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和圆知识点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概念。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圆的定义。

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分类。

教学步骤:1. 引入直线和圆的定义,让学生回顾相关概念。

2. 提问:直线和圆有什么关系?它们可以相交、相切还是相离?3.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举例说明。

练习题目:a) 直线x=2与圆x^2+y^2=4b) 直线y=3与圆x^2+y^2=9c) 直线x+y=4与圆x^2+y^2=8第二章:直线与圆的相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直线与圆相交的概念。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索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圆相交的定义。

2. 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

教学步骤:1. 引入直线与圆相交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相交的含义。

2. 提问:直线与圆相交时,会有什么特殊的性质?3.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让学生举例说明。

练习题目:a) 直线y=2x+3与圆x^2+y^2=16b) 直线x-y+4=0与圆x^2+y^2=16c) 直线x+y-6=0与圆x^2+y^2=36第三章:直线与圆的相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直线与圆相切的概念。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索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

教学内容:1. 直线与圆相切的定义。

2. 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

教学步骤:1. 引入直线与圆相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相切的含义。

2. 提问:直线与圆相切时,会有什么特殊的性质?3.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让学生举例说明。

练习题目:a) 直线y=3x+2与圆x^2+y^2=16b) 直线x-y+4=0与圆x^2+y^2=16c) 直线x+y-6=0与圆x^2+y^2=36第四章:直线与圆的相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直线与圆相离的概念。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索直线与圆相离的性质。

