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四端说
人之四端原文及翻译
人之四端原文及翻译(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英语单词、英语语法、英语听力、英语知识点、语文知识点、文言文、数学公式、数学知识点、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nglish words, English grammar, English listening, English knowledge points, Chinese knowledge points, classical Chinese, mathematical formulas, mathematics knowledge points, composition boo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人之四端原文及翻译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节选告子上心之四端翻译成现代文
孟子节选告子上心之四端翻译成现代文原文翻译: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
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
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
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
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
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
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出自:《孟子》中《公孙丑章句上》里面《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篇。
原文: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⑨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扩展资料:文章出处背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自《孟子》的《公孙丑章句上》。
孟子的性善论及四端说
養氣指培養主體的浩然之氣,後者指天理流行之氣, 即由心所帥之氣,理性化的形軀和情意。這種氣和道 德本心相應(配義與道),是由道德本心經常實現而 產生的(是集義所生),而並非偶然地由外在模倣一 般的道德行為而產生的(非義襲而取之),故與本心 的內涵相貫通,∴孟子以「浩然」、「至大至剛」、 「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等語來形容。 ∵養氣(集義)是據內而非據外,∴最後再批評告子 的義外之說是不知義。 在別處,孟子亦說: 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離婁下)
「端」是開端、端倪的意思,「四端」指道德本心呈 現的四個基本方向。四端是具道德價值的情感(可稱 為道德情感)。 /惻隱-不忍見他人受苦難的同情心 -羞惡-對於罪惡行為感到羞恥的心 -辭讓-對別人謙讓及尊敬的心 \是非-辨別善惡是非的心 依孟子,四端有普遍性。∴說「人皆有之」、 「無……之心非人也」。 辨別:普遍性與一般性 /普遍性(universality)-對於一切有理性的人都有效 或合理的特性,即必然性(necessity) \一般性(generality) -對於大多數有理性的人都有效 或合理的特性,即概然性(probability)
II 四端說
孟子所言的善性,又稱為「四端、良心、良能、良知、 良貴」等,是人人皆有的道德機能(道德主體),也 是道德價值的根源。孟子喜歡從道德實踐的四個基本 方向說明善性,此即所謂「四端」。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今人作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 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 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 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 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 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公孫丑上)
“四端”之心与人性本善——兼论以《孟子》为人性向善论者的理论误区
“四端”之心与人性本善——兼论以《孟子》为人性向善论者的理论误区孟子“性善”论所蕴含的人性本善内涵,是孟子思想体系乃至传统儒家道德学说成立的基石。
然而,古人以“性善”为人性本善的真理性共识,在现代遭到以人性向善论者为代表的“非本善论”的各路孟学研究者的质疑。
他们要么站在“同情”地理解孟子的角度,宣称孟子是人性向善论者,改头换面地否定孟子人性本善的思想;要么直接批判孟子人性本善的真理性。
这导致孟子“性善”论真实意蕴的消解,亚圣之义隐而不彰。
其中,对“四端”之心的误解性诠释构成向善论者否定孟子人性本善的关键。
基于此,本文从“四端”之心问题入手,对向善论者的偏颇之处进行疏解,对“孟子道性善”的人性本善内涵予以澄清。
一、“四端”与“善”“四端”一词,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向善论者普遍认为,孟子的“四端”之心只是人心所有的一种向善的“潜能”“趋向”或“倾向”,而非“善”本身。
人天生只具有“善端”倾向而非“善”本身,人性之善必须经由对“善端”的推扩始能达成。
