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柳永《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12《古代文论选段》《人间词话》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
2021年高考必备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全国通用版)
12 《古代文论选段》
《人间词话》正文翻译注释赏析
《人间词话》三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词是要以境界为最高标准的。有境界的词,就会有很高的格调,自然会出现有名的句子。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并不是只指景物,喜怒哀乐等情感也是人心中的地种境界。所以(文章)能够描写真实的景物,真实的情感的,就称为有境界,否则就称为没有境界。
江馆:江岸宿舍,指作者所住的地方。
勃勃:欲望强烈的样子。这里指作者“因景生情”所产生的创作活动。
倏:迅速,极快。
变相:变化出新的形象。变:变化。相:相貌,形象。这里指画出的竹子和构思时的不一样,比构思时的又有创新。
意在笔先:作画,作文,在下笔前先立意,先构思。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jù)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从古至今,那些做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没有不经历三种境界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境界。这些话都是大词人才能作出来。但是根据这个意思解释诗词,恐怕晏同叔和欧阳修等人是不会赞同的。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之柳永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之柳永
【导读:柳永平生都是不幸的,不得意的。他用世的志意跟他浪漫的性情及他音乐的才能互相矛盾,而由于这样的原因,使中国词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开阔的境界。】
北宋社会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每个人都唱词写词。可是,专力写歌词的柳永,却是平生落拓不得志的。因为他生活浪漫,不检点,就被那些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所谓官场的社会所摈弃了。有一天柳永见晏殊,晏殊就说,贤俊作曲子吗?他的意思是说,你的品格不太好,怎么总作那些歌曲呢?柳永不服气说宰相先生你不是也写歌词吗?晏殊说某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闲拈伴伊坐”呀。
柳永所写的是勾栏瓦舍之中的阶级层次比较低的歌伎酒女。所以他的词,曾经被很多人讥讽诋毁。那些文人诗客不喜欢他,说是市井的人,不读书的人才喜欢他。说他虽脱村野,而声态可憎。认为他写的是俗滥。这是大家共同看到的柳词的缺点。
一般看到柳词的长处在那里呢?因为他既然写的是长调,就不能够像冯延巳,李后主把感情凝聚在一起的,他要铺排叙述,不能够只以一个重点的感发为主.关于长调的铺叙,我们要看《夜半乐》这首词: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
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他有时间,有地点,出发了。因为他要铺排,一段一段地写下去。他是扁舟一叶,渡过了万壑千岩,经过了越溪深处.。。听到有商人旅客彼此在在船上相呼。片帆高举,乘着有画的船翩翩过南浦。从江水中经过,来到了一处村庄,看见岸边浣纱的游女。“到此因念。。"后边是他的感想.他说我怀念起我离别了的可爱的女子,像水面上的浮萍,没有办法留下来.我叹息临行时有一个以后见面的约言,叮咛嘱咐.可是,将来是不是真的能见面呢?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柳永《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柳永《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定风波》
年代:宋
作者: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作品赏析
【注释】
①是事可可:凡事不在意,一切事全含糊过去。
②暖酥消:脸上搽的油脂消散了。
③腻云亸:头发散乱。亸:下垂貌。
④蛮笺象管:纸和笔。蛮笺:古代四川产的彩色笺纸。象管:象牙做的笔管。
⑤镇:镇日,整天。
【评解】
这首词以深切的同情,抒写了沦落于社会下层的歌伎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她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内心的烦恼与悔恨。上片融情入景,以明媚的春光反衬人物的厌倦与烦恼情绪。下片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反映歌伎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这首词是柳永俚词的代表作之一。
全词运用通俗的语言,不加雕饰,把人物的生活情态与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颇能体现柳词的特色。
【集评】
张燕瑾《唐宋词赏析》:柳永的身世处境,使他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妓女的生活,有着很深的了解,对她们的思想感情也有着很深的了解。