《直线和圆的方程》复习课教案高品质版

《直线和圆的方程》复习课教案高品质版

《直线和圆的方程》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共同总结本章的知识体系和基础知识,带动学生更系统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记忆,为今后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打好基础.(2)通过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届年的高考试题的练习与研究,检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应用能力.教学过程设计在学生学习完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后,我们安排了两节复习总结课,引导学生系统总结记忆本章的基础知识,进一步深化和准确对这些基础知识的理解.这部分总结工作应启发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加以完善.可事先布置为家庭作业.在总结基础知识的同时,我们以历年高考题为练习题,组织学生试作,研究,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讲评.一、本章知识体系:二、本章基础知识直线线性规划圆.三、典型问题练习与研究(一)选择题1.直线bx+ay=ab(a<0,b<0)的倾斜角是[ ](1993年高考题)2.过点A(1,-1),B(-1,1)且圆心在直线x+y-2=0上的圆的方程是[ ] A.(x-1)2+(y-1)2=4.B.(x+3)2+(y-1)2=4.C.(x-3)2+(y+1)2=4.D.(x+1)2+(y+1)2=4.(2001年高考题)共有[ ]A.1个 B.2个C.3个 D.4个(1991年高考题) 4.圆x2+y2=1上的点到直线3x+4y-25=0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 A.6B.4C.5D.1(1993年高考题)5.设A、B是x轴上的两点,点P的横坐标为2,且|PA|=|PB|,若直线PA的方程为x-y+1=0,则直线PB的方程是[ ] A.2y-x-4=0.B.2x-y-1=0.C.x+y-5=0.D.2x+y-7=0.(2001年高考题)[ ](1999年高考题)7.已知直线l1和l2夹角的平分线为y=x,如果l1的方程是ax+by+c=0(ab>0),那么l2的方程是[ ]A.bx+ay+c=0.B.ax-by+c=0.C.bx+ay-c=0.D.bx-ay+c=0.(1992年高考题)8.过原点的直线与圆x2+y2+4x+3=0相切,若切点在第三象限,则该直线的方程是[ ](2000年高考题)9.已知两条直线l1:y=x,l2:ax-y=0,其中a为实数,当这两条直线的夹[ ]C.(0,1)(2000年高考题)10.设动点P在直线x=1上,O为坐标原点,以OP为直角边,点O 为直角顶点作等腰Rt△OPQ,则动点Q的轨迹是[ ] A.圆B.两条平行直线C.抛物线D.双曲线(2001年春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2.设圆的方程为(x-a)2+(y-b)2+=r2,圆心在直线x+y-2=0上,a+b-2=0,∴圆的方程为(x-1)2+(y-1)2=4,故应选(A).4.作出草图,再作OA垂直已知直线3x+4y-25=0于A点,∴|OA|-1=5-1=4.就是圆x2+y2=1上的点到直线3x+4y-25=0的距离的最小值.应选(B).5.P在直线x=2上,|PA|=|PB|,P点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由x-y+1=0得A点坐标为(-1,0).于是B点坐标为(5,0).又K PA=1.K PB=-K PA=-1.由点斜式,PB的方程y-0=(-1)(x-5),即x+y-5=0∴应选(C).7.直线l1与直线l2关于直线y=x对称,以(y,x)代换(x,y),由l1得,ay+bx+c=0(ab>0),即bx+ay+c=0,应选(A).8.x2+y2+4x+3=0,即(x+2)2+y2=1,圆心(-2,0),半径为1,过原点的直9.这题有的同学用夹角公式去求,理论上是正确的,但计算量太大了,实际上很难算出来.要认真分析,结合图形去思考.l1:y=x,斜率为1,倾斜角α1=45°.作出草图去思考,α1=45°,l1与l2的夹角不超过15°,则α2的范围为30°到45°,及45°到60°.又tanα2=a,a的范围在tan30°到tan45°,及tan45°到tan60°,10.设P点坐标(1,t),Q点坐标(x,y),这里有两个关系,OP⊥OQ,|OP|=|OQ|,我们通过这两个条件,建立方程.x2+y2≠0,y2=1,∴y=±1.所求轨迹为两条平行线,应选(B).(二)填空题.1.给定三点A(1,0),B(-1,0),C(1,2),那么通过点A,并且与直线BC垂直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1989年高考题)[分析与解答]直线的方程y-0=(-1)(x-1)即x+y-1=0,有的同学首先用两点式求出直线BC的方程,你认为有必要吗?切线,找斜率的最大值.设切线为y=Kx,Kx-y=0,(三)在△ABC中,BC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2y+1=0,∠A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y=0,若点B的坐标为(1,2),求点A和点C的坐标.(1992年高考题)[分析与解答]两条直线相交得一个交点,求A与C的坐标,需先求过两点的直线方程.[解法二] 同解法一,得顶点A(-1,0).因x轴是∠A的平分线,所以点B(1,2)关于x轴的对称点B1(1,-2)在AC所在的直线上,由两点式得AC的方程y=-(x+1),以下同解法一.(四)已知两条直线l1:2x-3y+2=0,l2:3x-2y+3=0,有一动圆(圆心半径都在变动)与l1,l2都相交,并且l1、l2被圆所截得弦分别为26,24,求圆心M的轨迹方程.(1983年高考题)[分析与解答]两条直线同一个圆,l1,l2分别有圆半径,圆心距,弦长之间的关系,消去共同变量圆半径,则可得到M的轨迹方程.设圆心M(x,y),圆半径R,M到l1,l2的距离为d1,d2.根据弦,弦心距,半径间的关系代入上式化简为x2+2x+1-y2=65∴M的轨迹方程为 (x+1)2-y2=65.(五)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点Q(2,0)和圆C:x2+y2=1,动点M到圆C 的切线长与|MQ|的比等于常数λ(λ>0),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1994年高考题)[分析与解答]如图,设MN切圆于N,|MN|=λ|MQ|,(λ>0)因圆的半径|ON|=1|MN|2=|MO|2-|ON|2=|MO|2-1,整理得,(x2-1)(x2+y2)-4λ2x+(1+4x2)=0,为所求轨迹方程.当λ≠1时,方程表示一个圆.(六)已知一个圆C:x2+y2+4x-12y+39=0,和一条直线l:3x-4y +5=0,求圆C关于直线l对称的圆的方程.(1985年高考题)[分析与解答]圆C:(x+2)2+(y-6)2=1,圆心为(-2,6),半径r=1.圆C关于l 对称的圆C',圆C'的半径为1,而圆心(a,b)与(-2,6)关于直线l对称,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点(-2,6)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b),用求对称点的办法解决.∴所求圆的方程为(x-4)2+(y+2)2=1.(七)自点A(-3,3)发出的光线l射到x轴上,被x轴反射,其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与圆x2+y2-4x-4y+7=0相切,求光线l所在直线的方程.(1989年高考题)[分析与解答]根据入射光线与的反射光线的对称性,设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3=K(x+3),即Kx-y+3K+3=0已知圆,x2+y2-4x-4y+7=0圆C为(x-2)2+(y-2)2=1与圆C关于x轴对称圆C'的方程为C':(x -2)2+(y+2)2=1,直线Kx-y+3k+3=0与圆C'相切.∴所求直线方程为4x+3y+3=0或3x+4y-3=0.[分析与解答]sinAcosA=sinBcosB,sin2A=sin2B,A≠B,可得,a=6,b=8,设△ABC内切圆圆心为O'内切圆的方程为(x-2)2+(y-2)2=4.[解法一] 设圆上动点P的坐标为(x,y),S=|PA|2+|PB|2+|PC|2=(x-8)2+y2+x2+(y-6)2+x2+y2 =3[(x-2)2+(y-2)2]-4x+76=88-4x.因P点在内切圆上,0≤x≤4,S最大值=88-0=88,S最小值=88-16=72.圆上动点P的坐标为(2+2cosθ,2+2sinθ).S=|PA|2+|PB|2+|PC|2=(2cosθ-6)2+(2+2sinθ)2+(2+2cosθ)2+(2sinθ-4)2+(2+2cosθ)2+(2+2sinθ)2=80-8cosθ,∵0≤θ<2π,S最大值=80+8=88,S最小值=80-8=72.(九)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y轴的正半轴(坐标原点除外)上给定两点A,B,试在x轴的正半轴(坐标原点除外)上求点C,使∠ACB 取得最大值.(1986年高考题)[分析与解答]设点A的坐标为(0,a),点B的坐标为(0,b),0<b<a,设C点的坐标为(x,0),(x>0),(十)设圆满足①截y轴所得弦长为2;②被x轴分成两段圆弧,其弧长的比为3∶1在满足条件①,②的所有圆中,求圆心到直线l:x-2y=0的距离最小的圆的方程.(1997年高考题)[分析与解答]设圆的圆心为P(a,b),半径为r,则点P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b|,|a|.由题设知圆P截x轴所得各弧对的圆心角为90°,知圆P截x轴所得的弦长为∴2b2=a2+1,2b2-a2=1.则 5d2=|a-2b|2=a2+4b2-4ab≥a2+4b2-2(a2+b2)=2b2-a2=1.当且仅当a=b时,上式等号成立,此时5d2=1,d取得最小值.∴所求圆的方程是(x-1)2+(y-1)2=2或(x+1)2(y+1)2=2.。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点、直线、圆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2)掌握点与直线、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巩固点、直线、圆的基本性质;(2)运用位置关系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点、直线、圆的基本性质;(2)点与直线、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

2. 教学难点:(1)点与直线、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判定;(2)运用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回顾点、直线、圆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2)引导学生通过图形直观理解点与直线、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