这是孟子所言推扩、扩充工夫的意义所在。
人性由此被赋予开放性与动态性的展开内涵。
显然,向善论者通过将“善端”与“善”区分开来的方式,为其向善论观点作辩护(1)。
然而,“善端”的真正涵义并非向善论者所理解的那样。
孟子“四端”说的形成及其理论意义
孟子“四端”说的形成及其理论意义“四端”说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孟子的性善论、仁义论、仁政论等都与“四端”说有关,是围绕“四端”说展开的。
可以说,“四端”说的提出,才真正标志着孟子思想的成熟。
但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对“四端”说的形成的背景及时间这样重要的问题却较少涉及,这与孟子其他方面研究文献汗牛充栋现象形成强烈反差,不能不说是孟子研究中的一个缺憾。
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讨论,以求方家指正。
孟子的“四端”是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感情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
《孟子》一书中共有两章谈到四端,一次在《孟子·公孙丑上》,为一般性的论述,没有涉及到四端说形成的背景和原因;另一次在《告子上》,其文云: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叟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从这次谈话看,孟子提出四端说同当时人性善恶的争论,尤其是同告子的辩论密切相关。
孟子主张性善论,故提出四端说予以论证,同时对告子等人的观点进行批驳。
那么,孟子与告子辩论是在什么时间呢?这无疑是我们讨论“四端”说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有学者多认为这次辩论是在孟子首次到齐国时,时间大概是在齐威王二十七年左右,如张秉楠说:“这场人性问题的争论当发生在齐国。
孟子四心四端的理解感悟
孟子四心四端的理解感悟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在他的学说中,孟子提出了四个重要的心态和四个端正的行为原则,称为“四心四端”。
这些理念对于我们探索人性、塑造品德并实现自我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孟子四心四端的内涵,并分享我对其的观点和理解。
首先,我想介绍孟子的四个心态:仁心、义心、礼心和智心。
仁心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善意。
这种心态要求我们关注他人的福祉,并倡导仁爱之道。
义心是指以道义为依据进行行为判断的心态。
它强调了一种基于公正和正义的价值观来衡量我们的行为。
礼心是一种尊重和维护社会规范、传统和仪式的心态。
它教导我们如何正确地与他人互动,并遵守社会公德。
智心是一种冷静、客观和明智的思维方式。
它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和决策时要有理智,不受情绪和个人利益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来探讨孟子的四个端正行为:恕、义、礼和智。
恕是一种宽容和谅解的态度。
它要求我们善待他人并宽容他们的过失。
义是一种基于公正和正义的行为准则。
它要求我们根据道义的原则去行动,不偏袒个人私利。
礼是一种尊重和遵守社会规范和仪式的行为方式。
它要求我们注意社交礼仪,与他人和谐相处。
智是一种明智和明理的行为方式。
它要求我们理智地面对问题和困境,并作出智慧的决策。
通过理解和实践这四个心态和四个端正行为,我们可以将孟子的思想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例如,在与人相处时,我们可以发展仁心,关爱他人,并以义心指导我们的行为,遵循公正原则。
在处理纷争和冲突时,我们可以运用礼心,尊重和遵守社会规范和仪式。
在面对困难和抉择时,我们可以运用智心,理智地思考和决策。
通过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这些思想,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智慧。
在我看来,孟子的四心四端是一种全面而系统的思想体系,可以为我们提供指导和启示。
它不仅关注个体的修养和发展,还强调了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和关系。
通过培养这些心态和端正的行为方式,我们可以达到自我完善,并在社会中做出积极的贡献。
孟子四端之心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汇编)
《孟子四端之心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浅谈孟子四心四端说》孟子在儒学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孔子“仁”的精神被孟子所继承,并发展为”仁义”学说,概括起来即为仁、义、礼、智“四心”或“四德。
孟子认为人生只要四心不失,就能在道德方面具备“四端”。
四心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四端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
恻隐之心恻隐之心,是对别人的同情,孟子定义为仁。
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
孟子以仁为本,推行仁政和王道,与当时君王的虐政和霸道针锋相对。
在古代,若君王有恻隐之心,从而实现仁政可安抚人民。
在如今,我们的恻隐之心更加重要,它传承着孟子的思想,体现着深受儒家思想感染的中国文化。
当小孩溺水,贫者患重症,总会有人冒险入水相救,慷慨解囊相助。
关爱小动物,关注小虫,这些都是恻隐之心的体现。
