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陇西山歌---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纪录片
《寻找陇西山歌》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陇西文化,形成多角度、深层次对陇西深厚文化底蕴的逐层展现,我们从陇西民歌入手,以其中的“陇西山歌”为切入点,做精做强这一项目。
陇西山歌属于西北三大“花儿”之一的“陇中花儿”,“河湟花儿”“洮岷花儿”早已誉满全国,唯独“陇中花儿”至今默默无闻。
这个项目以策动赛歌会为契机,以电视纪录片的为呈现,以音乐CD光碟出版发行为辅助,从推动旅游、挖掘陇西历史人文、展现民俗风情及民间音乐出发,引领世人了解陇西、走进陇西、关注陇西,以期在打造西部文化产业的大格局中,不仅为陇西父老打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打造形成重大影响的人文陇西名片。
一、缘起
山歌,或者说民歌,是各族百姓用生命世代血脉相传的艺术形式,虽然被封建王朝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乡野俚曲,但是,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各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过程中,如铭章烙印标注在历史时空的经纬之中,成为各民族心灵的宗教。
陇西,这个官方典籍记载了三千年的名字,地处甘肃中东部,据洮河渭水之间,历史如这里的黄土般厚重,积蕴五千年人类文明的流变兴衰。
这样一片土地,曾经流唱于野、传布在口的山歌,为什么会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了,几近消失了呢?
陇西,是甘肃最早设郡的地区。
自秦设郡之后的两千多年内,历代王朝虽然在其管辖区域上有变化,但是,陇西却从来没有在郡县设置中消失过。
甘肃,简称陇,即是因为陇西而名。
不间断的历史,不间断的文脉,也许因为历代封建王朝主流文化从未须臾离开这里,才让“乡野俚曲”的山歌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因为强大的封建礼教是不允许张扬生命本性的民歌冲击禁锢人的“秩序”的。
在新时期,重新挖掘梳理沉寂于民众生活中的“民歌”脉络,让世人真正认识“陇西山歌”,彰显陇西历史文化的多姿多彩,凸显政府接续文脉、弘扬大众文化的主导作用和作为能力。
西北民歌主要以“花儿”为主,按地域分为“河湟花儿”、“洮岷花儿”、“陇中花儿”三大类。
“陇中花儿”是流传在甘肃省黄河以东、六盘山以西的定西、陇西、通渭、会宁、武山、甘谷、清水、秦安、庄浪、静宁等地的民歌。
陇西山歌,属“陇中花儿”。
陇西山歌,在当地称之为山歌、山歌儿,也称之为“花儿”,根据演唱的场景不同,有山歌、麦歌、夯歌。
陇西山歌儿唱法、唱腔大体相同,但有所差异。
渭河以南叫城川(南山)山歌儿,曲调优美动听;渭河以北叫北路山歌儿,男声高亢、雄浑、夯实。
现在,三类“花儿”中唯独“陇中花儿”目前已经没有了“花儿会”,历史上有没有过“花儿会”也无从考证,“花儿”也因传唱的人日渐稀少而濒临散轶。
陇西山歌现在的状况、何时存在于民间并怎样发展、又在怎样的历史环境变化中濒临消失……只有在挖掘和整理过程中寻找答案!
