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苏教版选修2-2 数学归纳法 课件(19张)
合集下载
数学选修2-2苏教版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19张)
3.某个命题与正整数 n 有关,若 n=k(k∈N*)时该命题成立, 那么可推得 n=k+1 时该命题也成立,现在已知当 n=5 时该命题 不成立,那么可推得( C )
A.当 n=6 时该命题不成立 B.当 n=6 时该命题成立 C.当 n=4 时该命题不成立 D.当 n=4 时该命题成立
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 0(a≠0)存在有理数根,那么 a,b,c 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下列
假设中正确的是__②___. ①假设 a,b,c 都是偶数;②假设 a,b,c 都不是偶数; ③假设 a,b,c 至多有一个偶数;④假设 a,b,c 至多有两
个偶数.
5.若 a>b>0,则 a+1b>__b+1a(用“>”、“<”、“=”填空).
考点1 综合法
例1:已知 a,b,c 为正实数,a+b+c=1. 求证:(1)a2+b2+c2≥13; (2) 3a+2+ 3b+2+ 3c+2≤6.
解析:(1)证法一:a2+b2+c2-13=13(3a2+3b2+3c2-1) =13[3a2+3b2+3c2-(a+b+c)2] =13(3a2+3b2+3c2-a2-b2-c2-2ab-2ac-2bc) =13[(a-b)2+(b-c)2+(c-a)2]≥0. ∴a2+b2+c2≥13. 证法二:∵(a+b+c)2=a2+b2+c2+2ab+2ac+2bc
图 10-2-1
综合法的思维过程是由因导果的顺序,是从A推演到B的途径, 但由A推演出的中间结论未必唯一,如B,B1,B2等,可由B,B1, B2能推演出的进一步的中间结论更多,如C1,C2,C3,C4等等, 最终能有一个(或多个)可推演出结论B即可.
2.分析法是一种执果索因的证明方法,又叫逆推法或执果索 因法.它常见的书面表达形式是:“要证…,只需证…”或“… ⇐…”.利用分析法证明“若 A 则 B”命题的分析法思考过程可用 如图 10-2-2 的框图表示为:
高中数学选修2-2优质课件:2.3 数学归纳法(二)
课堂小结 1.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包括等式、不 等式、数列问题、整除问题、几何问题等. 2.证明问题的初始值n0不一定,可根据题目要求和问题 实际确定n0. 3.从n=k到n=k+1要搞清“项”的变化,不论是几何元 素,还是式子,一定要用到归纳假设.
(2)证明:a1+1 b1+a2+1 b2+…+an+1 bn<152. 证明 a1+1 b1=16<152. n≥2时,由(1)知an+bn=(n+1)(2n+1)>2(n+1)n. 故a1+1 b1+a2+1 b2+…+an+1 bn<16+122×1 3+3×1 4+…+nn1+1
=16+1212-13+13-14+…+1n-n+1 1=16+1212-n+1 1<16+14=152. 综上,原不等式成立.
规律方法 探索性命题是试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 此种问题未给出问题的结论,往往需要由特殊情况入手, 归纳、猜想、探索出结论,然后再对探索出的结论进行 证明,而证明往往用到数学归纳法.这类题型是考试热点 之一,对培养创造性思维具有很好作用.
跟踪演练4 设数列 {an}的前n项和为Sn,满足Sn=2nan+1-3n2- 4n,n∈N*,且S3=15. (1)求a1,a2,a3的值; 解 由题意知S2=4a3-20, ∴S3=S2+a3=5a3-20. 又S3=15,∴a3=7,S2=4a3-20=8. 又S2=S1+a2=(2a2-7)+a2=3a2-7, ∴a2=5,a1=S1=2a2-7=3. 综上知,a1=3,a2=5,a3=7.
4k2+8k+4
>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k+1=2
= 2k+1
2
2k+1
4k2+8k+3 2k+3· 2k+1 2k+1+1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课件2.3数学归纳法(3)
1 4 4 7 7 10
(3n
1 2)(3n
1)
,,
计算S1
,
S
2
,
S3
,
S4
,
根据计算结果
,
猜想S
的表达式
n
,
并证明.
