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 保护文物 ▏ 人教版 (2014秋)

合集下载

保护文物教案

保护文物教案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美术第12课
保护文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文物的重要意义;
技能目标:能绘制出自己喜欢的文物;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绘制油画用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物吗?保护文物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师:(板书)《保护文物》;
一、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26页几幅文物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什么是文物?保护文物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试一试: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从中选取其中喜欢的一幅图片并用油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作品展示;
生:认真进行创作。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上台进行作品展示;
师:对同学们的作品及时进行点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 保护文物教案与教学反思金品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 保护文物教案与教学反思金品

第十二课保护文物教学目标: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课前准备:老师准备:(1)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2)就事先了解当地博物馆或文物保护单位,以便组织学生参观。

学生准备:铅笔、彩色水笔、颜料、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工具材料或陶土等手工制作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看图片中央电视台鉴宝现场,人头攒动、人山人海。

俗话说盛世藏宝,乱世藏金。

现在国家安定、人民富足,喜欢收藏的人也多了起来。

有人说现在是全民收藏的时代,全国有七千多万藏友,电视上也有众多的鉴宝节目,这里说的宝大多数时候指的都是历朝历代的文物,文物,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自己民族的文物。

引出课题——《保护文物》发展阶段(1)教师讲解一些资料展示卡、宣传小报和实物仿制的方法,为学生更好地作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2)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

二、讲授新课:说到保护文物,你们知道什么是文物吗?阅读课本P26第一、二两节。

了解文物的范围。

1、欣赏收集到的文物图片资料,教师边引导看图,边讲解。

(1)中共一大会址 1920年和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

谁能举一下我们自己身边的例子?绘画大师李可染的故居,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2)五彩鱼藻纹瓷罐明(3)黄花梨圈椅明(4)玉凤商各个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5)龙门石窟大佛唐(6)齐景帝陵墓麒麟南北朝齐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物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举个身边的例子:狮子山汉墓兵马俑,楚王山千佛洞,东坡黄楼,云龙山放鹤亭,兴化寺北魏佛像,徐州汉画像石……2、小组讨论,感受文物的美感,3、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保护文物》人教新课标

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保护文物》人教新课标

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保护文物》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文物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学会如何用适当的方法保护文物。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1. 文物的定义与价值:介绍文物的概念,强调其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

2.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强调文物保护对于文化传承、历史研究、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性。

3. 文物保护的方法:讲解如何通过日常维护、专业修复、法律法规等手段进行文物保护。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物保护的方法及其应用。

2. 难点:文物保护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文物图片、模拟文物。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模型泥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著名的文物,引导学生了解文物的概念和价值。

2. 新授:介绍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模拟文物进行保护实践,如制作保护罩、修复破损等。

4. 分享与讨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保护成果,全班讨论哪种方法最有效。

板书设计保护文物文物的定义与价值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文物保护的方法图片:相关文物的图片和文物保护的实例图片。

作业设计个人作业: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文物,设计一个保护方案。

小组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文物保护的宣传海报。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文物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学会如何用适当的方法保护文物。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注重实践操作的安全性和文物的保护。

课后,教师应收集学生的反馈,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调整。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掌握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保护文物▏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保护文物▏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保护文物 | 人教版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培养学生对文物的认识和尊重,提高他们保护文物的意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文物的定义、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

2. 掌握保护文物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4. 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文物的定义和价值2.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3. 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4. 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和成果5. 如何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物的价值,掌握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文物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著名的文物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文物的定义和价值。

2. 新课内容:讲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介绍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和成果。

4.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如何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

板书设计1. 保护文物2. 副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3. 内容:文物的定义和价值、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和成果、如何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

作业设计1. 画一幅关于文物保护的画,要求体现出文物的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

2. 写一篇关于文物保护的短文,要求内容包括文物的定义、价值、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到文物的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掌握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真正理解并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

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文物,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话题: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如中国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帕特农神庙等,引发学生对文物的好奇心和兴趣。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说课稿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说课稿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12课保护文物》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文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文物。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对文物有更直观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文物,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文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文物的认识,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培养审美情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物的基本概念,知道文物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保护文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物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文物的基本概念,知道文物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保护文物。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物的价值,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文物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文物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文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文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文物的基本概念,讲解文物的重要性。