因而,词里刻画的许多妇女形象栩栩如生,描绘她们的心理活动,显得格外生动、真切。《定风波》就是一首描写很成功的以妇女为主人公的词。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生动地体现出柳永“俚词”的特点。柳永在语言上的“俚”和他“变旧声,作新声”,制作了大量的慢词一样,是他在词的发展上作出的贡献。
这首词以代言体的形式,为不幸的歌妓似诉内心的痛苦,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歌妓的深怜痛惜,这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是不为正统文人所认同的。相传柳永曾去拜访晏殊,晏殊就以这首词中“针线闲拈伴伊坐”相戏,足见两者艺术趣味之迥异。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古代诗歌鉴赏的入题、析题与答题
古代诗歌鉴赏的入题、析题与答题
古代诗歌鉴赏的入题、析题与答题
一、入题——熟练掌握诗歌鉴赏通常的切入点
入题阶段,我们主要是通过看题——跳读诗歌来把握诗歌的题材及作者可能寄予的情感。看的内容大体包括:
1.看诗歌标题
由诗歌标题我们可以大体确定诗词的类别,如《咏素蝶诗》,从“素蝶”可以看出是咏物诗;由诗歌标题我们还可以推测作者写作此诗时的情景。
2.看诗歌作者
看诗歌作者,我们往往可以确定时代背景和时局动态,并据此大致判断作者写作此诗时的境况。如辛弃疾、陆游等北宋词人往往在他们的词抒发对朝廷不思复国、偏安江南一隅的悲痛愤懑之情。另外,由作者还可以确定其诗歌流派,从而明确诗作的风格,如苏轼的豪放风格、柳永的婉约情怀、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李商隐的伤感等。
3.看诗歌注释
原诗之后附有的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与写作背景和作品内容有关的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寄寓在诗作中的情感。
二、析题——辨析文本,体物察情
对诗歌文本内容的分析,是解题的关键。通过分析,可以进一步印证在入题部分“三看”所做推断的合理性,并通过分析字句,以“文”(文字)解“文”(情感)。那么,在这部分分析什么呢?
1.析意象
诗歌中所选取的意象,往往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表达相对稳定的情感。明确意象的象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明确作者的情感取向。如送别诗的“柳”,因其与“留”谐音,故有“挽留”之意,象征离情别绪,如柳永的《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
2.析色调
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分析诗词描写景物的“冷”“暖”色调来体会作者的喜悲情感。如孤月,是冷色调,含有孤独之意,饱含了诗人的凄凉之情;艳阳则是暖色调,表达了诗人的轻松喜悦之情;残柳是冷色调,包含伤感之情;细柳是暖色调,是喜景,含喜情。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回到诗词的原点:古人为什么写诗词
回到诗词的原点:古人为什么写诗词?
回到诗词的原点:古人为什么写诗词?
刘树云
古人为什么写诗(词)?这个问题好像没什么意义,其实大有意义,弄懂了这个问题,就能大致理解古人写诗(词)的内容,更好的鉴赏,这对于中学生来讲尤为重要。因为我们不理解古人所处的环境,常常以今解古,不是歪曲诗词的本义,就是闹出笑话。本文试图从新的角度解释古人写诗(词)的目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
一.古人写诗(词),其实就是那时的一种日记,现在叫写微博,还可以叫做晒心情。
在古人所的写诗(词)中,四季变换有之,登临山川有之,人生际遇有之,悲欢离合有之……“日记”写的最全的要数杜甫。我们常常把他的诗歌称为“诗史”,说他的诗歌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这是从国家的角度讲的。但从个人角度来讲,他的诗歌是“日记”,从青年时代一直写到暮年的病危时刻,记录了他的理想、他的奋斗、他的落魄、他的遗憾。我们专家学者,读杜甫的诗歌,总是把他拔高到国家民族的高度,让人总是仰望。其实我喜欢平凡的杜甫,读他的诗歌就是在读一本他的个人日记,只不过这本日记没有标注具体的年月日罢了。如果按现在的口味起名的话,那一定是《杜甫——最早的京漂》《杜甫升职记》《杜甫流浪记》。其他的诗(词)人也一样。李白今天隐居,明天出山,后天在京城,在后天被贬,都有“日记”留存,成了名篇。苏轼在仕途生涯中,黄州的“日记”最精彩,一直传颂至今。
二.古人写诗(词),是科举的需要,是登龙门的需要。
在唐朝,诗歌作为科举的考试内容之一,自然引起了士子们的重视,因此写诗成了重要内容。唐朝科举考试前,有“行卷”的风气。“行卷”就是考生把自己写的诗作送给主考官阅读,以期博得青睐。考生朱庆馀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写了一首诗送给当时的已经为官的张籍。他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写下了《近试上张水部》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柳永《曲玉管》原文及赏析(最新整理)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柳永《曲玉管》原文及赏析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柳永《曲玉管》原文及赏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柳永《曲玉管》原文及赏析的全部内容。
