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事外交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与管理

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与管理

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与管理1. 引言1.1 高校外事工作的重要性高校外事工作的重要性在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高校外事工作日益成为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外事工作不仅可以促进学校之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能力,还可以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

通过开展外事工作,高校可以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和教师来校交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高校外事工作也为学校带来了更广阔的合作机会与资源共享平台,有利于推动学校更好地融入国际学术体系,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和地位。

加强高校外事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外事工作机制,才能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推动学校外事工作取得更大成就。

1.2 高校外事工作的定义高校外事工作的定义是指高校开展与国际事务相关的工作,包括国际交流与合作、留学生管理、海外联络与合作等方面的活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校外事工作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高校外事工作不仅是高校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平台,也是推动高校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通过开展外事工作,可以促进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高校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为高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提供机会与平台。

高校外事工作的定义不仅涉及到高校本身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更体现了高校在全球化时代中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只有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高校外事工作的定义,才能更好地推动和引领高校外事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1.3 研究背景高校外事工作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备受关注。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高校外事工作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外事工作已成为各大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涉及留学生教育、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合作项目等多个方面。

当前,随着中国高校的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化,高校外事工作管理难点也愈发凸显。

面对国际化教育需求不断增长、外国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频繁等挑战,各高校纷纷加大对外事工作的投入,加强外事管理力度,提升外事工作国际化水平和服务质量。

我国引进海外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引进海外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引进海外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金朝阳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8年第10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组织外国专家座谈会,从治国理政的基本规律、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以及改革开放事业深入推进等高度,对引进海外人才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引进海外人才的意义地位、方针原则及工作方向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目前,我国引进海外人才主要以重大活动为抓手、以优惠政策为手段、以政府为主体、以柔性引进为主要方式,虽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也存在较多问题和障碍,亟待解决和克服。

一、我国引进海外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一)引进海外人才的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一是在海外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主管部门多缺乏统筹牵头部门。

由于该工作涉及人事、教育、外事、侨务等多个部门,各项政策碎片化,政府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二是人才引进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目前海外人才引进主要靠政府部门,缺少市场上人才供需信息的反馈机制,难以做到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

企业主要通过网络和现场招聘的方式引进人才,国际猎头公司尚未得到广泛使用。

三是缺乏人才信息共享机制。

人才信息资源相对分散、层次较低,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的人才信息交流平台,难以进行有效对接。

四是缺乏统一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依然存在标准不科学、程序不规范、手段不先进的情况,基层部门的人员配备、资金支持等均有限,无法建立高端人才评价的专家库和国际化的评价体系。

五是海外人才与本地人才关系失衡。

对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过分关注和过多倾斜政策,及对本地人才的重视不足,导致双方出现矛盾,关系失衡。

(二)引进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不够系统和专业近几年,从中央有关部委到各省市区,虽然都针对引进海外人才推出了很多项目和政策,但是一些部门对海外人才的引进、任用存在临时性和局部性问题,缺乏系统、可操作的中长期海外人才引进计划,任用过程中也未考虑相应的配套团队。

提高外交服务能力

提高外交服务能力

提高外交服务能力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频繁。

作为一个国家,提高外交服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提高外交人员素质、优化外交政策和推进外交技能培训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升外交服务能力。

一、提高外交人员素质外交人员是国家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外交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提升外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非常重要。

首先,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外交人员素质的关键。

外交活动中需要用到多种语言,因此外交人员应该具备出色的语言沟通能力。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外语培训中心、组织海外交流等方式来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

其次,外交人员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外交活动中,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外交人员需要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习俗,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同时,外交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解决问题。

二、优化外交政策外交政策是国家对外交往和合作的总体方向和原则,它对外交服务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优化外交政策具有极大的必要性。

首先,外交政策应该注重用户体验,以满足外国人民和机构的需求。

这可以通过提供更便捷的签证申请流程、创造更友好的外交环境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外交服务机制,及时回应外方关切和问题,提供高质量的外交服务,也是优化外交政策的重要举措。

其次,外交政策还应该注重创新和变革。

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外交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因此,外交政策需要及时调整和更新,以应对外交挑战和机遇。

政府可以通过与各国进行战略合作、参与国际组织等方式来扩大外交影响力和话语权,提高外交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推进外交技能培训外交服务的提升需要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学习来实现。

外交技能培训是提高外交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

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对外交人员培训的投入。

通过设立专业的外交学院、组织外交研修班等方式,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外交人才。

