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说课及反思
《假如》教学反思案例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反应,我发现 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感兴趣,能够认 真听讲并积极思考。
教师引导方式
教师引导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引导 方式,包括提问、案例分析、小 组讨论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自主探索。
引导效果
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课堂表现 ,我认为引导方式有效,能够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目标达成度
教学目标明确性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假如》这 首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 力和审美情趣。从课堂反馈来看,教 学目标明确且有效。
教学目标实现度
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和讨论,大部分学 生能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教学目 标基本实现。
课堂互动质量
课堂氛围营造
我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得课堂 互动更加自然、流畅。
鼓励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他们通过查阅资料、撰写读后感等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和习惯。
Part
06
结语
教学反思的意义
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反思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 地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深入思考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教 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学方法优化
创新教学方式
采用朗诵、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 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互动性和参与 度。
利用多媒体资源
利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 诗歌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帮助学生更 好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学生参与度提升
设计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入理解诗歌,提高参 与度。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背诵《假如》这首诗歌。
•理解并运用诗歌中的重点词汇,例如“假如”、“如果”等。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加深对语言的感受,提升语文情趣和阅读能力。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假如》这首诗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背景等。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让学生深度理解诗歌意义,掌握文学欣赏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
难点:•小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比较薄弱,需要有详细的解释和分析。
•学生阅读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需要困难程度稍微简单的练习,有些则可以适当增加思考难度。
3.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时长:40分钟教学内容:1.开场小游戏:学生分成小组,每个组轮流表演出一种情景,并使用《假如》这首诗中的“假如/如果”句型描述。
2.带领学生一起听诵这首诗歌,并理解作者的意图以及表达方式。
3.对诗歌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例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
4.课堂练习:通过解析不同的诗句,让学生自己感知《假如》的情感内涵。
第二课时:时长:40分钟教学内容: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2.在学生的阅读指导下,进行几个同等难度的简单诗句的朗读理解练习。
3.教学重点回放与学生的对话部分,让学生试着去分析作者在写这个诗句时的情感与内涵。
4.课堂作业:设计一个短小精悍的情景小故事,要求在故事中用到至少一次“假如/如果”这两个词。
第三课时:时长:40分钟教学内容: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课堂作业,同学间分别交流并展示自己设计的“假如/如果”故事。
2.选择一首有一定难度的唐诗或现代诗,通过讲解和协助,让学生逐步体验理解诗歌的过程。
3.分组演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并通过腔调和朗诵方式,来展示出自己理解这首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4. 教学参考材料1.小学语文教材。
2.选取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唐诗和现代诗歌。
假如我是你说课稿
10、《假如我是你》说课稿一、关于教材(一)教学内容《假如我是你》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新疆专用)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10课,是一篇围绕“儿童生活”主题的对话式课文,课文着眼于儿童内心真切朴实的想法,描绘了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无穷乐趣,能激发学生的共鸣。
课文中黛西和爸爸互换角色的游戏贴近学生的生活,充满了家的温暖与关爱。
在游戏中,黛西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感受到了爸爸对家庭、对自己的付出;在游戏中,父亲也倾听了孩子的心声,了解了孩子的需求。
黛西的童年生活,在父母及其他家人的爱的包围下则多么幸福,多么快乐。
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父女俩的温馨对话,体现出家人之间的理解与关爱,内容风趣,凸显了人物的不同性格。
课题“假如我是你”在文中反复出现,使课文层次分明,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生词;2、学习课文二-六自然段,体会父母的付出和辛苦,学会理解和体谅父母。
(三)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二-六自然段,体会父母的付出和辛苦,学会理解和体谅父母。
教学难点:体会父母的付出和辛苦,学会理解和体谅父母。
二、关于教法针对新疆专用教材,我们的教学目标比人教版教材要浅,结合本课的特点,我主要引导学生采用“自已读、指名读、分段读、抓重点词语体会”的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父女之间的对话,让父母和孩子之间学会互相体谅。
教学的重点是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整个过程由扶到放,循序渐进。
三、关于教学流程:本课我安排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导入:复习课后“读读记记”的词语认读;开火车读词语:假如,睡觉,呼唤,游戏,亲爱,手指头,动物园,大象,哈欠,故事,角色。
二、学习理解课文先出示读书要求读书要求:A、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B、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C、用——画出黛西说的话,用~~~画出爸爸说的话。
让学生读课文,回忆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重点学习黛西说的话:(1)、“假如我是你,亲爱的爸爸,我会给你读三只熊的故事......”(2)、“假如我是你,亲爱的爸爸,我会带你去动物园,看熊猫和大象,还有河马和狮子。
《假如》教学反思12篇
《假如》教学反思12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场文书、书信函件、教学范文、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学生作文、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工作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rrespondence, teaching samples, speeches, insights, student essay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ork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假如》教学反思12篇《假如》教学反思1《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语言文字优美、情感丰富,富有想像力和创造力。
