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移民加拿大做地主靠收租过日子
深圳中产家庭移民加拿大外联最专业_加拿大家庭团聚移民_外联移民_外联出国移民_外联出国
最新!深圳中产家庭移民加拿大外联最专业深圳广东省第二大城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很高,城市建设和经济实力已逾广州,逐渐与国际化大都市接轨,是中国综合实力居第四位的特大城市。
这里作为一个适合生活的地方,有太多的大学生和社会人士回到这,或者从其他城市来到了这,当然也有不少在这上学的人留在了这里。
打算在这生活,成家立业。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有没有忽略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呢。
中国富人积增加,黄金、奢侈品在中国成为了全世界最畅销的市场,在日本、香港的抢购使得中国游客最为最有钱的金主,可以看得出中国人很多收入是很高的,中小企业的增加、4.5万的家庭月收入变成中产线。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越来越多的家庭跃升为中产阶级,也有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家庭选择出国投资置业和移民,为自己的下一代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我们正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网上各类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要想找到准确实用的信息更是难上加难,不过没关系,经过小编的收集整理,马上让您免除烦恼!经过小编千辛万苦的跋涉与探索,终于收获颇丰~在这里推荐给大家一下比较适合您的信息!加拿大New Brunswick纽宾士域省,简称“纽省或者NB省”,也有翻译成新不伦瑞克省。
由于纽省是较早在中国大陆推广省提名项目的省份,因此该项目在国内被广大的移民申请人所熟知。
近日,外联出国纽省移民又有一位G先生通过了纽省商业提名,我们一起来看看外联出国是如何帮G先生成功移民的吧。
首先,来看一下G先生申请过程:2013.08.27递交移民局2014.06.04 面试通知2015.04.01面试通过2016.10.12 省提名通过2013年,G先生找到外联出国,想移民加拿大。
经过外联移民专家的评估,当时,最适合G先生的移民项目是加拿大的纽省商业移民,这个项目资产要求低,投资少,又一步到位拿枫叶卡,性价比极高。
虽然在市场上一直在做纽省商业移民的公司很少,但是由于外联出国从事加拿大投资移民项目已有二十余年的时间,不仅精通传统的曼省、魁省、PEI(爱德华王子岛)投资移民项目,还处理国大量纽省、BCPNP、安省PNP、萨省PNP,甚至育空投资移民项目;外联出国的移民专家可以将不同项目上的经验汇总,运用到加拿大客户的移民申请中。
移民加拿大后的生活如何?老移民分享在加拿大的有料经历
移民加拿大后的生活如何?老移民分享在加拿大的有料经历我从国内移民到加拿大已有四五年的时间,一路走来,我尝遍了异国生活带给我的各种滋味。
你如果问我是享受多过困难,还是困难多过享受,我也无法准确给予答复。
但是,我觉得我的加拿大生活特别有料!对于移民加拿大,我没有犹豫和后悔过,从初来加拿大时一个人的辛酸,到适应新生活后的甘甜,再是时间一久的苦涩,最后平衡了生活后的爽辣。
其实,我要感谢生活的酸甜苦辣,是他们为我的人生点缀上各种色彩,不至于一辈子平平无奇,没有一点涟漪。
一、加拿大移民生活的“酸”对于移民加拿大的人来说,来到完全不一样的国家生活,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一个人的辛酸。
从学习工作到吃饭逛街,刚开始只有自己一个人,少了家人和朋友的陪伴。
这对于在国内从小过惯了集体生活的人而言,一开始是很难适应的。
就拿朋友来说,移民加拿大生活以后,朋友会被分成两类,国内的和国外的。
国内的朋友每次回国,封印的记忆被打开,见到国内朋友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只是随着在两个不同环境成长的我和他们之间,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当自己满怀激情的要把经历和感受说给他们的时候,反而让朋友们感到莫名其妙,虽然每次朋友都会微笑点头,但是直觉告诉自己,他们不会懂,就像自己很难理解朋友们的许多想法一样。
国外的朋友在国外的朋友就不同了。
经历相同的事情,接触相同的时间,共同语言就会多许多,然而离的越近,摩擦面也就越大。
好在虽然时不时吵到面红耳赤,几个小时以后,大家又都会回到不分你我,因为心里都明白,处一个朋友是如何宝贵的。
快乐是因为两个人的快乐,悲伤是因为两个人的悲伤。
所以,大多时候,移民国外生活后会渐渐和国内的朋友疏远,人心自知,不解释。
但也会遇到很多新的人和事,从中筛选出一些人共事、一些事来面对。
有舍有得,移民加拿大后先要学会舍弃、知道不需要什么,比知道自己要什么还要重要。
二、加拿大移民生活的“甜”移民加拿大生活的时间流逝的很快,一天三十六个小时来用都不够,因为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在一些曾经觉得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移民知识-移民到加拿大的中国人到底有多幸福? 精品
移民到加拿大的中国人,到底有多幸福?说起加拿大的好,真是有点数不过来,洁净的环境、优厚的福利、平等的交往、多元的文化……由于加拿大的好实在是好得太明显、太不能忽略了,所以移民前往往会在脑海中把加拿大和幸福划上了约等号。
那么,今天银行存款在1000加元以下的每个人都能申请到这笔钱。
单身人士可获每月500至700加元,三口之家可有1200加元左右,这些钱足够维持一个低水准生活。
如果一直没有工作,则可以永远拿下去。
提示新移民通常在头6个月内是不能领这笔钱的。
因为理论上,新移民登陆加拿大都要带一笔钱,且要能维持在加拿大6个月的生活。
医疗保健福利加拿大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政府每年拨款几十亿加元用在医疗保健福利上。
加拿大各省都提供价廉且优质的保健计划。
除牙科和眼科外,病人看医生,不用支付诊金、化验费、住院和手术等费用,只须支付处方类药费。
如果你的家庭医生认为你需要住院,甚至手术,不论手术大小,一切费用全部由医疗保险计划负责。
在住院期间,病人的伙食、药费等都不用自己支付。
提示65岁以上的老人和领取社会救济的人,其处方药大部分是免费提供的。
政府房在加拿大,为了保证低收入者也能住房,加拿大政府每年都拨款建造大批的政府房,由政府委托的专门公司管理,以极低的价格出租。
原则上任何人都可以,但它的特殊收费方式把有钱人自动排除在外。
基本收费原则是按收入的百分比交租,通常是月收入的25至30。
提示如果你的月收入只1000加元,你只需拿出250加元交房钱即可;而你住的可能是二室一厅的、三室一厅的大型公寓。
但如果你月薪为10000加元,就要拿出3000加元交租,当然是不合算了。
配偶津贴在加拿大,如果符合下列条件,就可领取配偶津贴。
这是用来额外津贴那些只靠一份高龄保障退休金为生的夫妇的1年龄60岁至65岁之间,配偶是领取高龄保障人士。
2总收入不超过规定的数额。
3在18岁之后在加拿大居住至少10年。
须按年度重新申请。
提示此项津贴可继续发放,直至你再婚或年届65岁为止;甚至配偶去世,这项津贴仍可继续发放给你。
19 世纪中国人移民加拿大原因初探
19 世纪中国人移民加拿大原因初探
吴金平
【期刊名称】《历史教学》
【年(卷),期】2001(000)012
【摘要】@@ 中国人最早移民加拿大是在19世纪50年代.那时,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弗雷塞地区发现金矿,立即吸引了世界各地渴望发财致富的的人们前来淘金,希望能从此改变自己贫穷的经济状况.中国人也不例外,已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淘金的中国人自不必说,远在中国本土的人民也跃跃欲试,纷纷前往,华侨在加拿大的生活就此开始.