例题讲解
例 3.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 满足 Sn = 2n - an (n∈N*). (1)计算 a1,a2,a3,a4 的值; (2)猜想数列{an}的通项公式并证明.
4
.
请你写出一个具有一般性的等式,使你写出
的等式包含了已知的等式,这个等式是
课堂练习
1.观察 1 = 1,1 +3 = 4,1 +3 +5 = 9, 1 + 3 + 5 + 7 = 16,…,猜想一般结论为 1 3 5 (2n 1) n2
2.已知等式 sin230°+ sin230°+ sin30°·sin30°
课堂练习
1.观察 1 = 1,1 +3 = 4,1 +3 +5 = 9, 1 + 3 + 5 + 7 = 16,…,猜想一般结论为 1 3 5 (2n 1) n2
2.已知等式 sin230°+ sin230°+ sin30°·sin30°
3
=4
,sin240°+ sin220°+ sin40°·sin20°= 3
公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 的猜想.
练习:《学案》P87 第 1 ~ 8 题.
例题讲解
例 6.在各项为正的数列{an}中,数列的前
(3n
1 2)(3n
1)
,,
计算S1
,
S
2
,
S3
,
S4
,
根据计算结果
,
猜想S
的表达式
n
,
并证明.
例题讲解
例 3.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 满足 Sn = 2n - an (n∈N*). (1)计算 a1,a2,a3,a4 的值; (2)猜想数列{an}的通项公式并证明.
4
.
请你写出一个具有一般性的等式,使你写出
的等式包含了已知的等式,这个等式是
课堂练习
1.观察 1 = 1,1 +3 = 4,1 +3 +5 = 9, 1 + 3 + 5 + 7 = 16,…,猜想一般结论为 1 3 5 (2n 1) n2
2.已知等式 sin230°+ sin230°+ sin30°·sin30°
课堂练习
1.观察 1 = 1,1 +3 = 4,1 +3 +5 = 9, 1 + 3 + 5 + 7 = 16,…,猜想一般结论为 1 3 5 (2n 1) n2
2.已知等式 sin230°+ sin230°+ sin30°·sin30°
3
=4
,sin240°+ sin220°+ sin40°·sin20°= 3
公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 的猜想.
练习:《学案》P87 第 1 ~ 8 题.
例题讲解
例 6.在各项为正的数列{an}中,数列的前
-高中数学 本章归纳整合二课件 苏教版选修2-2
n = k 时命题成立这个归纳假设,否则推理无法进行或推
理无效.完成了以上两个步骤,最后应完整地写出结 论.
(四)归纳、猜想、证明 探索性命题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
此类问题未给出问题结论,需要由特殊情况入手,猜想、
证明一般结论的问题称为探求规律性问题.它的解题思 路是:从给出条件出发,通过观察、试验、归纳、猜想, 探索出结论,然后再对归纳、猜想的结论进行证明.
- - -
专题三 反证法
如果一个命题的结论难以直接证明时,可以考虑反证法.通 过否定结论,经过逻辑推理,得出矛盾,从而肯定原结论成 立. 反证法是高中数学的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在不等式和立体 几何的证明中经常用到,在高考题中也经常体现,它所反映 出的“正难则反”的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更为重要.反证法
学公理、定理、定义、公式或与已被证明了的结论矛盾;
③与公认的简单事实矛盾. (3) 步骤:①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②作出命题结论相 矛盾的假设;③由假设出发,应用正确的推理方法,推 出矛盾的结果;④否定假设,从而间接的证明了结论.
4.三种证明方法的总结
在解决问题时,经常把综合法和分析法结合起来使用:
根据条件的结构特点去转化结论,得到中间结论Q;根据 结论的特点去转化条件,得到中间结论P.若由P可以推出 Q成立,就可以证明结论成立.在证明一个问题时,如果 不容易从条件到结论证明时,采取分析的方法或者是间
接证明的方法——反证法.有时证明一道题需多法并用.
