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列出脑血管疾病病人的主要护理要点
列出脑血管疾病病人的主要护理要点脑血管疾病是指影响人脑血管系统的各种疾病,包括脑梗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对脑血管疾病病人进行护理时,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主要要点:1.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脑血管疾病会对患者的生命体征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血压、体温、心率和呼吸等。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这些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定期评估神经功能: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活动受限、言语困难和认知障碍等。
护理人员应该定期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并记录相关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3. 保持通畅的呼吸道:脑血管疾病病人可能面临吞咽困难、咳嗽弱等问题,容易导致呼吸道异物堵塞。
护理人员应及时清除呼吸道的异物,确保患者呼吸通畅。
4. 妥善处理疼痛管理:脑血管疾病病人往往伴随着头痛、肢体疼痛等不适感。
护理人员需要妥善处理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或非药物疼痛缓解方法。
5. 饮食护理:脑血管疾病病人需要合理的饮食安排,包括限制钠盐摄入,控制血压和血脂的摄入等。
护理人员应该与营养师合作,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计划,并监测患者的饮食情况。
6. 预防并处理并发症:脑血管疾病病人往往伴随着各种并发症的风险,如褥疮、压力性尿失禁和深静脉血栓等。
护理人员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合理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和按摩等,同时积极处理已出现的并发症。
7. 心理支持:脑血管疾病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巨大心理压力,护理人员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心理支持。
通过与患者和家属的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必要的帮助,有助于缓解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总结回顾: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通过对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监测生命体征、评估神经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处理疼痛管理、进行合理的饮食护理、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并给予心理支持。
脑出血护理
脑出血护理【一般护理】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l50~300,保持环境安静。
避免各种刺激。
2.翻身时动作轻柔,尽量避免移动,必须更换体位及治疗,护理时,动作要轻,翻身角度不宜太大。
3.病情危重者发病24~48小时内禁食,72小时仍不能自口进食者,可行鼻饲流质饮食。
4.急性期每小时测体温1次,如有高热,可于头、腋窝、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进行物理降温。
5.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及性质,及时留取标本,以防消化道出血。
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气管、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如呼吸道分泌物量多、不易吸出时,准备气管切开用品。
如有肺炎时,及时做痰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
7.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准确记录入量,及时留取血标本,查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等,了解结果,及时提供医师参考。
8.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心理护理】1.有些脑出血病人经过治疗,虽脱离了危险,但却留下了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心理上也会发生变化。
有的害怕病治不好,死神会随时降临;有的悲观失望,认为自己成了残废人,人生的意义也就到此结束;还有的认为自己的衣、食、住、行都不能自理,已成为社会及家庭中多余的人和包袱。
凡此心理障碍,不仅会影响药物治疗效果,也不利于康复训练的实施,因此,应积极进行心理护理。
2.稳定病人的情绪,避免一切忧愁、悲伤、烦恼等不良刺激,护士及家属应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主动地帮助病人洗脸、喂饭、洗澡、处理大小便等。
事事处处关心爱护,不得有任何不耐烦的表现,不讲任何伤情感的话,使病人心情舒畅,不孤独,树立继续生活的勇气。
3.要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脑出血的病人神志清醒后,即可给病人讲解脑出血的有关知识,让病人了解本病多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引起,故不能急躁,不要坐起,要安心养病,按时用药,不要屏气用力,很好配合医师治疗。
通过心理疏导,多数病人都会面对现实,看到希望,争取好的结局,大大加速病情恢复。
4.应注意保持安静、整洁、采光照明充足、布置合理、良好舒适的治疗环境,这样可有助于稳定情绪,促进心理康复。
急性脑血管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心脏除颤仪
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则在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等急救状态下应用,电极脉 冲的发放与R波无关,放电由人工控制,可发生在心动周期的任何时期, 按下放电开关即可放电。心脏除颤仪开机后自动默认为非同步状态,室 颤、室扑急救时切记采用非同步模式。
