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导学案
鲁科版六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 1.2.3生物和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第三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一课时) 一、学 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举例说明生态系统各成分包含什么。
3.结合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图分析食物链食物网的组成。
【学习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组成。
【学习活动】任务一:分析总结生态系统的含义及组成阅读教材P25---26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是指在 内, 和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2.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 ,它们能够通过 制造有机物;动物是 ,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细菌和真菌是 ,能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 成简单的物质。
3.仔细分析右图判断:图中绿色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虫、鸟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4.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部分外,还有 部分,如 、 和 等。
任务二: 结合实例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阅读教材P26---27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 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在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
生态系统中的和 就是沿着 和 流动的。
2.兔吃草,狐狸吃兔。
请写出该信息中体现的食物链 ,该食物链的起点是 ,其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学习诊断】1.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大兴安岭中的蘑菇B .达赉湖中所有的鱼和水草C .二卡农业基地中所有的农作物D .呼伦贝尔草原2.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下列能够完整的表示食物链的是 (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B.猫头鹰吃田鼠,田鼠吃庄稼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蛇吃田鼠,猫头鹰也吃田鼠3.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形成的联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⑴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除图中已有的成分外,还应包括 。
植物 鸟 虫 细菌真菌 虫⑵在此生态系统中,腐生细菌被称为。
⑶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导学案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2、掌握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和机制。
3、能够分析具体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并从中总结规律。
4、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保护环境、尊重生命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1、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和特点。
2、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
三、学习难点1、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如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方式的适应性变化。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复杂的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的实例。
四、知识梳理(一)生物适应环境的概念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些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方式,从而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二)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1、形态结构适应(1)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减少水分散失,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
(2)北极熊厚厚的脂肪和皮毛,有助于保暖,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
(3)鸟类的骨骼中空,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
2、生理功能适应(1)骆驼在长期缺水的沙漠中,形成了特殊的储水能力和对干旱的耐受力。
(2)植物的根系在缺水时能深入地下寻找水源,在水分充足时则主要在浅层吸收养分。
3、行为方式适应(1)某些动物的冬眠和夏眠,如蛇和熊,通过降低代谢率来度过极端的季节。
(2)候鸟的迁徙,根据季节变化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
(三)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1、普遍性生物适应环境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都在不同程度上适应着周围的环境。
2、相对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是绝对的、完全的,而是相对的。
当环境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生物可能无法适应新的环境。
(四)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1、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主要机制。
在自然环境中,具有适应环境特征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将其有利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则被淘汰。
2、遗传变异生物的遗传变异为适应环境提供了原材料。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遗传变异现象,产生了不同的性状,为自然选择提供了选择的基础。
《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导学案》
《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导学案
一、导入
生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命形式,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生存和繁殖的关键。
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是一个复杂而精彩的过程,通过进修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互相作用。
二、目标
1. 了解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
2. 掌握生物在面对环境变化时的生理和行为反应;
3. 认识到环境变化对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基础知识
1. 生物的适应机制: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适应环境的生理和行为特征,如毛发颜色的变化、体温调节、迁徙等;
2. 环境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会对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影响,导致种群数量的增减、物种的绝迹等现象。
四、进修任务
1. 通过观察和钻研,了解生物在面对环境变化时的生理和行为反应;
2. 分析环境变化对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3. 思考如何珍爱生物多样性,减缓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五、进修过程
1. 观察实验:选择一个具有明显生理和行为特征的生物(如变色鱼),观察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反应;
2. 实地考察:前去当地的自然珍爱区或生态园,观察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情况;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分享观察和钻研效果;
4. 撰写报告:撰写关于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的实验报告,总结钻研效果并提出对珍爱生物多样性的建议。
