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历史悠久,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有很多,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了几个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起来看看吧!自我超越有形有相的东西终归于毁灭,要实现真正的不朽,就要超越自我这个有限的存在。
中国先哲将“道”作为超越一切有形有相的东西的永恒存在。
但这个“道”又不是不可捉摸、高高在上的上帝,它“有情有信”,就在万事万物之中。
理想人格的获得就在于与“道”自觉、自然而然地合和。
道虽“有情有信”,它又超言绝象。
要与“道”冥合,就需要超越一切形体和自己的生命。
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中达到无限,在现实中实现永恒。
中国知识分子习惯于自我克制和自我提升,不在躯壳上起念,追求某种精神境界,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在现实中的体现与应用。
自我实现中国先哲的目的是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道德人性,从中得到真正的精神享受,即所谓的“心中乐地”。
这种实现完全是现世主义的,它主张在现世人生中实现最高理想,并不需要彼岸的永恒和幸福。
因为永恒和幸福本来就在你的心中,随时可以实现和受用。
中国人把“立德、立功、立言”定为人生“三不朽”,正体现了中国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现世特征。
然而,也同样由于这种现世的自我实现导致了中国人的功利主义、家族主义和个人主义。
同追求永恒的精神境界正好形成明显的反差。
这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把“双刃剑”。
这种着眼于现世的自我实现既解释了中国人易于满足不思进取、长期安于小农生活的弊病,也成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忍耐的美德。
中庸之道中庸作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执两用中,不走极端,如对圣人的描写,“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
(2)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不偏激,追求平和。
最明显体现在中医对身体阴阳二气的调节上。
(3)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
至今仍有关于种小麦的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4)允执其中,保持平衡。
(5)有原则地折衷。
中庸的思维方式在古代中国农业、医学、政治和人际关系之中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有哪些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
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
通常意义上的思维,涉及所有的认知或智力活动。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希望大家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一一、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
辨证思维模式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 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观点、规律完全适用于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联系、发展的观点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辩证思维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辩证思维深深地渗透到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 决定传统文化的发展走向; 影响古代的军事理论和战争决策; 影响传统的中医理论; 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民族智慧的开发、文化的健康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重要形式,指的是思维主体通过对思维对象的直观认识,以非逻辑、非理性的形式,试图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
? 直觉思维既有直观性,又有体悟性,是直观与体悟的统一。
直觉思维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影响着中国人对宇宙人生的把握? 影响着中国古代的审美艺术? 影响着中国古代文化对“顿悟”的重视? 需要注意的是:1.传统的直觉思维不同于今天所说的直觉思维 2.直觉思维表面看来是非理性的,实质上蕴含、积淀着理性三、中和思维 ? 中和思维:指传统文化中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执中适度的思维方法。
? 中和思维起源于人们对“执中”“尚中”的认识? 中和思维将“中庸”看作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中和思维被普遍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艺术创造中强调“中和之美”就是一种具体体现。
(1)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特征(转)

(1)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特征(转)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
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突触”产生某种化学反应和物理(生物电)脉冲,并按“既定路径”来变化传递,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观念(思想)。
这种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的交相影响,“无生有,有生无”,就能够构成思维方式演进发展的矛盾运动。
一.思维的弱点思维方式本身并不存在好与坏、先进与落后的问题,只是现在我们身处现代化、西方化的潮流之中,只能以普适的价值、全球公认的标准——能否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否促进物质财富的积累、能否促进民主自由社会的形成来评判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
正如西方人喜欢批评社会并不意味着他们否定民主制度一样,我们讲思维的问题、《易经》的问题,也不是在否定传统、丑化我们的民族,而是在深化对传统的认识。
通过了解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以及长处和短处,将有助于中华民族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尽快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而早日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为什么中国人要么是革命派,全盘否定过去,要么是保守派,不允许反思传统,讲任何缺点呢?二.中国人的处事及思维方式中国人善于采用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方法,而不是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
如中医是整体疗法,头疼可能医脚;五行之金、木、水、火、土构成一个相生相克的整体,对应于人体的肝、肾、脾、心、肺也是一个系统、整体;中医认为一些穴位包含了整个人体的信息,此即符合宇宙中任何一点包含整个宇宙全部信息的全息理论。
在中国人眼里,人与大自然、社会也是一个整体,此即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5]。
整体观、系统观当然很好,但我们还应学会局部的、解剖的、微观的、严谨的、分析的方法中国人的主流思维是模糊、体验、直觉型的,是象征主义、相对主义、一元主义的思考模式,它适合于文学哲学的创作,但不适合科学的发展。
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什么

