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工艺基础1章
电子元件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
电子元件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第1章基础知识 (3)1.1 电子元件概述 (4)1.2 焊接工艺的基本原理 (4)第2章焊接材料与工具 (4)2.1 焊料与助焊剂 (4)2.1.1 焊料 (4)2.1.2 助焊剂 (4)2.2 焊接工具及其选用 (5)2.2.1 焊接工具概述 (5)2.2.2 焊台的选用 (5)2.2.3 烙铁的选用 (5)2.2.4 吸锡器 (5)2.2.5 焊接辅助工具 (5)2.3 防护用品与安全操作 (5)2.3.1 防护用品 (5)2.3.2 安全操作 (5)第3章焊接前的准备 (6)3.1 元件检查与整理 (6)3.1.1 元件外观检查 (6)3.1.2 元件电气功能检查 (6)3.1.3 元件标识检查 (6)3.1.4 元件分类整理 (6)3.2 焊接工作台的布置 (6)3.2.1 工作台面积 (6)3.2.2 工作台整洁 (6)3.2.3 焊接工具及材料摆放 (6)3.2.4 防止元件损伤 (6)3.3 焊接设备的调试与维护 (7)3.3.1 设备调试 (7)3.3.2 焊接设备维护 (7)3.3.3 焊接工具检查 (7)3.3.4 安全防护 (7)第4章手工焊接技术 (7)4.1 焊接基本操作步骤 (7)4.1.1 准备工作 (7)4.1.2 焊接步骤 (7)4.2 常见焊接缺陷及其预防 (8)4.2.1 冷焊 (8)4.2.2 气孔 (8)4.2.3 桥接 (8)4.2.4 虚焊 (8)4.3.1 外观检查 (8)4.3.2 功能检查 (8)4.3.3 焊接质量评判 (8)第5章自动焊接技术 (8)5.1 自动焊接设备概述 (8)5.1.1 设备分类 (8)5.1.2 设备选型 (8)5.2 自动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9)5.2.1 焊接电流 (9)5.2.2 焊接速度 (9)5.2.3 焊接时间 (9)5.2.4 焊接压力 (9)5.3 自动焊接质量的控制 (9)5.3.1 焊接质量控制措施 (9)5.3.2 焊接质量检测 (9)5.3.3 异常处理 (10)第6章特殊焊接工艺 (10)6.1 无铅焊接技术 (10)6.1.1 概述 (10)6.1.2 无铅焊接材料 (10)6.1.3 无铅焊接工艺参数 (10)6.1.4 无铅焊接注意事项 (10)6.2 气相焊接技术 (10)6.2.1 概述 (10)6.2.2 气相焊接设备与材料 (10)6.2.3 气相焊接工艺参数 (10)6.2.4 气相焊接注意事项 (11)6.3 激光焊接与超声波焊接技术 (11)6.3.1 激光焊接技术 (11)6.3.1.1 概述 (11)6.3.1.2 激光焊接设备与材料 (11)6.3.1.3 激光焊接工艺参数 (11)6.3.1.4 激光焊接注意事项 (11)6.3.2 超声波焊接技术 (11)6.3.2.1 概述 (11)6.3.2.2 超声波焊接设备与材料 (11)6.3.2.3 超声波焊接工艺参数 (11)6.3.2.4 超声波焊接注意事项 (12)第7章表面贴装技术(SMT) (12)7.1 SMT工艺概述 (12)7.2 贴片元件的安装与焊接 (12)7.2.1 贴片元件安装 (12)7.2.2 贴片元件焊接 (12)7.3.1 焊接质量检查 (12)7.3.2 质量控制措施 (13)第8章焊接后处理 (13)8.1 焊接后清洗工艺 (13)8.1.1 清洗目的 (13)8.1.2 清洗方法 (13)8.1.3 清洗流程 (13)8.1.4 清洗注意事项 (13)8.2 焊接后检验与返修 (14)8.2.1 检验目的 (14)8.2.2 检验方法 (14)8.2.3 检验标准 (14)8.2.4 返修流程 (14)8.3 焊点加固与保护 (14)8.3.1 加固目的 (14)8.3.2 加固方法 (14)8.3.3 加固注意事项 (14)第9章焊接质量缺陷分析及解决措施 (15)9.1 焊接质量缺陷的分类 (15)9.2 常见焊接缺陷原因分析 (15)9.2.1 焊点缺陷 (15)9.2.2 焊接形状缺陷 (15)9.2.3 焊接结构缺陷 (15)9.2.4 焊接功能缺陷 (15)9.3 焊接缺陷解决措施 (15)9.3.1 焊点缺陷解决措施 (15)9.3.2 焊接形状缺陷解决措施 (16)9.3.3 焊接结构缺陷解决措施 (16)9.3.4 焊接功能缺陷解决措施 (16)第10章焊接工艺管理与优化 (16)10.1 焊接工艺文件的编制与管理 (16)10.1.1 编制焊接工艺文件 (16)10.1.2 焊接工艺文件管理 (16)10.2 焊接过程控制与优化 (16)10.2.1 焊接过程控制 (16)10.2.2 焊接过程优化 (17)10.3 焊接工艺发展趋势与新技术应用展望 (17)10.3.1 焊接工艺发展趋势 (17)10.3.2 新技术应用展望 (17)第1章基础知识1.1 电子元件概述电子元件是电子产品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
第一章 表面组装技术基础
第一章 表面组装技术基础
19
§1—3 SMT 生产线
一条基本的 SMT 生产线,主要由表面涂敷设备、贴装设备、焊接 设备、清洗设备和检测设备组成,设备的总价值通常在数百万元至千万 元不等。 学习目标 1. 熟悉 SMT 生产线的基本组成。 2. 掌握 SMT 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 3. 了解 SMT 生产对环境及人员的要求。
第一章 表面组装技术基础
11
一、SMT 的组成
1. 表面组装技术的组成
第一章 表面组装技术基础
12
一、SMT 的组成
2. SMT与THT的区别 SMT是从传统的THT发展起来的,但又区别于传统的THT。表面组装 技术和通孔插装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质量轻。 (2)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 (3)高频特性好,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 (4)易于实现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5)成本可降低 30%~50%。
33
二、SMT 生产对环境及人员的要求
2. SMT 生产对操作人员的要求
操作人员的一般工作职责如下:
(1)服从管理、听从指挥。
(2)服从技术人员的工艺指导,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和工艺规程。
(3)严格遵守生产工艺文件、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不违
章操作。
(4)合理领用辅料,控制辅料的消耗。
第一章 表面组装技术基础
31
二、SMT 生产对环境及人员的要求
1. SMT 车间生产环境要求
(5)排风
再流焊和波峰焊设备都要求排风良好。
(6)防静电
生产设备必须接地良好,应采用三相五线制并独立接地。生产场所
的地面、工作台垫、座椅等均应符合防静电要求。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规范
前言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规范的目的:为提升公司的产品质量,保障公司的良好信誉, 使公司内电子产品的组装、焊接有一基本准则可参考,特制定本规范。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规范的主要内容:本规范着重描写了电子产品制造流程中的各 主要环节:SMT 锡膏印刷、贴片生产、回流焊接、分立器件成型、器件插装、手工焊 接、电路板清洗;详细介绍了各环节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注意事项;为员工熟练掌握 电路板组装、焊接技术,制造合格产品提供了向导。
根据 GBJ 73-84 的要求,工作现场内必须干净、整洁,空气洁净度达到 100,000 级。 4.3 工作环境照明
根据 GB/T 19247.1-2003 的要求,室内应有良好的照明条件,其照明度为 800 lx~1000 lx 。 5 锡膏的选型 5.1 锡膏的成份 锡膏的主要成分包括:焊料粉、助焊剂。 5.1.1 有铅焊料粉主要由锡铅合金组成,一般比例为 Sn63/Pb37;无铅焊料粉主要由锡银铜合 金组成,一般比例为 Sn96.5/Ag3/Cu0.5 或 Sn95.5/Ag4/Cu0.5。 5.1.2 一般选用 3 号颗粒,325 目的 63/37 型锡膏。 5.2 助焊剂 5.2.1 助焊剂的成份包括:树脂、活性剂、触变剂、稳定剂、界面活性剂以及具有一定沸点的 溶剂。助焊剂可分成高腐蚀性的(无机酸助焊剂 IN)、腐蚀性的(有机酸助焊剂 OA)、中等腐蚀性 的(天然松香助焊剂 RO)和非腐蚀性的(免洗或低残留物助焊剂)。免洗型锡膏选用 R 型助焊剂(非 活化性),以防止时间长了腐蚀器件及印制板。水洗型锡膏选用 RSA 助焊剂(强活化性),以 增强焊接湿润性。具体详见附录 A。 5.2.2 根据现有工艺要求,我们主要使用水洗和免洗两种类型的锡膏。 5.2.2.1 水洗型锡膏 5.2.2.1.1 金属含量 89%,颗粒尺寸 325 目,适用于印刷标准及细间距的要求。 5.2.2.1.2 不含卤素的中性水洗锡膏,对印制板及元件有腐蚀作用。 5.2.2.1.3 锡膏在模板上的工作时间为 4 小时。 5.2.2.1.4 树脂载体为完全水溶性,焊接后残留物在 60℃的无皂化剂条件下,能达到极好的清 洗效果。 5.2.2.1.5 可用水洗机清洗干净。 5.2.2.2 免洗型锡膏 5.2.2.2.1 金属含量 90%,颗粒尺寸 325 目,适用于印刷标准及细间距要求。 5.2.2.2.2 含卤素的中性免洗锡膏,对印制板及元件无腐蚀作用。
SMT工艺基础培训
