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成语中的文言知识
成语故事文言文翻译
成语故事文言文翻译把成语故事运用到哲学教学中,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的巩固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成语故事文言文翻译。
成语故事文言文翻译1: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翻译: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成语故事文言文翻译2: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翻译: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成语故事文言文翻译3:士别三日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
例说成语中的文言知识
例说成语中的文言知识一、古今异义。
如:1.短兵相接:兵——古义:兵器;今义:战士。
2.破涕为笑:涕——古义:泪;今义:鼻涕。
3.走马观花: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4.赴汤蹈火:汤一一古义:开水;今义:煮东西的汁水。
5.身体力行:身体一一古义:亲身经验;今义:人体。
6.形容枯搞:形容——古义:身体和面容;今义:描述。
7.大家闺秀:大家——古义:富贵人家:今义:所有的人。
8.阡陌交通:交通一一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
二、通假字。
如:1.被发文身被通披2.厉兵袜马厉通砺3.一暴十寒暴通曝4.拨乱反正反通返5.厝火积薪厝通措6.一唱百和唱通倡三、虚词用法。
如:I1. “之”的用法。
(1)无稽之谈:助词,的。
(2)等闲视之:代词,它。
(3)之死靡它:动词,到。
(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助词,无意义。
(5)不此之图: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 “以”的用法。
(1)以貌取人:介词,凭。
(2)拭目以待:连词,而。
(3)自以为是:动词,认为。
(4)物以类聚:介词,按照。
(5)以理服人:介词,用。
(6)以辞害意:介词,因为。
3. “而”的用法。
(1)向隅而泣:连词,表承接。
(2)侃侃而谈:助词,地。
(3)鼎足而立:连词,表修饰。
(4)乐而忘返:连词,表原因。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连词,如果,表假设。
(6)博而不精:连词,却,表转折。
(7)述而不作:连词,表并列。
四、文言固定结构。
如:1为我所用:为……所,表被动。
2.其奈我何:奈……何,对……怎么样。
3.不知所措:处置的办法。
4.所向披靡:(力量)达到的地方。
(王玉侠乙常青)。
巧借成语学文言句式
巧借成语学文言句式半塔中学时飞教学八余年来,越来越体悟到成语还有一种不大为人注意的妙用:大凡古汉语中不易为同学理解的特殊句式,与其声嘶力竭地正面解释,不如拈来一条含有类似语言现象的成语,稍加说解点拨,同学每每茅塞顿开。
很多同学因找不到学习的技巧而苦恼,那么我们不妨通过成语来学习。
1、宾语前置句。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宾语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在学习“忌不自信”、“古之人不余欺也”这样的句式时,我们不妨通过“岁不我与、时不我待”等成语来理解,从而明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第二,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在学习“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样的句式时,我们不妨通过“何患无辞、何罪之有、何去何从”等成语来理解,从而明确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条件: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第三,“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在学习“无乃尔是过与”、“宋何罪之有”、“何厌之有”这样的句式时,我们不妨通过“不此之图、唯命是听、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才是举、马首是瞻”等成语来理解,从而明确其基本的语法结构:“前置宾语+是(之)+谓语(动词)”,其中“是”、“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2、状语后置句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经常放在谓语动词之前,或主语之前,做句中或句前状语。
而在文言文中,这种介词却经常放在谓语动词后用作补语,翻译的时候,习惯上把它当作状语,所以这种语法现象称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而从古代汉语脱胎而来的成语中也常有这种用法。
状语后置现象在成语中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于”字结构的成语,这类成语是由介词“于”和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
如:“无济于事”中“于事”是状语,放在了谓语“无济”后面,现代汉语语序应是“于事无济”。
高中语文利用成语推断文言文词义的方法
高中语文利用成语推断文言文词义的方法文言文很多的词语和现在的翻译习惯差异较大,学生在翻译的时候会比较的有难度,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利用成语推断文言文词义的方法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利用成语推断文言文词义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掌握了不少成语,可利用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
