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讲解 (69)

合集下载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教材知识点整理(更新至第12章)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教材知识点整理(更新至第12章)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一)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劳动力的支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2.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①未经加工的自然物3.劳动对象②经过加工的物质资料(原材料)(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力的构成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生产起决定作用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方式、数量和性质2.生产关系分配桥梁和纽带,重要影响(交换)消费最终目的和动力私有制(奴隶、封建、资本主义)3.经济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公有制(原始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发展变化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5.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其“经济基础”;其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即为“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一)社会经济制度1.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最基本的经济基础。

2.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起着决定性作用3.在社会形态进化中,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二)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五个阶段1.原始社会制度2.奴隶社会制度3.封建社会制度4.资本主义社会制度5.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一)自然经济最基本经济特征是“自给自足”(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①社会分工(一般基础)1.前提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2.根本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四、市场与市场体系(一)市场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商品市场(二)市场体系要素市场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2.经济联系功能(三)完善的市场体系的功能 3.经济利益关系调整4.信息产生和传递5.社会评价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一、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1.使用价值商品的自然属性2.价值 商品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

2023年最新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整理

2023年最新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整理

2023年最新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整理简介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社科学科,对于经济师而言,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2023年最新初级经济师考试中的经济基础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需求与供给1.需求的概念与分类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数量。

根据需求的性质和作用,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独立需求:指消费者独立决定需求的数量。

•衍生需求:指某种商品的需求取决于其他产品的需求。

•替代需求:指某种商品的需求与其他产品具有可替代关系。

•互补需求:指某种商品的需求与其他产品具有互补关系。

2.供给的概念与分类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卖者愿意出售的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数量。

根据供给的性质和作用,供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独立供给:指卖者独立决定供给的数量。

•衍生供给:指某种商品的供给取决于其他产品的供给。

•替代供给:指某种商品的供给与其他产品具有可替代关系。

•互补供给:指某种商品的供给与其他产品具有互补关系。

3.需求与供给的关系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它们的关系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当需求增加,供给不变时,价格会上涨,数量也会增加;当需求减少,供给不变时,价格会下降,数量也会减少。

二、市场与价格1.市场的概念与种类市场是指买卖商品和服务的地方或网络,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有大量卖家和买家,产品具有同质性,没有任何市场力量能够影响价格。

•垄断市场:市场上只有一个卖家,可以通过控制供给来影响价格。

•寡头垄断市场:市场上有少数几个大企业垄断市场,他们可以通过协议或竞争来影响价格。

•寡头竞争市场:市场上有少数几个大企业,他们之间进行竞争,但市场上仍有不少中小企业。

2.价格的决定因素价格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生产成本:供给的价格与生产成本相关,当生产成本上升,供给的价格也会上升。

•需求变化:需求的变化也会影响价格,当需求增加时,价格上升;当需求减少时,价格下降。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速记知识点汇总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速记知识点汇总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速记知识点汇总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人的劳动(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资料(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

3.社会经济制度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

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4.市场体系的基本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功能;经济联系功能;经济利益关系调整功能;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社会评价功能: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

5,商品经济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市场经济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6.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成为商品。

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7.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交换媒介)、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延期支付,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世界货币。

8.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

垄断组织主要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利润。

9.党的十八大对于形成和落实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作出的新部署:必须健全初次分配制度和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必须在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上强化政府责任;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方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10.财产所有权是所有者的权益,即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

2024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精选.pdf

2024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精选.pdf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点精选考点一: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1.市场配置方式:是指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它可以使企业和市场发生直接联系,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在竞争中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市场经济。

2.计划配置方式:是指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及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计划经济。

(二)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1.经济体制的概念: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经济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

2.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经济制度决定了经济体制的特点,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注意】实行同一经济制度的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实行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可以采取相同的经济体制。

3.一国选择经济体制应遵循的原则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依据,经济制度的性质规定着经济体制模式的社会经济本质,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制约着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及调控方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各种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注意】不论一国选择哪种方式,都离不开本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发展目标。

考点二:我国涉外经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必须有利于拉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2.必须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的总体平衡,为我国实现社会商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创造有利条件。

3.必须有利于带动国内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增强国际竞争力。

4.必须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保证国家经济安全。

5.必须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点汇总

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点汇总

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点汇总
1.供求关系: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价格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供小于求时,价格上升。

2.货币价值:货币是一种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货币的价值取决于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通货供应量过多,而需求不足,导致货币贬值,价格上涨。

