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学》重点及简答

合集下载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章节重点(第七章) - 【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章节重点(第七章) - 【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章节重点(第七章)-【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教学概念?教学的含义有哪些?
定义: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包括:(1)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的活动;(2)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3)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要求: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的关系,既要避免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的偏向,又要避免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一大套思想教育的偏向。);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1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一教师主导着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二教师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三教师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2学生具有主动作用。
6、什么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有哪些基本方法和方式?
含义:学习学业成绩评价是教学评价中的基本内容,它是以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等发展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方法: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方式:考查和考试
点击查看: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章节重点
(二)上课: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关键要求:(1)目标准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组织有效;(5)体验积极。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1)课外作业的形式;(2)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3)及时批改课外作业。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简答题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简答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1. 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1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除此之外,还表现出了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具有科学性等特点。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一、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顺序进行施教。

2.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

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

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地进行教育。

4.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一方面,互补性是指机体某一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29道简答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29道简答题及答案

1.讲授法;(2)谈话法和讨论法;(3)练习法;(4)实验法;(5)演示法;2.(6)实习作业法;(7)参观法;(8)读书指导法。

21、简述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基本要求。

答: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基本要求:(1)目的要明确;(2)内容要精选;(3)分量要适当;(4)难易要适度;(5)检查要及时;(6)批改要认真。

22、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原则。

答:中小学德育的原则:(1)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2)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原则;(3)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5)尊重理解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6)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7)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23、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常用方法。

答:中小学德育的常用方法:(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实际锻炼法;(4)陶冶教育法;(5)自我教育法;(6)品德评价法。

24、简述学生思想内部的主要矛盾。

答:学生思想内部的主要矛盾:(1)知与不知的矛盾(懂与不懂、全面与片面、深刻与肤浅等);(2)愿望与能力的矛盾(理想与现实、需要与可能、情感与理智等);(3)正确与错误的矛盾(是与非、美与丑、荣与辱、先进与落后等)。

25、简述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基本原则。

答: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基本原则:(1)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的学生;(2)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的学生;(3)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4)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26、简述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内容。

答: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内容:(1)认识自己;(2)自我激励;(3)自我控制;(4)人际交流;(5)人际合作;(6)学习技能辅导;(7)职业发展辅导。

27、简述教育测验的功能。

答:教育测验的功能:(1)激励功能;(2)诊断功能;(3)区分和选拔功能;(4)评定功能。

28、简述教育测验的种类。

答:教育测验的种类:(1)按测验目的分:①安置性测验②形成性测验③诊断性测验④总结性测验。

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必背简答题50题含答案

精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必背简答题50题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必背简答题50题含答案1.请简述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

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代表人物为朱熹。

(2)生物起源说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它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如老鹰教小鹰飞翔,老猫教小猫抓老鼠等。

从这个学说开始,教育起源问题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代表人物为法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

心理起源说和生物起源说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代表人物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米丁斯基。

2、请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3.请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第一,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

第二,普遍实施义务教育。

强调对国民实施一定的教育是国家的责任,接受一定的教育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三,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西方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提供保证。

第四,教育世俗化。

与公立教育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教育目的,从宗教教学中分离出来。

4.请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全民化是指所有人都接受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所有中青年都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主要是指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主要是指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是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技术现代化主要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技术上的应用,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的现代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部分简答题一级考点知识汇总(山香版,全国通用)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部分简答题一级考点知识汇总(山香版,全国通用)

第一部分:教育学简答题一、学校产生的条件答: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的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创造和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二、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答: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答: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有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此外,学习教育学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

四、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答:1.遗传(前提条件)2.环境(动力作用)3.学校教育(主导和促进作用)4.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作用)五、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答: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

六、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答:1. 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七、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答: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拔苗助长、陵节而施)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年龄特征、一刀切、最近发展区)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敏感期、最佳期)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长善救失)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八、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答:1.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性,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和特点。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简答题背诵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简答题背诵资料

简答题——教育学1、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共,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

(2)教育内容: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

(3)教育工具: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到达了一定水平。

2、原始教育的特征(口诀:两生三无)(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3)教育没有独立的形态(4)教育没有阶级性(5)没有专门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没有专门的教育内容和场所,没有教育制度3、古代教育的特征(口诀:统治阶级像板砖)(1)阶级性:学校成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2)道统性:天道、人道、神道合为一体,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