高等院校外事管理工作探究

高等院校外事管理工作探究
维普资讯
育管理
高等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外事管理工作探究
罗乃明1 刘沛 赵大伟 郭汶东。
1 、辽 宁省外事 交流 中心 2 、沈 阳理 工大 学经济 与管理 学院 3 、辽 宁省省校合 作 办公 室
[ 内容摘要] 文章简述 了高校外事 工作存 在的主要问题高校外事 工作 的基本职 能是国际人才交流 。因此, 要强化外事管理职能, 继续拓 宽聘请 渠道, 加强科学化管理, 提高聘用效益, 充分发挥 引进国外智力的作用。 [ 关键词] :高校外事管理 国际交 流 以人 为本
4 ,外 事 管理部 门应 该成 为国 际交流 问题 人 才的情 况时 有发生 , 一些长 期外 国专家 对他 外 事 管 理 是 一 种 具 宏 观 性 质 的 行 政 管 教 而他们 在课 理 ,是 对包 括外 交 在内 的涉 外行 政 事务 的管 的研 究 中心 。对 日常 经历 的问题善 于总结 , 仔 们被用 作 “ 学机 器”感 到不快 , 从 掌握 国际交 流 程 建 设等 方面 的专 业 知识 和 才能 并未 被 充分 辖 和 处理 。外事 管理 有 自己的 目标 、主 体 、 细 分析 , 中找 出共 性 的 问题 , 至 类似 情 况也 规 范 、客 体 和手 段 等 。任何 国家 为 了实 现其 自身运 行 的规 律 。这对 我 们进 一 步开 拓 国际 利 甩 , 于聘 请 的短期 外 国专 家 , 对外 政 策所 追求 的 目标 ,巩 固本 国统治 阶级 交流 工作 , 高 引智效益 是很 有帮助 的 。 提 偶 有发 生 。 5 ,作 为 国际 交流 职 能部 门的外 事 处 , 它 第 二 , 理 系统 运转 不 灵 , 门之 间 支持 管 部 在 国内的统治 地位 . 需要 设立相 应的 外事管 都 理机 构 和人 员制 定相 应 的外 事管 理 法规 ,来 是 学校 与 国外 学术 机 构开 展 国际交 流 与 合作 不够 , 牵制 有 余 , 部 门为 了 自己 的利益 各 而 各 的桥 梁 , 把好 关 的 同时 , 在 还应 该做 好 学校 领 行 其是 , 外事 管理 和教 学 管理 存在 矛盾 , 活 生 实行对涉 外事 务的领 导和 管理 。 而 对 于 高等 院 校来 讲 ,其 外 事 工作 的基 导 和各 个 院系 的参 谋 。对 学校 重 要 的外事 接 管 理有 偏离服 务宗 旨的倾 向 , 国专家工 作积 外 本 职 能是 国 际 间的 人才 、学 术交 流 ,以 促进 待 任务 和重 大 的 国际 合作 项 目要适 时 地 向他 极 性没 有得到 有效 的发挥 , 理效 益远未 达到 管 高等 教 育跟 国际 接轨 ,对于 国 际交 流工 作得 们 提 供 背景 材 料 、实施 方 案 、草 案 等材 料 , 最 大值 。 以 顺利 开 展起 着 十分 重要 的 作用 ,与世 界各 以 供接 待及 决 策时 作参 考 。 国际 交流是 实 现 第 三 , 理人 员本身 专业狭 窄 , 质不 高 , 管 素 国广泛 开 展 学术 交流 和科 技 合作 ,充分 吸收 高 等教 育 国际 化的 一条 行之 有 效 的途径 。它 能 够算得 上懂 管理的称 职 的人员不 多 , 有些 专 和利 用 国外 的先 进科 学技 术 及管 理 方法 ,培 对促 进 教学 和 科研 的发 展 可以 发挥 很 大 的作 职 管理 人 员, 足于传 统 的经验型 的粗放式 管 满 养 科技 人 才 ,提 高等 院校 的 科研 整 体水 平 , 用 。外事 处 应 根据 学校 的 总体 发展 思路 确 定 理 , 乏开 拓进 取 的意 识和 动 力 , 理 工作 往 缺 管 增强 高校 的 地位 和竞 争 力 ,这些 是 外事 管理 相应 的 国际交流 目标 , 并且制 定 出具 体的 实施 往 在低水 平上运 行 。 工 作 中 的一项 重 要任 务 ,同时也 是 这些 高校 措施 供 校领 导 参考 , 发挥 桥梁 作 用的 同时 , 在 近 年 来 ,随 着 国家对 外 开放 的 不断 扩 大 外 事管理 人 员所面临 的一个挑 战 。 认真 地履行 国际交 流参 谋这个 职能 , 使学校 的 以 及 与 国际 问交流 的进 一 步加 深 ,新 的形 势 新 的 形势 赋 予高 校 外事 管 理部 门以 新的 国 际交流 工作进展 顺利 , 并富有成 效 。 对 高校 外 事工 作提 出了前 所未 有 的挑 战 ,如 内涵和 职 能 , 们 除 了要 “ 开渠 道 , 我 广 促进 交 = 高校外 事管理应 遵循 的基本 原则 何 改变 传 统的 外事 管理 体 制和 模式 ,发 挥 外 流 , 出重点 , 突 力求实 效”外 , 还要 注意培 养其 1 ,遵 循有 利于 国际 间高校 之 间交流 与合 事 管理 工 作的 积极 性 、主 动性 、时 效性 ,进 综 合职能 。