2. 知识梳理:(1)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外;(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相切、直线与圆相交、直线与圆相离;(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相切、圆与圆相交、圆与圆相离。

3. 典例分析:(1)分析点与直线、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运用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练习1. 判断题:(1)点A在直线BC上。

(对/错)(2)直线AB与圆O相切。

(对/错)(3)圆O1与圆O2相交。

(对/错)2. 选择题:(1)点P在直线AB上,点Q在直线CD上,则点P与点Q的位置关系是(A. 相交B. 平行C. 异面D. 无法确定)。

(2)直线EF与圆O相交,则直线EF与圆O的位置关系是(A. 相切B. 相离C. 相交D. 平行)。

五、课后作业1. 请总结点、直线、圆的基本性质及其位置关系;(1)已知点A在直线BC上,点D在直线BC外,求证:直线AD与直线BC 的位置关系;(2)已知圆O的半径为r,点P在圆O上,求证:点P到圆心O的距离等于r。

六、教学拓展1. 利用多媒体展示点、直线、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导航、建筑设计等;2. 探讨点、直线、圆的位置关系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

直线与圆复习导学案

直线与圆复习导学案

2.2 直线与圆的复习一、学习目标1.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2.掌握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掌握圆与圆的位置关系;4.会求圆的切线方程;5.掌握求有关弦的问题的方法.二、知识梳理1.圆的定义 .2.圆的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 .(2)圆的一般方程 ,它所表示的圆的圆心是 ,半径长为 ,可化为标准方程 .3.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设点:),(00y x P ,设圆C :222)()(r b y a x =-+-(0>r )(1)当满足 ,则点P 在圆外;(2)当满足 ,则点P 在圆上;(3)当满足 ,则点P 在圆内.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设直线l :0=++C By Ax (B 、A 不同时为0),设圆C :222)()(r b y a x =-+-(0>r )(1)直线与圆相交⇔ ;(2)直线与圆相切⇔ ;(3)直线与圆相离⇔ .5.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设圆1C :)0()()(1212121>=-+-r r b y a x ,圆2C :)0()()(2222222>=-+-r r b y a x (1)圆与圆外离⇔ ;(2)圆与圆外切⇔ ;(3)圆与圆相交⇔ ;(4)圆与圆内切⇔ ;(5)圆与圆内含⇔ .6.求圆的切线方程问题(1)求过圆上一点),(00y x P 的切线方程的步骤是什么?(2)求过圆外一点),(00y x P 的切线方程的步骤是什么?7.圆中有关弦的问题构造直角三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得到半径、弦心距、半弦长三者关系 .三、知识运用例1.已知圆C :4)3()2(22=-+-y x ,直线l :87)12()2(+=+++m y m x m 。

(1)证明:无论m 为何值,直线l 和圆C 恒相交;(2)当直线l 被圆C 截得的线段最短时,求m 的值.变式训练:圆2226150x y x y ++--=与直线(13)(32)4170m x m y m ++-+-=的交点个数是几个?例2.若过点)0,4(A 的直线l 与圆1)2(22=+-y x 有公共点,则求直线l 的斜率取值范围.变式训练:过点)2,1(总可以作两条直线与圆0152222=-++++k y kx y x 相切,则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例3.已知两点)0,2(-A ,)2,0(B ,点C 是圆0222=-+x y x 上任意一点,则ABC ∆面积的最小值.变式训练:已知圆的方程是08622=--+y x y x ,设该圆过点)5,3(的最长弦和最短弦分别为BD 、AC ,则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例4.自点)5,3(A 作圆C :1)3()2(22=-+-y x 的切线l ,求切线l 的方程.例5.已知点)5,0(P 及圆C :02412422=+-++y x y x .(1)若直线l 过点P 且被圆C 截得的线段长为34,求直线l 的方程;(2)求过点P 的圆C 的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四、当堂反馈1.若方程02)22(2222=+-+-+m y m mx y x 表示一个圆,且该圆的圆心位于第一象限,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圆012222=+--+y x y x 上的点到直线2=-y x 的距离最大值是 .3.若直线:10 (0,0)l ax by a b ++=>>始终平分圆M :228210x y x y ++++=的周长,则14a b+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五、小结反思。

高中数学第十节讲解教案

高中数学第十节讲解教案

高中数学第十节讲解教案
主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3. 能够应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本概念。

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圆的切线与切点的概念。

2. 如何判断一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直线和圆的相关知识。

2.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习: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本概念,并介绍判定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方法。

4. 实践: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堂练习题。

2. 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做好预习。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相关判定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思考,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复习,巩固和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及切线的判断和性质,切线长定理的运用,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教学重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及切线的判断和性质,切线长定理。

教学难点:运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及切线的判断和性质,切线长定理的解题。

一、旧知回顾〈一〉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它描述了黄昏日落时分塞外特有景象。

请观察图中日落的情景,根据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回顾一下,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根据日落的情景填出下列表格圆心距d和半径r之间的关d< r d=r d> r系 | |规律总结: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根据直线和圆的公共点的个数(2)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填空:考题再现1、(2007福建)如图,把太阳看成一个圆,则太阳与地平线a的位置关系是-------- .(填相交、相切、相离)2、已知O O的直径是11cm点0到直线a的距离是5.5cm,则O O与直线a的位置关是______ ;直线a与O 0的公共点个数是________ .3、已知:圆的半径等于10厘米,直线a和圆有唯一的公共点,则圆心到直线a的距离是------------ 厘米问题1如图点A 是O O 上一点,OA 是O O 的半径,AB 丄0A 垂足为A ,则AB 是O O 的 .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 线。

