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 曹刿论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1课《曹刿论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1课《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掌握文言词汇。

(2)掌握文章内容,了解鲁国取胜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1)探究对话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2)在朗读中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曹刿“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行文思路2.难点:理解曹刿关于鲁国取胜原因的描述教学方法朗读法,教师点拨法,学生探究质疑法。

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以弱胜强的战例齐鲁长勺之战。

二、合作互动1、叫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理清行文思路文章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录了曹刿与鲁庄公在战前、战中、战后有关战争问题的讨论,即:第一段:战前(论战前的准备)第二段:战中(叙战争的过程)第三段:战后(论战后的原因)三、请几位同学试概括课文的内容,教师归纳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

当时齐强鲁弱。

曹刿请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随同庄公参战,大获全胜,曹刿为鲁庄公释疑解惑。

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明确: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2教师:曹刿求见的原因是什么?明确: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教师:我们上节课知道肉食者——吃肉的人。

指当政的人。

4教师:那么曹刿是吃肉当政的人吗?(不是)5教师:那曹刿的身份是怎样的?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份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

6教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

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他的身份虽是老百姓但他属爱国君子,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x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x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请让我 凭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 我即使不能明察详审,一定依据实 情处理。”(曹刿)说:“这是尽 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这个条 件打一仗。打仗时,请允许我跟 从。”
17
难句翻译: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忠之属也,可以(此)一战。 •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
11
春秋地图
请你找出齐国和鲁国的位置
12
说文解字:间
• 最早写做“閒”——从门缝中能 看到月亮,表示“门缝”。
• 引申为“缝隙”、“空儿”。 • 有缝便可插入东西,引申为插入、
参与。 “又何间焉”的“间”即 参与之意。
13
小知识: 春秋时代的战争1
春秋时代大多没有常备军,有战 事时,国君亲任统帅,贵族任各级军 官,而士兵则临时从奴隶中征集。曹 刿说的“民弗从也”就是针对这种征 集工作来说。
14
同“遍” 个人
普遍注释不 专有 凭 把
回答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 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问:“您凭什么应战?”庄 公说:“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我 不敢独自专有,一定要把它分给臣子。” (曹刿)回答说:“这是小恩小惠,没有 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的。”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2 ”
小知识:春秋三传:
公羊传 作者公羊高
春秋 三传
谷梁传 作者谷梁赤
左传 作者左丘明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左传》
3
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课文分析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课文分析

第21课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是鲁国抵抗齐国进攻的一次战役。

文章形式上是记载史实,围绕着齐鲁长勺之战记述鲁庄公和曹刿的对话,但实质上是议论性的,主要写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着眼于表现他的“远谋”。

第一段在略叙背景后就引出实质性的对话,主要写曹刿对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的分析,表现了曹刿政治上取信于民的思想。

第二段着重写曹刿在战场上的决断能力,表现出曹刿卓越的指挥才能。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取胜的原因,进一步印证了曹刿指挥判断的正确性,其余如战争的起因、双方参战人数、战争的激烈程度等一概不提,这样剪裁,鲜明地再现了军事家曹刿的形象,突出了文章中心。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表现主旨的写作方法。

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是以小敌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全文的关键是“远谋”,通过人物对话,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

除此之外,教学时,要适当讲讲背景和相关文化常识,对于重点词语的解释,建议教师在疏通文义过程中采取边讲解边整理的方式,帮助学生增加文言积累。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曹刿论战》课件 (共192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曹刿论战》课件 (共192张PPT)
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及相关人物。
曹操、袁绍 项羽、章邯
官渡之战、巨鹿之战、 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曹操、周瑜 苻坚、谢安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哪些以弱胜强、以少 胜多的战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淮海战役
工农红军反围剿的战争
古代战争场面
古代战争场面
古代战争场面
古代战争场面
驰骋疆场
驰骋疆场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 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曹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
神。
学习重难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3、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4、正确理解曹刿、庄公的人物形象, 以及曹刿的“远谋”和庄公的“鄙”。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与《公羊传》 《毂梁传》 合称“春秋三传”。
小知识:春秋三传:公羊传作者公羊高 Nhomakorabea作者谷梁赤
作者左丘明
春秋 三传
谷梁传
左传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左传》
《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 关于《左传》 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 化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 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悼公 四年(前453年)。相传是鲁国 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 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 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 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 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 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 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 称《左传》为《左氏春秋》。 《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具有一定的 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 写人物生动,又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 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021《曹刿论战》原文九年级语文

