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读准文中的多音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回血”、“轻盈”等词语的意思。
2、在理解人物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宽容的魅力。
4、以护士的口吻,复述这个故事。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理解“宽容”的意思。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中心与体裁1、轻声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想想课文写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1)出示词语正音(2)课文写了哪几个人?(3)指导概括主要内容2、初步体会中心,了解课文体裁(1)课文到底是写人还是写事呢?(2)作者写这篇课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三、理解人物个性,体会宽容的魅力1、体会妻的恼怒对护士的影响(1)读读课文3-8节,把写护士的语句划出来,想想护士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2)交流句子(3)体会心情变化。
①理解“瞟”,体会护士的心情。
指导朗读②联系妻子的话,展开想象,体会护士的心情。
指导朗读③分组读3-8节(4)小结:因为妻子的恼怒使护士的心情由紧张到慌乱、害怕、痛苦,所以护士第一第二针都没有扎中。
2、体会“我”的宽容对护士的影响(1)读读课文9-18节,先划出写护士的句子,再想想护士当时的心情怎么样,用一个词语写在句子旁边,再想想她怎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的?①理解病人说“你是新来的”这句话②体会“谢谢你!”的含义③理解“轻盈”④指导朗读3、体会宽容的魅力(1)妻子的这一句“还是你行!” 是在夸丈夫行,其实就是在说她自己不行。
她不行在哪?(2)串读全文,通过对比加深理解(3)小结:“我”和妻子不同的态度形成了不同的结果,妻子的态度让护士两次都没扎中,而“我”的宽容让护士一针见血。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案标题: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案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本单元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表达能力。
3. 学习欣赏优秀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以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材为参考,包括以下单元内容:1.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2. 《我要你一笑》3. 《汤姆住院了》4. 《劳动最光荣》5. 《笑话的力量》教学步骤:第一课:《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活动1:导入通过看图和简短的对话,引导学生了解“痛苦”的概念,并与自身经历进行联系。
活动2:课文阅读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
活动3:语法学习针对本课中出现的常见语法点,如动宾结构、连词、时态等,进行讲解和练习,巩固语法知识。
第二课:《我要你一笑》活动1:导入播放有关正能量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笑”的意义和影响。
活动2:课文阅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进行角色演绎,加深理解和体验笑对人们的影响。
活动3:情感培养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他们在生活中通过笑容传递温暖和关爱的具体行动,鼓励他们互相表扬和支持。
第三课:《汤姆住院了》活动1:导入通过图片和简单问题,导入话题,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猜测和探讨。
活动2:课文阅读学生听读课文的同时,进行理解问题的解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活动3:写作指导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创作一篇“帮助我”的文章,并相互交流和修改作文。
第四课:《劳动最光荣》活动1:导入与学生讨论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与生产的关系。
活动2:课文阅读学生阅读课文,重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活动3:作文训练学生团队合作,针对不同的劳动场景撰写相关作文,并进行小组分享和讨论。
第五课:《笑话的力量》活动1:导入通过播放搞笑视频或分享笑话,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笑话”的思考。
活动2:课文阅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笑话的构成和笑话的力量。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s版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s版教案观书有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小诗。
讲述的是在读书后,产生的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一起看看五年级语文下册s版教案!欢送查阅!五年级语文下册s版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道理。
3.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
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一、激——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自古以来,文人辈出,宋朝的时候,出了一位伟大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
(板书:朱熹)朱熹的思想很多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一生勤奋读书,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出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宋〕朱熹作为一个人,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同时要不断实践,才能获得成功,才能对社会有更大的奉献。
二、写——整体感知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
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全诗歌)齐读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昨天,我请同学们按照自学要求自学了这首诗,现在,来看看你们学得怎样三、品——复原诗情(一)、出示:自学要求: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
2、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记下不懂的问题。
(二)、读中体会诗歌的内涵(1)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出示全诗,指读)(2)说说诗句中不理解的词语。
(教师做上记号)学习古诗,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组词,借助图画)(3)引导学生理解一、二句诗意“鉴〞是个生字,遇到生字,不理解,我们要查查字典。
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童年乐趣
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童年乐趣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童年乐趣》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作者童年时期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乐趣,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童年时期的乐趣。
3.分享自己的童年乐趣,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课文《童年乐趣》2.生字词卡片3.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通过PPT展示童年时期的照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童年乐趣。
二、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并理解词语的含义。
3.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童年时期的乐趣。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童年时期的乐趣?3.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作者的童年乐趣和你们的童年乐趣有什么不同?四、写作训练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我的童年乐趣。
