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病人护理
脑血管疾病护理措施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控 制高血压、糖尿病等脑血管疾病的 危险因素。
遵医嘱用药
遵循医生建议,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不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避免危险动作
如头部剧烈摇晃或突然起身等,以 避免诱发脑血管意外。
及时就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症 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05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家庭及社 会支持护理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学特点,脑血管疾病可分为缺血性脑血 管疾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两大类。
脑血管疾病的危害
1 2
致残率
脑血管疾病会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神经 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死亡率
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较高,脑出血、脑梗塞等急 性发作的病例死亡率可达50%以上。
3
复发率
脑血管疾病有较高的复发率,第二次发病后预 后更差,因此需要积极预防和控制。
适量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预防脱水。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习惯护理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适量运动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 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控制情绪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紧张 。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可降低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改善 血管健康。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宣教
控制血压
根据医嘱给予降压药物,密切监测血压变 化,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急救护理
判断病情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判断病情的 严重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 施。
就地抢救
在抢救过程中,就地取材,利用现 场条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吸氧、 输液等。
脑血管疾病护理措施
计划内容
康复训练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 训练,如肢体活动、吞咽训练、认知训练等 。
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控 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入量,以降低动脉硬化和 高血压等危险因素。
用药护理
心理护理
监督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同时注意观察不良 反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进行处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减轻焦虑和抑 郁等不良情绪,增强患者的信心和自我调节 能力。
控制血压
监测患者血压,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 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
降低颅内压
对于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可采取 头高位、限制水分摄入等措施。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 化的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和普 通食物。
康复期护理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康复计划,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训练等。
健康生活方式建议
为促进康复,医生会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度运动、 戒烟限酒等。
家庭护理指导
01
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心态,增强信心。
02
安全指导
确保家庭环境安全,避免意外发生。合理安排家居设施,如设置防滑
地毯、安全扶手等。
03
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遵医嘱,不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情绪问题
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患者情绪低落、焦虑或抑郁等。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 变化,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治疗。
06
出院指导和建议
出院计划
医生评估
在患者出院前,医生会对其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出院计划,包括后续治疗 、随访建议、药物调整等内容。
列出脑血管疾病病人的主要护理要点
列出脑血管疾病病人的主要护理要点脑血管疾病是指影响人脑血管系统的各种疾病,包括脑梗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对脑血管疾病病人进行护理时,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主要要点:1.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脑血管疾病会对患者的生命体征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血压、体温、心率和呼吸等。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这些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定期评估神经功能: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活动受限、言语困难和认知障碍等。
护理人员应该定期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并记录相关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3. 保持通畅的呼吸道:脑血管疾病病人可能面临吞咽困难、咳嗽弱等问题,容易导致呼吸道异物堵塞。
护理人员应及时清除呼吸道的异物,确保患者呼吸通畅。
4. 妥善处理疼痛管理:脑血管疾病病人往往伴随着头痛、肢体疼痛等不适感。
护理人员需要妥善处理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或非药物疼痛缓解方法。
5. 饮食护理:脑血管疾病病人需要合理的饮食安排,包括限制钠盐摄入,控制血压和血脂的摄入等。
护理人员应该与营养师合作,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计划,并监测患者的饮食情况。
6. 预防并处理并发症:脑血管疾病病人往往伴随着各种并发症的风险,如褥疮、压力性尿失禁和深静脉血栓等。
护理人员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合理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和按摩等,同时积极处理已出现的并发症。
7. 心理支持:脑血管疾病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巨大心理压力,护理人员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心理支持。