2021《曹刿论战》原文九年级语文

《曹刿论战》原文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是《左传》当中的一篇文章,讲述的不是战斗,而是曹刿的道理。

深入学习后的曹刿人物形象及特质。

下面就是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曹刿论战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翻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

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

”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曹刿说:“现在不行。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1.曹刿论战》课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1.曹刿论战》课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1.曹刿论战》课文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词句注释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

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齐师:齐国的军队。

齐,在今山东省中部。

师,军队。

伐:攻打。

我:指鲁国。

《左传》根据鲁史而写,故称鲁国为“我”。

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权者。

谋:谋议。

间(jiàn):参与。

鄙:鄙陋,目光短浅。

乃:于是,就。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靠。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

安:有“养”的意思。

弗:不。

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

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以,把。

人:指鲁庄公身边的近臣或贵族。

遍:一作“徧”,遍及,普遍。

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玉,玉器。

帛,丝织品。

加:虚报夸大。

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

孚,使人信服。

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狱:(诉讼)案件。

察:明察。

情:实情。

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

(整理)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21《曹刿论战》.

(整理)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21《曹刿论战》.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21《曹刿论战》精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理清行文思路。

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前面我们刚刚学习丁先秦诸子散文,领略了诸子散文特有的艺术魅力。

今天,我们学习先秦历史散文著作《左传》中的选段《曹刿论战》,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二、资料助读1.《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

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

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

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

《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2.长勺之战背景简介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

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下第六单元第21课《曹刿论战》优秀教案.docx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下第六单元第21课《曹刿论战》优秀教案.docx

曹刿论战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作好政治准备。

2、要善于把握有利时机。

3、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并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青少年机智沉着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古今义不同的实词及“夫”的用法和判断句式。

2.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3.背诵全文主。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屮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屮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

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Z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Z战的。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解题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

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

②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

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

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给下面的字注音:刿(gui)又何间焉(jian)鄙(bi)弗敢专也(fd)小惠未编(bian)玉帛(bo)小信未孚(fd)公与之乘(chQng)辙(zh。

)轼(shi)旗靡(mi)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提出问题。

理清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内容。

*重点词句1.加点词的古今义:(1)肉食者鄙(2)又何间焉(3)牺牲玉帛(4)大小Z狱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的下册版曹刿论战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的下册版曹刿论战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的下册版曹刿 论战
2023-12-13
• 背景与作者简介 • 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 • 艺术特色与文学价值 • 语言特点与修辞手法 • 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 课堂互动与思考题
01
背景与作者简介
《曹刿论战》的创作背景
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齐鲁两国为邻国,长期争战不断。公元前684年,齐桓公进攻鲁国 ,鲁庄公准备迎战。
鲁庄公的虚心纳谏也是取得胜 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章还传达了“以民为本”的 思想,强调了人民在战争中的
重要性。
03
艺术特色与文学价值
艺术特色探讨
简洁明快的语言
曹刿论战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直 接点明战争的胜负原因,使读者
易于理解。
生动的人物形象
通过曹刿与庄公的对话,生动地展 现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庄公的愚昧 无知,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03
曹刿
智勇双全,善于观察和分 析,能够冷静应对战争中 的变化。
鲁庄公
虽然缺乏军事才能,但能 够虚心听取曹刿的建议, 最终取得胜利。
齐军将领
骄傲轻敌,被鲁庄公和曹 刿利用其弱点打败。
主题思想解读
01
02
03
04
文章通过长勺之战的叙述,强 调了战争中的策略、智慧和勇
气的重要性。
曹刿的智勇双全和善于观察分 析成为战争胜利的关键。
义。
06
课堂互动与思考题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曹刿论战中的某些观点或 策略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曹刿、庄公等角色,模拟对话场景, 深入理解人物心理和立场。
课堂辩论
针对曹刿论战中的某些观点,组织学生进行正反 方辩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 在长勺和齐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 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 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 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 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 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 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 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 胜强的战役之一。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 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
长 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
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
勺 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
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杀,住在
之 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
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
战 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
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 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 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 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春秋地图
• 长勺
长勺在哪里?
• 要求: 1.读准字音,声音响亮; 2.把握朗读节奏和停顿; 3.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5.课文中哪两个字最能概括曹刿这一人 物的特点?文中着重刻画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结合文章举例说明。
远谋
曹 刿
政治上:

有远见卓识,深谋远虑,有以天下 象
为己任的献身精神与爱国情怀。
军事上:
重视人民的力量,具有卓越的军事
识见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
6.综合全文,说说鲁庄公 的“鄙”表现在哪里?
战前不知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 战的先决条件;
听读 课文
整体感知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1曹刿论战.doc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1曹刿论战.doc

《曹刿论战》贾璧中学王俊芳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4、学习曹刿的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积累古今义不同的实词;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三国时众多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比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测水之战”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战争中取胜呢?也许是人心所向吧?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的。

但是有这么一场战役比这几场还要早,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称赞的战争,也许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那就是长勺之战。

鲁国一个弱小的国家,为什么可以战胜如此强大的齐国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险个究竟吧!请看课文《曹刿论战》。

板书:21、曹刿论战《左传》(二)新授:1、学生依据课文注解了解《左传》,并作必要补充。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

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学生结合工具书了解长勺之战的背景,师做补充(多媒体展示)。

3、师范读,生自读,解决常规问题(1)字词整理:刿(gui)间(Jian)鄙(bi)弗(fti)编(bian)孚(fu)乘(chGns)辙(zhG)轼(shi)竭(ji@)盈(ying)旗靡(mi)夫(fil)(请学生给课文中的字词注音,并一起朗读、识记)请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学生字音和节奏(2)请学生概括复述课文大意(学生独立思考,后作全班交流)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

当时全胜,曹刿为鲁庄公释疑解惑。

4、研读学习第一部分(1)疏通文意先对照文下注释,独自翻译全文(有疑难的作记号)。

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互相解决疑难的字、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曹刿论战》论战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曹刿论战》论战ppt课件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 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 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段末) 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
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长勺之战的全过程,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第一层(从开始到“攻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
春秋地图 请你找出齐国和鲁国的位置
春秋地图
• 长勺
长勺在哪里?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本链接
•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 三体。
•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 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 《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 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左传》
第一课时
浅层阅读——疏通文意
• 1.作者链接 •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
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 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 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 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 《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 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 认为是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 各诸侯国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 722年),终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4年)。 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 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 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 展有很大影响。
2.背景链接
• 长勺之战的背景——齐国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 襄公兄弟多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他就逃到鲁 国,公子小白则逃奔到莒。庄公8年(前686年)秋, 齐国人杀死襄公,立公子无知,庄公9年(前685年) 无知又被人杀死。于是,纠和小白争着回国。小白设 计先到,做了国君,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 齐桓公。齐国要杀公子纠,他们打败鲁军,并威胁鲁 国,要求鲁国杀公子纠。纠被杀后,齐军就出动,在 长勺与鲁军会战。当时齐强鲁弱,但最终鲁军胜利, 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1、曹刿论战.doc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1、曹刿论战.doc

曹刿论战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1 .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情感目标】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学习重点:1、理清行文思路。

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学习难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过程一、1、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及相关人物。

2、解释“一鼓作气”意思。

二、课前自学:【自学指导】1、《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2、长勺之战背景。

3、解释下列字词。

(1)曹刿( ) (2)又何间( )焉(3)肉食者鄙( ) (4)弗( )敢加也(5)小信未孚( ) (6)公与之乘( )(7)战于长勺( )(8)下视其辙( )(9)登轼( ) 而望(10)彼竭( )我盈( ) (11)望其旗靡( )4、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自学检测】1、解释字词意思。