心脏除颤仪有单相波除颤和双相波除颤两种,不同的波形对能量的需求 有所不同。单相除颤只发出一次单向电流,双相除颤依次有两个电流脉 冲,第二个与第一个的方向相反。目前认为双相除颤较单相除颤成功率 高,皮肤损伤轻,并发症少,但缺乏大样本循证依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心脏除颤仪
一、目的
利用生物允许量的瞬间电流使所有心肌细胞在同一时间全部除极,然后 均匀复极,以消除心脏的异位节律,由窦房结恢复正常的搏动,纠正各 种心律失常。
二、操作前准备
1.评估 ①病人病情、意识、ECG心律失常类型、是否有室颤波。对清醒病人进
行电复律治疗应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以消除紧张心理。 ②除颤仪性能良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的护理
(二)预防性药物治疗
1. 抗血小板聚集剂 使用抗血小板制剂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栓 性TIA进一步 发展为卒中。阿斯匹林,开始每日300mg,2周后改为每 日50mg,可长期服用。噻氯匹啶
125~250mg,每天1次,进餐时服用,有出血倾向者应停用。
6. 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肢体无力或偏瘫程度是否减轻,肌力是否增加, 吞咽障碍、构 音不清、失语等症状是否恢复正常,如果上述症状呈加重 趋势,应警惕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若为频繁发作的TIA病人,应注意 观察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以及伴随症状并作好记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脑血管病人的心理护理
脑血管病人的心理护理脑血管病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动脉或静脉阻塞、破裂出血或脑组织损伤的疾病。
脑血管病人常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照顾,心理护理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以下是脑血管病人心理护理的要点和方法。
1.了解患者的情绪和需求。
脑血管病人常常会出现抑郁、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
护士要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观察,了解他们的情绪和需求,给予关心和支持。
2.提供情感支持。
护士可以倾听患者的抱怨和困惑,给予理解和关心。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帮助他们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提高情绪稳定性。
3.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脑血管病人常常会感到自卑和无助,认为自己已经变得无用,护士要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和希望,引导他们积极面对疾病,相信自己能够康复。
4.提供康复教育。
护士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脑血管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和康复方法等,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过程和治疗的重要性,增加他们对康复的信心和动力。
5.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脑血管病人康复的重要手段,护士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认识和参与意识,并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6.提供生活指导。
脑血管病人的生活需要有规律和合理的安排,护士要向患者提供生活指导,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等方面的建议,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
7.关注家属的心理需求。
脑血管病人的家属通常也会面临心理困扰和压力,护士要关注他们的情绪和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援助,引导他们积极面对疾病,共同协作推动患者康复。
8.建立康复支持系统。
护士可以组织脑血管病康复支持小组或参与相关社区活动,为患者提供交流和共享经验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康复支持系统,互相鼓励和帮助。
心理护理对于脑血管病人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护士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要,给予情感支持和康复教育,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促进康复和阳光心态的建立。
脑卒中患者的护理
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糜 烂,浅溃疡,渗血等. 其发病原因是由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为保证脑,心 等重要脏器的供血重组,代偿性的减少了胃肠道的供血量,导致胃黏膜的缺 血而引起胃粘膜细胞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破坏而引起的.
致残率达3/4
护理措施--病情观察-- 意识
脑出血 脑瘤
颅骨 大脑皮层
脑组织水肿
知识点一: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高级神经系统 (大脑皮层)活动的结 果,从而产生了我们对
外环境的一个认识。
知识点二:什么是颅内压
颅内压:是颅内容物对 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
颅内压增高
大脑皮层活动抑制
对外界认识能 力下降
意识障碍
2 心率:心率减慢提示颅内压增高。 3 呼吸:呼吸深而慢提示颅内压增高。
因此,颅内压增高时生命体征的变化为:两慢一高, 即心率慢,呼吸慢,血压高;也就是库欣反应!