例1:“收天下之兵”中的“兵”。
我们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兵”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兵器”之意。
例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句中的“速”字,可借助成语“不速之客”很容易推断出是“招致,招引”的意思。
例3:“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句中的“薄”,可利用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来推断,“日薄西山”中的“薄”为接近之意,推知“芳不得薄兮”的“薄”作“接近”解。
)识别实词使用正误的方法1.吃透词义一是要吃透词的基本意义,还要吃透词的引申意义和比喻意义;二是要吃透词义的轻重、范围和侧重点的差别;三是要吃透实词不同意项的不同用法。
例如:终于有充足的时间做早就计划做的事情了,却东摸摸西触触,有意无意的延宕,如果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反复出现这种情形,我们就有理由为他担忧了。
【解析】解答此题,先要吃准延宕的基本意思,延宕就是拖延,它还有引申义,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意思,如哈姆雷特的延宕性格,用的就是引申义。
句中用的是它的基本意义,所以使用正确。
再如:这批游击队员,火速从边疆上撤下来了。
【解析】边疆是指处于国家边缘地带的疆土,范围较大。
这里说游击队员撤出了边疆,陈述不清,应用边境。
事实上,词语使用错误,往往是因为对词义的轻重、范围与侧重点把握不准。
又如: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解析】解答此题,除了吃准其间的意思外,还要能吃准它不同的词义的不同用法。
其间,一是其中、那中间的意思;二是指某一点时间。
前者,表示空间,单独做主语和宾语;后者表时间,单独作状语,前面不能加修饰词。
出自文言文中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文言文中的成语及解释第一册•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十则》)•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则》)•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
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
——《扁鹊见蔡桓公》•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
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无他,但手熟尔。
——《卖油翁》)第二册•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桃花源记》) •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
(《黔之驴》)•老骥伏枥: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
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龟虽寿》)•源头活水: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
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讲解
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名词用在动词前,又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语,这时名词活用为状语。
1、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时间或处所。
例:(1 )早出暮归。
《促织》(2)草行露宿。
(成语)《晋书?谢玄传》(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4)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
《勾践灭吴》2、表示动作所凭借的工具。
例:(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3、表示动作行为(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方式。
例: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4、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特征。
例:(1)其一犬坐于前。
《狼》(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二)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占据谓语的位置时,就活用为动词。
1、【名词+宾语】例:(1)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2)函梁君臣之首。
《伶官传序》2、【名词+补语】例:(1)今王鼓乐于此。
《庄暴见孟子》(2)上于盆而养之。
《促织》3、【副词作状语+名词】例:⑴汉水又东。
《水经注?江水》⑵直上载公子上坐。
《信陵君窃符救赵》4、【能愿动词+名词】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5、【所+名词】例:(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桃花源记》(2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6、名词充当并列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