2.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童年乐趣,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3.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4.写作完成后,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乐趣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童年乐趣》,使学生了解了作者童年时期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乐趣,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句子,帮助学生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辅导。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的童年,有没有什么特别有趣的事情呢?生1:我小时候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捉迷藏。
语文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精品文档]
10*《草虫的村落》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
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
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
3、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
(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
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
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可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
大家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他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百花园五
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1 掌握《九月的雅韵》中使用的词语和句型;1.2 熟记课文《小河流》中的段落;1.3 明确词语的词义和用法,能够正确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能力目标2.1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增强对文本的感知和理解;2.2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2.3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其自学能力的提高。
3. 情感目标3.1 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爱国,尊老爱幼和勇敢拼搏的品质;3.2 培养学生尊重规则,遵守纪律,互帮互助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时分配一、《小河流》2课时二、《九月的雅韵》2课时总计:4课时2.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2.1 课时一:《小河流》2.1.1 教材分析《小河流》是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第二篇课文,篇幅适当,情节生动,描写了一个普通农村小河流的形态、产生和影响的过程。
语言朴实,易于理解,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知和理解小河流的生命力和意义。
2.1.2 学生情况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小河流的产生过程,但对小河流的形态和流动规律的理解还很浅显,需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河流的了解。
2.1.3 教学方法通过课前带学生观察小河流的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河流的形态和流动规律,然后再搭配适当的课件和多媒体教学材料,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和解说小河流的产生和影响,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2.1.4 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让学生自己归纳小河流的形态和流动规律自己观察,讨论讲授为学生展示小河流的形态和流动规律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互动让学生自己总结小河流的产生和影响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讨论巩固组织学生朗读和理解做文认真阅读,理解文章,做好自己的笔记展示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共同学习2.2 课时二:《九月的雅韵》2.2.1 教材分析《九月的雅韵》是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第三篇课文,篇幅适当,情节生动,是一篇清秀幽雅的散文。
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各单元教案 第二学期全套教学设计
神鸟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从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一、解题,导入新课1、导语: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
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3、揭示课题:“神鸟”“神”是什么意思?4、默读课文,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1、汇报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同学间互相解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伶、淙”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的读音。
指导学生区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3、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
(字幕出示新词并出示含有新词的语句。
)读词、读语句。
4、小结: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词解词。
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
如“包袱”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
”而在“我们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这句话中指思想负担,“抖包袱”又是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
因此,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区别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扩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三、自读全文,理清脉络1、快速浏览课文,看全文有几个故事,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五年级s版下册语文教案精选15篇
五年级s版下册语文教案精选15篇五年级s版下册语文教案精选15篇五年级s版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的:1.自主积累假设干词语,能联络句子理解“儒雅”一词,结合语境理解“举手之劳”一词,并能体会“举手之劳”为人们带来方便与欢乐的事。
2.通过默读理解全文大意,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联络上下文,结合平时生活的经历积累理解“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这句话的含义;感悟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新闻引入,提醒课题1.出示一那么新闻。
2.小结引出课题,理解“举手之劳”的意思。
板书:轻点关门师:轻点关门是件小事,而且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但能看出邻里之间浓浓的爱意。
板书:举手之劳师:今天我们就透过这举手之劳之事来感受邻里之情。
3.出示课题:轻点关门(指导朗读好课题)二、理清文脉,概括主要内容1.理清事情发生的时间线索。
师:预习课文后,课文是以怎样的写作顺序记叙轻点关门这件事?(时间的推移)。
阅读课文,找出这几个时间点。
板书:搬进新居不久接下来的日子一年后2.概括主要内容师:根据这条时间线索考虑分别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自由轻声准备;同桌交流(老师巡视指导)3.指名交流(注意学生概括时用词的准确性)。
4.小结。
