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测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

1、1929年,斯大林认为苏联“小农经济的大部分不仅不能实现逐年扩大再生产,相反地,连简单再生产也是很少有可能实现的”.该观点()

A. 客观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状况

B. 为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提供依据

C. 是对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D. 准确揭示了农业长期落后的根源

2、20世纪20年代,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创;20世纪30年代,美国“新政”的实施;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 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 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3、曾被列宁评价为“党的最可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布哈林认为,它“并不只适应于内战的某个发展阶段,而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的‘正常’形式”.布哈林这种认识()

A. 是对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反思

B. 客观评价了新经济体制

C.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肯定

D. 推动了新经济政策实行

4、苏(俄)联某领导人指出:“一条是资本主义道路,就是用在农业中培植资本主义的方法使农业成为大农业……另一条是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农业中培植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任何第三条道路都是没有而且不可能有的。”这一论断()

A. 是对苏联国情的准确概括

B. 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要求

C.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D. 不利于苏联农业经济长期发展

5、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

A. 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 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

C. 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

D. 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6、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到1,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 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 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C. 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 经济体制制约技术转化

7、1956年4月毛泽东说:“据说一直到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那个时候,苏联粮食的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如果真是这样,集体化机械化的优越性在哪里?社会主义制度比沙皇制度好又怎么说呢?,毛泽东认为苏联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

A. 国情认识模糊,经济决策失误

B. 经济比例失调,制度优越难显

C. 农业技术薄弱,发展动力不足

D. 建设经验缺乏,经济体制落后

.

8、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1931年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约50%为苏联所购买。它客观反映了

A. 美国寻求商品销售市场的迫切希望

B. 美苏两国贸易关系相对稳定

C. “斯大林模式”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

D. 美国出现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9、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 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 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 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10、苏俄(联)实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制造火车头至开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主.积习既,则索性武装部队入庄,挨户搜索除农本身用之外,余粮食一概走,且主用货.”上述评价忽视了这一政策()

A.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 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C. 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

D. 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

11、观察分析俄国1913~1925年粮食作物产量示意图,下列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A. 1913年的粮食产量数据,俄国是以农奴制为主的封建落后的农业国家

B. 1913~1921年的数据,“一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使苏俄经济濒于崩溃

C. 1921年的粮食产量数据,苏俄政权对国家经济政策实施调整的关键点

D. 1921~1925年的数据,实行粮食税并允许自由贸易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12、1923年托洛茨基在俄共第12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说,由于俄国经济落后,所以我们不能用集中的计划来裁夺和调整经济生活,“于是就向市场这个魔鬼说:‘请你来帮帮我们的忙’”。据此可知

.

A. 俄共全党高度肯定新经济政策

B. 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的必然选择

D. 新经济政策存在严重弊端

13、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说:“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办法。”下列关于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功劳”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巩固苏维埃政权发挥了积极作用

B. 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条件下临时措施

C. 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发挥积极作用

D. 上述观点反映了列宁客观地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4、对表中的史实,解读不合理的是

A.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创立与发展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C. 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D. 两大社会制度建立的经济体制日益趋同

15、1918年,西方国家对苏俄(后称苏联)采取了敌视和封锁政策。但到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了苏联。1929年——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1932年更是高达90%。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

A. 英美与苏联矛盾消除实现和解

B. 苏联逐渐成为英美的商品市场

C. 英美改变政策转嫁危机至苏联

D. 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冲突

16、1962年9月,利别尔曼在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上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文章建议利用利润、奖金等经济手段推动企业的生产发展;国家下达企业的生产计划只限于产品数量和交货期限两个指标,其余完全由企业自定。这一文章的发表

A. 表明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

B. 表明扩大企业自主权已为苏共中央所认可

C. 推动了苏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 推动了赫鲁晓夫在全国推广玉米种植

17、王家福在其著作中道“斯大林走向历史之际,国库为苏联积累了2000吨黄金,在当时是个巨大的存储,而以后的败家子把它荡涤一空,难道现实中的人们在沿街讨饭之时,有资格指责斯大林给后代留下的黄金太少了吗?”。这表明作者( )

A. 批判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 指责斯大林后继者们的失误

C. 赞扬了斯大林的历史功绩

D. 承认斯大林的政策是错误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