3.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文物实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物的价值。

4.保护文物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文物,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5.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份关于文物保护的手抄报,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文物的基本概念、文物的重要性、文物保护方法等内容,通过板书,使学生对文物保护有更清晰的认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第12课《保护文物》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第12课《保护文物》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 第12课《保护文物》人教新课标一、教学背景本次课程是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中的第十二课,课程名称为《保护文物》。

在六年级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量的绘画技巧和美术素材,这门课程将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同时,在本次课程中,将以保护文物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思考,唤起他们对文化和传统的珍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本次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文物的概念和价值;•学会运用多种绘画技巧,表现出文物的美感;•培养保护文物意识,珍惜传统文化。

三、教学内容1. 文物概念的介绍本节课将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来向学生介绍文物的概念和价值,让学生了解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大力保护。

2. 植物文物绘制学习完文物的概念和价值后,本节课将以植物文物为主题,引导学生用色彩、线条和形态等多种绘画技巧,表现出植物文物的美感。

老师将在黑板上绘制一幅植物文物的图案,并向学生讲解绘制技巧,鼓励学生自由创作。

3. 文物保护的思考本节课的最后一部分,将引导学生思考文物保护的问题。

老师将向学生介绍文物的易损性和如何保护文物的方法,引导学生珍爱传统文化,从我们自身做起,与他人共同保护文物。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引导学生了解文物的概念和价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物的重要性。

•绘制法。

通过讲解和实际演示,让学生学会各种绘画技巧,表现出文物的美感。

•讨论法。

引导学生思考文物珍爱的意义,珍惜传统文化,为保护文物出一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本节课程采用交互式教学,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自由发挥和创作。

同时,保护文物和传统文化的思考也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内心共鸣。

在教学完成后,可以通过问卷或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反响和反馈,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2. 教师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创作成果,了解学生对文物及其保护的认知程度。

同时,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作品展示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教学建议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形式介绍文物,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文物的价值。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教案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教案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教案第12课保护文物【学习领域】综合探索【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目标】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学会欣赏、绘制文物。

3.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文物,知道保护文物是我们的责任。

【教学难点】绘制文物,制作宣传小报。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和图片。

学生: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分析作品、了解文物知识文物古迹:是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和遗迹。

国际上文物主要指百年以上并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品。

中国的文物古迹包括:1.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2.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3.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4.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5.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实物。

中国根据文物古迹的价值高低,将文物分为国家级、省(直辖市)级和市县级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古迹特别丰富的城市由国家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

因文物古迹是人类历史上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科学研究、历史教育、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故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文物古迹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工作。

二十世纪以来,观赏和收藏文物古迹已成为一种广泛的群众性活动。

一些著名的文物古迹也是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旅游资源,如中国北京的长城、故宫,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等。

在发展旅游事业中,必须注意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利用。

按照历史时期介绍文物的发展阶段:1.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及其出土化石,多在迁安、玉田、遵化、滦县和开平区等地。

迁安爪村遗址出土的石器、骨器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滦河一带在4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

玉田县孟家泉遗址,除出土大量石器和多种动物化石外,还有二万年前晚期“智人”前齿一颗、残缺头盖骨和附连三枚颊齿的上颌骨。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保护文物》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保护文物》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保护文物》教案《保护文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课前准备:1. 老师准备:(1) 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2) 就事先了解当地博物馆或文物保护单位,以便组织学生参观。

2. 学生准备:铅笔、彩色水笔、颜料、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工具材料或陶土等手工制作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1) 引导学生欣赏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2) 分小组讨论交流,感受文物的美感。

(3) 教师讲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

2.发展阶段(1) 教师讲解一些资料展示卡、宣传小报和实物仿制的方法,为学生更好地作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2) 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

3.收拾与整理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各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4.课后拓展让学生回家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尽力寻找生活所在地的历史文物,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们运用手抄报的形式来倡导保护文物的精神,用彩笔绘画的形式不仅抒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又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化素养。