问题2:如图AB 是O O 的切线,点A 是O O 上的一点则AB ___ OA切线的性质: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三〉:切线长定理如图,P 是O O 外一点,PA PB 是O O 的两条切线,OP 贝卩/ APO___/ BPO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 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直线和圆复习 教案

直线和圆复习 教案

直线和圆一、1.过点P (2,3)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2.直线l 1:ax +2y -1=0与直线l 2:x +(a +1)y +4=0平行”等价于二1.过点(0,2)与圆22(1)1x y -+=相切的直线方程为__2.已知圆22450x y x +--=的弦AB 的中点为(3,1)Q ,直线AB 交x 轴于点P ,则||||PA PB ⋅=3.已知两圆C 1:x 2+y 2-2x +10y -24=0,C 2:x 2+y 2+2x +2y -8=0,则两圆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______4.直线R 与圆的交点个数是5.6.由直线y=x+1上的点向圆x2﹣6x+y2+8=0引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7.如图,圆O1和圆O2的半径都是1,|O1O2|=4,过动点P分别作圆O1和圆O2的切线PM、PN(M、N为切点),使得|PM|=|PN|,试建立适当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8.已知直线:ax+by=1(其中a,b是实数)与圆:x2+y2=1(O是坐标原点)相交于A,B两点,且△AOB是直角三角形,点P(a,b)是以点M(0,1)为圆心的圆M上的任意一点,则圆M的面积最小值为求a与b满足的关系式9、过点(,0)引直线l与曲线y=2x-1相交于A,B两点,则直线l斜率的取值范围是10.已知圆C :(x -3)2+(y -4)2=1和两点A (-m,0),B (m ,0)(m >0),若圆C 上存在点P ,使得∠APB =90°,则m 的最大值为( )练习1.已知a ∈R ,则“a=1“是“直线l 1:a 2x +2y ﹣1=0与直线l 2:x +2y +4=0平行“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过点P (-3,-1)的直线l 与圆x 2+y 2=1有公共点,则直线l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3.直线y=kx +1与圆x 2+y 2﹣2y=0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取决于k 的值4.若点P 在直线1:30l x y ++=上,过点P 的直线2l 与曲线()22:516C x y -+=只有一个公共点M , 则PM 的最小值为( )5.已知直线ax+y ﹣2=0与圆心为C 的圆(x ﹣1)2+(y ﹣a )2=4相交于A ,B 两点,且△ABC 为等边三角形,则实数a= .6.直线y x b =+与曲线x =,则b 的取值范围是A.||b =B.11b -<≤或b =C.1b -≤≤1b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分别是x 轴和y 轴上的动点,若以AB 为直径的圆C 与直线2x +y -4=0相切,则圆C 面积的最小值为( )8.已知点,过点P 的直线与圆x 2+y 2=14相交于A ,B 两点,则|AB |的最小值为( )A .2B .C .D .4作业1.设a ∈R ,则“a=4是“直线l 1:ax +8y ﹣3=0与直线l 2:2x +ay ﹣a=0平行”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圆C 经过直线x +y ﹣1=0与x 2+y 2=4的交点,且圆C 的圆心为(﹣2,﹣2),则过点(2,4)向圆C 作切线,所得切线方程为( )A .5x ﹣12y +38=0B .5x +12y +38=0C .5x ﹣12y +38=0或x=2D .5x +12y +38=0或x=43.设直线l 的方程为(a +1)x +y +2-a =0 (a ∈R ).若l 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求l 的方程;4.已知圆C 经过坐标原点,且与直线x ﹣y +2=0相切,切点为A (2,4).(1)求圆C 的方程;(2)过动点P 作圆C 和圆D :(x +9)2+(y ﹣1)2=50的切线PM 、PN (切点分别为M 、N ),使得|PM |=|PN |,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5.已知圆C :04222=+--+m y x y x 。

高中数学直线和圆教案

高中数学直线和圆教案

高中数学直线和圆教案
课题:直线和圆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直线和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公式;能够运用直线和圆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分析、思维导向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1. 直线的概念及斜率、方向角的相关性质;
2. 圆的概念及圆心、半径、弦、弧、切线等基本概念;
3.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及相关公式。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给出一道直线和圆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直线和圆之间的关系,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直线的知识点:讲解直线的概念、斜率、方向角等基本知识,并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计算直线的斜率和方向角。

3. 学习圆的知识点:讲解圆的概念、圆心、半径、弦、弧、切线等基本知识,并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计算圆的相关参数。

4.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讲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及相关公式,并通过例题演示如何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5. 练习与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题,并对答案进行核对和讲解。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拓展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

四、课堂评价:
考核学生对直线和圆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相关公式的掌握情况,包括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总结笔记,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

直线、圆的复习教案

直线、圆的复习教案

教案一 直线的方程【授课对象】高三一轮复习【高考比重】“直线的方程”属于必修2第三章内容,是解析几何的基础;在兰州平时的模拟考试中对于直线方程性质的题型尤为常见,高考中主要结合圆、圆锥曲线为每一年的必考题型。

【授课过程】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当直线l 与x 轴相交时,表示x 轴正方向与直线l 向上方向的夹角α,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 ○2倾斜角的范围为[)π,0; (2)直线的斜率: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1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 表示,倾斜角不等于2π的直线斜率k =tan α,倾斜角是2π的直线斜率不存在;○2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经过两点P 1(x 1,y 1),P 2(x 2,y 2) (x 1≠x 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k =y 2-y 1x 2-x 1;○3根据两直线位置关系求解斜率; ○4根据导数求解斜率。