(三)数学归纳法 1 . 用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尽 管有些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用其他方法也可以解决,但
【例4】 已知a,b,c为互不相等的实数, 求证:a4+b4+c4>abc(a+b+c). 证明 ∵a4+b4≥2a2b2,b4+c4≥2b2c2, c4+a4≥2a2c2.
苏教版高二数学选修2-2 2.3 数学归纳法 第2课时 课件(28张)
栏目 导引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x2k+1+y2k+1=x2k+1+x2y2k-1-x2y2k-1+y2k+1 =x2(x2k-1+y2k-1)-(x2-y2)y2k-1, 由归纳假设知x2k-1+y2k-1能被x+y整除,而x2-y2也能被x +y整除,所以x2k+1+y2k+1能被x+y整除,即当n=k+1时 命题也成立. 由(1)和(2)知,命题对任意n∈N*都成立.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42n+1+3n+2(n∈N*)能被13整除. 证明:(1)当n=1时,42+1+31+2=64+27=91=13×7能被 13整除,∴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即42k+1+3k+2能被13整除, 则当n=k+1时,
栏目 导引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42(k+1)+1+3k+1+2=16·42k+1+3·3k+2 =16·42k+1+16·3k+2-13·3k+2 =16(42k+1+3k+2)-13·3k+2. ∵42k+1+3k+2和-13都能被13整除, ∴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由(1)(2)可以断定,对于任意的n∈N*,42n+1+3n+2都能 被13整除.
栏目 导引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解] (1)由已知得 f(n)=22nn- +31f(n-1)(n≥2,n∈N*). 当 n=2 时,f(2)=44- +31×f(1)=15×13=115, 同理可得 f(3)=315,f(4)=613. (2)猜想 f(n)=(2n-1)1(2n+1).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f(n)=(2n-1)1(2n+1)成立. ①当 n=1 时,由13=(2×1-1)1(2×1+1)可知 f(n)= (2n-1)1(2n+1)成立.
栏目 导引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x2k+1+y2k+1=x2k+1+x2y2k-1-x2y2k-1+y2k+1 =x2(x2k-1+y2k-1)-(x2-y2)y2k-1, 由归纳假设知x2k-1+y2k-1能被x+y整除,而x2-y2也能被x +y整除,所以x2k+1+y2k+1能被x+y整除,即当n=k+1时 命题也成立. 由(1)和(2)知,命题对任意n∈N*都成立.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42n+1+3n+2(n∈N*)能被13整除. 证明:(1)当n=1时,42+1+31+2=64+27=91=13×7能被 13整除,∴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即42k+1+3k+2能被13整除, 则当n=k+1时,
栏目 导引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42(k+1)+1+3k+1+2=16·42k+1+3·3k+2 =16·42k+1+16·3k+2-13·3k+2 =16(42k+1+3k+2)-13·3k+2. ∵42k+1+3k+2和-13都能被13整除, ∴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由(1)(2)可以断定,对于任意的n∈N*,42n+1+3n+2都能 被13整除.
栏目 导引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解] (1)由已知得 f(n)=22nn- +31f(n-1)(n≥2,n∈N*). 当 n=2 时,f(2)=44- +31×f(1)=15×13=115, 同理可得 f(3)=315,f(4)=613. (2)猜想 f(n)=(2n-1)1(2n+1).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f(n)=(2n-1)1(2n+1)成立. ①当 n=1 时,由13=(2×1-1)1(2×1+1)可知 f(n)= (2n-1)1(2n+1)成立.
栏目 导引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苏教版高二数学选修2-2 2.3 数学归纳法 第1课时 课件(28张)
栏目 导引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名师点评] (1)由△ABC的三边长都是有理数,证明cos A是 有理数,可知应借助余弦定理将cos A用三边表示. (2)由对任意正整数n,证cos nA是有理数,考虑直接证明无法 入手,因此可考虑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3)考虑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应证cos(k+1)A是有理数, 又cos(k+1)A=cos A·cos kA-sin Asin kA,所以应说明或验 证cos kA及sin A·sin kA亦为有理数.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解析:由已知得n=n0(n0∈N*)时命题成立,则有n=n0+1时
命题成立;在n=n0+1时命题成立的前提下,又可推得n=
(n0+1)+1时命题也成立,依此类推,可知③正确.