《保护文物》教案(二)第一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教学重点: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教学难点: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常规)二.导入:提问:1. 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2. 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放映幻灯(贯耳瓶)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三.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1. 瓷器与陶器的关系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2)烧制的温度不同;(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2. 瓷器的发展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3.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1) 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2) 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影响最大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汝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钧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发展.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四. 放映录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特色.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3,教育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教学重难点:了解青铜器的发展,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教具:青铜器实物,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播放幻灯片,初步让学生浏览,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保护文物.2,让学生来说自己所了解的青铜器及其发展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内容)3,师: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商带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二,发展阶段:1,欣赏教材中的青铜器图例: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说明.2,探讨怎样来欣赏,请学生来说说.3,归纳欣赏的基本方法:(1)从造型上来欣赏,根据不同用途,青铜器有各种不同的造型.(2)从纹样上来欣赏,青铜器上常有动物纹,几何纹以及人事活动等图案,反映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3)从文字上来欣赏.三,根据上面几点欣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艺术(幻灯):夏:乳钉纹爵商朝的青铜器:1,兽面纹方鼎.2,四羊方尊3,铜纵目面具西汉时期:长信宫灯战国时期:1,虎噬鹿青铜器座2,宴乐攻战壶东汉时期:铜奔马四,师出示现代的青铜器,引导学生欣赏,看看与古代的青铜器又有什么不同.五,知识窗: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红铜和合金.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六,让学生讨论要怎样来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 保护文物》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 保护文物》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的《保护文物》一课,是美术课程的一部分。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保护文物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欣赏和了解文物的同时,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文物的定义、分类、价值以及保护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前面的课程中学过一些美术基础知识,对于文物的概念和价值可能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文物保护的方法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物的定义、分类和价值。

2.让学生了解文物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3.培养学生欣赏文物的能力和文物保护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文物的分类和价值。

2.文物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和掌握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文物图片和资料。

2.准备投影仪和幻灯片。

3.准备纸和笔,供学生绘制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文物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学生思考文物的价值和意义。

2.呈现(10分钟)利用幻灯片,介绍文物的定义、分类和价值。

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物,以及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文物,分析其价值和保护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提问等方式,获取更多的信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生对文物价值和保护方法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文物保护的意义,以及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

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发表个人的观点和想法。

6.小结(5分钟)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小学美术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12课《保护文物》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12课《保护文物》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调查了解文物资源,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塑造带有人文主题色彩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欣赏水平。

2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大多数学习态度不好,学习积极性较低,并且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缺乏,所以我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并组织一些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

3重点难点了解文物造型、用途与价值,培养学生尊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文物的意识和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4教学过程4.1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保护文物出示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讨论图片中的物体是不是文物,由此引出文物的种类。

2【讲授】保护文物中国的文物古迹包括:①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②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③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④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⑤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实物。

2、通过了解文物的种类让学生讨论图片中的物体是不是文物。

国际博物馆日:每年的5月18号。

3、文物的概念: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和遗迹。

播放视频:大英博物馆。

通过中国流失文物激起学生热爱文物,保护文物的激情。

4、文物的分类:存在形态分类法:可移动文物(馆藏文物、流散文物)不可移动文物(文物史迹)5、出示案例,让学生了解文物法。

6、欣赏文物,播放文物公益广告。

保护遗留古迹、守护传统文化。

3【活动】保护文物本节课教学由情境导入、自主探索、创作体验、评价交流、课后拓展五个环节组成。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 保护文物 ▏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 保护文物 ▏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保护文物▏ 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文物的定义、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文物的鉴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3. 学习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爱护。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1. 文物的定义和价值。

2.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3. 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 学生实践:制作文物保护宣传海报。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

2. 学生实践:制作文物保护宣传海报。

难点1. 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学生对文物保护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文物图片和教学视频。

2. 宣传海报制作材料:彩纸、画笔、剪刀等。

3. 文物保护宣传资料:宣传册、海报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文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文物保护的主题。

2. 讲解:介绍文物的定义、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文物保护的看法和经验。

4.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份文物保护宣传海报。

5. 展示:每组展示他们的宣传海报,并简要介绍他们的设计理念。

6. 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保护文物2. 副六年级上册美术第12课3. 内容:- 文物的定义和价值-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学生实践:制作文物保护宣传海报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设计一份文物保护宣传海报。

2. 写一篇关于文物保护的短文,分享他们对文物保护的看法和经验。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有效,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2. 学生应反思他们对文物保护的理解和态度,以及他们在实践中的表现和收获。

