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一、教学目标(一)能力目标能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及齿轮的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1、思考严谨、工作严谨;
素质目标 2、勇于表达展示;
3、善于团队合作。
内容分析
教学分析
本次课程分为三个环节:轮系传动比的定义、定 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定轴轮系中各齿轮方向判定。
学情分析
课程教学对象是:矿山机电专业、机电一体化专 业一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具备了识图能力和一定的计 算分析能力,并在前面的齿轮传动中学习了齿轮的相 关知识,但学生们需要通过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堂教学
课后巩固
课堂教学过程
任 务 引 入
7分钟
新 课 学 习
32分钟
误 区 导 航
6分钟
课 堂 举 例
17分钟
任 务 实 施
23分钟
总 结 巩 固
5分钟
课堂教学过程
一、任务引入(约7分钟)
(一)组织教学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钟)
(二)教学回顾 (2分钟)
包括4个方面
(四)教学内容介绍 (1分钟)
(三)新课导入 (2分钟)
谢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教学 设计
教一学、课设程计分说析 明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教学分析
能力目标
1、能读懂简图、会分析 定轴轮系的组成; 2、会计算定轴轮系的传 动比; 3、提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传动比的概念; 2、掌握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 算方法;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 轮系传动比的定义、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定轴 重点 轮系中各齿轮方向判定。 教学 分析定轴轮系啮合齿轮对数及传动路径。 难点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修理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与汽车相关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汽车构造》《汽车使用和维护》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汽车修理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修理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汽车识图及汽车常用机构、传动装置认知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汽车维修工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汽车机械基础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设置机械识图、常用机构、机械零件、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等模块,将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从单一到综合、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训练的顺序,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具备汽车识图以及汽车常用机构、传动装置的认知能力,初步建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1.掌握机械识图及常用机构、机械零件、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等基础知识。
2.认识常用机构和机械零件,了解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具备识读简单的汽车零件图的基本能力。
3.能识读简单基本体组合的三视图,能够知道机械传动及液压传动的工作过程。
4.能查阅国家标准、手册、图册等技术资料。
5.养成主动参与、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轮系传动比计算(机械基础)教案
轮系传动比计算(机械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轮系传动的基本概念,掌握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机械传动系统的认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轮系传动的概念2. 轮系传动的类型3. 传动比的计算方法4. 实例分析5. 轮系传动在机械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轮系传动的基本概念、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2. 利用多媒体演示轮系传动的工作原理及传动比的计算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实例,巩固所学知识。
4. 布置课后作业,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机械基础》、《轮系传动》等。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PPT等。
3. 实物模型:轮系传动模型。
4. 计算工具:计算器、草稿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轮系传动的概念及重要性。
2. 讲解轮系传动的基本概念:轮齿、齿轮、传动比等。
3. 讲解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即时传动比、连续传动比等。
4.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工作中的轮系传动,如汽车变速箱、减速器等。
5.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检查理解程度。
7.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轮系传动比计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交流和协作能力。
3.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4. 模拟测试:设计相关的传动比计算题目,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传动系统:如皮带传动、链条传动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传动方式及其特点。
2. 探讨传动系统的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传动系统,优化性能。
3. 参观企业:安排学生参观机械制造企业,实地了解轮系传动在生产中的应用。