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但是,当今的社会,这种文明已经慢慢淡去,我们应意识到这是一种危机,“扶不扶”已成为了当今的热点话题,一个以儒家文化而闻名的大国,这种现象是不应存在的。
同时,这也在人们的心中敲响了警钟。
羞恶之心羞恶之心,是要有羞耻心,孟子定义为义。
“义”是一个人处事、做事的标准,这种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是社会正义的基础。
马克思指出:“耻辱就是是一种内向愤怒”。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羞耻之心,人皆有之’,人不害羞,事情就不好办了。
”羞耻之心,是一种具有内在约束力的道德意识,有了羞耻之心就会对不到的不正确的事产生一种抗拒感,约束着自己,拒绝去做那些不好的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情。
当我们做错事情的时候,自身的羞耻心会令我们感到更加愧疚,自责,使我们更好的改正错误,以后不会再犯。
羞恶之心会激励人向上,让自己变得更好。
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当今社会,“中国式过马路”“碰瓷”中国旅客的各种不文明现象,听的我们面红耳赤,为我国的美好形象抹上了浓重的一笔。
孟子的四心四端说讲解学习
孟子的四心四端说作者:时瞾改编/凤梨花在人类发展史上,一切有利于善性的扩展,良知的培养,正气的周流,道德的提升的思想,都应该得到尊崇和发扬。
孟子的“四心”“四端”,就是这样的思想。
所谓四心四端,就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从性善论出发,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
仁义礼智这四种德行,即来自四种情感,故称四端。
孟子把四心作为完美人格心性的起码价值尺度;假如没有同情恻隐之心,羞恶知耻之心,礼敬谦让之心,褒是伐非之心。
那他就是一个心性有缺陷的人,一个麻木的人,一个不合格的人。
孟子认为,四心四端是先天潜在的自性;但他同时认可后天培养的作用:因为四心只是这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是苗头,还比较弱。
不用心加以培养扩充,则很容易夭折。
四心既然是自性,那么恻隐之心,也应该是人皆有之。
当小孩落水,贫者患重症,都会有人冒险入水救命,慷慨解囊相助;看到饱受战争伤害的人民会同情,看到无力生活的乞讨者会施舍,爱护动物,关注小虫,都是恻隐之心的表现。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是无形中做了错事,有羞恶负罪感。
古代著名的例子有廉颇负荆请罪,周处除三害等等。
今天做错了事,有良知的人仍有羞恶负罪感,良知泯灭的人,则无动于衷,甚或以耻为荣。
辞让之心,人皆有之?古有“让则相容,争则相斗”的理念,更有尧舜让贤,孔融让梨的名例。
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相谦相让的事例的确不少;今天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这些小事则能体现辞让;一但涉及到根本利益则当仁不让,体现的是相争。
比如兄弟争房产,姐妹争家产等等,都会斤斤计较,寸步不让。
直至闹上法庭,引出个“义断亲疏只为钱”的结果,方才罢休。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判断是非,显示的是一个人智力的高下,道德素养的厚薄,知识的深浅等综合因素。
有的人综合能力差,常常没有正确的是非观:要么人云亦云,要么视非而是,视是而非。
孟子的四心四端说
孟子的四心四端说作者:时瞾改编/凤梨花在人类发展史上,一切有利于善性的扩展,良知的培养,正气的周流,道德的提升的思想,都应该得到尊崇和发扬。
孟子的“四心”“四端”,就是这样的思想。
所谓四心四端,就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从性善论出发,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
仁义礼智这四种德行,即来自四种情感,故称四端。
孟子把四心作为完美人格心性的起码价值尺度;假如没有同情恻隐之心,羞恶知耻之心,礼敬谦让之心,褒是伐非之心。
那他就是一个心性有缺陷的人,一个麻木的人,一个不合格的人。
孟子认为,四心四端是先天潜在的自性;但他同时认可后天培养的作用:因为四心只是这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是苗头,还比较弱。
不用心加以培养扩充,则很容易夭折。
四心既然是自性,那么恻隐之心,也应该是人皆有之。
当小孩落水,贫者患重症,都会有人冒险入水救命,慷慨解囊相助;看到饱受战争伤害的人民会同情,看到无力生活的乞讨者会施舍,爱护动物,关注小虫,都是恻隐之心的表现。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是无形中做了错事,有羞恶负罪感。
古代著名的例子有廉颇负荆请罪,周处除三害等等。
今天做错了事,有良知的人仍有羞恶负罪感,良知泯灭的人,则无动于衷,甚或以耻为荣。
辞让之心,人皆有之?古有“让则相容,争则相斗”的理念,更有尧舜让贤,孔融让梨的名例。
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相谦相让的事例的确不少;今天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这些小事则能体现辞让;一但涉及到根本利益则当仁不让,体现的是相争。
比如兄弟争房产,姐妹争家产等等,都会斤斤计较,寸步不让。
直至闹上法庭,引出个“义断亲疏只为钱”的结果,方才罢休。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判断是非,显示的是一个人智力的高下,道德素养的厚薄,知识的深浅等综合因素。
有的人综合能力差,常常没有正确的是非观:要么人云亦云,要么视非而是,视是而非。
