动的传递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神经 纤维的直径、髓鞘的完整性、温度等。
PART 04
运动传导通路在人体运动 中的作用
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肌肉的收缩与舒张是运动传导通路的主要功能之一。运动 神经元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将神经冲动传递给肌肉纤维, 引起肌肉的收缩或舒张,从而实现身体的运动。
神经影像学研究
神经影像学研究利用影像技术,如MRI、PET等,对运动传导通路进行无创性成像和功能检测。通过影像学手段观察运动传导 通路的形态和功能变化,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神经影像学研究的发展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 递质减少或突触后膜的受 体功能受损,导致信息传 递受阻。
突触超敏
某些情况下,突触后膜的 受体对正常浓度的神经递 质产生过度反应,导致信 息传递异常。
突触可塑性受损
突触可塑性是神经网络适 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机制, 突触功能障碍会导致这一 机制受损。
神经纤维病变
神经生理学研究对于深入理解运动控 制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 要意义,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 论支持。
神经药理学研究
神经药理学研究主要关注运动传导通 路的药物作用机制和药物开发。通过 研究药物对神经元信号传递的影响, 开发出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药物 。
VS
神经药理学研究对于治疗神经系统疾 病,如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患者提供更好的 治疗选择。

神经下行(运动)传导通路

神经下行(运动)传导通路
2. 下行(运动)传导通路(锥体系)一般 由两级神经元组成。
3. 上行和下行传导通路一般要进行一次交 叉。即一侧大脑半球接受对侧半身的感 觉冲动和管理对侧半身的运动。
4.一侧大脑半球接受两侧视、 听觉冲动。
局限 软瘫 减低 减弱或消失 阴性

(二)锥体外系 1. 新纹状体—苍白球系
新纹状体 苍白球
红核
脊髓前角
大脑皮质
黑质 红核脊髓束
大脑皮质 丘脑
底丘脑核 网状脊髓束
脑干网状结构 脊髓前角
2. 皮质—脑桥—小脑系
大脑皮质
皮质脑桥束
脑桥核
新小脑皮质齿状核 丘脑红核脊髓前角三、传 导 路 小 结
1. 上行(感觉)传导通路一般由三级神经 元组成。
上运动神经元 锥体束
中央前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前部
下运动神经元 效应器 皮质脊髓前束
脊神经 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侧束 脊髓前角 运动细胞
躯干四肢 骨骼肌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地临床表现
瘫痪范围 瘫痪特点 肌张力 腱反射 病理反射 肌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
广泛 硬瘫 增高 亢进 阳性 无,晚期废用性
上运动神经元 皮质核束
中央前回下部
下运动神经元
效应器
脑神经
脑神经运动核 头面部骨骼肌
2. 皮质脊髓束 上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央
旁小叶前部等处
行程:内囊后肢 大脑脚底中间3/5的外侧 脑桥基 底部 延髓锥体 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侧束
不交叉 皮质脊髓前束
下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脊 神经 躯干和四肢的骨骼肌
神经传导通路
二、下行(运动)传导通路
(一)锥体系 两级神经元 上运动神经元:胞体在大脑皮质

运动传导通路的运动实践意义

运动传导通路的运动实践意义

运动传导通路的运动实践意义以运动传导通路的运动实践意义为主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话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运动传导通路的运动实践意义。

一、什么是运动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是指人体内的神经、肌肉、骨骼等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传递的通路。

它是人体内各种运动活动的基础,也是人体内各种生理功能的基础。

运动传导通路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

1. 促进身体健康通过运动传导通路的运动实践,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运动可以增强肌肉、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2. 提高运动能力通过运动传导通路的运动实践,可以提高运动能力。

运动可以增强肌肉、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3. 改善心理健康通过运动传导通路的运动实践,可以改善心理健康。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内多种神经递质的分泌,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4. 增强社交能力通过运动传导通路的运动实践,可以增强社交能力。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内多种神经递质的分泌,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5. 增强自信心通过运动传导通路的运动实践,可以增强自信心。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内多种神经递质的分泌,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三、如何进行运动传导通路的运动实践?1.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体状况和运动需求,因此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可以选择跑步、游泳、瑜伽、健身等多种运动方式。

2. 控制运动强度在进行运动传导通路的运动实践时,需要控制运动强度。

过度的运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过轻的运动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3. 坚持运动运动传导通路的运动实践需要坚持长期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并坚持执行。