大班语言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假如我是……》
大班语言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假如我是……》教学目标1.了解“假如我是”这种语言结构的含义和用法。
2.能够运用“假如我是”这种语言结构,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特点和情况。
3.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假如我是……》绘本。
2.学生的自我介绍卡片或照片。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与学生打招呼,进入课堂氛围。
2.通过情境导入,介绍“假如我是”这种语言结构,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魔力。
讲解与练习(15分钟)1.展示绘本《假如我是……》,讲解其中的情节和语言结构。
2.引导学生模仿《假如我是……》这种语言结构,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特点和情况。
3.班级内互动练习,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
拓展与练习(15分钟)1.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自我介绍卡片或照片,引导他们运用“假如我是”这种语言结构,描述自己的特点和情况。
2.小组合作,让学生们相互描述对方。
3.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鼓励他们分享并给予其他同学评价或建议。
总结与评价(5分钟)1.总结今天的主要内容,回顾学生们运用“假如我是”这种语言结构的情况。
2.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根据整个班级的表现给予班级评价。
3.下一堂课的预告及作业安排。
教学反思这堂课主要针对大班幼儿进行语言思维能力的训练,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会自我表达和描述他人。
在课程设计上,我通过先导入、再讲解,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掌握“假如我是”这种语言结构。
在练习环节中,通过班级内互动练习和小组合作让学生们更好地锻炼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
同时,我也注重了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习积极性。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自我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更多的课堂时间来帮助他们提高。
另外,与班级教学相结合也需要更多的重视,以便对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有更好的提高。
总之,本节课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我们可以从这次教学中发现所需的改进和提高之处,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假如》教学反思
《假如》教学反思作为一名教师,教学的反思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反思可以帮助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对我最近一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探讨改进之道。
在这次教学中,我选择了《假如》作为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文,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提供了很多深入思考的素材。
我将分析自己在这次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之策。
首先,我在教学准备上做得较为充分。
我提前阅读了《假如》这篇作文,并准备了相关的讲解材料和教学案例。
我对课文的理解比较透彻,能够清晰地表达出其中的含义和思想,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这样的教学准备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教学设计方面,我注重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我采用了多媒体和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感知作文的魅力。
我还设置了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我在课堂管理方面还有所欠缺。
因为对这篇作文非常熟悉,我在解释时有时候过于追求完美的表达,导致课堂时间的消耗较大。
这给学生学习的配套活动留下了不足的时间。
其次,我在激发学生表达的能力上还有所欠缺。
在讲解课程时,我主要以讲解为主,学生的互动参与较少。
这影响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我制定了以下几点改进策略。
首先,我将对课堂时间进行更合理的分配。
在这次的教学反思中,我意识到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我将更加注重控制自己的表达时间,合理安排任务和活动,以便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
其次,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我会在授课中加入一些小组活动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此外,我还计划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或者结合现实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文的内涵。
《假如》教学设计与反思
反思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教材、课件、网络资源等,判断是否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以及是否 有必要改进。
学生反馈的反思
学生作业分析
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假如》这首诗的理解程度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 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意见和建议
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以及学生对教学内容和 方法的接受程度。
教材内容
2
《假如》是一首现代诗,以“假如”为线索,用多个排比句
诉说“我”的愿望,表达作者对家庭、社会的关爱。
教材特点
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情感真挚,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和理 解。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对家庭、社会的 关爱之情。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想象、体验等方法理 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美好心 愿。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体验等方法 理解课文中的排比句式,激发学 生的情感共鸣。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导入新课
通过故事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内容。教学方法创新
尝试采用项目式、案例式 、讨论式等多样化的教学 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
互动式教学
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 提问和发表观点,促进课 堂氛围的活跃。
个性化教学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 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 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教学评价的建议
《假如》课堂教学反思范文
《假如》课堂教学反思前言《假如》是一篇寓言故事,也是近年来中学生作文考试的热门话题。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在教学中对《假如》的讲解和阅读方面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同时也收获了不少心得体会。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策略、评价体系以及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反思和探讨。