六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第12课 保护文物》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第12课 保护文物》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第12课保护文物》人教版一、教材背景《第12课保护文物》属于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是一篇介绍文物保护知识的文艺课程。

在教学上,学生们将通过阅读、讨论、观察和实践等环节,掌握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了解文物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二、教学目标1.了解文物的概念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2.掌握文物保护常用的方法和措施;3.观察、分析文物的拍摄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4.创造性运用所学,制作文物保护主题手抄报。

三、教学重点1.文物的保护方法和措施;2.文物拍摄方法的介绍和实践。

四、教学难点1.对文物保护的思考和理解;2.制作文物保护主题手抄报的创意和设计。

五、教学内容及步骤安排1.文本阅读和讨论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文物?•为什么需要保护文物?•文物常见的损毁原因是什么?•如何保护文物?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自己的看法和答案。

教师在讲解时引导学生扩展自己的思路,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2.文物的拍摄实践文物是人类文明历史的见证,它们记录了人类生活、工艺、信仰等重要历史信息。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文物,学生需要掌握文物拍摄的方法,并进行实践。

首先,教师介绍常见的文物拍摄方法,如光线、距离、角度等。

然后,让学生进行实践,观察和拍摄身边的小文物。

实践流程:1.教师讲解文物拍摄的方法;2.学生自带物品,进行文物拍摄;3.学生按照一定步骤,组织文物拍摄作品;4.分享文物拍摄作品并互相交流。

3.手抄报制作最后,让学生通过手抄报的制作,体现对文物保护的理解和思考。

制作流程:1.观看相关文物保护实例;2.选定文物保护主题,进行信息搜集并进行创意设计;3.搜集相关的素材,准备所需的工具和材料;4.制作文物保护主题手抄报;5.分享文物保护主题手抄报,展示自己的成果。

六、教学效果评价•学生们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同时掌握文物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措施;•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文物拍摄的方法,并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制作文物保护主题手抄报。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 保护文物》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 保护文物》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2课保护文物》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介绍了我国的一些重要文物,以及保护文物的方法和措施。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美术课程有浓厚的兴趣。

但文物保护的知识相对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才能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文物的审美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文物的行动。

四. 教学重难点1.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方法。

2.培养学生对文物的审美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践法等,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文物图片和资料。

2.准备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3.准备投影仪和电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文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文物的美,引发学生对文物保护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文物的重要性,讲解一些保护文物的方法和措施。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绘画一件文物,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绘制自己喜欢的文物。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相互展示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他人的作品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文物,让学生认识到文物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2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调查一件自己喜欢的文物,了解其历史背景和价值,下节课分享。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方便学生复习。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文物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保护文物的行动。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绘画技巧掌握得不够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说课稿2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说课稿2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12课保护文物》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文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了我国的部分文物及其保护措施。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六年级学生的学习。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美术学科有较强的兴趣。

但是,他们对文物保护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他们对文物保护的意识。

此外,学生对我国的文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知识体系尚不完善,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丰富他们的文物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部分文物及其保护措施,提高对文物保护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文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对文物保护的认识。

2.难点: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自觉地保护文物。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我国的部分文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文物保护。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3.知识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我国的部分文物及其保护措施,让学生深入了解文物保护。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幅文物图片,分析其保护措施,并绘制文物保护宣传画。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提高对文物保护的认识。

6.作业布置: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文物保护的资料,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学习文物的保护措施•自觉参与文物保护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作品质量等方面进行。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共有8个单元,其中第7个单元为“保护文物”。

该单元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文物、文物的分类、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文物保护法、文物修复等内容。

通过学习该单元,让学生了解文物的重要价值,了解文物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同时,也使学生自觉爱护文物,积极参与文物保护事业。

二、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文物,掌握文物分类方法;2.了解文物保护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并能简单说明;3.能够知晓当前我国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4.能够听、讲、看、写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5.能够表现文物保护的态度和行为;6.了解文物修复基本原理。

三、教学重难点1.学生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态度;2.学生对什么是文物、文物分类方法、文物保护及修复的理解与掌握;3.教师如何展示学习资源和陈列物品。