四、结语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运动传导通路的运动实践对于身体健康、运动能力、心理健康、社交能力和自信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第2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和 三 叉 神 经 脑 桥 核 内 , 它 们 发 出 的 纤 维交 又 至 对 侧 , 组 成 三 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 第 3 级 神经 元的 胞 体 在 背 侧 丘 脑 的 腹 后 内 侧 核 , 发出 纤 维 参 与 组 成 丘 脑 中 央 辐 射 , 经 内 囊 后 肢 , 投 射 到 中 央后 回 下 部 。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二)头 面 部 的 痛 温 觉 和 触 压 觉 传 导 通 路
第 1 级 神 经 元 位 于 三 叉 神 经 节 、 舌 咽 神经 上 神经节、迷走神经上神经节和膝神经节, 其 周围 突 经 相 应 的 脑 神 经 分 支 分 布 于 头 面部 皮肤及口鼻腔黏膜的相关感受器,中枢突 经 三 叉 神 经根 和 舌 咽 、 迷 走 和 面 神 经 入 脑 干 ; 三叉 神 经 中 传 导 痛 温 觉 的 纤 维 入 脑 后 下 降 为 三 叉 神 经 脊 束 ,连 同 舌 咽 、 迷 走 和 面 神 经 的 纤 维 一 起止 于 三 叉 神 经 脊 束 核; 传 导 触 压 觉 的 纤 维 终 止 于 三 叉 神经 脑 桥 核 。
第2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薄、楔束核内,由此二核发出的 纤维形成内弓状纤维向前绕过延髓中央灰质的腹侧,在 中线上与对侧薄、楔束核发出的纤维交叉,称内侧丘系 交叉,交叉后的纤维转折向上,在锥体束的背侧呈前后 方向排列,行于延髓中线两侧,称内侧丘系。 内侧丘系在脑桥呈横位居被盖的前缘,在中脑被盖则位 于红核的外侧,最后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发出纤 维参与组成丘脑中央辐射 (central thalamic radiations ), 经内囊后肢主要投射至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 叶后部, 部分纤维投射至中央前回。

神经解剖学06运动传导通路

神经解剖学06运动传导通路
损伤表现
如果皮质脊髓束受损,会导致相应肢体肌肉瘫痪,无法完成精细动作和协调动作 。
疾病表现
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脑梗塞等,也可能影响皮质脊髓束的功能 ,导致运动障碍。
03
皮质脑干束
皮质脑干束的组成
01
皮质脑干束由大脑皮层发出, 经过脑干到达脊髓的运动神经 元,是控制躯体运动的主要传 导通路。
小脑肿瘤
小脑肿瘤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恶心呕吐、头痛、 共济失调等症状,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THANKS
感谢观看
运动传导通路的重要性
运动控制
运动传导通路是实现精确和协调运动的关键,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和技 能至关重要。
健康与疾病
运动传导通路的正常功能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而其功能障碍可能导致 各种运动障碍性疾病,如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
运动传导通路的分类
上行通路
将大脑的运动指令传递到脊髓和脑干,以控制和 协调肌肉运动。
该回路主要负责协调和整合感觉信息与运动指令,以实现精确的运 动控制。
皮质-小脑-皮质回路
该回路主要负责协调和整合不同运动皮层之间的信息,以实现复杂 运动的协调和同步。
小脑运动传导通路的功能
运动协调
小脑运动传导通路通过协调不同肌肉群的运动,确保运动的协调 性和精确性。
运动学习
小脑在运动学习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运动指令, 使运动技能逐渐熟练和自动化。
02
它由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和运 动前区发出,经过脑干的锥体 束和橄榄体束,最后到达脊髓 前角。
03
在脑干中,皮质脑干束与红核 脊髓束、黑质网状结构等其他 传导通路相互交织,共同完成 运动控制。
皮质脑干束的功能

神经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神经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运动传导通路 锥体外系
锥体外系的传导通路
1 皮质一新纹状体一背侧丘脑一皮质环路:

对皮质运动区的活动有反馈调节作用
2 纹状体一黑质环路: 与帕金森病发生有关
3 苍白球一底丘脑环路: 对苍白球发挥抑制性反馈
4 皮质一脑桥一小脑一皮质环路: 协调和共济肌肉运动
小结
运动传导通路 小结
上运动神经元
经过内囊部位 交叉部位 纤维交叉
双侧脑神经运动核
对侧脑神经运动核
双侧头颈肌 对侧面肌下半部分、舌肌
面神经核下部 舌下神经核
中央前回下部 内囊膝 皮质核束 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展神经核 面神经核上部
疑核
副神经脊髓核
运动传导通路 锥体系 皮质核束
核上瘫
核上瘫
上运动神经元受损
核上瘫:对侧眼裂以下的面肌瘫痪
对侧舌肌瘫痪
脑神经运动核 和脊髓前角细胞以下的锥体系损伤 即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 以及它们的轴突的损伤
随意运动障碍 肌张力降低,弛缓性瘫痪、肌萎缩 浅反射和深反射都消失
不出现病理反射
锥体外系
运动传导通路 锥体外系 锥体外系
定义
01
锥体系以外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
所有传导路径
02
功能协调肌肉活动 维持体态姿势和习惯性动作
习 题 01
什么是上、下运动神经元?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有何区别?
组成
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 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 黑质、脑桥核、前庭核 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 以及它们的纤维联系
运动传导通路 锥体外系
锥体外系的传导通路