具 体表 现在 以下几 个方面 : 作的原 则 。 而 为高 校 的教 学 、科研 服 务 ,是高 校外 事 管 1 、高等 院校 的外事 管理部 门 ,它是 众多 2 ,在 处理 国 内大 事件 的 问题 上要 坚持 立 理 工作 者 面临 的一 个新 课题 。要 想 真正 全 面 外事 工作 部门 中的一部 分 , 它起着 我国高 等教 场 。与 国 内媒体 宣 传 口径应 该 一致 ,并 以本 开 展并 作好 外 事工 作 ,各 高等 院校 仍需 在 各 育 与 国际 接轨 的承 接 作用 。对 促进 与 国 际人 国的主 要新 闻媒体为 准 。 方 面不断努 力 。 才 、学 术交 流 的 工作得 以 顺利 开展 起 着 重要 3 ,对 待外 国友人 要持 有友好 、民主的对 四 高校外 事管理 工作的建 议 作 用 。所以 说 外事 处是 位 于纵 横交 叉 点上 一 外 态度 。 1 ,充分利 用 网络 平台提 供信 息和开 展工 个十 分重 要的职能 部 门 , 如何 发挥这 个职能 对 4 ,尊重 外 国的当地文 化 习惯 。 作 学校 的外事 工作将 产生很 大的影 响 。 5 ,外事干 部或 合作教 师要 明确职责 外事 工 作是 一 项远 程性 工 作 ,各 高校 的 2 ,外 事部 门 的另一 个重要 工作 内容 是培 如 :帮 助外 教 解决 合 理要 求 ,协 调 外教 外事 部 I应 配备 完整 的通 讯 设备 和 工具 以方 . ] 训 ,主要 是 指 国际 培训 。这 项 工作 实 际上是 与 校方 的 关 系 ,向本 校 的主管 领 导勤 请 示 、 便 与国外 高效 沟 通 ,也标 志 着外 事 工作 的水 国 际交 流工 作 的重 要 内容 。 国际培 训 的形式 报 告 ;外 事干 部或 合 作教 师 应是 外教 生 活上 平 。互联 网在 此发 挥 了重 要 的作 用 。国 内高 可以 分为 两 种 , 一种 是 国外 培训 , 种是 国内 的 帮手 ;课堂 上教 材 教学 的 助理 ;也 应在 解 校校 园 内的 高校 教育 网方 便外 籍 专家 、教 师 一 培 训 。培训 的对象 可以是 国内学 者 , 可以是 决 矛盾 冲 突 、采集 教学 信 息反 馈 时起 到应 有 的档 案数 字化 ,方 便 开展 对外 籍 专家 、教 师 也 国外 学者 , 般地 说 , 排 国内学 者 到 国外培 的作 用 。 一 安 的档 案 网络化 管理 工 作 。如今 高等 教 育 国际 训 以 及邀 请外 国专家 来华 举 办培 训 班的 形式 三 当前 高校外事 工作 主要的 问题 化 已经成 为发 展 的必 然趋 势 。随着 国 际 间教 是 外事 处一项 常规 的工作 , 而招收 国外 留学生 1 、外事部 门缺 乏主 动性 ,缺少 创新 育交 流规 模 的 日益 扩 大和 我 国高校 对 外籍 专 到 学校 来 接受 培训 是 最近 几年 来 各校 外事 处 外事 管 理 人 员的 工作 多 为组 织 部署 好 地 家 、教 师 需求 的不 断 增加 ,促 使高 校越 来 越 都 在摸索 的一 条途径 , 有些 院校 已取得 了一定 内容 ,很 少 有 能创新 点 。 管理 人 员对外 事 活 重 视外 籍 专家 、教 师 的聘 请工 作 ,但 目前 仍 的 效益 。其学 习 的形 式也 不一 定 局 限于 国家 动也 就 没有 太 多想 法 ,缺 少大 胆的 富有 进 取 存 在一 些 问题 ,例 如 : 国内外 人才 流 动率 较 的本 科 、研 究生 之类 的学 历 培训 , 可以灵 活地 精 神 的思 路 。 大 、聘 请外 籍 专家 、教 师 的层次 良莠不 齐 、 招 收一 些 非学 历 的 留学 生 和短 期 培训 生 。外 2 、外事 管理 是 有很 强 的专业 性 、政策性 不 能保 证聘 请 质量 、聘 请 渠道 不畅 等 实际 问 事处 在 国际培训 方面要 唱主 角 , 要和 各院 系紧 和 纪 律性 的 工作 。所 以在 外 事 工作 中多 少会 题 。这 些 问题存 在于 高 校 间 ,特 别是 在 同一 密 合作 , 力开 拓 国际 培训 的渠 道 , 别原 来 存 在 着无 组织 、无纪 律 、散 乱等 现象 ,一些 省 内高 校之 间尤 为 突 出。 因此在 互联 网上 建 努 告 单一 的请 进 来 、派 出去 、迎来 送往 的 国际 交 管 理 人 员积极 参 与 国际交 往事 务 但并 不 能完 立 的外 籍专 家 、教 师个 人信 息 的网络 档 案 , 流方式。 全遵守相关规定 ,在一些小事上 ,出现了很 可以 使 高校 方 便、快 捷 、准备 地 通过 网络 档 3 、从事 国际交 流工 作的高 校外 事管理 部 多不 遵守 工作 原 则 的行 为 。这 就 要 求管 理人 案索 取 各 自所需 的