例1、坐标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均有斜率。

( × ) 坐标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均有倾斜角。

( √ )例2、(2010,北京)若直线L :y=kx-3与直线2x+3y-6=0的交点位于第一象限,则直线L 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结合图像我们画出定直线2x+3y-6=0,过A(3,0),B(0,2) 由直线L 过定点C (0,)及交点在第一象限知L 移动到AC 时;移动到BC 时k=,即倾斜角为.故 26παπ<<.2、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名称 方程适用范围点斜式 y -y 0=k (x -x 0) 不含垂直于x 轴的直线 斜截式 y =kx +b 不含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两点式 y -y 1y 2-y 1=x -x 1x 2-x 1 不含直线x =x 1 (x 1≠x 2)和直线y =y 1 (y 1≠y 2)截距式 x a +y b=1 不含垂直于坐标轴和过原点的直线 一般式Ax +By +C =0(A 2+B 2≠0)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直线都适用注意:在使用时切记其适用范围;常用直线的点斜式和一般式;在截距式中的截距不是距离,因此可正可负可为零。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复习课)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复习课)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高三第一轮复习)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陈有发一、教材内容解析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A版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2)第四章《4.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本节课内容为高三第一轮复习。

本节课是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它既是复习了前面学过的直线与圆的方程,又为今后学习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奠定基础,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它虽然是解析几何中较为简单的内容,但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8年高考大纲要求:(1)能根据给定的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能用直线与圆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代数法和几何法解决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差异,明确几何法在直线与圆的位置的判定中的地位,并能应用几何法解决相关问题.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数学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总结归纳等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几何法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中的应用.难点:通过对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变化的分析诠释数形结合的魅力.三、教学设计: (一)知识回顾导入语:大家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下面有一道生活问题,你能用学过哪方面的知识求解?一个小岛的周围有环岛暗礁,暗礁分布在以小岛的中心为圆心,半径为3km 的圆形区域.已知小岛中心位于轮船正西4km 处,港口位于小岛中心正北4km 处.如果轮船沿直线返港,那么它是否会有触礁的危险?问题1.将此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分析:如图1所示生活问题转为数学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小岛为原点,判断直线40x y +-=与22O 9x y +=圆:的位置关系为引出课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问题2:回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哪些情形?是如何判定的?(二)自主构建例1.分别从几何角度和代数角度:判断直线40x y +-=与22O 9x y +=圆:的位置关系方法一 问题3.几何法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题步骤是什么?确定直线方程、圆心、半径R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比较d 与半径R 的大小方法二 问题4.代数法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题步骤是什么?直线方程确定直线与圆的方程联立22409x y x y ì+-=ïí+=ïî,消去y ,得22870x x -+= 联立方程组,消元, 得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D 与0的大小问题5.对比几何法与代数法,你更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分析:几何法更加简洁、计算量少;代数法运用比较广泛 (三)应用探索请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以下问题:例2.已知过点(4,4)P 作22C 40x x y -+=圆:切线l ,则切线l 有几条?并且求切斜l 方程.分析:如图2所示,容易漏掉切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解:1)当斜率不存在时,则切线方程为4x =2)当斜率存在时,设直接的斜率为k , 则直线方程为(4)4y k x =-+, 圆心(2,0)C ,半径2R =,\圆心C 到直接440kx y k --+=的距离2d =,解得34k =,\切线方程为314y x =+.问题6.如果利用代数法解决例1,你能否说说解题思路?分析:虽然用“代数法”解决例1,计算比较繁琐,但是解题思路还是要了解。

高中数学直线与圆教案

高中数学直线与圆教案

高中数学直线与圆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直线与圆的性质及相关定理
2. 掌握直线与圆的交点求解方法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直线与圆的公共部分
2. 直线与圆的交点求解
教学难点:
1. 利用直线与圆的性质解决较复杂问题
2. 应用所学知识综合思考
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数学教材
2. 教具:黑板、粉笔、几何工具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引入直线与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解直线与圆的性质(15分钟)
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 直线与圆的交点情况
3. 直线与圆相交时的性质
三、示范求解例题(15分钟)
通过实际例题,演示如何求解直线和圆的交点,让学生掌握方法和技巧。

四、学生练习(20分钟)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引导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直线与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延伸:
1. 探究直线与圆的其他性质和定理
2. 进一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直线与圆的性质展开,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相关
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提供多样化的例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案湖北省巴东县民族实验中学李萍-、学习内容有关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复习。

二、学习目标1、了解点和圆、直线和圆、圆和圆的几种位置关系。

2、进一步理解各种位置关系中,d与R、r数量关系。

3、训练探究能力、识图能力、推理判断能力。

4、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并能解决简单问题。

三、学习重点切线的判定,两圆外切、内切与两圆圆心距d、半径R、r和的数量关系的联系。

四、学习难点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及灵活应用。

五、学习活动概要问题情景引入――基础知识重温――综合知识应用六、学习过程(一)、图片引入,生活中的圆。

(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问题引入: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怎样判定。

复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点到圆心的距离d与半径r的数量关系与三种位置关系的联系。

2、练习反馈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AB=3厘米,AD=4厘米。

(1)以点A为圆心、4厘米为半径作圆A,则点B、C、D与圆A的位置关系如何(2)若以A点为圆心作圆A,使B、C、D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圆内,且至少有一点在圆外,则圆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什么(三)、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知识回顾: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交点,三种位置关系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