六、总结
通过本次进修,我们深入了解了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机制,认识到环境变化对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
在未来的进修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环境问题,积极珍爱生物多样性,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故里。
导学案: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学习目标:1.学会观察分析,举出实例,认同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2.通过观察、交流,培养观察、分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合作意识及自我表达的能力。
4.说出破坏生物因素导致环境恶化的生活实例,形成“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导学:1.睡莲的根和茎内部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以满足_____的需要;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刺,可以减少_________的面积,茎肥厚多汁,能________。
这些都表现出生物对环境的______。
2.不同生物的适应能力不同,有些生物分布十分______,如家蝇,有些生物分布极为狭窄,如________、北极熊等。
3.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
当环境急剧变化使生物没有相应的适应能力,就可能被_________(即灭绝)。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生物的___________受到极大的破坏,生物灭绝的速度也加快了。
4.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还能_______。
如地衣加速岩石风化,促进_________;蚯蚓能使土壤变得________;植物___________使大气中氧含量提高,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_____;细菌等微生物分解枯枝落叶维持了自然界的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交流:1.荒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刺,肥厚多汁;睡莲的根和茎内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说明生物与环境的什么关系?还能举出哪些例子?2. 观察书中的几种鸟及其后肢,小组同学之间讨论,思考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并推荐代表回答思考题。
3. 观察“生物对温度耐受范围示意图”,认识到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都有不同的生活表现,举例说明。
4.实验“蚯蚓对环境的影响”目的要求:探究蚯蚓对土壤的作用。
材料用具蚯蚓(每组10条,4人一组)、菜叶、大烧杯(或自备的透明饮料瓶子)、玻璃板、湿土、细沙。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生命第1章生命的世界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导学案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重点:非生物因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为_____________。
2.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要受到环境的____________。
3.生物____________环境,也能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环境。
4.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________________。
6.7.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有捕食关系、互惠互利关系、竞争关系等,最普遍的是_______________关系。
8.在___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_____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
①形态上:保护色(北极熊)、警戒色(毒箭蛙)、拟态(竹节虫)②结构上:有翅(昆虫)、鳍(鱼)、足(多数动物)等③习性上:冬眠(青蛙,蛇)、休眠(落叶乔木)等。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环境的____________,反过来也会____________环境。
2.无论是草坪还是灌木丛,对环境都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绿色植物调节气候的作用与其___________________有着密切的关系。
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有利弊之分,但其结果都是使其存活下来的生物更能适应环境,生物的生存也会影响环境,生物与____________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5.作为生物圈中有特殊地位的人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_____________!6.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休止地破坏环境必定会使人类自身走向________!达标检测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中主要描写了哪种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水B.土壤C.空气D.温度2.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哪一项描述与其他三项不同()A.仙人掌叶特化为刺B.骆驼刺有非常发达的根系C.蚯蚓改良土壤D.竹节虫与竹的枝叶相似3.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可以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可以适应环境C.噬菌体和它侵染的大肠杆菌之间的寄生关系D.捕食使大量个体死亡,不利于物种的生存和发展4.广东温暖潮湿,生物种类和数量比新疆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阳光B.温度和水C.植物D.土壤和空气5.鼠妇俗称潮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导学案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了解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分析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4、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5、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课前预习】1.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影响这一现象的生态因素主要是水分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枝条及其绿叶是由芽发育而来的C.“地迥鷹犬疾,草深狐兔肥”,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属于动物界的最大类群一节肢动物2.沙蒿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能固沙,这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 D.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3.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的是()A.工蜂与蜂王B.水稻与稗草C.跳蚤与狗 D.狐狸与野兔4.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6.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韭菜,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栽培在遮光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
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生态因素是()A.水分 B.无机盐C.光照 D.空气7.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
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基本条件依次是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温度⑤一定生存空间⑥水A.⑤⑥③②①④ B.①②③④⑥⑤ C.⑥①②③④⑤ D.④③②①⑥⑤8.北极熊体色为白色,这是它对环境的( )A.影响 B.适应 C.改变 D.影响和适应9.神农架生长着一种小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A.生物能影响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能适应生物10.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七生上3《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导学案-吴为芳