柳永《曲玉管》原文及赏析
《曲玉管》
年代:宋
作者:柳永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作品赏析
此词抒写了羁旅中的怀旧伤离情绪.词的第一叠写眼前所见,第二叠写所思之人,又将此平列的两段情景交织起来,使其成为有内在联系的双头。
此词首句化用梁柳恽的名句第一叠“陇首”三句,是当前景物和情况.“云飞”、“日晚",隐含下“凭阑久".“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陇首,犹言山头。云、日、烟波、皆凭阑所见,而有远近方分。“一望"是一眼望过去,由近及远,由实而虚,千里关河,可见而不尽可见,逼出“忍凝眸”三字,极写对景怀人、不堪久望之意。此段五句都是写景,却仅用“忍凝眸”
三字,极写对景怀人、不堪久望之意。此段五句都是写景,用“忍凝眸”三字,便将内心活动全部贯注到上写景物之中,做到了情景交融.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柳永《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柳永《定风波》原文及赏析《定风波》
年代:宋
作者: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作品赏析
【注释】
①是事可可:凡事不在意,一切事全含糊过去。
②暖酥消:脸上搽的油脂消散了。
③腻云亸:头发散乱。亸:下垂貌。
④蛮笺象管:纸和笔。蛮笺:古代四川产的彩色笺纸。象管:象牙做的笔管。
⑤镇:镇日,整天。
【评解】
这首词以深切的同情,抒写了沦落于社会下层的歌伎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她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内心的烦恼与悔恨。上片融情入景,以明媚的春光反衬人物的厌倦与烦恼情绪。下片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反映歌伎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这首词是柳永俚词的代表作之一。
全词运用通俗的语言,不加雕饰,把人物的生活情态与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颇能体现柳词的特色。
【集评】
张燕瑾《唐宋词赏析》:柳永的身世处境,使他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妓女的生活,有着很深的了解,对她们的思想感情也有着很深的了解。
因而,词里刻画的许多妇女形象栩栩如生,描绘她们的心理活动,显得格外生
动、真切。《定风波》就是一首描写很成功的以妇女为主人公的词。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生动地体现出柳永“俚词”的特点。柳永在语言上的“俚”和他“变旧声,作新声”,制作了大量的慢词一样,是他在词的发展上作出的贡献。
这首词以代言体的形式,为不幸的歌妓似诉内心的痛苦,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歌妓的深怜痛惜,这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是不为正统文人所认同的。相传柳永曾去拜访晏殊,晏殊就以这首词中“针线闲拈伴伊坐”相戏,足见两者艺术趣味之迥异。
高考古诗鉴赏原文和赏析50首
高考古诗鉴赏原文和赏析50首
《诗经·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屈原《离骚》(节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悔相
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完整word版)高考古诗文常及赏析整理
古诗文常及赏析整理
1。氓
年代:春秋选自:《诗经》
文常补充:
《诗经》:诗三百记录春秋-战国305首,分风,雅,颂
写作手法:赋比兴
典型手法:赋比(对比)兴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写作者看见复关就非常开心,表现了作者对于新婚的期待和对恋人的思念;“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写作者思及经历过的事情,只能自己悲伤,表现了对婚姻的失望;前后形成对比,强调突出了主人公命运的曲折。
2.国殇
年代:战国(楚)作者:屈原
文常补充:
屈原: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离骚》
西汉刘向汇总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统称《楚辞》
《楚辞》:楚地民歌“兮”
典型手法:通篇直赋其事
有别于屈原其他诗歌,渲染了战争场面的宏伟残酷,表现了作者深深的爱国深情。
3.归园田居(其一)
年代:东晋作者:陶渊明
文常补充: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诗人,辞赋家.开创田园诗派,古代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代表作:《桃花源记》
典型手法:比喻,对仗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作者通过把自己比作在外飞翔的鸟,和在外游荡的鱼,写他们对原来居住地方的眷恋,表现了作者在外做官的厌倦,和对归隐闲适生活的向往.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年代:初唐作者:王勃
文常补充: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滕王阁序》
体例:五言律诗
近体诗一种,讲究对仗(中两联),押韵(只能压平声韵),格律.