八、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难点:传动比的复杂计算。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中职)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
旨在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
其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 会合理选用机械工程材料;了解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 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能熟练查阅、运用有关资料, 初步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能力;熟悉常用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机器的基本概念, 掌握机器的组成;2.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分类、牌号、性能及应用;明确热处理的目的, 了解热处理的方法及应用;3.掌握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常用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应用;4.掌握带传动、齿轮传动等常用机械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传动特点;了解轮系的分类与应用, 会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5.掌握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等轴系零件的结构、特点、常用材料和应用场合及有关标准和选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合理选择材料、确定零件热处理方法的能力;2.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3.初步具有使用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4.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基本能力;5.培养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职业情感与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品德;2.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分析问题的学习习惯;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5.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处的社会生存能力。
三、参考学时120学时。
四、课程学分12学分。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六、教学实施建议(一)教学方法1.力求通过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实例, 让学生感到学习《机械基础》课程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轮系定轴轮系教学案[公开课]
定轴轮系【定轴轮系部分任务单】(该类题目为高考必考题)现有一定轴轮系,已知各齿轮齿数 Z i =20 , Z 2=40 , Z 3=15 , Z 4=60 , Z 5=18 , Z 6=18 ,Z 7=1,Z 8=40,Z 9=20,齿轮 9 的模数 m=3mm ,齿轮 1的转向如箭头所示, n i =100r/mi n , 请完成一下任务:【任务一】 用箭头法判别齿条10的移动方向? 【任务二】 计算出传动比ii8 ?【任务三】 确定蜗轮8的转速门8为多少?( r/min )【任务四】计算齿条10移动的速度V 6为多少?( m/s )(注:了解其他几种末端形式,并分别掌握其移动速度计算。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任务发 布与分解】1. 给每个学 生发放一张 任务单,并进 行任务简单 分析和分解。
2. 提示学生 该类题目为 高考必考题, 激发其学习 的积极性。
接受任务 单,了解任 务,用箭头法判别齿条10的移动方向?【复习回顾】1. 一对齿轮传动类型:3.轮系中惰轮的定义和作用轮系中,只改变齿轮副中从动轮回转方向,而不改 变齿轮副传动比大小的齿轮称为惰轮。
两齿轮间若有奇数个惰轮时,首、末两轮的转向相同;若有偶数个惰轮时,首、末两轮的转向相反。
【任务一】【任务一】■V7T(1 )另外包括齿条传动、情况2.两对及以上情况:提出要求: 回顾前面单 元涉及各种 齿轮的转动 方向判别 (播放图片)根据教师播 放的各种齿 轮传动的结 构简图,回 顾复习其传 动判别方法螺旋传动、毂轮提升重物几种举例略【任务一】【解决任务一】用箭头法判别齿条10的移动方向?1. 各组巡视,并进行指导;2. 指定学生回答问题1. 分组讨论完成;2. 学生代表回答。
【强化练习】1.用箭头法判别下列各轮系中各轮转向。
1. 各组巡视,并进行指导;2. 指定学生展示完成的任务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任务二】【任务二】计算出传动比i18 ?展示定轴轮系模型,引导轮系中各对齿轮的传动比用双下角标表示,如12 = n i /n2= — Z 2/Zi ; 23=n 2/n 3= — Z 3/Z 2 ; 45= n 4/n 5= + Z 5/Z 4;67= n 6/n 7= — Z 7/Z 6;89=n 8/n 9 = — Z 9/Z 8。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2019版)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
使学生掌握一般工作条件下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
同时,也为学生在生产中进行技术改造与创新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
二、课程基本理念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机械工作原理,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及依据1.设计思路本课程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分为课堂讲授和实验实训两个环节。
授课过程中根据机械类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岗位的实际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的变化,对课程深度、难度做出适当调整,根据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充实新知识、新技术、新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懂得机械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设计依据以《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和《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和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为指导,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依据学校以德育人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制定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标准。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总体目标三、教学方法建议1、明确教学任务。