【总页数】6页(P12-17)
【作者】吴金平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历史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1
【相关文献】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远东经济发展中的亚洲移民--以中国人和朝鲜人为例[J], 南慧英
2.论19世纪中国人移民美国的原因 [J], 吴悦
3.19世纪中国人移民加拿大及其影响 [J], 吴金平
4.19世纪中国人移民加拿大原因初探 [J], 吴金平;
5.19世纪的英国移民与加拿大英语 [J], 李翠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加拿大只是个美丽的梦 给国内朋友的忠告
温哥华看很多朋友关心移民的生活,想要移民。
我想之所以有这种想法都是听朋友说或是移民公司介绍吧。
所以我想把我以前写的一篇文章放到这里,让那些想移民的朋友多想想,再做决定。
移民加拿大有一段时间了,看到了许多,也听到了许多,可有一些话我实在是要说出来,说给那些想移民加拿大的同胞听,也想说给那些已经在加拿大的“同胞”听——这里我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不以为自己是中国人了。
加拿大的好,我想很多人都听说了,没来的不知道,来这里的各自有自己的判断。
今天我想说说我看到的这里的实际情况。
(也许有些片面,但是实情仅供讨论)我也是技术移民到加拿大的,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拿个国籍,然后可以自由的周游世界,其实我相信中国也会有这一天,但就我的年龄来说,也许等到那一天时我就走不动了。
因此我不是以实现发财梦而来到这里的。
我在国内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来到这里不用住很破的房子,不用打累博(LABOR)工。
所以我才有更多的时间结识一些不同种族,不同层次的朋友,了解一下这个社会,了解在这里生活的中国移民的生存状态,首先声明我不是那种什么带有心理落差来写的,因为我目前的生活没有什么落差,因为很多人一看到说加拿大不好的文章立即攻击,说什么有落差,觉得不好回国呆着之类的话。
我只能说如果你有钱在哪里感觉都不错!1,说说日常生活状态这里的新移民大多在国内都有很好的工作,很多都是带着美好的梦想全家来的,而来到后,却过起来这样的日子:住在地下室或是地上的一间房子里,当然厨房厕所是和邻居共用的。
(有点象国内两家合住一个单元),但房子质量不如国内,由于这里的房子都是木头建的,因此隔音特差,地下室的人说话,住三楼的听的很清楚,可想对于夫妻来说还谈什么生活质量?买菜是看着促销广告四处买便宜的菜;出去吃饭都要仔细算计着,因为这里去餐厅吃饭除了要给饭钱,还要给小费。
所以很多移民来了3年,还没敢出去吃过饭;都说国内车贵,这里车便宜,那要看什么车了。
在加拿大和美国打拼的那些日子
在加拿大和美国打拼的那些日子(1)刚认识秀英和建国时,我家刚移民加拿大一年多,租住在那幢本地穷人和外国移民集中的高楼大厦里。
我和丈夫为生存奋斗着,孩子在大楼内的幼儿园里适应着,朝九晚五,一切都是开始展开的状态。
一天,我在阳台上望见一家夫妻,带着两三岁的孩子在楼下花园里散步。
看着男人穿的带汉语拼音的T恤,和不常见于加拿大本地人的沧桑神情,我对丈夫说:“看,这个楼又搬来了一家中国人。
这夫妻俩怎么看着老夫少妻似的,孩子也拖着鼻涕,可怜巴巴的,八成也是像咱们一样的新移民吧。
”他们的孩子也在这大楼内的幼儿园里。
我接女儿时先认识了秀英。
秀英一见到我,就像老朋友似地说:“你就是这个大楼里姓王的吧。
幸会幸会。
我叫方秀英,老公叫陈建国。
我查住户名单,这楼里就咱们两家中国人。
我们刚搬来,有空上我家玩啊。
”那时,我知道他们已经技术移民五年了。
建国毕业后刚刚在这个小城找到工作,全家从多伦多搬来不久。
除了接送孩子搭搭话,大家还是像钟表一样上班下班忙碌着。
这所高楼大厦靠近高速公路,吵声震天,也许这就是租金便宜的原因。
我好不容易找到了另一处安静且价格能接受的地方,就要搬家了。
又见到秀英寒暄时,她不无遗憾地说:“这个小城里中国人不多,怎么刚认识你你就搬走了?什么时间上我家做客吧。
”我们交换了姓名电话住址。
此时,我觉得秀英是个爽快的人。
不久,我怀上了二女儿。
一天,在超市里遇见了建国。
他的脸色看着比以前好多了,稀疏的头发也有些亮色,正拿着张长长的纸条购物。
建国说,秀英又怀孕了,又忙工作,又害口,自己也不知道买什么好,只好“按图索骥”。
我说你们家可真是男主外女主内啊。
建国说哪里,秀英是内外都主,我除了挣钱比她多点,哪也不如她。
那时我知道,建国在一家小有名气的电脑公司里做着时髦而体面的工作:程序员。
我又知道,他们二人的收入已经达到了中产阶级的水平。
(2)一年后,我在家里拉扯几个月大的二女儿,有时带着大女儿多儿一道,去政府办的幼儿中心(Early Year Centre)玩。
两个例子说明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移民加拿大
加拿大的福利政策,加拿大的气候的生活条件一直吸引着人们,加拿大是很多国人喜欢前往移民的地方,但是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吸引着大家前往移民加拿大呢?下面天道小编就来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下,讲述大家移民加拿大的原因以及移民加拿大的心酸之路。
人物一:晓文年龄:38岁职业:房产经纪人移民方式:投资移民移民是小时候一个念想。
“我的专业是英语,从小就盼望长大后能到国外看看,就这么简单。
”2003年,晓文不少朋友都移民了。
听他们说,只要条件符合,出国不难,而移民国家首选加拿大,因为入籍门槛低、经济高度发达、高福利、易创业。
