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精神现代转型视野中的波德莱尔诗歌创作应和论研究
波德莱尔的风格怎样的 波德莱尔的应和理论
[键入文字]波德莱尔的风格怎样的波德莱尔的应和理论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他出生于19 世纪,他是法国的诗人。
波德莱尔在法国诗人中的地位可谓是非常高的,是因为波德莱尔的特殊的写作风格。
那么,波德莱尔的风格到底是什么呢?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图片首先,波德莱尔的风格与他的从小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他从小父亲就去世,母亲改嫁,他的继父非常讨厌他,因而可以说他的童年时期完全没有感受到任何爱。
因而,波德莱尔作品的风格大多都表现出了人性的阴暗面,他通过描写城市中的生活来处处体现和透露出人性的贪婪以及自私自利。
还有就是波德莱尔作品的风格可谓是在当时的法国来说是非常特别的,因为波德莱尔的作品大多都是抛弃旧思想,旧思路,从而开辟出诗的新类型。
因而,很多人都评价他说:波德莱尔是法国现代主义文化的领导者。
波德莱尔的作品风格还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他的第一部作品《恶之花》,主要收集了一些城市中的年轻男女生活的小故事,从而体现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然而,不幸的是,他的作品刚一发表就被政府暂停,而且他本人还被法院判刑了,原因是说他的作品不健康,不积极向上。
故而,从这些就可以看出来波德莱尔的作品风格可谓是多元化的,但是主要还是表现出了人性的阴暗面。
但不管怎么说,波德莱尔对法国当时的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波德莱尔的应和理论波德莱尔可以说是一位非常伟大的诗人,因为他不仅仅在艺术方面有着非常大的成就,而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所透露出的哲理对人类的教育是非常远大的。
他的全名为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他出生于19 世纪,他是法国的诗人。
波德莱尔他的一生之所1。
西方美学精神现代转型视野中的波德莱尔诗歌创作审丑论研究
西方美学精神现代转型视野中的波德莱尔诗歌创作审丑论研究波德莱尔是西方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文艺理论家,他处于西方美学精神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其所提出的诗歌创作审丑论及创作实践既体现了这一转型,又推动了这一转型。
波德莱尔的诗歌创作理论极具现代性与独特性,对现代美学及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标签:现代转型;波德莱尔;审丑论当19世纪的诗人们还在遵从着由新古典主义者布瓦洛确立的“真、善、美”相统一的创作原则,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及最卓越的批评家之一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创造性地提出了“发掘恶中之美”这一迥异于传统文学的表现题材。
他从审美的角度看待社会的丑恶现象、自然中的丑陋意象以及人性之恶,将19世纪现代都市巴黎的黑暗和病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的诗集《恶之花》由此成为文学史上第一部以“丑”和“恶”作为直接审美对象的作品。
波德莱尔的创造性努力开拓了现代诗歌的表现题材,在此之后,“丑”和“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现代文学艺术作品中。
其从恶中发掘美的美学取向,开启了西方美学精神由审美到审丑的转型,弱化了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道德评价标准,为艺术自主性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西方美学精神的现代转型是波德莱尔诗歌创作和文论思想提出的一个美学背景,波德莱尔又通过他的创作和观念推动了西方美学精神的现代转型。
本文旨在将波德莱尔放在西方美学精神现代转型的背景中,探讨波德莱尔诗歌创作审丑论在西方美学精神现代转型中的独特意义。
一、波德莱尔诗歌创作审丑论的渊源波德莱尔曾经为诗歌下了这样的定义:“什么叫诗?什么是诗的目的?就是把善同美区别开来,发掘恶中之美,让节奏和韵脚符合人对单调、匀称、惊奇等永恒的需要;让风格适应主题,灵感的虚荣和危险,等等。
”〔1〕在波德莱尔的笔下,巴黎的阴暗、丑陋面暴露无遗,诗人将敏锐的目光投向了被现代化的城市所遗弃的穷人、盲人、妓女等社会底层人群;自然在波德莱尔的眼中也不无丑恶的意象:坟墓、腐尸、骷髅、蛆虫、恶魔、死亡、幽灵等等,都被其极尽描绘之能事;波德莱尔还探究了人性的丑恶,追求感官享受、变态的凶杀、同性恋行为都被其纳入诗歌创作的题材。
浅析波德莱尔的应和之美
浅析波德莱尔的应和之美作者:桑俊梅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第22期摘要:应和论虽然不是波德莱尔发明的,但是它却是波德莱尔美学思想的基础。
波德莱尔在自己的诗作中同归对这一古老原理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灵活运用,为自己的诗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
文章通过对波德莱尔诗歌中应和因素的分析,引领大家一起领略波德莱尔诗歌的独特美感和强劲的生命力。
关键词:波德莱尔应和之美艺术美感中图分类号:I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094-01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法国著名诗人,象征主义文学的鼻祖,现代诗歌的先驱。
波德莱尔的诗歌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强化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感应。
诗人善于通过诗歌主体与现实的相似性,完成精神与自然的感应。
后人将波德莱尔的这一创作思想概括为波德莱尔的应和之美。
1 波德莱尔诗歌应和理念的由来波德莱尔的应和理念最早通过他的一首十四行小诗《应和》体现出来,这首诗篇幅短小,但是它真实体现了波德莱尔的“应和”创作理念,如诗人在诗中写道:如悠长回声遥相应答的和歌,终汇入一个混沌深邃的整体;如黑夜又如光明般浩漫无际,芳香、色彩和声音在互相应和。
诗中的“和歌、应和”强调了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符、相通和相应,这些词不但能够传达诗人心中那种你唱我和、相互应答的意味,还为诗歌与现实的沟通提供了比喻和形象性的暗示。