例: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7、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孙讨虏聪明仁慧,敬贤礼.士。
《赤壁之战》 &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采草药》9、同一名词叠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既不是叠字,又不是并列、偏正、复指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齐桓晋文之事》(2)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成语中的文言语法知识
28、词目 不稂不莠 释义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中无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 出处 《诗经·小雅·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29、词目 不劣方头 释义 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 倔强、顽固。 出处 元·关汉卿《钱大尹智勘绯衣梦》第四折:“俺这里有个裴炎,好生方头不 劣。” 30、词目 不落窠臼 释义 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出处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四:“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31、词目 波澜老成 释义 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 语句老练。 出处 唐·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诗:“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32、词目 筚路蓝缕 释义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33、词目 表里山河 释义 表里:即内外。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 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11、词目 不臣之心 释义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 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12、词目 不寒而栗 释义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 而栗,滑民佐吏为治。” 13、词目 不欢而散 释义 很不愉快地分手。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公子大惭,不欢而 散。” 14、词目 博而不精 释义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出处 《后汉书·马融传》:“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 既博,吾何加焉。” 15、词目 笔耕砚田 释义 比喻从事脑力劳动,以读写为业。 16、词目 避而不谈 释义 躲避开而不肯说。指有意回避事实。
成语中的文言知识
成语中的文言知识成语中的文言知识一松柏成语中的文言知识汉语成语约定俗成,言简意赅,代代相传,久盛不衰,确实是我母语之精华。
这些成语虽多为区区四字,却包含了文言词句的种种特殊用法。
因此,做一些成语练习,可加深和巩固所学的文言知识。
反过来,通过对成语中文言知识的练习,又可对成语加深理解和正确运用。
直可谓一举而两得矣。
先看例释。
1.通假字。
图穷匕见通“现”现”,显露2.名词作动词春花秋实开花,结实3.名词作状语不可齿数用牙齿(代嘴)4.形容词作名词目空一切看不见5.形容词作名词破旧立新旧的东西,新的东西6.动词名词路不拾遗丢失的东西7.数词作动词不三不四象三,象四8.名词使动用法兵不血刃使……沾血9.形容词使动用法富国强兵使……富裕,强大10.动词使动用法翻天覆地使……翻过来,歪倒11.名词意动用法游戏人生以……为游戏12.形容词意动用法不耻下问以……为耻13.动词意动用法幸灾乐祸以……为高兴,快乐14.兼词付诸东流之于之乎15.宾语前置时不我待时不待我16.介宾短语后置持之以恒以恒持之17.被动句兔死狗烹被咬死,被煮吃18.省略句运筹帷幄前面省略介词"于"19.异读字衣锦还乡音У意为穿20.几种用法兼而有之被坚执锐“被”通“披”;“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战甲,锐利的武器。
绳之以法“绳”,名词作动词制裁;“以法”,介宾短语后置。
练习:指出下列成语分别属于上述何种类型,并试作具体解释。
1.一鼓作气2、驾轻就孰3、跃然__纸上4、规行矩步5.草菅人命6、何去何从7、生死肉骨8、闭月羞花9、星罗棋布10、不得要领11、甘之如饴12、金石可镂13、量入为出14、重于泰山15、礼贤下士16、去伪存真17、拨乱反正18、励精图治19、唯利是图20、鸡飞蛋打答案:1:2,2:5,3:18,4:3,5:11,6:15,7:20,8:10,9:3,10:1,11:12,12:17,13:6,14:16,15:2,16:5,17:20,18:1,19:15,20:17。
初中语文教学中巧用文言实词与成语的联系
名 词 , 思 分别 为“ 意 出产 的东 西 ”“ 入 ” 、收 。
在现代汉语 中, 成语的作用非常大 , 因为它能简练地 概括复杂 的意思, 往往因为不懂一些成语 的意 思, 而闹 出了很 多笑话 , 至在 电视里 , 甚 书籍中 也会出现错用成语、 成语中出现错别 字的现象 对于初 中阶段的学生, 总认
1 两股 战 战 , . 几欲 先 走 。 (口技》 《 )
由 此可 见 , 真 学 习好 课 内文 言 文 , 正 确 理 解 成 语 的意 思 是 很有 帮助 认 对