尽管平时也用Facebook聊天,但已经扎根加拿大温哥华的晓文,最喜欢的还是微信。
几乎每晚入睡前,都会分享几个小名言,倾听国内朋友的小惊喜和小抱怨,看一看国内新闻。
为什么有这样的习惯?他也说不清……从当门童还房贷到打高尔夫、玩冰球2003年移民心切的他多方打听与移民有关的一切:移民加拿大有两条路可选,一是选择人数众多的技术移民,门槛较多,申请不容易。
二是投资移民,只要钱足,就可以顺利完成移民,通过率较高。
思来想去,他锁定后者。
事实上,虽然当年晓文不算眼下的“土豪”,但凭着多年经商的财富积累,这笔钱还是拿得出。
“我用了两个月时间准备申请的移民材料,很顺利就递到移民局,没多久就收到移民局的确认号码。
”晓文坦言,那时特别期待快一点获得最终审批,隔三差五打电话询问进展。
人一旦有了明确的目标,其他的心思就淡了。
“开始办移民后,本来几年前规划好了要扩大生意经营规模的想法,不知不觉地淡了。
”晓文说,正常情况下,投资移民加拿大1~2年之内就能有信,可没想到,“时间一晃过去了两年,移民局方面还是没有任何消息,看来希望不大了,这是我当时的想法,有点心灰意冷。
”他在随后的时间里,除了继续做原有的培训学校生意,为了弥补这期间因等待移民所遭受的损失,他还曾去青岛、秦皇岛、海南投资房地产。
煎熬等来的是幸运。
2007年,晓文终于接到电话告知移民体检相关事宜,他至今还记得当时的心情。
华人在异国他乡靠什么养老
乎不可能, 但在中国却是延续数千年的传统 。对“ 幸福晚年” 的不 同理解, 文化差异、 语言障
碍, 曾使生活在加拿大的中国老人难以接受儿女将他们送人养老中心的想法。他们担心难 以适应以西方人为主的养老院生活, 而儿女心中也会总有挥之不 去的负罪感。更少愿意对 外人讲他们把老人送进养老中心之事。但儿女逐渐会西化 , 要工作 , 要有 自己的生活 , 这种
养 老 后盾 要 充足
在采访中, 老人贺湘南对记者说 , 我原先住 的那所老年公寓排 了五年才住进去, 但不能 照顾中国老人的居住习惯 , 只考虑加拿大老人喜好安静、 怕吵闹, 忽视中国老人好热闹、 怕孤
独的心理。更主要原因是太贵, 承担不起 。这位老人觉得华裔养老院围屋时要造价低 , 房租 才能低 , 普通老人才会负担得起 。据陆郎毅所知, 一些老人公寓虽为亚裔老者而办 , 收费却 太高。一间 S d 月租为 30 元 , ti uo 20 一房一厅月租为 40 20元 , 一般华裔老人负担不起。而如 今多家 华人养老 机构碰 到最头疼 的 问题也 是 : 筹钱 。
两难处境使 得适合 华人文 化背景 的华人养 老院应运 而生 。
颐康基金会重量级董事 陆郎毅 1 1 1 月 23 下午接受记者采访。3 岁赴加拿大的陆郎 8 毅, 祖上是江西婺源县远近闻名的茶庄大户。家族人利用闲置资金曾经营过多家老人院、 孤 儿院、 寡妇堂( 提供茶庄工作 ) 。 基于此 , 8 年 7月 , 17 9 当陆郎毅听说一个叫做王裕佳 ( 颐康中心创办人、 基金会主席 ) 的 医生在多伦多唐人街摆宴 10 , 0 桌 要做养老院之事, 当晚电话过去, 投落网” 自此开始 “ 自 。 她 2 年颐康董事生涯。时至今 日, 3 在基金会的共同努力下 , 颐康 中心(94年 1 月正式启 19 0 用) 成为远近闻名的华人养老院。 陆郎毅告诉记者 , 颐康现有 84名老人( 0 百岁老人约 1 余人) 每天根据老人特点与 口 0 , 味大小餐共 6 , 次 庞大的义工队伍使得老人们生活在这里感受如同在家。
北京女孩讲述移民的亲身经历
北京女孩讲述移民的亲身经历:欧洲、北美、中国的比较京港台时间:2012/5/6 !北京女孩讲述移民的亲身经历:欧洲、北美、中国的比较长登加拿大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会如此喜欢这个国家。
我,如同小说《杜拉拉升职记》里的杜拉拉,差一点没有成为80后,是个70后的尾巴。
在我入大学以后,中国的教育开始产业化,于是大学开始扩招。
我入校那年大四的毕业生还是包分配的,到我毕业的前一年,“包分配”已成了过眼黄花。
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在我大四那年,同学中的考研比例空前增加。
而我,曾一直抱着一个美国梦,由于管理类专业拿不到全额奖学金而最终放弃,转而取道公立学校学费相对低廉的欧洲了。
在法国一呆就是六年。
由于这段留学的经历所以长登加拿大前十分低调,踌躇满志,只有些许迟疑和无奈。
也因此长登初期,碰到的新移民大多会对我很快地办好手续,买车,安家,找到工作表示赞叹。
有一个移民朋友说了句让我记得很深的话:“其实你不算新移民的”。
是啊,我已经在欧洲的环境里生活了那么久,国外的生活大抵有些相似的,我怎么能算一个纯粹的新移民呢?说到长登,我是2011年6月底从北京直飞多伦多的。
06年结束法国的学业,我试图在法国本土找到工作。
那个时候海外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海归(专题)的身价在贬值,仅仅一张海外学历已经不能成为回国顺利找到好工作的保证。
我对是否要留在法国并不确定,甚至不是很想,但是没有法国工作经验就“裸身”回国,我不敢。
而找工作,首先身份就是个坎儿。
法国大约是在08年出台了外国学生毕业后可批准延长一年居留解决找工作期间身份问题的优惠政策。
而当年我毕业后学生居留即将过期,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能是又注册了一间学校,再续一年学生居留。
找工作的前提是身份合法,这一点学生居留可以解决,但是学生居留并不能用。
因为工作需要工作居留,外国人从学生居留转到工作居留需要雇佣单位交比雇佣本国人更多的税,并且要证明提供的岗位找不到合适的法国人可以胜任的条件下才可以转换成功。
移民加拿大像经历了一次人生蜕变
移民加拿大像经历了一次人生蜕变2003年,我在英国读书时,曾听一位学姐说,在国内叫surviving(生存),在英国叫living(生活)。
对于移民他乡,我想第一步要做的还是surviving。