三、联络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情感(一)学习1—3,理解容许轻点关门的缘由1.指名分角色读文,初步体会2.点评朗读,结合句子理解“儒雅”一词,感悟句子。
随机出示:李先生说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
”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爷子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适度地活动。
”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正是孝敬长辈,知书达理的儒雅品行让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容许以后尽量小心。
出示: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容许以后尽量小心。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S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掌握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发展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自我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1课:《草原》第2课:《爬山虎的脚》第3课:《开国大典》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掌握课文写作手法。
难点:分析课文表达技巧,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第1课:《草原》(1)导入新课,让学生自主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学会正确书写。
(3)分析课文写作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2课:《爬山虎的脚》(1)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课堂上,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练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第3课:《开国大典》(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讲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
2. 课文理解评估: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生字词掌握评估:抽查学生对生字词的书写和运用情况。
4. 写作练习评估: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进行批改,检查学生对课文写作手法的掌握程度。
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以及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作业与测试反馈
分析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测试成绩,了解学 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方法改进
教学策略调整
根据教学效果评估,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如是否需要增加实践 活动、调整教学顺序或改变教学组织形式等。
教学资源整合
优化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具、多媒体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授课教师:
2023-12-26
目
CONTENCT
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评价 • 教学反思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册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生字、词语 、句子、阅读、写作等方面。
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有趣 的互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游戏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和反思游 戏中学到的知识,加深记忆和理解。
实施游戏
在游戏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 游戏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04
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 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
论等。
注意力集中
课堂讲解
01
02
03
讲解课文背景
介绍课文的创作背景、作 者生平以及与课文相关的 历史、文化背景,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分析课文内容
对课文的主题、结构、语 言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引 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 深层含义。
讲解重点难点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课:故乡的”水墨画”海滨仲夏夜第三课:草原即景第四课:吐鲁番的葡萄沟积累与运用(一)第五课:生命的药方第六课: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第七课:儿子的创意第八课:和太阳比赛早起积累与运用(二)第九课: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第十课:我和乌丽娜第十一课:天上的星星第十二课:家乡的桥积累与运用(三)第十三课:毕升的梦想第十四课:最佳的路径第十五课:迟到的奖赏第十六课:与时间赛跑积累与运用(四)第十七课:有趣的生命时钟第十八课:送你一片绿荫第十九课:燃料的家庭第二十课:采访周博士手记积累与运用(五)第二十一课:珍珠鸟第二十二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十三课:胡杨赞第二十四课:到山下去看树积累运用(六)第二十五课:贺龙钓鱼第二十五课:小兵张嘎第二十七课:江姐第二十八课:骄傲吧,祖国积累与运用(七)第二十九课:诗词两首第三十课:围魏救赵第三十一课:我爱你,中国汉字三十二课:闻名中外的”三孔”积累与运用(八)课题第一课:故乡的”水墨画”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段落,积累优美的词语.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与美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音乐以配乐朗诵,课件.学生:搜集有关菱角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以及江南水乡的各种资料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词语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美丽,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有谁吃过菱角吗能说说你的感觉吗菱角那淡淡的清香会让你久久回味.那么,你见过满塘的菱叶吗见过采菱人置身于碧水中快乐采摘的情景吗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江南的水乡.2.板书课题,齐读.3.对课题质疑.教师可选能突出主题的问题简单板书.4.课文会怎样描写这幅水墨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学习课文.二,粗读课文,疏通字词,感知大意1.初读课文.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快速地阅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出段的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2.出示小黑板(或卡片,课件等),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抽读,齐读,赛读.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学生是否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4.初读交流.读了课文,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注意:要将学生提出的不懂的地方进行梳理,归纳,并及时解决;若不能马上解决,可以简单板书,在后面的教学中相机处理.)5.思考每段之间有什么联系.三,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水墨画”之美1.引读第1段.故乡的”水墨画”指的究竟是什么课文把什么比做了”水墨画” 课文是怎么描述这幅”水墨画”的 (相机板书:散漫)“散漫”一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散漫:零零散散的,在文中是分散,不集中的意思,用在这儿非常准确,也很有意思,体现出了一种随意,自在的美.)小结:一个个大大小小长满菱角的池塘零零散散地侧卧在村边地头.这是一种多么随意,自在的美呀!(板书:美)2.