新形势下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 引育与统战工作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 引育与统战工作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育与统战工作研究作者:梁莉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02期摘要:新形势下,为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队伍,高校需要以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为着力点,持续优化统战工作机制。

通过分析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特点,文章提出了提升海外高层次人才队伍思想建设成效、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加大青年海外教师的培养力度和深化人才职称改革等方面的措施,为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育与统战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人才引育;队伍建设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2-0034-0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近年来,高校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拓宽了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使得海外高层次人才不断汇集到高校,特别是当前,国内高校每年引入大批的海外学子和留学人员,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人数更是呈迅猛增长的态势[1]。

因此,高校需要持续优化统战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代表性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队伍。

一、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队伍特点(一)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特点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师中的骨干力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首要身份是高校教师。

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积极投身于高等教育事业,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能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

2.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具备较高的学历层次。

近年来,各高校紧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面向海外引进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不断优化海外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结构。

3.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具有海外研究和学习的经历,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理论水平高,富有创新活力且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入校后能够兼顾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任务。

高校外事工作人员的素质及其培养

高校外事工作人员的素质及其培养

浅析高校外事工作人员的素质及其培养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推进,高校外事工作已成为高校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阐述了高校外事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分析了高校外事工作人员素质的现状,并就培养高校外事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外事工作人员必备基本素质现状分析提高途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高等教育国际化使得我国高校在深层次、广领域、高水平上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有了可能,作为高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外事工作也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

活跃、高效的外事工作不仅可以开阔高校师生的眼界,提高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而且会带动高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扩大国际影响力。

作为高校外事工作的承载者,外事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决定了外事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各高校应重视外事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外事工作人员也应提高自身的素质,并创造性地开展外事工作。

一、高校外事工作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1.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外事部门是高校对外交流的窗口,“外事无小事”凸显了外事工作的重要性。

因此,外事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坚持“政治第一、立场第一”始终是做好外事工作的根本前提。

高校外事工作人员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政策,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外事工作中坚持平等交流、取长补短、为我所用,牢记外事工作是为我国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做出努力。

2.良好的协调、组织、沟通能力外事工作是一项既要严肃又要友善,既要讲原则又要不失礼节的活动。

在高校外事活动中,无论是外宾接待、学术交流还是组织国际会议、合作项目研究等,都离不开双边或多边的沟通。

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外事工作之思考

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外事工作之思考

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外事工作之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外事工作变得日益重要。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深,高校外事工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信息交流如此迅速的时代,高校不再局限于本国内部,而是需要与全球范围内的其他高校建立联系,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合作。

背景介绍部分需要对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外事工作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高校外事工作具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重要性。

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能够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提升教学质量、拓展科研领域、推动学术创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

高校外事工作也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舞台上的声誉和地位,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稳步推进。

加强高校外事工作,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至关重要。

1.2 问题意义在当今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外事工作显得愈发重要和紧迫。

高校外事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校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校的国际竞争力。

高校外事工作也是促进学生国际化发展和提升学术水平的关键一环。

当前高校外事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其中包括外事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不足,学校对外事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国际合作平台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了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也影响了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深入探讨高校外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意义,对于提升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学校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了解和解决外事工作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开展高校外事工作,推动学校国际化进程,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2. 正文2.1 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外事工作现状在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外事工作越来越重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教育领域也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国际竞争压力。

外贸人才培养措施方案

外贸人才培养措施方案

外贸人才培养措施方案1. 引导学生树立外贸意识培养外贸人才的第一步是引导学生树立外贸意识。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外贸教育,开设相关课程,如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

通过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激发他们对外贸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2. 提供实践机会与实习机会外贸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需要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应积极与外贸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与实习机会。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参与实际交易,并开展模拟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外贸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外语能力外贸人才必须具备出色的外语能力,特别是英语能力。

因此,学校应加强外语教育,提供全面的外语培训。

可以邀请外籍教师授课,开设外语角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外语考试,取得相关证书,如雅思、托福等,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4. 强化国际视野外贸人才要求具备世界眼光和国际化思维。

学校可以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展学生互访交流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商业环境。

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外贸教材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国际市场的最新动态和国际贸易的规则,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5. 注重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培养外贸人才需要与国内外各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

学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可以通过模拟商务洽谈、团队合作等活动,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6.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外贸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学校可以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市场调研、制定营销策略和创新产品设计等技能。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提供创业孵化平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7. 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界人士进行讲座为了增强外贸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应邀请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行业专家和企业界人士进行讲座。

通过他们的分享和交流,让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实际应用技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

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与管理

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与管理

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与管理1. 引言1.1 高校外事工作的重要性高校外事工作是高校国际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外事工作,高校能够与国际上的优秀大学进行交流合作,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推动科研成果的国际化,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

外事工作还可以为学校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促进人才的国际流动与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转化,推动区域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高校外事工作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促进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方面,还体现在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方面。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高校外事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加强合作与交流,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大学。

只有不断提升外事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才能更好地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发展与管理的背景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与管理背景主要包括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推动和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随着全球化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中国高校外事工作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我国高校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外事工作的发展与管理亟待加强和完善。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化,高校外事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建立健全的外事管理体系和应对策略,促进高校外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外事工作已成为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加强外事工作的重要性和完善外事工作的管理机制已成为当前高校外事工作的紧迫任务。

2. 正文2.1 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历程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高校开始逐渐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最初,高校外事工作主要集中在国际交流与留学生招生上,以推动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高校外事工作也逐步发展壮大,逐渐涵盖了外事合作、国际交流、国际招生、国际合作办学等多个方面。

在21世纪初,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高校外事工作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型高校外事工作若干思考与建议

新型高校外事工作若干思考与建议

收稿日期:2019-09-27作者简介:沈斯超(1988—),女,江苏苏州人,大学行政。

新型高校外事工作若干思考与建议沈斯超(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江苏苏州 215123)摘要:外事工作在新型大学中的蓬勃开展是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于大学教学、科研国际化的发展战略,进一步营造国际化氛围,加快中国本土大学国际化建设步伐,提升整体教学科研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外事工作涉及面非常广泛:促进通过与海外高校(或研究所)和学者合作产生前沿的科研成果、留学生管理、招揽海外专家打造本校特色的国际化科研团队、促进本国教师走出去,学习进修以及承担日常接待外国访问团等。

但是大多数的外事部门缺乏全方位的执行能力,在实际操作时是需要自上而下、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其中就可能存在诸多问题。