3
.
用
数
学
归
纳
法
证
明
“1
+
a
+
a2
+
…
+
a2n
+
1
=
1-a2n+2 1-a
(a≠1)”.在验证 n=1 时,左端计算所得项为_1_+__a_+__a_2+__a_3_.
栏目 导引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那么当 n=k+1 时,2×1 4+4×1 6+6×1 8+…+2k×(12k+2) +2(k+1)×[12(k+1)+2] =4(kk+1)+2(k+1)×[12(k+1)+2] =4(kk+1)+4(k+1)1(k+2) =4(kk(+k1+)2()k++12)=4(k+(1k)+(1)k+2 2)= 4[(k+k+1)1 +1], 即 n=k+1 时,等式成立. 根据(1)和(2),可知对任何 n∈N*等式都成立.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名师点评] (1)由△ABC的三边长都是有理数,证明cos A是 有理数,可知应借助余弦定理将cos A用三边表示. (2)由对任意正整数n,证cos nA是有理数,考虑直接证明无法 入手,因此可考虑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3)考虑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应证cos(k+1)A是有理数, 又cos(k+1)A=cos A·cos kA-sin Asin kA,所以应说明或验 证cos kA及sin A·sin kA亦为有理数.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解析:由已知得n=n0(n0∈N*)时命题成立,则有n=n0+1时
命题成立;在n=n0+1时命题成立的前提下,又可推得n=
(n0+1)+1时命题也成立,依此类推,可知③正确.
3
.
用
数
学
归
纳
法
证
明
“1
+
a
+
a2
+
…
+
a2n
+
1
=
1-a2n+2 1-a
(a≠1)”.在验证 n=1 时,左端计算所得项为_1_+__a_+__a_2+__a_3_.
栏目 导引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那么当 n=k+1 时,2×1 4+4×1 6+6×1 8+…+2k×(12k+2) +2(k+1)×[12(k+1)+2] =4(kk+1)+2(k+1)×[12(k+1)+2] =4(kk+1)+4(k+1)1(k+2) =4(kk(+k1+)2()k++12)=4(k+(1k)+(1)k+2 2)= 4[(k+k+1)1 +1], 即 n=k+1 时,等式成立. 根据(1)和(2),可知对任何 n∈N*等式都成立.
2015高中数学选修2-2课件 2-3 数学归纳法(共41张PPT)
由①②知等式对任何正整数 n 都成立.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二点 十四分。
2.3
问题导学
数学归纳法
课前预习导学
课堂合作探究
KEQIAN YUXI DAOXUE
KETANG HEZUO TANJIU
当堂检测
1
3
2+1
3
(2)①当 n=2 时,左边=1-4 = 4,右边=2×2 = 4,
∴左边=右边,∴n=2 时等式成立.
+3
2
)
1
A. 2+1
B.2+2
1
1
1
1
+
D.
−
2+1 2+2 2+1 2+2
C.
答案:D
1
1
1
1
1
1
解析:f(n+1)=
+
+…+ +
+
,∴f(n+1)-f(n)=
+2 +3
2
2+1 2+2
2+1
1
1
−
2+2 +1
1
+
1
= 2+1 − 2+2.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二点 十四分。
4 -1
1
1
1
=
,
2+1
1
则当 n=k+1 时,3 + 15 + 35 + 63+…+
1
2
4 -1
=
2+1
+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二点 十四分。
2.3
问题导学
数学归纳法
课前预习导学
课堂合作探究
KEQIAN YUXI DAOXUE
KETANG HEZUO TANJIU
当堂检测
1
3
2+1
3
(2)①当 n=2 时,左边=1-4 = 4,右边=2×2 = 4,
∴左边=右边,∴n=2 时等式成立.
+3
2
)
1
A. 2+1
B.2+2
1
1
1
1
+
D.
−
2+1 2+2 2+1 2+2
C.