2、分组活动:全班分为三组,各代表相交、相切、相离。

当出示的问题是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哪组代表的,那组的同学起立,看那组同学反应最快。

已知⊙O的半径是5,根据下列条件,判断⊙O与直线L的位置关系。

(1)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是4(2)圆心O到直线L的垂线段的长度是5(3)圆心O到直线L 的距离是6(4)圆心O到直线L上的一点A的距离是4(5)(圆心O到直线L上的一点B的距离是5(6)圆心O到直线L上的一点C的距离是63、要点知识重温:圆的切线出示图形,同学们重温切线的有关性质及判定。

4、知识应用1)、已知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切点为B,OC平行于弦AD,求证:DC是⊙O的切线。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数学教案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数学教案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数学教案
标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概念。

2. 掌握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理解及应用。

难点:根据条件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实例引入,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问题,比如篮球运动员投篮时,球的运动轨迹就是一个抛物线,而篮球框是一个圆形。

那么如何确定球是否会进入篮筐呢?这就需要我们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知识。

2. 新课讲解:
(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

(2) 判断方法: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

3. 练习巩固: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4. 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
设计一些相关的题目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高一直线和圆知识点复习教案课件.doc

高一直线和圆知识点复习教案课件.doc

高一直线和圆知识点复习教案直线与圆 复习(一) 直线的倾斜角α与斜率k 求k 方法:1.已知直线上两点1p (1x ,1y )2p (2x ,2y )(1x ≠2x ) 则 2.已知α时,k=tan α(α≠900) k 不存在(α=900) 3.直线Ax+By+C=0,(A ,B 不全为0,) B=0时k 不存在, B ≠0时 k=-BA(二)直线方程(三)位置关系判定方法:当直线不平行于坐标轴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限制条件)1212y y x x k --=(四)点P(x0,y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是d=两平行直线Ax+By+C1=0和Ax+By+C2=0间的距离为 d= .(五)直线过定点。

如直线(3m+4)x+(5-2m)y+7m-6=0,不论m 取何值恒过定点(-1,2) (六)直线系方程(1)与已知直线Ax+By+C=0平行的直线的设法: Ax+By+m=0 (m ≠C)( 2 ) 与已知直线Ax+By+C=0垂直的直线的设法: Bx-Ay+m=0(3)经过直线1l ∶1A x+1B y+1C =0,2l ∶2A x+2B y+2C =0交点的直线设法: 1A x+1B y+1C +λ(2A x+2B y+2C )=0(λ为参数,不包括2l )2200B A C By Ax +++2221B A CC +-(七)关于对称(1)点关于点对称(中点坐标公式)(2)线关于点对称(转化为点关于点对称,或代入法,两条直线平行) (3)点关于线对称(点和对称点的连线被线垂直平分,中点在对称轴上、kk’= -1二个方程)(4)线关于线对称(求交点,转化为点关于线对称)(八)圆的标准方程: 222b)-(y a)-(x r =+ 圆心(a,b ) 半径r >0圆的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 (F E D 422-+>0)圆心(2,2E D ) r=(九)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设圆C ∶222b)-(y a)-(x r =+,点M(00,y x )到圆心的距离为d ,则有:(1)d >r 点M 在圆外;(2)d=r 点M 在圆上; (3)d <r 点M 在圆内. (十)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设圆 C ∶222b)-(y a)-(x r =+,直线l 的方程Ax+By+C=0,圆心(a ,b)到直线l 的距离为d,判别式为△,则有:(几何特征) (1)d <r 直线与圆相交; (2)d=r 直线与圆相切; (3)d >r 直线与圆相离; 弦长公式:或(代数特征)(1)△>0 直线与圆相交,圆C 和直线l 组成的方程组有两解; (2)△=0 直线与圆相切, 圆C 和直线l 组成的方程组有一解; (3)△<0 直线与圆相离, 圆C 和直线l 组成的方程组无解。

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复习课(教学设计)

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复习课(教学设计)

“§5.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复习课,主要内容是复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切线长定理。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深化和延伸,其中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尤为重要,也是将来学习圆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复习课与新授课不同,要复习的内容都是学生早知道的。

不必转弯抹角,应当直截了当的进入主题。

初三学生已具备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对1个题目的变形,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讲练结合进行。

三、设计理念本节课利用几何画板,借用了一道2011连云港中考试题,围绕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通过对原题的变形,用运动的观点研究位置关系,使学生明确图形在运动变化中的特点和规律。

同时,为了要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在每解决完一个问题的时候,将知识点利用画“知识树”不断补充完本节课的知识点,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升华,使其成为理性认识。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切线的概念、三角形的内切圆、三角形的内心、圆的外切三角形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掌握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2.应用切线长定理解决有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师生互动,变式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本课的重点、难点重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切线长定理难点:切线的证明及有关图形的变化六、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画“知识树”,能大大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知识树”的构建,是一种归纳总结较好的形式。

是促成知识的“信息孤岛”,使之成为连通网络的一种绝好途径。

它好比一颗枝叶茂盛的大树,更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每解决一个问题时,和学生一起补全“知识树”,让学生对本节复习课的知识理解的更清楚、更透彻,脉络也更清晰。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教案:探究圆与直线之间的关系。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教案:探究圆与直线之间的关系。

圆是一种几何图形,它是一个平面内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在小学数学上,《圆的认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是演绎几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教案,探究圆与直线之间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圆与直线的关系。

3.学会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圆的性质和圆与直线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圆与直线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深刻理解圆与直线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课堂小游戏或实物展示,让学生对圆有直观感受。