一、教学策略1.借助PPT辅助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PPT辅助讲解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假如》。
通过图片的展示和文字的拓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PPT还可以让学生更有条理地掌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有利于后续的复习和应用。
2.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针对《假如》这样一篇充满哲学和启示的文章,我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在小组中,学生可以自由交流和思考,对彼此的不同观点进行挑战和碰撞,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
3.课堂演讲和展示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和运用所学知识,我设立了课堂演讲和展示环节。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将对《假如》的理解和思考向其他同学进行展示,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和记忆。
二、评价体系1.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需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思考能力。
因此,我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书面作业、课堂演讲等多个方面。
同时,我也注重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让他们在反思和研究中不断提高和成长。
2.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在评价体系中,我也注重了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包括创新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合作思维等方面。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假如》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思维资源,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效果1.学习兴趣的激发通过PPT的展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我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假如》的积极性和兴趣。
学生们踊跃发言,积极思考,展示出了高度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具体知识,还深入理解了文章所想要表达的意义。
2.思维能力的提升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我成功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假如》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假如》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假如》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假如》是一篇诗歌,作者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
启发我们都要关心关爱他人。
本诗每小节都采用“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开头,写出自己的愿望,结尾省略号留有悬念,便于学生想象。
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通过讲述孩子们较熟悉的神话故事导入,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
接着我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初步感悟课文内容。
然后指导学生对本课生字、词语做了分析总结。
在学习课文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关键问题展开学习。
我精心制作课件,让学生从课件的演示中体会小树的困境,激发学生对小树的帮助、关爱。
接着我创设情境讲了给鸟妈妈外出寻食,小鸟饿得哭泣的文段。
最后又出示了残疾的儿童西西,引导学生互相关心,团结友爱,做一个善良、无私的人。
并及时给学生灌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思想。
在教学第四节时,我抓住那个给人带来无限遐想的省略号,利用课件,出示很多需要帮助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做什么呢?”没想学生们的回答非常精彩: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想给没钱上学的小朋友画一座美丽的学校;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想画一个绿色的家园,没有污染,让我们生活在蓝天白云下,呼吸新鲜空气;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失明的儿童画一双明亮的眼睛……学生通过自由想象,使拓展得到了落实。
我知道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真实地产生了帮助弱小羣体的愿望了,并且以帮助有需要的人而感到快乐。
最后,我让学生把自己刚才想到的愿望写在导练稿上,从而让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非常自然地接受听、说、读、写的训练。
在本课教学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例如在学习生字环节中,由于使用的时间太多,导致后面对课文的学习时间紧凑。
而在指导朗读时,也没有指导到位。
在本课中,“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在读的时候应该读出四种不同的语气。
2020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3《假如》说课3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23课
《假如》(第二课时) 说课稿
XX小学 邱彩娜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假如》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23课。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 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 对小树、小鸟、残疾人西西发自内心的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 纯真的心。它从独特的儿童视角展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朗读这首 诗,学生会产生心灵的共鸣,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 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 感表达的需要。 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分两课时教学本课。第一 课时:初步了解课文,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第二课时:深入 感悟课文,把握诗歌内容,升华情感。 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 (3)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 的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加强对
在主要采用朗读法、学法指导法的同时,我将辅以情景教学法、 谈话法等,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说教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神笔”。 四、说教学过程 为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感悟 课文、感情朗读――升华情感、发展语言――课外延展、布置作业” 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认读。 2、提问:小作者用神笔画了什么?在学生逐段概括时,我以简 笔画的形式把学生概括的内容板示于黑板。 [这样安排,旨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为下面理解诗意打 下良好的基础。] (二)感悟课文,感情朗读 1、导读第一节诗 (1)动动脑,理解诗意 ①读一读,想一想:作者画为什么画红红的太阳?