4.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一种经济波动,包括经济增长、繁荣、衰退和萎缩等阶段,通常周期为5-10年。

5.税收原理:税收是一种政府收取的财政收入,主要目的是用于国家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事业,税收原则包括公正性、简便性、效率性和可行性。

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包括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问题。

7.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包括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等概念。

8.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支来影响经济运行,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9.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包括紧缩性货币政策和宽松性货币政策。

10.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本文将对初级经济师考试中的经济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

这些知识点是考生须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顺利通过考试至关重要。

1. 经济学基本概念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无限欲望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基本概念:- 供给与需求: 描述市场中商品和服务的关系。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市场上的价格会根据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来确定。

- 机会成本: 指放弃某种选择而选择另一种选择所付出的成本。

当资源有限时,选择一种方案必然会放弃其他方案。

- 边际效益: 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益或成本。

边际效益的理论可以用来决定最优决策。

2.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运行和发展趋势。

以下是一些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知识点:- 国内生产总值(GDP):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是评估一个国家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过剩导致物价上升的现象,而通货紧缩则是指货币供应不足导致物价下降的现象。

- 失业率: 衡量就业人口中没有工作的比例。

失业率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和劳动力市场表现的重要指标。

3.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决策、市场交易和资源配置等经济行为的细节。

以下是一些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知识点:- 边际效用理论: 个体在消费决策中,会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来选择最优消费组合。

- 市场结构: 描述市场中不同卖方和买方的数量和性质,包括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竞争等不同的市场结构。

- 弹性: 衡量市场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是衡量市场反应程度的重要指标。

以上就是初级经济师考试中的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点汇总

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点汇总

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点汇总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由市场机制调节经济行为;计划经济是指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通过计划和指令调节经济行为。

2.需求与供给的概念及其关系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愿意销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当需求增加,供给不变时,价格和数量都会上涨。

3.弹性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弹性是指某一经济变量对于另一经济变量变化的敏感程度。

常见的弹性有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计算价格弹性可以采用ΔQ/ΔP×P/Q的公式,其中ΔQ表示数量变化量,ΔP表示价格变化量,P表示价格,Q表示数量。

4.成本的分类及其计算方法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因生产量变化而改变的费用,如租金、人工等;变动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会随着生产量的变化而改变的费用,如原材料、能源等。

计算总成本可以采用固定成本加上变动成本的方式。

5.市场结构及其特点市场结构指市场上的企业数量、产品差异和市场进入与退出的难易程度等特征。

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不同,对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影响也不同。

6.货币的职能及其影响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对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货币的供给量、流通速度和需求决定了货币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如通货膨胀、利率水平等。

7.国民经济核算及其指标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和分析的过程。

常用的国民经济核算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8.供给侧改革的意义及措施供给侧改革是指通过改革供给方面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改革的措施包括减税降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创新能力等。

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重要考点汇总

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重要考点汇总

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重要考点汇总(一)经济诉讼法律制度经济诉讼法律制度考试内容和目的:本章的内容较多,教材共分为七小节来介绍。

依次介绍了经济诉讼概述、第一审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执行程序。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经济诉讼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以提高考生应用经济诉讼法律制度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

2004年考试试卷本章考查了4道单选题和2道多选题;2005年考查了1道单选和2道多选。

本章是考试的重点,在历年考题中分值较多,主要考查考生对法条的准确记忆和灵活运用,难点主要在人民法院对经济案件的管辖,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以及执行程序的整体把握和其中重点法条的准确记忆。