护理措施--病情观察--症状
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 头痛 呕吐(呈喷射性,且与进食无关) 视神经乳头水肿(眼底检查可见)
护理措施--并发症的预防
度
2 需高强度1 呼之不应 2 刺痛反应
有 浅昏迷
无 深昏迷
护理措施--病情观察-- 瞳孔
护理措施--病情观察-- 瞳孔
正常瞳孔:自然光下大小2-4mm,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干扰排除:
1 光线:强光下瞳孔缩小,暗处则扩大; 2 年龄:新生儿和老年人的瞳孔较小、幼儿和成年人较大; 3 剧烈疼痛、恐惧时瞳孔扩大,睡眠时缩小; 4 药物作用:能引起瞳孔扩大的药物有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能引起瞳孔缩小的药物有巴比 妥类、组织胺、吗啡、氯丙嗪、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5 眼部疾病。如白内障、失明的眼球、原发性青光眼、虹膜萎缩、眼球挫伤等疾患。
脑梗死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脑梗死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脑部血管的阻塞或破裂导致大脑缺血或缺氧而引起的。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严重程度不一,治疗难度大。
在护理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疑难病例,需要进行讨论和探讨,以便更好地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脑梗死的护理原则及常见护理措施。
脑梗死患者在抢救工作后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抗凝、抗血小板、降压、降脂等药物治疗,并配合心理、物理、康复等全面治疗。
在护理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24小时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在饮食方面,要遵循低盐、低脂、高蛋白的原则,以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此外,还要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工作,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护理工作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复杂的病例,需要进行疑难病例的讨论和分析。
下面结合实际病例,对脑梗死护理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病例1:一位60岁的女性患者,因脑梗死住院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抢救和治疗后病情好转。
但是在康复期间,患者出现了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等情况,对康复护理产生了阻碍。
针对这个病例,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情况。
通过和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疾病经过、家庭环境、心理状态等情况。
然后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心理护理、康复训练、营养调理等方面。
在心理护理中,可以采取音乐疗法、艺术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调节情绪,重建信心。
在康复训练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包括言语训练、肢体康复、功能训练等。
在营养调理方面,可以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于吸收的食物,增加患者的食欲,提高免疫力。
病例2:一位70岁的男性患者,因高血压引起的脑梗死住院治疗,术后情况稳定,但康复期间出现了睡眠障碍、焦虑、健忘等问题,导致康复效果不理想。
针对这个病例,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病人的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的风险
高血压、高血脂、抽烟和饮 酒等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危险 因素。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危 险因素之一。维持正常血压有 助于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高血脂
高血脂会增加动脉长期抽烟和饮酒会损害血管壁, 增加脑血管病的风险。
急性期脑血管病病人常见症状
1 头痛和眩晕
头痛和眩晕是急性期脑血管病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2 语言和言语障碍
脑血管病可能导致语言和言语能力受损,出现说话困难等症状。
3 肢体瘫痪
急性脑血管病可能引起肢体瘫痪,病人可能失去部分或全部的肢体活动能力。
脑血管病的药物治疗
抗凝治疗 用于防止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治疗 用于预防血栓堵塞
溶栓治疗 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血液流通
脑血管病的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计划
为脑血管病病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帮助 他们恢复功能。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有助于增加病人的运动能力和肢体功能。
语言治疗
语言治疗可帮助病人恢复或提高言语能力。
职业治疗
职业治疗可帮助病人重新融入社会、恢复自理能力。
脑血管病病人预防措施
1
定期体检
2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的脑血管
病风险。
3
生活习惯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脑血管病的 风险因素。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水果、蔬菜和全 谷物的摄入。
结论和建议
1 采取措施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 们对脑血管病的认识和预 防意识。
2 多元化的护理
3 持续研究
为脑血管病病人提供多元 化的康复护理服务,帮助 他们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加强科学研究,探索脑血 管病的病因与治疗方法。
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引言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这些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提供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脑血管疾病的概述和分类。
同时,了解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需求和相应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在护理过程中,康复训练、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心理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论文旨在系统阐述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通过研究和总结相关文献和护理实践经验,探讨最佳的护理方法和策略,以提高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本论文的撰写,希望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为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脑血管疾病的概述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脑动脉或静脉发生病理性改变所引起的一类疾病。