七生上3《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导学案-吴为芳第3课时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目标3.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如何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学习程序课堂导航【回顾反馈】【回顾反馈】5分钟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该如何保护环境?通过学生回答,使学生知道破坏环境后,人就无法生活,引出生物与环境的关【自主学习】系。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______。
【自主学习】10分钟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_______。
1.自学教材找出答案,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_______因素(例如___、_____、____等)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和_____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________)。
4.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2.识记自主学习内容。
______等。
3.抽测。
5.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_____;生物也在不断进化,_______环境。
【合作探究】15分钟认真思考,小组【合作探究】进行交流学习,为对1.人们在沙漠上栽种胡杨来防风固沙,胡杨被人们称为“英雄树”,方解决疑问。
有“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说法,想一想回答下列问题。
①影响胡杨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胡杨之间是什么关系?②胡杨能够在沙漠上生长,说明生物与环境是怎样的关系③大面积胡杨生长在沙漠上能够防风固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怎样的关系?④你能说出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一种形态结构特征吗?2.草原上,兔和鼠都以植物为食,狐和鹰都以鼠、兔为食,请问:兔和鼠是_____关系;狐和鹰是____关系;狐和兔是_____关系;鹰和兔是_____关系。
【展示提升】10分钟小提示:做这种题目,【展示提升】我们应该掌握一定的1.在河流中生长的鱼能否在海洋中生活呢?知识,包括课外知识,只有知识面比较广,这类题目才比较容易解决。
2.山羊绒又细又柔软,织成的产品十分昂贵。
1.2.3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导学案 2022-2023学年初中六年级上册生物
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B消费者不仅以一种食物为食
C生态系统的物质要大量流失D消费者的数量太多
自我评价专栏 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书写:综合:
一、生态系统及其组成
1、在一定___________内,_________与____________所形成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组成图解
生产者____________
生物部分 分解者______________
消费者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部分和非生物部分D阳光、空气、水等
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池塘中的鱼B池塘中的细菌、真菌C池塘中的水草D一个池塘
3、在“绿藻-剑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这条食物链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A绿藻B剑水蚤C蜻蜓的幼虫D小鱼
4、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的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六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第___周第___课时
课题
1.2.3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备课组审核
级部审核
学生姓名
教师寄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目标
1、说明生态系统的概念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描述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自主预习】
同学们自学课本25-30页,首先读五遍课本内容,不明白的地方用铅笔标注,合上课本完成以下内容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无机环境
5、乌兹别克斯坦曾将国宝“汗血宝马”作为友谊的使者赠送给我国,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导学案
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学习目标】1.重点:描述拟态、保护色和其他适应现象,能举例说明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2.通过学习动物对环境的影响,认识生物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预习导学】知识点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生物的适应性具有。
2.生物界有这样有趣的现象:青蛙的体色和周围的环境相似,这是。
枯叶蝶合拢双翅时像一片枯叶,使得一些食虫鸟不容易发现,这种形态和体色与植物相似的现象叫。
3.当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特征就不存在了。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的。
知识点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都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2.下列现象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是()A.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B.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C.森林中气候湿润D.生活在北极的狐体型较大知识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同时又能、和环境。
2.生物与环境相互、相互。
【合作探究】1.分析课本中的图,讨论以下问题并作答。
(1)澳洲的“瓶子树”树干呈瓶状,其作用是什么?(2)枯叶蝶双翅相合时很像一片枯叶,这种体态对它的生活有什么意义?(3)冬季,雷鸟换上白色的羽毛以适应降雪环境,是受什么生态因素影响的?(4)从雷鸟自身来看,雷鸟季节性换羽毛是体内什么控制的?(5)这种体色对雷鸟的生活有什么意义?(6)如果冬天来迟,雷鸟的洁白毛色还适应环境吗?这说明什么?2.实验探究:请参考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生活情境再现:挂在灌木丛中的湿衣服干得最慢,挂在草地上的衣服相对快些,挂在裸露的地面上的湿衣服干的最快,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其中的原因。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实验用具:。
步骤:。
(4)完成实验:(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3.讨论不同种类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七年级生物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展示:1、泥石流、沙尘暴的图片,问,它们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教师小结:沙尘暴、泥石流是人类修建公路、房屋等,大量砍伐树木,使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等造成的。
2、人类排放废水、废气的图片,问:这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讲述:人类向水中排放废水,使水质发生变化,造成鱼虾等水生生物死亡,人饮用这种水,对其生命健康是有影响的。人类向大气排放废气,使空气受到污染,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使呼吸系统疾病上升。
三、非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展示图片:高山上针叶林和阔叶林分布图,沙漠、草原和森林分布图
问:植物的分布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教师引导分析图片,问:在高山上,阔叶林和针叶林分布与海拔高度有什么关系?。热带雨林地区和沙漠、草原相比,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有那么大的差异?
教师讲述:热带雨林地区,水分多,动植物种类繁多,缺水的草原和沙漠,只有少数耐旱的动植物生存
问:利用刚学过的生物与生物间关系的知识,说出:
同种生物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存在着几种关系?
不同种生物之间又存在着几种关系?
实践应用: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问:生物的生活既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又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那么,生物如何才能生存呢?