(3)等级性:不同阶级地位享有不同的教育权利和等级(4)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5)刻板性:内容形式单一,崇尚书本,死记硬背;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6)象征性: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接受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7)只有古代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4、近代教育的特点(口诀:公义世法)(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德国最早)(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脱离宗教(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5、近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呈现哪些特征(口诀:多生扑克)(1)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2)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6、20世纪现代世界教育的特征(全民多献身)(1)教育的终身化(保罗朗格朗提出)(2)教育的全民化:所有人都能接受教育(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平等(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7、经济发展(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口诀:龟速结容方组)(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和组织形式8、教育的经济功能(口诀:劳科技术)(1)教育的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进行科学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9、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哪些方面(口诀:两权、一性质、一宗旨,目容结体)(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3)决定教育的性质(4)决定教育的宗旨和目的(5)制约教育的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10、教育的政治功能(口诀:人鱼公主促政治)(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促进体制变革完善(2)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促进政治民主(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影响一定的政治经济(4)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使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政治形态逐步形成适应一定政治制度的政治态度、认同感、生活方式和政治生活习惯。

《教育学》问答题汇总(中小学教师招聘必考)

《教育学》问答题汇总(中小学教师招聘必考)

《教育学》问答题汇总这些是经过千挑万选整理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必备的《教育学》精选的简答题汇总,不但适合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同样适用,而且以下这些简答题都是往年必考的内容,在考试中,不管是选择题,名词解释题以及简答讨论题都会涉及到这些简答题,平时只有熟练记识这些简答题,在考试中才会胸有成竹,至不败之地。

最后,附上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常识记识以及题型与答案。

祝各位好运!1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考试大纲》 P4)答: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 、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P8)答: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4 、简述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

(10)答: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 、简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P10)答:教育民主化是对言教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7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P22)答: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8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P24)答: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9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P26)答: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考察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点和备考技巧。

一、教学理论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是研究人的教育行为以及对人的发展、成长和培养的理论体系。

它包括教育的目标、方法、内容和组织形式等方面的规律和原则。

2.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看,教育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教育学、近现代教育学和当代教育学三个阶段。

3. 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教育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注重实践应用。

它是一门交叉学科,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

二、学习理论1. 行为主义学派理论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反应,重点研究外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

著名的学习理论家有巴甫洛夫和斯金纳等。

2. 认知学派理论认知学派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信息加工,关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代表性的学习理论家有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

3. 社会文化学派理论社会文化学派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实践,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著名的学习理论家有维格茨基和布鲁纳等。

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应该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2. 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应该具有科学性、适应性和实用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现实需求。

3. 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式,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

四、教育评价1. 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判和测量。

2. 教育评价的原则教育评价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重视多元评价方法的应用。

3. 评价工具和方法评价工具包括观察记录、问卷调查、测试和作品等,评价方法可以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

五、备考技巧1. 熟悉考纲和知识点了解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的考纲和重点,明确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教师招聘【教育学】必背简答题

教师招聘【教育学】必背简答题

教师招聘【教育学】必背简答题《教育学》考前必背简答题目录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2)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3)第三章教育制度与教育目的 (7)第四章教师和学生 (10)第五章课程 (14)第六章教学 (15)第七章德育 (21)第八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22)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 (24)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级简答:1.孔子的教育思想:答: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对象:孔子认为教育对政治的作用非常大,孔子还提出了"庶","富","教"的思想;你2.关于教育的目的内容: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3.关于教学的思想:(1)因材施教.首先,孔子十分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2)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学以致用.二级简答2.陶行知“生活教育”观点的主要内容: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⑴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具体教育的作用;⑵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⑶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⑷“生活即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批判。

三级简答3.教育者和教师是怎样的关系?答:教育者是在社会的专门委托下,以社会要求的体现者的身份参与教育过程的人,以其有目的的活动来调整、控制教育对象、教育影响以至整个教育过程,因此具有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

广义的教育者指对受教育者态度、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其范围广泛,包括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人员、专兼职教师到校外教育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家长乃至自己。

狭义的教育者指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要点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要点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要点教育学是教师招聘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涉及到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育理论等方面的考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总结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的要点,以帮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备战。

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学科,它包括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学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点:1. 实践性和技术性:教育学强调实践和技能的培养,要求教师能够将教育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2. 科学性和系统性:教育学注重科学的研究方法,力求找出教育现象的本质规律,并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3. 综合性和交叉性:教育学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密切相关,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来进行研究。

二、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教育学的主要理论包括教育目标论、教育内容论、教育方法论和教育评价论等。

以下是对各个理论的简要概括:1. 教育目标论:教育目标论强调确定和实现教育的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2. 教育内容论:教育内容论研究教育的内容,包括学科知识、道德素养、审美修养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要关注学科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3. 教育方法论:教育方法论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包括直接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4. 教育评价论:教育评价论研究教育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方法,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教育学中的重要概念在教育学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需要考生熟悉和理解。

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的概念:1. 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原则,包括古代的儒家思想、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等。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教学实践。

2. 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需求和发展要求而对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进行的改善和调整。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29道简答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29道简答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29道简答题及答案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