假如教学反思 语文《假如》教学反思(优秀9篇)
假如教学反思语文《假如》教学反思(优秀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有名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本页是勤劳的小编给家人们分享的语文《假如》教学反思【优秀9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假如教学反思篇一这首儿童诗歌,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
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除了能从中积累语言外,还能纯洁孩子们的心灵。
面对这样一首文字平凡而情感充沛的诗歌,我探索着采取简洁的线条,走出教师烦琐分析,学生被动接受的说教式教学的途径。
1,创设情境,入情入境。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以亲".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因素对人的情感能起感染作用。
小学生因生活经验缺乏,知识水平有限,教学中如果仅靠文字的叙述,很难向学生呈现直观形象。
因此,要善于创设各种直观情境。
这节课我创设多种情境,如在教学一,二小节时,通过创设"小树在寒风和大雪中受冻","小鸟在鸟窝里孤零零地大哭"两个情境,让学生仔细看,仔细听,通过多种感官的感受,引发学生内心体验,感受到小树的寒冷,小鸟的孤单,西西的痛苦。
这样,让学生达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刻体验文中蕴含的情感。
2,揣摩文字,诱发情感。
课文的情感总是从字里行间显露出来,特定的`语言总是表达特定情感,特定的表达方式和文章的情感倾向紧密联系在一起。
教学中,应在感知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语言文字,强化语感训练,使学生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
如在教学一小节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的理解,让学生看图后边做边说说小树在叹息什么,让学生边模仿小树冷的动作边学着小树说说话,让学生感受到小树的可怜,通过反复诵读,体验文章的思想情感。
《假如》教案
假如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可以掌握“假如”一词的意思和用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假如”句型进行句子构造和对话表达。
3.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假如”一词的意思和用法。
2. 运用“假如”句型进行句子构造和对话表达。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插图,上面有一只猫和一只狗。
教师问学生:“如果你是这只猫,你会怎么做?”引发学生思考并留下“假如”一词。
2. 新知讲解(15分钟)a) 教师向学生解释“假如”的意思,即假设、设想的意思。
b) 教师给出一些例句,让学生理解“假如”句型的用法。
例如:“假如明天下雨,我就不去公园了。
”“假如我有一百万,我会买一辆跑车。
”c)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些假如的情境,创造例句。
3. 操练与巩固(20分钟)a)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段对话,使用“假如”句型进行表达。
每个对话包括至少三个假设情境。
b) 学生展示对话,全班进行评价。
c) 教师适时给予学生问题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假如”句型。
4. 拓展与应用(15分钟)a) 让学生从新闻、故事或其他材料中找出使用“假如”句型的例子,并分析使用方法和情境。
b) 教师给出一个情境,让学生用“假如”句型写一篇小短文。
例如:“假如你成为校长一天,你会做些什么?”c) 学生互相交换短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学习了“假如”一词的意思和用法,以及如何运用“假如”句型进行句子构造和对话表达。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看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进步和不足。
四、板书设计:假如1. 意思:假设、设想2. 用法:假如+条件句/结果句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和思考。
2. 书面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假如”句型的掌握程度,评估其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假如我是》命题作文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假如我是》命题作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假如我是》命题作文,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篇作文旨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以“假如我是……”为主题,描绘一个自己渴望成为的角色,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教材通过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理想、愿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他们在生活中有更多的体验和感悟,对于自己渴望成为的角色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同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如何巧妙运用想象、如何将角色描绘得生动形象等困难。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假如我是……”这一主题,学会如何发挥想象,描绘一个自己渴望成为的角色。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运用想象,描绘一个生动形象的渴望成为的角色。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角色描绘得具体、生动。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挥想象。
2.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从中学习写作技巧。