2 .薄暮冥冥, 虎啸猿 I (岳阳楼 i》 帝。 《 己) 3 .及其 日中如探汤。 (两 小儿辩 日》 《 )
些 生 冷 的 实 词 , 生 学 习 的难 度 就 更 大 了 : 次 , 少 教 师 在 讲 解 文 言 文 学 其 不
时 怕 有 闪 失 , 是 照 搬 教 学 参 考 资 料 , 敢 进 行 触 类 旁通 , 常 忽 略 课 堂 艺 多 不 常
9 .凄神寒骨, 悄创幽邃, 毅寥无人。 (小石潭 记》 《 ) 1 .殚其地之 出, O 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 《 )
夯 实 古文 基 础 , 升 成一座极佳 的沟通桥梁 。因
此 , 们 教 师可 巧 妙 运 用 二者 的 联系 , 未 知 知 识 的学 习 建 立 在 已知 知 识 的 我 把
学生在平 时的学 习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巾,都要重视对古汉语 的学 习, 古汉语里有 许多优秀 的诗歌和文章 , 们是中华 民族 的精髓 , 它 有许 多实 词是有生命力的, 这些有 生命力 的实词解释和成语的解释往往是一致的。 如: 安之若素 ” 素 ” “ 的“ 怎么解释昵 ? 其实我们曾在初中语文课文《 活栅 中学 过: 有 奇字素无 备 者” 素 ” “ 的“ 解释 为“ 素, 时” 与“安然若素 ” 平 平 , 的 就知道, 核舟 记》中有一句话“罔不因势象形 ” 《 的“罔” 解释为“ , 无 没有 ”两 , 者意思一样 。还有, 出师表》 一 《 中的“ 陟罚臧否 ” 中的“ 和“ 否” 否极泰来” 否 ” 的“
3运用成语学文言(成语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附ppt)
词类活用
动词的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救死扶伤 量入为出 道不拾遗
2、动词的使动用法 沉鱼落雁(使……沉,使……落) 闭月羞花(使……闭,使……羞) 倾城倾国(使……倾,使……倾)
词类活用
形容词的活用 第一类,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抱残守缺、避重就轻、飞短流长 扶强抑弱、扶危济困、改邪归正 好高鹜远、怙恶不悛 第二类,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正本清源(使……正、使……清)独善其身(使……善)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不耻下问(以……为耻)、不远千里(以……为远) 3、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 寡廉鲜(少)耻 • 家徒(只有)四壁 • 尸位素(白)餐 • 不学无术(本领) • 如释(放下)重负 • 不速(邀请)之客 • 不期(约定)而遇 • 文(掩饰)过饰非 • 出类拔(超出)萃 • 蔚为大观(景象) • 寄(依附)人篱下
文言虚词
“以”的用法 • (1)以貌取人:介词,凭。 • (2)拭目以待:连词,而。 • (3)自以为是:动词,认为。 • (4)物以类聚:介词,按照。 • (5)以理服人:介词,用。 • (6)以辞害意:介词,因为。
胜:略胜一筹(超过)、美不胜收(尽) 引人入胜(优美的景色)
务:不务正业(致力,从事) 不急之务(事务,事情) 除恶务尽(必须)
一词多义
相:相机行事(鉴别,审察) 开诚相见(偏指一方)、肝胆相照(互相)
于:青胜于蓝(比)、受制于人(被) 与:与人为善(赞成)、与日俱增(跟着,随着)
欲取姑与(给予) 以:以己度人(用)、以貌取人(凭)
顾:顾影自怜(回头看) 三顾茅庐(拜访) 奋不顾身(考虑)
疾:讳疾忌医(疾病) 疾恶如仇(痛恨) 疾风知劲草(强,猛)
一词多义
语文文言文中的成语
语文文言文中的成语语文文言文中的成语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文言文中的成语11、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3、闻鸡起舞:形容有志之士及时奋发,刻苦自立。
(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祖逖北伐》4、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桃花源记》)5、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6、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7、落英缤纷:花瓣纷纷飘落。
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
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桃花源记》)8、百废俱兴:指任事振作有为,凡有荒废者,皆整理兴举起来。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9、气象万千:谓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10、心旷神怡:心胸旷达,精神愉快。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11、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
12、见贤思齐:看见有道德,有才学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向他看齐。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13、无可奈何花落去:奈何:如何,怎么办。
意为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办法。
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
后泛指无法挽留逝去的事物而感到惆怅。