对于那些具备外事战略的新型高校而言,如何革新高校外事理念及模式,从被动转为主动开拓外事局面是真正需要思考与探究的事。

关键词:新型高校;外事工作;国际合作;留学生;外教;海归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9)24-0164-01 高校外事工作承接着整个学校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纽带,是高校教育改革、创新、培养世界眼光的开路先锋。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传统高校带来了契机,现阶段高校和海外的联系日渐增多,外事工作的内容和涉及面也日益丰富与复杂。

为了进一步深化高校外事专业化进程,首先要发挥国际交流职能作用,加强统一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多部门联动,外事部门需拓宽思路,开拓创新,为基层教学、科研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利用行之有效的引智计划,激发优秀人才归国研究创业的热情,并为他们做好全方位政策指导与服务。

还考虑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加强国际联合实验室的打造,为国际留学生、学者营造国际化科研氛围也是高校外事工作的一大重点。

同时鼓励人员派出,走出国门开拓视野,提高自身,培养更好的甄别优劣的眼光。

1 高校外事工作的面临的现状1.1 国际项目合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国家科技局的领导下,中方高校与境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间建立国际合作,共同攻克科研难题、提供政策咨询,开展国际培训,推动国际间务实合作。

高校教育外事工作总结

高校教育外事工作总结

高校教育外事工作总结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教育交流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外事工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我校高校教育外事工作的情况进行总结,以期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推动教育交流事业的发展。

首先,我校高校教育外事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通过与国外高等院校的合作与交流,我校成功引进了一批优秀的教师,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宽了学科建设的视野。

同时,我校学生也有机会参加国际交流项目,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视野。

此外,我们还建立了一系列教育合作交流项目,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和学生前来交流学习,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高校教育外事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外事工作的资源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合作项目无法扩大规模,影响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我们也面临着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挑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交流的质量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外事工作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外事工作的组织管理,建立专门的外事部门,明确责任和职责。

其次,要主动调整资源分配,优化合作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提高工作的效率。

同时,要加强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和文化培训,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此外,
要加强国际交流的宣传力度,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优秀的合作伙伴。

总之,高校教育外事工作在全球化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组织管理和资源调配,加强师生的培训和文化交流,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教育外事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外交外事调研报告

外交外事调研报告

外交外事调研报告外交外事调研报告报告摘要: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外交外事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外交外事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调研发现,外交外事工作中存在一些困扰和难题,如人才培养不足、信息沟通不畅、政策制定不符实际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加强人才培养、优化信息传播和完善政策制定等建议。

一、问题分析:1.人才培养不足:外交外事工作需要具备优秀的外语能力、深厚的国际事务知识和较强的谈判能力等一系列能力。

然而,目前我国在该方面的培养仍存在不足,导致外交外事工作人才的储备不足。

2.信息沟通不畅: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传播途径增多,但在外交外事工作中,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及共享度还有待提高,这影响了外交外事活动的顺利进行。

3.政策制定不符实际:当前全球局势变化快速,一些外交政策制定不符合实际需求,导致一些外交外事工作出现困难和挑战。

二、解决方案:1.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外交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培养质量。

除外语及国际事务知识外,应注重提高相应的沟通、谈判、协商、处理矛盾等能力,加强实践性培养。

2.优化信息传播: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提高信息收集、处理、传递的效率。

同时,加强对外交外事信息的筛选和适应调整,提高信息的准确性。

3.完善政策制定:加强情报收集和研判能力,及时了解和跟踪国际和地区变化,对外交外事政策进行灵活调整。

同时,与相关机构加强合作,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

三、结论:外交外事工作是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国家的利益和形象,我国应加大对外交外事工作的培养和发展。

在人才培养、信息沟通和政策制定等方面,需要加强合作,提高执行力,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变化。

外交外事工作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声誉和利益,因此,我们应持续关注并关心该事务的发展。

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与管理

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与管理

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与管理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高校外事工作正变得愈发重要,它不仅是高校间交流合作的桥梁,更是推动国际化办学发展的关键。

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与管理愈发受到关注。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一、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1.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增加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研究项目、联合办学项目等不断涌现,这为高校外事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高校需要提供更加规范的国际化办学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加强与国际高校的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国际化进程。

2. 国际学生的增多在中国高校就读的留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带来了对外事工作的新挑战。

高校需要更好地为国际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提升国际学生管理水平,为其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

3. 国际交流平台的拓展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需要不断拓展国际交流平台,加强国际化办学资源整合,推动更多的重要学术成果在国际范围内得以传播和推广。

高校还需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展览等活动的组织,提升高校的国际影响力。

二、高校外事工作的管理1. 加强外事部门建设高校外事工作的管理离不开外事部门的协调与支持。

加强外事部门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外事部门需要具备专业的外事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和管理体系,提升外事工作的效率与规范。

2. 强化国际学生管理国际学生的管理直接关系到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提升。

高校需要将国际学生管理纳入外事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完善的国际学生管理办法和规定,为国际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和管理。

3. 健全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加强与国际高校间的交流合作是高校外事工作的重要任务。

为此,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加强与国际高校的沟通与联系,推动更多的国际交流项目和合作项目的开展。

4. 提升外事管理水平在国际化趋势下,高校外事管理水平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外事办问题研讨发言稿范文

外事办问题研讨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就外事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发言。

外事工作是党和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利益。

近年来,在外事办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办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下面,我就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一、问题概述1. 外事活动组织不够严谨。

部分外事活动筹备不充分,细节处理不到位,影响了我国外交形象。

2. 外事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外事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外交礼仪等方面存在不足。