通过与患者和家属的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必要的帮助,有助于缓解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总结回顾: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通过对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监测生命体征、评估神经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处理疼痛管理、进行合理的饮食护理、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并给予心理支持。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护理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护理首先,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保持患者的安静和平稳。
由于脑梗死可能导致神经功能损害,患者需要休息和恢复,因此护理人员要保持操作的轻柔和轻声与患者交流,减少干扰和刺激的源泉。
其次,为了预防和减轻患者的并发症,例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压疮等,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转移和翻身患者,尤其是卧床较久的患者。
同时,肢体脱垂也是为了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而必要的操作。
第三,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指标。
不稳定的生命体征可能是患者病情恶化的表现,护理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例如调整头高位、给予氧气、给予抗高血压药物等。
第四,对于存在吞咽困难或进食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提供协助。
除了鼓励患者坚持康复训练外,还要采用安全的吞咽方法,例如改变饮食质地、采取特殊饮食器具等。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吞咽及说话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窒息的风险。
第五,康复训练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失去的功能,例如行走、平衡、协调等。
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由专业康复师进行指导和管理。
第六,患者的心理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康复信心。
最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教育,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特点、预防和康复知识。
例如,告知患者疾病的原因和病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控制管理,以及健康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教授患者和家属如何应对突发状况,例如中风的急救方法、半瘫痪患者的护理技巧等。
脑血管疾病及并发症护理措施
脑血管疾病及并发症护理措施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脑血管的病变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包括脑血管意外(脑出血和脑梗死)、脑血管痉挛、脑动脉瘤、脑静脉血栓形成等。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同时,脑血管疾病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因此,对于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脑血管疾病护理措施。
1. 定期体检和监测,脑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监测,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监测,以及脑血管影像学检查。
2. 合理饮食,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过量饮酒和吸烟。
3. 控制体重,肥胖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患者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4.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需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5. 合理用药,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包括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降压药、降脂药等,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规律服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6. 避免精神刺激,患者需要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精神刺激等,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7. 定期锻炼,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8. 定期复诊,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病情变化,避免疾病的恶化。
二、脑血管疾病并发症护理措施。
1. 脑出血,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头部低位,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排便,定期监测血压和神经系统状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2. 脑梗死,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是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并发症,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精神刺激,及时给予镇静和抗痉挛药物。
脑血管病护理指南
脑血管病护理指南脑血管病是指由于脑血管的疾病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中风、脑出血和脑梗塞等。
这些疾病不仅对患者的生活品质造成了巨大影响,还可能对其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脑血管病的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就脑血管病的护理工作提供一些指南,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一、脑血管病护理的目标脑血管病护理的目标是通过专业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为实现这一目标,以下是脑血管病护理的具体步骤。
1.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应包括有关药物治疗、康复训练、饮食控制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并确保这些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2. 提供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脑血管病的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按时服用药物,并注意观察患者的药物反应和不良反应,以及对药物的依从性进行评估和干预。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积极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 进行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脑血管病患者常常伴随着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护理人员应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倾听其心声,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困境,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康复。