让学生观教材17页的“资料分析“,并完成教材中相关的讨论
讨论:1、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
问:非生物因素对动物有没有影响呢?这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四、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刚才分析了小麦田中非生物因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而老鼠、麦蚜、杂草、瓢虫等生物因素对小麦生长又有什么影响?这些生物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间的关系,如:麦蚜与小麦间是寄生关系,麦蚜与瓢虫间是捕食关系,杂草与小麦间是竞争关系。
1 2 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的食物,羊的数量增加了,请问羊数量会无限制的增加吗?2.同一片草原,人们过度放牧,草原会有什么改变?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发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3.试想,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遭到破坏呢?4.请阅读教材第26页的资料分析,通过分析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吗?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会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
5.思考:自然界中的有毒物质是哪里来的?(举例说明)(1)(2)(3)这说明了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
检测案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
A、绿色植物B、真菌C、动物D、人2、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生产者的是()A、小草B、松树C、人D、白菜3、下列食物表示正确的是()A、阳光→草→兔→狼B、草→兔→狼C、草→兔→狼→细菌D、狼→兔→草4.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A.增加 B.减少 C.先少后多 D. 先多后少5.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是正确的()。
A.A→B→C→D→EB.E→D→C→B→AC.D→A→B→C→ED.C→E→B→A→D6.捕杀森林中的全部肉食动物后,鹿、兔等植食动物的平均奔跑速度将会()A.减慢 B.增快 C.不变 D.先减后增7.人们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和造单纯林,其共同特点是()A.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更加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C.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得以保持 D.丰富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8. 下图是一个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内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
(2)如果将该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
(3)该食物网中的各类生物间,具有竞争关系的是 .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探索生命的奥秘周围的生物世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3.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二、教学重点举例说明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三、教学难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理解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四、自主学习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它分为()和()。
前者主要包括( ) 、 ( ) 、( )、( )和(),后者主要指影响生物生活的()。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的生存()一定的环境,同时也能()环境。
总之,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相互(),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
五、合作探究【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1.参照P9探究指导分组实验。
2.体会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结合P28“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总结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4.讨论:光、水、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的分布有什么影响?这些因素对其他生物的分布有没有影响?六、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水B.光C.温度 D.湿度2.山南坡的树木比北面树木长势好,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温度 B.阳光 C.水 D.空气3.仙人掌生活在荒漠中,叶特化为刺,茎膨大有储存功能,茎表面绿色,有光合作用的功能,请问它的这些特征是适应什么生存条件的()A.缺乏空气 B.缺乏阳光 C.缺乏水分 D.缺乏营养4.干旱造成农作物减产,说明农作物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空气 B.阳光 C.水分 D.营养5.蚯蚓一般营穴居生活,但夏季雨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活动,这里影响蚯蚓活动的生态因素是()A.雨后较低的气温 B. 雨后较少的食物C.雨后的土壤中较少的氧气 D.土壤中过多的雨水造成压力6.水葫芦是一种从国外引进的植物,引入后,很快在部分水域上蔓延,并威胁水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导学案
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导学案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细胞组成:生物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自我繁殖:生物具有自我繁殖的能力,能够通过有性或无性方式产生后代。
3.遗传物质:生物具有遗传物质,一般为核酸,包括DNA和RNA,通过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4.多样性: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多样性,包括不同的物种、个体等。
5.代谢活动:生物通过代谢活动获取能量和物质,并进行生长、发育、运动等生命活动。
6.适应环境: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通过进化和适应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二、生物的生活环境1.光照条件:光是生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不同生物对光照强度和光周期有不同的适应要求。
2.温度条件:不同生物对温度要求不同,有些生物对温度较高或较低的环境更适应,而对温度变化较敏感。
3.水分条件:水分是生物体体内重要的组成成分,对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不同生物对水分的要求也不同,有些生物对水分要求较高,而有些则适应于干旱环境。
4.氧气条件:氧气是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重要物质,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
但有些生物可以适应较低氧含量的环境,如高海拔、高纬度地区。
5.适宜的pH值:pH值是生物体内外液体的酸碱度,不同生物对pH值有不同的适应范围,生物体内部的平衡也受到pH值的影响。
6.适宜的盐度:盐度是指水中溶解的盐类的含量,不同生物对盐度有不同的适应要求,对盐水和淡水环境都存在。
7.其他因素:除了上述的基本环境要素外,还有其他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生物的生存,例如食物的供应、植物和动物的互相作用、物种间的竞争等。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进化:生物通过进化,逐渐适应到不同的生存环境,形成不同的物种和种群。
适应性更强的个体能够获得更好的生存和繁衍能力,进而使整个物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
2.生理适应:生物通过生理调节的方式适应环境变化,例如缩小身体表面积以减少散热、改变新陈代谢速率、改变呼吸方式等。