1 皮质一新纹状体一背侧丘脑一皮质环路:
对皮质运动区的活动有反馈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人体解剖学课件)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人体解剖学课件)

(一)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
功能: 对皮质运动区 活动反馈调节
(二)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
功能: 协调共济运动
(三)新纹状体-黑质环路
黑质变性,多巴胺↓ 帕金森病: 震颤麻痹
其中一部分交叉至对侧,支配躯干和四肢 肌;另一部分始终不交叉,至躯干肌。
上 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后的临床表现比较
上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
损害部位 瘫痪范围 瘫痪特点
肌萎缩 肌张力 腱反射 浅反射 病理反射 肌纤维颤动
皮质运动区 锥体系 常较广泛 全肌群瘫 痉挛性瘫(硬瘫) 早期无 晚期废用性
增高 折刀状 亢进 消失 有 无
周围神经(脑或脊髓) 较局限 单肌 几块肌
迟缓性瘫(软瘫) 明显 早期即有萎缩
减低 消失 消失 无 有
二、锥体外系
定义:是指锥体系以外影响和控制 躯体运动的传导通路的总称。 主要功能:调节肌张力、协调肌 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结构: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 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 黑质、脑桥核、前庭神经核、小 脑、网状结构及其纤维联系。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皮质核束
由中央前回下部锥体细胞发出,经 内囊膝, 大部分止于双侧脑神经运动核
(面神经核仅上半), 小部分止于对侧面神经核的下半
和舌下神经核。
核上瘫
核下瘫
(二)皮质脊髓束 由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锥 体细胞发出,经内囊后肢……至锥体, 绝大部分纤维左右交叉形成:皮质脊髓侧 束,主要支配四肢肌。 小部分不交叉形成:皮质脊髓前束,
第二节 运动传导通路 组成: 锥 体 系—支配各种随意运动(骨骼肌)
锥体外系—调节随意运动 一、锥体系 两级神经元(上、下)组成 ①第1神经元:躯体运动区巨型锥体细胞→锥体束

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路:
1、皮质脊髓束: 上运动神经元位于中央 前回的上2/3及旁中央小叶前 份,其轴突集中构成锥体系 中的皮质脊髓束,经内囊后 肢的上份,至中脑的大脑脚 底中3/5的外侧部,进入延脑 后形成延脑锥体,在锥体下 端的锥体交叉其大部份 (75%)纤维交叉至对侧构 成皮质脊髓侧束,在白质侧 索内下行,其余的不交叉纤 维构成同侧白质内的皮质脊 髓前束,
延脑丘系交叉平面:
薄束及核、楔束及核: 丘系交叉:本体感觉交叉。 三叉神经脊束及核: 舌下神经及核:管理舌肌运动。 脊髓丘脑束: 皮质脊髓束: 半横断损伤后表现: ①同侧半身深感觉消失。 ②对侧半身浅感觉消失。 ③双侧三叉神经眼支管理的皮肤痛、 温觉消失。 ④舌下神经核下瘫。 ⑤对侧上、下肢硬瘫。
锥体外系:
一、锥体系的概念:
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的下行传导纤维,它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
背侧丘脑,底丘脑,红核,黑质,脑桥核,小脑,脑干网状结构,前庭神经 核等一系列结构。
二、锥体外系的特点:
①、锥体外系的起源非常广泛,包括了几乎整个大脑皮质,但主要是来 自额叶和顶叶的躯体运动区和躯体感觉区的纤维。 ②、信息传递过程中常由多级神经元相互联系,形成复杂的网络。 ③、不引起主观运动,主要作用是调整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维持习 惯性动作和姿势。


题:
患者XXX 性别男 年龄42 因头部外伤入院。 检查结果: ①、左上、下肢瘫痪,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 Hoffmann征阳性、Babinski征阳性。 ②、口角歪向右侧,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 ③、左侧半身的痛、温觉和本体感觉消失。 ④、左侧面部痛、温觉消失,触觉存在。 ⑤、右侧面部痛、温觉消失。 2、请问病变位于何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表现?