SMT工艺基础培训1. 简介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简称SMT)是一种常用于电子设备制造的工艺。
相较于传统的插针式组装技术,SMT工艺具有高效、高质量和成本较低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SMT工艺的基础知识和流程。
2. SMT工艺的基本原理SMT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将电子元器件直接焊接到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表面上,通过高温熔化焊接剂,将元器件牢固地固定在PCB上。
SMT工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贴装设备、焊接剂、PCB和元器件。
2.1 贴装设备SMT贴装设备主要包括贴片机、回流焊炉和波峰焊机。
贴片机用于自动将元器件精确地放置在PCB上,回流焊炉用于加热焊接剂使其熔化并与PCB和元器件形成可靠的焊点,波峰焊机则用于焊接插针式元器件。
2.2 焊接剂焊接剂是将元器件和PCB连接在一起的关键材料。
常用的焊接剂有无铅焊膏、铅锡焊膏和银浆焊膏。
焊接剂的选择应根据元器件和PCB 的要求来确定。
2.3 PCBPCB是SMT工艺的载体,通过电路设计将元器件连接在一起。
PCB 通常由铜箔、绝缘材料和防护层组成。
PCB的质量和设计对SMT工艺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2.4 元器件元器件是SMT工艺中的核心部件,包括电阻、电容、集成电路等。
元器件的选择应根据电路设计的要求来确定,同时需要考虑元器件的尺寸和焊接特性。
3. SMT工艺流程SMT工艺流程包括PCB板贴装、焊接和检测三个主要步骤。
3.1 PCB板贴装PCB板贴装是SMT工艺的第一步,主要包括元器件排列、元器件粘贴和元器件定位三个阶段。
在元器件排列阶段,根据电路设计,在PCB上规划元器件的位置。
在元器件粘贴阶段,使用贴片机将元器件精确地放置在PCB上。
在元器件定位阶段,通过视觉系统或传感器来检测并调整元器件的位置,保证其精确度。
3.2 焊接焊接是SMT工艺中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回流焊接和波峰焊接两种方法。
smt课程设计
smt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SMT(Surface-Mount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在电子制造业中的应用。
2. 学习SMT的组成部分,包括焊膏、贴片元件、PCB板等,并了解其工作原理。
3. 了解SMT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印刷、贴片、回流焊接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SMT技术进行简单电路板组装的能力,掌握相关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SMT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如虚焊、短路等,并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SMT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电子制造领域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在SMT组装过程中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3. 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让他们认识到SMT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工艺规范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强、技术性高的特点。
2.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新技术和新工艺具有好奇心,动手能力较强。
3. 教学要求:结合实践操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SMT基本概念:介绍SMT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及其在电子制造业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SMT组成部分:讲解焊膏、贴片元件、PCB板、贴片机、回流焊炉等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SMT工作原理:阐述SMT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印刷、贴片、回流焊接等的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三节4. SMT组装工艺:详细介绍SMT组装工艺流程,包括焊膏印刷、贴片、回流焊接、检测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5. SMT设备与工具:介绍SMT生产过程中常用的设备、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6. SMT生产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SMT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虚焊、短路等,并提出解决措施。
表面贴装技术(SMT)第一章 SMT概述
1.1.3 SMT的优点
什么叫SMT?
這就是SMT !!
SMT的优点: 1. 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 2. 可靠性高,抗震能力强 3. 高频特性好 4. 易于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5. 降低成本
第一章:概论
1.2 SMT的发展趋势
1 知识点介绍
1.2.2 表面贴装设备的发展趋势
表面组装技术中SMT设备的更新和发展代表着表面组装技术的 水平,面向新世纪的SMT设备将向着高效、柔性和环保方向发展。
1、高效的SMT设备 2、柔性模块化的SMT设备 3、环保型的SMT设备
1.2.3 表面组装PCB的发展趋势
SMB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1. 高精度 2. 高密度 3. 超薄型多层印制电路板 4. 积层式多层板(BUM) 5. 挠性板的应用不断增加 6. 陶瓷基板在MCM和系统级封装(SIP)中被广泛应用 7. PCB的尺寸不断缩小、厚度越来越薄、层数不断增加、
布线密度越来越高,使PCB制造难度也与日俱增。 8. 表面涂(镀)层要满足高密度、无铅要求
第一章:概论
1.3 课程导学
1 知识点介绍
本教材在电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概括为: 是电子工艺、应用电子及电子信息专业的一门必修核心课程,是获得职业岗位 迁移能力的专业重要课程;是形成专业能力、提高专业素质、职业素质的核心 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课程目标是 通过课程的贯彻实施,让学生掌握SMT技术的应用,熟悉电子产品设计与生产 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实施方法、生产制程等方面的基本内容,掌握SMT技 术的基本内容、SMT在电子产品生产与装配中的应用、SMT生产制程等基本技 能,为今后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组装、维护和应用等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 专业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电子产品装配技术和制造技术打下一定 的技术基础。
SMT整个工艺流程细讲
SM僂个工艺流程细讲SMT整个工艺流程细讲第一章品管系统简介一、前言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命脉,在现代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一个企业能否在竞争中生存下去,良好的品质对于企业来讲至关重要,这点作为本公司品管系统,品质保证部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有强烈的品质意识。
我公司一贯坚持质量第一,以质量求生存的宗旨。
二、公司品质政策快速提供客户具竟争力之优良产品与服务,全面质量管理,在公司内部每一位员工已经深入贯彻,并且已于1997年4月顺利通过IS09001品质认证。
三、品管架构我们公司品管架构为品质保证部(QA DEPT)IQC 组IPQC 组OQC 组QE 组IQC:In-ComingQuality Con trol (进料检验)IPQC In-ProcessQuality Con trol (制程检验)OQC 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出货检验)QA : Quality Assuranee (品质保证)QE : Quality Enginer (品质工程)四、我公司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流程图见附件一生产工艺流程仅为我公司的各项基本生产工序,品保部还根据不同的产品制定该产品的《制程品质计划》,具体来对产品品质进行控制例:制程品质计划For VA-740 (见附件二)第二章:料件的基本知识)即印刷电路板2.1PCB ( Printed Circuit Board2.1.1. PCB组成成份:电脑板卡常用的是FR-4型号,由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复合而成。