4. 积极进行康复训练脑血管病患者常常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帮助他们恢复或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案,并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康复训练应包括如下内容:言语训练、肢体协调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等。
5. 加强并发症的预防措施脑血管病患者易发生并发症,如压疮、尿路感染等。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时发现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教导患者及其家属关于并发症的预防知识,并进行相关操作的指导。
二、脑血管病护理的技巧为了提高脑血管病护理的效果,以下是一些脑血管病护理的技巧。
1. 加强患者与家属的沟通脑血管病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护理,因此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至关重要。
脑血管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脑血管性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1.了解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及脑卒中的概念。
2.了解颅内动脉瘤及脑卒中的病因、病理生理。
3.熟悉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4.掌握脑血管性疾病病人的护理措施。
导学案例病人,男,70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5年,糖尿病病史10年,平时喜欢抽烟及喝酒。
因于家人争吵后出现鼾睡、呼之不醒,急诊入院。
查体病人神志不清,瞳孔缩小,双眼凝视患侧,一侧肢体偏瘫,血压140/88mmHg,呼吸20次/分,脉搏90次/分。
问题:1.病人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2.若要明确诊断还需做哪些辅助检查?3.病人存在哪些主要的护理问题?4.病人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哪些?脑血管性疾病是指由各种脑部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共同构成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
一、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多因动脉壁局部薄弱和血流冲击而形成,极易破裂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本病以40~60岁人群多见,在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
(一)病因与病理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动脉壁先天性缺陷学说认为,颅内Willis环的动脉分叉处的动脉壁先天性平滑肌缺乏。
动脉壁后天性退变学说认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使动脉内弹力板发生破坏,动脉壁逐渐膨出形成囊性动脉瘤。
此外,体内感染灶脱落的栓子侵蚀脑动脉壁可形成感染性动脉瘤,头部外伤也可使致动脉瘤的形成。
颅内动脉瘤一般呈球状或浆果状,外观紫红色,动脉瘤壁极薄,尤其瘤顶部是最薄的,98%的动脉瘤出血位于瘤顶部。
破裂的动脉瘤周围,被血肿包裹,瘤顶破口处与周围组织粘连。
根据位置不同颅内动脉瘤可分为如下两种。
①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90%。
②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0%。
(二)临床表现1.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中、小动脉瘤未破裂出血,临床可无任何症状。
护理学中的心脑血管疾病护理
护理学中的心脑血管疾病护理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大脑血管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脏衰竭、脑中风等。
这些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而在护理学中,护理师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护理学中的心脑血管疾病护理的重要性、护理内容和护理方法。
一、心脑血管疾病护理的重要性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具有高发病率和致死率。
护理师的工作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和预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通过专业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用药方式、提供健康的生活指导、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同时提供精神支持和情绪疏导,促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二、心脑血管疾病护理的内容1. 健康教育:护理师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的原因、预防、症状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教育,患者和家属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疾病,提高健康管理的能力。
2. 药物管理:护理师需协助医生进行用药管理,包括给予患者正确的药物剂量和时间、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副作用,并向患者解释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3. 病情观察:护理师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指标的监测。
同时,护理师还要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是否出现疼痛、眩晕、呼吸困难等,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4. 康复训练:在患者稳定的情况下,护理师可以根据医生的康复方案,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身体锻炼、运动疗法和心理康复等。
通过康复训练,可以加强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康复进程。
5. 心理支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护理师需要倾听患者的痛苦和困惑,并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通过情绪疏导,可以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心理素质。
三、心脑血管疾病护理的方法1.个体化护理计划的制定: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师应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脑血管病人的心理护理
脑血管病人的心理护理脑血管病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动脉或静脉阻塞、破裂出血或脑组织损伤的疾病。
脑血管病人常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照顾,心理护理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以下是脑血管病人心理护理的要点和方法。
1.了解患者的情绪和需求。
脑血管病人常常会出现抑郁、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
护士要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观察,了解他们的情绪和需求,给予关心和支持。
2.提供情感支持。