我们知道,神圣本质一直占据西方传统思想的主体地位,西方文人善于通过对现象世界的解读将自身观念表现出来,这是柏拉图构建自身思想体系的基础,也是波德莱尔进行诗歌创作的基础。
在波德莱尔的诗歌世界中,世界是一个神圣范本的图像,大自然不过是自我思想的映射,各种思想的激情碰撞,可以形成如泉水一般涌现的灵感,这种现象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即上帝的眷顾。
因此,在波德莱尔看来,上帝就是精神的太阳,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与肉体精神之间都有着互相对应的关系,这一想法给波德莱尔无限的激励与力量,于是他在《万物感应》中写道:好像琥珀安息,以及麝香,欢声歌唱,灵魂和官能的交畅,直把无穷的万物,向无限延长。
波德莱尔的现代性研究 波德莱尔 现代性
波德莱尔的现代性研究波德莱尔现代性摘要本文从“现代性”的有关认识出发,探讨了“现代主义”先驱波德莱尔的“现代性”过渡、短暂、偶然之美,具体探讨了现代英雄之现时、美之现代性、审丑之美及其开创性意义等几个方面。
<br/> 关键词: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文学现代性英雄现时审丑 <br/>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br/> 一引语 <br/> 何为“现代性”?其特质为何?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一般来说,“现代性”是一个具有内在张力的整体性概念,它包含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学等诸多领域;从18世纪后期开始,它“就已成了‘哲学’讨论的主题”(贡巴尼翁,20__:5)。
在《文学与现代性》一书中,伊夫・瓦岱将现代性与时间意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他阐释到:“现代性是一种‘时间职能’:没有比这更好的说法了。
从定义上而言,现代性的价值表现在它与时间的关系上。
它首先是一种新的时间意识,一种新的感受和思考时间价值的方式。
”伊夫・瓦岱把时间形态称作“时间类型”:“这些时间模型反映了历史时间的种种表现形式,它们受到某个特定时代所特有的事件、集体经验、习俗变化以及言论(文学、意识形态、科学等方面)的支配。
” <br/>“现代性”植根于启蒙运动对未来的理性设计,与启蒙、理性、科学和人的主体性直接关联,以“理性”和“进步”来建立其合法性的根基,以“革命”和“反叛”来确立其话语的主导地位。
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现代性”和西方现代化进程密不可分,现代化以工业化、城市化、世俗化、殖民主义、民族主义等作为种种指标;而作为一个文化或美学概念的“现代性”与作为社会范畴的现代性处于对立之中。
<br/> 二现代性之阐释 <br/> 早在出版于1846年的《1846年的沙龙》这本小册子中,年轻的波德莱尔在论及浪漫主义时,就用到了“现代艺术”一词,他认为谁说浪漫主义,谁就是说“现代艺术”。
试析德彪西艺术歌曲的意象塑造——以《波德莱尔诗歌五首》为例
试析德彪西艺术歌曲的意象塑造———以《波德莱尔诗歌五首》为例胡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摘要:《波德莱尔诗歌五首》属于德彪西早期艺术歌曲,其旋律优美含蓄,塑造了难以捉摸的迷离意境。
本文藉由作品中“水”“黄昏”两个主题意象的塑造,旨在分析歌曲的创作特征。
研习这类作品不仅能深入了解德彪西早期的创作理念,亦能透过其更加明晰法国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德彪西艺术歌曲《波德莱尔诗歌五首》意象塑造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4-0010-04德彪西的作品不仅贯穿新颖的构思方法,同时在曲式、和声、旋律发展上突破了古典、浪漫主义的一系列特色,更吸收诸种艺术美学思想、融汇多元文化构建其中。
他以创造性的音乐思维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如早期艺术歌曲《波德莱尔诗歌五首》:追求雅致与考究的风格,尽可能避免重复的结构,擅用短小的乐思、富有朗诵性的音调含蓄地呈现意境。
这类作品奠定了德彪西创作的音乐特征、基础写作手法与美学观念,并为20世纪艺术歌曲的创作开辟了先河。
一、德彪西艺术歌曲概述德彪西从创作初期至去世前两年,始终未停止过艺术歌曲的创作,典型的艺术特征与音乐精髓皆于歌曲创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开创了诗谱曲和散文诗谱曲的新风格,其中包含着对幻想、朦胧情绪的新感受;他对待歌曲伴奏亦十分严谨,如同钢琴作品一般充满变化的演奏技法;声乐家也成为德彪西歌曲特殊意义的阐释者,如何忽略技巧准确地捕捉并诠释深情的意境,对演唱者来说是种挑战。
音乐与诗紧密结合、审美情趣代替情节、偏爱自然风光与爱情题材,这些典型的德彪西式音乐特征都可以在任一时期的歌曲作品中轻而易举地找到。
德彪西创作生涯的每一步皆留有歌曲创作的印迹,并都散发着独特的音乐魅力。
这些作品的诞生大致可分为1890年前、1890年-1904年、1905年-1917年三个阶段。
其中第一阶段,即1890年以前,德彪西至少创作了二十五首歌曲作品,包括《星夜》《美丽的傍晚》《曼陀林》《波德莱尔诗歌五首》《被遗忘的小咏叹调》等。
西方美学史视域中的波德莱尔审丑思想研究报告
西方美学史视域中的波德莱尔审丑思想研究报告一、引言在西方美学史上,查尔斯·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的审丑思想具有重要地位。
作为19世纪法国著名的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波德莱尔对美学理论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在《恶之花》(Les Fleurs du mal)等作品中,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现代都市生活中的丑陋与痛苦,成为了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
本报告旨在探讨波德莱尔审丑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波德莱尔的审丑思想波德莱尔的审丑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现代都市生活的观察与描绘中。
他认为,现代都市充满了丑陋与不协调,这些元素构成了都市人的生存状态。
在波德莱尔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贫穷、疾病、死亡等丑陋现象的揭示,以及对传统美学观念的反叛。
波德莱尔认为,丑陋是与美并存的永恒现象,是生活的一部分。
他主张接纳并审视丑陋,从中发现美与诗意。