孟子四端之心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孟子四端之心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浅谈孟子四心四端说》孟子在儒学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孔子“仁”的精神被孟子所继承,并发展为”仁义”学说,概括起来即为仁、义、礼、智“四心”或“四德。
孟子认为人生只要四心不失,就能在道德方面具备“四端”。
四心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四端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
恻隐之心恻隐之心,是对别人的同情,孟子定义为仁。
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
孟子以仁为本,推行仁政和王道,与当时君王的虐政和霸道针锋相对。
在古代,若君王有恻隐之心,从而实现仁政可安抚人民。
在如今,我们的恻隐之心更加重要,它传承着孟子的思想,体现着深受儒家思想感染的中国文化。
当小孩溺水,贫者患重症,总会有人冒险入水相救,慷慨解囊相助。
关爱小动物,关注小虫,这些都是恻隐之心的体现。
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但是,当今的社会,这种文明已经慢慢淡去,我们应意识到这是一种危机,“扶不扶”已成为了当今的热点话题,一个以儒家文化而闻名的大国,这种现象是不应存在的。
同时,这也在人们的心中敲响了警钟。
羞恶之心羞恶之心,是要有羞耻心,孟子定义为义。
“义”是一个人处事、做事的标准,这种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是社会正义的基础。
马克思指出:“耻辱就是是一种内向愤怒”。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羞耻之心,人皆有之’,人不害羞,事情就不好办了。
”羞耻之心,是一种具有内在约束力的道德意识,有了羞耻之心就会对不到的不正确的事产生一种抗拒感,约束着自己,拒绝去做那些不好的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情。
当我们做错事情的时候,自身的羞耻心会令我们感到更加愧疚,自责,使我们更好的改正错误,以后不会再犯。
羞恶之心会激励人向上,让自己变得更好。
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当今社会,“中国式过马路”“碰瓷”中国旅客的各种不文明现象,听的我们面红耳赤,为我国的美好形象抹上了浓重的一笔。
孟子四端说原文及翻译
孟子四端说原文及翻译原文: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
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极其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情心理的。
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
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
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
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
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
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孟子认为人有四端下列只有哪一项是正确的(最新)
孟子认为“人有四端”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原文: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译文:
没有同情心的,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的,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的,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的,不是人。
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
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就是因为其有一份“羞耻之心”,知世故而不世故,懂得是非对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孟子强调羞耻之心,也是强调人心中要有自省之意。
羞耻人自己的内心感受,懂得羞耻说明人知道自己所作所为违背了正确的道德伦理,说明人懂得反省自己。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儒家同样强调“礼”,何为礼?规则、法度。
而辞让为礼之端,是强调中正平和之道。
所谓君子无争,儒家讲求先人后己精神。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种先人后己的精神符合儒家“中庸”思想。
中庸即中正平和,不偏不倚。
如果人人都能有谦虚礼貌的辞让之心,那么规则礼法自然就不会被违背。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明辨是非对一国一人都是极其重要的。
一国之主所举直则政明,所举错则政安,那么国亦不宁;一家之主所不能明辨是非则全家不宁;人不能分辨孰好孰坏,近朱者赤倒也还好,怕的是近墨者黑。
《孟子》“四心”“四端”与“四德”的真实逻辑