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本课程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根据任务展开教学。
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任务。
2、抓好切入点(案例)。
理解、把握、利用好切入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3、师生互动,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活动中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应根据任务实施的难易程度,给予必要的指导。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优质课教案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优质课教案教案标题: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定轴轮系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掌握计算定轴轮系传动比的方法。
3. 能够分析和设计定轴轮系传动装置。
教学重点:1. 定轴轮系的概念和特点。
2.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3. 定轴轮系传动装置的分析和设计。
教学难点:1.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 定轴轮系传动装置的分析和设计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2. 实物或模型定轴轮系传动装置。
3. 计算工具和纸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实物或模型定轴轮系传动装置,引起学生对定轴轮系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定轴轮系吗?它有什么特点?二、讲解定轴轮系的概念和特点(10分钟)1. 使用教学课件,简明扼要地介绍定轴轮系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强调定轴轮系的特点,如传动比恒定、传动效率高等。
三、讲解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15分钟)1.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详细讲解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2. 强调各种传动元件的齿数关系和转速关系对传动比的影响。
四、实例分析和计算练习(20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和传动装置的参数,让学生进行传动比的计算练习。
2.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参数对传动比的影响,并讨论其实际应用。
五、定轴轮系传动装置的分析和设计(20分钟)1. 分组讨论,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实际应用场景,设计一个适合的定轴轮系传动装置。
2. 学生展示设计方案,并进行讨论和改进。
六、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定轴轮系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2. 提出相关拓展问题,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定轴轮系的应用和发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物或模型、讲解概念、计算练习和设计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的相关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进行适当调整和辅导,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者简介:季彩萍(1982-),女,大学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 向: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
对定轴轮系来说,学生平时接触到的却很少,缺乏 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对定轴轮系各部分知识综 合运用的能力。同时教授的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学 生,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富有个性和挑战 性的学习任务,但他们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上课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 候,应该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自主 解决问题,从而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1.3 教学目标
图 1 定轴轮系
学生虽然对以上三种单独的齿轮传动较熟悉, 但是将三种齿轮传动结合在一起却并不是非常清 楚,在这种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强烈的好
奇心和浓厚的求知欲。所以需马上向学生提出任务 二:在任务单上绘制该定轴轮系并分析该定轴轮系 的传动路线。首先需要通过实物模型和图片向学生 讲解三种齿轮传动简图的画法,各小组分别进行绘 制 ,然 后 进 行 展 示 ,各 小 组 互 评 ,教 师 最 后 进 行 讲 评,在讲评过程中须指出各小组绘制的简图突出 的、优秀的地方和不足之处。传动路线的分析是完 全理解定轴轮系的关键点,要让学生知道无论多么 复杂的轮系,都应该从输入轴传递到输出轴的路线 进行分析。那么实际上学生在完成该定轴轮系简图 的绘制过程中,也是对该轮系的传动路线初步认识 的过程。教师应该结合实物和动画向学生演示,采 用启发式教学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学会分析定轴轮系传动的路线,同时在分析过程中 需要提出同轴的概念,提醒学生同轴上的两个齿轮 转向和转速均相同。最后让每组选派成员上台指出 该定轴轮系的传动路线。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是机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传动比是指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转速比或转矩比。
在定轴轮系中,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齿轮传动:齿轮直传和齿轮级联传动。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类型的传动比计算方法。