护士可以倾听患者的抱怨和困惑,给予理解和关心。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帮助他们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提高情绪稳定性。
3.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脑血管病人常常会感到自卑和无助,认为自己已经变得无用,护士要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和希望,引导他们积极面对疾病,相信自己能够康复。
4.提供康复教育。
护士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脑血管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和康复方法等,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过程和治疗的重要性,增加他们对康复的信心和动力。
5.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脑血管病人康复的重要手段,护士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认识和参与意识,并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6.提供生活指导。
脑血管病人的生活需要有规律和合理的安排,护士要向患者提供生活指导,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等方面的建议,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
7.关注家属的心理需求。
脑血管病人的家属通常也会面临心理困扰和压力,护士要关注他们的情绪和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援助,引导他们积极面对疾病,共同协作推动患者康复。
8.建立康复支持系统。
护士可以组织脑血管病康复支持小组或参与相关社区活动,为患者提供交流和共享经验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康复支持系统,互相鼓励和帮助。
心理护理对于脑血管病人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护士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要,给予情感支持和康复教育,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促进康复和阳光心态的建立。
脑血管疾病的常规护理
脑血管疾病的常规护理一.病情观察1.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观察意识意识可分为清楚,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五级,瞳孔正常直径2.5---4mm,,对光反射可分为灵敏,迟钝,消失3级和生命体征有无异常.2.神经功能受损的观察有无头痛,语言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和精神症状.二.落实治疗遵医嘱落实各项检查.三.护理措施1.特殊检查护理行脑血管造影操作后穿刺部位用沙袋或弹力绷带压迫止血,平卧4小时后在起床活动和进食,24小时内尽量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观察血压,呼吸的变化,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股动脉穿刺者肢体制动6-12小时,观察足背动脉和远端皮肤颜色,温度等.2.用药护理(1)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阿司匹林应选用肠溶片,小剂量,餐后服用,以减少不良反应消化不良,恶心,腹痛,腹泻,黑便等.使用溶栓药物时,严格掌握药物剂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使用尼莫地平等血管扩张药物时应控制输液速度,发现不良反应皮肤发红,多汗,心动过缓或过速,胃肠不适等要及时报告医生.(2)用百分之二十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时需快速滴完15-20分钟内.该药渗漏皮下易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应确保针头在血管内.3.饮食护理1如有吞咽困难,饮水反呛时,给予糊状流质或半流质小口慢慢喂食,必要时鼻饲.2对昏迷患者采取鼻饲流质饮食,温度38-40度,速度应缓慢,定时回抽胃液观察有无上消化道出血.4.对症护理1意识障碍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和角膜反射的变化,评估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肩下垫高,使颈部伸展以防止舌根后坠,做好口腔护理,排泄护理,皮肤护理等基础护理,提供生活护理,安全护理对躁动不安者使用约束带防止坠床,慎用热水袋以防烫伤对意识模糊者提供他所熟悉的物品,帮忙其恢复记忆,对嗜睡者避免各种刺激.2语言障碍正确评估患者语言能力,与患者,家属,康复技师和主治医生等共同制定语言康复计划,对患者给予持之以恒的语言康复训练.采取多种方式与患者交流,关系体贴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3感觉障碍禁用热水袋冰袋防烫伤冻伤.4运动障碍协助或提供生活护理,定时翻身,防止压疮,维持肢体功能位置,按摩瘫痪肢体肌肉,做好关节旋转运动,防止瘫痪肢体萎缩和畸形.5.心理护理患者常因突然出现瘫痪,失语等症状而产生焦虑,悲观,抑郁等不良心理,护士应关心患者,积极治疗,争取达到最佳的康复水平.四,康复指导1,用药指导指导患者坚持正确,按时的服药,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2,饮食指导宜食清淡,低盐每天2-3克,低脂25克每天,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奶类,蛋类,每天1.5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3,加强功能锻炼(1)运动康复指导同周围神经疾病的常规护理.(2)语言康复训练口腔操;教患者撅嘴,鼓腮,龇牙,弹舌等,每个动作做5-10次,舌运动;张大嘴,做舌的外伸后缩运动,将舌尖尽量伸出口外,舔上下嘴唇,左右口角,并做舌绕口的环绕运动,舌舔上颚的运动,每项运动重复5次,每天2-3次.对语言理解障碍的患者,配以实物或手势交谈,通过语言和逻辑性相结合,训练理解能力,对说话困难的患者,借以书写的方式来表达,对失去阅读能力的患者,将常用词语,短句写在卡片上,由由简到繁,有易到难,由短到长的教患者朗读.4.随诊指导定期门诊复查,如有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脑血管病护理问题及措施
脑血管病护理问题及措施
脑血管病是指发生在脑血管系统中的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等。
在护理脑血管病患者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记录。
2.维持通畅呼吸道:通过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维持头部正中位、抬高床头等措施维持通畅
呼吸道,防止窒息。
3.保持血管通畅:保持患者血管通畅,避免血液凝固,防止血栓形成。
例如,帮助患者改变体位,鼓励活动,定期按摩肢体,避免长时间的卧床。
4.监测神经系统表现: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大小、对光反应、肢体活动等神经系统表现
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5.有效疼痛管理:对于脑血管病患者,往往伴随着头痛等不适症状,需要给予有效的疼痛管理
措施,如按时给予镇痛药物。
6.预防并发症:脑血管病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褥疮等,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翻身、肢体被动活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等措施。
7.心理支持:脑血管病对患者和其家属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和家
属充分的心理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心态。
8.合理饮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给予合理的饮食,如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预防
高血压、高血脂等再发。
9.药物管理:按照医生的嘱咐合理给予药物,如抗凝剂、抗高血压药等,严密监测药物的使用
情况和效果。
10.教育宣传:向患者和家属提供脑血管病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识、生活方式的改变、预防
措施等,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和管理能力。