2.12 PCB 作用①提供元件组装的基本支架②提供零件之间的电性连接(利用铜箔线)③提供组装时安全、方便的工作环境。
2.1.3.PCB 分类①根据线路层的多少分为:双面板、多层板。
双面板指PCB两面有线路,而多层板除PCB两面有线路外,中间亦布有线路,目前常用的多层板为四层板,中间有一层电源和一层地。
②根据焊盘镀层可分为:喷锡板、金板、喷锡板因生产工艺复杂,故价钱昂贵,但其上锡性能优于金板。
SMT培训资料(全)
SMT培训资料(全)SMT基础知识⼀、 SMT简介⼆、 SMT⼯艺介绍三、元器件知识四、 SMT辅助材料五、 SMT质量标准六、安全及防静电常识第⼀章SMT简介SMT的特点采⽤表⾯贴装技术(SMT)是电⼦产品业的趋势SMT有关的技术组成第⼆章SMT⼯艺介绍SMT⼯艺名词术语1、表⾯贴装组件(SMA)(surface mount assemblys)。
2、回流焊(reflow soldering)3、波峰焊(wave soldering)4、细间距(fine pitch)5、引脚共⾯性(lead coplanarity )6、焊膏( solder paste )7、固化(curing )8、贴⽚胶或称红胶(adhesives)(SMA)9、点胶 ( dispensing )10、点胶机 ( dispenser )11、贴装( pick and place )12、贴⽚机( placement equipment )13、⾼速贴⽚机 ( high placement equipment )14、多功能贴⽚机 ( multi-function placement equipment )15、热风回流焊 ( hot air reflow soldering )16、贴⽚检验 ( placement inspection )17、钢⽹印刷 ( metal stencil printing )18、印刷机 ( printer)19、炉后检验 ( inspection after soldering )20、炉前检验 (inspection before soldering )21、返修 ( reworking )22、返修⼯作台 ( rework station )表⾯贴装⽅法分类第⼀类只采⽤表⾯贴装元件的装配第⼆类⼀⾯采⽤表⾯贴装元件和另⼀⾯采⽤表⾯贴元件与穿孔元件混合的装配第三类顶⾯采⽤穿孔元件, 底⾯采⽤表⾯贴装元件的装配SMT的⼯艺流程领PCB、贴⽚元件? 贴⽚程式录⼊、道轨调节、炉温调节 ? 上料 ? 上PCB ? 点胶(印刷)? 贴⽚? 检查 ? 固化? 检查 ? 包装 ?保管各⼯序的⼯艺要求与特点:1.⽣产前准备z清楚产品的型号、PCB的版本号、⽣产数量与批号。
SMT表面组装技术 (1)
三、SMT的基本工艺流程 1单面组装工艺
2单面混装工艺
3双面组装工艺
4双面混装工艺
四、生产线构成
SMT生产线主要由焊膏印刷机、贴片机、再流焊接设备和检测设备组 成 。 SMT生产线的设计和设备选型要结合主要产品生产实际需要、 实际条件、一定的适应性和先进性等几方面进行考虑。
五、SMT生产现场防静电要求 1防静电的目的 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让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体积 却越来越小,但这都是以电子元器件的静电敏感度越来越高为代 价的。这是因为,高的集成度意味着单元线路会越来越窄,耐受 静电放电的能力越来越差,此外大量新发展起来的特种器件所使 用的材料也都是静电敏感材料,从而让电子元器件,特别是半导 体材料器件对于生产、组装和维修等过程环境的静电控制要求越 来越高。
3掺杂 在硅材料中掺入少量杂质(如硼、砷等),使其电学性能发生改变, 原理如图所示。掺杂主要有两种方法:扩散和离子注入。
4热处理 热处理是把硅片进行简单的加热和冷却,以达到特定的目的(如修复
硅片缺陷等)。
三、封装
所谓封装就是指安装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用外壳的过程,由于封装技术 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芯片自身性能的发挥和与之连接的PCB(印制电路 板)的设计和制造,因此封装是至关重要的。
一、 硅片制备 硅片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二、 芯片制造
芯片制造的四大基本工艺:增层、光刻和刻蚀、掺杂、热处理。反 复运用这四种工艺就以在硅片上可制造出各种半导体器件和芯片。 1增层
增层就是在硅片表面增加一层各种薄膜材料(如二氧化硅、金属铝 等),原理如图所示。
2光刻和刻蚀 利用一系列工艺方法能在硅片表面制作出不同的图形,原理如图所示。
SMT设计与工艺(答案)
SMT设计与工艺第1章SMT工艺概述1.SMT组装方式与组装工艺流程2.表面组装工艺常用术语SMT组装方式与组装工艺流程第2章表面组装工艺材料1.焊膏的作用▪常温下,由于焊膏有一定的黏性,可将电子元器件暂时固定在PCB的既定位置上。
▪当焊膏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焊膏中的合金粉末熔融再流动,液体焊料浸润元器件的焊端与PCB焊盘,冷却后元器件的焊端与PCB焊盘被焊料互连在一起,形成电气和机械连接的焊点。
2.组成功能合金粉末实现元器件和电路的机械和电气连接焊剂系统活化剂净化金属表面粘接剂提供贴装元器件所需的黏性润湿剂提高焊膏和被焊件之间润湿性溶剂调节焊膏特性触变剂改善焊膏的触变性其它添加剂改进焊膏的抗腐蚀性、焊点的光亮度及阻燃性能等3.焊膏的黏度▪焊膏是一种具有一定黏度的触变性流体,在外力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
▪黏度是焊膏的主要特性指标,它是影响印刷性能的重要因素。
黏度太大,焊膏不易穿出模板的漏孔,影响焊膏的填充的脱模,印出的焊膏图形残缺不全;黏度太小,印刷后焊膏图形容易塌边,使相邻的焊膏图形粘连,焊后造成焊点桥接。
4.助焊剂的作用1.去除被焊金属表面的氧化物2.防止焊接时金属表面的再氧化3.降低焊料的表面张力、增强润湿性、提高可焊性4.促使热量传递到焊接区第3章焊膏印刷工艺1.焊膏印刷原理2.影响印刷效果的因素▪模板模板的质量好坏主要表现在窗口的光滑度与宽厚比/面积比是否符合要求3.影响印刷效果的因素▪焊膏影响印刷效果的因素1.印刷机工艺参数2.刮刀的角度3.刮刀的速度4.刮刀的压力5.刮刀的宽度6.印刷间隙7.分离速度 8.刮刀形状与制作材料第4章贴片胶的应用贴片胶的应用▪施加贴片胶的目的是用贴片胶把表面贴装元件暂时固定在PCB的焊盘位置上,防止在传递过程中或插装元器件、波峰焊等工序中元件掉落。
另外在双面再流焊工艺中,为防止已焊好元件面上大型器件因焊料受热熔化而掉落,也需要用贴片胶起作辅助固定的作用。
施加贴片胶主要有三种方法:针式转印法、印刷法和压力注射法第5章贴片通用工艺1.保证贴装质量的三要素▪元件正确:要求各装配位号元器件的类型、型号、标称值和极性等特征标记要符合产品装配图和明细表的要求,不能贴错位置。
SMT车间员工培训教材
则必须重新烘烤(PCB以不超过72小时, BGA以不
学好才能做好!
7、锡膏的储存、温度及时期限 5℃~10℃ 生产日起6个月内(密封保存) 20℃ 生产日起3个月内(密封保存) 开封后 生产日起10天内(密封保存) 新锡膏保存:购买后应放入冷藏库内保管,先进先出 开封后锡膏之保存:使用后的锡膏必须以干净无污染之空瓶装妥,加以密封置冷藏库中保存,不可和新锡膏混合保存,开封后锡 膏保存期限为10天,超过保存期做报废处理,以确保品质。
图8 方形晶体 有两个脚﹐外壳用金属封装﹐以保护里面的芯片﹐晶体的表面标记有﹕ A* 商号﹕用英文字母表示﹐如﹕“FIC” B* 振荡频率﹕直接用数字标出﹐如“14.31818”表示振荡频率为14.31818MHz(兆赫 兹)﹑32768表示振荡频率为32.768KHz。 C* 生产年份与月份: 如“14.3A7”中A表示1月份,7表97年。具体表示因供货商不同而有变化。
电容的误差等级一般用英文C、F、J﹑K字母来表示(见附表一)。耐压常见的有
6.3V﹐16V,35V,50V等﹔体积常见的有0603﹐0805﹐1206﹐等,分别用数字2、4、6表示。
耐压值:
电容的耐压表
字母
A
J
C
D
E
G
V
H
耐压值 10V
6.3V
16V
20V
25V
4V
35V
50V
误差值:
B
±0.1 PF
8①、回锡膏温的:使从用方冷法藏:库中取出后不可马上开封,为防止结雾,必须置于室温至锡膏回温到25℃,方 可开封使用(4H)。 ②搅拌:将锡膏投入印刷机前须充分搅拌,以使助焊剂与锡粉能均匀混合,搅拌时间为1~4分 钟,视搅拌速度来定(顺着一个方向搅拌)
SMT培训教材
惠州市合泽电子有限公司
合泽电子
第一节
电子元件的规格及比较
一.基础元件的比较 基础元件的比较
1. PTH: 穿孔元件-----指引脚能穿过PCB 的元件. SMD:表面贴装元件-----贴装在PCB 板的一面的元件. 2. AXIAL:轴向元件---引脚穿过元件主体,成对称轴,象人的双臂伸展开. RADIAL:径向元件---引脚从元件一端伸出,象人的双腿. 3. SIP: 单列直插(SINGLE INLINE PACKAGE) DIP: 双列直插(DUAL INLINE PACKAGE) SOT: 小形封装晶体管(SMALL OUTLET TRANSISTOR) SOP: (SMALL OUTLET PACKAGE) SIP, DIP, SOT SOP 都是指封装,即元件的外面形状,不涉及元件种类或功 能.所以同是 SIP,可能是电阻,也可能是集成电路.SOT可能是二极管或三极管. 4. 极性: 指元件在安装时必须按规定的方向安装,装错会影响电路性能.