2.讲解①圆的定义:圆是一个平面内离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②圆的性质:1.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都是小于圆的直径的。

2.圆的两条半径相等。

3.圆的切线垂直于半径。

4.圆心角等于对应的弧度所对应的圆周角。

③圆与直线的关系:1.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该直线在圆上的切线。

2.直线的两个交点,在圆上的切线相等。

3.如果一条直线与圆相交,那么相交点在圆上的两条弧所对应的圆周角相等。

4.直径和切线垂直。

5.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推导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效果评估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出具测试试卷进行评估。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老师可以进行反思,总结本节课教学的有效方法和不足之处,并找到下节课的改进方案。

六、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圆的定义和性质,并掌握了圆与直线之间的关系。

每个人都可以轻松掌握这些知识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几何性质和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直线和圆知识点复习教案.doc

苏教版直线和圆知识点复习教案.doc

直线与圆复习(一)直线的倾斜角a与斜率k求k方法:1.已知直线上两点Pi(X] , H )p,(x。

,y, )则k =""x\~x22.已知a 时,k=tana (a 尹90°) k 不存在(a =90°)3.直线Ax+By+C=0, (A, B 不全为0,)B=0时k不存在,AB/0 时k=-一B(二)直线方程名称已知条件方程说明斜截式斜率k纵截距by=kx+b 不包括垂直于X轴的直线点斜式点Pi(X|,y。

斜率k y-y l=k ( x-Xj )不包括垂直于X轴的直线两点式点Pi(xi,yj和P2(x2>y2)=尤—尤1y2 -^i 尤2一尤1不包括坐标轴和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截距式横截距a纵坐标b V—I a b不包括坐标轴,平行于坐标轴和过原点的直线一般式Ax+By+C=0 A、B不同时为0(三)位置关系判定方法:当直线不平行于坐标轴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限制条件)k : y = k{x + b{":x+ B x y+ C x =0 /]与l2组成的方12 : y = k2x + b2'2 . “2 x+ B? y+ C*2 —0 程组平行灯=k 2 且b、b 2 a _ 3 G--- — --- 7= ---A2 B2 C2[A, B2— A2B, = 0 或〈一人2勺。

0无解重合= k 2 且Z?i = b 2g g = ^-(A2B2C2丰 0)2i,2 A J 2 2 有无数多解相交垂直kl/k2 A/-- ¥=--4 B2有唯一解kl-k2=-l A{A2 + B{B2 = 0()点P(xO,yO)到直线Ax+By+C=O 的距昌是|Ax0 + By Q + C|d= J疽+32两平行直线Ax+By+Cl=O和Ax+By+C2=0间的距离为()直线过定点。

如直线(3m+4) x+(5-2m)y+7m-6=0,不论m 取何值恒过定点(-1, 2)()直线系方程(1)与已知直线Ax+By+C=O平行的直线的设法:Ax+By+m=O (m/C)(2 )与已知直线Ax+By+C=O垂直的直线的设法:Bx-Ay+m=O(3 )经过直线匕♦A x+旦y+G =0, Z7♦A-, x+ B-, y+ =0父点的直线设法:Aj x+ B, y+ C, + A ( A2X+ B2 y+ C2) =0 ( A 参数,不包括匕)(1 ) 点关于点对称(中点坐标公(2 ) 线关于点对称 (转化为点关于点对称,或代入两条直线平行)(3)点关于线对称 (点和对称点的连线被线垂直平中点在对称轴(4 ) 线关于线对称 (求交点,转化为点关于线对半径r>0(七)关于对称kk,=-l二个方程)(八)圆的标准方程:(x-a)2 +(y-b)2 = r2圆心(a,b)圆的一般方程:x2 +y2 +Dx + Ey + F =Q ( D2 + E2-4F >0)圆心(兰三)r= 3M-4F2 2 2(九)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设圆C : (x-a)2+(y-b)2 =r2,点MJ。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知识点概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和相交三种情况。

•判定方法:以直线方程或圆的解析式为基础,代入求解得出结论。

二、教学目标•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能够准确判断直线和圆的相交、相离、相切情况;•建立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空间概念,形成几何直观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和判定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空间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向学生介绍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讲授知识通过讲解概念和案例,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直线和圆的相离、相切和相交三种情况,并讲解判定方法。

(1)直线与圆的情况分类•相离:直线与圆没有交点;•相交:直线和圆相交,交点为两个;•相切:直线与圆相切,交点为一个。

(2)判定方法•直线方程:将直线方程中的x,y代入圆的解析式中,判断是否有解;•圆的解析式:将圆的解析式代入直线方程,判断是否有解。

3. 锻炼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计算和判断练习,巩固知识点掌握情况;•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掌握程度。

4. 归纳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总结相关内容。

5. 作业•完成作业本上指定的习题;•思考与复习相关课程知识点,准备课堂期末测试。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实物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判定方法。

通过计算和判断练习,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课堂小测验及时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期末测试做好准备。