主要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这些疾病常常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造成脑组织缺氧、损伤甚至坏死。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但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该疾病会导致动脉壁中的脂质沉积和斑块形成,进而影响血流通畅。
其他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原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和饮酒等危险因素。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取决于患者受累的具体脑区以及程度。
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无力、言语困难和感觉异常等。
严重的脑血管疾病甚至会导致昏迷和死亡。
在全球范围内,脑血管疾病是引起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每年有数百万人因脑血管疾病而丧命。
这些数据表明,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因此,深入了解脑血管疾病的概述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对脑血管疾病的全面认识,才能更好地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脑血管疾病的分类脑血管疾病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根据疾病的发生部位和病理特点进行划分。
急性脑血管病病人的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病人的护理急性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是指突发性脑功能障碍,由于脑血管的破裂或阻塞引起的,可以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两种情况。
脑血管病是世界范围内造成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急性期间的护理对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急性脑血管病病人护理的一些建议和指导。
1.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密切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保持呼吸道通畅:脑血管病病人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或抽搐等情况,导致呼吸道阻塞。
护理人员应随时检查呼吸道通畅性,并及时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如头侧卧位、吸痰或气管插管。
3.处理脑部出血:如果病人出现脑出血,要立即通知医生,并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
同时,嘱咐病人保持平卧位,避免剧烈活动。
如病情恶化,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4.处理脑梗死:如果病人出现脑梗死,要确保气道通畅,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根据医生的嘱咐,可能需要给病人进行溶栓治疗或手术治疗,以尽早恢复脑血流。
5.保持合适的体位: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适当的体位,如头侧卧位或半侧卧位,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病人的痛苦,并防止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6.心理护理: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给予关注和安慰,建立良好的沟通,并鼓励病人积极面对病情,参与康复训练。
7.饮食护理: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嘱,合理安排饮食,控制体重和血脂,保证病人的营养需求。
一些病人可能需要进行吞咽功能训练,以恢复吞咽功能。
8.病人的康复训练:在急性期过后,病人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等。
护理人员应协助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帮助他们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9.预防并发症: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常常伴有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10.家庭护理教育:在康复期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向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护理教育,包括病情、药物使用、饮食、锻炼和预防措施等,以便病人能够在家庭环境中得到更好的照顾。
急性脑血管病护理论文
急性脑血管病的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128-02【摘要】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大阔步发展,人的生活习惯改变以及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近年来脑血管方面的疾病越来越多,严重的威胁这人类的健康生命。
本文重点介绍急性脑血管病的相关表现以及如何具体实施急救护理,以期为普通民众和医护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急救护理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因为脑部血管出现病变,导致脑功能缺损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在当今社会,脑血管疾病危害性非常大,它有着发病率较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三高”特点,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而急性脑血管病,它的病情往往已经十分危重,以脑出血和动脉硬化性脑梗塞为常态,一旦出现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后大多出现肢体瘫痪、语言障碍以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急性脑血管病相对于一般的脑血管病要严重很多,对病人的伤害更为巨大。
一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1 患者意识的变动。
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往往会存在意识方面的问题,一般会出现昏迷、清醒、嗜睡等情况。
不同状况的意识变动暗示着病者不同的病情。
如果患者表现出昏迷到清醒再到昏迷的意识变动,说明该类患者一般出现了继续出血或者又出新血的状况。
而如果患者一直出于深度昏迷的状况,这说明该类患者的病情相当严重,一般是出现了脑细胞极度缺氧、细胞变性或灶性坏死,通常情况下病情不可逆转。
2 患者瞳孔的变动。
瞳孔的变化对于判断病情以及及时发现脑疝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因而对瞳孔的变化被神经内科列为重要的观察项目之一。
通常情况下,一般的患者1~2小时观察1次,而对于危重患者,15~30分钟就要观察一次,并对观察进行记录,并根据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医护措施。
3 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