别笑话这个surviving,按照英国学姐的说法,与国内相比,在加拿大surviving 算是平移,一点没掉价,而且此生存非彼生存。
我居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伦敦市(不是英国首都)。
挑选居住地前,我做了十足的功课。
我在北京的工作并无助于让我继续在加拿大谋生,不过这也成了我的优势,放弃工作的梦想,来点现实主义。
什么最现实呢?我把北京的房子卖了,几百万收入,换成加币也好几十万。
我安慰自己,别的没啥了,就剩下钱。
有过来人鼓励我说,你这钱足够在加拿大当富人了,举着钱往前冲吧。
听着够豪迈,但新移民去加拿大不能逞匹夫之勇。
这点钱到了多伦多和温哥华就是毛毛雨。
如果买房,等于重回房奴路。
而连锁反应是,我必须去工作。
如果找不到,就会着急、消沉,进而影响长远计划。
很多移民前辈都是因为工作难找却又跳不出这个思维模式,最后选择了回流国内。
我可不想这样,我这些钱得花在刀刃上。
于是,我的视野转向了二三线城市,并最终定格伦敦。
作为移民加拿大的新人,选择综合素质高的城市很重要。
福布斯杂志有个排名,叫affordable city(供得起的城市),这是很重要的指标。
而是否供得起便取决于房价。
伦敦2013年房子的均价是23万加币,相当于我只拿出三分之一的财富,就可以全款买下房子。
当地的教育、医疗和人口规模也要考虑。
伦敦有一所大学,商科在世界上很有名;有一所学院,专业庞杂,直指就业;而London Central高中,多年盘踞安省第一。
这对重视孩子教育的华人家长很有诱惑力。
当地的维多利亚医院是加拿大医疗研发中心之一,有很多国际交流的机会,医疗资源名列前茅。
和很多移民习惯去的多伦多相比,我个人觉得除了极端资源(特殊医疗手术)外,伦敦的差别不大。
这也是发达国家的特点之一:城乡差别小。
华人自曝在加拿大当农民的神仙生活
◆以下内容为⽆忧考收集整理,供⼤家学习参考!!前些天,⼀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位在萨斯卡通省买了农⽥的同胞吕先⽣。
⼤家称他"农场主"或者"地主",他爽朗地笑着说:"我就是⼀个农民!" 吕先⽣五⼗多岁,体魄健壮的⼀条东北汉⼦。
黝⿊的脸膛,说话带着乡⾳,⼲练实在。
三年前,他在萨省买了30多Quarter(1Quarter=800⽶*800⽶,相当于160英亩,960市亩)⼟地,算⼀算是个不⼩的数⽬,当之⽆愧的地主,⽽且是个⼤的地主呢! 吕先⽣从中国移民加拿⼤,本来住在温哥华。
在国内曾经从事过农业技术⼯作,喜欢跟⼟地庄稼打交道。
三年前⼏经波折,做通了家⼈的思想⼯作,和另外⼀家朋友⼀起,搬到萨省,在⾃⼰的⼟地上开始了加拿⼤农民的⽣活。
萨省在加拿⼤中南部,以农业为主,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油和各种矿藏。
2005年夏天,我们驾车横穿加拿⼤曾经到过那⾥。
农⽥万顷,⼀望⽆际,平坦如砥。
⼀块⼀块,被道路分隔得⽅⽅正正。
那时候不知道,那⽅⽅正正的⼀块就是1Quarter。
碧绿的⽲苗,鲜黄的油菜花,蓝紫⾊的苜蓿花,连天接地。
湛蓝的晴空下,浩瀚的花海,波涛涌动,令⼈惊艳。
公路,穿⾏在彩⾊的⽥间,直通天边,⼀眼望不到头。
花海间,公路上,不见⼈影,车也罕见。
常常只有我们⼀辆车,开出百⼗公⾥景⾊依旧。
就是那次在萨省的公路上,我们亲⾝体验了"地球是圆的"这⼀科学结论。
因为⽥野太过辽阔,极⽬远眺,⽬光直达天际,能看出⼤地⽥野微微隆起呈⾓度⾮常⼩的拱形。
那次旅⾏,萨省的⼴袤⽥野在我们⼼中留下了⾮常深刻⽽美好的印象。
只要提起萨省,眼前就是那⼀望⽆际⽣机勃勃的⽥野,⾦黄与蓝紫⾊的花海,就能嗅到那混合着新鲜泥⼟味⼉的植物芬芳。
眼前这位吕先⽣,就把家安在了这⽚⽥野上。
他讲,有些农民喜欢把房舍建在⽥间,就是我们郊游时⽬光经常被吸引的⽥园风光:碧绿的⽥野上⼀座孤零零的房舍,门前有花,屋后有树,旁边有碧绿的菜畦,或者还有个⼩⼩的池塘。
加拿大华人的忠告:想移民千万别来加拿大
加拿大华人的忠告:想移民千万别来加拿大加拿大华人的忠告:想移民千万别来加拿大移民, 加拿大-来加了,也很快找到专业工作,但与原来了解的大不一样。
福利都是给没有正经工作的穷人的,有专业工作人士的义务是缴税,穷人的义务是享受福利。
你要觉得可以忍受类似国内普通保安的收入,然后拿一点儿福利,OK,你来吧,仍然生活保安那个水平。
2专业工作纳税后年入5万算是很好的了(senior职位),但房价100万。
温哥华就更贵了,本地白人青年现在也是蜗居在别人的地下室里。
你说OK,我带国内的钱来买房。
但请注意20年后,你小孩长大面临本地白人一样的情况。
你愿意你小孩住别人家地下室吗?不愿意?你给地方他住,小孩未必愿意跟你一起住(被这边的教育洗脑了)。
想便宜,去小镇吧,也就相当于中国的乡镇,自然环境不错,但你别想找到工作。
郎教授发文解释为什么中国的汽车贵。
但是他没有去分析,为啥多伦多的普通汽车例如福克斯一年保费要1.8万;他也没分析,为什么温哥华的公交月票得600元人民币,多伦多公交车票相当于15元人民币一张。
4100万的房子,每年要交地产税6000。
注意喔,专业工作税后收入就5万一年就算很好了,哐当一下,6000又没了。
还不算房屋保险什么的。
真正私人拥有的东西,需要每年上税么?比如你买了台电脑,每年要给政府交电脑税吗?没有吧,买的东西不用每年缴税,那才是你的东西。
所以有房产税的情况下,房子是私人拥有就是个谎言。
5世界能排上名的屈指可数,与中国差不多。
小学初中放羊,下午三点就放学,整个就是玩。
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你见过那个地方的教育能让所有小孩成材的吗?没有吧?这说明什么,要成才就得竞争!三点放学后,得给他补课,还得报各种兴趣班,还得上IB课程让他有机会考大学。
各位,这边小孩一点儿不轻松。
此外,这也是一大笔开销,5万根本cover不住。
没钱?跟本地白人小孩一样,高中毕业了学个修车啥的,或者去工厂扛箱子啥的。