3.同伴互助法:学生相互评价、修改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4.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图片、视频等素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引发学生对《假如我是》这一主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讲解与示范:分析优秀作文,讲解如何发挥想象,描绘一个生动形象的渴望成为的角色。
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写作过程。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分享对未来的憧憬。
4.独立写作:学生根据讨论成果,发挥想象,撰写《假如我是》的作文。
5.同伴互助:学生相互评价、修改作文,提高写作质量。
《假如》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假如》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假如》二年级语文教学教学目标:1. 学会理解课文《假如》的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课文《假如》的课件和教辅资料。
2. 提前准备好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道具,以便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3. 充分准备活动及讲解内容,确保教学流畅。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一幅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图片或道具,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问答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假如》的基本了解和想法。
3.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新课讲解 (15分钟)1. 先向学生介绍课文《假如》的主要内容和人物。
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2.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表达方式。
同时,对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释和讲解。
3. 利用图片和道具,将课文中的情节、人物和场景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三、分组讨论和展示 (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共同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人物和设想。
让学生能够动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
2.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分析和设想,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其他小组和全班同学,并接受其他小组和同学的评价和修改意见。
3. 教师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积极的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在展示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之处,勉励他们不断进步和改进。
四、口头练习 (15分钟)1. 制定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口头回答的方式来进行练习,并进行班级共同讨论。
2. 鼓励学生多进行自由发挥和提问,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考能力。
3. 引导学生再现课文中的情节和思维过程,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内涵。
五、巩固练习 (15分钟)1. 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回答问题,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进行评估。
《假如》课堂教学备课教案设计
《假如》课堂教学备课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我们此次的教学目的是希望能够通过对《假如》的讲解和解析,让学生们了解并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理解并掌握“假如……就……”这一句型的语法特点和使用方法;2、掌握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3、分析故事中的道德寓意,讨论做人的正确态度和行为方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本次课堂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们掌握“假如……就……”这一句型的语法特点和使用方法,以及解析故事中的道德寓意。
而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们进行感性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
三、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预习。
请学生在课前预习本次教学的课文内容,以便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2、教师准备PPT教学课件、黑板笔、录音机、教材辅助资料等教学工具。
3、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案例和案例分析,以便于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步骤1、导入。
请学生们回忆并分享一下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假如……就……”的运用情况,让同学们了解这一句型的使用普遍性和实用性。
2、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理解“假如……就……”这一句型的语法特点和使用方法,并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进行解释。
3、教师引导讲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分析故事中的道德寓意。