这种审丑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突破了传统美学观念的束缚,为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西方美学史中的波德莱尔审丑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波德莱尔的审丑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诗歌成为现代主义艺术的先驱,对后来的艺术家和批评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思想挑战了传统美学观念,为后来的美学理论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四、结论综上所述,波德莱尔的审丑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诗歌和理论为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挑战了传统美学观念。
对波德莱尔审丑思想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西方美学史的发展历程和现代主义艺术的起源。
同时,波德莱尔的审丑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来审视和理解现代生活中的美与丑。
恶与美的交锋_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观念及其在创作中的体现
96
2008 年第
8期
安徽文学
艺 术 殿 堂
意思: 第一、 艺术家在作品中不应当主动地、 自觉地、 有意识地 去追求的某种道德功用; 第二、 艺术家也是一类道德家, 但不 是一般的道德家, 而是最高超的、 不自觉的道德家, 他应当学 会怎样从伦理道德中恶的层面上发掘美的、 有不自觉的道德 功用的东西。 二、 某种热烈、 美: 忧郁的东西 “恶中掘美” “美” 的 到底指的是什么?在他看来, 诗最伟 大、 最高贵的目的是美的观念的发展, 诗人的本质只不过是, 也仅仅是人类一种最高的美的向往,即诗人的最高使命是追 求美, 表现人世间的 “纯粹的愿望、 动人的忧郁和高贵的绝望” 。 那么美究竟是什么?波德莱尔在许多地方谈到美, 值得注意 的是他对美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他说:我发现了美的定义, “ 我 的美的定义。那是某种热烈的、 忧郁的东西, 其中有些茫然、 可供猜测的东西……神秘、 悔恨也是美的特点。 ”在这段话中, 可以看出波德莱尔的美, 正是一种热烈、 忧郁的东西。 波德莱尔认为美是这样一种东西, 它既带着热忱, 也包含 着愁思。 这就很感性、 很生动、 很深刻地道出了美的本质—— 热忱加上愁思便构成了美, 美即美感。用戴望舒的 《雨巷》 就 能较好地表现波德莱尔的美的内涵之一, 即忧郁就是美。众 所周知,红楼梦》 《 中的林黛玉是美的, 用波德莱尔的忧郁就是 美的论断来阐释, 林黛玉的美正是因为他身上有一种忧郁的 高贵气质,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 这种气质是美的, 是可人的。 相对于林黛玉的美, 薛宝钗的美则是一种世俗的美, 是一种很 容易诱惑人然而又很容易让人厌烦的俗气的美, 因而她的美 在波德莱尔那里, 便没有价值了。 西方文坛中, 著名的戏剧大 师莎士比亚至今无人超越,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汉姆雷特这 一成功的艺术形象的塑造。 从波德莱尔的忧郁就是美的论断 来说, 汉姆雷特的美就在于他的忧郁, 他忧郁的深沉、 扎实、 彻 底, 是世界文坛中不朽的当之无愧的 “忧郁王子” 。在西方文 坛中不乏忧郁的主人公形象,世纪儿” 多余人” “ 、 “ 等形象都是 忧郁者的典型代表。 为什么说忧郁就是美呢?忧郁不等于忧愁, 它是指当个 体生命面对群体社会的强大压力时一种生存的强力在个体生 命的灵魂深处, 不断积累下来, 从而形成一种潜在的生命状 态。忧郁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模式, 一种纯正、 率真的生命质 地, 它关乎人类的生存质量, 关乎人类的高贵优雅的气质, 亦 关乎社会哲学层面的玄思。因而忧郁是美的, 是一种高贵清 丽、 凛然不可侵犯的美。忧郁者往往具有一副冰冷淡漠的表 情, 其内心却蕴含着强烈的生命热忱和精神活力。 因而, 对于 波德莱尔来说, 忧郁淤积下来的反抗的、 叛逆的、 潜在的生命 热力, 就像地下的岩浆, 到处寻找突破口, 随时准备着显示爆 破的力量, 击破现实的黑暗和罪恶。 史达尔夫人在 《论文学》 中曾说过, 忧郁是才气的真正灵 感。波德莱尔, 这个天才作家, 在他的诗中, 淋漓尽致地表现 的正是他那 “沉重的忧郁” 以及与忧郁相关的在恶中诞生的 消沉、 厌倦、 孤独、 不幸和反抗。 忧郁是诗人身世经历的产物, 诗人自身的精神孤独、 物质生活的困厄、 以及职业追求的失望 和身染疾病的痛苦, 造成了他的忧郁之深。 波德莱尔坦言 “如 果有一个人年纪轻轻就识得忧郁和消沉的滋味, 那肯定就是 波德莱尔并没有因此而真正的消沉, 他以一个忧 我。 然而, ” 郁者的高贵的姿态, 紧握愤世嫉俗的笔触, “诗人恐怖地大叫 一声” ,猛烈地搏击现实的黑暗和丑恶。诗人在神秘、 恶心、 甚至邪恶的众多意象中, 提取美的元素, 扑捉美的闪光, 从而 手育出只有智者才能真正欣赏到的那一朵朵带有奇异花香的 恶中之花。 正因为如此, 波德莱尔被兰波直呼为 “诗人之王” , 被 T.S.艾略特称作 “所有诗人的最高楷模” 。 波德莱尔在竭力宣扬美的同时, 又不遗余力地追求着美。 对美的探索和赞颂, 是诗人对现实的有力的反叛, 这也正是 《恶之花》 的精髓。在波德莱尔来这里美意味着 “节奏、 香气、 光明、 至尊女神” ( 《献给美的颂歌》 , ) 追求美便是一种至高的、 无尚的活动。 这种活动对于诗人波德莱尔来说, “一件最 它是 累人的营生” ,犹如诗人所说的 “对美的研究是一场殊死的决 美是诗人苦苦追求的最高目标, 也是诗人置 斗” ,也就是说, 身世俗的不容妥协的决斗。在追求美的征途中, 诗人便成了 一个大义凛然、 决绝不屈的英雄, 为那心灵彼岸的尊贵的、 光 明的、 高雅的、 最高傲的雕像” “ ——美, 义不容辞地献出了自 己的毕生心血, 真正做到了 “在刻苦的钻研中耗尽时日” 。 三、恶之花》 恶与美的交锋 《 : 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观念, 付诸创作实践中的最高典范 便是他的代表作 《恶之花》 波德莱尔从一八四一年开始诗歌 。 创作, 一八五七年发表传世之作 《恶之花》 。这是一朵描写资 本主义社会的丑恶、 罪行和世纪病的艺术奇葩, 是一部艺术技 巧十分高超而思想内容又极其丰富的作品。诗作想象奔放, 构思精巧, 格律严谨, 形式完美, 同它的苦闷、 忧郁、 哀愁的内 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部作品可谓是诗人忧郁和悲哀的结 晶, 是诗人生命质地的全部, 是诗人灵魂的史诗, 正如他在一 八六六年给昂赛尔的信中所说的: “在这部残酷的作品里, 我 放进了我整个的心, 我所有的温情, 我的全部宗教 (经过乔装 打扮) 我的所有仇恨” , 。 