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神经传导通路来实现。

(一)锥体系锥体系由上、下两级神经元组成。

上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大脑皮质内,大量的神经元轴突组成了下行纤维束,这些纤维束在下行的过程中通过延髓锥体,故名为锥体束,其中下行至脊髓的纤维称皮质脊髓束,下行至脑干内止于躯体运动核的纤维称皮质核束。

锥体系下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脑干和脊髓内,所发出的轴突分别参与脑神经和脊神经的组成。

锥体系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1.皮质核束主要由中央前回下部大脑皮质内的锥体细胞的轴突集合而成,即上运动神经元(含胞体和轴突),经内囊膝部下降至脑干,大部分纤维终止于双侧脑神经躯体运动核,但面神经核的下部(支配睑裂以下面肌的核群)和舌下神经核,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的纤维。

脑神经运动核及其轴突组成脑神经的躯体运动纤维,即下运动神经元,支配眼外肌、咀嚼肌、面肌、舌肌和咽喉肌等。

脑神经或皮质核束损伤引起相应骨骼肌瘫痪,临床上分两种:①核上瘫,指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而引起的某些骨骼肌瘫痪。

当一侧皮质束损伤,受双侧皮质核束控制的下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骨骼肌,不出现瘫痪。

而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因只受对侧皮质核束控制,故其所支配骨骼肌出现瘫痪,表现为对侧睑裂以下的面肌和对侧的舌肌瘫痪。

②核下瘫,指由脑神经运动核及其所发出的纤维损伤,导致所支配的同侧骨骼肌瘫痪。

2.皮质脊髓束由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的轴突集合而成,下行经内囊后肢的前部、中脑的大脑脚、脑桥腹侧部,至延髓形成锥体。

在锥体的下端大部分纤维左、右交叉,形成锥体交叉。

交叉后的纤维沿脊髓侧索下降,称皮质脊髓侧束,纤维沿途止于脊髓各节的前角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

在延髓未交叉的纤维,沿同侧的前索下降称皮质脊髓前束,它逐渐交叉终于对侧脊髓颈、胸节段的前角运动神经元。

由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的轴突随脊神经,分布于躯干、四肢骨骼肌。

皮质脊髓前束中有少量纤维始终不交叉,终于同侧前角运动神经元,支配躯干肌。

系统解剖学-20-运动传导通路精品文档

系统解剖学-20-运动传导通路精品文档

脑桥小脑束→新小脑
中枢不同部位病变 造成多传导路损伤
引起的综合征
脊髓半侧横断
后索横断 断面以下同侧躯干肢体 本体觉精细触觉障碍
脊髓丘脑束横断 断面低2节以下对侧 躯干肢体痛温觉障碍
皮质脊髓侧束横断 断面以下同侧肢体硬瘫
颈膨大半侧损伤
后角后索损伤 同侧上肢
各种感觉障碍
前角损伤
同侧上肢软瘫
皮质脊髓侧束断 同侧下肢硬瘫
二、运动传导路 是大脑皮质运动区发出的运动 冲动传递到效应器的传导通路
锥体系 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
损伤后导致瘫痪 锥体外系 调节肌张力,协调随意运动
(一)锥体系
两级N元传递
上运动N元
下胞运体动:N在元大脑皮质第Ⅰ躯体运动区
(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一)锥体系 上运动N元 胞体:在大脑皮质第Ⅰ躯体运动区
皮质核束
起于中央前回下部 经过→内囊膝
→中脑大脑脚 →脑桥基底部 →延髓锥体
止于脑干内的
8对躯体运动核 止于哪侧核?
皮质核束
起于中央前回下部
经过→内囊膝 →中脑大脑脚 →脑桥基底部 →延髓锥体
止于对侧面N核下部
对侧舌下N核
双侧其它运动核
2)下运动神经元
胞体在脑干 各躯体运动核
轴突组成脑神经 支配同侧
4.颈膨大左半侧损伤后,四肢中哪个肢 出现何种感觉障碍及何种瘫痪?
脑桥基底部
延髓锥体
(一)锥体系 1.头颈肌随意运动传导路 2.躯(1干)两四级肢运肌动随N意元运传动导传途导径路 (2)损1)伤上后运的动瘫N元痪 2)下运动N元
1)上运动N元
胞体位于中央 前回下部
轴 突 组 成 皮 经质 内核 囊束 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