学生们在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认知。
4、教师进行案例教学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引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5、教师进行思维激发和拓展,帮助学生们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逻辑思维,让学生们能够从更广阔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分析故事的内涵,同时并能够深入剖析文本中的语言和结构等问题,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们的语文思维能力和表达力。
6、小组讨论和练习。
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和练习,巩固掌握本次课堂所学知识点,同时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相互学习和借鉴,以便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假如》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
《假如》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理解课文中“快活、遥远”等关键词,学会语言的积累。
3.通过想象与朗读的方法,发展思维与想像,模仿课文写一个自己美好的愿望。
教学重点:1、认识9个生字,会写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小作者的美好心愿,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体会小作者的美好心愿,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3课《假如》,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生字,看看小朋友们还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吗?谁来当当小老师?2.这些是带着帽子的生字宝宝,如果他们脱掉了帽子,你还认识他们吗?小火车,谁来开?3.小朋友们真棒!我们已经知道了《神笔马良的故事》,那么谁愿意再给小朋友们说说这个故事呢?老师知道咱们班有不少的故事大王呢!4.Xxx,不愧是咱们班的故事大王,说的可真棒!你觉得马良的神笔有什么神奇之处?5.是啊,马良的神笔画什么就有什么。
画鸟,鸟儿会飞;画鱼,鱼儿能游;画牛,牛能下地耕种……马良用这枝神笔为贫苦的老百姓画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使他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怎么样,你们是不是也想有一枝这样的笔?有位小朋友也想拥有一枝神笔,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他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小诗,题目是——《假如》,(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题读一下!二.创设情景,朗读感悟1.第一个假如(1)多么善良的孩子呀!那么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小树怎么样了。
(2)(课件出示小树图片配风声)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3)课文里是怎么写小树的?(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课件出示句子:小树在寒冷的北风中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4)你能演一演吗?学生起立表演,师生角色对话: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小树小树你缩着身子,在轻轻叹息什么?小树,小树,在这样寒冷的冬天里,你们最想要的是什么啊?(5)你就是那棵寒风中的小树,能把你的动作和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吗?(6)我给你配上风声,再来试试看。
《假如》教学反思
《假如》教学反思《假如》教学反思篇一这首诗每段的句式相对一致,异常是第一句“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在句中反复出现。
适合对学生进行仿写的。
练习。
所以,教这首诗时,我抓住时机,让学生认识到身边需要关注的事还有很多,让学生把自我的愿望说出来,写下来。
例1: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穷苦的小朋友画上一座房子,让他们住在里面,再也不怕风吹雨打。
例2: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上不了学的小朋友。
画上一所漂亮的学校,让他们快欢乐乐地在教室里学习。
假如…………《假如》教学反思总结篇二诗的内容虽然简单,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儿童一颗愽大而纯真的心,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好教材。
它从独特的儿童视角展开,富有深厚的情感积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这一课我设计用两个课时完成。
一位外国作家说过:“每个儿童都是一名诗人。
”对这句话我深有同感,儿童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他们的心灵里,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天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有着成人遥不可及的奇幻。
他们在诗歌创作方面具备天资。
所以在学习这篇诗歌的时候,我尝试让孩子们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通过设问:“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还想干些什么呢?”来练习用诗歌中的格式说话。
孩子们的回答也非常精彩: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蓝蓝的天空/再画一个地球/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有宽敞的环境/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失学的/孩子画一座美丽的学校/让孩子们能快乐地上学……“我要给……”这句话的练习也同样有实效:如:我要给失学的孩子买一本又好看又实用的书。