品读2~4段.(1)自由品读,探究”水墨画”的美.(2)小组合作学习.①交流探究所得.②用喜欢的方式朗读.(3)全班交流,共享资源.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池塘的美的呢用”“勾画出来.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池塘的美.(初春,一过黄梅,临近中秋)②随着时间的变化,池塘也慢慢变化着.A.初春:池塘有什么变化呢细小的菱叶疏疏朗朗地飘浮在碧水间.”疏疏朗朗”是什么意思B.黄梅后:(黄梅指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期.)池塘又有什么变化菱叶涨满水面,挤得密密匝匝.(“涨满”“挤”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菱叶们长大了,整个池塘都是菱叶,显得很茂盛.”密密匝匝”可换词”密密层层”“密密麻麻”比较) 小花的数量也真不少!哪些词告诉了我们 (缀满,一丛丛)颜色也非常美丽,有白色的,有粉红色的,还有一缕缕的馨香呢!池塘还是小动物们的乐园呢!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青蛙,在菱盘上尽情嬉戏. 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美呀!C.临近中秋: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开始采”头朝菱”(即第一批成熟的菱角),动作轻快熟练,划着扁舟,荡着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一只手”掀”,一只手”掐”,准确地写出了采菱女轻盈熟练的采菱动作.(板书:采菱)③随着时间的变化,池塘也悄悄地变化着,呈现出不同的美.(相机板书:变化美)④你们知道吗在采菱时节,鲜嫩,清甜的菱角放进嘴里嚼一嚼,脆脆的,甜甜的,那美滋滋的感觉一直渗进心底.难怪孩子们迫不及待想尝一尝菱角的美味.(板书:品菱趣)“溢”“诱惑”突出了煮熟后的菱角四处飘香,让人嘴馋.家家户户煮菱角,剥菱角,扑鼻的香味飘出窗户,弥漫整个村庄.这是一幅多么温馨,诱人的画面呀!⑤作者用简单的文字描绘出一个多么和谐,欢乐的场面呀!3.品味第5段.“徜徉”的意思是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而今,我吃着散发清香的菱角,又想起了故乡的”水墨画”,想象自己又加入采菱队伍,边采边品尝,这是一个多么惬意的场景呀!师生合作朗读.(引读)四,巩固拓展,升华情感回归全文,体会作者感情.1.配乐朗读全文,思考:你对故乡”水墨画”的总印象.(故乡的”水墨画”独特,美丽.)2.故乡的池塘独特,美丽在哪里3.谈谈你的体会.这篇课文让我们领略了江南水乡恬静,自然而不乏快乐的美景.是呀,故乡风景美丽迷人,童年生活幸福,快乐.(相机板书:故乡美童年乐)五,课堂练习1.读课后第2题的两个句子,体会带点词的妙处.2.抄写文中的叠词,自己再补写几个.3.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菱角和江南水乡的资料.4.我们的故乡有什么独特美丽的地方呢小组议一议,再说一说,夸一夸我们的故乡.修改意见教学后记课题海滨仲夏夜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海滨仲夏夜独特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4.体会文中比喻句的意思和作用,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教学准备教师:选取几段优美的音乐,准备配乐朗诵;课件.学生:搜集有关作者,海滨,仲夏夜的资料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大量的比喻句,抓住海滨仲夏夜的景色特点,体会作者对这神奇的大自然景色由衷的赞叹与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请见过大海的同学描述一下所见到的大海的景观.教师用深情的语言讲解:蔚蓝的波涛,金色的沙滩,雪白的浪花,翱翔的海鸥,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然而海滨的夜景其实更美,尤其是夏夜.下面就请著名作家峻青带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海滨仲夏夜的美景吧!(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释题.(海滨:地点.仲夏:古人以孟,仲,季分别指代第一,第二,第三,所以,仲即为第二的意思,而仲夏就是指夏天的第二个月,一般来说,是指七月份.)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 (夜)3.简介作者.4.课文介绍:《海滨仲夏夜》一文节选自散文集《秋色赋·海滨仲夏夜》.作者抓住夕阳落山不久,月到中天这段时间的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和劳动者闲适,欢愉的休憩场面,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运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词义)2.检查:出示全文生字,开火车读,赛读.3.分组读课文,注意正音.4.读了课文,你对海滨仲夏夜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你能用几个词概括一下吗三,再读课文,粗探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在书中圈画出关键词语,注意随着时间推移画面发生的变化.1.第一组画面(1~3段)描绘了从夕阳落山不久到夜色加浓这段时间内海滨仲夏的景色.2.第二组画面(4~10段):描绘了海滨幽美的夜色和在海滨沙滩上休憩,谈笑的人们.小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作者观察点的不断移动,所见的景物也在不断地变化.作者按照时空的顺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景物是美好的,在美妙的景物中人们的生活是美好的,他们自在,舒畅.四,研读课文,感受海滨之美(一)研读课文1~3段,重点研究作者如何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准确再现景物特点;再进行词语的理解.1.提问:1~3段,对海滨夏夜景色的描写,作者以哪些景物为主要观察对象 (相机板书:霞光启明星灯光)2.作者对这三个景物进行描写时,运用了三个美妙的比喻句,请你从文中把它们找出来,并摘抄在笔记本上.3.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这三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讨论后全班交流.提示: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抓住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1)比喻句: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作用:作者以大海为背景,描绘了霞光的色彩和动态.把晚霞比作火焰,很形象,”火焰”一方面表现出晚霞的艳丽,另一方面表现出霞光随海浪摇曳,翻腾的形状,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2)比喻句: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瞩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作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启明星大和亮的特点.霞光逐渐变淡,天空变得清亮深蓝,突然显得高远,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这样高远辽阔的天空,不是高楼林立的城市夜空,也不是云层低垂的冬季的夜空,而恰恰是空旷地带的夏夜所特有的.在这广漠深蓝的天幕上,启明星的”光辉”就分外引人注目,作者用明灯来比喻,也就格外贴切.(3)比喻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满天的星星互相辉映,煞是好看.作用:第三段由星光引出对灯光的描绘,把静态的灯火写活了,把波浪上的晃动着,闪烁着的灯光比作流动着的珍珠,很形象,富于动感.4.词语分析.(1)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为什么要用”燃烧”而不用”放射”或”映照” (用”燃烧”能给人以晚霞似火,烧得正旺的感觉,使语言增加形象感.)(2)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为什么要用”染”,而不用”映”“照” (用”染”字,便使霞光拟人化,因而十分生动地突出了”霞光”的作用.)5.小结:一天一海,一静一动,互为映衬.让人读来自有一种自然美.(板书:自然美)6.再指名朗读.要求: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使大家受到感染,进入美的意境中.(二)研读4~10段.1.请从4~10段再找几个比喻句,摘抄在笔记本上,并做简要分析.(1)比喻句:愉快的笑声不时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就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浪花.作用:把笑声比作浪花,表现笑声此起彼伏,源源不断.(2)比喻句: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作用:灿烂的满月比作光辉四射的银盘,表现了满月又亮又圆的特点.(板书:月亮)(3)比喻句: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作用:把波浪比作鱼鳞,表现了波浪的层次分明及闪闪发亮.2.理解词语.“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为什么用”抚摸”,而不用”拍打”“冲刷” (用”抚摸”不仅让”海水”拟人化,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而且表现出”海水”微微波动的形态,与后面的”温柔”相照应.)3.