答案:D
1
1
1
1
1
1
解析:f(n+1)=
+
+…+ +
+
,∴f(n+1)-f(n)=
+2 +3
2
2+1 2+2
2+1
1
1
−
2+2 +1
1
+
1
= 2+1 − 2+2.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二点 十四分。
4 -1
1
1
1
=
,
2+1
1
则当 n=k+1 时,3 + 15 + 35 + 63+…+
1
2
4 -1
=
2+1
+
数学归纳法(二) 课件(苏教版选修2-2)
2.由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五边
形的内角和为540°,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这种
推理是数学归纳法吗?
提示:不是数学归纳法,而是不完全归纳法 .
【特别提醒】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问题的关键 关键是“找项”,即几何元素从k个变成k+1个时,所证的几何
量将增加多少.这需要用到几何知识或借助于几何图形来分析 .
2
2k 1 2 k 1 2 ak 2k 1 1 2 2a k 1 2 a k . a k 1 , k 2 2 2
ak+1=Sk+1-Sk=2(k+1)-ak+1-2k+ak=2+ak-ak+1.
这表明n=k+1时,结论成立.
根据①②可知,命题对任何n∈N*都成立.
【解析】(1)当n=1时,a1+1+(a+1)2×1-1=a2+a+1,命题显然成立. (2)设n=k(k∈N*)时,ak+1+(a+1)2k-1能被a2+a+1整除,则当 n=k+1时, ak+2+(a+1)2k+1=a·ak+1+(a+1)2·(a+1)2k-1 =a[ak+1+(a+1)2k-1]+(a+1)2(a+1)2k-1-a(a+1)2k-1 =a[ak+1+(a+1)2k-1]+(a2+a+1)(a+1)2k-1. 由归纳假设,上式中的两项均能被 a2+a+1整除,故n=k+1时命 题成立.
苏教版高二数学选修2-2 数学归纳法 课件(12张)
规范展示,高效点评
展示要求
展示问题
预学检测1,2 预学检测3 探究1 探究1变式1 探究1变式2 探究2
位置 展示
白板 一组 白板 二组 黑板 三组 黑板 四组 黑板 五组 黑板 六组
点评
七组 七组 八组 九组 九组
(1)展示人规范快
速,总结规律、易错 点、困惑(用彩笔)
(2)其他同学讨论 完毕总结完善,A层 注意拓展,不浪费每 一分钟
课堂探究
探究 1、数列{an}中,已知 a1=2,an+1=3aan+n 1(n∈N*), 依次计算出 a2,a3,a4的值分别为________;猜想 an=________. (2)凸 n 多边形有 f(n)条对角线.则凸(n+1)边形的对角 线的条数 f(n+1)与 f(n)的递推关系式为________.
(1)求 2f1π2 +π2 f2π2 的值; (2)证明:对任意的 n∈N*,等式|nfn-1π4 +π4 fnπ4 |= 22都成立.
学习小结
点击添加目录
学习目标 知识点回顾 分析探究
探究 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12+312+…+n12<2-1n(n∈N*,n≥2).
探究 3、
数列{an}满足 Sn=2n-an(n∈N*). (1)计算 a1,a2,a3,a4,并由此猜想通项公式 an;
(2)证明(1)中的猜想.
.
探究 4、 已知函数 f0(x)=sixn x(x>0),设 fn(x)为 fn-1(x)的导数,n∈N*.
高二数学备课组
学习目标
• 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 • 2.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
学命题.
知识点梳理
(1)数学归纳法的适用对象 • 数学归纳法是用来证明关于与正整数n有关命题的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课件2.3数学归纳法(1)
高中数学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2.3数学归纳法
第一课时
对于某类事物,由它的一些特殊事 例或其全部可能情况,归纳出一般 结论的推理方法,叫归纳法。
{ 归纳法
完全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
特点: 由特殊
一般
a2=a1+d
a3=a1+2d
an=a1+(n-1)d
a4…=a…1+3d1+3+5+…+(2n-1)=n2 (n∈N*)
请问: 第②步中“当n=k+1时”的证明可否改换为:
1+3+5+……+(2k-1)+[2(k+1)-1]= 1+3+5+……+(2k-1)+(2k+1)
= (k +1)[1+ (2k +1)] = (k+1)2 ?为什么?