《恶之花》 一经出版, 便震惊了法国诗坛, 正如雨果所说的 它带来了新的震颤。 就其名字来看, 恶” “花” “ 与 联系在一起, 即 “恶之花” “邪恶的、 —— 丑恶的花” 这一组截然对立的含 , 义, 可谓是语出惊人。再看其内容, 则更是惊世骇俗, 《恶之 花》 的首篇 《告读者》 可以说是全书的总括, 在这里作者向读者 说明他要写的是 “占据人的精神, 折磨人的肉体” “谬误、 的 罪 孽、 吝啬、 愚昧” “尚未把把它们可笑滑稽的图样, 和 绣在我们 的可悲命运之上” “奸淫、 的 毒药、 匕首和火焰” 罪孽的动物 、 “ 园” 的七种怪物 “有豺、 豹子、 母狗、 猴子、 蝎子、 秃鹫” 以及 , “把 大地化为荒芜不毛, 还打着哈欠将世界一口吞噬” “更丑陋、 的 更凶恶、 更卑鄙” “厌倦” 同时诗人又极力赞美 的 , “在恶的枕席 上, 三倍伟大的撒旦” 大加颂扬让我们 , “腐败恶臭” “我们 带领 每天都向地狱迈进一步” 的魔鬼。 不仅如此, 书中还弥漫着诸 如白虱、 蛆虫、 黑棋、 鬼怪、 腐尸、 吸血鬼、 幽灵、 骷髅、 舞蛇、 性 等等大量丑恶的意象。 波德莱尔热情洋溢地把他所写的这些 丑恶的事物冠名为 “恶之花” “病态的花” —— 。 “病态的花” 一 语道出了恶之花的本质, 这花可能是悦人的、 诱人的, 然而它 们是有病的、 丑恶的, 是道德上不健全的, 但它们所体现出来 的却是对社会、 对周围环境的极大的揭露和讽刺。在它们身 上往往都蕴含着诗人波德莱尔伟大的、 深沉的、 激烈的对真对 善的歇斯底里的追求, 对丑恶的现实撕肝裂肺的控诉, 以及对 永恒的美的执着锐意的渴盼!正如 《腐尸》 诗人描绘了一 中, 具身首异处的女尸, 创造出触目惊心的让人恶心的氛围, 表现 这个 “丑恶” 的意象, 诗人恰恰是追求那种短暂易逝的美, 而对 那种短暂易逝, 诗人又以言语中表现意象的 “丑恶” 来传达, 真 切地表达出内心深处对美的一种难以言传的挽留和痛惜。 诗人自称 《恶之花》 “一本表现在恶中骚动的书” 是 ,的确 “恶” 是他诗歌中最大的主题。 “恶” 来自事物的反面, 来自世 界的阴影, “病态的花朵” 来自忧郁、 来自 , 厌倦、 丑恶、 烦闷、 疾 病、 麻木……然而, 诗人描写恶, 并非赞美恶, 与恶同流合污, 而是要诅咒恶, 揭穿恶, 从而挖掘恶中之美, 由恶向善——穿 越恶的魔域, 达到最高的善、 最高的美的殿堂。 伟大的诗人波 德莱尔正是用艺术的神笔, 使世间的丑恶的东西变成了一件 件美的艺术品,从而精心建构了一座美轮美奂的美的殿堂 “恶之花” 园里, 徜徉 —— “恶之花” 在这充满着 园。 “臭气”的 着诗人那反叛的、 抗议的、 愤世嫉俗的而又执着于美的撒旦般 的灵魂。诗人将这些 “恶之花” 培植于魔鬼和死神的温床上, 狠狠地吞噬着黑暗的现实社会病态、 丑恶、 甚至邪恶的事物; 诗人让这些 “恶之花” 绽开在人们罪恶的心灵深处, 引导人们 反省和解脱涉于世俗丑恶而污浊的灵魂。在此, 诗人就力负 在浪漫主义者那里所有诗人所应当负载的那种引导人类走向 进步和光明的、 伟大的、 高尚的使命, 一方面用 “恶之花” 祛除 人世间所有的罪恶, 另一方面又用 “恶之花” 洗涤黑暗社会里
浅论从接受视角看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思想
浅论从接受视角看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思想内容摘要:波德莱尔开创了现代诗歌的先河。
波德莱尔诗歌美学的现代性不但具有“无常、瞬变、偶发”的特点,还包含“现时的本质”。
波德莱尔认为现代性的惟一目标就是注重诗歌的本质,就是咏唱诗歌。
波德莱尔通过诗歌倡导的现代性不但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影响深远,而且也深深地影响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诗歌翻译和诗歌创作。
关键词:波德莱尔诗歌美学现代性波德莱尔所处的时代正是文学流派纷争的时代,他踩着浪漫主义的夕阳,迎着帕纳斯派的曙光开始自己的文学生涯。
他的诗歌不但从浪漫主义中汲取了营养、吸纳了帕纳斯派的有用成分,更开创了现代诗歌的先河。
他在浪漫派诗人那里继承了消极、忧郁的情感表述,在帕纳斯派诗人中继承了诗歌客观性的观点,更在美国诗人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中寻求到了哀婉凄凉、郁郁寡欢的诗歌境界。
爱伦·坡对诗歌形式美、暗示性和音乐性的强调。
以及他在诗歌中所表现的怪诞和梦幻色彩都极大地影响到了波德莱尔的诗歌创作。
波德莱尔不但实践着爱伦·坡的诗歌理论,而且他还坚持17年翻译爱伦·坡的作品,享受与自己生命体验接近的坡的作品。
瓦莱里评价两位诗人彼此的接受与影响时说:“波特莱尔,爱德加·坡交换着价值。
他们每人把自己所有的给与另一个人;每个人接受自己所没有的。
后者把整个新颖而深刻的思想体系交给前者。
”在美国文学史上,爱伦·坡因为有了后来的波德莱尔才声名鹊起。
难能可贵的是,波德莱尔又把这种影响传递下去,最终使这两个名字——爱伦·坡与波德莱尔一起成为象征主义的象征。
波特莱尔诗歌的美学思想主要通过诗歌与音乐、诗歌与他者以及诗歌的现代性等方面表现出来。
一、着色的音乐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波德莱尔曾经在自己的诗歌中这样写道:“音色多轻柔,多隐蔽;/然而或平静或发怒,/声音总低沉而丰富。
/这就是魅力和秘密’’(《恶之花》71)。
他对音色的强调,对韵律、节奏的强调不再是语言的自然属性,而是现代意义上的语音组合,他在音韵中发现了色彩,发现了不同存在形式的物体之间的神奇的应和关系,因为这些关系的存在,事物之间的关系在诗人的眼中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在诗歌中表现为词语的组合的变化,因此,音色、韵律、节奏更加复杂、混合。
波德莱尔“应和”思想探源
波德莱尔“应和”思想探源波德莱尔“应和”思想探源波德莱尔是法国现代主义诗人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创作深受法国象征主义和异教神秘主义的影响。
在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神秘、死亡和幻象的探索。
然而,波德莱尔的“应和”思想则是他独具一格的理论贡献,它是一种将对立元素合二为一的方式,通过对生命的完整体验来实现宇宙的和谐统一。
波德莱尔的“应和”思想源自他对泛灵论和魔幻力量的追求。
他认为,宇宙是一个含有丰富的神秘力量的全息系统,而诗歌则是一种可以通过语言激发这些力量的方式。
在波德莱尔看来,艺术家的使命就是通过诗歌创作将生命体验与绝对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对世界的完全理解。
实现“应和”需要对对立元素的融合,这包括对好与坏、生与死、现实与幻象等方面的和谐。
波德莱尔称这种融合为“创造的法则”,它是一种超越传统创作规范的手段。
他认为,传统诗歌中的对立与冲突只是表象,而真正的创造力在于将这些对立元素结合起来,使它们相互辉映。
波德莱尔通过对诗歌的形式和语言的革新来实现“应和”。