四川省宜宾县双龙镇初级中学校七年级生物上册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2课时)导学案(无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2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学习重难点】重点:1. 生态系统的组成,2.食物链及食物网。
难点: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人类必须保护生态平衡。
【学习过程】一、学习引入:在草原上,当雨量适宜时,草木生长得十分繁茂,兔的数量会由于食物充足而大量增加,兔子的数量会不会无限制的增加呢?二、旧知复习(重点背记)1.生态系统的组成。
(请用图解的形式表示,可参照教材第25页)2.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这样就形成了,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生态系统中的和,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三、自学检测(通读教材后尽量闭卷完成)1.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和所占的是相对稳定的。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
3为了保护,我国于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四、合作探究:1.当雨水充足,阳光灿烂,气候适宜时,草长得非常茂盛,由于有了充足的食物,羊的数量增加了,请问羊数量会无限制的增加吗?2.同一片草原,人们过度放牧,草原会有什么改变?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发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3.试想,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遭到破坏呢?五、拓展提升:分析下列资料,思考:在一个农田生态系统里,由于麻雀经常要吃掉农民洒下的种子,因此,农民把洒了种子的地用网罩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农民们奇怪的发现,那些罩了网的种子,发芽率却远远低于没有罩上网的农田1.为什么没有了麻雀的偷袭,种子的发芽率会降低呢?2.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六、当堂检测:1.我们常吃的各种蘑菇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2.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热带雨林B、北方针叶林C、温带落叶林D、热带草原3.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A、狼B、羊C、草D、光4.捕杀森林中的全部肉食动物后,鹿、兔等植食动物的平均奔跑速度将会()A、减慢B、增快C、不变D、先减后增5.人们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和造单纯林,其共同特点是()A、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B、更加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C、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得以保持D、丰富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6.请你根据生态学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千古名句。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导学案
xxx五中七年级生物学科课堂教学导学案课题: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课时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2、举例说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3、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4、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学习重点1、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学习难点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学习过程问题导学生物并不是孤立地生活在生物圈中,它们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它们产生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1、勇敢地说一说: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哪些?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想法。
(温馨提示:你可以以具体的某种生物为例,说说影响它生活的环境因素。
)2、总结分类能不能把你们刚刚说到的这些因素分分类?A、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首先我们来看看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那么非生物因素怎样影响生物生活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
为了弄清楚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你应该怎么做?1、小组讨论: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说说自己的想法。
(要求: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老师给予适当的提示)2、师生总结:(学生结合课本15—16页内容,完善自己的想法)(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2)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B、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各抒己见生物生活除受环境影响外,还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你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吗?2、共同总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总结来说有、、等等。
交流展示问题检测1.在某草原,影响牛生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A.温度B.土壤C.草D.水分3.热带雨林中,各种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十分优越。
这主要是和下列哪项因素有关()A.水和温度B.阳光和温度C.水和空气D.水和肥沃的土壤4. 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当你得出的实验结果与科学结论不相符时,应该()A. 实事求是,坚持自己的结论B. 问其他同学,将他们的实验结果填在自己的实验报告中C. 与其他同学交流,反思自己的实验过程,再重复做几次D. 询问老师,以老师的观点为准5.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普遍种植的小麦是冬小麦,如果改为春季播种,则小麦不能正常抽穗结实。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导学案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导学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第三部分,是对本章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同时为后面的生物适应环境作为铺垫。
本节课开始安排了森林、地衣的图片资料来让学生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阻碍,接通过分析“屎壳郎出国的案例”,让学生明白得生物是如何样阻碍环境的。
教材又设计了“探究不同植被对环境的影”,目的进一步加深生物对环境阻碍的明白得。
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据测量,整理与分析的探究技能。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精确测量,获得数据,从中找出不同植被阻碍环境的规律得出生物是确实对环境有阻碍的结论。
本实验侧重于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这是开展科学探究的一项重要的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阻碍2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干湿温度表,训练测量技能,尝试收集和处理测量获得的数据,进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对环境具有不同的阻碍,意识到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的资源的重要性。
教材重点、难点1 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阻碍。
2 难点:测量数据的收集、处理技能。