1.齿轮直传的传动比计算:齿轮直传是指只有一对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传动方式。
在计算传动比之前,首先需要确定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模数、齿数和转速。
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传动比(i):传动比等于从动齿轮的齿数除以主动齿轮的齿数。
i=z2/z1,其中z1为主动齿轮齿数,z2为从动齿轮齿数。
(2)计算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N1和N2):转速等于齿数除以传动比。
N1=N2*i,其中N1为主动轮转速,N2为从动轮转速。
(3)计算传动比的反比(i'):传动比的反比等于主动轮的齿数除以从动轮的齿数。
i'=z1/z2,其中z1为主动齿轮齿数,z2为从动齿轮齿数。
(4)计算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矩(T1和T2):转矩等于反比乘以从动轮的转矩。
T1=T2*i',其中T1为主动轮转矩,T2为从动轮转矩。
2.齿轮级联传动的传动比计算:齿轮级联传动是指多对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按一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传动方式。
在计算传动比之前,需要先确定级联传动中各对齿轮的模数、齿数和转速。
计算步骤如下:(1) 计算总传动比(i):总传动比等于各级传动比之积。
i = i1 * i2 * ... * in,其中i1、i2、..、in分别为各级传动比。
(2)计算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N1和N2):转速等于总传动比除以各级传动比之一、N1=N2*i,其中N1为主动轮转速,N2为从动轮转速。
(3)计算总传动比的反比(i'):总传动比的反比等于各级传动比反比之积。
i'=i'1*i'2*...*i'n,其中i'1、i'2、..、i'n分别为各级传动比的反比。
轮系传动比计算(机械基础)教案
轮系传动比计算(机械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轮系传动的概念及其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掌握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机械传动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轮系传动的基本概念2. 轮系传动的类型及特点3. 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4. 轮系传动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轮系传动比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及在复杂情况下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轮系传动的基本概念、类型及特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轮系传动比的应用。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轮系传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轮系传动在机械中的作用。
2. 新课讲解:讲解轮系传动的基本概念、类型及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轮系传动比的应用。
4. 知识拓展:介绍轮系传动在现代机械中的应用。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轮系传动比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轮系传动比在机械传动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轮系传动比计算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及相关例子的课件。
2. 教学素材:收集一些关于轮系传动的图片和实际应用案例。
3. 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轮系传动比计算的练习题。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轮系传动比应用的理解程度。
八、教学反思1. 课堂讲解:反思教学讲解的清晰度和易懂性,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或补充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反思案例分析的适用性和效果,考虑是否需要更换或增加新的案例。
教学方案设计(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课题:“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2013年3月6日授课地点: 11数控(2)班教室教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及方法学生活动时间及 备注一、教师检查分组情况及宣布最优小组评价标准:一组: 赵金龙等6人二组: 钟钰强等5人 三组: 宣杭程等5人 四组: 楼烨珂等6人(注:每组名单的第一名同学为本组组长) 最优小组评价标准:1、组长的组织能力2、与教师互动情况3、回答问题时表达逻辑严密、引导问题回答正确4、表达声音是否宏亮5、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6、团队配合意识7、组员是否都在参与讨论及参加讨论的积极性二、复习提问:1、轮系有哪几种分类?轮系有哪些特点?三、任务布置通过复习,引出本课要解决的任务内容------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大小和判断轮系中各轮的转动方向四、教学内容:(一)设问: 一对外啮合圆柱齿轮和一对内啮合圆柱齿轮的传动比如何计算?传动方向如何?传动比大小计算公式:121221n z i n z ==箭头法表示转向:用箭头表示齿轮可见侧的运动 方向。
(二)讨论锥齿轮、蜗杆传动等空间齿轮的转向检查法用PPT 播放评价标准 讲述法提问法用PPT 播放任务内容提问法用电子白板以PPT 播放内、外啮合圆柱齿轮简图各一对归纳总结法用电子白板直接在PPT 图上用箭头法标注转向,用公式表示传动比大小学生按分组情况就坐,组长组织好本组同学,准备上课。
学生认真听讲,争取评上最优小组学生注意听题,准备回答问题学生带着任务进入课堂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各组学生代表回答问题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2min 2min多给表扬,少批评,提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1min 8min及时点评各组的参与情况,对回答问题好的组给予表扬分,回答问题不积极的组要给予指点和引导。
表示(三)讨论、分析定轴轮系传动路线老师启发式边设问、边让学生完整下列传动路线:(四)设问:什么是定轴轮系传动比?老师讲述: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是指首轮的转速与末轮的转速之比,即i1K=n1/n K(五)设问:如何求出定轴轮系传动比的大小值?1)引导学生完成独立作业:写出每对齿轮啮合时的传动比计算公式,老师做巡回检查,后用PPT演示练习结果i12=n1/n2=z2/z1i34=n3/n4=z4/z3i56=n5/n6=z6/z5 i78=n7/n8=z8/z7i89=n8/n9=z9/z82)设问:齿轮2与齿轮3、齿轮4与齿轮5、齿轮6与齿轮7是同轴齿轮,它们的转速大小与方向有什么关系?n2= n3 n4= n5 n6= n73)启发式提问:将上述传动比公式的所有左边相乘、右边相乘,观察到什么现象?讨论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提问法讨论法先听题,后以组为单位讨论,组长做好组内的讨论结果汇总,各组代表回答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组长做好记录被提问到的学生回答问题,其余学生认真听。