3. 外事信息沟通不畅。

部分单位对外事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影响外事工作整体推进。

4. 外事经费使用不规范。

部分单位经费使用缺乏透明度,存在浪费现象。

二、问题原因分析1. 思想认识不足。

部分单位对外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

2. 体制机制不健全。

外事工作涉及部门众多,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导致工作推进困难。

3. 人员素质不高。

外事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且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工作需要。

4. 监督考核不到位。

外事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导致工作成效难以评估。

三、对策建议1. 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对外事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各级领导、各部门对外事工作的重视程度。

2. 完善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外事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工作高效推进。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外事工作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4. 规范经费使用。

加强外事经费管理,确保经费使用透明、合理。

5. 完善监督考核。

建立健全外事工作监督考核机制,对工作成效进行评估,确保工作质量。

总之,外事办工作任重道远。

我们要充分认识当前外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不断提高外事工作水平,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论优化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培养机制

论优化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培养机制

论优化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涉外法治人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他们不仅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关键因素。

然而,当前我国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还不能完全满足现实需求,优化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1、培养规模相对不足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涉及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法律事务日益增多,但涉外法治人才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尤其是在一些新兴领域和高端业务方面,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更为突出。

2、培养质量有待提高部分高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

一些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和外语技能,但在实际应用中缺乏解决复杂涉外法律问题的能力。

3、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优秀的涉外法治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

然而,目前我国从事涉外法治教学的教师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国际视野的教师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4、培养体系不够完善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但当前的培养体系在学科交叉融合方面还存在不足,难以培养出具备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二、优化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培养机制的重要性1、适应国际形势变化的需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际法律秩序面临新的挑战。

优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有助于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人才,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话语权和主动权。

2、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对外经贸往来频繁。

优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能够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防范和化解各类法律风险,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3、加强法治建设的需要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涉外法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高素质的涉外法治人才,有助于完善我国的涉外法律体系,提高涉外执法和司法水平,推动我国法治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浅议我国海外人才现状及高校人才引进的思考

浅议我国海外人才现状及高校人才引进的思考

浅议我国海外人才现状及高校人才引进的思考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涌入世界各地,包括我国。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有着最多人口的国家之一。

而在这个庞大的人口基数之下,我国也留下了大量的人才,其中不乏具有很高学识和经验的专业人才,因此,如何让这些海外人才投身到相关的工作领域中,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我国海外人才现状海外人才一直是我国瞩目的对象。

目前,我国海外人才普遍分为两类:一类是留学生,另一类是在海外工作的专业人士。

这些人才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很多都已经在相关领域有了卓越的成绩,而且,随着我国的快速崛起,更多的海外人才开始返回花园,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海外人才的数量出现了递增的趋势。

根据一份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共计吸引了28.56万名留学生,其中76%的留学生来自亚洲和非洲地区。

而据海外媒体统计,我国每年吸引了大约60万至百万人次的海归。

这一数量的增长,反映了我国对于海外人才的日益重视和利用。

同时,我国政府也在利用各种手段尽可能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例如海外引进、双倍创新计划、卓越教师计划等等。

然而,尽管我国海外人才的数量不断增长,但在学术和创新领域,我国海外人才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却依然有所欠缺。

据统计,虽然我国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作为全球主要的知识经济体之一,中国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依然比较落后。

这也反映了我国在利用海外人才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高校人才引进的思考尽管我国在引进海外人才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高校人才引进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引进透明度不够、评价体系不科学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认为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善。

1.加强高校人才引进的透明度。

很多高校人才引进的过程并不是透明的,这给那些愿意加入中国高校工作的海外顶尖人才带来了很多困难和不确定性。

因此,要加强高校人才引进的透明度,让参与的各方都能够清楚地了解到相关的流程、标准和条件,以便更有效地吸引和挖掘高素质的海外人才。

2024年度外事工作总结

2024年度外事工作总结

2024年度外事工作总结____年度外事工作总结____年度是我单位外事工作的重要一年,通过广泛的交流合作和精心的组织安排,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这一年,我们不仅加强了与国内外的合作交流,也在外事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提升。

本文将对____年度的外事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以期为明年的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一、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1.加强与外方的合作交流今年,我们以加强与外方的合作交流为主要目标,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加深,签署了多个合作协议,推动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的深入发展。

同时,与外交部门和商务部门的合作也取得了新的突破,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组织外事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本年度,我们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外事活动,包括国际研讨会、学术交流访问、培训班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师生们的学术生活,也提升了我单位的学术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在活动质量上,我们注重学术水平和组织流程的改进,使活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3.提升外事工作的综合管理水平为了更好地推动外事工作,我们在管理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改进。

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内外部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外事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并及时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这些举措使得外事工作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当然,在____年度的外事工作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过程中的协调与沟通由于外事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协同配合,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存在沟通和协调不畅的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工作的进展,也对工作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缺乏专业人才外事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但是在本年度的工作中,我们发现自己缺乏具备较强外事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

这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提升工作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3.信息管理和数据统计外事工作涉及到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但目前我们的信息管理和数据统计工作还比较简单和落后。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经验与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经验与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经验与不足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在我国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经验与不足,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经验1.构建全面的国际交流机制我国政府、高校以及各相关部门积极出台政策文件,构建了完善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机制。

例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政策,为高校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2.拓宽国际合作渠道我国高校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领域的合作项目。

通过这种国际合作,我国高校得以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和学生,提升教育质量和国际影响力。

3.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我国高校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