需要掌握的内容:1.人民法院对经济案件的地域管辖、级别管辖以及专属管辖等内容2.上诉和两审终审制的含义3.对上诉案件的处理方式4.对支付令提出异议的条件和程序5.公示催告程序适用的范围6.申请公示催告的条件7.权利申报的条件和内容8.申请执行的条件9.执行中止和终结的适用条件需要熟悉的内容:1.经济诉讼的概念2.起诉和受理的条件和程序3.开庭的程序4.第二审的程序5.提起审批监督程序的条件和途径6.督促程序的概念7.申请支付令的条件8.支付令生效的条件和效力需要了解的内容:1.经济审判机关及其审理经济纠纷案件的范围2.审判庭的组成方式3.简易程序的概念、适用范围及特点4.第二审程序的概念5.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6.公示催告程序的概念、公示催告公告的内容7.解除判决的概念和意义8.执行程序的概念、执行措施的种类重点难点及典型例题分析:(一)经济诉讼概述1.熟悉经济诉讼的概念经济诉讼是指审判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参加下,以审理、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经济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2.了解经济审判机关及其审理经济纠纷案件的范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均设立了审理经济纠纷的审判庭,受理经济纠纷案件;还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等专门法院也受理一定范围内的经济纠纷案件。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教材知识点整理(更新至第12章)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教材知识点整理(更新至第12章)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教材知识点整理(更新至第12章)-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一)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劳动力的支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2.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①未经加工的自然物3.劳动对象②经过加工的物质资料(原材料)(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有一定生产经验、将劳动技能和客户知识的劳动者)1.生产力的构成注:生产工具地位重要,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生产起决定作用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方式、数量和性质2.生产关系分配桥梁和纽带,重要影响(交换)消费最终目的和动力私有制(奴隶、封建、资本主义)3.经济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公有制(原始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发展变化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5.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其“经济基础”;其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即为“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一)社会经济制度1.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最基本的经济基础。

2.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起着决定性作用3.在社会形态进化中,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二)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五个阶段1.原始社会制度2.奴隶社会制度3.封建社会制度4.资本主义社会制度5.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一)自然经济最基本经济特征是“自给自足”(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①社会分工(一般基础)1.前提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2.根本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一)物质资料生产考试内容:了解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必备的基本要素。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1.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它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

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例题1·多选题】(2008年)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文化条件B.人的劳动C.生产关系D.劳动资料E.劳动对象[答案]BDE【例题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资料的是( )。

A.原料B.辅助材料C.燃料D.生产工具[答案]D(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考试内容:熟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过程,熟悉社会生产关系及其主要类型。

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注意劳动对象不能构成生产力的因素。

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

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历史上的社会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社会主义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

初级经济师各章考点汇总

初级经济师各章考点汇总

第一部分政治经济学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考点1:物质资料生产1.定义: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物质资料生产必备的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2)劳动资料: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3)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如原始森林的树木、矿石、棉花、钢铁。

考点2:社会基本矛盾1.生产力变革:(1)定义: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2)两大要素:人(劳动者)和物。

(3)主要标志:生产工具的变革.2.生产关系的变革(又称社会生产关系):(1)社会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2)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未来共产主义社会(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4)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可以概括为: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变革———-上层建筑变革考点3: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1)社会经济制度: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

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3)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考点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和实质:生产相对过剩.(3)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1〉造成生产力极大破坏和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2〉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制性的暂时调节.考点5: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

初级经济师_经济基础知识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一)物质资料生产考试内容: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必备的要素.概念: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1。

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它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

2。

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3.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考试内容:社会生产关系及其主要类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过程。

1。

生产力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

概念: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劳动对象不能构成生产力的因素。

2。

生产关系概念: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

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提示:人和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人和人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考试内容: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及发展的基本过程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形态.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条件:(1)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处于简单商品经济阶段,简单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社会主义仍需要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四、市场与市场体系考试内容: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基本概念,市场体系所具有的基本功能。

初级经济师知识要点

初级经济师知识要点

初级经济师知识要点
初级经济师是一种相对较低层次的经济职业,通常需要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领域有一定的了解。

以下是初级经济师可能需要掌握的一些知识要点:
1. 经济学基础:
微观经济学:了解市场供求、价格机制、弹性、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等基本微观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对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机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有一定了解。

2. 市场和价格:
理解不同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占、完全竞争等。

掌握价格形成机制,包括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概念。

3. 国际贸易:
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包括comparative advantage(比较优势)理论。

熟悉关税、贸易壁垒和贸易协定等国际贸易政策。

4. 货币和银行:
了解货币的功能、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

熟悉银行体系的组织结构和作用。

5. 劳动经济学:
了解劳动市场的基本原理,包括工资决定因素、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等。

6. 发展经济学:
理解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经济增长、贫困、不平等等问题。

7. 公共经济学:
了解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包括税收、支出、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等概念。

8. 统计学基础:
具备基本的统计学知识,能够理解和分析相关的经济数据。

这些知识点是初级经济师可能需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实际要求可能根据国家、地区和雇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具体的要求可以参考招聘公告或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的考纲。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在经济师的考试中,经济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初级经济师,掌握经济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大家梳理经济基础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一、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某些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经济增长、就业、价格稳定等目标。

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两种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是通过调节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而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

二、市场需求和供给市场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中两个最基本的因素。

市场需求是指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而供给则是指生产者提供某种产品的数量和价格。