典型手法:对仗主题:送别诗
此诗是经典的送别诗,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挚友的深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劝慰好友不要在临别之时悲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送别诗名句,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胸怀,也体现了两人的情谊江山难阻,格外深厚。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柳永彩云归蘅皋向晚舣轻航赏析附译文
柳永《彩云归·蘅皋向晚舣轻航》赏析【附译文】
彩云归·蘅皋向晚舣轻航
柳永
蘅皋向晚舣轻航。卸云帆、水驿鱼乡。当暮天、霁色如晴昼,江练静、皎月飞光。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
堪伤。朝欢暮散,被多情、赋与凄凉。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余香。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
【译文】
天色已晚,整理轻舟向长满杜衡的岸边靠拢。在盛产鱼米的水路驿站,放下白色的船帆。面对傍晚的天空,明朗的天色如同晴朗的白昼,江水澄静,皎月耀光。怎堪听从那遥远的村落传来的悠悠羌笛声,引起离开家园和亲人的离人无限悲伤。此时,感到自己就如同水中之萍、风中之梗,过着漂荡不定的生活,马上要过年了,思绪却纷繁复杂。
怎能忍受朝欢暮散的伤悲,多情给自己带来了无限的孤寂冷落。离别以来痛苦之极,衣襟衣袖隐约还有残余的芳香。料想你此时一定坐在我们同床共枕的床头上,面对漫漫长夜,怎能不如同我一样的思念。动情处,惟有赠别之辞,一句也难以忘记。
【注释】
⑴彩云归:词牌名,《宋史·乐志》注“仙吕调”,《乐章集》注“中吕调”,柳永自度曲。双调一百一字,上片八句五平韵,下片十句五平韵。
⑵蘅(héng)皋(gāo):生长香草的水边高地。曹植《洛神赋》:“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向晚:临近晚上。舣:船只停靠岸边。
⑶云帆:高帆。水驿: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驿站。
⑷暮天:傍晚的天空。王昌龄《潞府客亭寄崔凤童》:“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霁(jì)色:晴朗的天色。元稹《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雪映烟光薄,霜涵霁色泠。”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诗词鉴赏常见意象和典故151例
诗词鉴赏常见意象和典故151例
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柳永《卜算子慢 江枫渐老》原文、译文及赏析(通用)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
柳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侭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译文】
江岸的枫叶渐渐衰老,水洲的蕙草半已枯凋,满眼衰败的红花绿叶。楚乡作客,登高望远,正逢这样的暮秋天气。传来了稀疏的捣衣声,断断续续回响在残阳里。面对这傍晚景象,我悲伤怀抱,思念远人,新愁和旧恨,接连涌起。
相思之人隔断在脉脉千里之外。两处思念情怀,相隔千山万水。雨停云散天空高远,望不尽远处十二座苍翠山峰。无言相诉,谁会登高望远抒发心中的情意?纵然写得千万种分离的痛苦情思,无奈谁能驾驭行云寄去我的相思情书?
【注释】
①江枫:江边枫树。
②汀蕙:沙汀上的葱草。楚客:客居楚地的人。温庭筠《雨》诗:“楚客秋江上,
萧萧故国情。”登临,登山临水。
③疏砧:稀疏继续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④脉脉:含情不语貌。见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注②。
⑤翠峰十二:即巫山十二峰。《天中记》:“巫山十二峰,曰: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⑥谁会:谁能理解。
⑦归云:喻归思。唐薛能《麟中寓居寄蒲中友人》诗:“边心生落日,乡思羡归云。更在相思处,子规灯下闻。”
【创作背景】
古代妇女,每逢秋季,就用磁杵捣练,制寒衣以寄在外的征夫。所以他乡作客的人,每闻石甚声,就生旅愁。这里也是暗喻长期漂泊,“伤怀念远”之意。
【赏析】
上阕写景,奠定了凄清的基调,烘托出抑郁怀人的氛围。
初中语文古诗词积累柳永20首词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积累柳永20首词赏析
在宋词史上,柳永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
他是第一个职业词人,也是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的词人,据统计,在宋词880多个词调中,柳永首次使用的就有一百多个。
柳永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在内容上,柳永的词既有爱情的婉约,又有怀才不遇,天涯沦落的伤怀。他擅雅致之语,也擅俚俗之语,丰富了词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南北宋之交的王灼即说“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即使是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词人,也无不受惠于柳永。
-1-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简析】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
-2-
《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简析】柳永与心上人虫娘分别,写下这首依依惜别之作,此作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柳永《玉蝴蝶》原文及赏析(最新整理)
柳永《玉蝴蝶》原文及赏析
《玉蝴蝶》
年代:宋