加国本地垃圾的比例一定高于国内,我就不明白国外教育比国内好,这个结论怎么做出来的。
移民干货-加拿大移民真实经历加拿大生活的痛与泪! 精
加拿大移民真实经历:加拿大生活的痛与泪!下面看看我在加拿大的苦逼生活吧。
移民加拿大的生活,当爸爸妈妈为我办好加拿大技术移民时,我并不兴奋,那时我年仅13岁。
那时,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是在挣扎中度过的。
妈妈当时是我们当地一个国营企业的技术骨干,主管一个很大的项目;爸爸也评上了教授,且升职为大学一家研究中心主任。
放弃这一切,爸妈需要很大的勇气。
他们在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后,为了我美好的将来,还是决定举家迁移到地球的另一面——加拿大。
爸爸先走四个月,我和妈妈在我初一毕业后的暑假上了飞机,我们的目的地是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
魁北克是个法语省,很多政策都和加拿大其它省份不一样,福利比较优厚。
只要上政府提供的法语课就可以拿钱,所以相当吸引新移民,爸爸也是被吸引者之一。
我们到达蒙特利尔时,爸爸已经租好了房子。
此房位于三楼,两室一厅,每月房租400加元,不包水电,虽然爸爸捡来的旧桌椅和脏兮兮的床垫好歹可以维持家的样子,可比起在国内我们那个豪华的家,这里给我的第一感觉就像下榻在一个猪窝里。
很快,爸爸给我报了中学,我进入中学的欢迎班开始了我的法语课程。
所谓欢迎班,就是把所有年龄相近的新移民小孩编班、专门学习基础法语的班级。
由魁省教育局提供,几乎所有公立中学都提供这种教育,用一年的时间集中学习法语,然后再开始接受正规教育。
我所在的班里有20个同学,绝大多数是中欧人。
我那时对法语两眼一抹黑,但也得硬着头皮从头学起。
记得上第一节课,老师教法语字母表。
也许是因为我坐在最前面,老师竟让我站起来读。
而我根本没有任何概念,只有老老实实地按英语发音读了一遍。
我刚读完,全班的中欧人就哄堂大笑,中间还夹杂着快速的俄语对话。
我当时呆坐在座位上,脑子里嗡嗡作响。
虽然我早过了被男生一欺负就哭鼻子的年龄,但当时的难堪、自卑甚至羞愧的感觉,到现在依然记忆犹新。
后来,我学习一直很吃力。
虽然我们的老师是个很和蔼很富表达力的人,即便语言不通,她也能让你大概猜到意思,并让你知道她在支持你、鼓励你,但是我学法语一直没摸到门道,仍然无法开口说话,写不出正确的句子。
移民加拿大会过上怎么样的生活
移民加拿大会过上怎么样的生活加拿大几乎看不到类似中国的村落。
从多伦多到蒙特利尔将近600公里的高速公路两旁几乎全是保持原貌的树林,也看不到中国公路旁随处可见的农田或是菜地。
加拿大只有5%的农民,但加拿大却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出口国之一。
有一个问题一直让我困惑:我好像一直没有在加拿大遇到具有明显群体特征的加拿大农民?朋友们,你们遇到过吗?加拿大肯定有农民,但是,他们一样住HOUSE,开小车,农业完全实现了机械化。
每当在加拿大空旷的原野上漫步时,我就会怀恋祖国那些几千年来,一直在奉献着从未休息的土地,心中充满着悲凉和心酸,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怎么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留给子孙后代伤痕累累满目疮痍的土地呢?加拿大给我印象最好的还有公共设施,比如,图书馆,孩子们的游乐设施,每个社区服务中心,医院,诊所。
相比较而言,安省的公共设施普遍比魁省更先进整洁。
图书馆遍布社区,有大型的,也有社区小型的。
图书馆藏书众多,而且,服务周到,手续简单。
每个图书馆都设有孩子们的专柜,彩色精美的儿童图书琳琅满目。
在安省许多图书馆周末都有义工,为孩子们讲故事或是补习英文。
我儿子爱上加拿大首先就是从爱上图书馆开始的。
对比加拿大的公共图书管理系统,我想起自己在武汉是大图书馆的一些经历来。
武汉市大图书馆建在市中区西北湖广场黄金地段,外表极其豪华气派,图书馆是在武汉人民十多年的渴望中,耗费数十个亿建成的。
但图书馆真正应该有的藏书却少得可怜,我曾经满怀信心想在这里寻找自己的论文资料,结果发现,根本没有专业化的书籍,绝大多数都是通俗的普及书籍和杂志,很多书都是武汉各个大学图书馆赠送的旧书。
没过多久,光顾这个图书馆的大多都是在希望炎热夏天享受一下空调的退休老人了。
加拿大的社区运动健身设施也非常值得赞赏。
这一点,就是富裕的美国邻居也相形见绌。
几乎每个社区都有足球场、网球场、游泳池免费开放给居民。
在国内,当时香格里拉酒店办一个游泳年卡,需要人民币3800元,而且有次数限制。
加拿大“中生代”华人移民家庭生活观察
加拿大“中生代”华人移民家庭生活观察在加拿大的华人移民数量庞大,情况也很复杂。
老一代移民、中生代移民和新生代移民间(一般而言,可以把2008年以前,以技术移民为主体的一代,称作“中生代大陆移民”;2008年以后,以“投资移民”为主体的一代,称为“新生代大陆移民”),存在类似国内不同年龄段的“代沟”,而经济类移民和技术移民的差异也相当大。
不同类型的中国移民,交际圈不同,生活方式各异,对当地社会、对故国,特别是对新生活的融入也不尽相同。
本文就作为对华人移民国外生活观察的一个侧面吧。
高离婚率引起关注加拿大华裔的“融入”呈现明显的“两头差、中间强”的特色。
所谓“两头差”,指二战前移民的“老侨”中尚有许多世代居住华埠、以汉语(多为地方方言)为主要语言的华人。
在温哥华、多伦多等地,都有一些“老侨”至今不能熟练使用英/法文,很少迈出唐人街;而2006年以后来加的许多大陆新一代投资移民,则习惯于居住在华人集中的新兴城镇、社区,过着“中国化”的生活,融入的积极性相对较低。
“中间强”,即二战后、大陆投资移民大规模进入前的这一批华裔移民,“融入”的主动性最强,效果也最好,中国大陆中生代移民也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批。