思考:作者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描写沙滩上景物的变化的作者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了沙滩上的人提示:(1)先想一想写的是什么人在各个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2)他们在怎样的环境中心情怎么样在软绵绵的沙滩上,沐着海风,望着夜空,尽情地说笑……点拨:作者从描绘海滨仲夏夜自然景物的美进入到描绘海滨仲夏夜的生活美.(3)教师归纳:这一部分,作者由景及人,从描绘海滨夏夜的自然美,进入到描绘海滨夏夜的生活美.(板书:沙滩人们说笑休憩生活美)(4)小结:作者先描绘大海月色,再写沙滩也突然明亮了起来,写了在沙滩上乘凉的人们的欢闹.随着月亮的升高,夜已经很深了,沙滩上的人也”变化”了,有的睡着了,有的还在谈笑.最后,作者以抒情的笔调将眼前的情景和人物结合起来,以更多的笔墨写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酣畅地休憩,目的在于写生活美,从而将文章推进了美的境界.(三)小结:作者由鲜红的晚霞联想到燃烧的火焰,由又大又亮的启明星联想到悬挂在高空的明灯,由倒映在海面上的一片晃动,闪烁的灯光联想到一串串流动着的珍珠,无不给人自然贴切的感受.而这一切联想,又都是借助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完成的,形象生动,仿佛把读者带进了仲夏的海滨之夜,观海赏月,怡然自得,引人入胜.(四)训练联想能力,练习仿造比喻句.提示:提供一个学生较熟悉的情境,如落日等,让学生抓住这一情境特征,展开丰富的联想,练习口头仿造比喻句.五,积累背诵.背诵课文1~3段.提示:背诵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准确把握随着时间的推移,画面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体会贴切的比喻对准确再现景物所起的作用.所以不必强求学生课堂背诵得一字不差,重点检查关键词句的背诵.1.从指导学生背诵描写霞光,启明星,灯火的三个比喻句入手,在背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贴切的比喻对准确再现景物所起的作用.2.从三个比喻句的背诵,扩展到三个段落的背诵,背诵过程中,要求学生准确把握随着时间的推移,画面发生的变化.(1)要求学生圈出表现时间推移的词语:”夕阳落山不久”,”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夜色加浓”.板书:入夜月夜深夜(2)要求学生圈出表现霞光动态和色彩变化的词句.动态:”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色彩变化:”橘红色”→”深红”→”绯红”→”浅红”→”深蓝色”.3.请两三位学生上讲台有感情地背诵,无论背诵程度如何,都加以鼓励.4.全班齐背诵.五,回归全文,拓展升华1.配乐朗读全文.2.读了《海滨仲夏夜》,你觉得这个”海滨仲夏夜”是个怎样的夜晚请你在中心词”夜”的前面再加些形容词来表达你的感受.(幽美,艳丽,愉快,温馨,恬静……)3.总结: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可爱迷人的海滨仲夏夜,我们不禁产生向往之情.作者用了许多生动,形象,贴切的比喻再现了景物特点,使我们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里的美,这归功于作者细致的观察及丰富的联想.假如你热爱生活,你也能做到.4.请同学们结合学习本文的感受,以《家乡夜色美》为题目,把家乡的美丽夜景介绍给大家,注意要多用一些恰当的比喻句.附:板书设计修改意见教学后记课题第三课:草原即景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并会规范,美观地书写.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批边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与辽阔.3.激发学生对祖国草原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教师:1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制作课件.了解作家萧乾的资料.2.腾格尔《天堂》的flash(/flash/天堂.swf).3.准备flash《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会员区/flash/美丽的草原我的家.swf)和伴奏曲.学生: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边批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教学过程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引入课题1.播放歌曲《天堂》.腾格尔的天堂是哪里这里呈现了怎样的景色让学生尽情描述.提到草原,许多人就会想到”一望无际”,想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就会想到蒙古包,想到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 作者来到草原,也被眼前草原的美丽,辽阔深深吸引了,他提笔留住了眼前迷人的景色.今天我们将在作者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一碧千里的美丽草原.引入课题《草原即景》.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释题.3.关于草原,你了解多少,能将你搜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吗学生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说说自己了解的草原.4.同学们,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访问内蒙古塔木钦大草原.那里一碧千里,翠色欲流.大草原是那样令人神往,让我们走进大草原,亲眼目睹她那迷人的风采!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并勾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1)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读.(2)相机对加点字的读音作指导.2.学生自由结成伙伴,通过阅读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1)学生浏览课文.(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分别根据学生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引出对草原美丽和辽阔的介绍.三,分层朗读,感悟美景1.朗读第1段,勾画出比喻句,体会其作用.(1)学生自由朗读第1段,勾画出比喻句,并体会比喻句的作用.(2)汇报交流对比喻句的体会.①指名读比喻句.②指名交流比喻句的作用.③引导学生批写比喻句的作用,交流学生的旁批.塔木钦草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 (它多像海呀!)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 (课件演示)”没有缝隙”“寂静”“广袤”这些词让我们知道了塔木钦草原像海一样辽阔的特点.(相机板书:草原——广袤)2.学习第2段.(1)默读,并勾画出比喻句,想一想.(2)小组汇报学习所获.(3)全班交流,读中评议.说说你跟随作者看到了什么你有何感想引导学生谈感受,谈比喻句的作用.(4)教师指导批写:把呼啸的风比作奔腾而至的千军万马,可见风声之大呀!(5)齐读第2段.引导学生想象广袤草原上牧民的雄姿.(板书:牧民——雄姿) 3.学习第3段.(1)指名读第3段.思考:塔木钦草原过去为什么被称作”旱海”(2)从这段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塔木钦草原的什么(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的作用,并做好旁批.把石堆比作野兽,把牛群,马群比作巨石,从中让人体会到塔木钦草原之大.4.读中体会,学习4~7段.(1)分小组,用喜欢的方式读4~7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课文片断进行理解体会,把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听.小组内交流自己所得.(3)全班交流学习所得.(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演示):重点引导理解以下地方.①把云彩比作雄狮,顷刻间变成煤层,可见云彩的变幻无穷,从而形象地写出了塔木钦草原的无常气候.引导学生及时写好旁批.(板书:云彩——变幻无穷)②彩云顷刻之间会变成乌云,骤雨之中又透出太阳的亮光.把太阳的一道亮光比作一匹薄纱,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和描写的细致.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写好旁批.③从”完整”和”虹的两端跟地面衔接”想到草原上的彩虹形成了一道巨门,美丽无比.(板书:彩虹——绮丽)④作者把云彩比作肋骨,岛屿,苍松古柏,银鱼,形象地勾画出了塔木钦草原上空云的各种形态.注意引导学生做好旁批.⑤作者把公路比作黄色带子,以公路的小更衬托出了草原的大.提示学生做好旁批.⑥草原上云彩变幻无穷,骤雨后又出现绮丽的彩虹,雨停之后,云彩又在空气中飘荡,而蓝天下的通天大道,将人们引向又一片草原.由此让我们了解到塔木钦草原是多么美丽,辽阔呀!(板书:美丽辽阔)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1.回顾全文内容,配乐朗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作者写草原的美丽,辽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假如我们在塔木钦草原上,我们又会发出怎样的感叹3.