急性脑血管病病人的护理【97页】
2.语言沟通障碍:与大脑语言中枢功能受损有关。
3.吞咽困难:与意识障碍或延髓麻痹有关。
4.焦虑:与突发症状、机体功能障碍有关。
5.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脑疝等。
38
三、脑梗死
[护理评估]
护理目标
1.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逐渐恢复。 2.病人能采取有效沟通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 3.病人吞咽障碍逐渐缓解。 4.病人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5.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被及时发现并得到及时处 理。
身体状况
1.脑血栓形成 (1)临床特点: ①好发于50~60岁中老年人,男性 稍 多于女性。一般病人有前驱症 状,部分发病前有TIA病史。 ②多数病人在安静休息时或睡眠中发病。 ③病情多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达到高峰,症状进行性加重或波动。 ④神经系统症状主要取决于脑血管闭塞的部位及梗死的范围。 ⑤病情轻者,经治疗在短期内缓解,不留后遗症;病情重者,进展 快,出现昏迷、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血管壁病变
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血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其他:空气、脂肪、癌细胞栓塞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不可干预因素
年龄、性别、性格、 种族、家族史、气候。 55岁以后发病率明显 增加;男性脑卒中发 病率高于女性;家族 直系亲属中,有脑卒 中史的子女风险增加。
。
3
2
在疾病发生且造成残 疾后,积极进行功能康复
疾病发生后的积极
训练,同时避免原发病复
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发。采取现代康复技术和
预防器官或系统因伤病 我国传统康复手法相结合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护理常规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护理常规
脑血管意外是指由于脑部供血中断或血管破裂导致的突发性疾病。
对于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护理,以下是一些常规护理措施:
1. 观察和监测: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意识改变、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并及时记录。
2. 保持通畅: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或帮助患者调整体位,避免压迫受力过久导致溃疡。
注意防止吞咽困难和窒息。
3. 饮食与营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合理安排饮食和营养摄入,避免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推荐高纤维、低脂肪和低盐的饮食。
必要时,使用管饲或注射营养支持。
4.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认知训练等,帮助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5. 预防并发症: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防止压疮的发生。
避免长时间卧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及时处理尿潴留、便秘等并发症。
6.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和家属心理支持,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困惑,帮助他们适应疾病并调整心态。
以上是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常规护理措施,具体的护理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进行调整和补充。
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状况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一)一般护理1、休息与运动经常发作者防止重体力劳动、单独外出、适当休息,转头或仰头不宜过急,幅度不要过大,防止诱发TIA或跌倒2、饮食低盐、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维生、戒烟酒、忌辛辣食物、油炸、暴饮暴食(二)病情观察频繁TIA发作的患者注意每次发作持续、间隔的时间、发作时表现、(三)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按医嘱正确服药,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阿司匹林宜饭后服用,以防胃肠道刺激盐酸睡氯匹定可逆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四)心理护理告诉患者该病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积极治疗相关疾病,树立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心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一)一般护理1、休息与体位①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②清醒患者取平卧位③意识障碍取平卧头侧或侧卧位2、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防止粗糙、平硬、刺激性食物3、生活护理偏瘫患者更衣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再脱患侧(二)病情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三)对症护理1、瘫痪的护理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患者平放、维持手臂外展、肘关节稍屈曲;仰卧时肩关节高于肩水平,下肢腿托板托位,足底使踝关节呈90°避免足下垂,在舐尾部,足跟处骨突处放置气上肢肌力下降者不能自行翻开水或用热水瓶倒水,防止烫伤。
2、感觉障碍的护理用毛绒刺激触觉,用冷水刺激温觉,用针尖刺激痛觉3、语言训练有肢体康复训练时进行语言功能训练,早期加强非语言沟通诱发患者语言欲望,指导患者发音(四)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关心体贴患者,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既要克服急躁心理和悲观情绪,又要防止过分依赖心理;鼓励患者积极自理,活动增进。
第5节--脑血管疾病病人护理
红色血栓
白色血栓
发病机制
脑梗死形成机制 脑血流障碍
脑血流降至20ml/(100g脑组织*min)时, 脑细胞电活动停止。 脑血流降至10ml/(100g脑组织*min)时, 神经细胞膜功能完全衰竭 脑血流完全阻断5-10min, 神经细胞膜则发生不可逆损害。 因此,要挽救脑组织就必须在不可逆损害发生前的极短 时间内恢复血流。
3、进展型: 局灶性脑缺血症状逐渐进展,阶梯式加重,可持续6小 时至数日。
4、缓慢进展型: 症状在2周以后仍逐渐发展,多见于颈内动脉颅外段血 栓形成。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脑脊液 CT和MRI
脑CT扫描: 在24~48小时后可见低密度梗死灶;
MRI: 可在数小时内检出脑梗死病灶。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要点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好发于50~70岁,男 性多于女性。TIA患病率为180/10万。
TIA病因和发病机制
微栓子学说 脑血管的狭窄、痉挛或受压 血液动力学因素 血液成分改变
TIA临床表现
TIA基本临床特征 发作性 短暂性,症状24小时内完全缓解; 可逆性,症状可完全恢复,一般不留 神经功能缺损 反复性,每次发作出现的局灶症状符 合一定的血管供应区 年龄多在50岁以上
临床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 病灶对侧偏瘫
偏盲 偏身感觉障碍 失语、失认等
临床表现
椎-基底动脉系统 眩晕、呕吐、 共济失调 交叉性瘫痪等。
临床表现(分型)
1、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RIND) 时间超过24小时,但在1-3周内恢复,不留任何后遗 症。