惠州市合泽电子有限公司
泛用机:JUKI 2060M (如图) 泛用机:
合泽电子
泛用机的功能是将带装或盘装的比较 的IC 及异形元器件按照已设定好的程式通过吸嘴 或夹子,然后旋转指定的角度,再进行贴装 到PCB 线路板上。
它所使用的IC 元件的规格如图所示:
惠州市合泽电子有限公司
合泽电子
回流焊炉: 回流焊炉:(如图)
惠州市合泽电子有限公司
合泽电子
第一节
电子元件的规格及比较
电阻(RESISTOR)电阻可限制电流的流动,计 量单位为欧姆, 欧姆数越大 ,允许流过的电流越 小,欧姆数越小,允许流过的电流越大 。 图1 为PTH 电阻,无极性此类电阻阻值用色环 标称,色环代表值从0-9之间,例:棕黑红,则表示为 1000 欧姆
SMT生产工艺流程及要求
SMT生产工艺流程及要求标题:XXXSMT生产工艺规程第一章 SMT规程第一页,共页数未知一、SMT生产工艺流程要求:1.领料要求:作业依据:生产计划通知单、配料清单。
作业注意事项:严格核对领料相关参数的符合性,包括产品型号规格、厂商、数量、包装。
对于需QC检验的物料,需查看是否有IQC检验合格单,不符要求者拒收。
作业质量要求:不接受不符合要求的物料。
2.物料烘烤:作业依据:《物料烘烤作业规范》、生产计划通知单。
作业注意事项:对于生产计划通知单上要求烘烤的物料,严格按照《物料烘烤作业规范》要求执行物料烘烤,并做好相关记录。
烘烤完成后需经拉长确认。
作业质量要求:要求烘烤之物料必须烘烤,烘烤参数设置及烘烤时间要符合文件要求。
各种烘烤记录必须填写清晰完整,生产拉长必须对烘烤执行情况进行确认后物料方可上线生产。
3.锡膏储存:作业依据:《锡膏印刷作业指导书》。
作业注意事项:先进先出,做好“锡膏、红胶管理记录”,按时执行锡膏储存温度点检(要求温度为2-10摄氏度),并做好点检记录。
发现温度异常时要即时知会拉长处理。
用过的锡膏或红胶瓶要拧紧瓶盖。
作业质量要求:按时点检,保证储存温度在2-10摄氏度范围内,做好相应记录。
4.XXX印刷:作业依据:《锡膏印刷作业指导书》、《SMT红胶印刷操作规范》。
作业注意事项:a.锡膏印刷必须在下线前做好锡膏解冻(4小时以上)及搅拌工作(搅拌时间必须在10分钟以上,搅拌时力度应适中、均匀),红胶解冻时间至少为4-8小时,并要检查钢网是否为所对应的机型,以及是否符合钢网标准(如是否完整无损坏、严重变形、堵孔等)。
b.印刷工位处不能有风扇或空调对着吹风,因为风会破坏锡膏的粘着特性。
c.丝印台及钢网在印刷前需清洁干净,不得有脏物。
d.在试印和钢过程中发现钢网或其它问题导致不能正常印刷时即时知会拉长处理。
e.印刷过程中要随时保持钢网底面及丝印台面的清洁,特别是对有金手指的板印刷时要特别做好清洁防护,印几块板后就要清洁一次,以防止金手指上锡。
元器件基础知识(SMT部分)
Size ( L X W )
Imperial (in) Metric (mm)
0.04 X 0.02 0.05 X 0.04 0.06 X 0.03 0.08 X 0.05 0.10 X 0.05 0.12 X 0.06 0.12 X 0.10 0.18 X 0.12 0.22 X 0.25
可分为线性电阻及非线性电阻,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阻值是一常
量,符合欧姆定律R=U/I。非线性电阻,其伏安特性不是直线,阻值不是常量,如,压敏电
阻,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
一、电阻分类: 电阻器 分类名称
小类编码 备注
07类
片状薄膜电阻器 集成厚膜电阻器 片状厚膜电阻器 电位器 热敏电阻器
0711 0708 0709 0707 0705
新产品 有插装和SMT 两种 SMT 有插装和SMT等 有插装和SMT等,插装较多
二、电阻器的标称值与偏差(误差):
标称阻值:在电阻上标注的阻值。是规定的一个特定数值数列。标称阻值是不连贯的,电
阻的单位是欧姆(Ω)。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金属化孔(PTH) :一般用来插元件和布明线的金属化孔; 连接孔: (相对与金属化孔)一般不用来插元件和布明线
的金属化孔 ; 空焊:零件脚或引线脚与锡垫间没有锡或其它因素造成没
有接合。 假焊:假焊之现象与空焊类似,但其锡垫之锡量太少,低
于接合面标准。 冷焊:锡或锡膏在回风炉气化后,在锡垫上仍有模糊的粒
亨利 uH/mH 匝比数
限制电流
存储电荷,阻直流、通交流
SMT-1
电 阻 排
SMC电位器 SMC电位器
表面组装电位器,又称为片式电位器。它包括片状、 表面组装电位器,又称为片式电位器。它包括片状、扁平矩形结构各 种类型。标称阻值范围在100Ω~1MΩ之间,阻值允许偏差±25%, 种类型。标称阻值范围在100Ω~1MΩ之间,阻值允许偏差±25%,额定功 100Ω 之间 耗系列0.05W,0.1W,0.125W,0.2W,0.25W,0.5W。阻值变化规律为线性。 耗系列0.05W,0.1W,0.125W,0.2W,0.25W,0.5W。阻值变化规律为线性。 0.05W,0.1W,0.125W,0.2W,0.25W,0.5W ①敞开式结构。敞开式电位器的结构如图2-10所示。它又分为直 敞开式结构。敞开式电位器的结构如图2 10所示。 所示 接驱动簧片结构和绝缘轴驱动簧片结构。这种电位器无外壳保护, 接驱动簧片结构和绝缘轴驱动簧片结构。这种电位器无外壳保护,灰 尘和潮气易进入产品,对性能有一定影响,但价格低廉,因此, 尘和潮气易进入产品,对性能有一定影响,但价格低廉,因此,常用 于消费类电子产品中。敞开式的平状电位器仅适用于焊锡膏于消费类电子产品中。敞开式的平状电位器仅适用于焊锡膏-再流焊工 艺,不适用于波峰焊工艺。 不适用于波峰焊工艺。
外 形
尺
寸
片状表面组装电阻器是根据其外形尺寸的大小划分成几个系列型号的, 片状表面组装电阻器是根据其外形尺寸的大小划分成几个系列型号的, 现有两种表示方法,欧美产品大多采用英制系列, 现有两种表示方法,欧美产品大多采用英制系列,日本产品大多采用公制系 我国这两种系列都可以使用。无论哪种系列, 列,我国这两种系列都可以使用。无论哪种系列,系列型号的前两位数字表 示元件的长度,后两位数字表示元件的宽度。例如,公制系列3216( 3216(英制 示元件的长度,后两位数字表示元件的宽度。例如,公制系列3216(英制 1206)的矩形片状电阻 的矩形片状电阻, in), in)。 1206)的矩形片状电阻,长L=3.2 mm(0.12 in),宽W=1.6 mm(0.06 in)。并 系列型号的发展变化也反映了SMC元件的小型化进程: SMC元件的小型化进程 且,系列型号的发展变化也反映了SMC元件的小型化进程: 5750(2220)→4532(1812)→3225(1210)→3216(1206)→2520(1008)→2012( 0805)→1608(0603)→1005(0402)→0603(0201)。 0805)→1608(0603)→1005(0402)→0603(0201)。 图2-2所示是一个矩形表面组装电阻器的外形尺寸示意图。图2-3是MELF 所示是一个矩形表面组装电阻器的外形尺寸示意图。 电阻器的外形尺寸示意图, ERD-21TL为例 L=2.0(+0.1,为例, 电阻器的外形尺寸示意图,以ERD-21TL为例,L=2.0(+0.1,-0.05)mm, D=1.25(± H=1.4mm。 D=1.25(±0.05)mm, T=0.3(+0.1)mm, H=1.4mm。
SMT工艺手册