市场均衡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价格也达到均衡水平。

三、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的竞争程度和垄断程度。

根据市场结构,可以将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四种类型。

不同类型市场的竞争程度和价格形成机制都有所不同。

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则是指一个国家经济整体的进步,包括经济结构、社会制度、科技水平等多个方面的改善。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但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经济发展。

五、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是经济基础知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是两个最基本的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不同国家在生产同一种产品时,会存在效率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要素禀赋理论则认为,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生产要素,这种要素禀赋的差异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六、国际金融国际金融是经济基础知识中与国际贸易紧密相关的一部分。

在国际贸易中,货币的兑换和支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国际金融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汇率变动、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

总之,经济基础知识是初级经济师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023年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

2023年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

2023年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 每题1分, 每题旳各选项中, 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旳环节是()。

A.消费B.互换C.分派D.生产参照答案: D【答案解析】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旳, 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旳生产和分派、互换、消费等关系旳总和。

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旳环节。

【试题点评】本题考察社会生产关系。

参见教材P152.辨他人类历史上不一样社会形态旳主线标志是()。

A.社会文明水平B.社会经济制度C.市场发达程度D.科技发展水平参照答案: B【答案解析】社会经济制度是辨他人类历史上不一样社会形态旳主线标志。

【试题点评】本题考察。

参见教材P173.有关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旳说法, 对旳旳是()。

A.使用价值是价值旳物质承担者B.只要具有使用价值就能成为商品C.使用价值是商品旳社会属性D.消费者购置某种商品是为了获得该商品旳价值参照答案: A【答案解析】具有使用价值旳物品不一定是商品, 因此选项B错误。

价值是商品旳社会属性, 因此选项C错误。

消费者购置某种商品是为了获得该商品旳使用价值, 因此选项D 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考察商品旳价值和使用价值。

参见教材P234.在剩余价值产生过程中, 货币转化为资本旳前提是()。

A.货币旳作用得到公认B.货币流通速度加紧C.资本家掌握充足旳货币D.劳动力成为商品参照答案: D【答案解析】在剩余价值产生过程中,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旳前提。

【试题点评】本题考察货币转化为资本。

参见教材P305.在剩余价值产生和转化过程中伴随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商品价值也转化为()。

A.生产价格B.互换价值C.理论价格D.边际收益参照答案: A【答案解析】伴随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商品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试题点评】本题考察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参见教材P32。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旳实质是()。

初级经济师各章考点汇总(可编辑修改word版)

初级经济师各章考点汇总(可编辑修改word版)

考点1:物质资料生产第一部分政治经济学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1.定义: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物质资料生产必备的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2)劳动资料: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如原始森林的树木、矿石、棉花、钢铁。

考点2:社会基本矛盾1.生产力变革:(1)定义: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2)两大要素:人(劳动者)和物。

(3)主要标志:生产工具的变革。

2.生产关系的变革(又称社会生产关系):(1)社会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2)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未来共产主义社会(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4)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可以概括为: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变革————上层建筑变革考点3: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1)社会经济制度: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

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3)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考点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和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2023-2024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考点大全笔记

2023-2024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考点大全笔记

2023-2024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考点大全笔记1、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标价方法被称为()。

A.直接标价法B.间接标价法C.美元标价法D.双向标价法【答案】 B2、下列各项中,表明课税对象的持有人负有纳税义务,但不需要缴纳税款的税率是( )。

A.名义税率B.实际税率C.零税率D.边际税率【答案】 C3、下列计量尺度中,计量所形成的数据表现为类别但不区分顺序的是()A.定类尺度B.定比尺度C.定距尺度D.定序尺度【答案】 A4、(2016年真题)主要依靠增加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来增加社会产品产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称为()A.集约型增长B.资本积累型增长C.粗放型增长D.劳动密集型增长【答案】 C5、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

A.可靠性B.明晰性C.及时性D.重要性【答案】 A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下列法律原则中,不属于行政许可法基本原则的是()。

A.法定原则B.信赖保护原则C.过错责任原则D.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答案】 C7、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这体现了()原则的要求。

A.重要性B.谨慎性C.实质重于形式D.可靠性【答案】 C8、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 )。

A.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B.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C.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D.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50%【答案】 B9、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发行公债的最初目的是()。

A.用于弥补财政赤字B.用于固定资产投资C.用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D.用于公共消费【答案】 A10、材料入库时填制的入库单属于()A.记账凭证B.原始凭证C.账簿D.转账凭证【答案】 B11、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