三教学设计:1、情境教学法(老师设计情境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2、直观教学法(要紧利用多媒表达代教学手段)讲授法、问题法相结合,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到理性意识,培养和进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指导读书法(老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指导读书法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摸索和创新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导课:教学案例情境导入;展现我国海南岛的海滩上放满大量的生活垃圾,和人类为了建设而焚烧森林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活动阻碍了环境,进步引导学生摸索生物对环境有如何样的阻碍。
(一)、自主学习1、环境中的各种都能阻碍生物的。
2、澳大利亚政府从中国引进了蜣螂,不仅解决了,而且草原的土壤。
岚山区某中学八年级生物下册 7.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导学案 冀教版
第1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知识梳理知识点1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1)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大气、土壤等(应用:培育反季节花卉、蔬菜;控制温度人工培育虾、蟹的幼苗等)。
①光的强弱影响植物的分布,影响动物的活动(有昼行和夜行动物);②水质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活和生存;③每种生物都有生活的适应温度;④空气的质量影响生物的生活和生存;⑤土壤的性质影响植物的生长。
(2)生物因素:①种内关系:指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②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个体或种群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寄生、共生)。
举例:共生——如根瘤菌与大豆、藻类与真菌关系。
③应用:利用生物之间的捕食和寄生等关系进行生物防治(如防害虫);优点:不污染环境。
知识点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1)环境影响生物:如阳光、雨水、温度影响植物的分布;温度影响动物的生活习性。
(2)生物适应环境:①保护色(如雷鸟、北极熊等);②拟态(如枯叶蝶、竹节虫等);③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3)生物影响环境:①绿色植物保护和改善环境;②微生物促进物质循环等。
二、题型、技巧归纳类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例1】(桐城)生活在南极寒冷环境中的企鹅,体内脂肪可厚达4厘米,这说明()A.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解析】企鹅体内脂肪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减少热量的散失,有利于企鹅在南极寒冷环境中生活。
【方法归纳】区分题中描述的内容如何改变或具体哪些特征属于生物还是环境方面。
描述生物的特征变化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描述环境特征变化是生物影响环境。
描述环境变化引起生物变化是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例2】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1)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吗?(2)作出假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能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能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动手操作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2、培养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意识。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教学方法】
采用鼠妇实验进行探究得出结论。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小组讨论,展示质疑,课堂测评。
【学习过程】
预习案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__________。
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和
影响生物生存的称为生物因素,
在影响生物生活的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没有生命的物体,称为。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同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才能更好地生存。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生物的生存也能环境,例如:蚯蚓能疏松土壤。
总之,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
探究案
探究活动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环境—生态因素⊙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教材第八页和第九页第一自然段,找到生态因素的概念及常见生态因素分类。
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以分为因素和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主要包
括、、、、等。
探究活动二:[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小组讨论、展示⊙科学探究]
A、[提出问题]:同学们按照要求利用课余时间捕捉到了一些鼠妇,能告诉大家,你是在什么样的地方找到鼠妇的?鼠妇适应什么样的环境?
B、[做出假设]:鼠妇适应环境。
C、[设计实验方案]:
D、[进行实验]:教师巡视,解决问题。
E、[得出结论]: 表格记录:
F、[小组交流]:小组成员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小组之间交流,得出结论。
检测案
1.由于生物因素的影响,生物之间会产生某种关系。
请将左右相对应的生物关系连接起来(5分)
①螳螂捕蝉,黄雀在后A、捕食关系
②大豆植物和根瘤菌B、共生关系
③蚂蚁搬家C、合作关系
④蛔虫生活在人的小肠里D、寄生关系
⑤田间里的小麦和杂草E、竞争关系
①━()②━()③━()④━()⑤━()
2.《科学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0分)
⑴提出问题: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⑵作出假设:
⑶制定计划:①采用实验来证明某一因素是否会造成影响。
②设计对照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变量只能有。
(填“一个”或“多个”)
③除变量外,其它条件必须。
(填“一样”或“不一样”)
*此实验的变量是。
⑷实施计划:①多次测数据,求算平均值的目的是。
②做好这个实验最好选用鼠妇的数量是只。
(5)得出结论:。
⑹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放回。
(后面每题1分,共5分)
3.“南橘北枳”这一现象属于()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4.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一项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B.南海赤潮一片 C.鲸四肢退化 D.有蚯蚓的土壤疏松肥沃
5.2008年1月,罕见的冰雪灾害对我国南方的植物生长造成非常大的危害,有专家分析说这既是天灾,也是人祸。
这说明()
A.生物受环境的限制,环境不受生物的影响B.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C.生物决定环境如何改变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总是有利的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了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A.光B.水C.温度D.空气7.调查海水中的藻类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
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海水含盐量D.海水的含氧量
【课堂小结】
张洪中学理化生教研组 1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_ _____。
它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
2、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3、生物能适应环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能影响环境,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生物练习册》P5-P6题
2
张洪中学理化生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