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什么象数理三维一体是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比西方人只有数理二维多一维,逻辑上应该更科学。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象数理三维一体是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一起来看看吧!中国人的“象”思维源自周易,常把写意(性情)放在首位。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的名字里面有花、草、蝶等字样,你马上就会想到这个人是女性。
见到人以后,发现居然是个男性的话,你很快也会发现这个男性的身上有很多女性的特点,为人细腻、随和、柔顺等等,都可能有。
文字的象形、指示和会意,为什么会给人带来这么多联想和影响,显然是数理二维思维说不通的,而是“象”的作用。
“象”的通俗解释是写意,这是国画中的常用词,意为极尽情兴;与《艺术概论》中的形象思维还有不同,不但有形象,而且有情志。
国画大致分两类:一为工笔,二为写意。
画工笔是基本功,画写意看水平。
所以很多研习国画的人,大都是前半生画工笔,后半生画写意,或兼工带写。
张大千就是典型。
当然也有人例外,此为后话。
写意注重的是精神实质,是神似而不是形似。
所以中国画从不在乎是否当真有其事、真有其物,也不愿意刻意地按透视学原理、光学原理和比例尺作画。
山用浓淡来表现,山近则浓、山远则淡,从不拘泥于数理。
水则用留白来表现。
齐白石画虾,画面上只有虾,但谁都知道虾在水中游,满纸的空白处都是水,因为虾画得活啊。
油画是舶来品,到中国人手里却演绎成了写意油画。
写意油画还是油画,但完全是油画的一个新品种,创作风格、表达方式和精神实质都是中国的。
如果你在中国画油画,还是像西方油画那么刻板,画家自己都觉得没味道、不尽兴。
中国的戏剧也是大写意。
无论是京剧还是地方剧,都有自己一整套唱做念打的程序。
开门不用真有门,打虎不用真有虎。
舞台上空空荡荡,唱的和看的都知道演员在干什么。
看得西方人目瞪口呆。
中国人活得更写意。
以前是能够娶媳妇、生娃娃就满足了,现在是有份稳定的工作、健康的身体、幸福的家庭就满足了。
想法很多的人当然也有,但始终不是主体。
中国人思维的巧妙与独特

中国人思维的巧妙与独特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社交互动和问题解决中都得到了体现。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思维的巧妙之处,并分析其独特之处。
一、整体思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人更加注重整体的观念,而非片面地看待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中国人倾向于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并寻求综合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家庭中,中国人注重家庭的整体利益,而非个人的私利。
他们会考虑到家庭成员的需求和利益,努力寻求一个平衡点。
这种整体思维方式使得中国家庭更加稳定和和谐。
二、灵活变通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强调灵活变通。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随遇而安”的思想。
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人更加善于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
他们不会固守一成不变的观念和方式,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在商业领域,中国人的灵活变通思维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国人善于抓住机遇,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
他们能够迅速调整经营策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种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的企业更加具有竞争力。
三、注重人际关系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以人为本”的思想。
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人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人情味和人情义。
在中国的社交场合中,人际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注重面子和人情,他们会尽量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避免冲突和矛盾。
这种注重人际关系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社会更加稳定和和谐。
四、追求和谐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强调追求和谐。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和而不同”的思想。
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人更加注重和谐的发展,尊重不同个体的差异。
在中国的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中国人追求的是整体的和谐,而非个体的胜利。
这种追求和谐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点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点每个国家的文化和习俗都不同,从而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思维特点,而这个思维也跟着时间的推移而流传了下来。
如果你想知道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点,就接着往下看。
一、白痴思维它可以表示为点思维,也可以表示为零思维。
这是最高级别的精神残缺。
其主要特点是思维严重固化,这些人有的缺乏最基本的常识,有的大脑储存了大量的死知识;然而,他们没有任何思索的能力。
换句话说,思维能力没有得到适当的发展,甚至是人为的过早固化。
例如,有人生来就头脑迟钝,从二年级就辍学了。
有的人有一种特别的能力,能够清楚地记得村子里的鸡、猫和狗的样子。
他能说出街上每一只家禽都是谁家的。
又比如,有的人能准确地记住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六十四卦、小说中的各种人物等等,甚至能说出历史上800位皇帝的名字和顺序。
然而,同样也是这些人,没有一点自己的观点和思索,完全是在附和别人,死记硬背。
毫不夸张地说,它们是知识的宝库,或能记住许多信号的高级动物。
二、僵化思维它可以表示为线性思维,或者直线思维。
其主要特点是,对他人、对社会、对世界的熟悉停留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永远不会有新的发展。
一个老年人的思维很可能停留在小学一年级的认知上,几十年没有任何变化,是一条直线。
一些虚假的、僵化的、混乱的、错误的文化或观念,使其念念不忘。
他们是自己思想的囚徒,是他人思想的奴隶。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变成了概念本身。
即使有人摆脱了牢笼,也会成为自己的牢笼。
三、对立思维它可以表现为黑白思维,即两极思维。
这种思维似乎有独立的见解,似乎有坚定的态度。
它的主要特点是黑或白、敌或友、生或死的精神。
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朋友的敌人就是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西方价值观和东方价值观是截然相反的,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是互相排斥的。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并不是独立于各个圈子、也不在派别的划分之上。
这种人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简单的思维模式:"非美之心不同'、"敌我不同',很难走出这个狭窄的圈子。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七种。