体会本文的表达特点.充分运用比喻句这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草原美丽的景色和草原的辽阔.五,拓展练习1.背诵课文第一,六段.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精美文段抄写下来.3.同学们,草原真的是美极了,大极了.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本文是萧乾爷爷几十年前看到的塔木钦大草原的景象,今天的塔木钦草原又是什么景象呢请根据你查阅的资料,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精彩的文字描述一下草原的新景象.修改意见教学后记课题第四课:吐鲁番的葡萄沟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葡萄沟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2.感受课文比喻的新奇,积累好词佳句.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视频《新疆好地方》.学生:搜集有关新疆,吐鲁番盆地,葡萄沟的资料.教学重难点理解葡萄沟美好在哪里,它有哪些独特之处.教学过程一,激励1.播放视频《新疆好地方》.2.新疆有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它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个水果之乡,吐鲁番独居榜首.吐鲁番盆地种植葡萄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3.你们想去吐鲁番的葡萄沟品尝美味的葡萄吗想去,事先就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才行哟,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葡萄沟的.4.引入课题,齐读课题.二,体验(一)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注意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2.检查朗读情况.3.再读课文,思考每段各写了些什么,每段之间有什么联系,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二)品读课文,感受独特.。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文素养。
(3)通过课内外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人与自然(1)课文:《草原》、《荷花》、《古诗词三首》(2)口语交际:介绍自己喜欢的动植物(3)作文:我的动物朋友2.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1)课文:《太阳》、《月亮》、《春风》、《夏夜》(2)口语交际:介绍生活中的科学现象(3)作文:我身边的科学3. 第三单元:传统文化(1)课文:《对子歌》、《古诗词三首》、《传统节日》(2)口语交际:介绍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3)作文:我喜欢的传统节日4. 第四单元:寓言故事(1)课文:《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2)口语交际:讲述自己知道的寓言故事(3)作文:我喜欢的寓言故事5. 第五单元:人物描写(1)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上的武松》(2)口语交际: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物(3)作文:我印象深刻的人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感受、体验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书写规范等。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单元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多彩的民族文化教材分析:本单元编排了五篇民间传说和英雄传奇故事。
其中《神鸟》《冬不拉》《火把节》是精读课文,《格萨尔王的故事》《刘三姐》是略读课文。
通过阅读这五篇课文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国各族人民的勇敢、纯朴、善良的美德,同时也会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教学目标:1、随文识字32个,会写生字38个,理解积累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及给他们带来的有益启迪。
3、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
4、初步学习民间故事的表现手法,展开想象的翅膀,学写故事。
教学重点:要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多彩的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并勇于在交流中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策略:教学本单元课文,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多彩的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并勇于在交流中说出自己的想法。
要围绕学习主题展开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
单元各课主要学习内容:1.《神鸟》教学时不仅让学生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还要让学生体会到民间故事的主要特点。
2.《格萨尔王的故事》使学生了解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转》,体会到格萨尔王是一位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英雄。
3.《冬不拉》让学生知道这是哈萨克族民间传说,培养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4.《火把节》使学生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品德。
5.《刘三姐》使学生了解刘三姐勇敢、正直的人品,同时反映了人民群众爱憎分明和机智勇敢的品质。
课时分配:课题编写《神鸟的故事》课型习作指导课时一课时主备单位主备教师负责领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比较清晰地、完整地编写一个故事,内容要生动感人,结构要完整。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审题的方法,大胆展开想象,表达一定的意思或中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编拟故事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写作的乐趣,接受自我教育,懂得应该保护动物的道理。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轻松的心境。
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感情背。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读题。
2.说说你对诗题的理解。
3.师小结并介绍作诗背景: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
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当院墙壁上。
二、诵读,明诗意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了解全诗大意、初步掌握古诗的感情基调)3.师述古诗大意,学生闭眼冥想画面: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檐洁壁净,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点得井井有条,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
一条快活的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田的守护者;两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清清的秀色送入眼帘。
4.说说你听后的感受,再带着初步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全诗。
三、精读,悟诗情1.默读,抓词感悟,说说你新的体会。
(侧重于人物形象与情感的体会与感悟)2.汇报交流:(1)湖阴先生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清静脱俗,朴实勤劳。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S版)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1. 课文:《春日》朱熹2. 生字词:慵、妆、翠、融第二单元:美丽的夏天1. 课文:《小池》杨万里2. 生字词:映、透、嫌、吵第三单元:秋天的收获1. 课文:《夜书所见》叶绍翁2. 生字词:萧、送、涨、饱第四单元:寒冷的冬天1. 课文:《江上渔者》范仲淹2. 生字词:塞、涌、凝、缩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语文知识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实物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4. 实践教学法:通过写作、朗读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3. 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在单元学习中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4. 期末考试:综合评估学生全学期的学习成果和语文素养。