《孟子》“四心”“四端”与“四德”的真实逻辑孟子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心”、“四端”和“四德”的概念范式,后世在对这三者逻辑关系的阐释中形成了“四心萌芽说”和“四心本源说”。
笔者认为“四心萌芽说”属于误读,而“四心本源说”才是正解。
一、“四心”“四端”与“四德”逻辑关系的两种诠释传统作为儒家心学的始源,孟子心学不仅建构了心力说、正心说、尽心说、养心说、衡心说,还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四心”说。
孟子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四心”与仁义礼智“四德”并举,共同加以阐发,明确了“四心”是“四德”之端。
科学理解孟子“四心”“四端”与“四德”的本真关系或真实义理逻辑的前提,是看他怎么讲的。
《孟子》两处论及此,一为“公孙丑上”谈到仁政时,孟子指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上》)二为“告子上”讲到性善论时,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孟子“四端”说的形成及其理论意义
孟子“四端”说的形成及其理论意义孟子“四端”说的形成及其理论意义篇1“四心”说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孟子的性善论、仁义论、仁政论等都与“四心”说有关,是围绕“四心”说绽开的。
可以说,“四心”说的提出,才真正标志着孟子思想的成熟。
但在以往的讨论中,人们对“四心”说形成的背景准时间这样重要的问题却很少涉及,与孟子讨论文献汗牛充栋的现象形成剧烈的反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有鉴于此,本节将首先对此问题作一争论。
(一)孟子、告子辩论时间、地点的推想孟子的“四心”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与仁义礼智存在亲密联系,仁义礼智即来自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
《孟子》一书中共有两章谈到“四心”:一是在《公孙丑上》,为一般性的论述,没有涉及到“四心”说形成的背景和缘由;二是在《告子上》,其文说: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
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叟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尊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尊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从这次谈话看,孟子提出“四心”说同当时人性善恶的争辩、尤其是同告子的辩论亲密相关。
孟子主见性善论,故提出“四心”说予以论证,同时对告子等人的观点进行批驳。
那么,孟子与告子辩论是在什么时间?这无疑是我们争论“四心”说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现在学者多认为这次辩论是在孟子首次到齐国时,时间也许是在齐威王二十七年(前330年)左右,如张秉楠说:“这场人性问题的争辩当发生在齐国。
孟子四端说的例子古今
孟子四端说的例子古今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提出了“四端”作为人们应该追求和培养的品德。
四端分别是仁、义、礼、智,它们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古代儒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今世界各地,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和阐述孟子四端的内涵。
首先,仁是孟子非常强调的一种品德和态度。
仁者爱人,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利益,表现出无私和关怀。
在古代中国,著名的仁者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例如,孟子曾经提到过老子和舜。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提倡无为而治,重视谦逊和包容。
舜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君主,在位期间以仁政著称,为人民着想,使国家繁荣稳定。
这些仁者的行为和思想有力地证明了仁的重要性。
其次,义是在孟子思想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义是指遵守道德规范和原则,做出正义和公正的行为。
在古代,有很多以义为核心的故事和例子。
例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他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尽管他面临死刑的威胁,但他拒绝逃跑,表达了对法律和正义的尊重。
在中国古代,也有很多以义为核心的故事。
比如荀子所讲的守信义之故事,叙述了一个人因坚守信义而获得荣誉和奖励的情节。
这些例子都突出了义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礼是孟子所强调的重要品质之一。
礼涵盖了行为规范、仪式传统和社交礼仪等方面。
古代的皇帝和贵族都非常重视礼制,并将其视为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的基础。
古代中国的礼仪之邦,就是将礼的观念贯彻到了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中国古代的周礼就是对礼制的详细规范,包括了各种仪式和祭祀活动。