颅内高压时常导致脑部组织受压,早期的患者,脉搏缓慢并且洪大,一般每分钟低于90次,他们往往表现为呼吸深慢,血压升高;而晚期的患者,由于代谢功能失调,此时脉搏会变现为快速而微弱,呼吸急促,或者有叹息样的呼吸出现。
脑出血健康宣教
脑出血健康宣教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是老年人三大死因(中风、心脏病、恶性肿瘤)之一。
绝大多数由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引起。
以50岁以上的高血压病人最多见。
多在寒冷季节,体力活动或精神激动时发病。
临床表现为突然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血压升高等。
为了减轻病人痛苦,减少致死、致残和复发,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质量,应给予病人及家属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
【心理指导】1.急性期病人生命垂危,家属十分着急,应主动关心病人与家属,详细介绍病情及预后,消除其紧张、焦虑心理,告之合理安排陪护与探视,保持病室环境安静的重要性。
减少一切不良刺激,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抢救与治疗。
2.恢复期病人常因生活不能自理而出现悲观忧郁或功能锻炼急于求成的心理,应正确引导病人循序渐进、持之一恒,确保情绪稳定。
【饮食指导】1.急性期病人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2300~2800卡/日)饮食。
2.限制钠盐摄入(少于3g/日),因为钠潴留会加重脑水肿。
3.食物温度适宜,过热可能烫伤口腔粘膜,过冷易致腹泻影响吸收。
4.对于尚能进食者喂饭喂水时不宜过急,遇呕吐或反呛时应暂停休息,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5.昏迷不能进食者鼻饲流质,4~5次/日,200~300ml/次,如牛奶、豆浆、藕粉、蒸蛋或混合匀浆等,流质应煮沸消毒冷却后再喂。
6.恢复期病人予以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食物。
多食蔬菜及水果,避免辛辣食物,戒烟酒。
保持大便通畅。
7.体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减少热量摄入,忌食纯糖。
【休息、活动指导】1.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翻身时应保护头部,动作轻柔得体,以免加重出血。
2.神志不清,躁动及合并精神症状者加护栏并适当约束,防止跌伤。
3.抬高床头15~30度,减少脑的血流量,减轻脑水肿。
4.昏迷病人平卧头侧位,取下活动性假牙,以防误吸,确保呼吸道通畅。
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护理体会
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护理体会引言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长期的康复期要求患者接受全面、专业的护理。
因此,当我们遇到急性脑梗死病人时,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病人恰当地进行心理辅导,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护理了解病人的病情在开始护理脑梗死病人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病人的病情,尽快帮助病人入院诊疗。
针对不同严重程度的病人,我们要分类进行护理。
对于一些重症患者,需要依靠呼吸机、高频氧疗仪等设备维持生命,护理人员应该时刻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对于需要心理疏导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善于倾听病人的心声,为大家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
给予正确的药物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病人,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首先要给病人予以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例如,阿司匹林、艾司洛尔等。
其中,艾司洛尔可以防止血栓形成,促进末梢血管扩张,减轻狭窄,改善脑血流,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的首选药物。
给病人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医院里的病人需要我们的照顾和保护,因此,我们需要给病人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其身心舒适。
我们要观察病人是否需要按摩、拍背,是否需要更换衣服、换床单等,确保病人的清洁和卫生。
相信这样的环境更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建立适宜的病人护理计划对于急性脑梗死病人,我们需要对其制定适宜的护理计划。
对于病人不同的护理要求,我们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做好病人的康复工作。
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提供更好的环境和物品,让病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总结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护理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和仔细的工作。
在进行护理时,我们首先要了解病人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给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建立适宜的护理环境,为病人提供足够的关爱与支持。
尽管与病人的相处往往是一个漫长而充实的过程,但是看到病人康复的喜悦,让我们倍感满足。
第三节 急性脑血管病病人的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病人的护理急性脑血管病是由脑部血管病变或全身血液循环紊乱所致的脑组织供血障碍性疾病,又称“脑卒中”。
临床上以起病急、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出现急性脑功能损害的表现为主要特征,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
按病变的病理性质可将急性脑血管病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
引起脑血管病的病因有血管病变(以高血压性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为最常见)、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如血液粘稠度增高、凝血机制异常)、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低血压、血压的急骤波动、心瓣膜病、心房颤动)等。
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及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危险因素有高年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高动物脂肪、缺钙饮食)及体力活动减少、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药、药物滥用、寒冷的环境气候等。
在众多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短暂脑缺血发作是脑血管病发病的最重要的四大危险因素。
一、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的护理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隙出血。
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好发于55岁以上中老年人,发生在大脑半球者占80%,在脑干或小脑者约占20%。