他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诗歌形式,以及一种逼近音乐的诗歌节奏,通过这些创新,波德莱尔试图在诗歌中再现宇宙的和谐。
他将诗歌比作一片灵魂的镜子,通过诗歌,人们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以及宇宙的真理。
波德莱尔的“应和”思想还与他的个人经历和哲学思考密切相关。
他的童年经历和个人的生活感受使他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无常和绝对,这进一步加深了他追求“应和”的决心。
他在法国殖民地摩洛哥的居住经历也让他接触到了异教神秘主义和宗教仪式,从而刺激了他对神秘力量的探求。
波德莱尔还通过对生命中的痛苦和死亡的思考,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生命的真谛在于活在当下,接受生命的一切,并在这些对立元素中体验与应和。
波德莱尔的“应和”思想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诗歌革新开拓了新的创作领域,为后来的现代主义诗人提供了灵感。
他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和艺术论述,成为了形而上学和实验艺术的源泉之一。
应和论波德莱尔主要内涵
应和论波德莱尔主要内涵波德莱尔是法国诗人、哲学家和艺术理论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化批评家之一。
他以其理论体系和诗体风格的创新而闻名于世,对现代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包含了对现代生存状态的探索、对现代艺术形式的批判,以及对诗歌、身体和语言的重新审视。
波德莱尔的主要内涵之一是对现代生存状态的探索。
他认为现代社会充斥着虚假和空虚,人们越来越远离真实的存在。
他使用了“现代性”的概念来描述这种生存状态,认为现代性是一种不断变化而缺乏固定本质的状态。
波德莱尔主张要通过对现代生存状态的思考和审视来超越现代性的限制,重新建立与自然、世界和真实的联系。
波德莱尔的另一个重要论点是对现代艺术形式的批判。
他认为传统的艺术形式已经陷入了桎梏和机械性,失去了活力和创造性。
他主张要推翻传统的艺术观念和形式,追求真实的表达和个体的创造力。
他特别强调诗歌的重要性,认为诗歌是最能体现真实的艺术形式,能够超越语言的界限,触及心灵深处的存在。
此外,波德莱尔对语言和身体的重新审视也是其主要内涵之一。
他认为传统的语言和身体观念太过于局限和受限,需要重新解构和重建。
他提出了“肉体诗学”的概念,认为身体是一种感觉的存在,诗歌应该通过感官体验和语言的表现来触及身体的本质。
他还强调语言的具身性,即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符号系统,更是一种具有身体性的存在,应该通过对语言的审视和剖析来重新感知世界和人类存在的方式。
总的来说,波德莱尔的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对现代生存状态的探索、对现代艺术形式的批判以及对语言和身体的重新审视。
他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来重新建立与真实存在的联系,追求艺术和诗歌的真实表达,以及实现身体与语言的统一。
他的思想对于理解现代性和现代艺术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我们重新思考人类存在的方式和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西方美学精神现代转型视野中的波德莱尔诗歌创作应和论研究
西方美学精神现代转型视野中的波德莱尔诗歌创作应和论研究波德莱尔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最卓越的批评家之一。
他所提出,并在文学创作中加以实践的应和论,是其试图用想象的乌托邦来对抗平凡刻板的现实社会的理想在艺术上的尝试,体现了现代美学由注重摹仿、再现自然和理念向注重表现情感、个性与想象的过渡。
标签:美学;现代转型;波德莱尔;应和论西方传统文艺理论在文学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这一问题上,一直以“摹仿说”为主流,主张文学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和再现,而波德莱尔则在其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强列的反自然倾向,认为艺术不摹仿任何给定的或外在的东西。
波德莱尔提出并在其作品中实践了“应和”论,认为自然中的万物、自然与人、人的各种感官以及各种艺术形式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应和关系,诗人应该在外在世界中寻找独特的意向,用象征的手法表现抽象的精神世界,从而揭示世间万物应和的奥秘。
一、波德莱尔应和论的内涵自古希腊以来,摹仿说在西方文艺理论中一直占据支配的地位,认为艺术根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摹仿和再现。
而波德莱尔却认为,诗歌并不表现自然,它有着更为高贵的目的——“诗表现的是更为真实的东西,即只在另一个世界是真实的东西” 〔1〕103。
波德莱尔在《再论埃德加·爱伦·坡》中指出:“正是这种对于美的令人赞叹的、永生不死的本能使我们把人间及人间诸事看作是上天的一览,看作是上天的应和。
人生所揭示出来的、对于彼岸的一切永不满足的渴望最生动地证明了我们的不朽。
正是由于诗,同时也通过诗,由于音乐,同时也通过音乐,灵魂窥见了坟墓后面的光辉;一首美妙的诗使人热泪盈眶,这眼泪并非一种极度快乐的证据,而是表明了一种发怒的忧郁,一种精神的请求,一种在不完美之中流徙的天性,它想立即在地上获得被揭示出来的天堂。
” 〔1〕206这段话较为完整地概括了波德莱尔的应和理论,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波德莱尔认为“世界是一个复杂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我们的世界”后面存在着“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较我们周围的世界更为真实,它是上帝根据自己和天堂的形象创造出来的。
波德莱尔美学现代性的悖论
波德莱尔美学现代性的悖论作者:王姝予来源:《美与时代·下》2021年第11期摘要:法国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的审美现代性在西方美学的进程中有开创性的地位。
其美学现代性问题包括时间意识:短暂的现时性与永恒性的悖论,在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时期,不可避免地出现审美现代性与工业现代性的冲突,以及都市生活的恶与现代性的美并存的现象。