我要给亲爱的妈妈倒一杯不冷也不烫的开水。
我要给没有头发的人们画上又黑又亮的头发。
假如教学反思篇三《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诗歌,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显示了儿童博大而纯真的心!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环境,关爱动物,关爱他人。
最后一小节以“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结尾,耐人寻味,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思考空间与说话、写话练习的平台,加上全诗语言简炼,大量运用短语的形式,处处都是充满美好幻想的语言,为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假如》教学反思(3篇)
《假如》教学反思(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这3篇《假如》教学反思是来自于作者的假如教学反思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假如教学反思篇一《用心灵去倾听》是一篇阅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
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请。
在教学本课时,让每个学生明白倾听的魅力之后,我进行了总结,对学生进行了谈话教育,我们在生活当中需要倾听,多倾听别人的话,而在这些话中,你能听到别人的伤心,别人的高兴,甚至你在这些话中能悟出道理。
这样,你会少走一些歪路。
同学们当你们在浪费食物的时候,请倾听那些没有填饱肚子的孩子的心声;当你们在浪费水资源的时候;请你们用心灵去倾听那些没有水的国家的呼救声;当你们在上课吵闹的时候,请倾听那些没有书可以读的孩子的声音;当你们误入歧途的时候,请想一想老师和父母对你的谆谆教诲;我们更要倾听那“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唠叨,也许你会觉得很烦人,但是这烦人的话却对你有所帮助。
同学们,当你失败沮丧的时候,请你去倾听一下那个成功者对摔倒了又爬起来的掷地有声的慷慨陈词吧!通过谈话让学生知道倾听的重要性。
了解倾听的含义。
同学们,倾听是很重要的,当别人向你倾诉烦恼时,尽管你一句话也没有说,但是你的倾听却能使他变得开心,让他把不愉快的事情给说出来,能让他心理开心一点。
当同学在发言时,请安静地听他们说的话,这虽然不是一句名言,一句教育你的话,但这却能够帮助解决问题。
同学们,其实倾听不只是耳朵在听,心灵也要倾听,这样,才明白真正的含义。
《假如》教学反思篇二课标强调,语文学科应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为重点,在本堂课中的教学,我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火花。
如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后,我提出了一个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假如,现在老师送你一支马良的神笔,你较想用它来画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我要给穷苦的人画许多许多的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如》(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假如》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23课。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
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西西发自内心的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
它从独特的儿童视角展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朗读这首诗,学生会产生心灵的共鸣,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
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分两课时教学本课。
第一课时:初步了解课文,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第二课时:深入感悟课文,把握诗歌内容,升华情感。
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
(3)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有些课文应要求学生诵读。
所以,本节课我确立了“以读为主”的思想,采用朗读法进行教学。
让学生口念成诵,感受着清新活泼的文字,想象着美好动人的图景,感悟诗中蕴涵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前三节的结构相同,这就为学法指导法提供了依据。
因此,我将重点导读第一节诗,指导学生感悟学法,然后引导学生迁移学法,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自主、合作学习,汇报学习成果,以此来训练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主要采用朗读法、学法指导法的同时,我将辅以情景教学法、谈话法等,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说教学过程
为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感悟课文、感情朗读――升华情感、发展语言――课外延展、布置作业”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激情导入:孩子们,假如你有一个梦想成真的心愿盒,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孩子们,老师将你们的美好心愿收藏了,放进心愿盒里了!有个善良的女孩,她也有自己美好的心愿,她还把这些心愿写成了一首小诗——放进了咱们的课本里——这首诗的题目是——假如——(板书)
2、看到课题,你能带上自己此时的心情读读吗?(板书课题:假如)
孩子,我听出了你的真切、你的向往、你的呼唤……让我们一起带着深情的祝愿读读课题吧!(齐读)
这是一首特别感人的诗,它就藏在语文书的108页,快捧起书,大家一起好好读读吧!
看谁读书的姿势最好?读的时候请同学们用上我们平时的圈划标的方法。
[这样安排,旨在让学生很快融入诗歌,为下面理解诗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感悟课文,感情朗读
1、导读第一节诗
(1)动动脑,理解诗意
①读一读,想一想:作者画为什么画红红的太阳?