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2、简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的道德规范要求。

答:“八荣八耻”荣辱的主要内容:(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简述我国的教育法体系。

答: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

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1995);第二层次:部门教育法——①《义务教育法》②《职业教育法》③《高等教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育法》;第三层次:教育行政法规;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4、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

答:《教育法》第二章规定了我国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有:(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3)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5)学业证书制度;(6)学位制度;(7)教育督导制度;(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5、简述我国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教育法》主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2)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一切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原则;(4)国家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于不利境地的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则;(5)教育的改革与协调发展的原则;(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原则。

教育学必背简答题

教育学必背简答题

教育学必背简答题
1. 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门学科,旨在研究教育的本质、原则、目标、方法和效果等问题,以及教育与社会、文化和个体发展的关系。

2. 什么是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促使个体全面发展的有意识的活动,通过教育,个体能够获得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进而实现个体的自我完善和社会适应。

3. 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格素质,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成为有价值观、有道德修养、有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公民。

4. 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教育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体验法、研究法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科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5. 教育的效果如何评价?
教育的效果可以通过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掌握、思维能力、创造力、自我调节能力等多个方面来评价,同时还可以考察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适应能力和人格发展等。

评价方法包括考试、作业、综合评价等。

这些是教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问题,请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掌握更多相关知识。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知识简答必背100题(附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知识简答必背100题(附答案)

教育学考前必背简答100题1.简述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答:(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简述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答:(1)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4)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5) 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管理体制3.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答:(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4.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学的要求答:(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学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学要具有针对性(3)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学要抓关键期(4)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5)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5.简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答:(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2)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6.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答:(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7.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答:(1)导向功能;(2)选择功能;(3)激励功能;(4)调控功能;(5)评价功能8.简述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及代表人物答:(1)个人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简答题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简答题

简答题:(教育学部分)第一章:教育教育学与教师(1):简述学校产生的条件:答:学校教育的出现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一般说来,学校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3: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2):简述20世纪中叶以来教育出现的新特征:答: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如:1: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将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诉求: 2: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校教育网络逐步建立,学校的教育教学时空得到根本性改变;3:教育的功能得到全面理解,除了教育的生产性以外,教育的政治性和文化性将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教育性质,教育在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中的功用进一步得到系统和深刻的认识;4: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同时彰显,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阶段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

(3)简述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答:1:研究对象的普遍性,平凡性;2:问题域界的恒定性和解答的不确定性;3:学科基础的广泛性和跨学科性;4:理论类型的多元性,学科路径多样化;5:学科属性的综合性和理论结构的层次性。

(4)教育学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第一,作为科学认识形式的教育学能够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第二,作为“科学的”认识方式的教育学能够用有效地解释教育问题。

第三,作为学科知识体系或课程的教育学能够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

教育学的“中介”的作用表现在:1:通过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预见性;2:通过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提高全面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3:促进教育工作者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5:优化教师的教育思维,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思想基础;6:通过传播教育理论,改善全社会的教育舆论环境和教育观念,从而改革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教师招聘《教育学》高频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聘《教育学》高频知识点汇总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是必考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新课程改革、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等内容。

其中教育学一般是占有较高的分数,一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都有涉及到。

教育与教育学【章节重点】一、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定义广义:指增进人们的知训、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广义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们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学校教育: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包括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

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得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二、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概念、构成要素含义: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构成要素:教育现象:是对教育活动的基本概括,是各种各样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

教育问题:是具有矛盾与冲突的教育现象。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以及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教育的基本规律【内容概要】【重点梳理】一、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学校文化含义: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2023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典型题题库及答案

2023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典型题题库及答案

2023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典型题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A.师生的交互作用B.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C.同伴群体的影响D.社区的影响2.长期在课程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评价模式是()A.目标游离评价模式B.CIPP模式C.表现性评价模式D.目标评价模式3.“白版说”的提出者是()。

A.赫尔巴特B.洛克C.夸美纽斯D.卢梭4.实施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是()A.课外校外活动B.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C.劳动D.共青团活动5.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是()。

A.生物遗传B.选择经验C.实际锻炼D.教育6.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学生隐私权的是()A.学生获得的荣誉B.学生的日记C.学生的缺点D.学生的家境7.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卢梭C.赫尔巴特8.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这是一种()。

A.内发论观点B.外铄论观点C.需要论观点D.实质论观点9.学校文化是一种()。

A.制度文化B.物质文化C.精神文化D.组织文化10.对一切教育工作有指导意义的是()。

A.教育内容B.教育对象C.教育过程D.教育目的11.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环境因素B.社会条件C.主观努力D.成熟机制12.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京师同文馆成立于()A.1840年B.1903年C.1862年D.1912年13.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班级B.年段C.学习小组D.个体14.教师对概念、原理、规律等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这样的教学方法被称为()A.讲述B.讲解C.讲读D.讲演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优良个性品质的是()A.尊重学生B.偏爱、不公正C.严格要求D.耐心温和16.人口的数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