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2课时)1. 课文《春日》朱熹的学习与讨论(1课时);2. 生字词的练习与运用(1课时)。
语文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
表格1语文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最权威专业的全册教案1 神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地与本文进行交流,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神鸟的聪明,并从神鸟讲的三个故事中得到启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神鸟以及狗、猫、乌鸦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处理事情要经过仔细调查,否则会伤及无辜甚至会伤害忠良”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从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
教学方法:1、根据课文特点,朗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2、教具准备: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一、解题,导入新课1、导语: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
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3、揭示课题:“神鸟”“神”是什么意思?4、默读课文,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1、汇报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同学间互相解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伶、淙”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的读音。
指导学生区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s 版教课设计提及语文,我们不觉提起了那“春眠不觉晓”的怡人,“死亦为鬼雄”的激情壮志,与语文的友情,虽有千年之久,但却也是一幅幅短暂的瞬时!以下是五年级下册语文s 版教课设计,欢迎阅读。
教课目的: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 3 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 11 个生字,掌握米粥、忘餐废寝、清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绝不介怀、和衣而眠、于心不忍、高傲、百年不遇、殿试等词语,可以听写天生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天长地久。
2.帮助学生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指引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认识范仲淹勤苦念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质量,意会作者是如何经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色的。
教课要点:指引学生读懂课文,认识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质量。
教课难点:意会文章是如何经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色的。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课过程:第1页/共5页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江上渔者》,读这首诗,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怀、怜悯)2.介绍范仲淹(1)读读这段话,认识了什么?(2)对范仲淹你们还有哪些认识?二、自主念书(一)读课文,读正确流畅(学生自由读 )(二)同组互读,检查念书状况(三)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写了范仲淹的几件事?三、检查预习状况1.听写词语绝不介怀家常便饭忘餐废寝贫穷闭门不出2.用上以上听写的词语,试着谈谈的主要内容。
3.联系文章内容解词出示划粥割齑四、再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五、部署作业1.读课文2.找相关范仲淹的故事第二课时第2页/共5页一、导入出示:天生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读懂了什么 ?2.从这句话中看出作者什么?3.读了这句话有什么问题?生: (1)为何这么说 ?(2)他是如何天生下之忧而忧的?(3)他做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一)默读课文,全文写了范仲淹几件事?(生:念书 )(二)试着用精练的语言归纳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 神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地与本文进行交流,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神鸟的聪明,并从神鸟讲的三个故事中得到启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神鸟以及狗、猫、乌鸦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处理事情要经过仔细调查,否则会伤及无辜甚至会伤害忠良”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从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
教学方法:1、根据课文特点,朗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2、教具准备: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一、解题,导入新课1、导语: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
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3、揭示课题:“神鸟”“神”是什么意思?4、默读课文,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1、汇报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同学间互相解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伶、淙”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的读音。
指导学生区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3、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
(字幕出示新词并出示含有新词的语句。
)读词、读语句。
4、小结: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词解词。
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
如“包袱”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
”而在“我们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这句话中指思想负担,“抖包袱”又是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
因此,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区别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扩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三、自读全文,理清脉络1、快速浏览课文,看全文有几个故事,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3、小结:故事中有故事,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请在下节课和同学们交流。
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积累新的词语2、带着课后思考题再次读课文。
板书设计:生字(略)大故事小故事多音字(略)狗神鸟猫乌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在蒙古族的山林里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神鸟”。