SMT工艺手册目录第一章SMT概述1.1SMT概述1.2 SMT相关技术一、元器件二、窄间距技术(FPT)是SMT发展的必然趋势三、无铅焊接技术四、SMT主要设备发展情况1.3常用基本术语第二章SMT工艺概述2.1 SMT工艺分类一、按焊接方式,可分为再流焊和波峰焊两种类型二、按组装方式,可分为全表面组装、单面混装、双面混装三种方式(见表2-1)2.2施加焊膏工艺一、工艺目的二、施加焊膏的要求三、施加焊膏的方法2.3施加贴片胶工艺一、工艺目的二、表面组装工艺对贴片胶的要求及选择方法三、施加贴片胶的方法和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2.4贴装元器件一、定义二、贴装元器件的工艺要求2.5再流焊一、定义二、再流焊原理第三章波峰焊接工艺3.1波峰焊原理3.2波峰焊工艺对元器件和印制板的基本要求3.3波峰焊工艺材料3.4波峰焊工艺流程3.5波峰焊的主要工艺参数及对工艺参数的调整3.6波峰焊接质量要求第四章表面组装元器件(SMC/SMD)概述4.1表面组装元器件基本要求4.2表面组装元件(SMC)的外形封装、尺寸主要参数及包装方式(见表4-1)4.3表面组装器件(SMD)的外表封装、引脚参数及包装方式(见表4-2)4.4表面组装元器件的焊端结构4.5表面组装电阻、电容型号和规格的表示方法;4.6表面组装元器件(SMC/SMD)的包装类型244.7表面组装元器件使人用注意事项25第五章表面组装工艺材料介绍――焊膏255.1焊膏的分类、组成255.2焊膏的选择依据及管理使用275.3焊膏的发展动态285.4无铅焊料简介28第六章SMT生产线及其主要设备306.1 SMT生产线306.2 SMT生产线主要设备31第七章SMT印制电路板设计技术337.1 PCB设计包含的内容: 337.2如何对SMT电子产品进行PCB设计33第八章SMT印制电路板的设计要求 368.1几种常用元器件的焊盘设计368.2焊盘与印制导线连接,导通孔.测试点.阻焊和丝网的设置418.3元器件布局设置438.4基准标志46第九章SMT工艺(可生产性)设计----贴装机对PCB设计的要求48 9.1可实现机器自动贴装的元器件尺寸和种类489.2 PCB外形和尺寸499.3 PCB允许翘曲尺寸 499.4 PCB定位方式 49第十章SMT不锈钢激光模板制作、外协程序及制作要求5010.1向模板加工厂发送技术文件5010.2模板制作外协程序及制作要求51第十一章SMT贴装机离线编程5511.1 PCB程序数据编辑5611.2自动编程优化编辑5711.3在贴装机上对优化好的产品程序进行编辑5711.4校对并备份贴片程序58第十二章后附(手工焊)修板及返修工艺介绍 5812.1后附(手工焊)、修板及返修工艺目的 5812.2后附(手工焊)、修板及返修工艺要求 5812.3后附(手工焊)、修板及返修技术要求 5912.4后附(手工焊)、修板及返修方法 59第十三章BGA返修工艺 6113.1 BGA返修系统的原理6113.2 BGA的返修步骤6113.3 BGA植球工艺介绍63第十四章表面组装检验(测)工艺6414.1表面组装检验(测)工艺介绍 6414.2组装前检验(来料检验)6514.3工序检验6714.4表面组装板检验7114.5 AOl检测与X光检测简介74第十五章SMT回流焊接质量分析7715.1 PCB焊盘设计7715.2焊膏质量及焊膏的正确使用7915.4贴装元器件 . 8015.5回流焊温度曲线8015.6回流焊设备的质量81第十六章波峰焊接质量分析8116.1设备要求8216.2材料要求8216.3印制电路板8416.4元器件8416.5工艺8416.6设备维护85第十七章中小型SMT生产线设备选型8617.1中小型SMT生产线设备选型依据8717.2中小型SMT生产线设备选型步骤8817.3 SMT生产线设备选型注意事项93附录SMT 在焊接中不良故障96一.再流焊的工艺特点97二.影响再流焊质量的原因分析99三、SMT再流焊接中常见的焊接缺陷分析与预防对策103。
SMT基础知识学习培训
棕灰绿橙棕阻值为185×103Ω=185 KΩ±1﹪
7、电阻数字表示法与色环表示法的相互运算
a 7.6 KΩ±5﹪用色环表示为﹕紫蓝红金 b 7.61 KΩ±1﹪用色环表示为﹕紫蓝棕棕棕 c 820 KΩ用四环及五环表示四环为﹕灰红黃金﹔五环为﹕灰红黑橙棕 环误差为金﹐五环误差为棕)
以下是部分贴片电阻和插装电阻图例
2、电阻单位及换算 a电阻单位﹕我们常用的电阻单位为千欧(KΩ)、兆欧(MΩ) 电阻最基本的单位为欧母(Ω) b 电阻单位的换算﹕1GΩ= 103MΩ= 106KΩ= 109Ω
1Ω= 10-3KΩ= 10-6MΩ= 10-9GΩ c 直标法与电阻值的换算:102=1000Ω1001=1000Ω+1%
5、陶瓷电容﹕(CC)
右上边的电容为常用的陶瓷电容﹐其中有一橫的50V﹐二橫的为100V﹐而沒
有一橫的为500V﹐容量为0.022UF。
换算223J电容
为﹕22×103PF=0.022UF “J”表示误差为5%。
6、麦拉电容﹕(MC)
常用的麦拉电容其表示法如104J表示容量为0.1UF﹐J为误差﹐100V为耐压
SMT基础知识培训
目录 第一章 元器件知识 第一节电阻知识及电阻的识别 第一节电阻知识及电阻的识 别…………………………… ……………………………3 第二节电容知识及电容的识别 第二节电容知识及电容的识 别…………………………… ……………………………15 第三节晶体二极管知识及识别 第三节晶体二极管知识及识 别…………………………… ……………………………22 第四节三极管知识及识别 第四节三极管知识及识 别………………………………… …………………………………28 第五节电感知识及电感的识别 第五节电感知识及电感的识 别…………………………… ……………………………32 第六节集成电路芯片( 第六节集成电路芯片(IC) IC)知识及识别 知识及识别………………… …………………33
SMB工艺和PCB制造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SMT工艺SMT(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是表面组装技术的英文缩写.它是一种直接将表面组装元件器件贴装,焊接到负责刷电路板表面规定位置的电路装联技术.第一章SMT综述1.1 SMT的发展及特点1.电子技术发展的趋势: 智能化,多媒体化,网络化.2.集成电路发展要求:高密度化,高速化,标准化.3.表面组装技术发展趋势: 元器件越来越小,组装密度越来越大,组装难度越来越高.4.SMT的优势: 实现微型化,信号传输速度高,高频特性好,自动化生产,减少材料,降低成本.1.2 SMT的基本内容1.SMT主要内容: 表面组装元器件,电路基板, 组装设计, 组装工艺, 检测技术.2.SMT技术: 涂敷,贴装,焊接,清洗,检测,返修技术.3.SMT生产线: 上料装置,全自动印刷机,贴片机,自动检测仪,回流焊炉,在线测试仪,下料装置.4.SMT基本工艺流程:4.1印刷:用焊锡膏印刷机将焊锡膏印到PCB焊盘上.4.2点胶:用点胶机将胶水滴到PCB固定位置.4.3贴装:用贴片机将表面组装元器件准确安装到PCB固定位置上.4.4贴片胶固化:用固化炉将贴片胶固化.4.5回流焊接:回流焊炉将焊锡膏融化,使元器件与PCB牢固粘接在一起.4.6清洗:用清洗机将组装好的PCB上面的助焊剂除去.4.7检测: 对焊SMA进行焊接质量和装配质量检测.(显微镜,ICT,AOI,X-Ray等.)4.8返修:用电烙铁,返修工作站对检测出故障的SMA进行返修.5.SMT车间正常环境(符合GB73-84洁净厂房设计规范)5.1温度: 20-265.2相对湿度: 40%-70%5.3噪声: <70DB5.4机器设备避免阳光直晒(因为配置有光电传感器)5.5防静电系统(防静电安全工作台,防静电腕带,防静电容器,防静电工作服,严禁易产生静电的杂物)5.6现场符合5S要求,有管理制度,检查,考核,记录.第二章SMT元器件2.1 SMT元器件的特点和种类1.SMC(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无源器件)SMD(surface mounted device 有源器件)2.BGA(Ball Grid Array 球栅阵列结构) CSP(Chip Scale Package芯片尺寸封装)3.引脚(pin)就是从IC内部电路引出与外围电路的接线,所有引脚构成IC的接口.4.元器件种类(SMC,SMD,机电元件)或(非气密性封装器件和气密性封装器件)2.2 SMT电阻器1.SMT电阻器1.1按封装外形(片状和圆柱状).