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湘教版习题精选第八十二

合集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2章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2章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 第 课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
C 目录 ONTENTS
考纲解读: 1. 湿 地 的 含 义 特 征和作用 2不同湿地资源 的开发和保护
1 基础自主落实 2 重点难点突破 3 解题能力突破 4 真题重组集训 5 课时规范训练
C 自主 落实 一、湿地的含义和分类
C解题 能力 突破
(1)简述乍得湖地理位置特征。 答:地处非洲中北部内陆,位于低纬度、热带, 周边有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四个国 家。 (2)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乍得湖水位随 季节而变化的原因。 答:乍得湖地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湿季受 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丰富,水位上升;干季受 东北信风带控制,干旱少雨,水位下降。
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
草繁茂、泥
为加速的富营养化过程
炭化加速
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
湿地中水量
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
减少、干涸
完全干涸
2.湿地的保护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2)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 (3)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4)营造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制条件。 (5)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6)理顺关系、协调发展、综合治理。
发展方向(保护措施)
C解题 能力 突破
乍得湖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水位常随季节变化, 湖面伸缩性很大。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湖泊,有 3000多万人靠乍得湖为生。随着人口不断增长, 沿湖国家不仅利用湖区发展渔业,利用湖滨草原 发展畜牧业,而且在湖滨地带大规模开辟农田, 引水灌溉,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为了在干旱环境 下获取更多的水源,一些国家甚至在水源河上建 坝截水。然而,在他们过度利用乍得湖的同时, 生态与环境问题也同时出现。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湘教版必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湘教版必修3

1.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 米×2 米×1 米)、土壤、芦苇、水管 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2) 题。
(1)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B )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若用无植物的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C )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B.山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C.山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3.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的答题思路
思考方向
答题思路
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引水灌
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
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 工程措施
等;建设工业区和城市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建基础设施、
建筑物等;交通工程措施主要有修铁路、公路、飞机场、
[第(1)题,湿地不具有防风固沙的功能,该系统也没有塑造地貌 的功能,但湿地能涵养水源,净化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即净化水质。 第(2)题,若没有植被,则出水口的排水量有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 量将减少;由于土壤缺少植被保护,则水土流失加重,出水口的含沙 量将增加。]
湿地资源问题及保护
材料 2017 年 12 月 4~6 日,“湿地保护体系国际研讨会”在海 口召开。会议回顾了我国湿地资源现状、开展的工作和保护成效, 特别是 2016 年 11 月 1 日,中央深改组第 29 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湿 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标志着湿地保护工作从“抢救性保护”到 “全面保护”转变后的进展。同时强调,中国湿地还面临面积减少、
(1)从客观上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是什么?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3)从水土流失治理的三大类措施来看,图示治理措施有哪些类 型? (4)下图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将各项的代码填在图中 相应的空格内。

2019-2020学年度湘教版高中湘教版必修3地理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

2019-2020学年度湘教版高中湘教版必修3地理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

2019-2020学年度湘教版高中湘教版必修3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练习题第四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下图为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

湿地被破坏后,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丁D、乙和丙【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为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水池(4mX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的一个人工湿地系统。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①净化水质②防风固沙③塑造地形④涵养水源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进行对比实验,则检测到( )A、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C、土壤矿物质总量增加D、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示四个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A、①—湿地减少B、②—水土流水C、③—土地荒漠化D、④—森林破坏图示四个区域的生态建设方向。

正确的是( )A、①—封沙育草,酒养水源,保护野生动物B、②—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改善湿地环境C、③—大力植构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D、④—禁止过垦、过樵、过牧,退林还草【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最主要是因为湿地具有什么功能( )A、调节气候B、美化环境C、净化水中的染污物D、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含答案)一、湿地概述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天然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m 的浅海区、河流、湖泊人工湿地:水库、稻田、鱼塘等3.特点(1)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2)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4.在我国的分布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

[思考启迪] 三江平原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地势低平,土质黏重,气候温凉,冻土发育,夏秋多雨,蒸发较弱,排水不畅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地球之肾” 1.湿地的生态价值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三、湿地资源问题 1.成因与表现2.洞庭湖萎缩⎩⎪⎨⎪⎧原因: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十分严重,大 规模地围湖造田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及生态问题增多四、保护湿地1.意义: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2.措施⎩⎪⎨⎪⎧退田还湖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制定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3.案例[温馨提示] 湿地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但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其经济价值,因此在对湿地进行开发时,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生态效益。