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一】能力目标1.能正确计算行星轮系和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2.熟悉轮系的应用。
【二】知识目标1.掌握转化机构法求行星轮系的传动比。
2.掌握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3.熟悉轮系的应用。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行星轮系、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难点:转化机构法求轮系的传动比。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联系实际讲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任务及内容一、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一)行星轮系的分类若轮系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不固定,而绕其它齿轮的固定几何轴线回转,则称为行星轮系。
行星轮系的组成:行星轮、行星架(系杆)、太阳轮(二)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以差动轮系为例(反转法)转化机构(定轴轮系) T的机构1 HHW W W -=111W 2 HHWW W -=222W 3 H HW W W -=333W4=-=HHH HWWWH W13313113)1(Z Z W W W W W W i HH HH H⋅'-=--==差动轮系:2个运动行星轮系:3=W ,1310Z Z WWW HH-=--11311+==Z ZWW i HH)(z f W W W WW Wi HB HAHBH A HAB =--==对于行量轮系:0=B W∴AHHA HHAHAB i WW WWWi -=-=--=110∴HABAH i i -=1例12.2:图示为一大传动比的减速器,Z 1=100,Z 2=101,Z 2'=100,Z 3=99。
求:输入件H 对输出件1的传动比i H1解:1,3中心轮;2,2'行星轮;H 行星架 给整个机构(-W H )绕OO 轴转动213223113)1('⋅⋅⋅-=--=ZZ Z ZWW W W i HH H∵W 3=0∴HHHi ZZ Z Z WWW 13213210'=--HHi ZZ Z Z WW 13213211'=+-∴HH i i 131100100991011⨯⨯-=100001001009910111111=⨯⨯-==HH i i若Z 1=991001-=H i行星轮系传动比是计算出来的,而不是判断出来的。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开课系别机械系授课学期第三学期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授课层次高职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平时+期中+期末课程设计2周总学时88 理论学时80 实训学时8前导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工艺学适用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模具专业、数控专业二、课程定位1. 为研究机械类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维护保养等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2. 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3. 课程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专业思维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4. 按照“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呈现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6. 是从理论性、系统性很强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向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
三、课程设计思路1.以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
2.让学生在了解常用机构及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知识及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能进行简单机械及传动装置的设计,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课程特征,加大学生工程体验和情感体验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
四、课程目标(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 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及设计的基本知识。
2. 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标准。
3. 掌握及通用机械零件的选用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目标1. 初步具有分析机构和选择传动方案的能力。
2. 初步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的定位机械设计基础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范型为学科中心型和训练中心型。
结合各种实践教案环节,进行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所需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简单机械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方法,具备机械设计初步能力和机械操作能力。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日后从事机械设计、机械设备技术改造、机械设备操作、机械维修等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
二、学习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按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分别进行描述:(一)专业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机常用机构分析、设计和使用的基本方法;2.了解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和选用方面的基本知识;3.具有分析简单机械的运动和结构,以及设计简单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能力;4.对有关机械问题的处理具有较好的基本技能和适应性。