作者:柳永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萍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遗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作品赏析
【注释】
①堪动宋玉悲凉: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
②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
③潇湘:原是潇水和湘水之称,后泛指为所思之处。
【评解】
此首风格与《八声甘州》相近,为柳词名篇。词中抒写了对远方故人的怀念。上片以景为主,景中有情。诗人面对凄凉的秋景,凭栏远望,触景生情,写出了思念故人的惆怅与哀感。下片插入回忆,以情为主,而情中有景.妙合无垠,声情凄婉.以昔日之欢会反衬长期分离之苦,从而转到眼前的思念.波澜起伏,错落有致。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水风”二句善状萧疏晚景,且引起下文离思.“情伤”以下至结句黯然魂消,可抵江淹《别赋》,令人增《蒹葭》怀友之思。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原文、译文及赏析(通用)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原文、译文及赏析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文】
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注释】
(1)伫倚危楼:长时间依靠在高楼的栏杆上。伫,久立。危楼,高楼。
(2)望极:极目远望。
(3)黯黯:迷蒙不明,形容心情沮丧忧愁。
(4)生天际: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5)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
(6)会:理解。
(7)阑:同“栏”。
(8)拟把:打算。
(9)疏狂:狂放不羁。
(10)强(qiǎng)乐:勉强欢笑。强,勉强。
(11)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12)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
上片首先说登楼引起了“春愁”:“伫倚危楼风细细。”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亲爱的人。至于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词人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定风波》
年代:宋
作者: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作品赏析
【注释】
①是事可可:凡事不在意,一切事全含糊过去。
②暖酥消:脸上搽的油脂消散了。
③腻云亸:头发散乱。亸:下垂貌。
④蛮笺象管:纸和笔。蛮笺:古代四川产的彩色笺纸。象管:象牙做的笔管。
⑤镇:镇日,整天。
【评解】
这首词以深切的同情,抒写了沦落于社会下层的歌伎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她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内心的烦恼与悔恨。上片融情入景,以明媚的春光反衬人物的厌倦与烦恼情绪。下片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反映歌伎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这首词是柳永俚词的代表作之一。
全词运用通俗的语言,不加雕饰,把人物的生活情态与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颇能体现柳词的特色。
【集评】
张燕瑾《唐宋词赏析》:柳永的身世处境,使他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妓女的生活,有着很深的了解,对她们的思想感情也有着很深的了解。
因而,词里刻画的许多妇女形象栩栩如生,描绘她们的心理活动,显得格外生动、真切。《定风波》就是一首描写很成功的以妇女为主人公的词。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生动地体现出柳永“俚词”的特点。柳永在语言上的“俚”和他“变旧声,作新声”,制作了大量的慢词一样,是他在词的发展上作出的贡献。
这首词以代言体的形式,为不幸的歌妓似诉内心的痛苦,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歌妓的深怜痛惜,这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是不为正统文人所认同的。相传柳永曾去拜访晏殊,晏殊就以这首词中“针线闲拈伴伊坐”相戏,足见两者艺术趣味之迥异。
这首《定风波》表现的是被情人抛弃者的一腔闺怨。词从春来写起;“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自从春天回来之后,他却一直杳无音讯。因此,桃红柳绿,尽变为伤心触目之色,即“惨绿愁红”;一颗芳心,整日价竟无处可以安放。“是事可可”意思是事事都平淡乏味。尽管窗外已是红日高照、韶景如画,可她却只管懒压绣被、不思起床。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之美景反衬出“犹压香衾卧”的惨愁。长久以来不事打扮、不加保养,相思的苦恼,已弄得她形容憔悴,“暖酥”皮肤为之消损,“腻云”头发为之蓬松,可她却丝毫不想稍作梳理,只是愤愤然地喃喃自语:“无可奈何!恨薄情郎一去,音书无个。”接下来,词人让这位抒情女主人公站出来直抒胸臆:早知这样,真应该当初就把他留在身旁。在我俩那间书房兼闺房的一室之中,他自铺纸写字、念他的功课,我则手拈着针线,闲来陪他说话,这种乐趣该有多浓、多美,那就不会象现在这样,一天天地把青春年少的光阴白白地虚度!词的上阕重在以景衬情,描写人物的外在表现。下阕则深入到理想情趣。主人公的理想就是让心上人安安稳稳地吟诗诵书,自己在一旁温存相伴,过一份静谧、温馨的正常人的生活。然而现实却是冷酸无情的,多少个被情郎抛弃的青年女子在无边的苦海中虚度着大好的青春年华。柳永在这首词中代她们发出了心中的呼声:“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