A.经济增长率B.物价指数C.国内生产总值【答案】 C12、市场中介组织在为市场主体及其交易活动提供服务的同时,还()。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社会经济制度是指一种社会组织形态,即在一定历史时期中,经济关系的总和和存在形式。

在人类历史上,经济制度一直在演化和变革,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开始,一直到现代市场经济,这一演化过程中,每一种经济制度都有其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性质。

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历史时期,这个社会没有私有财产制度,生产资料是共有的,人们通过劳动创造出的产品和物资也是公共财产。

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类生产和社会生活处于一个自然且紧密相连的状态,政治和经济一体化,人们的幸福都取决于大家的共同劳动和贡献。

随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发展进步,原始共产主义社会逐渐演化为奴隶制度。

奴隶制度是在原始共产主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社会制度。

在奴隶制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是基于剥削的,奴隶是生产资料,而奴隶主则是劳动者。

因此,生产和利润是奴隶主的专利,而奴隶则处于无权无助的地位。

随着奴隶制社会的逐渐衰落,封建制度出现了。

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的一个历史时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时期是欧洲的中世纪时期。

在封建制度中,土地是生产资料,贵族和主教们是地主,而农民则是劳动者。

在这种制度下,生产关系的主要特点是农民不断被剥削,而土地所有权和政治权力被寡头和教会掌握。

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化是在工业化时期开始发生的。

在这个历史时期,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是以个人私有财产和自由市场交换为基础的。

生产资料归属于私人,生产和利润的决定权掌握在资本家手中,而工人则是出卖自己劳动力的契约劳动关系。

如今,尽管资本主义仍然是世界上最普遍的经济制度,但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平等和剥削导致了各种社会矛盾和政治动荡。

因此,在某些国家,一些科学家和政治家考虑如何向更公平、更公正的社会经济制度转变,例如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等。

总之,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化,社会经济制度也在不断的变革和演化,直到现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财政——第九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最近五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知识点一】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1.(2016年)首次提出公共物品概念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保罗·萨缪尔森D.理查德·马斯格雷夫『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公共物品的这一定义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首次提出来的。

2.(2011年)“纯公共物品”的特征有()。

A.生产上的竞争性B.生产上的排他性C.消费上的非竞争性D.消费上的非排他性E.生产上的不可分割性『正确答案』C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纯公共物品的特征。

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纯公共物品”的特征。

3.(2014年)纯公共物品消费的非竞争性特征表现为()。

A.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等于零B.需付费使用C.可免费使用D.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大于零『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纯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特征。

非竞争性是指某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增加任何额外成本,也就是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

4.(2012年)下列物品或服务中,属于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的有()。

A.国防B.苹果C.洗牙D.电动车E.公共图书馆『正确答案』A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物品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

国防和公共图书馆是大家都在享受的消费。

5.(2016年)关于公共物品及其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消费的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派生特征B.消费的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C.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增长了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D.消费的非排他性是指增长了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不为零『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是指,某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增加任何额外成本,也就是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

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是主要特征,非排他性是派生特征。

6.(2014年)公共物品需求表达方式中,个人通过政治机制显示公共物品需求的方法包括()。

A.通过公民公投方式,表达个人对公共物品的偏好B.集资自行生产公共物品C.通过市场购买产品来替代公共物品D.迁移至私人物品供给水平更合意的区域生活E.参与投票,选举能代表选民的政治家执政,间接表达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正确答案』A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政治机制显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具体讲就是,人们通过事先同意的某种投票程序选择他们所倾向的公共收入和支出方案,或通过投票给他们认为能够代表其利益的政治家和官僚,间接地表达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7.(2012年)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特征,理性的个人在消费时倾向于他人付费而坐享其成。

这种现象称为()。

A.消费拥挤B.逆向选择C.生产者付费D.免费搭车『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免费搭车”的概念。

由于公共物品存在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理性的个人倾向于由他人付费,而自己坐享其成,这就是“免费搭车”。

8.(2013年)传统的公共物品理论认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是()。

A.私人企业B.居民家庭C.政府D.慈善机构『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物品的融资。

由传统的公共物品理论引申出来的结论是,政府应作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以强制税收的形式为公共物品融资。

9.(2016年)关于公共物品生产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有()。

A.政府生产和合同外包是两种类型的生产方式B.在合同外包中,私人签约者可能是营利性机构C.在合同外包中,私人签约者可能是非营利性机构D.政府生产是公共物品提供私有化的表现E.合同外包是公共物品提供私有化的表现『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物品的生产。