2、完全型: 起病6小时症状即达到高峰,为完全性偏瘫,病情重, 甚至出现昏迷,多见于血栓-栓塞。
脑的平均重量1400g
脑血管护理措施
脑血管护理措施脑血管疾病是指发生在脑血管系统的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这些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脑血管护理措施,帮助护士和医护人员更好地照顾脑血管病患者。
健康宣教健康宣教是指通过教育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
护士和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要主动提供相关健康宣教内容,例如:1.预防措施: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长时间坐卧、保持适度锻炼等。
2.安全护理:提醒患者避免剧烈活动、避免摔伤、保持室内通风等。
3.日常生活护理: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坚持充足的睡眠等。
通过健康宣教,患者和家属能够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病情观察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病情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和医护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况、肢体活动、感觉等方面的变化,特别是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引起警惕:1.意识改变:包括瞳孔异常、神志不清、嗜睡、昏迷等。
2.神经功能障碍: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言语不清等。
3.体征异常:血压升高或下降、心率异常、呼吸困难等。
4.其他症状:头痛加重、呕吐、抽搐等。
观察这些症状的变化,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并缓解疾病的进展。
体位护理正确的体位护理对于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护士和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适合的体位和姿势,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1.卧位护理:对于脑血管病患者,通常采取侧卧位护理。
侧卧位可以减少脑血管的压力,有助于防止脑血管病的发展和复发。
2.抬高床头:将患者的床头垫高一些,可以帮助提高脑血流供应,减轻脑充血和水肿的发生。
3.防止压疮: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情况,特别是疼痛和活动受限的部位,避免长时间的压迫。
体位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心理支持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往往伴随着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
脑血管阻塞病人的护理常规
脑血管阻塞病人的护理常规概述脑血管阻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专业的护理常规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康复。
本文档将介绍脑血管阻塞病人的护理常规。
病人监测脑血管阻塞病人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以及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
以下是病人监测的主要内容:- 血压监测:定期测量病人的血压,并记录结果。
- 心率监测:监测病人的心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呼吸监测:注意病人的呼吸频率和深度,确保呼吸正常。
- 意识状态监测: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的改变,记录病情进展。
- 神经系统监测:关注病人的神经系统表现,及时发现神经功能异常。
体位护理脑血管阻塞病人在床位上需要合理的体位护理。
以下是常用的体位护理方法:- 俯卧位:有助于减轻脑血管压力。
- 侧卧位:减轻肺部压力,改善呼吸功能。
- 头低位:促进脑血液循环和氧供。
皮肤护理病人需重点护理皮肤,以预防压疮的形成。
以下是皮肤护理的关键措施:- 定期翻身:保证身体各部位的血液流通,减少压力。
-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定期清洁皮肤,并保持干燥。
- 适度按摩:通过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疼痛。
饮食护理脑血管阻塞病人的饮食需符合其健康状况。
以下是饮食护理的建议:- 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
- 软食为主:以易消化的软食为主,避免刺激食物。
- 多餐少量:分几次进食,控制总摄入量。
活动护理在合适的情况下,脑血管阻塞病人需要进行适度的活动。
以下是活动护理的注意事项:- 床上活动:不适宜下床活动的病人,可以进行床上运动,如手部活动等。
- 早期康复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功能。
社交护理脑血管阻塞病人需要得到家人和社交支持,以下是社交护理的建议:- 家人陪伴:鼓励家人在医院陪伴病人,给予情感支持。
- 心理支持:提供适当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病人调整情绪。
结论脑血管阻塞病人的护理常规是确保其安全和康复的重要环节。
通过病人监测、体位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活动护理和社交护理的综合措施,可以更好地促进病人的康复和恢复。
脑血管病区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
脑血管病区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脑血管病是指由于脑血管的病变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包括脑血栓、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这些疾病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在脑血管病区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护理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压疮防护。
脑血管病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活动能力减弱,容易出现压疮。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期为患者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合适的护理垫或护理床垫,避免长时间的压迫。
二、吞咽困难。
脑血管病患者常常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这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如误吸、肺炎等。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吞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调整饮食方式、配合语言治疗等。
三、情绪焦虑。
脑血管病患者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包括焦虑、抑郁等。
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调整情绪,同时可以适当使用音乐疗法、按摩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四、肢体功能障碍。
脑血管病患者常常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的情况,包括肢体无力、感觉障碍等。
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定期的被动活动训练,保持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同时给予足够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
五、口腔护理。
脑血管病患者常常会出现口腔卫生差、口臭等情况,这会影响患者的饮食和生活质量。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定期的口腔护理,包括刷牙、漱口等,同时关注患者的饮食习惯,保持口腔清洁。