2
例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2 + 22 + 32 + + n2 = n(n + 1)(2n + 1) 6
练习、求证:(n+1)(n+2)…(n+n)=2n• 1• 3•…•(2n-1)
证明:① n=1时:左边=1+1=2,右边=21•1=2,左边=右边,等 式成立。
② 假设当n=k((k∈Nk≥1)时有: (k+1)(k+2)…(k+k)=2k• 1• 3•…• (2k-1), 当n=k+1时:
左边=(k+2)(k+3)…(k+k)(k+k+1)(k+k+2)
时情况则有待利用假设及已知的定义、公式、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2.3数学归纳法
第一课时
对于某类事物,由它的一些特殊事 例或其全部可能情况,归纳出一般 结论的推理方法,叫归纳法。
{ 归纳法
完全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
特点: 由特殊
一般
a2=a1+d
a3=a1+2d
an=a1+(n-1)d
a4…=a…1+3d1+3+5+…+(2n-1)=n2 (n∈N*)
请问: 第②步中“当n=k+1时”的证明可否改换为:
1+3+5+……+(2k-1)+[2(k+1)-1]= 1+3+5+……+(2k-1)+(2k+1)
= (k +1)[1+ (2k +1)] = (k+1)2 ?为什么?
2
例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2 + 22 + 32 + + n2 = n(n + 1)(2n + 1) 6
练习、求证:(n+1)(n+2)…(n+n)=2n• 1• 3•…•(2n-1)
证明:① n=1时:左边=1+1=2,右边=21•1=2,左边=右边,等 式成立。
② 假设当n=k((k∈Nk≥1)时有: (k+1)(k+2)…(k+k)=2k• 1• 3•…• (2k-1), 当n=k+1时:
左边=(k+2)(k+3)…(k+k)(k+k+1)(k+k+2)
时情况则有待利用假设及已知的定义、公式、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课件合情推理2-1
等,距圆心较近的弦较长
不相等,距球心较近的面积较大
以点(x0,y0)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 以点(x0,y0,z0)为球心,r为半
的方程为(x-x0)2+(y-y0)2=r2
径的球的方程为
(x-x0)2+(y-y0)2+(z-z0)2=r2
3、进行类比推理的步骤:
(1)找出两类对象之间可以确切表述的相似特征;
火星与地球类比的思维过程:
存在类似特征
地球
火星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
猜测火星上也可能有生命存在
三、新课讲授:
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 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 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
1.工匠鲁班类比带齿的草叶 和蝗虫的牙齿,发明了锯.
2.仿照鱼类的外型和它们在水 中沉浮的原理,发明了潜水艇.
(2)用一类对象的已知特征去猜测另一类对象的特征, 从而得出一个猜想; (3)检验这个猜想.
观察、比较 联想、类推
猜想新结论
4、类比推理的一般模式:
A类事物具有性质a,b,c,d, B类事物具有性质a’,b’,c’,
(a,b,c与a’,b’,c’相似或相同) 所以B类事物可能具有性质d’.
运用类比法的关键是:寻找一个合适的类比对象 基本原则是:要根据当前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类比对象。 思考:平面几何中的哪一类图形可以作为四面体的类比对象
所以A类事物具有P
3、归纳推理的步骤:
实验观察 大胆猜想 检验猜想
二、情景引入:
从一个传说说起:春秋时代鲁国的公输班(后 人称鲁班,被认为是木匠业的祖师)一次去林 中砍树时被一株齿形的茅草割破了手,这桩倒 霉事却使他发明了锯子. 他的思路是这样的:
高中数学选修2-2课件2.3《数学归纳法》课件
2
(B )
A.n 为任何正整数时都成立
B.当 n = 1,2,3 时成立
C.当 n = 4 时成立,n = 5 时不成立
D.仅当 n = 4 时不成立
课堂练习
5.在数列{an }中,an
1
1 2
1 3
1 4
1 2n
1
1 2n
,则ak
1等于
()
1
A.
ak
2k 1
C.
ak
1 2k 2
1
1
B.