2022年 《直线和圆的方程知识点总结》优秀教案

2022年 《直线和圆的方程知识点总结》优秀教案

直线与圆的方程复习〔一〕知识回忆一、直线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0°≤<180°〕、斜率:2.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____________.当〔即直线和x轴垂直〕时,直线的倾斜角=,没有斜率3.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点斜式:__________________;斜截式:__________________;两点式:_______________;截距式: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3. ⑴两条直线平行:①假设_____________. ②不存在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垂直:①假设_____________. ②不存在_______ ___ .4.过两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参数,不包括在内〕6.两点P1(x1,y1)、P2(x2,y2)的距离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7. 点到直线的距离:⑴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设点,直线到的距离为,那么有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设两条平行直线,它们之间的距离为,那么有_______________.8.直线与平面所成夹角范围_________________.9.平面与平面所成夹角范围__________________.二、圆的方程.1. 圆的标准方程: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2. 圆的一般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时,方程表示一个圆,其中圆心____________,半径_____________.当时,方程表示一个点__________,当时,方程无图形.3.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给定点及圆.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5.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设圆:;直线:;(1)代数法:〔判别式法〕时分别相离、相交、相切.(2)几何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①时,与________;②时,与_______;③时,与_________.6.弦长求法〔1〕几何法:弦心距d,圆半径r,弦长l,那么.〔2〕解析法:联立方程求交点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7.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判断方法:〔1〕代数法:〔判别式法〕时分别相离、相交、相切.〔2〕几何法:圆心到圆心的距离,时__________; 时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圆(1)两圆相交时,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为.(2)经过两圆交点的圆系方程为:〔其中,不包括圆〕8、空间中任意一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根底知识稳固】1、直线的倾斜角____________;在轴上的截距为_____________.2、直线平行于直线,那么实数________.3、以点为圆心且与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4、直线x+y-2=0被圆〔x-1〕2+y2=1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6、两圆和相交于两点,那么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圆内,过点的最短弦和最长弦分别为和,那么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探究一:圆的切线1、圆的方程是,求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2、过点作圆的切线,求此切线的方程.探究二: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1〕实数满足方程①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②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③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变式一】实数满足方程〔1〕求的最值;〔2〕求的最值;〔3〕求的最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与圆 复习
(一) 直线的倾斜角α与斜率k 求k 方法:
1.已知直线上两点1p (1x ,1y )2p (2x ,2y )(1x ≠2x ) 则 2.已知α时,k=tan α(α≠900) k 不存在(α=900) 3.直线Ax+By+C=0,(A ,B 不全为0,) B=0时k 不存在, B ≠0时 k=-B
A
(二)直线方程
(三)位置关系判定方法:
当直线不平行于坐标轴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限制条件) 1212
y y x x k --=
(四)点P(x0,y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是 d=
两平行直线Ax+By+C1=0和Ax+By+C2=0间的距离为 d= .
(五)直线过定点。

如直线(3m+4)x+(5-2m)y+7m-6=0,不论m 取
何值恒过定点(-1,2) (六)直线系方程
(1)与已知直线Ax+By+C=0平行的直线的设法: Ax+By+m=0 (m ≠C)
( 2 ) 与已知直线Ax+By+C=0垂直的直线的设法: Bx-Ay+m=0
(3)经过直线1l ∶1A x+1B y+1C =0,2l ∶2A x+2B y+2C =0交点的直线设法: 1A x+1B y+1C +λ(2A x+2B y+2C )=0(λ为参数,不包括2l )
2
200B A C
By Ax +++222
1B A C
C +-
(七)关于对称
(1)点关于点对称(中点坐标公式)
(2)线关于点对称(转化为点关于点对称,或代入法,两条直线平行) (3)点关于线对称(点和对称点的连线被线垂直平分,中点在对称轴上、
kk’= -1二个方程)
(4)线关于线对称(求交点,转化为点关于线对称)
(八)圆的标准方程: 222b)-(y a)-(x r =+ 圆心(a,b ) 半径r >0
圆的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 (F E D 422-+>0)
圆心(2,2E D ) r=
(九)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圆C ∶222b)-(y a)-(x r =+,点M(00,y x )到圆心的距离为d ,则有:
(1)d >r 点M 在圆外;
(2)d=r 点M 在圆上; (3)d <r 点M 在圆内. (十)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圆 C ∶222b)-(y a)-(x r =+,直线l 的方程Ax+By+C=0,圆心(a ,b)到直线l 的距离为d,判别式为△,则有:(几何特征) (1)d <r 直线与圆相交; (2)d=r 直线与圆相切; (3)d >r 直线与圆相离; 弦长公式:
或(代数特征)
(1)△>0 直线与圆相交,圆C 和直线l 组成的方程组有两解; (2)△=0 直线与圆相切, 圆C 和直线l 组成的方程组有一解; (3)△<0 直线与圆相离, 圆C 和直线l 组成的方程组无解。

(十一)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圆C1:222b)-(y a)-(x r =+和圆C2:222n)-(y m)-(x r =+ (R,r >0)且设两圆
2
422F E D -+222d r l -=
圆心距为d ,则有: (1) d >R+r 两圆外离; (2) d=R+r 两圆外切;
(3) │R-r │<d <│R +r │两圆相交; (4) d= │R-r │ 两圆内切; (5) d <│R-r │ 两圆内含; (十二)圆的切线和圆系方程
1.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圆222r y x =+,圆上一点为(00,y x ),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0x x+ 0y y= 2r (课本命题).
圆222r y x =+,圆外一点为(00,y x ),则过此点的两条切线与圆相切,切点弦方程为200r y y x x =+。

2.圆系方程: ①


C1

11122=++++F y E x D y x 和圆C2∶
022222=++++F y E x D y x .若两圆相交,则过交点的圆系方程为11122F y E x D y x +++++λ(22222F y E x D y x ++++)=0(λ为参数,圆系中不包括圆C2,λ=-1为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
②设圆C ∶022=++++F Ey Dx y x 与直线l :Ax+By+C=0,若直线与圆相交,则过交点的圆系方程为F Ey Dx y x ++++22+λ(Ax+By+C)=0(λ为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