这些礼制的存在和遵守,有助于维系社会秩序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最后,智是孟子推崇的品质之一。
智指的是明理、有见识和才智。
在古今世界各地,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有智慧的人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比如古代的孔子,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智慧和见识对中国古代的教育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又如古代的亚里士多德,他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他的智慧和思辨能力为西方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孟子的四心,四德倡议书
孟子的四心,四德倡议书
一、“四心”“四端”与“四德”逻辑关系的两种诠释传统
作为儒家心学的始源,孟子心学不仅建构了心力说、正心说、尽心说、养心说、衡心说,还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四心”说。
孟子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四心”与仁义礼智“四德”并举,共同加以阐发,明确了“四心”是“四德”之端。
科学理解孟子“四心”“四端”与“四德”的本真关系或真实义理逻辑的前提,是看他怎么讲的。
《孟子》两处论及此,一为“公孙丑上”谈到仁政时,孟子指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上》)
第1 页共1 页。
孟子的四端是指
孟子的四端是指
【答案】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拓展】
1、四端是指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
2、出处:《孟子》一书中共有两章谈到四端,一次在《孟子·公孙丑上》,为一般性的论述,没有涉及到四端说形成的背景和原因;另一次在《告子上》,其文云: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
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叟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
孟子四端之说演讲稿
孟子四端之说演讲稿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孟子四端之说》。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了“四端之说”,即仁、义、礼、智四个方面的道德修养。
首先,仁是孟子四端之说的核心。
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悲悯之心,只要我们发扬仁爱之心,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就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的进步。
其次,义是孟子四端之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是指人们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是人们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
孟子认为,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到公正、诚实、守信,才能够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第三,礼是孟子四端之说的重要内容。
礼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礼仪习惯。
孟子认为,礼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和关怀,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
只有遵循礼仪,尊重他人,才能够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最后,智是孟子四端之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是指人们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智慧,是人们应该具备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孟子认为,只有具备智慧,才能够正确地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
总结一下,孟子四端之说强调了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重要性,提出了仁、义、礼、智四个方面的道德要求。
只有通过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遵守道德准则,遵循行为规范,提升自己的智慧,我们才能够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四端”说探微王孜人性问题一直是哲学界讨论的核心话题之一,不同的人性观点往往会引出不同的价值观及道德修养方式。