多在长期高血压情况下,导致脑内小动脉或深穿支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或脂质透明变性、小动脉瘤或微夹层动脉瘤形成,当血压骤然升高时,血液自血管壁渗出或动脉瘤壁直接破裂,血液进入脑组织形成血肿。
豆纹动脉是脑出血最好发部位,故出血多在基底节、内囊和丘脑附近。
脑出血治疗以挽救病人生命、减少神经功能残废程度和降低复发率为原则。
内科治疗,包括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及防治并发症等。
外科治疗,可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扩大骨窗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脑室引流术等手术方法治疗。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隙。
本病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瘤、其次为脑血管畸形。
列出脑血管疾病病人的主要护理要点
列出脑血管疾病病人的主要护理要点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脑部血管发生病理性改变,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或者出现异常,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既要关注其身体健康,又要关注其心理健康。
以下是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护理要点。
一、日常生活护理1. 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注意睡眠质量。
避免晚上过度劳累和过度紧张。
2. 饮食: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高盐、高油、高脂肪等不健康饮食习惯。
3. 活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
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4. 安全:注意安全事项,如防止跌倒、摔伤等意外事故。
二、药物治疗护理1. 服药:按照医嘱规定服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和用药时间。
2. 不良反应: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皮肤过敏等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
3. 药物相互作用: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以免产生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三、情绪护理1. 心理支持: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要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和勇气。
2. 沟通交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需求,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
3. 陪伴关怀:适当陪伴患者,为他们提供温暖和关怀。
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要给予特别关注和帮助。
四、并发症护理1. 预防感染: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感染。
如洗手、勤换衣服等措施。
2. 预防肺栓塞:避免长时间卧床不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活动肢体、深呼吸等。
3. 预防深静脉血栓:定期更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坐或站立不动。
如需长时间卧床,可穿着弹力袜。
五、家庭护理1. 家属教育: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家属要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其对于患者的关注和护理能力。
2. 生活照顾:提供生活上的照顾和帮助,如饮食、洗漱、换衣服等。
3. 安全保障:注意家庭安全事项,如防止跌倒、滑倒等意外事故。
同时要保证家庭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综上所述,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要点是多方面的。
内科护理学《第九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第三节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
治疗
1. 病因治疗 2. 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2)抗凝治疗 (3)改善脑循环
常用护理诊断/护理问题及护理目标
1、有受伤的危险
过性失明等有关
与突发眩晕、平衡失调及一
2、知识缺乏 缺乏本病防治知识。 3、潜在并发症:脑梗死、脑出血等
护理措施
1. 健康教育 (1)疾病知识指导 (2)饮食指导 (3)安全指导 (4)运动指导 (5)用药指导 2. 病情观察 3. 心理护理
临床表现
1. 颈内动脉系统TIA
2.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灌注CT或彩色超声波检查多数患者 可见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发作频繁的 TIA患者彩色经颅多普勒(TCD)常可监测到微 栓子。
治疗
1/3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在发病后一年至 数年内发生脑梗死,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发生脑梗死的几率较少。约1/3的患者不经治 疗可自然缓解,但对每个具体患者的预后却 很难判断。因此,对有1次以上发作的TIA患 者,特别是伴有多种卒中危险因素者,应积 极进行治疗。
脑卒中危险因素
1. 2. 3. 4. 高血压 是最重要和独立的危险因素。 心脏病 糖尿病 TIA 约20%的脑梗死患者有TIA史,TIA患者脑卒中年发生 率为1%~15%,TIA愈频繁,脑卒中风险愈高。 5. 吸烟和酗酒 6. 高脂血症 7.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以上危险因素是可以干预的,目前认为高血压、心脏病、糖 尿病和TIA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若能给予有效干预,可降 低脑卒中发病率。但高龄、性别、种族、气候和卒中家族史 等危险因素是无法干预的。
病因与发病机制
TIA 是一种多病因的综合征。其 主要病因有主动脉-颅动脉系统 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和 心脏病、血液成份改变、血流 动力学变化等。
急性脑血管病病人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使用气压治疗仪进行 下肢治疗每日两次,每次 15-20min。
有导管脱出的危险
1.脑室引流管:10-15cm,波动等 2.颅内压监测 :5-15mmHg 3.血肿腔引流管:高度、观察项目等
↕ ↕
评估
↕ ↕
评价
实施
诊断
↕ ↕
计划
评估
年龄、性别
生命体征、意识
生/病理反射 情绪
Contents
健康史 身体状况 身体状况 心理-社会
高血压 瞳孔、肌力 辅助检查 相关知识
护理诊断/问题
1.意识障碍 与脑出血、脑肿胀有关 2.有误吸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有关 3.气体交换障碍 4.潜在并发症 颅内出血及脑疝、感染、颅内压 增高 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患者现况
病人目前意识朦胧;双侧瞳孔等大 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应灵敏;颅压 在5-20mmHg范围内波动,复查ct示颅 内血肿明显减少;胸部ct示双下肺感染较 前好转;头部敷料干燥无渗湿;气管切开 处无渗血;尿管通畅,未发生尿路感染。
现存护理问题
1.肢体功能障碍 2.肺部感染 3.血压的控制 4.健康相关知识的教育
急性脑血管病病人的护理
.