通过这种交流,教师们可以了解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而学生则可以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和学习环境下的教育资源,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不足1.参与度不高尽管我国高校已经开始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但是全国高校的整体参与度还不够高。

一些高校的国际交流项目较为单一,并没有充分发掘各个学科领域的国际合作机会。

此外,一些高校也存在着国际交流合作意识和能力不足的问题。

2.文化差异上的挑战国际交流合作中,文化差异是一个重要挑战。

我国高校需要增加对国外学生和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同时,也需要为国外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加包容和友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以促进更加顺利的交流合作。

3.学科交叉与创新不足在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中,学科交叉和创新是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的关键。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科交叉和创新方面的合作还存在不足。

更多的合作项目应该围绕重点学科或领域展开,鼓励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建议1.提高高校的国际化水平高校应该加强国际交流处的建设,建立健全国际交流合作的管理机构和人才队伍,提高高校国际化水平。

主题教育外事工作调研报告

主题教育外事工作调研报告

主题教育外事工作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对外事务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作为一个国际大国,中国在国际交流、合作、对外援助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外事工作对于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外事工作的情况,本次调研报告对主题教育外事工作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

二、调研目的1. 了解主题教育外事工作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 探讨主题教育外事工作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三、调研方法1. 文献研究: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和报道,了解主题教育外事工作的基本概况。

2. 实地调研:通过走访相关部门和机构,深入了解主题教育外事工作的具体情况。

3. 问卷调查:通过向主题教育外事工作相关的人员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工作的认识和评价。

四、调研结果1. 主题教育外事工作的现状:a. 工作内容:主题教育外事工作主要包括对外交流、合作、援助等方面的任务。

b. 工作机构:主题教育外事工作由外交部和相关部门共同负责。

c. 工作成绩:主题教育外事工作在国际交流、合作、援助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2. 主题教育外事工作的问题和挑战:a. 人才培养:主题教育外事工作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持,但当前人才培养不足。

b. 沟通能力:主题教育外事工作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但部分人员在这方面存在不足。

c. 风险防控:主题教育外事工作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需要加强风险防控能力。

五、建议和对策1. 加强人才培养:增加对主题教育外事工作的培训力度,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

2. 提升沟通能力:加强对外事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力培养,提高外交交流的效果。

3. 加强风险防控: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提高对外事务的风险应对能力。

4. 拓宽国际合作渠道: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机会,开展更多的对外交流活动。

六、结论主题教育外事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次调研报告对主题教育外事工作进行了全面了解和分析,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3期总第299期黑龙江高教研究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No.3,2019Serial No.299收稿日期:2019-01-06基金项目:2016年重庆市辅导员择优资助计划“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外语院校大学生就业力提升计划———基于四川外国语大学‘两模一季+’的外事外交实验项目平台”(编号:fdyzy2016008)。

作者简介:李洪丽,西南大学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博士研究生,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外事外交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李洪丽1,2(1.西南大学,重庆400715;2.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400031)摘要:高校需要解决外事外交人才培养的“供需错配”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外事外交人才的素质结构、提高外事外交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调整课程设置、尊重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顺应大数据时代对外事外交人才的需求、创新外事外交人才的社会实践培养方式等方面优化外事外交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校外事外交人才培养;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2614(2019)03-0151-0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1]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内涵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2]。

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时代背景下,外事外交人才在各类外事调研、外事决策、外事接待、外事谈判等外事外交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就业机遇,也面临素质提升的现实挑战。

针对外事外交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的对策,不仅有利于促进高校外事外交专业教学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还有利于外事外交专业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我国的外事外交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外事外交人才培养中的“供需错配”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需求调节和供给调节的功能各有所长,需要互补。

供给是需求,需求是供给。

当前,高校外事外交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人才培养的“供需错配”,主要体现在:一是高校外事外交人才培养的低效或无效供给大于实际需求;二是高校外事外交人才培养的有效供给小于需求。

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背景下,我国对外事外交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紧迫,基本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每年外事外交系统都有大量的人才缺口。

现实情况是,每年都有大批有志于外交事业的青年学生在外交官的遴选过程中由于基本素质不达标而惨遭淘汰,转而从事与本专业并不相符的其他专业就业。

高校传统的“语言+理论”的人才供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供给主体,在对外事外交人才的培养上,未能充分重视外事外交人才素质的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的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培养,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不合理,多注重外语应用能力和专业理论能力,对外事外交人才的职业道德素养、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足,培养模式比较雷同和固化,与其他专业人才的培养没有区分。

对此,吴建民先生说:“我在使馆时,就考过我们那里的年轻外交官,我让他们用英语或法语做10分钟的陈述。

结果发现,即使这些经过多年培养的优秀学生也多数是中式英语。

首先从语言上讲就不能算过关,其次,在内容上又有许多是背条条,即使用外文表达出来,外国人也不太理解。

怎样表述才能让对方了解你,认可你,这也是一门艺术。

”[3]二、高校外事外交人才培养中的具体问题1.当前外事外交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传统外事外交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以理论教学形式为主,照本宣科地传授书本知识,填鸭式地进行理论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角,不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和通用职业能力的实践训练。

高校对外事外交专业的学生培养过多依赖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践课时较少,实践课程计划常常难以实施。

外事外交工作是专业性极强、实践性极强的工作,各项调研、谈判、接待和决策等外事外交行为都需要实践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囿于缺乏社会实践的平台、教师素质和能力不够、实践经费不足、考虑到学生的人身安全等因素,第一课堂的实践课时安排较少,课程计划常常难以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教学方式运用不足,未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外事外交实验室形同虚设,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不合理,未能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融合的优势高校在外事外交专业的课程安排上,存在语言课程比重过大的问题。