四、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在讲述文物保护的过程中,用情境模拟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以加深学生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2.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什么是文物,为什么要保护文物,如何保护文物,从而实现知识的获取和掌握。

3.课堂展示法:教师利用教室内外的实物、图片等展示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有直观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在讲台上陈列一些文物,并引导学生看、听、摸、闻,感受其文物独特魅力。

然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什么是文物?有哪些种类?2. 情境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学生可以模拟前期爆发的西安博物馆盗窃案例,思考如果自己是文保部门工作人员,应该如何保护西安博物馆内的文物?学生通过思考,了解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如何防范盗窃、如何保护文物不受天气和人为破坏等方面的知识。

3. 讨论式教学环节教师参照教材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对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作出必要了解,并使学生理解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逐渐探索出文物保护应该如何展开工作,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国宝。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保护文物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保护文物教案

保护文物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以“保护文物”为主题的一节美术课。

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文物进行简单的介绍和保护措施说明。

同时,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什么是文物,掌握文物的基本特点,学习文物保护的基本方法。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展示和创作等方法,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文物保护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文物保护的意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文物的基本特点,学习文物保护的基本方法,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教学难点:如何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文物图片、示范作品等。

2.学生准备:画笔、颜料、笔记本等绘画工具以及有关文物资料和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著名的文物图片,并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文物的名称和背景。

(2)请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简单介绍文物的概念和特点。

(3)引导学生思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并引出本课主题。

2.新课探究(30分钟)(1)展示一组不同种类的文物图片(如瓷器、石雕、木雕等),请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文物的特点。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物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3)邀请几位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观点,并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补充说明。

(4)教师点评学生的观点,并进行总结。

同时,利用课件展示正确的文物保护方法。

3.创意实践(15分钟)(1)请学生根据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选择一件自己最喜欢的文物进行创作。

(2)在绘画过程中,强调要运用前面所学到的文物保护方法来表现文物的特点和保护措施。

(3)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 保护文物》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 保护文物》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12课保护文物》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文物的重要性,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文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文物图片和案例,为学生创作提供了素材。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创作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对于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意识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文物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文物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文物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意义。

2.示范法:演示如何运用美术手段表现文物。

3.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提高表现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培养保护文物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文物图片和案例,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学生动手创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文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文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意义吗?”让学生思考。

2.呈现(15分钟)讲解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意义,让学生了解文物的重要性。

通过展示一些保护文物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文物的紧迫性。

3.操练(10分钟)演示如何运用美术手段表现文物,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绘画来表现文物的特点。

在演示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文物的细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运用所学的美术手段表现文物。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提高创作能力。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文物。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文物是每个人的责任。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2课保护文物》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2课保护文物》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2课保护文物》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2课保护文物》人教版
本节课依据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进行设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了解我国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认识文物的价值,培养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
2.学习文物保护的基本方法,如减少人为破坏、避免自然灾害、加强日常维护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b.掌握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防止人为破坏、自然损害和日常维护。
c.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欣赏文物,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
a.文物价值的深入理解:学生需要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从而深入体会文物的价值。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让我感到欣慰。他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实验操作非常感兴趣,这也使得他们在操作过程中更加专注。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文物保护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文物保护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护文物,传播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欣赏陶瓷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教学重点: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开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教学难点: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常规)二.导入:发问:1. 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2. 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放映幻灯(贯耳瓶)发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三.讲授新课: (出示课习题)我国是瓷器的故土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1. 瓷器与陶器的关系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2)烧制的温度不同;(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2. 瓷器的开展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开展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开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器重.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昌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出色的成就.3.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渐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络,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娟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1) 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2) 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盛.(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盛,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格调并有所开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到达繁荣的新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影响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汝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钧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柔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拓了一种新的境界.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开展.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四. 放映录象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观赏古代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开展史及其特色.2,指导学生学习观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3,教育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教学重难点:了解青铜器的开展,观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教具:青铜器实物,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播放幻灯片,初步让学生阅读,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习题:保护文物.2,让学生来说自己所了解的青铜器及其开展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相关内容)3,师: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商带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昌盛时期.二,开展阶段:1,观赏教材中的青铜器图例: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说明.2,探讨怎样来观赏,请学生来说说.3,汇总观赏的基本方法:(1)从造型上来观赏,根据不同用途,青铜器有各种不同的造型.(2)从纹样上来观赏,青铜器上常有动物纹,几何纹以及人事活动等图案,反映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3)从文字上来观赏.三,根据上面几点观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观赏青铜器艺术(幻灯):夏:乳钉纹爵商朝的青铜器:1,兽面纹方鼎.2,四羊方尊3,铜纵目面具西汉时期:长信宫灯战国时期:1,虎噬鹿青铜器座2,宴乐攻战壶东汉时期:铜奔马四,师出示现代的青铜器,引导学生观赏,看看与古代的青铜器又有什么不同.五,知识窗: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红铜和合金.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六,让学生讨论要怎样来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小学美术人教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珍爱国宝