在先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哲学思潮中,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尤为激烈。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孟子提出“四端”说,认为人性本善,并以此引出存心养性的道德修养论,以及以人为本、以仁治国的政治方略。
本文通过分析四端的背景、价值意蕴、恶之来源以及由四端扩充而形成的道德规范,来阐述孟子的“四端”说思想。
一、仁义的困惑——孟子“四端”说的缘起(一)“性相近,习相远也”——孔子的人性观要理解四端说先要清楚孟子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这一理论的。
孟子自称以孔子为师,那么他在人性论方面必会受到孔子的影响。
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讨论过人性问题,但他在《论语·阳货》中提到“性相近,习相远也。
”这里孔子认为人刚出生时本性其实相差无几,都是向善的,而人在习性上的差异是后天生存环境不同所导致的。
因此孔子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可以将人复归到善的道路上来。
这无疑给与了孟子相当大的启发。
除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仁”这一范畴,主张要由家族的亲亲之情向外推广,做到“泛爱众”。
这也成为了孟子性善论的立据之一。
亲亲之情即爱父母兄弟之情,这种亲情成为了孔子仁义思想的出发点。
人生而就爱其父母兄弟,这样才有向外推爱的可能性。
孟子继承了这种“亲亲”之情,他提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
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
”①爱亲敬长是人天生的良知良能,不学不虑而本然应有,此即为发自人内心的善端。
(二)义利冲突——“四端”说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孟子提出他的四端说不仅有理论上的源头,还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关。
孟子生活于战国末年,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孔子的时代已大为提高。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家族血缘关系,利益关系逐渐突出。
所以孔子所提出的以宗法血缘为本的仁义思想暴露了它的局限性:不能有力地解决家族以外的人际关系②。
致使儒家的仁义似乎只变成了外在的硬性规范。
与此同时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也成为一种思潮,很多人更倾向于人性为恶或人性无善恶,这与儒家的理念产生了强烈的冲突。
孔子的仁义思想由于找不到内在根基,①《孟子·尽心上》②梁涛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之间的关系复杂化,内心自觉和外在义务出现矛盾已不能象以往那样保持统一。
参见梁涛:《孟子“四端说”的形成及其理论意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而变得岌岌可危。
迫于这样的形势,孟子果断出击,提出“四端”说来应对各种挑战。
(三)孟告之辩——“四端”说的真正形成根据《孟子·告子上》可以看出,孟子的“四端”说理论应该是在与告子辩论人性问题时提出的。
在《告子上》的前部分,孟子与告子讨论关于“性”的问题时仅仅使用类比的方法,简单地阐述了自己对人性的看法。
如用杞柳与桮棬来说明仁义与人性并不是独立无关的,正是因为人性具有向善的可塑性,仁义才能够得以实施;用水之就下说明人性也有先天的向善的定向;用犬牛之性不同于人之性来说明人性非告子所说的“生之谓性”。
这些简单的类比虽然可以使孟子在逻辑辩论上战胜告子,但论证仍略显苍白。
孟子并没有找到能够使性善成立的真正立据。
或是由于告子的启发,在《告子上》的后半部分,当公都子转述告子的观点,称性无善恶时,孟子不再使用类比的方法进行论证了,而是提出四端进行说明:“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弗思而已。
”①这表明孟子已经找到了人行仁义的内在依据,即人皆有四端之善心。
然而仅仅从人的内在去论证人性,不免有太过主观之嫌。
因此孟子将人性又向上推了一个层次,认为人之性与天相通,人可以通过尽心而知性进一步达到知天,实际上孟子是在“为人间的道德秩序找一个天道上的终极根据”②。
由此,孟子的“四端”说便羽翼丰满了。
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四端”说的意蕴(一)“良心”与“本心”“四端”说追根求底就是在讨论人性问题,那么理解孟子所述的心性的涵义便尤为重要。
古人之所谓心皆有脑之意,此心具有理性思维能力和道德本性。
而孟子所谓的“心”仅指道德之心,是人的良心本心,不涉及心的理性思维能力。
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良心本心,人性之善犹如水之就下,是自然而然的,这是人与禽兽的最大区别,也是人的本性。
而性是心的本质,心是性的外在表现,是用来说明性的,而“性”这一字如果理解为人生来既有的属性,那么便分为两种:其一便是告子所说的“生之谓性”,即人的生理机能和欲望,其二便是人的良心本心。
那么孟子是否承认“生之谓性”?他所说的人性本善是指人性纯善么?孟子在其与告子的论辩中回答了这一问题。
当告子提到“生之谓性”时,孟子是这样回应的:“‘生之谓性也,有白之谓白与?’曰:‘然。
’‘白羽之百也,犹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③①《孟子·告子上》②崔海亮:《迁徙孟子性善论的形上根据》,《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39—43页。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孟子承认人有“生之谓性”的部分,但孟子严格地区分了此二者,认为作为性善论的“性”,仅指人的良心本心。