六、尿潴留。
脑血管病患者常常会出现尿潴留的情况,这会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使用导尿管等。
七、营养不良。
脑血管病患者常常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这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
针对以上常见的护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常规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常规
1.病情观察
经常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注意监测患者是否有任何异常反应或疼痛。
定期检查患者的神经症状,如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等。
记录和报告任何变化。
2.药物管理
按时给予患者所需的药物,并确保正确剂量和途径。
监测和记录患者的药物反应和不良事件,并及时报告给医生。
3.生活护理
确保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包括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以及饮水量的控制。
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更衣、如厕等,避免剧烈活动和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4.密切监测
监测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包括脑血管图像学检查、心电图、
动脉血气分析等,以及定期复查。
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健康,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咨询。
5.防止并发症
防止感染,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并定期更换床上用品。
要注意患者的皮肤状况,避免压疮的发生。
加强抗血栓治疗,如给予抗凝药物、按摩和主动活动等。
6.教育与支持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包括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预防、治疗和生活注意事项等。
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关怀,帮助患者从心理上应对疾病的影响。
以上是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常规,医护人员应遵循这些准则,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注意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
有所不同,所以护理需个体化,并及时与医生交流和协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二任务5-4 脑血管疾病病人得护理【案例】患者,陈女士,女,59岁,因突发倒地,意识不清10小时于2012年6月2日以脑出血收入院。
入院后患者呈嗜睡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应存在。
查体T:37、2℃,p:65次/分,R:16次/分,BP:172/86mmhg,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右下肢巴氏征(+)右肢坠落征(+)双肺呼吸音粗。
初步诊断:脑出血思考:1、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哪些护理?【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正确为肢体瘫痪长期卧床得患者进行受压皮肤护理得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脑血管疾病得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评估得能力,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得能力;具备为脑血管疾病患者制定健康指导方案得能力。
【新课讲解】一、概念概念:就是指各种血管源性脑病变引起得脑功能障碍分类:(1) 按神经功能缺失持续时间:不足24h者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超过24h者称脑卒中(2)按病理性质:分为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与脑栓塞)与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二、病因1、短暂性脑缺血简称TIA,就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得症状与体征。
动脉硬化后粥样物质与血小板黏附,脱落形成微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引起小血管堵塞而发病,但小栓子易自溶或被血流冲击击碎,使循环恢复、症状消失。
主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
2、脑血栓形成就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得一种,就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与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颅内血管粥样硬化基础上,管腔狭窄形成血栓,血栓不断增大而最终堵塞血管,以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多见。
脑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
3、脑栓塞就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得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
脑栓塞栓子来源可分为心源性(心房颤动时附壁血栓脱落多见)、非心源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多见)与来源不明性栓子三大类,最常见得原因就是心源性栓子,原发病多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
4.脑出血系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得出血。
可能与脑动脉受血流冲击形成微血管瘤,并在血压剧烈波动时破裂引起出血有关。
高血压就是最常见病因,其次就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其她原因如血液病、抗凝及溶栓治疗等。
好发部位:大脑基底节区,此处豆纹动脉自大脑中动脉近端呈直角分出,受高压血流冲击最大,故此动脉最易破裂出血。
5、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又称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颅内压突然升高;血液刺激脑膜发生无菌性脑膜炎。
三、临床表现(一)短暂性脑缺血多突然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得症状与体征,历时短暂,持续数分钟或十余分钟缓解,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症状相似,不遗留后遗症1、颈内动脉系统TIA:常见症状为病变对侧单肢无力或轻偏瘫,可伴对侧面部轻瘫,病变侧单眼一过性黑矇就是颈内动脉分支眼动脉缺血得特征性症状,优势半球缺血时可有失语;可出现对侧偏身麻木或感觉减退、对侧同向性偏盲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常见症状有眩晕及平衡障碍,少数伴耳鸣特征性症状为跌倒发作(病人转头或仰头时下肢突然失去张力而跌倒,无意识丧失,可很快自行站起)、短暂性全面性遗忘(发作性短时间记忆丧失,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与双眼视力障碍;还可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交叉瘫等(二)脑血栓1、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前有头昏、头痛、肢体麻木无力等前驱症状,部分病人发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2、常在安静状态下或睡眠中发病,次晨醒来时可发现一侧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多数病人意识清楚,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得意识障碍,病情多在几小时或几天内发展达到高峰;病情轻者经治疗在短期内缓解,不留后遗症;重者病情进展快,可出现昏迷、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甚至死亡3、神经系统表现视病变部位与病变范围而定颈内动脉系统闭塞:病灶对侧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同侧视觉障碍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眼震、共济失调、吞咽困难、构音障碍、交叉瘫或四肢瘫(三)脑栓塞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多在活动中急骤发病,无前驱症状,为脑血管病中起病最快得一种。