(二)方法能力目标1.具有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2.具有通过查阅各种技术资料、文献等取得信息的能力;3.具有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的能力;4.具有逻辑性、合理性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力;5.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6.能够从个案中找到共性,寻找规律,积累经验,举一反三;7.具有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8.具有理论指导实践、理实结合的能力;(三)社会能力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保护意识;2、具有勤学、进取、践能、尊师的学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3、具有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劳动组织能力,具有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三、学习内容五、教材及参考书目(一)教材《机械设计基础(上)(下)》, 主编齐玉珍、叶巍,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二)参考书目《工程力学》,主编范钦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机械设计基础》, 主编栾学刚,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设计基础》,主编陈立德,高等教育出版社(三)网站资源全国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网站,/中国机械网,/六、考试与成绩评定(一)考试形式1、个人技能考试(考核)安排在平时分段进行,主要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采取口试和实际操作的方式。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教案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一】教学目标1.了解轮系的类型2.掌握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及转向判断【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难点:定轴轮系的转向判别。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加动画演示),讲授推演、启发式、互动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四】教学任务及内容1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轮系:用一系列互相啮合的齿轮将主动轴和从动轴连接起来,这种多齿轮的传动装置称为轮系。
在运转过程中,各轮几何轴线的位置相对于机架是固定不动的轮系称为定轴轮系。
定轴轮系又可分为平面定轴轮系和空间定轴轮系。
平面定轴轮系空间定轴轮系功用:实现大传动比传动;实现较远距离的传动;实现换向传动;实现变速传动;实现多分路传动。
(1)平面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角速度之比:传动比111555n i n ωω== 包含两个方面:大小与转向 轮系中各对啮合齿轮的传动比为:121221w z i w z ==- 322332z w i w z == 343443w z i w z '''==- 544554z wi w z '''==- 且:33w w '=44w w '= 此轮系传动比为:312343534524151223344523451234134()(+)()()(1)w w w w z z z z z z zi i i i i w w w w z z z z z z z ''''''''===---=-结论:①定轴轮系传动比等于各级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 ②计算式为(1)nAB i =-所有从动轮齿数连乘积所有主动轮齿数连乘积其中:A ,B 分别为主动轮和从动轮;n 为外啮合齿轮的对数。
③同时与两个齿轮啮合的齿轮称为惰轮,在计算式中不出现,其作用表现为:一是结构要求;二是改变转向;④首末两轮相对转向还可用箭头方式确定。
轮系传动比计算(机械基础)教案
教案首页科目:机械根底〔第四版〕授课班级:08级模具〔1〕班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一〕室课时:2课时课题:§6—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授课式:讲授教学容: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及其计算举例教学目标:能熟练进展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法及各轮回转向的判定选用教具:三角板、圆规、平行轴定轴轮系模型、非平行轴定轴轮系模型教学法:演示法、循序渐进教学法、典型例题法第一局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约7分钟〕〔一〕组织教学〔2分钟〕学生点名考勤,课前6S检查,总结表扬上次优秀作业学生,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动性。
〔二〕教学回忆〔2分钟〕1、什么是轮系?2、轮系有什么应用特点?3、轮系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可分为哪几类?4、什么是定轴轮系?〔让学生回忆上次课的容〕〔三〕复习,新课导入〔2分钟〕演示减速器、车床主轴箱、钟表机构等,我们看到的这些都是定轴轮系的应用,请问:我们生活中常见钟表里的时针走一圈,分针走了12圈,秒针走了720圈,那么由时针到秒针是如实现传动的?时针把运动传到秒针时,其转速大小有变化?具体比值如确定?〔四〕教学容介绍〔1分钟〕重点:定轴轮系的传动路线的分析、传动比的计算及各轮回转向的判定。
难点:非平行轴定轴轮系传动比公式推导及各轮回转向的判定。
二、新课讲解〔约32分钟〕〔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概念〔2分钟〕教师先展示定轴轮系模型,引导学生参与到演示教学中来,通过一对齿轮的传动比概念,教师提出问题: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是否就是输入轴的转速与输出轴的转速之比?引发学生思考。
演示得出定轴轮系的概念: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是指首末两轮的转速之比。
〔二〕知识分解〔12分钟〕对于定轴轮系,我们不但要能求出传动比的大小,还要能确定末轮的回转向。
如车床主轴箱,我们知道了电动机的转速和旋转向,主轴的转速和旋转向从而得?因此,我们先把定轴轮系分解为各对齿轮副,如果知道了各对齿轮副的传动比大小和回转向,那总的传动比大小和末轮的回转向就不得而知了。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教案