关键词:波德莱尔;美学;现代性;悖论作为追求精神慰藉的艺术创作者,波德莱尔的作品与美学思想中都体现了现代性的时间意识悖论,即转瞬即逝与永恒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在浪漫主义影响下,波德莱尔开启捍卫有别于浪漫主义的另一种现代性思想。
从其美学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审美现代性与工业现代性产生不可避免的冲突,波德莱尔游离于两种现代性之间,看到了审美现代性的艰难之路,肯定艺术创作的英雄冒险精神。
他的著名诗集《恶之花》体现了19世纪巴黎的都市繁华与隐藏的罪恶,又通过一系列恶的意象展现背后的审美价值。
一、时间意识的悖论:现时与永恒经各国学者考证,西方历史的三个时代按照时间维度来划分,即辉煌的古典主义、黑暗的中世纪、觉醒的现代主义。
“现代”与“古代”一直相对出现。
十六七世纪出现著名的“古今之争”,从古代权威论到现代是“站在古代巨人肩膀的侏儒”的反现代论,到笛卡尔与帕斯卡尔打破侏儒与巨人的不合理性与坚决捍卫现代的立场,这场论争已被诸多研究者进行反复研究,而古今对立的辩证在波德莱尔时期出现新的走向。
“现代性”(modernity)一词本身很难直接被概括和定义。
美国学者马泰·卡林内斯库给出解释:“只有在一种特定的时间意识,即线性不可逆的、无法阻止地流逝的历史性时间意识的框架中,现代性这个概念才能被构想出来。
”[1]18这种现代与历史的关系体现时间意识的重要性,要追溯到波德莱尔的美学现代性。
他在《现代生活画家》(Le peintre de la vie moderne)中认为,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2]485。
波德莱尔《应和》文学鉴赏
波德莱尔《应和》文学鉴赏《应和》作者,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法国著名诗人,现代派诗歌的先驱,象征主义文学的鼻祖。
他认为,诗人是通过想象看到了宇宙间事物的交感,洞察到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感应”,从而达到一个超越现实的世界,创作出一种抛弃浪漫主义纵情吟叹的诗歌,使之成为对人的悲剧命运的抒情体。
其代表作有诗集《恶之花》,评论集《美学管窥》、《浪漫主义艺术》,散文诗集《人工天国》、《巴黎的忧郁》等。
《应和》带给了我们这样一个主题:人和自然关系。
在象征主义者看来,自然在有形与无形之间,都充满了丰富的关联。
正如诗第一节所呈现出的想像:“自然”的庙堂之中,每一根柱子都是“活的”,有生命的,它们用神秘的方式──“模糊隐约的语音”──相互交流着,形成一座“象征的森林”。
实际上,“象征的森林”本身就是宇宙、人生的一个象征,在不同事物的相互呼应中,所有的存在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在人的感官、人的内心之中,就深深藏着这个“整体”的秩序和奥秘,即诗中所言:“正如悠长的回声遥遥地合并/归入一个幽黑而渊深的和协”。
而对于通感手法与象征手法的运用,如:“香味,颜色和声音都相互呼应”。
嗅觉、视觉、听觉乃至触觉,本来是不同的感官,感受不同的刺激,但诗人也让它们发生了“应和”。
请试着想像:为什么“香味”会“新鲜如儿童的肌肤”“柔和如洞箫”“翠绿如草场”呢?当颜色、触觉、气味与乐音,错综在一起,同时唤醒读者的各种感官。
至此,诗人继续渲染出一个无限扩张的“香味世界”。
许许多多的古怪的“香味”,都发出自己的声音“歌唱性灵和官感的狂欢”。
这首诗只有十四行,容量却很大,不仅形象地阐发了象征主义的理念,而且也提供了一个“通感”写作的范例。
它就像一只化学烧瓶,让观念与经验、以及不同的感官,在其中剧烈地发生“化合”作用。
当我轻轻放下手里单薄的语文课本,当我离开泛着荧光的电脑屏幕,当我旋转着逃离虚拟的、劳累的世界时,我整个身体都是轻盈的。
美学视野下对波德莱尔苦难书写的审视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美学视野下对波德莱尔苦难书写的审视余培培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摘 要:本文着眼于从审美视角探索波德莱尔苦难书写的方式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刻思想。
文章指出:波德莱尔对他人苦难的书写残忍而极尽嘲讽,着力描绘丑恶的生存境况,然而冷漠背后隐藏着感同身受的至深体验;对于自我苦难的书写则采取美丑并进的策略,重视内心体验。
面对苦难的负重,波德莱尔将希望寄托于先验神秘、具有原始倾向的美,然而这种美又因为其短暂性与瞬时性的特质,无法根治其苦。
关键词:波德莱尔;审美视角;苦难书写;经验建构[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121-04一、引言对于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研究者们大多致力于探讨其对丑恶之美的创新认识以及应和、想象、象征等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然而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他诗歌背后蕴含的思想的深度与广度。
笔者以为,对丑的价值的重视雨果等人已有所提及,而波德莱尔真正伟大的创新,恰恰在于其残忍冷酷的诗句背后所承载着的对苦难的至深体验、对原罪的省察以及对人本质缺陷的深掘。
本文即以苦难命题为切入点,尝试从审美层面探究波德莱尔的美丑意象背后的深层内涵。
二、波德莱尔“丑 恶”背后的苦难命题2.1苦难书写与痛苦经验建构在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中,“丑恶”无处不在:腐尸、骷髅、毒药、蛆虫、吸血鬼……[1]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一系列诗人极力铺陈描摹的粗鄙恶俗的对象中,还存在着特殊的一类人,他们生活于社会的边缘与最阴暗处,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受尽欺凌与压迫。
他们中有的人是垂暮老者,苍白干瘪;有的人从事着底层或劳苦或肮脏的职业:农夫、乞丐、娼妓、被遗忘的水手、囚徒……波德莱尔在诗中并没有直言对他们的同情态度,而是以冷峻残忍的笔触将他们的生存状况描绘得极其丑恶不堪,在阴森可怖的氛围中建构起一种痛苦的经验感受。
在这种情况下,波德莱尔所担任的不是精神导师的角色,他没有刻意地在诗中倡导关心救助弱势群体,而是将这些人的悲惨境况露骨地呈现在诗中,他甚至还夸张地使用恐怖拗口的词汇,以此营造出一种骇人惊心的阅读体验。
《2024年波德莱尔“应和”思想探源》范文
《波德莱尔“应和”思想探源》篇一一、引言作为十九世纪法国最具代表性和独树一帜的诗人与批评家,查尔斯·波德莱尔的诗作和文艺理论均展现出深刻且多元的思想内核。
其中,“应和”思想作为其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当时的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为文艺理论界所重视。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波德莱尔“应和”思想的来源、内涵及其在文艺创作中的实践意义。