对他们而言,“融入”意味着更便利的生活和社交、更好的工作及收入,意味着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安居乐业,他们也被称作“走出唐人街的一代”。
但在另一个方面,背景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各异的中生代中国移民,却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就群体而言离婚率偏高,因家庭矛盾而导致的突发事件屡有报道。
2014年5月4日,又一起中国移民家庭伦理悲剧在卑诗省列治文市发生:41岁的吴建华当着年幼女儿的面砍杀妻子,并迫使女儿逃出家门,引起社会震惊。
当地非政府机构——中侨互助会行政总裁周潘坤玲表示,寻求压力疏导、愤怒情绪管理和家庭支援的华裔移民家庭个案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许多加拿大传媒和社会团体日渐注意到,高离婚率已成为加拿大华人移民的一个普遍现象。
十年甘苦--大陆移民四十岁创业加拿大
十年甘苦--大陆移民四十岁创业加拿大在我采访创业的系列稿中,至今很少碰上创业超过5年的移民。
但这次采访便利店店主们时,我发现我的采访对象们都有至少5年以上的经营历史了。
可以看得出,便利店这行的确是很多中国人在海外经商时的第一个选择。
眼前这位年近50岁的马先生干这行也有近10年时间了。
朋友介绍过,他原来的专业是物理,而且已经做到博士学位。
但40岁那年,他决定放弃专业经商,开起了便利店……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他经营的怎么样?……我的好奇心一下被激发起来,于是几次相约后,我有机会在他那家不大的便利店后门采访了他。
放弃20年专业下海农村孩子出身的马先生最早是80年代末以留学生的身份出国的。
像许多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留学生一样,他在蒙特利尔一所著名大学物理系里一口气读了4年博士,又做了2年博士后,并在此期间转成了移民。
在家乡人的眼里,他是穷窝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一下飞到了国外,还读完了最高的学历,真是前途远大。
可身在异国的他却看到了另一番残酷的现实:由于他的物理专业不是热门,年龄偏大,找工作并不容易。
1995年初,在博士后工作即将结束时,他发出的上百封工作简历都没有什么回应。
如果继续走学术这条路,他唯一的选择就是接着做博士后,给教授在实验室打工,一年两三万元,做一个高级打工仔。
这时,马先生痛苦而清醒地认识到,当年龄和专业在就业市场上都不占优势时,他再这样走下去实际上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他狠下决心,放弃20年的专业,找一个可以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行业——经商!如今,当我再追问起他是不是后悔时?他平静而坦白地告诉我,做了20多年的专业,而且是自己的喜欢的,当时的放弃实在是无奈的选择。
再加上中国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他当时也是有压力的。
当年同学有的就表示,就算在什么情况下也决不会开店做生意。
但对于他来说,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从小深知生活艰难,他在现实面前是理智的。
为什么华人富豪都要移民海外—加拿大
为什么华人富豪都要移民海外—加拿大加拿大(Canada),为北美洲最北的国家,领土面积为998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二。
首都是渥太华。
加拿大是一个传统的受世人追捧的移民海外国家,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社会和政府对新移民态度友好、与中国的经济和文化联系日趋紧密等优势。
加拿大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高度发达的科技,使其成为世界上拥有最高生活品质、社会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2015年8月,魁北克投资移民正式发放,全球1750个名额,其中中国占了1200个名额,中国的富豪们蜂拥而上,为什么富豪们都想移民海外—加拿大,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优势:1.优越的自然环境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浪漫美丽的自然风光。
您可以领略从BC省青葱的海岸到阿尔伯塔省雄伟的落基山脉,从崎岖的山地到大西洋沿岸各省如画的海岸线等全然不同的自然风光,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
2.BC省经济发达,发展稳定根据加拿大会议局(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预测,BC省今年的经济表现一枝独秀,是全国唯一经济增长率逾3%的省份。
投资顾问与财经评论员均认为,BC省因为不受到国际油价影响,加上有接近亚洲的地利与出口优势,持续吸引国际财富来投资,在经济上的利好因素较多。
此外,根据加拿大独立商业联盟(Canadian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Business,简称CFIB)发表的小企业信心指数(small business confidence index)调查,高达73.5%的BC省小企业对未来经济状况维持乐观。