外语是外事外交人员从业的必备工具,当前高校对外事外交人才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比重过大,在低年级阶段,学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是在学习外语,其他如职业道德素养、职业能力和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被严重挤压。

在课程设计上往往只设计外事外交相关课程,并与之匹配本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

外事外交人才是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有助于外事外交人才的素质培养。

高校的优势是专业多而广,在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未能发挥出这种跨专业合力培养人才的优势。

3.外事外交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多强调专业素质,对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相对忽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在政治与经济领域的交往和联系深入推进,意识形态的交融、渗透、矛盾与争斗愈演愈烈,西方意识形态不断向我国渗透,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唱衰社会主义的社会思潮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传播,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的广大青年产生恶劣的影响。

改革开放前期,我国的外事干部多是经受长期革命战争考验的人,所以最大的优势是政治可靠。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外交外事工作的需要,当前从事外交外事工作的多是学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

周恩来总理曾提出,外交同军事一样,外交不过是文打而已。

当前,高校在对外事外交人才培养的计划、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各个环节,多重视外事外交人才的语言能力、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外事外交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多受教于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无法体现培养的针对性,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4.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未能有效地衔接时代发展的要求,必然使学生在走向外事外交工作岗位时,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国际关系和外交决策研究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在数字时代,能否快速准确地进行外交决策并合理配置外交资源已成为制胜关键。

基于此,凭借大数据技术搭建基于数据驱动的外交谋略理论和战略规划学说,目前已成为新一波国际竞争的潮流”[4]。

“考量到大数据即将到来的种种政治应用场景,各国有必要重新思考先前所习以为常的外交理论与决策方法是否依然成立,并据此总结、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外交指导原则和实践模式”[5]。

时代的发展、世界政治经济的风云变化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严峻挑战。

目前,高校外事外交专业对大数据背景下的外事外交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还未起步,对大数据背景下外事外交人才的研究与培养还处于空白状态。

5.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外事外交校内、校外学生实践活动的覆盖率较低,持续性较差,未形成科学、系统、可持续的培养方案第二课堂中传统的模拟系列活动如模拟联合国、模拟外事谈判、新闻发言人等项目覆盖的学生人数主要集中在社团成员和少数参赛的优秀学生,大多数学生并未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经费不足等原因,外事外交实践活动常常被调整、压缩或减少活动项目,对学生的锻炼效果不理想。

外事外交人才培养的社会实践活动效率和效果有待提高。

从目前来看,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平台建设、物质资源的支持力度到效果的评估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6.高校在对外事外交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学生的能动性重视程度还需提高苏联政治家和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育者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受教育者。

教师作为教育主体,是教育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对外事外交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目前,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下:一是教师的岗内岗外、校内校外、境内境外、短中长期的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二是教师的绩效考核、职务晋升、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工作多与科研工作挂钩,无法体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囿于教师职称评定的客观标准和高校增加创收等现实情况,目前高校和教师集中大量时间精力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对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授课教师多为本学院本专业的教师,未能充分发挥高校多专业合力育人的优势,未形成可持续性的外聘政府、企事业单位外交外事实务工作者担任外聘教师的长效机制。

外事外交专业的大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接受者,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从属性、可塑性和能动性。

传统的教育模式视学生为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教育客体,过多关注学生的从属性,对学生的能动性重视不够,在课程设置、教师配置、教学计划的安排、课堂授课、课后教学质量评估、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等方面,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人才培养中的能动性,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也就无法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

三、高校外事外交人才培养的对策春秋时期的齐国政治家管仲在《管子·霸言》里说过:“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只有坚持开放、科学、系统、有效、可持续的外事外交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其渴望成才、努力成才、皆可成才、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才能更好地代表国251高校外事外交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家的形象,传递出中国的声音,才能助力国家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1.以系统科学的外事外交专业大学生素质结构为蓝本培养人才习近平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要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对外工作队伍。

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外事干部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6]。

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机构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外交外事专业的要求,笔者将外事外交人才的素质结构分为职业法律与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通用职业能力等四个框架维度,并在此框架内建立子维度予以量化培养和评估考核如表1所示。

2.提升高校外事外交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表1维度子维度维度释义职业法律与道德职业纪律外事外交工作纪律的掌握程度职业法律法规外事外交工作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国际法与国际组织纪律对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工作纪律的掌握程度职业素养责任感认真对待工作职责,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忠诚度感恩、勤勉、踏实工作仪表风度体型、外貌、衣着举止、谈吐、精神状态工作礼仪外事外交工作礼仪、职场礼仪的掌握程度国别礼仪各国和地区国别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职业技能外语应用能力运用外语听说读写以及提高工作绩效的能力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外事外交业务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应用知识对专业知识如何实际应用的掌握程度学习力高效快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快速掌握并应用创新能力提出新构思、创意、工作新方法并付诸实践的能力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操作办公软件、网络,完成基本任务的能力通用职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达成一致、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运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准确接收和传递信息及思想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逻辑和推理方式综合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计划、组织、协调的能力确定目标,合理利用资源,分解任务,完成目标的能力谈判的能力与他人沟通并达成一致的能力决策的能力根据环境及条件,又好又快地提出决策方案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人际关系、维护、促进、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抗压能力在竞争压力与任务压力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的能力习近平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