二、波德莱尔的生平与背景波德莱尔生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的生活经历和家庭背景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广阔的视野,也为其“应和”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同时,十九世纪的法国社会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文艺思潮与文学运动为波德莱尔的文艺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三、“应和”思想的来源波德莱尔的“应和”思想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他对当时流行的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文艺思潮进行了深入研究,吸收了这些思潮中的精髓。
其次,他对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这些艺术形式中的相互呼应、和谐共存等元素为“应和”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启发。
此外,波德莱尔还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对东方哲学中的“和谐”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四、“应和”思想的内涵波德莱尔的“应和”思想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呼应、和谐共存。
他认为,在艺术创作中,各种元素应相互呼应、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种整体性不仅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内部结构上,也体现在作品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上。
同时,“应和”思想还强调了艺术作品对人类精神的启示作用,认为艺术作品应与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心灵的和谐。
五、“应和”思想在文艺创作中的实践意义波德莱尔的“应和”思想在文艺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首先,它要求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各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呼应和和谐共存,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有助于提高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其次,“应和”思想强调了艺术作品与人的内心世界的共鸣作用,这有助于艺术家更好地把握受众的心理需求,从而创作出更具有感染力和个性的作品。
论波德莱尔审美现代性思想
论波德莱尔审美现代性思想【摘要】波德莱尔是较早地在美学上对现代性思想进行阐述的文艺批评家,他认为“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
他更为看重的是艺术的“过渡、短暂、偶然”,由此提出了自己的审美现代性思想。
本文着重探讨了波德莱尔审美现代性思想。
关键词】波德莱尔审美现代性思想自律意识创新意识波德莱尔的审美现代性思想包括了审美的自律意识、和审美的创新意识。
审美的自律意识主要体现在他的诗学观上,他打破了西方长期以来的真善美相统一的论断,认为诗是自在自为的。
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说:“我一贯认为文学和艺术追求一种与道德无涉的目的,构思和风格的美于我足矣。
”同年,他又说道:“但是,还有另一种奇谈怪论,由于思想的虚伪、粗俗和低级,这种奇谈怪论更可怕,更有机会持续得久远,这是一种生命力更为顽强的错误,我说的是有关教诲的邪说,它的必不可少的后果就是一系列关于激情、关于真实和关于道德的奇谈怪论。
许多人认为诗的目的是某种教诲,它或是应该增强道德心,或是应该改良风俗,或是应该证明某种有用的东西。
”显然,波德莱尔的这一观点是直接与当时法国社会充溢着艺术功利这一时弊针锋相对的。
其在1868年发表的文章《哲学的艺术》也秉持了艺术与道德无涉的观点:“艺术愈是想在哲学上清晰,就愈是倒退,倒退到幼稚的象形阶段;相反,艺术愈是远离教诲,就愈是朝着纯粹的、无所为的美上升。
”由此可见,波德莱尔反对艺术以道德训诫为目的,其实是要表达对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社会下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公众的审美趣味的不满。
波德莱尔主张诗歌“不以真实为对象,它只以自身为目的。
表现真实的方式是另外的方式,在别的地方。
真实与诗了无干系。
”同时,诗歌也“不把真理当作自己的猎物;它有它自己的目标。
我们应当在其他的地方去揭示真理。
”显然,波德莱尔这里强调的也是诗的自律,他不允许诗成为表现真实、真理的工具。
他认为“真是科学的基础和目的,它主要是要求纯粹的智力……善是道德追求的基础和目的。
《2024年波德莱尔“应和”思想探源》范文
《波德莱尔“应和”思想探源》篇一一、引言波德莱尔,这位法国19世纪著名的诗人和文艺批评家,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哲学思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在他的创作和批评实践中,“应和”思想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
本文将就波德莱尔的“应和”思想进行探源,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
二、波德莱尔的生平与背景波德莱尔生于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自幼便接触到了各种艺术形式。
他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以及个人经历都为他的“应和”思想奠定了基础。
在他的青年时期,波德莱尔就热衷于文艺创作,并通过与友人的交流与争论,不断丰富着自己的文艺思想和理论。
三、波德莱尔“应和”思想的起源“应和”思想,作为波德莱尔文艺思想的核心,源于他对艺术、生活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波德莱尔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而艺术则是一种能够打破这种孤寂、实现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方式。