山香教师编——简答—教育学

山香教师编——简答—教育学

山香教师编——简答—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1)本质属性是育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是: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继承性 4)阶级性5)长期性6)相对独立7)生产性8)民族性二、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三、近代社会教育的表现(公立十一)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

3、教育的世俗化。

4、教育的法制化。

四、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生产性、公共性、国际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终身性五、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各国全民多现身)教育的化。

(1)教育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2)师生关系的化(3)教育方式、教育容等的化(4)追求教育的自由化教育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教育。

六、教育学的研究价值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七、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有助于教师塑造专业精神。

敬业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6、培养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7、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八、实用主义教育学观点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的传统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3)学校是一个雏形社会(4)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6)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独立发现和体验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现代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教育的终身化。

第二,教育的全民化。

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平等、公平)——专制
第四,教育的多元化。

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教育的起源:(了解即可)
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他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

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学说,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3、教育的功能(了解即可)
作用对象: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功能
作用方向:正向和负向功能
作用呈现方式:显性和阴性功能
●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会背,会区分)
顺序行、
阶段性(不搞一刀切,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不平衡性(关键期)
互补性、
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5、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重要)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规定青少年的发展方向;
(2)教育给人以全面系统深刻的影响;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4)教育对个体发展影响不仅有即时价值,还有延时价值。

●6、我国旧社会学制的沿革
(1)1902年的任寅学制、未实行;
(2)1903年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
(3)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学制
(4)1922年壬戌学制、学校六三三分断法
●7、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重要)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8、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
《教师资格条例》1995年
●9、教师的职业特点(哪些角色)(重要)
学者、学习者;知识传授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10、教师的劳动特点(复创-连广-长间-主示)
(1)复杂性、创造性---因材施教,教育机制(2)连续性、广延性
(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11、教师的职业素养(重要)
道德素养: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知识素养:政治理论修养;精深专业知识;广博文化基础知识;必备教育科学知识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能力职业心理健康:高尚师德;愉悦情感;良好人际关系;健康人格
●12、现在学生观(重要)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具有巨大的潜能;处于发展中的人;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3)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4)学生是责权主体
●13、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学生观(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4)发扬教育民主(5)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14、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特点(重要)
(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
●15、编写教科书应遵循的原则(重要)
(1)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应性
(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4)理论与实践统一
(5)教科书的编排原则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注意与其他学科横向与纵向之间的联系
●16、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重要)
(1)社会发展与提供的可能
(2)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水平
(3)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17、教学的基本任务(重要)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2)发展智力,培养创造力
(3)发展体力,提高健康水平
(4)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培养良好思想品德
●18、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重要)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教育性作用
●19、常用的教学方法(会区分各种方法)
(1)语言传递为主---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直观感知为主---演示法、参观法
(3)实际训练为主---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4)引导探究为主
(5)情感陶冶为主
●20、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最早--清1862年北京--京师同文馆(重要)
优点: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主体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作用
4、有利于德智体全面发展
不足:详见课本
●21、教学评价的类型(区分,如提问摸底考试是什么评价,回答诊断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摸底考试
(2)形成性评价---口头提问、书面测验
(3)总结性评价---期中期末考试
(4)相对性评价---选拔人才、分类排队
(5)绝对性评价---升级毕业、合格考试
●22、德育过程构成要素和德育构成要素分别是什么(重要)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到的意志、道德行为
●2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重要)
(1)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2)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4)品的形成的长期性与反复性的规律
●34、常用的德育方法(区分)
(1)说理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陶冶教育法(4)实际锻炼法
(5)品德修养指导法(6)品德评价法
●35、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的意义)
(1)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级组织的领导者---权威、民主、放任型
(3)协调办及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36、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及方法(重要)
(1)了解和研究学生---首要任务
(2)组织和管理班集体---中心环节
(3)组织课外活动、课余生活
(4)评定操行、评选三好学生
●37、班级管理的内容及模式(区分模式)
内容: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班级活动管理
模式:常规管理--执行规章制度
平行管理--集体影响个人,个人影响集体
民主管理--成员服从班级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
目标管理--德鲁克提出,设置总目标,转化为小组及个人目标●38、如何培养良好班集体(区分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重要)
(1)确定发展目标(2)建立集体核心(3)建立正常制度
(4)组织教育活动(5)培养良好班风
●39、班集体的特征(重要)
(1)明确共同目标(2)一定组织结构
(3)一定共同生活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氛围
补充简答:1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重要)
(答案课本找)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重要)
3德育途径(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