学科机械原理课题§ 11-2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班级机制0811--0814人数150授课时数20分钟课型新授课周次第15周授课时间2012年12月10日教学目的【知识目标】了解:轮系的分类;理解:定轴轮系传动比的概念;应用: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与创新的能力;2.通过讲授,培养学生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活学活用,灵活掌握,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解决各类问题。
教学重点1.定轴轮系传动路线的分析;2.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教学难点1.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
教具传统教学模式教后小结1.通过引导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2.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思维能力;3.通过课堂练习及学生表现,表明教学效果良好,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显著提高;4.通过课前预习,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5.通过课堂提问,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授课教师王慧佳2012年12月10日审签2012年12月10日§11-2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方法】机械设计是各级高校机械专业的必备课程。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是《机械设计基础》中的一节内容,轮系在工程中经常运用于实现减速、变速、增速、换向等,故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在机械设计这本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1.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过程常常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需要具体形象来支持。
2.学生在此之前已经知道了一些关于轮系的基本知识,已具备了学习本节内容的基本能力。
但是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需要具体的分析与归纳。
3.此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基础较好,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对综合性理解能力稍差。
1.教师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文字和图形并茂的原则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一、教学目标(一)能力目标能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及齿轮的转速,并会判断其转向(二)知识目标1.了解轮系的类型2.掌握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及转向判断二、教学内容1.轮系的功用和分类2.定轴轮系的传动比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难点:定轴轮系的转向判别。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加动画演示),讲授时联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
12.1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轮系:用一系列互相啮合的齿轮将主动轴和从动轴连接起来,这种多齿轮的传动装置称为轮系。
功用:获得多种转速;实现较远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的传递;获得较大的传动比;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平面定轴轮系空间定轴轮系分类:按轮系中各齿轮轴线是否相互平行,可分为平面齿轮系和空间齿轮系;按轮系运转时齿轮的轴线是否固定,又可分为定轴轮系和行星轮系。
在运转过程中,各轮几何轴线的位置相对于机架是固定不动的轮系称为定轴轮系。
定轴轮系又可分为平面定轴轮系和空间定轴轮系。
12.1.1 平面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若A ——输入轴 B ——输出轴,则轮系传动比为BAB A AB n n W W i ==一对外啮合圆柱齿轮传动比i 12=n 1/n 2=-z 2/z 1 一对内啮合圆柱齿轮传动比i 12=n 1/n 2=+z 2/z 1 圆锥齿轮传动比i 12=n 1/n 2=z 2/z 1,转向用箭头标注法。
5115W W i =122112Z Z W W i ==233223Z Z W W i ==33'=W W344343'''==Z Z W W i 44'=W W455454'''==Z Z W W i43215432543243215443231215''''''===Z Z Z Z Z Z Z Z W W W W W W W W i i i i i4——惰轮:不改变传动比的大小,但改变轮系的转向结论:平面定轴轮系传动比等于组成轮系的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也等于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与主动轮齿数连乘积之比。
首末两轮的转向,取决于齿轮系中外啮合齿轮的对数。
通式: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m W W i )1(51-==m ——外啮合的次数12.1.2 空间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15i转向关系用箭头表示例12.1 图中,设蜗杆1为右旋,转向如图所示,2z 2=,2z 40=,/2z 18= ,3z 36=,/3z 20=,4z 40=,/4z 18=,5z 45=。
若蜗杆转速1n 1000r /min=,求内齿轮5的转速5n 和转向。
•解:轮系传动比的大小234511551234403640452002182018z z z z n i n z z z z '''⨯⨯⨯====⨯⨯⨯•所以:151510005/min 200n n r i ===蜗杆轴的转向n 1是给定的,按传动系统路线依次用箭头标出各级传动的转向,最后获得5n 的转向。
小结:1、轮系的类型。
2、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及转向判断。
作业与思考:1、什么是惰轮?它在轮系中起什么作用?2、在定轴轮系中,如何来确定首、末两轮转向间的关系?3、定轴轮系与行星轮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轮系中各齿轮的转向如何确定?第二讲一、教学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正确计算行星轮系和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2.熟悉轮系的应用。
(二)知识目标1.掌握转化机构法求行星轮系的传动比。