因此,他提出了“应和”思想,认为艺术作品应当通过内在的共鸣和交流,与读者的心灵产生“应和”,从而让人们重新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四、波德莱尔“应和”思想的理论基础波德莱尔的“应和”思想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他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文艺思潮的深刻理解之上。
他认为,浪漫主义强调个性与情感的表达,而象征主义则更加注重表现现实与精神的双重性。
因此,“应和”思想就是这两种思想的结合,强调了艺术家在表达个性情感的同时,也需要寻找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共通点,从而达到共鸣和沟通的效果。
五、波德莱尔“应和”思想的影响与价值波德莱尔的“应和”思想对后世文艺创作和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方法,还为读者们提供了新的阅读体验和理解方式。
同时,“应和”思想也体现了波德莱尔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洞察,为人们重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六、结论综上所述,波德莱尔的“应和”思想是一种独特的文艺思想和理论,它体现了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涵盖了万物 , / 像无 极 无 限 的 东 西 四散 飞 扬 , , 如同龙涎香 、 麝
香、 安 息香 、 乳 香, 那 样 歌 唱 精 神 和 感 觉 的 激 昂 。[ 2 御 这 首 诗
被称为“ 象征派 的宪章” , 内 容 非 常 富 有 深 意 。一 方 面 , 自 然
西 方 传 统 文 艺 理 论 在 文 学 艺 术 与 现 实 世 界 的 关 系 这 一
问题上 , 一 直 以“ 摹仿说 ” 为主流 , 主 张 文 学 艺 术 是 对 现 实 世 界 的 摹 仿 和 再 现 。 而 波 德 莱 尔 则 在 其 文 学 创 作 中 表 现 出 强 列 的 反 自 然 倾 向 .认 为 艺 术 不 摹 仿 任 何 给 定 的 或 外 在 的 东 西 。 波 德 莱 尔 提 出并 在 其 作 品 中实 践 了 “ 应和” 论 . 认 为 自 然 中 的 万 物 、自然 与 人 、 人 的 各 种 感 官 以 及 各 种 艺 术 形 式 之 间 都 存 在 着 一 种 内 在 的 应 和 关 系 , 诗 人 应 该 在 外 在 世 界 中 寻 找 独 特 的意 向 , 用 象 征 的 手 法 表 现 抽 象 的精 神 世 界 . 从 而 揭 示 世 间 万 物 应 和 的 奥秘 。
艺 术上 的 尝试 , 体 现 了现 代 美 学 由注 重 摹 仿 、 再 现 自然 和 理 念 向 注 重 表 现 情 感 、 个 性 与 想 象的 过
渡。
[ 关键 词 ] 美学 ; 现代转型 ; 波德 莱尔; 应和 论 [ 中 图分 类号 ] B 8 3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9— 2 2 3 4( 2 0 1 3 ) 0 3— 0 1 1 6— 0 3
混 沌 深 邃 的 统 一 体 中/ 广 大 浩 漫 好 像 黑 夜 连 着 光 明 —— / 芳
香 、颜 色 和 声 音 在 互 相 应 和 。, / 有 的 芳 香 新 鲜 若 儿 童 的肌 肤 . / 柔 和 如 双 簧管 。 青翠如绿草场 , , _ 别 的则 腐 朽 、 浓郁 、
生 动地 证 明 了我 们 的 不 朽 。正 是 由于 诗 . 同 时也 通 过 诗 , 由
( 哈尔滨体育学院 , 哈尔滨 1 5 0 0 0 8 )
[ 摘 要 ] 波德 莱 尔是 法 国文 学 史上 最伟 大 的诗 人 和 最 卓越 的批 评 家之 一 。 他 所 提 出 , 并在 文 学创 作 中加 以 实践 的应 和 论 . 是 其 试 图用 想 象的 鸟 托 邦 来对 抗 平 凡 刻 板 的现 实社 会 的 理 想 在
在 他 的 作 品 中应 用 了 这 一 创 见 , 其诗 《 应 和》 便是对 “ 应 和”
论最好 的阐释 : 自然 是 座 庙 宇 。 那 里活 的柱子, 有 时 说 出 了 模 模 糊 糊 的话 音 : / 人从那里 过 , 穿 越 象 征 的森 林 , / 森 林 用 熟 识 的 目光 将 他 注 视 。, / 如 同悠 长 的 回 声 遥 遥 地 汇合 / 在 一 个
波德 莱 尔 不但 创 造 性 地 提 出 了 这 一 美 学 见 解 . 同时 还
、
波 德 莱 尔 应 和 论 的 内 涵
自古 希 腊 以 来 , 摹 仿 说 在 西 方 文 艺 理 论 中 一 直 占 据 支 配 的地 位 , 认 为艺 术 根 源 于 对 现 实 世 界 的摹 仿 和 再 现 。 而 波
德 莱 尔 却 认 为 ,诗 歌 并 不 表 现 自然 .它 有 着 更 为 高 贵 的 目
的— — “ 诗 表现 的是 更 为 真 实 的东 西 。 即 只 在 另 一 个 世 界 是 真 实 的 东 西 ”“ ” 0波 德 莱 尔 在 《 再论埃德加 ・ 爱伦 ・ 坡》 中指 出 : “ 正 是 这 种 对 于 美 的 令 人 赞 叹 的 、永 生 不 死 的 本 能 使 我 们 把 人 间及 人 间 诸 事 看 作 是 上 天 的 一 览 .看 作 是 上 天 的应 和。 人 生 所 揭 示 出来 的 、 对 于彼 岸 的 一 切 永 不 满 足 的渴 望 最
首 美妙 的诗 使 人 热 泪 盈 眶 .这 眼 泪 并 非 一 种 极 度 快 乐 的证 据, 而 是 表 明 了一 种 发 怒 的 忧 郁 , 一 种 精 神 的请 求 , 一 种 在
一
复杂 而 不 可 分 割 的整 体 ” . 在“ 我们 的世界” 后面存在 着“ 另
一
个 世界” . 这个世界 较我们周 围的世界 更为真实 。 它 是 上
帝 根 据 自 己 和 天 堂 的 形 象 创 造 出 来 的 。其 次 , “ 我 们 的世 界 ”
与“ 另 一个 世界 ” 之 间存 在 着 相 似 和对 应 的 关 系 . 而“ 我 们 的 世界 ” 只是一部“ 象 形 文 字 的字 典 ” 。第 三 , 诗 人 能 够 从 现 实
世界这个“ 象 形 文 字 的字 典 ” 中选取恰 当的意象 . 通 过 想 象 力 的 发 挥 和 语 言 的运 用 , 表现不可见 的“ 另 一 个 世 界 ”, “ 诗 人有 权 利 用 一 种 有 别 于 散 文 和 音 乐 的 华 美 语 言 来 译 解 好 奇 的 人 类 所 进 行 的 永 恒 的 猜 测 ”_ 1 ] l 。 在 波 德 莱 尔 那 里 , 诗 人 勇 敢 地担 当 了 “ 我们 的世 界 ” 与“ 另一个世界” 的 中介 者 。
2 0 1 3年 第 3期
理 论 观 察
The o r e t i c Obs
( 总第 8 1期)
S e r i a l No . 8 1
西方美学精神现代 转型视 野 中的
波德莱 尔诗歌创作应和论研 究
刘 晓 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