如果盲目地开发,可能使湿地失去了生态价值,最终经济效益也会失去,社会效益也将不复存在。

[教材P43活动]1.如果失去湿地,鸟类将失去生长、栖息和繁衍的场所,使鸟类迁徙,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甚至导致鸟类失去食物而死亡。

2.洞庭湖湿地的存在,为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栖息的环境和场所,使得生物物种繁多,有些物种是我国所特有的生物物种,有的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

洞庭湖因生物物种繁多,被称为天然生物基因库。

3.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精选2019-2020年高中湘教版必修3地理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精选2019-2020年高中湘教版必修3地理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精选2019-2020年高中湘教版必修3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湘教版巩固辅导五十九第1题【单选题】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同一地区湿地变化对比图,阴影部分为湿地。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地区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湿地沿岸的企业大规模排放污水②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③大规模的围湖造田④长江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图中湿地面积变化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B、地下水质恶化,海水入侵C、气温年较差变大,旱涝灾害频发D、灌溉水源增多,农业增产【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低B、垦荒难度大,成本高C、粮食过剩,不必再开发D、保护湿地、维护生态环境【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A、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B、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C、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大量出现D、人口增长,用地规模扩大【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反映城市绿地具有的作用是( )A、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B、保持水土、涵养水源C、吸烟滞尘、净化空气D、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古湖泊是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在已经消亡的湖泊。

莱州湾南岸平原的古湖泊形成于距今6000年左右的黄骅海侵时期,最初是由处于滨海洼地内的古老河口海湾在河口三角洲和海岸沙堤不断发展扩大的条件下演变成澙湖,此后随着气候的变化及大规模的海退,使得澙湖与海洋隔离,并经入注河流水体的不断淡化最终演变成淡水湖。

下图示意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的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在古湖泊形成过程中,莱州湾南部海岸线总体变化趋势是( )A、反复进退B、向南推进C、位置稳定D、向北推进大规模的海退,使得( )A、河流流速减缓B、河流流程加长C、古湖泊面积增大D、古湖泊距海变近导致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A、人为垦殖B、河流改道C、气候变化D、泥沙淤积【答案】:无【解析】:第6题【单选题】读“赞比西河流域图(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2019年精选湘教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

2019年精选湘教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

2019年精选湘教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九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2012年2月2日是第16个“世界湿地日”。

中国将使50%的自然湿地和7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并建立起结构较为合理、功能较为优化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逐步扭转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局面。

图4中的湿地体现了何种功能( )A、保持水源B、净化水质C、调节气候D、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同一地区湿地变化对比图,阴影部分为湿地。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图示地区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湿地沿岸的企业大规模排放污水②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③大规模的围湖造田④长江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图中湿地面积变化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B、地下水质恶化,海水入侵C、气温年较差变大,旱涝灾害频发D、灌溉水源增多,农业增产【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