小学美术人教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珍爱国宝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深入认识中国陶瓷文化的基本常识,感受中国古代陶瓷的艺术特征,纹饰的美,会欣赏,能运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前预学,课中分享讨论,绘画运用,模拟拍卖现场,教师引导,共同总结学习方法,达到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全面学习的生态课堂模式,让欣赏评述课变得格外有生机,并让学生通过本课学习掌握一套对古代艺术品的鉴赏方法。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感受陶瓷给人的外在美感和陶瓷文化的精神底蕴,在学习中国陶瓷文化的同时获得更深层次的文化积累,更加热爱祖国,培养爱国主义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古代陶瓷的纹饰美的欣赏;教学难点:理解纹饰的排列构成方式和寓意。

四、教学准备:教师:PPT,多媒体,小组讨论表格,板书,图片、教材等学生:预习资料,水彩笔,陶瓷外形剪影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开门见山,出示课题《古代陶瓷艺术》;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初步了解陶器和瓷器的区别,现在请大家根据你们创作的陶器或者瓷器的外形和釉色结合我们的研讨报告来分享1.根据釉色是陶器还是瓷器?2.根据陶瓷的外形说一说大概朝代?师总结:谢谢同学们的分享,只看看大家的陶瓷外形和釉色都觉得很美。

陶器和瓷器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器皿,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原始的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中国的历史发展与陶瓷的发展相融合,汇集了浓厚的陶瓷文化底蕴。

(二)解决重难点,纹饰美师:除了同学们分享陶瓷的外形和釉色美,大家来看看,陶瓷上还有什么美吸引着你?生:纹饰美师:接下来,结合我们的报告单,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古人在创作纹饰时候有什么讲究?①纹饰的题材内容师:看看这些原始社会陶器上的题材内容是什么?生:网格/波浪纹/折线等师:这些我们统称为:线条纹,那么回顾一下我们的《线描中的黑白对比》绘画鱼中的线条,还有哪些线条?生:短线,长线,虚线等师:随着陶瓷文化的发展,题材内容上越来越丰富了,有什么纹饰?生:动物纹,人物纹,山水纹,植物纹等师:我们的古人真是厉害,把自然中的东西都画上去了②纹饰的表现手法师:再来看看表现手法,这张陶器上的线条纹,你能猜到画的是自然界中的什么吗?生:波浪师:那生活中的波浪是这样的线条吗?不是,那是古人经过艺术的表现手法,把波浪进行简化了!师:不止简化,看看这些生活中的景物和陶瓷上的景物,古人们经过那些艺术表现手法呢?师:看看生活中的马和陶瓷上的马,经过哪些表现手法?(提示:对比鬃毛,夸张,抽象)师总结:故人们太智慧了,经过简化,夸张,抽象等艺术表现手法都运用到纹饰上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绘制文物,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用途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欣赏水平,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文物造型、用途与价值,绘制宣传小报。

教学难点:
了解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并简要掌握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策略: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尊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文物的意识和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并通过仿制文物和宣传手抄报来表达对文物保护的认识。

教材中知识概括,文字简练,但涵盖了必须要求学生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

教材图片资料丰富,利于感知,活动易于组织,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并激发学生保护文物、热爱祖国的愿望。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本课注重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历史学科、与社会
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树立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为下一课《古建筑的保护》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在课前调查了解了本地区的文物资源,课上通过欣赏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知道了我国众多的文物地址,也使学生认识到了文物对我们国家的重要性,更让学生懂得“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道理。

在引导学生的发言与讨论中激发学生语言表达与思想认识的进步。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