急性脑血管病
1
定
义
2
表现处理
3
案例介绍
4
护理程序
定义
急性脑血管病 一组起病急骤的脑部血管 循环障碍的疾病,常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肢 体偏瘫,失语,精神症状,眩晕,共济失调, 呛咳,严重者昏迷及死亡,临床上又称脑血 管意外。
[ Image information in product ] Image : Note to customers : This image has been licensed to be used within this PowerPoint template only.
脑血管疾病病人护理【123页】
⑷护理记录书写要求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 写或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症、疾病名称可使用原 文。
⑸护理记录应由注册护士书写并签全名。如护生、进修护 士书写后,必须由带老师或值班注册护士审阅、修改后 签名。上级护士有审查修改下级护士书写护理记录的责 任,若修改内容,应在原文下方采用红色水笔记录,并 在需修改的文字上画双线,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辨。修改 后应注明修改日期及签字。
4.死亡患者应重点记录抢救时间、抢救经过及死亡 时间。
5.准确记录出入量,入量包括每餐所进食物、饮水量、输 液量等,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各种引流量 等。
6.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应有小结。小结内容包括患者生命体 征、意识、特殊用药并根据专科特点记录病情变化、 护理措施、效果、总结记录出入量等。小结记录时间: 7am~7pm用蓝色水笔画横线总结12h出入量,在横 线下病情记录栏内用蓝色水笔简明扼要地记录12h病情 变化;7pm~7am用红色水笔在其下画横线总结24h 出入量,在横线下病情记录栏内用红色水笔总结当班 病情变化。
4.手术患者护理记录,有以下几种。
⑴术前记录:一般在术前1日记录。
记录内容:患者拟定手术名称、麻醉方法、术前准备、 患者心理状态、症状控制情况、采取护理措施及术中 和术后需注意的问题,需特殊交代的问题。(开出手 术医嘱后,三班观察并记录)
⑵术后记录: 患者返回病房处置后应立即记录。
记录内容: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方法、手术名称、返回 病房时间、护理级别、意识状态、体位、生命体征、 各种引流管情况、伤口出血情况、治疗、护理措施、 效果等。(手术后班班交接记录,并根据病情变化随 时记录)
• 入院至出院连续性 从入院收集资料开始 至出院实施指导必须保持记录的完整,使 之了解病情发展和转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
对于偶发TIA者,不论何种原因所致, 都应看作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需积极进 行治疗。
对于频发TIA者,要急诊处理,迅速控制症 状。
实施护理
五、护理诊断/问题
1.有受伤的危险 与突发眩晕、平衡失调、 一过性黑矇有关。
2.潜在并发症:脑卒中。 3.知识缺乏:缺乏本病的防治知识 与缺乏
宣教有关.
❖4.用药指导:坚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定期复查。
❖ 5.复诊指导
效果评价
评价实施护理后病人对疾病、治疗、护理 的身心反应。
课堂小结
▲TIA是最容易忽视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每次发作不超过24小时即可完全恢复。 ▲ TIA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先兆和警报,要 及时治疗。 ▲护理重点是指导病人如何预防,并及时 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作业题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最主要的临床特点是
A、可出现偏身感觉障碍 B、可出现偏瘫
C、可有恶心呕吐
D、起病忽然
E、症状持续时间短,一般在24小时之内恢复正常
2.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是
A.血管扩张剂 B.利尿剂 C.脱水剂
D.抗凝治疗
E.镇静剂
作业题
3.对TIA病人护理错误的是 A、发作时卧床休息 B、给予低盐、低脂饮食 C、嘱病人病情好转后,可从事日常生活活动,但避免
一、病因
(一)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附壁血栓脱落是主要病因。
评估病人
二、临床表现
1、年龄性别差异:TIA好发于老年人,男 性多于女性。
2、TIA临床特征 1)突发性:突然起病 2)短暂性:多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 3)可逆性:可完全恢复 4)反复性:常反复发作
3、TIA分类 (1)颈内动脉系统TIA 主要表现为一过性对
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五节 急性脑血管疾病
概述
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是急性脑循
环障碍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血液循环和功能缺
损的临床事件。
高发病率
高致残率
脑血管病
高死亡率
高复发率
一、分类
TIA
脑血栓形成
脑 急性 血 管
缺血性 (脑梗 死)
脑栓塞
疾
脑卒中
病
脑出血
慢性
出血性
蛛网膜下 腔出血
1.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 2.血液成分改变:与血液黏滞度增高、凝