合同外包是公共物品提供私有化的表现,D的说法有误。

政府生产和合同外包是两种典型的公共物品生产方式。

在合同外包中,私人签约者可能是营利性机构,也可能是非营利性机构,不论其性质如何,合同外包都是公共服务提供私有化的表现。

10.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包括()。

A.公共物品生产的地理位置B.公共物品的受益分配制度C.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D.公共物品供给的融资制度E.公共物品供给的生产制度『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

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包括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融资、生产和受益分配制度。

11.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的核心是公共物品的()。

A.决策制度B.融资制度C.生产制度D.受益分配制度『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

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即何种物品应当被公共地而不是私人地提供、提供多少。

决策问题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的核心。

【知识点二】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1.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是()。

A.市场规律B.竞争规律C.供求规律D.价值规律『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市场和市场效率。

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就是供求规律。

2.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

A.生产者的收益外溢B.生产就会出现不足C.消费就会出现不足D.生产就会出现过度『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市场失灵。

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外溢,但受损者得不到补偿,生产就会出现过度。

3.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自然垄断B.完全竞争C.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D.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E.收入分配不公平和经济波动『正确答案』AC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垄断、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平和经济波动。

【知识点三】财政的基本含义与特征1.(2009年、2008年)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满足()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A.社会个人需要B.社会公共需要C.家庭需要D.国有企业需要『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概念,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2.(2006年)财政的本质是一种以()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A.政府机关B.国家C.企业D.财政部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财政的本质是一种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3.(2009年)财政的基本特征有()。

A.弥补市场失效B.优化资源配置C.提供公平服务D.非营利性E.法治性『正确答案』AC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基本特征。

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弥补市场失效、提供公平服务、非营利性、法治性。

4.(2012年)关于财政基本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财政壮大国有经济B.财政追求市场营利C.财政弥补市场失效D.财政提供差异化服务『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基本特征。

财政的基本特征有:(1)弥补市场失效;(2)提供公平服务;(3)非市场营利性;(4)法治性。

5.(2015年)经济能力或支付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款,经济能力或支付能力强的人应该多纳税款,这体现了税收的()。

A.横向公平B.起点公平C.结果公平D.纵向公平『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基本特征。

一方面,经济能力或支付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即体现横向公平;另一方面,经济能力或支付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款,经济能力或支付能力强的人应该多纳税款,即体现了税收的纵向公平。

6.(2015年、2007年)政府预算必须经国家权力机关批准,这体现了财政的()特征。

A.法治性B.科学性C.制度性D.规范性『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基本特征。

【知识点四】财政的基本职能1.(2011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A.资源配置B.经济稳定和发展C.币值稳定D.收入分配E.国际收支平衡『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职能。

财政的三项基本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2.(2015年)财政应当在市场失灵而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领域发挥作用,这体现了财政的()职能。

A.资源配置B.宏观调控C.收入分配D.经济稳定『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基本职能。

当某些产品不能通过市场机制供应、亦不能通过社会成员自愿的非市场交易供给情况下,这时市场完全失灵,即使起作用也是低效的,此时应由政府发挥资源配置的职能。

3.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A.优化财政支出结构B.政府直接投资C.转移支付D.公共支出E.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正确答案』AB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

选项CD属于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4.(2010年)下列做法中,能够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的有()。

A.增加财政部门工作人员B.增加财政级次C.实行部门预算制度D.实行税收优惠E.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正确答案』C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的方法。

能够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的方法有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AB两项不会提高效率反而会降低。

5.(2010年)财政履行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

A.实现平均分配B.实现效益分配C.实现效率分配D.实现公平分配『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

6.(2016年)对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增加养老、教育和健康等转移性支出,体现了财政的()职能。

A.收入分配B.资源分配C.经济稳定D.宏观调控『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之一是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收入进行再分配,是将资金直接补贴给地区和个人,有明确的受益对象、受益范围和政策选择性,对改变社会分配不公的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增加对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地区的转移性支出,增加社会保障、收入保障、教育和健康等转移性支出等。

7.(2012年)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包括()。

A.优化财政支出结构B.明确市场与政府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C.加强税收调节D.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E.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1)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2)加强税收调节;(3)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4)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

8.财政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目标主要包括是()。

A.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C.经济增长D.国际收支平衡E.货币升值『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