其中,脑残型三种;利益型一种;正常型两种;专家型一种。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中国人的七种思维方式,一起来看看吧!中国人的七种思维方式脑残型思维分式共有三种:一是白痴思维。
可以表述为点思维,也即零思维。
该级别为脑残的最高级别。
主要特点是思维严重固化,或凝固。
这类人有的是缺乏最基本的常识,有的是大脑储存了许多死知识;但是,他们都没有任何思维能力。
或者说,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正常开发,甚至人为地过早凝固了。
比如,某人生下来大脑就有些迟钝,小学二年级辍学。
但是,该人有一个特殊功能,即能清晰地记住全村200户人家的鸡、猫、狗的模样。
大街上跑的每一只家禽,那只是谁家的,他都能一一准确地说出来,而且不差毫厘。
又比如,有的人能够准确的记住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六十四卦、小说里面的各色人物等,甚至能够说清历史上八百位皇帝的名称和顺序。
但是,同样是这些人,没有一丁点儿自己的见解和思维,完全是人云亦云、死记硬背。
如果说他们是知识储存器,或山药窖、或咸菜翁、或记住了许多信号的高级动物都不为过。
二是僵化思维。
可以表述为线性思维,也即直线思维。
该级别为脑残的次高级别。
主要特点是对他人、社会、世界的认识停留在一个固定的台阶,永远不再有新的发展。
一位中、老年人的思维很可能还停留在小学一年级的认知上,几十年来没有任何变化,是一条直线。
这条直线在其大脑中,越刻越深,已经融化在其生命和血液之中了。
比如,忠义孝、万岁、大公无私,或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枪打出头鸟、学而优则仕,等等观念,深入其心。
一些虚假、僵化、混乱、错误的文化或概念,使其念念不忘。
他们是观念的囚徒,更是他人思想的奴才。
久而久之,自己成为观念本身。
即使别人去掉了笼子,他自己也会成为自己的笼子,而且还会为了这个笼子而奋不顾身。
三是对立思维。
可以表述为黑白思维,也即两极思维。
该级别的脑残貌似有独立见解,貌似有坚定的立场。
其主要特点是非黑即白、非敌即友、你死我活,没有宽容和兼容精神。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西方有何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西方有何不同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打下了独特的基础。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西方的不同之处。
一、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的对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更注重个体性和分析性。
中国人习惯将事物放在整体的背景下考虑,注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人更加注重集体利益,强调团队合作和社会秩序。
相反,西方人更倾向于以个体为中心,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他们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和竞争性,追求个人的成功和成就。
二、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理性的冲突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受到传统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尊重长辈、敬重权威、注重家庭和谐等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这种传统价值观使得中国人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追求稳定和安定。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理性的冲突日益凸显。
西方人更加注重个人的利益和自由,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我实现。
他们更倾向于追求个人的快乐和满足,而不是被传统价值观所束缚。
三、长期思考与短期利益的权衡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加注重长远利益和长期规划。
中国人习惯于从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事物的发展趋势和长期影响。
他们更注重积累财富和稳定发展,追求长期的成功和幸福。
相反,西方人更注重短期利益和眼前的满足。
他们更倾向于追求即时的享受和快乐,更加关注眼前的利益和成果。
四、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强调集体主义,注重集体利益和团队合作。
中国人习惯于以集体为重,强调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相反,西方人更注重个人主义,追求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他们更倾向于以个体为中心,追求个人的成功和成就。
五、面子文化与直接沟通的差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受到面子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注重面子和尊严,追求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在沟通中,中国人往往会使用间接和含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相反,西方人更注重直接沟通和坦诚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从目标上,中国人希望达到和谐;从认知和过程来看,中国人看问题从整体去把握;从行为表现上看,中国人处理问题采取折中方法。
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也应包含三个维度:矛盾观念,中国人的思维承认矛盾观念;认知变化,从认知取向看,中国人承认变化;行为变化,中国人认为人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
中国人喜欢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承认变化,容纳矛盾观念,处理人际关系时追求和谐,处理问题时采取折衷方法
而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几千年特有的文化密不可分。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一个民族的文化基本精神,贯穿于民族文化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观念。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特征,它可以被称作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
它的产生,超越宗教的情感与功能,与中国历史的演进同步。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实际是专制与反专制的历史。
政治上的统治是专制的。
各种内讧、动乱、战争,起因在于推翻一种专制,但不管成功与否,目的仍然还是建立另一种专制,以至一直延续着绵绵古国的超稳形态。
政治既内涵于文化,政治又高居文化之上,它驾御着文化老车,使之循规蹈矩地沿其旧辙。
专制政治须“忠君”,治下文化便少不了“一言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成必然逻辑。
后来,经无数打压、围剿、杀戮,如火如荼如血,“异端”近乎赶尽杀绝,中国人“崇圣的既定路径思维终成了主脉。
中国人崇圣、狭私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极深层次的社会现象,是一种系统性的客观存在,它不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得到大面积的改观,国人的思维方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中国人希望实现人人和谐,天下大同。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在为人处事方面的思维方式,这为现代学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路径。
在古代书籍中,也有类似的概述:“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西方观念更倾向于绝对独立思考。
而中国人的思维核心是承认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