2、读准字音:刻又何间焉耶弗敢专也小惠未绸玉帛小信未芋公与之乘横天战轼旗摩.$.百今向谬理解三、探究活动:【探究活动】1、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讨论交流并解决。

2、本文记叙“长勺之战”,而题目为“曹刿论战”,从中可以看出本文记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三段文字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曹刿有哪些行为?3、曹刿求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庄公前两次回答说明他想依靠什么力量来取胜?第三次回答说明了什么?3、分析人物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

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鄙”: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人教版语文知识点九年级下册:第21课 曹刿论战.doc

人教版语文知识点九年级下册:第21课 曹刿论战.doc

人教版语文知识点九年级下册:第21课曹刿论战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曹刿guì又何间jiàn焉玉帛bó辙zhé轼shì靡mǐ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又何间焉间:参与。

肉食者鄙鄙: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何以战以:凭,靠。

弗敢专也弗:不。

专:个人专有。

弗敢加也,必以信加:虚报。

信:实情。

公将鼓之鼓:击鼓进军。

遂逐齐师逐:追赶,追击。

一鼓作气作:振作。

夫大国,难测也测:推测,估计。

望其旗靡靡:倒下。

3.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一鼓作气:现用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混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请见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那些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把它分给别人。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这是忠于职守之类的事。

凭这一点,就可以跟敌人打一仗了。

如果作战,就请跟从。

夫战,勇气也。

作战,要靠勇气。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仔细察看发现了齐军战车轮迹混乱,又远远望见齐军战旗也倒,所以才追击他们。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曹刿论战》中曹刿分析战争胜利原因的一段话。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摩,故逐之。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2.《左传》传说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一课曹刿论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

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

把握文意;研读课文第一段,背诵第一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前面我们刚刚学习丁先秦诸子散文,领略了诸子散文特有的艺术魅力。

今天,我们学习先秦历史散文著作《左传》中的选段《曹刿论战》,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设计(二)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让我们通过长于记述战争的《左传》去了解鲁国取胜的原因。

二、资料助读
1.《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

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

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

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

《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

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

《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

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

《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

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

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3.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

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

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

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

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

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

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

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

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

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4.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对长勺之战的评价
春秋时期,鲁与齐战。

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制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创造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5.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

公曰:“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

”对曰:“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

若市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财不过用;财用不匮,莫不能使共祀。

是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

今将惠以小赐,祀以独恭,小赐不咸,独恭不优。

不咸,民不归也;不忧,神弗福也,将何以战?夫民求不匮于财,而神求优裕之享者也,故不可以不本。

”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

”对曰:“是则可矣。


(《国语·鲁语上》)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多媒体显示重点字音:
2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褊,民弗从也。

(读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读出肯定的意味)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3.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4.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

当时齐强鲁弱。

曹刿请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随同庄公参战,大获全胜,曹刿为鲁庄公释疑解惑。

教师提示:该同学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情节,试以事件发展过程为序概括情节,如何?
学生明确:庄公迎战一备战一胜战一曹刿论战。

四、研习课文,背诵课文
师生共同研习第一段。

1.学生齐读第一段。

2.学生讨论交流本段中的难词难句,教师适时点拨,解答学生疑问。

3.选一学生翻译第一段,其余同学评点,指出错误、不足。

教师提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

4.内容梳理
提问:“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以看出曹刿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曹刿身份卑微。

却能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事深谋远虑。

提问: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明确: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惠未循,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之属也。

可以一战。

提问:为什么说“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鲁庄公借小惠赢得近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

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1.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城濮之战等。

请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阅读。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浯。

牺牲玉帛小大之狱
作出牺牲越狱逃跑
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
以情动人忠于人民
参考答案: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狱:案件;监禁罪犯的地方。

情:实情;感情。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忠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