ak
例2
已知数列 1 1 4
,
4
1
7
,
7
1 10
,
,
3n
1
23n
1,
,
计算S1,S2,S3,S4, 根据计算结果,猜出Sn的表达式,并用 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解
S1
1 1 4
1; 4
S2
1 4
1 47
2; 7
S3
2 7
1 7 10
3; 10
S4
3 10
1 10 13
4. 13
可以看到,上面表示四个结果的分数中,分子和项数
成立;n 4成立 ,就有n 5 也成立 所以,对任意
的正整数n,猜想都成立,即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
1. n
一 般 地, 证 明 一 个 与 正 整 数n有 关 的 命 题, 可 按 下
列 步 骤:
1归纳奠基 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当n k k n0,k N 时命题成立,
1 an2 = 1a
(a≠1)”,在验证 n = 1 时,左端计
算所得的项为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 1. 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时,要分两个 步骤,两个步骤缺一不可. 2 (1)(归纳奠基)是递推的基础. 找准n0 (2)(归纳递推)是递推的依据 n= k时 命题成立.作为必用的条件运用,而n=k+1 时情况则有待利用假设及已知的定义、公式、 定理等加以证明
例、求证:(n+1)(n+2)…(n+n)=2n• 1• 3•… •(2n-1)
作业:P108 A组3
1:平面内有n条直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 不过同一点, 证明这n条直线把平面分成f(n)=(n2+n+2)/2个区域.
2.是否存在常数a、b、c使得等式 1×2 + 2×3 + + n(n +1)对一切 n∈ N 都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 2 2
思考题
1:n边形有f(n)条对角线,则凸n+1边形的对角线 ------的条数f(n+1)=f(n)+_________. 2:设有通过一点的k个平面,其中任何三个平面或 三个以上的平面不共有一条直线,这k个平面将 空间分成f(k)个区域,则k+1个平面将空间分成 f(k+1)=f(k)+__________个区域.
故当n=k+1时,结论也正确. 根据(1)、(2)知,对一切正整数n,结论正确.
例:比较 2n 与 n2 (n∈N*)的大小
解:当n=1时,2n=2,n2=1, 2n>n2 当n=2时,2n=4,n2=4, 2n=n2
当n=3时,2n=8,n2=9, 2n<n2
当n=4时,2n=16,n2=16, 2n=n2 当n=5时,2n=32,n2=25, 2n>n2 当n=6时,2n=64,n2=36, 2n>n2
二、数学归纳法的概念:
证明某些与自然数有关的数学题,可用下列方法 来证明它们的正确性: (1)验证当n取第一个值n0(例如n0=1)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kN* ,kn0 )时命题成立, 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完成这两步,就可以断定这个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 有正整数n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 验证n=n0时命 题成立 若当n=k(kn0 )时命题成立, 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练习:已知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 公比为q,求证:通项公式为a n = a1q (提示:a n = qa n-1)
注意 1. 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时,要分两个 步骤,两个步骤缺一不可. 2 (1)(归纳奠基)是递推的基础. 找准n0 (2)(归纳递推)是递推的依据 n= k时 命题成立.作为必用的条件运用,而n=k+1 时情况则有待利用假设及已知的定义、公式、 定理等加以证明
= 2k• 1• 3•…•(2k-1)(2k+1)•2 = 2k+1•1• 3•…• (2k-1) •[2(k+1)-1]=右边, ∴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由 ①、②可知,对一切n∈N ,原等式均成立。
2.3数学归纳法(2)
回顾
证明某些与自然数有关的数学题,可用下列方法 来证明它们的正确性: (1)验证当n取第一个值n0(例如n0=1)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kN* ,kn0 )时命题成立, 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完成这两步,就可以断定这个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 有正整数n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 注意 1. 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时,要分两个 步骤,两个步骤缺一不可. 2 (1)(归纳奠基)是递推的基础. 找准n0 (2)(归纳递推)是递推的依据 n= k时 命题成立.作为必用的条件,而n=k+1时情 况则有待利用假设及已知的定义、公式、定 理等加以证明
猜想当n≥5时,2n>n2(证明略)
注:先猜想,再证明
例:平面内有n条直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 行,任何三条不过同一点,证明交点的个数 f(n)=n(n-1)/2. 说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问题,重难 点是处理好当n=k+1时利用假设结合几 何知识证明命题成立.