3. 非常宜居的环境优美的环境,勤奋工作的同时也能享受生活,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温哥华是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统一、自然美景与人文底蕴交相辉映的宜居乐园。
在多家国际知名机构的多次评价中,温哥华都位列世界宜居城市前列。
4. 健全的基础教育温哥华的教育十分发达,全球排名前20的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和加拿大综合排名第一的大学----西门菲沙大学(SFU)均在温哥华,创业者的子女就近就能上世界顶级学校。
中国人移民加拿大做地主靠收租过日子
中国人移民加拿大做地主靠收租过日子去加拿大买农地,正在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投资新选择。
他们希望,既能享受新鲜的生活方式,|运动手环开发. 防丢器软件开发.宝通动感科技..还能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甚至通过这条相对宽松的政策移民。
不过,这个地主之梦,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
去加拿大买地整个7月,王明和妻儿都在加拿大多伦多。
王明四十多岁,曾从事投资多年,现在是一名农场主,在号称“加拿大谷仓”的萨斯喀彻温省(以下简称萨省)拥有二十多夸特(当地一种土地计量单位,1夸特约为900多亩)农地。
他将大部分农地出租,自己种着约5夸特杜伦麦,每年有四个多月时间是农忙期。
萨省大片价格相对低廉的农地正在成为中国投资者的热宠。
2010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像王明一样来到这里当起了地主。
法新社报道说,因为越来越多中国投资客在萨省买地,2012年当地农地价格上涨10%,近3年则上涨45%。
陌生的风险“买地后,最重要的是找到租户。
”王明说。
在他看来,想去加拿大买农地的中国人大部分都没有从事农业的想法,只是看好其升值潜力。
他提醒,在加拿大,一个现实的问题是,谁来耕种呢?“因为萨省农业人口减少,官方公布的数据是草原三省农民平均年龄58岁。
找人种地很难,如果没人租,损失会很大。
”他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中介,得到的建议是,买地时加个条件,只有租出去了合同才成立。
接下来是曲折的寻找租客的过程。
合同交割前一个多星期,一个租户爽约,这意味着王明的12夸特农地只有4夸特能确定租户。
如果找不到人来耕种,他无法完成购地合同。
幸运的是,在寻找租客耕作的网站上,他找到一个萨省南部长大的年轻人,想从钢铁厂回归农业。
此时,合同交割只剩12小时。
王明不得不百分之百答应了年轻人提出的要求,条件是从5夸特开始租。
终于,在合同截止时间的半小时前,王明完成了租地交易。
如果找不到租户,即使就算买到了土地,也是一个大包袱。
李方也是一位农地投资客,他说,如果闲置,每年1夸特土地光除草剂就要3000加元,算上其他维护费用,一般人很难承受。
移民小故事
移民小故事
x
一位叫做丁丁的中国移民,离开家乡来到加拿大,决定改变自己的人生。
来到加拿大,丁丁发现这里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新文化,包括语言,环境,衣食住行等等。
丁丁热爱学习,决定好好把握这次学习机会,努力适应新环境。
经过几年的努力,丁丁逐渐掌握了英语,最终还考上了一所加拿大的大学。
他认为坚持不懈的努力改变了他的人生,他的梦想也越来越近,一切都值得自己继续努力。
丁丁不仅努力学习,还努力找工作,最终获得了一份美好的工作,他以自己的辛勤工作和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丁丁的成功故事为许多移民提供了动力,他坚信只要有梦想,用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把它实现。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移民加拿大做地主靠收租过日子
去加拿大买农地,正在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投资新选择|运动手环开发. 防丢器软件开发.宝通动感科技网摘自:南方周末
去加拿大买农地,正在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投资新选择。
他们希望,既能享受新鲜的生活方式,还能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甚至通过这条相对宽松的政策移民。
不过,这个地主之梦,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
去加拿大买地
整个7月,王明和妻儿都在加拿大多伦多。
王明四十多岁,曾从事投资多年,现在是一名农场主,在号称“加拿大谷仓”的萨斯喀彻温省(以下简称萨省)拥有二十多夸特(当地一种土地计量单位,1夸特约为900多亩)农地。
他将大部分农地出租,自己种着约5夸特杜伦麦,每年有四个多月时间是农忙期。
萨省大片价格相对低廉的农地正在成为中国投资者的热宠。
2010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像王明一样来到这里当起了地主。
法新社报道说,因为越来越多中国投资客在萨省买地,2012年当地农地价格上涨10%,近3年则上涨45%。
陌生的风险
“买地后,最重要的是找到租户。
”王明说。
在他看来,想去加拿大买农地的中国人大部分都没有从事农业的想法,只是看好其升值潜力。
他提醒,在加拿大,一个现实的问题是,谁来耕种呢?