工艺(厚膜RN型和薄膜RK型)1.2片状SMT电阻器是根据其外形尺寸划分型号3216(长3.3mm,宽1.6mm)1.3RC05K103JT(RC片状电阻器05型号K电阻温度系数103电阻值J值误差度T包装编带/塑料盒包装)2.SMT电阻排2.1电阻排也称集成电阻,它是将多个参数与性能一致的电阻,按预定的配置要求连接后置于一个组装体内.2.28P4R(8个引脚,4个电阻)3.SMT电位器(片式电位器,有片状,圆柱状,扁平矩形结构)3.1敞开式结构:低廉但容易受灰尘和潮气.不适用于贴片峰焊工艺.3.2防尘式结构:有外壳或护罩,适用于电子产品.3.3微调式结构:价格昂贵,多用于精密电子产品.3.4全密封式结构: 调节方便,可靠,寿命长.2.3 SMT电容器1.SMT电容器目前有瓷介电容器和钽电解电容器.2.片式叠层陶瓷电容器(MLCC)(将内电极的陶瓷介质膜片叠合起来,高温烧结形成陶瓷芯片)2.1标注F5. F表示电容量系数为1.6. 5表示电容容量倍率. 表明该电容容量为1.6x10的五次方pf.3.SMT电解电容器有铝电解电容器和钽电解电容器.3.1铝电解电容器容量和工作电压范围比较大,难做成贴片形式,但价格低廉,(100容量,25V额定电压RVT型号)3.2钽电解电容体积小电容量又大,适合贴装元件.但是昂贵.按封装形式分裸片型,模塑封装,端帽型三种.2.4SMT电感器(扼流,退耦,滤波,调谐,延迟,补偿,LC调谐,LC滤波,LC延迟等功能)1. 电感器可分为固定电感器,可调电感器,LC复合元件, 特殊产品.(绕线型,多层型,卷绕型)2.5 SMT分立器件1. SMT分立半导体器件有二级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等组成.2.SMT二级管(无引线柱形玻璃封装,片装塑料封装两种)2.1 无引线柱形玻璃封装二级管主要有稳压,开关,通用二级管.2.2 矩形片式塑料封装二级管2.3 SMT晶体管(三级管)SOT封装,有23,89,143,252几种尺寸结构.,使用盘状编带包装.2.6 SMT集成电路1.衡量集成电路的先进性,主要考虑集成度,电路技术,特征尺寸,电气性能(时钟频繁,电压,功耗),封装技术.2.电路的封装是指安装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用的外壳,起着安放,固定,密封,保护芯片,增强电热性能的作用.3.电级形式:3.1无引脚: LCCC,PQFN等封装方式,电级焊端直接焊到PCB的焊盘上,可靠性高.3.2有引脚: 巽形(SOT,SOP,QFP), 钩形(SOJ,PLCC), 球形(BGA,CSP, FLIP CHIP)三种.4.封装材料:4.1金属封装:冲压成型,精度高,尺寸严格,便于大量生产,价格低.4.2陶瓷封装:电气性能优良,适用于高密度封装.4.3金属-陶瓷封装: 兼有金属和陶瓷的优点.4.4塑料封装::可塑性强,成本低廉,工艺简单5.芯片的基板类型: 搭载和固定裸芯片,同时兼有绝缘,导热,隔离及保护作用,是芯片连接内外电路的桥6.封装比:评价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优劣,一个重要比标就是封装比,封装比=芯片面积/封装面积7.SMT集成电路的封装形式7.1SO封装:引线比较少的小规模集成电路.有引脚数目不同SOP,SOL,SOW/小型SSOP,薄型TSOP等.7.2QFP封装:四侧引脚扁平封装.(塑料封装为主)7.3PLCC封装:集成电路钩形引脚塑封芯片载体封装.7.4LCCC封装:陶瓷芯片载体封装的片式集成电路没有引脚的一种封装.注:在陶瓷外壳侧面有类似城堡状的金属化糟和外壳底面镀金电相连,提供了较短的信号通路,电感和电容损耗较低,可用于高频工作状态,如微处理器,门阵列和存储器.7.5PQFN封装:一种无引脚封装,呈正方形,封装底部中央位置有一个大面积裸露焊盘,提高了散热性能.7.6BGA封装:球栅阵列封装,全平面式的格栅阵排列.7.7CSP封装:芯片尺寸级封装的意思.是BGA进一步微型化的产物,做到裸芯片尺寸有多大.封装尺寸就有多大. 27. 包装1.散装:无引线且无级性的SMC元件可以散装,成本低,但不利于自动化拾取和贴装.2.盘状编带包装:纸质编带,塑料编带,粘接式编带.3.管式包装:适合于品种多,批量小的产品,包装管为PVC材料构成.4.托盘包装:由碳粉或纤维材料制成,用于要求暴露在高温下的元件托盘通常具有150或更高温.2.8 选择与使用1.SMT元器件的基本要求:适应自动化装配和焊接线.2.SMT元器件的选择:符合系统和电路的要求,综合考虑市场供应商所能提供的规格,性能和价格因素.3.SMT元器件的注意事项3.1仓库温度<40,生产现场温度<30,环境温渡<60%, 防静电措施,防湿措施.3.2库存时间不超过2年,有防潮要求的72小时内使用,或存放于干燥箱内.3.3运输,分料,检验,手工贴装时,应该带防静电腕带,尽量使用吸笔操作.4.SMT元器件的封装形式的发展: 芯片级组装技术,多芯片模块技术,三维立体组装技术.第三章工艺材料1.贴片胶:主要用来将元器件固定在PCB上,一般用点胶或网板印刷的方法来分配.贴上元器件后放入烘箱或回流焊机加热硬化,硬化后,再加热也不会熔化,也就是说热固化过程是不可逆的.1.1按基体材料分类: 环氧树脂和聚丙烯两大类.1.2按功能分: 结构型,非结构型,密封型三大类.1.3按化学性质分: 热固型, 热塑型,弹性型,合成型.1.4技术要求: 常温使用寿命要长,合适的贴度,快速固化,包装方式.2.焊锡膏:由合金粉未,糊状焊剂合成具有一定粘性和良好触变特性的膏状体.焊锡膏分类: 按熔点分类,按活性分类,按黏度分类.3.助焊剂:焊剂, 焊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料.在波峰焊中,助焊剂和合金焊料分开使用,而在回流焊中,助焊剂则作为焊锡膏的重要组成部分.助焊剂对保证焊接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传统的助焊剂以松香为基体.焊剂分类:松香焊剂,合成焊剂,有机焊剂.助焊剂的选择: a. 波峰焊应用液态助焊剂, 回流焊应用糊状助焊剂.b. SMT最常用的是中等活性的助焊剂.c. 有机熔剂清洗要用有机类助焊剂,去离子水清洗,要用水洗助焊剂. 免洗方式用免洗助焊剂.4.清洗剂:SMT中,元器件体积小,贴装密度高,间距小,当助焊剂或其他杂质存留在PCB表面或空隙时,会污染电路,所以必须及时清理,才能提高可靠性,使产品性能符合要求. 广泛使用的清洗剂有CFC-113和甲氯仿.5.其他材料:5.1阻焊剂(绿油):防焊涂料,它能保护不需要焊接的部分.5.2防氧化剂:对节约焊锡,保证焊接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普通应用于波峰焊中.5.3插件胶:固定插装元器件用的胶粘剂.第四章SMT印刷涂敷工艺及设备第一节焊锡膏印刷工艺1.焊锡膏印刷工艺: 如果采用回流焊技术,在焊接前需要将焊料涂在焊接部位.1.1焊锡膏法(注射滴涂法和印刷涂敷法(模板漏印法,丝网印刷法))1.2预敷焊料法(电镀法和熔融法)1.3预形成焊料法.2.焊锡膏印刷机的分类(用来印刷焊锡膏或贴片胶的)2.1 手动漏印模板印刷机,手动丝网印刷机,全自动焊锡膏印刷机.3.焊锡膏印刷机的结构:3.1夹挂PCB基板的工作平台.3.2印刷头系统.3.3丝网或模板及其固定机构.4.印刷机主要技术指标:最大印刷面积,印刷精度,重复精度,印刷速度.5.印刷工艺流程:准备-调整参数-印刷-检验-清理与结束.l6.刮刀按形状分为菱形和拖尾刮刀.按制作材料分为聚胺酯橡胶刮刀和金属刮刀.第二节SMT贴片胶涂敷工艺1.SMT需要焊接前把元器件贴装到电路板上.如果采用回流焊工艺流程进行焊接,依靠焊锡膏就能够把元器件粘贴在PCB板上传接到焊接工序.但是如果采用波峰焊工艺或双面混合装配的电路板来说,由于元器件在焊接过程中位于电路板的下方,所以在贴片时必须用粘接剂将其固定.2.把贴片胶涂敷在电路板上的工艺称”点胶”,有点滴法,注射法,印刷法.3.