——宋·晏殊《浣溪纱》语文文言文中的成语21、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2、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高考文言文:120个文言实词(成语助记)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与成语结合记忆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安安分守己: 安:安守。
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安土重迁: 安:安心,习惯,安于。
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
形容留恋故乡。
安居乐业: 安:安于。
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形容管理者把社会治理得很好。
安贫乐道: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
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的环境。
安闲自得: 安:安闲。
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安堵如故: 安:安稳。
指相安无事没有改变或十分安定。
相安无事: 安:安稳。
指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
安身立命: 安身:容身,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精神有所寄托。
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计将安出: 安:怎么,怎样。
如何制定计谋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爱爱不释手: 爱:喜爱。
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节用爱民: 爱:爱护。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爱惜羽毛: 爱:爱惜,珍惜。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
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爱才若渴: 爱:爱慕。
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像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爱财如命: 爱:吝惜;舍不得。
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3.被泽被后世: 被:覆盖。
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被褐怀玉: 被:通“披”,穿。
褐,泛指粗布衣服。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
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
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
指上阵战斗或做好战斗准备。
被发佯狂: 被,通“披”,披散。
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聪明反被聪明误: 被:表被动。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坑害。
通过成语学习文言文词类活用
通过成语学习文言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在文言文中很常见,但在现代汉语中却较少出现,因此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难点。
我们不妨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语,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文言现象。
一、名词用如动词:1) 否定词未、非、无、亡、不等后面一般是要加动词的,如果其后是名词,那么这个名词就要活用为动词。
不胫而走不翼而飞不毛之地未雨绸缪不情之请不人不鬼不稂不莠兵不血刃不衫不履(2)古代不可能两个名词连用,也不可能出现名词和代词连用的情况,这种条件下,名词必须活用为动词。
晨钟暮鼓衣锦还乡绳之以法春风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春华秋实夏雨雨人衣冠禽兽祸国殃民草菅人命3)所字结构(所+动词),因此所+名词,名词必须活用为动词。
所善无所事事君子所耻(4)能愿动词能、愿、欲、可、当+动词,其后若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不可名状非能水也当仁不让二、名词作状语含有这种用法的成语很多。
1) 方位名词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很容易作状语。
左顾右盼上蹿下跳前怕狼后怕虎南辕北辙东张西望上蹿下跳乌鹊南飞尘泥下漏南来北往南征北战南辕北辙东摇西摆东张西望东奔西走东倒西歪东拉西扯内忧外患东、西、南、北四字均为方位名词,在上述成语中可译为“向东、向西、向南、向北”或是“从东、从西、从南、从北”,表示动作发生的方位或趋势。
2)时间名词日、月、年、夜、朝、夕等很容易作状语。
日积月累衣锦夜行蒸蒸日上日理万机日削月割江河日下夜不归宿朝花夕拾朝三暮四3)动词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就是要做状语,表示状态、手段、方法等。