2、意识障碍常较轻且很快恢复,神经系统局灶表现与脑血栓形成相似,严重者可突然昏迷、全身抽搐,可因脑水肿或颅内压增高,继发脑疝而死亡。
3、部分病人可伴有肾、脾、肠、肢体、视网膜等血管栓塞得表现。
(四)脑出血1、发病前多无先兆,常因用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呼吸深沉带有鼾声,重则呈潮式呼吸或不规则呼吸;深昏迷时四肢呈弛缓状态;血压明显升高,出现剧烈头痛,伴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
2、不同部位出血得表现(1) 基底节区出血:就是最常见得脑出血;因病变累及内囊,典型病人出现“三偏综合征”, 即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减退与双眼对侧同向偏盲;如果出血累及优势半球常伴失语;累及下丘脑可伴持续高热、消化道出血等;出血量较大时,临床症状重,可并发脑疝,甚至死亡。
(2) 脑桥出血:小量出血无意识障碍,表现为交叉性瘫痪;头与双眼转向非出血侧,呈“凝视瘫肢”状;大量出血迅速波及两侧脑桥后,出现双侧面部与肢体瘫痪,头与双眼回到正中位置,两侧瞳孔呈“针尖样”缩小(脑桥出血得特征性表现);中枢性高热,呼吸不规则;数分钟内进入深昏迷,多数在24~ 48h内死亡。
(3) 小脑出血:常表现为一侧后枕部头痛、眩晕及呕吐,病侧肢体共济失调等,无肢体瘫痪,可有眼球震颤、双眼向病变对侧同向凝视。
(五)蛛网膜下腔出血1.各年龄组均可发病,青壮年多见,起病急骤,多有激动、用力或排便等诱因,血压急骤上升2.典型表现:突发异常剧烈全头痛,持续数日不变,可伴有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半数病人有不同程度得意识障碍,出现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症)就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具有特征性得体征;严重颅内压增高得病人可出现脑疝四、辅助检查1、在脑血管疾病诊断方面脑CT扫描:可作早期诊断,脑出血在呈高密度影, 脑缺血24~48小时后可见低密度影;2、脑脊液检查脑出血可为均匀血性,压力增高200mmH2O五、治疗原则(一)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以降低颅内压与控制血压为主要措施。
降颅压首选药为20%甘露醇快速滴入。
由于头痛剧烈可根据医嘱给予脱水剂镇静止痛剂,但禁用吗啡与哌替啶。
(二) 缺血性脑血管病以抗凝治疗为主。
脑血栓发病6小时内可做溶栓治疗。
脑血栓形成具体治疗包括:1、溶栓治疗:发病后6h内应用尿激酶、链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溶栓,尽快恢复缺血区得血液供应。
2、改善脑血液循环: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3.降低颅内压:常用20%甘露醇或同时使用地塞米松。
4、调整血压:病后24~ 48h血压过高(收缩压>220mmHg、舒张压>120mmHg)时,可用卡托普利、钙通道阻滞剂等降压药物。
5、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可应用肝素、阿司匹林。
6、高压氧舱治疗:病人呼吸正常、无抽搐及血压正常者,应尽早进行高压氧治六、护理诊断(一)疼痛头痛与出血性脑血管病致颅内压增高有关(二)急性意识障碍与脑出血有关(三)躯体移动障碍与脑血管破裂形成得血肿使锥体束受损导致肢体瘫痪有关(四)潜在并发症脑疝、上消化道出血七、护理措施(一)对于脑血管疾病得患者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注意就是否出现血压过高或过低得情况。
偏瘫、感觉障碍者,注意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防止关节变形,及早开始肢体功能锻炼,避免损伤及给予其它相应护理(二)脑出血病人得护理1、合理休息与运动,并采取适当得防护措施,避免跌倒与受伤。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得变化。
2、绝对卧床休息,发病24-48小时内避免搬动病人,病人侧卧位,枕头不宜太高(以15°~ 20°为宜);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4周,仰头或头部转动时应缓慢、动作轻柔,转动幅度不宜过大。
3.饮食护理发病24h内应暂禁食,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及严重消化道出血时,可进食半流质食物,保证进食安全;进食障碍者可鼻饲,做好鼻饲管得护理;消化道出血不能鼻饲者改为胃肠外营养。
4.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可进行腹部按摩,为病人提供安全而隐蔽得排便环境,遵医嘱应用导泻药物,但禁止灌肠。
(三)脑血栓与脑栓塞病人得护理急性期病人卧床休息,取平卧位。
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头部禁用冷敷,以免脑血管收缩导致血流缓慢,而使脑血流量减少。
为病人提供低盐、低糖、低脂、低胆固醇、丰富维生素及足量纤维素得无刺激性饮食,防止误吸发生。
保持大便通畅。
八、健康指导(一)疾病知识指导1、向病人与家属介绍本病得基本知识。
2、教会病人康复训练得基本方法。
3、遵医嘱服用药物,定期复查,有异常表现及时就医。
(二)康复训练指导(三)生活方式指导1、指导病人选择合适饮食,忌辛辣油炸食物戒烟限酒。
2、生活起居有规律,保持适量体力活动,改变体位动作要慢,防止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课堂小结】脑出血与脑梗塞得鉴别要点脑出血脑梗塞1、发病年龄 60岁以下多60岁以上2、TIA史多无常有3、起病状态活动中安静状态或睡眠中4、起病速急(分、时) 较缓(时、日)5、血压明显增高正常或增高6、全脑症状明显多无7、意识障碍较重较轻或无8、颈强直可有无9、头颅CT 高密度病灶低密度病灶10、脑脊液血性,洗肉水样无色透明【案例分析】1、合理休息与运动,并采取适当得防护措施避免跌倒与受伤。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得变化。
2、绝对卧床休息,发病24-48小时内避免搬动病人,病人侧卧位,枕头不宜太高(以15°~20°为宜);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4周,仰头或头部转动时应缓慢、动作轻柔,转动幅度不宜过大。
【护考模拟】1、患者男性,65岁,有糖尿病病史10年,情绪激动后出现鼾睡,呼之不醒,即送医院急诊。
若要确定诊断,首选得检查为A、颅骨平片B、CT扫描C、磁共振成像D、脑电图E、DSA2、患者男性,28岁,在登山时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蛛网膜下腔出血得表现。
请问此病人脑脊液检查可为A、脑脊液压力不增高B、蛋白质增高C、外观显均匀一致血性D、细胞数增多E、氯化物含量增高3、患者女性,高血压病史30年,糖尿病病史10年,今晨出现左上肢瘫痪,口角歪斜,入院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请问此疾病易发生在夜间休息状态下得主要原因就是A、晚餐过饱或晚餐过少B、气温较低、睡眠差C、血压低、血液黏稠D、低枕平卧E、血糖过低4、患者男性,55岁,一年内出现3次突然说话不流利,每次持续30分钟,第三次发作时伴有右侧肢体麻木,神经系统检查正常,疑为短暂脑缺血发作,请问此病最常见得病因就是A、糖尿病B、吸烟、饮酒C、高血压D、动脉粥样硬化E、血液动力学改变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得特点就是A、持续时间不超过8小时B、持续时间不超过20小时C、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D、持续时间不超过30天E、持续时间不超过48天6、内囊出血最具有特征性得表现就是A、进行性头痛加剧B、呼吸深沉、血压升高C、频繁呕吐D、“三偏征”E、大小便失禁7、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实行溶栓治疗最佳时间就是A、发病6小时以内B、发病8小时以内C、发病10小时以内D、发病12小时以内E、发病24小时以内8、患者男性,患高血压病15年,因与人争吵后突然倒地昏迷,查体有一侧上、下肢瘫痪,口斜眼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