“因为萨省农业人口减少,官方公布的数据是草原三省农民平均年龄58岁。
找人种地很难,如果没人租,损失会很大。
”
他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中介,得到的建议是,买地时加个条件,只有租出去了合同才成立。
接下来是曲折的寻找租客的过程。
合同交割前一个多星期,一个租户爽约,这意味着王明的12夸特农地只有4夸特能确定租户。
如果找不到人来耕种,他无法完成购地合同。
幸运的是,在寻找租客耕作的网站上,他找到一个萨省南部长大的年轻人,想从钢铁厂回归农业。
此时,合同交割只剩12小时。
王明不得不百分之百答应了年轻人提出的要求,条件是从5夸特开始租。
终于,在合同截止时间的半小时前,王明完成了租地交易。
如果找不到租户,即使就算买到了土地,也是一个大包袱。
李方也是一位农地投资客,他说,如果闲置,每年1夸特土地光除草剂就要3000加元,算上其他维护费用,一般人很难承受。
经营农场的另一种痛苦则集中呈现在一个叫王希望的移民身上。
他在加拿大《环球华报》上讲述这段经历。
2012年,他在蒙特利尔买了农地,开始种了300亩的生菜,第三天就下了半尺厚的雪,菜苗都冻死了。
于是改种萝卜,但苗长到三寸高时,一场时速80公里的大风把他的希望吹灭了。
接连打击后,他把全部股份送给了合伙人。
南方周末记者查阅FCC(加拿大农田信贷办公室)调查报告发现,加拿大农地价格近年来的确在上涨。
萨省上半年涨幅平均分别是9.1%和9.7%。
从2002年起,该地区农地平均涨幅是10.1%。
在整个萨省,土地需求如此旺盛,卖农地甚至不需要打广告。
对王明来说,当农民是一种新鲜的生活方式,他得自己清洗种子、开耙草机、收割粮食。
每到初冬,杜伦麦一排排密密匝匝,空心茎的切口都有晒干的黄豆粒那样大,看到这丰收的
场景,“心情低落都好了”。
而田园风情的背后,农场也带来了直接的经济利益。
2011年王明和朋友买下这些地花了150万加元(约合人民币八百多万元),又花了30万加元买拖拉机、卡车、储粮罐等机械和设备。
现在,王明出租的近20夸特农地每年地租约8万加元(约合人民币四十多万元)。
自己种的每夸特地小麦能盈利约1.5万加元,“现在粮食价格不错,一英亩硬麦能卖240加元,种子、人工、化肥等成本大概80加元”。
另一个收益则来自土地增值。
王明说,第一次购买的12夸特农地,买价约5.7万加元每夸特。
2011年底FCC的农地价值报告中,萨省的农地在前半年增值了11.6%,全年增值超过15%,王明所在的萨省东南区属于涨势最猛的。
这意味着,即使按照15%计算,光是土地,约带给他15万-16万加元收入。
混乱里的机会
“我放弃国内的工作,跑到萨省来,确实是看到农地交易很赚钱。
确切地说是萨省农田交易透明度很低,信息不对称。
”苏东亮说。
他是加拿大一家农地中介的总经理。
苏东亮做农地中介只有一年多时间,此前他是农地投资者。
第一块地,三个月后就卖了,涨了30%。
“不是市场价格涨了30%,而是买得太便宜了。
”
很快他就发现做中介是比买地更赚钱的生意,“卖方给的佣金是交易价的5%,双方经纪各分一半,收益挺高”。
在他看来,加拿大的地就是沉睡的资源,有的十多二十年没有交易过,卖的人根本不知道价格。
再加上不同区域的地、不同土壤的地都不一样,价格便不那么有可比性,中间的空间便很大。
当投资者无法准确评估土地到底值多少钱时,陷阱出现了。
李方住安大略省,参加了一些萨省农地中介办的宣传会。
“多数是中国人办的。
针对的也是在加华人或国内同胞。
”在宣传会上,他亲眼看到狂热的买家在没看到土地的情况下,签订购买协议。
李方觉得很多购买者不了解加拿大农地环境,不了解农业规律,有些购买的农地甚至无法种植。
“我们一般不建议买H以下级别的农地,这样的农地耕种有风险。
”萨斯卡通专业房产经纪公司农田经营管理负责人郑宏宇说。
在加拿大,农地价格主要根据政府参考价和保险公司评定的保险级别来评估,最高级别是A。
在这里,农场越大越值钱,同样质量的地,如果买方能将五六块地连成一片,价格将立马上涨,“如果原先的价格是10万,连成一片之后可以卖到11万到12万。
这种地便于管理,再转手也更值钱。
”
王明拥有加拿大永久居住权,他买地资金是向国内亲戚朋友借的。
买地时,三番五次接受萨省农田安全管理委员会调查。
“几乎每买一次地就要问一次,主要是资金来源。
有一次还把我叫过去了,让我保证交易是合乎当地规定的。
”
萨省农田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制定执行萨省农田安全法案,包括立法限制人们对萨省农田的所有权。
萨省农业厅厅长Lyle Stewart书面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称,对于非加拿大人,只允许拥有10英亩(约合60亩)地。
这个限制包括对萨省土地所有权或者其他任何农田收益。
如果想拥有10英亩以上的农地,必须是加拿大公民、永久居住民或者是百分百的加拿大公司。
他确认说现在有外国人在加买地的可疑案例,但是拒绝评论是否与中国人有关。
“我们会越来越重视购买土地的人是否遵守农田安全法案。
现在已经聘请了一位调查人员协助调查涉嫌替外国人购买和持有农地的加拿大居民。
”
新移民陷阱?
外来资金涌现的背景是,2010年前后,加拿大移民政策大调整,从技术移民为主转为以投资移民为主,且投资移民资金门槛越来越高,尺度越来越严。
人口稀少、移民来源匮乏的“草原三省”则因为省提名移民计划(SINP)相对宽松成为移民们首选。
在萨省,有专门针对“年轻农场主”和“农场主”的SINP项目,前者只要拥有30万加元资产、3年以上农业工作经验,提供一个商业农业提案,展示适销对路的就业技能,年龄小于40岁便可申请。
后者要求先行购买萨省农地,提供“资深农业经营者”证明,提前两年签署农地购买合同,并拥有50万加元以上资产,但无年龄限制。
这个条件,相比加拿大投资移民的条件要宽松许多。
许多新兴的萨省农地经纪公司,最初恰是主营投资移民中介的公司,这也许并非巧合。
不过,这条路,也并不容易。
萨省农业厅高级行政助理Shelley Duke则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加拿大人利用中国亲戚的资产购买农地是被允许的。
至于是否能用公司“曲线买地”,他说,“购买土地的公司必须是100%为加拿大人或者是加拿大长期居住民拥有,公司不能有任何非加拿大籍股东,公司不能包含任何非加拿大人的股份。
”
但是,仍有中国人试图绕过这些规定。
身在上海的陈兵,准备在明年春天去加拿大实地考察农地投资。
如何解决身份问题?“那边有朋友在温哥华开公司,他出让名义上的股份给我。
成为股东后,以公司名义购买农地。
”
这样的做法,已经引起不少当地人的不满。
一些公开报道显示,萨省农民和政治家开始对“大量农地被亚洲人买走”而当地农场主“沦为租客”感到忧心忡忡。
王明也感觉到了这种反感的存在。
他曾主动找到一个当地农民希望买土地,但后来这块地却以更低的价格卖给了当地人。
这一度让他无法理解。
他说,“除了对外来者的反感,没更好的解释了”。
“不论在加拿大本土,还是中国,媒体、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加拿大农地投资前景热,很大程度是农地中介公司精心策划、大量投入的产物。
”旅居加拿大的专栏作家陶短房在一篇文章中警告说,加拿大农地不失为一个可以考虑的投资新选择,但绝非对每个人都合适,尤其是“人地两生”的外籍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