2.掌握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3.熟悉轮系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周转轮系的传动比2.混合轮系的传动比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行星轮系、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难点:转化机构法求轮系的传动比。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联系实际讲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2.2 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12.2.1 行星轮系的分类若轮系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不固定,而绕其它齿轮的固定几何轴线回转,则称为行星轮系。
如图所示的轮系中,齿轮2除绕自身轴线回转外,还随同构件H一起绕齿轮1的固定几何轴线回转,该轮系即为行星轮系。
齿轮2称为行星轮,H称为行星架或系杆,齿轮1、3称为太阳轮。
行星轮系的组成:行星轮、行星架(系杆)、太阳轮12.2.2 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以差动轮系为例(反转法)转化机构(定轴轮系) T 的机构 1 H HW W W -=111W2H H W W W -=22 2W 3HH W W W -=333W40=-=H H H H W W W H W 13313113)1(Z Z W W W W W W i H HH H H⋅'-=--== 差动轮系:2个运动行星轮系:3=W ,1310Z Z W W W H H-=--11311+==Z Z W W i H H)(z f W W W W W W iH B H A H BH A HAB=--==对于行量轮系:0=B W∴AHHA H H A H AB i W WW W W i -=-=--=110∴HAB AH i i -=1例12.2:图示为一大传动比的减速器,Z 1=100,Z 2=101,Z 2'=100,Z 3=99。
求:输入件H 对输出件1的传动比i H1解:1,3中心轮;2,2'行星轮;H 行星架 给整个机构(-W H )绕OO 轴转动213223113)1('⋅⋅⋅-=--=Z Z Z Z W W W W i H HH∵W 3=0∴H H Hi Z Z Z Z W W W 13213210'=--H H i Z Z Z Z W W 13213211'=+-∴HH i i 131100100991011⨯⨯-=100001001009910111111=⨯⨯-==HH i i若Z 1=991001-=H i行星轮系传动比是计算出来的,而不是判断出来的。
12.2.3 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复合轮系:轮系中既含有定轴轮系又含有行星轮系,或是包含由几个基本行星轮系的复合轮系。
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先将混合轮系分解成行星轮系和定轴轮系,然后分别列出传动比计算式,最后联立求解。
1、分析轮系的组成123H42'1232H 14565H 2(a)(b)1、2、2'、3——定轴轮系; 1'、4、3'、H ——周转轮系 2、分别写出各轮系的传动比定:213223113)1('-==Z Z Z Z W W i周:311313)1(''''''-=--=Z ZW W W W i H H H3、找出轮系之间的运动关系⎭⎬⎫==''3311W W W W联立求解:32321131111Z Z Z Z Z Z Z Z W W i HH'''''++==(H ,5这一整体)例12.3 电动卷扬机减速器, Z 1=24,Z 2=48,Z 2'=30,Z 3=90 Z 3'=20,Z 4=30,Z 5=80,求i 1H解:(1)1,2-2',3,H ——周转轮系;3',4,5——定轴轮系(2)21323113)1(''-=--=Z Z Z Z W W W W i H HH355353'''-==Z ZW W i(3)2H54132'3'⎭⎬⎫=='533W W W W H(4)联立 311=H i 若m in /14501r n =min /77.4631145011r i n n H H ≈==12.3 齿轮系的应用12.3.1 定轴轮系的应用①实现大传动比传动②实现较远距离的传动(减小机构的尺寸和重量)H i 1③实现换向传动④实现变速传动(汽车齿轮变速箱) ⑤实现多分路传动(机械式钟表机构) 12.3.2 行星轮系和复合轮系的应用①实现大传动比 ②实现运动的合成③实现运动的分解。
(汽车后桥差减速器) ④实现变速、换向传动 ⑤结构紧凑的大功率传动⑥利用行星轮输出的复杂运动满足某些特殊要求。
12.4 其他新型齿轮传动装置简介12.4.1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工作原理、输出机构与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基本相同,其结构上的差别在于行星轮2改为延长外摆线的等距曲线作齿廓称为摆线轮;用针棒代替中心轮1的轮齿,称为针轮。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机构具有减速比大(一般可达iHV=9~ 115,多级可获得更大的减速比),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一般可达90%~ 94% 左右)、传动平稳等优点。
此外,还有无齿顶相碰和齿廓重叠干涉等问题。
12.4.2 谐波齿轮传动这种传动是借助波发生器迫使相当于行星轮的柔轮产生弹性变形,来实现与钢轮的啮合。
谐波齿轮传动由三个基本构件组成:谐波发生器、刚轮、柔轮。
12.5 减速器减速器的种类很多。
常用的齿轮及蜗杆减速器按其传动及结构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1)齿轮减速器:主要有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和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三种。
(2)蜗杆减速器:主要有圆柱蜗杆减速器、圆弧齿蜗杆减速器、锥蜗杆减速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等。
(3)行星减速器:主要有渐开线行星齿轮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和谐波齿轮减速器等。
12.5.1 常用减速器的主要类型、特点和应用1、齿轮减速器齿轮减速器按减速齿轮的级数可分为单级、二级、三级和多级减速器几种;按轴在空间的相互配置方式可分为立式和卧式减速器两种;按运动简图的特点可分为展开式、同轴式和分流式减速器等。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最大传动比一般为8——10,作此限制主要为避免外廓尺寸过大。
若要求i>10时,就应采用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应用于i:8—50及高、低速级的中心距总和为250—400mmm的情况下。
三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用于要求传动比较大的场合。
圆锥齿轮减速器和二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用于需要输入轴与输出轴成90~配置的传动中。
因大尺寸的圆锥齿轮较难精确制造,所以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的高速级总是采用圆锥齿轮传动以减小其尺寸,提高制造精度。
齿轮减速器的特点是效率高、寿命长、维护简便,因而应用极为广泛。
2、蜗杆减速器蜗杆减速器的特点是在外廓尺寸不大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很大的传动比,同时工作平稳、噪声较小,但缺点是传动效率较低。
蜗杆减速器中应用最广的是单级蜗杆减速器。
单级蜗杆减速器根据蜗杆的位置可分为上置蜗杆、下置蜗杆及侧蜗杆三种,其传动比范围一般为i: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