(主语+名词+谓语动词)蚕食鲸吞口诛笔伐草行露宿车载斗量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蜂拥而来抱头鼠窜狼吞虎咽刀耕火种口讲指画管窥蠡测管窥筐举拳打脚踢手拉肩扛木雕泥塑灰飞烟灭耳闻目睹道听途说街谈巷议内忧外患草行露宿里应外合路见不平路不拾遗虎口拔牙虎口逃生火中取栗纸上谈兵露宿风餐草行露宿街谈巷议锦上添花其它的成语中的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晨钟暮鼓(敲钟)(击鼓)耳提面命(当面)江河日下(向下流)密云不雨(下雨)衣锦还乡(穿)莫名其妙(说出)沐猴而冠(戴帽)心猿(像猴子跳)意马(像马奔跑)础润而雨(下雨) 沐猴而冠(戴帽子)绳(作准绳来处治)之以法衣(穿)锦夜行尸(占据)位素餐衣冠(穿衣服戴帽子)禽兽当头棒(用棒子打)喝不蔓(蔓延)不枝(分枝)兵不血(沾上血)刃不毛(生长植物)之地裹足不前(前进) 酒(装酒)囊饭(盛饭)袋一鼓(击鼓)作气栉(梳头发)风沐雨不胫(长着小腿)而走先礼(讲礼貌)后兵(动武) 不翼(长着翅膀)而飞不情(近乎人情)之请春风风(吹,比喻教化)人十年树(种植)木,百年树(培养)人2.名词用作状语白驹过隙(像白驹)蚕(像蚕)食鲸(像鲸)吞车载斗量(用车)(用斗)虎踞龙盘(像老虎)(向长龙)江河日下(一天天)鳞次栉比(像鱼鳞)(像梳子齿)龙飞凤舞(像龙)(像凤)犬牙交错(像犬牙)风餐露宿(在风中)(在露水中)斗折蛇行——斗、蛇: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分别作“折”“行”的状语,表动作行为的状态。
成语中的文言知识
成语中的文言知识一、古今异义1.短兵相接:兵———古义:兵器;今义:战士。
2.破涕为笑:涕———古义:泪;今义:鼻涕。
3.走马观花: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4.赴汤蹈火:汤———古义:开水;今义:煮东西的汁水。
5.身体力行:身体———古义:亲身经验;今义:人体。
6.形容枯槁:形容———古义:身体和面容;今义:描述。
7.大家闺秀:大家———古义:富贵人家:今义:所有的人;著名的专家。
8.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
9.学而不厌:厌————古义:满足;今义:讨厌。
10.爱莫能助:爱———古义:同情;怜惜。
今义:喜爱热爱。
11.奔走相告:走———古义:跑;今义:步行、行走。
12.不假思索:假———古义:凭借、依靠;今义:与“真”相对。
13不速之客:速———古义:招致,引伸为邀请;今义:迅速。
1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15.赴汤蹈火:汤———古义:热水、开水;今义:煮东西的汁液。
16.吊民伐罪:吊———古义:慰问;今义:悬挂。
二、通假字1.被发文身被通披2.厉兵袜马厉通砺3.一暴十寒暴通曝4.拨乱反正反5.厝火积薪厝通措6.一唱百和唱通倡7.春华秋实华通花8.信口开河河通合9.图穷匕见见通现10.拨乱反正反通返11.排沙简金简通拣12.厉兵秣马厉通励13.一暴十寒暴通曝14.受益匪浅匪通非15.厝火积薪厝通措三、虚词用法1.“之”的用法。
(1)无稽之谈:助词,的。
(2)等闲视之:代词,它。
(3)之死靡它:动词,到。
(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助词,无意义。
(5)不此之图: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以”的用法。
(1)以貌取人:介词,凭。
(2)拭目以待:连词,而。
(3)自以为是:动词,认为。
(4)物以类聚:介词,按照。
(5)以理服人:介词,用。
(6)以辞害意:介词,因为。
3.“而”的用法。
(1)向隅而泣:连词,表承接。
(2)侃侃而谈:助词,地。
巧借成语学习文言语法
巧借成语学习文言语法本文主要谈巧用成语学习文言文语法。
关于熟练运用成语学习文言文,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很多不理解的问题,比如如何熟练地用文言文说。
今天小樱就来说说巧用成语学习文言文。
1、名词作状语“狼奔豕突”中“狼”意为像狼一样,“豕”意为像猪一样,都用来修饰“奔”和“突”分别做他们的状语。
“狼奔豕突”的意思就是:如狼那样奔跑,像猪那样乱闯,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闯。
“江河日下”中的“日”则作“一天一天地”、“每日”解。
类似这样名词作状语的成语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蜂拥而至”、“川流不息”、“蚕食鲸吞”、“南征北战”、“成败论人”、“不可理喻”、“草行露宿”等等。
2、名词作动词“春华秋实”中的“华”和“实”分别作“开花”和“结果实”解。
“南辕北辙”中的“辕”和“辙”也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是说: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类似这样名词作动词的成语还有:“衣锦还乡”、“百年树人”、“一目十行”、“报仇雪恨”、“沐猴而冠”、“莫名其妙”。
3、使动用法“完璧归赵”中的“完”是“使……完整”的意思。
“生死肉骨”可译为“使死人复活,使白骨长肉”。
“兵不血刃”是“使兵器沾血”的意思。
“积羽沉舟”说的是:羽毛虽小,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
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类似这样使动用法的成语还有:“祸国殃民”、“沉鱼落燕”、“来之不易”、“敬而远之”、“既来之,则安之”、“平易近人”、“息事宁人”、“去伪存真”、“大快人心”、“赏心悦目”、“丰衣足食”、“富国强兵”、“精兵简政”等。
4、意动用法“不耻下问”讲的是“不向学问比自己差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草菅人命”就是“以人命为草菅”,“厚今薄古”译为“以今为厚、以古为薄”。
类似这样意动用法的成语还有:“鱼肉百姓”、“不远万里”、“幕天席地”、“是古非今”。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成语中的文言文知识(通假字+古今异义+兼词+省略句式+倒装句式+词类活用)
中考语文成语文言文知识一、通假字图穷匕见(现) 一暴十寒(曝) 再接再厉(砺) 信口开河(合) 要宠招祸(邀) 云集景从(影) 知不作愚(智) 列土分疆(裂) 流言蜚语(飞) 信而有征(证) 博闻强识(志) 厝火积薪(措)衣不重采(彩) 殊涂同归(途)暴内陵外(凌) 疾恶如仇(嫉)毋庸讳言(用) 无动于中(衷)焚林而田(畋) 胆战心惊(颤)拨乱反正(返)二、古今异义(1)看似一个双音节词而实为两个单音节词。