二、项目
一部纪录片,一张CD音乐光碟,一场赛歌会。
三、关于纪录片
《寻找陇西山歌》,就是从现实中寻找陇西人的历史文化传承、梳理存于民间的文脉,挖掘生动的人文故事,整理藏于生活的山歌。
通过记录山歌研究者汪海峰和民间山歌收集整理者白好寿对山歌的寻找,用镜头记录寻找的过程,从陇西山歌在历史中曾经可能存在的生活中和现实生活的场景中挖掘山歌存在的条件。
从山歌的所表达的“宁静中的喜悦,沉默中的悲伤,劳作中的希冀,无眠时的念想……”,复原、再现一个个生动的场景,演绎场景中的人物命运、悲欢离合。
同时,通过现存于博物馆的文物、山野村舍的遗迹、历史典籍的记载勾连出一个历史的陇西、人文的陇西、风情的陇西,从这些历史与现实交织存在的大场景中让人们看到陇西山歌的流变,陇西民歌的全貌。
电视片由五个单元的内容构成,总长约75分钟。
每个单元15分
钟,每个单元的内容围绕2-3首歌子,一个故事,一二个人物、三四个场景(历史和现实)。
各单元内容分别是:
1、山歌儿——以现实场景为依托,从《诗经·国风·秦风·兼葭》的猜想而来演绎一个爱情故事,以此为贯穿溯源山歌儿的产生、形式、演唱方式以及陇西的历史文化(关注可见的遗存)。
故事:寻找山歌中表现陇西典型民俗的故事到赛歌会。
2、麦歌儿、夯歌——以陇西百姓的现实生活,追溯农耕文化的延续,演绎一个人物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故事,展现麦歌儿、夯歌的流变、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故事:寻找唱麦歌、夯歌的场景到现实中农民丰收的喜悦的表现。
3、民间小调——从博物馆的文物探寻陇西的民俗风情为背景,展开对民间小调的表现,以一个典型的陇西家庭琐碎的生活,展现出现实中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故事:寻找会演唱已经失传曲目的演唱人到完整复原一个演唱的场景。
4、秧歌小调——以一个村庄的社火秧歌队为贯穿,通过老人的叙述,探寻社火秧歌的表现形式、历史流变。
故事:寻找最早扮演少年和蜡花姐儿的老人到完整复原演出形式。
5、迷胡——可以说是陇西秧歌剧。
从乐队的胡琴来源说开,探寻形成的历史过程,彰显出陇西在当时中、西文化交汇中地位。
佐以
历史文化遗存。
故事:寻找最早的胡琴到找出完整的秧歌剧表演队。
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和转换由作为寻找人的研究者汪海峰和收集整理者白好寿之间关于“陇西山歌”的探讨和找寻过程完成。
该片在筹备拍摄过程中,同时着手筹备“陇西仁寿山赛歌会”,赛歌会同时又是纪录片拍摄的一条线索和高潮场面。
该片拍摄周期为:脚本筹备一个月,拍摄一个月,制作一个月。
制作完成后在甘肃卫视连续播出。
建议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考虑向中央电视台申报选题。
为了保证该片镜头可以长期使用并与各电台信号标准接轨,拍摄、录音设备使用全数字高清摄录设备。
项目各项经费预计需投入:
电视纪录片制片成本约15万元,包括播出;“赛歌会”约12万元,包括邀请省内外相关专家和媒体;1000张音乐CD光碟约10万元,包括部分曲目重新整理演唱、发行版权、出版印制等;其他不可预见费用约5万元;总经费约为42万元。
经费筹集可以采用多渠道筹措的方式运行,电视片可形成政府投资为主、多方联合制作的形式,拓宽经费筹措渠道。
项目完成后,版权所有单位,以纪录片+赛歌会与CD光碟一起出版发行,回收成本。
四、关于CD音乐光碟
曲目来源——在拍摄过程中采集原始演唱或者对没有演唱者的曲目请当地歌手重新演唱,保持原生态的原汁原味;甄选易于传唱的经典曲目重新整理曲谱请民歌手演唱。
五、关于赛歌会
赛歌会的规模不求大,旨在集合陇西民歌的新老演唱者进行表演。
同时向省内外的一些研究者、媒体发出邀请,形成扩散、传播。
争取形成每年一次,既达到收集整理陇西民歌的目的,又刺激旅游,展现陇西的人文形象。
预计在第二届赛歌会实现秧歌剧表演、民间小调的实景演唱、陇西山歌的比赛,使其成为一道旅游的名片。
整个项目依托定西师专的文学、美术、音乐等专业人才队伍,充分调动当地资源,使该项目在专业化的设计中运行,实现预期效果。
xxxxxxxxxx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