贴片胶的固化:电热烘箱, 硬化剂, 紫外线辐射固化贴片剂.4.使用贴片胶注意事项:4.1储存条件: 5C以下的冰箱内低温密封保存.4.2使用要求: 从冰箱取出后,要室温恢复2-3小时再使用,首批次要跟踪首件产品.4.3灌装要求: 不准混用,要用清洁的注射管灌装.4.4用量控制:用量少粘度不够. 多了会流到焊盘,妨碍焊接.4.5及时固化,及时清洗:4.6返修要求: 用热风枪均匀地加热元件.第五章SMT贴片工艺及设备1.贴片设备(在PCB上印好焊锡膏或贴片胶后,用贴片机将SMC/SMD贴放到PCB表面位置,叫贴片工序)1.1自动贴片机的类型1.1.1工作方式: 顺序式, 同时式,流水作业,顺序--同时式.1.1.2结构分类: 拱架型, 转塔式贴片机, 模块机.1.2自动贴片机的结构1.2.1设备本体1.2.2贴装头系统1.2.3供料器1.2.4视觉系统1.2.5定位系统1.2.6传感系统1.2.7计算机控制系统1.3贴片机的主要技术指标:精度, 贴片速度,适应性(能贴那类元器件).2.贴片工艺2.1 质量要求: 元器件的准确性,位置的准确性和贴装压力的适度性.3.手工贴装3.1贴装前准备: 用刷子或简易印刷工装手工把助焊剂和焊锡膏涂到电路板的焊接部位.3.2手工贴装工具: 不锈钢镊子,真宽吸笔, 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腕带,台式放大镜.第六章SMT焊接工艺及设备1.焊接原理1.1常用的锡焊方式:手工烙铁焊,手工热风焊,浸焊,波峰焊,回流焊.1.2SMT采用波峰焊(混合组装)和回流焊(全表面组装)1.3回流焊的设备: 热板传导回流焊,红外线辐射回流焊,全热风回流焊,红外线热风回流焊,汽相回流焊,简易红外线回流焊机.2.自动焊接技术2.1波峰焊:利用泵将熔融焊料向压向喷嘴,形成焊料波峰不断从喷嘴中溢出。
SMT贴片行业标准及工艺行业标准
因好壞直接關系到生產品質,故有一定之標準。
二:印刷品質
1.錫膏保存及使用
將錫膏置於冷藏庫(攝氏0°--10°C,相對濕度3555%)保存。 有效期從製造日起4-5個月內使用完畢為宜。
錫膏自冷藏庫取出後,在室溫25°C 的環境下至少回 溫8小時以上,方可使用。
PCB零件加熱至錫膏溶點溫度
恆溫區:使PCB及各種不同之零件有足夠時間吸收 熱量,以達到均溫,同時Flux完全揮發
回焊區:已活化的Flux及完全熔化的錫膏,開始進 行焊接功能
冷卻區:焊接功能完成,已熔化的錫膏快速冷卻完 成焊接
升溫區
恆溫區 預溫區
回焊區
冷卻區
圖七
二:回焊效果 1.回焊後之焊點應光滑,有光澤,吃錫性好,焊點
與零錫焊應呈弧形。(如圖)
2.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即焊錫相互擴散形成合金屬. 3. 具有一定的強度:即焊點必須具有一定抗拉強度和抗 衝擊韌性.
4.回焊時盡量使用N2,回焊效果更佳。
三:不良焊點.
生產中由於PCB線路設計,生產中工藝控制以及錫膏的 選擇等因素影響,均會出現不良焊點,所出現的不良時點主 要有以下几種:
一般貼片機分高速機和泛用機。
高速機是以極快的速度將細小零件吸取❹裝著於基 板上。
泛用機是識別大零件的外形或腳位能精準著裝於基 板上
貼片機貼裝精密度非常高,貼裝之零件坐標一定要 準確,不能有反向,缺件現象。
二:貼片的主要不良現象 1.偏移 即貼裝之零件偏離所應貼裝的位置(如圖五)
偏移
2.反向
圖五
有極性之零件角度貼裝錯誤(如圖六)
8.反向 反向的指有極性之零件,極性錯誤
1.少錫,錫量過多,過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概 论1.1 SMT 及其发展1.1.1 SMT 的基本概念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一般是指用自动组装设备将片式化、微型化的无引线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件/器件(简称SMC/SMD ,常称片状元器件)直接贴、焊到印制线路板(PCB )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规定位置上的一种电子装联技术,又称表面安装技术或表面贴装技术,简称SMT (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 )。
由SMT 技术组装形成的电路板组件被称为表面组装组件(SMA )。
图1.1为表面组装技术示意图当被组装的SMC/SMD 引线结构简单、同一PCB 上SMC/SMD 个数很少,或者对SMA 上的个别SMC/SMD 进行返修时,也可以采用借助焊接工具的手工方式,和借助返修设备的半自动方式进行表面组装。
表面组装焊接一般采用浸焊或再流焊。
若采用浸焊,先在PCB 上点涂上或丝网印刷上环氧树脂粘合剂,将片状元器件定位粘接在上面,通过加热或紫外线照射固化,然后在焊料熔槽内浸焊。
若采用再流焊则在PCB 上点涂上或丝网印刷上焊料膏,然后通过再流焊设备熔化焊料进行焊接。
为此,表面组装过程需借助点涂、印刷、贴片、焊接、清洗、测试等组装设备进行,SMT 包含了表面组装元器件、电路基板、组装设计、组装工艺、组装材料、组装设备、组装测试、组装管理等多项技术,是一门涉及微电子、精密机械、自动控制、焊接、精细化工、材料、检测、管理等多种专业和多门学科的系统工程。
SMT 是60年代中期开发、70年代获得实际应用的一种新型电子装联技术,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通孔插装技术,使电子产品的微型化、轻量化成为可能,被誉为电子组装技术的一次革命,是继手工装联、半自动插装、自动插装后的第四代电子装联技术。
SMT 以缩小产品体积、重量,提高产品可靠性及电气性能,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自80年代以来得到了飞速发展。
当前,SMT 已在计算机、通信、军事、工业自动化、消费类电子等领域的新一代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已成为电子工业的支柱技术。
1.1.2 SMT 的发展以日、美等国为代表的工业发达国家的SMT 发展至今,已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0~1975年),以小型化作为主要目标,此时的表面组装元器件主要用于混合集成电路,如石英表和计算器等。
第二阶段(1976~1980年),其主要目标是减小电子产品的单位体积,提高电路功能,产品主要用于摄像机、录像机、电子照相机等。
在这段时期内,对表面组装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制工作,元器件和组装工艺以及支撑材料渐臻成熟,为SMT 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1980年~约1995年)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成本,大力发展组装设备,表面组装元器件进一步微型化,提高电子产品的性能——价格比。
当前,SMT 已进入微组装、高密度组装和立体组装技术新阶段,以及MCM (多芯片组件)、BGA (球型栅格阵列)、CSP (芯片尺寸封装)等新型表面组装元器件的快速发展和大量应用阶段。
表面组装技术的重要基础之一是表面组装元器件,其发展需求和发展程度也主要受SMC/SND 发展水平的制约。
为此,SMT的发展史与SMC/SMD的发展史基本是同步的。
六十年代,欧洲菲利浦公司研制出可表面组装的钮扣状微型器件供手表工业使用,这种器件已发展成现在表面组装用的小外形集成电路(SOIC)。
它的引线分布在器件两侧,呈鸥翼形,引线的中心距为1.27mm(50mil),引线数可多达28针以上。
七十年代初期,日本开始使用方形扁平封装的集成电路(QFP)来制造计算器。