如:曾经沧海(曾:曾经; 经:经历)言过其实(其:他的; 实:实际)提纲挈领(提:举起; 纲:纲绳)身体力行(身:亲身; 体:体验)求全责备(责:要求; 备:齐全) 十年树木(树:培植; 木:树木)消息盈虚(消:消失; 息:滋生)海阔天空(天空:像天一样空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可以; 以:表凭借) (2)虽是双音节词,但古今意义大不相同。
如: 奉行故事(先例) 慷慨激昂(情绪激昂)便宜行事(方便) 贻笑大方(见识广博的人)三、兼词付诸东流(诸:之于)居心叵测(叵:不可)心不在焉(焉:于此)四、省略句式①省略宾语。
如:引(之)以为戒述(之)而不作②省略谓语。
如:一字(值)千金一言(重)九鼎再(鼓)衰三(鼓)竭③省略介词“于”。
如:运筹( )帷幄付之( )一炬置之( )度外祸起( )萧墙防患( )未然鹤立( )鸡群五、倒装句式①宾语前置。
如:时不我待(时不待我) 人莫予毒(人莫毒予)何去何从(去何从何)唯利是图(图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毛将附焉)介宾短语的宾语前置。
如:夜以继日(以夜继日)德以报怨(以德报怨)文以载道(以文载道) 一以当十(以一当十)②介宾短语后置。
如:绳之以法相濡以沫嗤之以鼻持之以恒掉以轻心无济了事重于泰山1六、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①活用为一般动词。
如:有口皆碑不毛之地不翼而飞不蔓不枝口蜜腹剑衣锦还乡无所事事先礼后兵春华秋实朝秦暮楚粉墨登场苗而不秀月晕而风春风风人一鼓作气沐猴而冠②使动用法。
常见容易误用成语中的文言知识
常见容易误用成语中的文言知识同学们都喜欢积累成语,并且有意识地将成语运用到日常的口语交流中,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确实既简洁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又使自己的语言增加了文采,可是我们经常发现,同学们将成语或者褒贬用错,或者X围用错,甚至望文生义,结果闹出了一些笑话。
究其根源,还是同学们没有掌握成语的正确意义。
可是,需要记忆的成语有千条之多,怎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拟为同学们点拨一点学习思路,提供一些知识信息。
这就是将常见容易误用成语同文言知识串联起来。
其实,学习在于触类旁通、融会贯通,语文各知识点之间都有其勾通之处,如果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将几个知识点勾连起来,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迎刃而解之效。
一、成语中的文言实词教学大纲要求同学们学习文言文要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这些实词好多都能在常见容易误用的成语中找到,这个实词意义弄清了,整个成语的意义也就清楚了。
安:安(安闲)步当车安(安心)土重迁当:安步当(当作)车大而无当(适合)当(当前)务之急首当(承受)其冲螳臂当(dāng)(阻挡)车负:不负(辜负)众望归:宾至如归(回家)久假不归(归还)假:久假(借用)不归间:间(jiān)(空间)不容发(fà)及:爱屋及(到)乌城门失火,殃及(到)池鱼过犹不及(比得上)即:不即(接近)不离迁:见异思迁(改变)安土重迁(迁移)是:各行其是(正确)马首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瞻速:不速(邀请)之客谢:敬谢(推辞)不敏易:不易(更改)之论行:各行(执行)其是致:格物致(得到)知知:格(推究)物致(求得)知(知识)二、成语中的文言虚词教学大纲要求同学们学习文言文要掌握18个文言虚词,这些虚词绝大多数也能从常见容易误用的成语中找到,这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弄清楚了,成语的意义也就容易理解了。
而:哀而不伤(连词,表转折,却)不胫而走(连词,表承接,就)侧目而视(连词,表修饰)侃侃而谈(连词,表修饰)具体而微(连词,表并列)引而不发(连词,表转折,却)何:百身何赎(疑问代词,怎么)乎:瞠乎其后(介词,相当于“于”,在)不亦乐乎(疑问语气词,吗)其:独善其身(代词,他的)三缄(jiān)其口(代词,他的)若:洞若观火(动词,像)所:无所不为(代词,……的事)无所不用其极(代词,……的事)无所不至(代词,……的地方)为:不以为然(以为,动词,认为)不足为训(动词,作为)人满为患(动词,是)为虎作伥(介词,替)以:不以为意(介词,把)道路以目(介词,用)相濡以沫(介词,用)以邻为壑(介词,把)因:陈陈相因(动词,沿袭)因人成事(介词,凭,靠)因噎废食(连词,因为)于:毕其功于一役(介词,在)人浮于事(介词,在)望其项背(代词,他)与:休戚与共(动词,给予)虚与委蛇(wēi yí)(连词,和)者:始作俑者(代词,……的人)之:安之若素(代词,代人或事)不刊之论(助词,的)城下之盟(助词,的)甘之如饴(yí)(代词,它)趋之若鹜(代词,它)三、成语中的词类活用文言文中存在的几种词类活用现象同样存在于成语中,将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同常见容易误用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勾连起来,在学习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高中语文成语常考及解释 高中语文的成语典故及解释
高中语文成语常考及解释高中语文的成语典故及解释(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职场文书、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workplace docu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语文成语常考及解释高中语文的成语典故及解释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
【高中语文】成语中的文言现象
【高中语文】成语中的文言现象成语是人们常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有的成语意思好理解,有的成语则必须弄清楚其来源及其文言知识才能理解,因为许多成语是从古籍文献中发展而来的。
一、文字1.古今异义虽然现代汉语对一些习语中的个别字(词)解释得很流畅,但它们与习语的本义相反。
要理解原意,我们需要理解它的古老含义。