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吗?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理清文章结构。
二、读中感悟,体会情感1、指名读1—3自然段。
(1)神鸟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儿?(2)想象着神鸟聪明伶俐的样子,自己读一读。
2、默读4—16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3、全班汇报步骤一:解决自学提示第1题(1)小声读一读第4自然段(2)出示①这句话写的是可汗的()活动。
②从“非……不可”这组关联词中你看出了什么?③读出这种决心与信心。
④说一说这一自然段与下边内容的关系。
步骤二:解决自学提示第2题(1)读相关段落请同学说一说,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逃脱的?(2)为什么神鸟能一次又一次地逃脱?要点:①两人有约定出示:A、自读语句,“既……也”这组关联词前后的意思有什么关系?B、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C、用“既……也”说一句话。
②故事中猫、狗、乌鸦被猎杀令人同情③可汗富有同情心,被打动,叹了气,违背了约定步骤三:解决自学提示第3题(1)分别读3个小故事,画出故事中的人物、动物。
出示:(2)请你谈谈对他们的看法?(3)为什么好人也会办错事?步骤四:解决自学提示第4题(1)表达的情感①表达了对聪明伶俐的神鸟的喜爱之情。
②表达了对狗、猫、乌鸦忠于职守,勇于救人的品质的赞美之情。
③表达了对可汗富有同情心、善良之心的赞扬。
以上内容就是文章要表达的美好心愿。
(2)是怎么表达的通过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通过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来表达的。
4、学习课文第17自然段(1)指名读第17自然段(2)可汗说“确实没办法捉它回家了”与课文开头中哪句话完全不同?为什么这么说?(3)能结合全文说说神鸟聪明在哪儿吗?回读课文,概括回答要点;①人们捉不到它②捉到后与人们的约定③用惨遭错杀的故事打动人心,使人违背约定④知道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打动,一定会叹息。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1、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什么教育?2、你怎么评价课文中的各种人物、动物?归纳板书:狗可汗捉神鸟讲猫乌鸦善良聪明忠于职守同情心智慧勇于救人3、总结:神鸟以其聪明才智,使得可汗不得不打消了捉它的念头。
这是贯穿全文的大故事。
而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却是课文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种表达方式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
4、请你向文中的人物说一句话。
或赞美,或批评,或劝诫。
四、布置作业:1、完成造句2、积累词语3、把故事讲给家人听4、小练笔: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人物或动物进行评价。
以ⅹⅹ我想对你说为题或自拟题目。
板书设计:1 神鸟狗可汗捉神鸟讲猫乌鸦善良聪明忠于职守同情心智慧勇于救人教学反思:2*格萨尔王的故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会认“酥”等七个生字。
⑵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格萨尔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故事。
⑶了解唱词中运用“比兴”的手法。
⑷搜索、阅读其他神话与传说故事。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自主探究,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人为民除害、造福百姓。
从唱词中了解亲情。
并让学生说出对格萨尔王喜欢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感受格萨尔的勇敢、善良的英雄形象,赞扬他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精神。
⑵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格萨渔产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故事。
教学方法: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简介格萨尔王,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引入主人翁。
介绍格萨尔王。
2、教师谈话:格萨尔王原来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为人民做了些什么事,他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人民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学习要求⑴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读课文。
⑵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格萨尔的什么故事?你喜欢他吗?为什么?⑶学生用自已的学习方法学习。
三、学习反馈:(一)掌握生字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找代表,反馈分段情况。
(二)感受英雄形象1、教师;你喜欢这个藏族人民的英雄吗?为什么?2、交流反馈:⑴他非常勇敢,为民除害。
⑵他非常善良,热爱人民,造福百姓。
(三)朗读唱词,体会比兴用法⑴学生朗读唱词,⑵教师;唱词中唱到“野牛”、“老虎”是想说明什么?教师小结:作者运用比兴的手法,说明凶猛的动物都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觉如更不能伤害自己的亲人。
(四)思想教育升华农历去年冬,我国南方一些省市大受雪灾时,党和政府、人民是怎么抗雪灾的?特别是国家领导人是怎么关心、爱护人民的?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和一些抗灾人员是不是你们心目中的英雄?⑴学生回顾,讨论。
(提示国家领导亲临灾区、各级政府采取相应措施、各部门派出人力、人们伸出热乎乎的双手……)⑵教师小结:是呀!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和诣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一个热心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领导是关心、爱护人民的领导,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他们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他们都受我们爱戴和拥护。
三、课堂小结本课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勇敢、善良、为民除害、造福人民的英雄形象,也让我们感受到文中的唱词很有艺术特色,望同学位课后多收集一些民间故事。
四、作业1、收集本课词语。
2、搜集和阅读其他民间故事。
板书设计:2*格萨尔王的故事消灭地鼠恶魔杀死强盗保护商人格萨尔王同意岭地部落迁移到玉隆分配领地(赞扬格萨尔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精神)教学反思:3、冬不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坚持长文短教的原则,大胆地处理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细致地品读课文描述冬不拉杀死瞎熊的经过,体会王子的机智、勇敢、善良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从而体会琴声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勇敢、善良、勇于牺牲的冬不拉王子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教学重、难点:琴声分别描述了哪些故事情节,能结合课文内容找出来并说一说。
教学方法: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准备: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2、理解文章层次,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大意2、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掌握词语意思。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一、读课题,导入新课1、放录像,看冬不拉琴的样子,听弹奏冬不拉的乐曲。
导语:这种琴就叫“冬不拉”。
冬不拉琴声悠扬,琴的样子也很有特色,那么这种乐器为什么叫冬不拉呢?这里面有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你了解到的向大家做一下汇报。
2、能说说冬不拉琴的由来吗?二、学习生字,读准字音1、预习时易读错音的字有什么?易写错,易混淆的字是哪个?你是怎么区分、记忆的?2、学习生字具体步骤:(1)判断正确读音冥思苦想(mínmíng)骏马(jùnzùn)依恋(luànliàn)匕首(bǐbì)(2)把正确字填在()里一()莫()自()()勇如()如()()()不安()死如()()眉不展(3)带读词语(4)自己读一读,记一记这些词语(见书)三、理清顺序,了解文章结构1、速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