QFP的引线分布在器件的四边、呈鸥翼形,引线的中心距仅为1mm(40mil)、0.8mm(33mil)、0.65mm(25mil)或更小,而引线数可达几百针。
美国所研制的塑封有引线芯片载体(PLCC)器件,引线分布在器件的四边,引线中心距一般为1.27mm(50mil),引线呈“J”形。
PLCC占用组装面积小,引线不易变形。
对SOIC、QFP、PLCC来说,它们都是塑料外壳,不是全密封器件。
显然,在很多场合它们满足不了使用要求。
于是为了满足军事需要,美国于七十年代研制出无引线陶瓷芯片载体(LCCC)全密封器件。
它以分布在器件四边的金属化焊盘代替引线。
由于LCCC无引线地组装在电路中,引进的寄生参数小,噪声和延时特性有明显改善。
另外,陶瓷外壳的热阻也比塑料的小,故它适用于高频、高性能和高可靠的电路。
但因为它是直接组装在基板表面,没有引线来帮助吸收应力,所以在使用过程中易造成焊点开裂。
而且由于使用陶瓷金属化封装,所以LCCC的价格要比其他类型的器件价格高,这样使它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该阶段初期SMT的水平以组装引线中心距为1.27mm 的SMC/SMD为标志,80年代逐渐进步为可组装0.65mm 和0.3mm细引线间距SMC/SMD阶段。
进入90年代后,0.3mm细引线间距SMC/SMD 的组装技术和组装设备趋向成熟。
SMT的迅速发展,给集成电路器件的进一步微型化、高密度化开辟了应用新天地。
90年代,IC发展到了将一个系统做在一个芯片上(System on a chip) 的新阶段,与之相应的高密度封装的任务就是要将现在已能达到的CPU(微处理器)、摄录一体机之类的许多小系统在尽可能小的体积内组装成一个大系统。
要实现更高密度的封装,几十年来主宰、制约电子组装技术发展的芯片小、封装大这一芯片与封装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70年代流行的双列直插式封装(DIP),芯片面积/封装面积约为1:80;80年代出现的芯片载体封装尺寸大幅度减小,以208 I/O四面引脚扁平封装(QFP)为例,其芯片面积/封装面积约为1:7.8,仍然有七、八倍之差。
80年代后期开发的MCM技术,将多个裸芯片不加封装、直接装于同一基板并封装于同一壳体内,它与一般SMT相比,面积减小了3—6倍,重量减轻了3倍以上。
特别是从电气性能方面考虑,芯片经封装必然伴随配线和电气连接的延伸。
为此,MCM裸芯片封装还有信号延误改善、结温下降、可靠性改进等一系列优点,是实现高密度、微型化较理想的组装技术。
但是,MCM成功之基础是质量确实可靠的裸芯片(KGD:Known Good Die),而要对各种形状、大小以及焊脚数不同、功能不同的裸芯片进行试验及老化筛选是极困难的,因而KGD的良好供给条件很难予以保障,导致MCM成品率低、成本高。
为此,CSP以其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接近相等、可进行与常规封装IC相同的处理和试验、可进行老化筛选、制造成本低等特点,从90年代初期脱颖而出。
在CSP技术研究方面, 1994年,日本各制造公司已有各种各样的CSP方案提出,1996年开始,已有小批量产品出现。
另一方面,IC集成度增大使的同一SMD的输入/输出数也即引线数大增,为适应这种需求,将引线制成有规则分布在SMD整个贴装表面的引线成栅格阵列型的SMD也从90年代开始发展并很快得以普及应用,其典型产品为BGA。
现阶段的SMT与SMC/SMD发展相适应,在发展和完善引线间距0.3mm及其以下的超细间距组装技术的同时,正在发展和完善BGA、CSP等新型器件的组装技术。
由此可见,表面贴装元器件的不断缩小和变化,促进了组装技术的不断发展,而组装技术在提高组装密度的同时又向元器件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和齐套性要求。
可以说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发展的。
作为第四代电子装联技术的SMT,已经在现代电子产品,特别是在尖端科技电子设备、军用电子设备的微小型化、轻量化、高性能、高可靠性发展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更高密度、多层互连、和立体组装的要求,目前SMT已开始进入微组装技术(MPT)新阶段。
MPT是在高密度、多层互连的PCB上,用微型焊接和封装工艺将微型元器件(主要是高集成度IC )通过高密度组装、立体组装等组装方法进行组装,形成高密度、高速度和高可靠性的主体结构微电子产品(组件、部件、子系统或系统)。
这种技术是当今微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尖端高科技领域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航天、航空、雷达、导航、电子干扰系统、抗干扰系统、通讯、巨型计算机、敌我识别电子装备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
1.2 SMT及SMT生产系统的基本组成1.2.1 SMT的基本组成SMT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图1.2所示,它主要包含表面组装元器件、基板、材料、组装工艺、组装设计、检测技术、组装和检测设备、控制和管理等技术。
其技术范畴涉及到诸多学科。
下面列出SMT的主要组成图1.2 SMT基本组成部分。
设计——结构尺寸、端子形式、耐焊接热等1、表面组装元器件制造——各种元器件的制造技术包装——编带式、棒式、散装等2、电路基板——单(多)层PCB、陶瓷、瓷釉金属板等3、组装设计——电设计、热设计、元器件布局、基板图形布线设计等组装材料——粘接剂、焊料、焊剂、清洗剂等4、组装工艺组装技术——涂敷技术、贴装技术、焊接技术、清洗技术、检测技术等组装设备——涂敷设备、贴装机、焊接机、清洗机、测试设备等目前,表面组装元器件的品种规格尚不齐全,因此在表面组装组件(SMA)中有时仍需要采图1.3 SMT生产线基本组成例用部分通孔插装元器件。
所以,一般所说的表面组装组件中往往是插装件和贴装件兼有的,全部采用SMC/SMD的只是一小部分。
插装件和贴装件兼有的组装称之为混合组装,全部采用SMC/SMD 的组装称之为全表面组装。
1.2.2 SMT生产系统的基本组成由表面涂敷设备、贴装机、焊接机、清洗机、测试设备等主要自动表面组装设备形成的SMT 生产系统习惯上称之为SMT生产线。
根据组装对象、组装工艺和组装方式不同,SMT生产线的组线方式有多种形式。
图1.3所示为SMT生产线的最基本组成形式例,一般用于只在PCB单面组装SMC/SMD 的表面1-上料装置;2(5,6,7,9)-PCB传输装置;3-印刷机;4-贴片机;8-再流焊炉;10-下料装置图1.4 SMT双面组装生产线图1.5 SMT产品集成组装系统组装场合,也称之为单线形式。
图1.4所示为用于在PCB 双面组装SMC/SMD 的双线组线形式。
当组装插装件和贴装件兼有的产品时,还需在图1.3和图1.4所示生产线基础上附加插装件组装线和相应设备。
当采用的是非免清洗组装工艺时,还需附加焊后清洗设备。
图1.5示意的是配有送料小车、以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和管理的SMT 产品集成组装系统,它是SMT 产品自动组装生产的高级组织形式。
1.3 SMT 的优缺点1.3.1 传统通孔插装技术通孔插装技术亦称通孔组装技术(THT :through hole packaging technology )、穿孔插入组装技术或穿孔插装技术。
是一种将元器件的引脚插入印制电路板的通孔中,然后在电路板的引脚伸出面上进行焊接的组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