注:在上例的题设条件下还可以有如下二个结论: (1)设这n条直线互相分割成f(n)条线段或射线, ---则: f(n)=n2. (2)这n条直线把平面分成(n2+n+2)/2个区域.
12 22 n2 n2 n (n N * ). 1 3 3 5 (2n 1)(2n 1) 4n 2
3a b 1
a 1
点拨:对这种类型的题目,一般先利用n的 特殊值,探求出待定系数,然后用数学归纳 法证明它对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
(1)当n=1时,由上面解法知结论正确. (2)假设当n=k时结论正确,即: 则当n=k+1时,
证明:① n=1时:左边=1+1=2,右边=21•1=2,左边=右边,等 式成立。 ② 假设当n=k((k∈N )时有: (k+1)(k+2)…(k+k)=2k• 1• 3•…• (2n-1), 当n=k+1时: 左边=(k+2)(k+3)…(k+k)(k+k+1)(k+k+2)
( 2k+1)(2k+2) =(k+1)(k+2)(k+3)…(k+k)• k+1
2.3数学归纳法(1)
对于某类事物,由它的一些特殊事 例或其全部可能情况,归纳出一般 结论的推理方法,叫归纳法。
归纳法
{ 不完全归纳法
一般 an=a1+(n-1)d
完全归纳法
特点: 由特殊 a2=a1+d a3=a1+2d a4=a1+3d
……
如何证明:1+3+5+…+(2n-1)=n2
(n∈N*)
请问: 第②步中“当n=k+1时”的证明可否改换为:
1+3+5+……+(2k-1)+[2(k+1)-1]= 1+3+5+……+(2k-1)+(2k+1)
= (k +1)[1+ (2k +1)] = (k+1)2 ?为什么?
2
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 2 2 2
n(n +1)(2n +1) 1 + 2 + 3 ++ n = 6
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例:是否存在常数a、b,使得等式:
12 22 n2 an2 + n + +…+ = 1 3 3 5 (2n -1)(2n +1) bn + 2
对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令n=1,2,并整理得{10a 3b 2 ,{b 4 .
以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 有正整数n都成立。
例:已知数列{a n }为等差,公差为d,
求证:通项公式为a n = a1 +(n -1)d 证明:
1)当n = 1式,a1 = a1 +(1-1)d = a1 ,结论成立
2)假设n = k式结论成立,即a k = a1 +(k -1)d ∵ a k+1 = a k + d 那么 ∴ a k+1 = a1 +(k -1)d + d = a1 + kd = a1 +[(k +1)-1]d 所以n=k+1时结论也成立 综合1)、2)知a n = a1 +(n -1)d成立.
12 22 k2 k2 + k + +…+ = . 1 3 3 5 (2k -1)(2k +1) 4k + 2
12 22 k2 (k + 1)2 + +…+ + 1 3 3 5 (2k 1)(2k + 1) (2k + 1)(2k + 3) k2 + k (k + 1)2 k(k + 1)(2k + 3)+ 2(k + 1)2 = + = 4k + 2 (2k + 1)(2k + 3) 2(2k + 1)(2k + 3) (k + 1)(2k 2 + 3k + 2k + 2) (k + 1)(2k + 1)(k + 2) = = 2(2k + 1)(2k + 3) 2(2k + 1)(2k + 3) k 2 + 3k + 2 (k + 1)2 +(k + 1) = = . 4k + 6 4(k + 1)+ 2
1)验证=1时, 2)假设n = k时,结论成立,即 1 1 k + 2 (k -1)+ 3 (k - 2)+ + k 1 = k (k 1)(k 2) 6 那么n = k +1时, 1 (k +1)+ 2 (k +1)-1]+ 3 [(k +1)- 2]+ +(k +1) 1 =[1 k + 2 (k -1)+ 3 (k - 2)+ + k 1]+ [(k +1)+ k +(k -1)+ +1] 1 (k 1)(k 2) = k (k 1)(k 2) 6 2
பைடு நூலகம்n-1
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3+5+……+(2n-1)=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