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四端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四端”说探微

王孜

人性问题一直是哲学界讨论的核心话题之一,不同的人性观点往往会引出不同的价值观及道德修养方式。在先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哲学思潮中,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尤为激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孟子提出“四端”说,认为人性本善,并以此引出存心养性的道德修养论,以及以人为本、以仁治国的政治方略。本文通过分析四端的背景、价值意蕴、恶之来源以及由四端扩充而形成的道德规范,来阐述孟子的“四端”说思想。

一、仁义的困惑——孟子“四端”说的缘起

(一)“性相近,习相远也”——孔子的人性观

要理解四端说先要清楚孟子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这一理论的。孟子自称以孔子为师,那么他在人性论方面必会受到孔子的影响。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讨论过人性问题,但他在《论语·阳货》中提到“性相近,习相远也。”这里孔子认为人刚出生时本性其实相差无几,都是向善的,而人在习性上的差异是后天生存环境不同所导致的。因此孔子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可以将人复归到善的道路上来。这无疑给与了孟子相当大的启发。

除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仁”这一范畴,主张要由家族的亲亲之情向外推广,做到“泛爱众”。这也成为了孟子性善论的立据之一。亲亲之情即爱父母兄弟之情,这种亲情成为了孔子仁义思想的出发点。人生而就爱其父母兄弟,这样才有向外推爱的可能性。孟子继承了这种“亲亲”之情,他提到: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

之天下也。”①

爱亲敬长是人天生的良知良能,不学不虑而本然应有,此即为发自人内心的善端。(二)义利冲突——“四端”说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孟子提出他的四端说不仅有理论上的源头,还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关。孟子生活于战国末年,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孔子的时代已大为提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家族血缘关系,利益关系逐渐突出。所以孔子所提出的以宗法血缘为本的仁义思想暴露了它的局限性:不能有力地解决家族以外的人际关系②。致使儒家的仁义似乎只变成了外在的硬性规范。与此同时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也成为一种思潮,很多人更倾向于人性为恶或人性无善恶,这与儒家的理念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孔子的仁义思想由于找不到内在根基,

①《孟子·尽心上》

②梁涛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之间的关系复杂化,内心自觉和外在义务出现矛盾已不能象以往那样保持统一。参见梁涛:《孟子“四端说”的形成及其理论意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

而变得岌岌可危。迫于这样的形势,孟子果断出击,提出“四端”说来应对各种挑战。

(三)孟告之辩——“四端”说的真正形成

根据《孟子·告子上》可以看出,孟子的“四端”说理论应该是在与告子辩论人性问题时提出的。在《告子上》的前部分,孟子与告子讨论关于“性”的问题时仅仅使用类比的方法,简单地阐述了自己对人性的看法。如用杞柳与桮棬来说明仁义与人性并不是独立无关的,正是因为人性具有向善的可塑性,仁义才能够得以实施;用水之就下说明人性也有先天的向善的定向;用犬牛之性不同于人之性来说明人性非告子所说的“生之谓性”。这些简单的类比虽然可以使孟子在逻辑辩论上战胜告子,但论证仍略显苍白。孟子并没有找到能够使性善成立的真正立据。或是由于告子的启发,在《告子上》的后半部分,当公都子转述告子的观点,称性无善恶时,孟子不再使用类比的方法进行论证了,而是提出四端进行说明: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而已。”①

这表明孟子已经找到了人行仁义的内在依据,即人皆有四端之善心。然而仅仅从人的内在去论证人性,不免有太过主观之嫌。因此孟子将人性又向上推了一个层次,认为人之性与天相通,人可以通过尽心而知性进一步达到知天,实际上孟子是在“为人间的道德秩序找一个天道上的终极根据”②。由此,孟子的“四端”说便羽翼丰满了。

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四端”说的意蕴

(一)“良心”与“本心”

“四端”说追根求底就是在讨论人性问题,那么理解孟子所述的心性的涵义便尤为重要。古人之所谓心皆有脑之意,此心具有理性思维能力和道德本性。而孟子所谓的“心”仅指道德之心,是人的良心本心,不涉及心的理性思维能力。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良心本心,人性之善犹如水之就下,是自然而然的,这是人与禽兽的最大区别,也是人的本性。而性是心的本质,心是性的外在表现,是用来说明性的,而“性”这一字如果理解为人生来既有的属性,那么便分为两种:其一便是告子所说的“生之谓性”,即人的生理机能和欲望,其二便是人的良心本心。那么孟子是否承认“生之谓性”?他所说的人性本善是指人性纯善么?孟子在其与告子的论辩中回答了这一问题。当告子提到“生之谓性”时,孟子是这样回应的:

“‘生之谓性也,有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百也,犹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③

①《孟子·告子上》

②崔海亮:《迁徙孟子性善论的形上根据》,《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39—43页。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孟子承认人有“生之谓性”的部分,但孟子严格地区分了此二者,认为作为性善论的“性”,仅指人的良心本心。色味及生理欲望不是人的本性,如若是则人就与禽兽没有差别了。也就是说,孟子所说的性是指人天然区别于禽兽的部分,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原因,并非全面描述人的所有属性特征。那么人为何具有良心本心?孟子认为原因有两个:其一就是从孔子那里继承而来的“亲亲之情”。人天生便能够做到敬爱父母兄弟,这就是性善最原始的体现;其二是因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在文本中孟子是如此解释不忍人之心的: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与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①

当看到孺子入井,人会出于本能伸手搭救,这并非是想要获得某种利益、名誉或是讨厌小孩的叫声,而是人向善的自然反应。这便是人有不忍人之心的外在表现。虽然爱亲敬长之情与不忍人之心都是性善的依据,但不忍人之心更为有力。爱亲敬长之情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第一,它不足以区别人与禽兽,论爱亲,乌鸦亦知反哺。而敬长也可看作是后天教育的成果;第二,它局限于家族范围内,不足以说明人对于家族以外的他人亦可做到爱人。而不忍人之心则适用于每个人,如若将“亲亲之情”看作是维系家族秩序的先天本能,那么不忍人之心便是为维系人类这一大家族发展繁衍的内在本能,它是一种人先天向善的道德倾向。(二)由“四端”发“四德”

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有四方面的特性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即四心,他在文本中是这样论述的: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

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由是四

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与我这,知皆

扩而充之矣,若火之使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②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不仅是不忍人之心的具体内涵,而且是仁义礼智在人内心的发端。四端就如人的四肢一样,是生而具有的,无论是圣人或是庶人都可以做得到。扩充四端使其成为仁义礼智四德是自然而然的,也是至关重要的。若能发展四端便可以保四海,若不能则连父母都无法赡养。孟子的这段阐述,使得人找不到舍弃善心、抑制四端的理由,这无形中给人一种鞭策力,鞭策人向善的一面靠拢。

将四心分开来看,首先,人面对他人遭遇苦难及不幸遭遇都会对其产生怜悯之心,这就是不忍人之心,也为恻隐之心。如果将恻隐之心扩充便可成为仁;其次,人都有喜善恶恶的心理,对于不公之事会感到愤愤不平,这便是羞恶之心,将其发展便可行义;第三,当人们面对自己的所得时,常有应得不应得、先得还是后得的思虑,这就是一种辞让之心,是礼仪开在人心的萌芽;最后,人都有判别是非的能力,如若将其教化开导便可为智。由此看来若将四心扩而充之变为四

①《孟子·公孙丑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