例如,“看花”中的“走”意味着“跑啊跑”,而不是“走”。
类似的例子有:①赴汤蹈火“汤”是“热水”而非“菜汤”② 非常感谢。
眼泪是眼泪,不是鼻涕③具体而微“具体”是“形体具备”而非“详细清楚”2.灵活使用词语每个词都有固定的词性,但在文言文中有时甲类词可用作乙类词,这就是词的活用。
这在成语中也大量存在。
具体来说,又分:(1)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中,除某些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外,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成语中有时名词直接加在动词前作状语中,主要有:I.使用名词所代表的事物作为隐喻来表达行动和行为的方式,例如:①风起云涌像大风刮起,像乌云涌起;比喻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② 风像风一样流动,云像云一样漂浮;这是亲友分离的隐喻③风驰电掣像风奔驰,如电急闪,形容行动迅速,一闪而过④ 豺狼和豺狼一样凶猛;与贪婪和残忍相比⑤不甘雌伏雌伏:象雌鸟伏在那儿不动;比喻不甘无所作为二、使用名词来表示动作发生的地方,例如:①道听途说在路上听来的传说,指不可靠的传闻。
② 当你在路上遇到一个人时,你只能用眼睛看着他,不敢说话;这是统治者专制的隐喻。
③池鱼笼鸟在池中之鱼,在笼中之鸟;比喻失去自由的人。
三、位置名词用作状语以显示趋势,例如:①东倒西歪东倒:向东面倒。
西歪:向西面歪,指行走不稳② 北园:汽车向北行驶。
在楚国,但在北方;隐喻行为与目的和意愿背道而驰ⅳ表示工具、方法的名词作状语,如:① 装载和使用的车辆数量,以及指数数量非常大ⅴ时间名词作状语,如:① 漫长的一天是指冬至后一天的逐渐延长②日就月将日,每天有成就,每月有进步③ 日复一日,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描述的内容越来越多。
成语文言文
成语文言文
摘要:
1.成语和文言文的关系
2.成语的起源和发展
3.成语在文言文中的应用
4.学习成语和文言文的重要性
正文:
成语和文言文是密不可分的,两者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语是汉语中常用的固定短语,通常是由多个汉字组成,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韵味。
而文言文则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用于书写经典著作和官方文件,具有简洁、精炼、优美的语言特点。
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成语的来源广泛,有的出自历史故事,如“破釜沉舟”;有的出自古代诗词,如“春风得意”;还有的出自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
这些成语在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形式和意义,成为了汉语中独特的语言现象。
在文言文中,成语的应用十分广泛。
许多文言文著作中都充满了成语,这些成语不仅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还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
例如,《论语》中的“温故知新”、“见贤思齐”等成语,都体现了孔子的智慧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学习成语和文言文对于我们了解中华文化和提高汉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成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哲学、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
好地理解中华文化。
而文言文则是汉语的精髓所在,学习文言文可以提高我们的汉语水平和文化素养。
总之,成语和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珍视并努力学习和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虚词用法。
如:
1. 之的用法。
(1)无稽之谈:助词,的。
(2)等闲视之:代词,它。
(3)之死靡它:动词,到。
(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助词,无意义。
(5)不此之图: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 以的用法。
(1)以貌取人:介词,凭。
(2)拭目以待:连词,而。
(3)自以为是:动词,认为。
(4)物以类聚:介词,按照。
(5)以理服人:介词,用。
(6)以辞害意:介词,因为。
3. 而的用法。
(1)向隅而泣:连词,表承接。
(2)侃侃而谈:助词,地。
(3)鼎足而立:连词,表修饰。
(4)乐而忘返:连词,表原因。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连词,如果,表假设。
(6)博而不精:连词,却,表转折。
(7)述而不作:连词,表并列。
二、通假字。
如:
1.被发文身被通披
2.厉兵袜马厉通砺
3.一暴十寒暴通曝
4.拨乱反正反通返
5.厝火积薪厝通措
6.一唱百和唱通倡
三、古今异义。
如:
1.短兵相接:兵——古义:兵器;今义:战士。
2.破涕为笑:涕——古义:泪;今义:鼻涕。
3.走马观花: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4.赴汤蹈火:汤一一古义:开水;今义:煮东西的汁水。
5.身体力行:身体一一古义:亲身经验;今义:人体。
6.形容枯搞:形容——古义:身体和面容;今义:描述。
7.大家闺秀:大家——古义:富贵人家:今义:所有的人。
8.阡陌交通:交通一一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
四、文言固定结构。
如:
1为我所用:为所,表被动。
2.其奈我何:奈何,对怎么样。
3.不知所措:处置的办法。
4.所向披靡:(力量)达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