②创设情境,深入感悟。
a.课件出示小树图,教师感情叙述:“冬天到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刮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冻得瑟瑟发抖。
”
b.学生扮演小树,进行师生对话,师:“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学生在教师动情的叙述中,在师生对话中不知不觉地进行换位思考,理解小作者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是为了让小树成长,从而和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
(2)动动口,读出感情
①学生自由朗读。
(出示第一节诗)
②学生个人赛读,互相评价。
我会问学生:“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哪个字、词不正确?他哪里读得好,哪里有点欠缺,你想怎么读?”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同时用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参与赛读。
[这样引导学生赛读、相互进行评价,旨在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
③教师点拨:读课文时,要想着诗中描绘的画面读,还可以加上表情、动作读。
④教师范读第一小节。
[教师的范读是对低年级学生最直观的朗读指导,也是最有效的指导手段。
]
⑤小结本节诗的学习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节诗
(1)学法迁移,自读自悟
出示学习要求:①动动脑:小作者为什么画谷粒和双腿?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②动动口:读出感情。
[学生在第一段学习中,已基本感悟学习方法,因此,第二、三段的教学可以扶一手放一手,让学生将方法迁移,去自读自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
](2)小组交流,展示自学成果
①学生自由表达。
(教师相机板书)
如果学生说到“小作者是个怎样的人”时,我不会要求他们一定要把小作者的美好心愿归结到“善良”两个字,学生可能会说:“天真、聪明、可爱……”我都会加以赞扬。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真切而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都应加以珍视。
]
②小组展示朗读第二、三小节,并互相评价。
3、指导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
(1)教师范读诗歌的最后一节:“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指导学生放慢语速以读出延伸感和想象空间。
(2)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熟读、背诵。
(3)学生比赛展示背诵效果。
[从导读第一节诗到自学第二、三节诗,再到整体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环环紧扣,把功夫扎扎实实地落实在读上。
]
(三)升华情感,发展语言
1、课件出示全诗,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第四小节结尾处的标点与前三小节有什么不同?第四小节为什么要用省略号?
学生可能会告诉我:因为小作者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愿望还没画完。
那么,我会引导学生说:“你知道作者还有什么愿望没说出来吗?你能帮助小作者把他没画完的愿望画出来吗?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为谁画什么呢?”
2、展示有关环境污染、贫困儿童、失学儿童的困惑等等图片,帮助学生拓宽想象思路。
[朗读这首诗,学生会产生共鸣,有一种表达的愿望在涌动。
于是我抓住时机,以第四小节结尾处的省略号为切入口,让学生畅所欲言,以自己的“假如”充分发挥想象,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
(四)课外延展,布置作业
实践性作业:1、按“我要给……”的句式把想说的话说出来;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想画的东西画出来。
[这种作业设计,使学生带着美好的愿望,带着自己独特的读书体验走出课堂,走向宽阔的心灵牧场。
]
附:板书设计:
23 假如
让小树成长
让小鸟吃饱
让西西奔跑
《假如》教学反思
《假如》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
本课人文性比较强,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
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
低年级孩子对大自然、小动物等充满着无言的爱,在他们内心里世界万物都是美好的象征,真善美是他们的全部。
1.紧抓训练主线,两种学习方法并行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训练。
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
通过紧抓文中重点字词的理解,以读为主,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课文,运用角色转换的方法,通过有太阳和没太阳、有食物和没食物、健康与不幸的比较,让孩子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
从情出发,喷发爱心。
诵读课文这一环节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知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
单一的朗读训练与指导,不能让学生真正感悟,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画一画更能加深印象,诵读课文后,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理解描画当时的情境。
2.重视学生个性培养,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故事的形式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挖掘孩子的内心,朗读这首诗时,孩子产生许多共鸣,小鸟
挨饿的痛苦,鸟妈妈寻食的艰辛,很容易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为孩子无私奉献的感情;孩子对大自然、对小动物、对自己的朋友有种无言的感情,由此自己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
通过小练笔的方式,将孩子真善美一面展现出来,课上孩子的“假如”,让我感受到一颗无私而又纯真的爱心。
3.不足
(1)教学设计时想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探究课文,但语文教学总是一种缺憾的艺术,总有所欠缺。
教学时,我“不放心”地“抱”着学生走,自己的体会比学生多,将自己的感情“强加”给学生,似乎就是我一个人的课堂,这实在是一个败笔。
(2)本课是一首诗歌,应读出诗的韵味,但考虑到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读,所以朗读上的指导太少,学生读的不好。
(3)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教学要借助多媒体,从文本出发,最后回归到文本。
怎样从文本出发,最后又回归文本本身,并有阶梯性的,层层渐进,这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我不断地推敲,不断地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