色味及生理欲望不是人的本性,如若是则人就与禽兽没有差别了。
也就是说,孟子所说的性是指人天然区别于禽兽的部分,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原因,并非全面描述人的所有属性特征。
那么人为何具有良心本心?孟子认为原因有两个:其一就是从孔子那里继承而来的“亲亲之情”。
人天生便能够做到敬爱父母兄弟,这就是性善最原始的体现;其二是因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在文本中孟子是如此解释不忍人之心的:“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与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①当看到孺子入井,人会出于本能伸手搭救,这并非是想要获得某种利益、名誉或是讨厌小孩的叫声,而是人向善的自然反应。
这便是人有不忍人之心的外在表现。
虽然爱亲敬长之情与不忍人之心都是性善的依据,但不忍人之心更为有力。
爱亲敬长之情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第一,它不足以区别人与禽兽,论爱亲,乌鸦亦知反哺。
而敬长也可看作是后天教育的成果;第二,它局限于家族范围内,不足以说明人对于家族以外的他人亦可做到爱人。
而不忍人之心则适用于每个人,如若将“亲亲之情”看作是维系家族秩序的先天本能,那么不忍人之心便是为维系人类这一大家族发展繁衍的内在本能,它是一种人先天向善的道德倾向。
(二)由“四端”发“四德”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有四方面的特性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即四心,他在文本中是这样论述的:“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
由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与我这,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使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②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不仅是不忍人之心的具体内涵,而且是仁义礼智在人内心的发端。
四端就如人的四肢一样,是生而具有的,无论是圣人或是庶人都可以做得到。
扩充四端使其成为仁义礼智四德是自然而然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若能发展四端便可以保四海,若不能则连父母都无法赡养。
孟子的这段阐述,使得人找不到舍弃善心、抑制四端的理由,这无形中给人一种鞭策力,鞭策人向善的一面靠拢。
将四心分开来看,首先,人面对他人遭遇苦难及不幸遭遇都会对其产生怜悯之心,这就是不忍人之心,也为恻隐之心。
如果将恻隐之心扩充便可成为仁;其次,人都有喜善恶恶的心理,对于不公之事会感到愤愤不平,这便是羞恶之心,将其发展便可行义;第三,当人们面对自己的所得时,常有应得不应得、先得还是后得的思虑,这就是一种辞让之心,是礼仪开在人心的萌芽;最后,人都有判别是非的能力,如若将其教化开导便可为智。
由此看来若将四心扩而充之变为四①《孟子·公孙丑上》德,在四德中仁为其余三者的统领者,不仁则不智,如若不智则礼义就更谈不上了。
仁义礼智虽为社会性的道德规范,但不是人外在强制的规定,它是由内心自然散发出来的,是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的外在表现形式。
(三)“求其放心”与“养浩然之气”——恶之来源以及四端的实践既然人具有四心之善端,那么恶又是从何而来?孟子认为人会为恶是因为环境的影响而“非才之罪也”。
然而人之所以为恶不可能仅仅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只有外在环境的恶劣而人的内心全善,那么这个恶劣的环境就没有了内在的照应也就不会对人造成严重影响。
如前文所说孟子不否认人的生理机制及欲望。
人性善是人的内在道德倾向,但不能因此而遮盖人的生理欲望、利欲之心,而这就是外在环境影响人为恶的内在诱因。
也就是说人为了得到物质利益或某种地位声誉的提高而放弃了自己的本心,放弃了自己成为真正的人的机会。
孟子认为四端的存养求之有道,首先应该是存心,即保存自己的真心、本心,在谈论仁义时孟子感叹道:“仁,人心也。
义,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①家禽丢失后人方知将其寻回,可比家禽更重要的仁义之心丢掉了却不知道找回来。
物质利益虽然十分诱人,但本心良心更为重要,因为利欲是小体,良心本心才是大体,在两者冲突时,应舍弃小体而保全大体。
求学问道并没有别的目的,只是在寻求那颗丢失掉的良心。
圣人与庶人本无本质上的差别,只不过是圣人“能勿丧耳”,即圣人善于保存自己的赤子之心而不使之丢失。
因此孟子在修养、成善方面提倡人应向原始、本初复归,要寻求赤子之心因为孩提皆知爱亲敬兄,唯有小孩才能做到心无杂念。
然而要成为全善之人仅仅靠存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养浩然之气”。
只要有浩然之气便可做到“不动心”,即为最高意义上的勇,可为了仁义之行而不退缩。
孟子这里的“气”可以是浩大、刚正之气,是通过“集义”而形成的。
集义则可通俗理解为积善,就是要做到行事合乎道义。
并且养浩然之气并非可以一日而就,必须要靠常年的日积月累才行。
这是人内在的自我修养,其最基本的方法是“去欲”,要避开物欲诱惑,值得强调的是,去欲并非是要去除所有欲望,这是违背人性的,孟子的意思是说要去除多余的不该有的欲望。
如果可以做到存心、养气,那么就离成为全善之人不远了。
结语“四端”说不仅仅是孟子性善论的理论基石,同时也是孟子整个哲学体系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