血机制异常有关。
3.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脏功能障碍、心
律失常等,特别是房颤最常见。
4.其他:各种栓子。
四、危险因素
1.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冠心病、 糖尿病。 2.一般危险因素:动脉硬化、高脂血症、 血黏度增高、无症状性颈动脉杂音、吸烟、 肥胖、口服避孕药、高盐、高脂、酗酒等。 3.无法干预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 种族和遗传因素等。
六、护理措施 ★
(一)有受伤的危险
❖1.安全指导 :合理休息与运动,并采取适 当的防护措施,避免跌倒和受伤。
❖发作时卧床休息,枕头不宜太高(以15°~ 20°为宜);仰头或头部转动时应缓慢、动 作轻柔,转动幅度不宜过大。
❖频繁发作的病人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必要时 入厕、沐浴及外出活动时应有家人陪伴。
二、脑的血供
脑底动脉环 又称为 Willis环,由前交通动脉、 双侧大脑前动脉、颈内 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后 交通动脉组成,使两侧 大脑半球、一侧大脑半 球的前后部形成丰富的 侧支循环。 Willis环对大脑的血液供 应发挥重要作用,当此 环内某一处血管狭窄或 闭塞时,可通过此环调 节血液供应。
三、病因
侧单肢无力或不完全性瘫痪;对侧感觉异常 或感觉缺失及一过性单眼盲,优势半球缺血 时可有失语。 (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常表现为阵发性 眩晕,一般不伴有耳鸣。也可表现为复视、 眼球震颤、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共济失调 等。脑干受损时出现交叉性瘫痪。
三、检查及诊断
(一)检查
1.血液检查:可有血糖、血脂、血黏度异常。 2.颈部超声波检查:可有双侧颈动脉狭窄。 3.彩色经颅多普勒:可有颅内大动脉狭窄。 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见颅内动
❖2.配合处理
(三)健康教育
❖1.干预危险因素:说明积极治疗病因,避免危 险因素的重要性;介绍吸烟、酗酒、肥胖及饮 食因素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对频繁发作的病人 应尽量减少独处时间,避免发生意外。
❖2.合理饮食选择低盐、低糖、低脂、丰富维生 素及少刺激性的食物,戒烟酒,保持理想体重。
(三)健康教育
❖3.运动指导:鼓励病人适当增加及保持适当的 体育运动
二、脑的血供
二、脑的血供
颈内动脉系统 眼动脉 后交通动脉 脉络膜前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供应眼部及大脑半 球前3/5部分即额叶、 颞叶、顶叶及基底节 区的血液
椎-基底动脉系统 小脑后下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 脑桥支 内听动脉 小脑上动脉 大脑后动脉
供应大脑半球后 2/5部分即枕叶及颞 叶的基底面,枕叶 的内侧及丘脑等
五、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发病前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宣传防治脑血管疾病的常识。 2.二级预防:在一级预防的基础上,对 T1A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3.三级预防:对已出现脑卒中的病人实 施早期干预,积极进行治疗、康复训练。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概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指历时短暂 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 供血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每次发 作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不超过24小时即 完全恢复,不留任何神经功能缺陷。
(一)有受伤的危险
❖2.遵医嘱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 ▪ 阿司匹林、噻氯匹啶、氯吡格雷、双嘧 达莫
❖3.遵医嘱应用抗凝药物 ▪ 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
❖4.遵医嘱应用其他药物 防止血管痉挛, 增加脑血流量 ▪ 尼莫地平、盐酸氟桂嗪
。
(二)潜在并发症:脑卒中
❖1.病情观察:频繁发作的病人应注意观 察和记录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 和伴随症状。 观察病人肢体无力或麻木是否减轻或加 重,有无头痛、头晕或其它脑功能受损的 表现,警惕完全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等。
(二)诊断要点
突然发病 持续时间短,24h内完全恢复
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制定计划
四、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控制病因,防止复发。
❖治疗目的:改善血流动力学,解除脑血管痉 挛,使血管再通,防止脑梗死的发生。
❖治疗措施: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脑血 管药物及手术等方法,以药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