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

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

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

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②水土流失严重③蒸发和下渗④引水灌溉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同一地区湿地变化对比图,阴影部分为湿地。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地区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湿地沿岸的企业大规模排放污水②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③大规模的围湖造田④长江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图中湿地面积变化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B、地下水质恶化,海水入侵C、气温年较差变大,旱涝灾害频发D、灌溉水源增多,农业增产【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2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共55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2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共55张PPT)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 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池塘、人工河
3.湿地的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
之间的过渡地带
知识点导航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 “地球之肾”
知识点导航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 “地球之肾”
我国的湿地分布
我国湿地分布总的状况是:
看一看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引起 变化的原因是哪些?
泥沙淤积 围湖造田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
1、“湖广熟,天下足。”洞庭湖区农业发达,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洞庭湖成为 “鱼米之乡”的有利自然条件:
(1)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雨热同 期; (2)地形:地势低平的冲积平原; (3)土壤:土壤肥沃; (4)水文水系(河湖):河湖密布,水产养殖发 (达5。)植被: 湿地植被类型丰富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短缺,这是事实。在一定的 社会历史时期,把一部分湿地开垦为耕地,可以增产 粮食,满足人类需要。
但如果把湿地当作后备耕地资源,大面积开垦, 势必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并造成经济损失,是得不 偿失的。
4、读图 2-10 、 2-11 ,说出其含义,并针 对这些现象谈一谈你的看法。
应当采取休渔制度,限制网眼等措施,以 保证鱼类的再生产能力,满足后人的需要。严 禁滥捕滥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巩固练习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
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
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
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据此回
答1~3题。
1.拉鲁湿地所在的青藏高原能源资源丰富,主
要有
(D)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2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共37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2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共37张PPT)
6米浅海区等 • 人工湿地: 水库、稻田、池塘等
3、湿地的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 间的过渡地带
3、我国湿地的分布
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分布不均,东部湿地 多,西部湿地少。
人类赋予湿地哪些美称
• 衣食父母
产生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
• 天然水库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 生命的摇篮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二章第2节 《湿地资 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
湖区为例》 (共37张 PPT)
2020/9/22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
主讲人:王文霞
1、概念: 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 地。
2、湿地按成因的不同分类:
• 天然湿地: 沼泽、河流、湖泊、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1、维持生物多样性 2、调蓄洪水 3、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4、航运 5、旅游观光
洪水期,长江补洞庭湖;反之,洞庭湖补长 江
枯水期
洪水期
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每年生产出大量的鱼 、虾、蟹、稻米、莲藕、菱角等农副产品,丰富的 芦苇、速生杨树等为湖区造纸业提供了大量原料。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 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 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 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
一、湿地含义及价值
1、湿地的定义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 或流动,咸水或淡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 或水域地带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 以内的海域。 —— 《湿地公约》
河流湿地:我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 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 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
浅海、滩涂湿地:我国海域沿岸约有1500条大中 型河流入海,形成浅海滩涂生态系统、河口湾生 态系统、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 珊瑚礁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六大类。
•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 亚热带海岸的潮间带 上部,受周期性潮水 浸淹,以红树林植物 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 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 木本植物群落。 • 在我国仅见于海南、 广东、广西、香港、 澳门、台湾、福建和 浙江沿海。
一、维持生物多样性 二、调蓄洪水
三、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四、航运 五、旅游观光
三、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1、湿地面积萎缩 2、湿地污染加剧
3、湿地过度利用 4、生物多样性减少
17世纪中叶 —— 6000平方千米 19世纪中叶 —— 5000平方千米
泥沙淤积 围湖造田
20世纪中叶 —— 4350平方千米 20世纪末 —— 2623平方千米
三、湿地资源的保护
——以洞庭湖为例(结合P45阅读)
以工代赈
平垸行洪主动挖开阻水的岸堤,让洪水流进地 势较低的堤垸,以淹没庄稼和家园为代价,来降低 湖水的危险水位 。
“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衡水湖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白洋淀省级自然保护区、北戴河国家 湿地公园和坝上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4处重要 湿地的保护与恢复。

2019年精选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湘教版巩固辅导第三十九篇

2019年精选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湘教版巩固辅导第三十九篇

2019年精选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湘教版巩固辅导第三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丁D、乙和丙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B、开垦湿地,护大耕地面积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D、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答案】:无【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中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湿地、耕地及人口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图甲与图乙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1954—1974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B、1954—2014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C、1974—1994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D、1994—2014年,湿地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与1974年相比,2014年该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A、劳动力短缺B、洪涝灾害更频繁C、人均耕地面积减小D、低温冻害更严重【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为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

湿地被破坏后,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丁D、乙和丙【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图。

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B、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D、土壤矿物总量增加【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湘教版必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湘教版必修3

思维建模(三)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 [典例] 读我国某地农业建设模式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模式最有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
B.南方低山丘陵区
C.内蒙古草原
D.黄土高原
(2)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壤盐碱化
C.森林减少
D.荒漠化
[答题思路] [答案] (1)D (2)A
人类活动
泥沙淤积严重 环境污染
水利工程建设的威胁
外来物种的干扰
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使干旱、半干旱区湿地逐渐消失;海岸侵蚀,使滩涂 湿地不断减少
2.湿地破坏的危害及其保护 湿地的破坏,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危害和相应保护措施如下图所示。
拓展延伸 东北地区湿地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洞庭湖地区为什么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
洞庭湖地区在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引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围湖 造田虽一时得到了耕地,但因湖泊面积明显减小,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导致 长江发生洪水灾害的频率增加,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隐患。因此,洞庭湖地区 实行“退田还湖”,恢复千顷洞庭的局面,充分发挥湖泊湿地的生态作用,以减少 洪灾的发生,同时避免因湿地的丧失而造成气候的变化。
1.简要分析在该地区形成草本泥炭沼泽的自然条件。 2.人们大面积开挖沼泽中的泥炭,会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3.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的绿化更具有环境效益。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 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 信息获取 由材料可知石渠县海拔较高,气温低,雨量集中,长冬无夏;由图中可以 看出,该地的湿地位于山间谷地,地势较为低平。

2019教育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2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 (共52张PPT)精品

2019教育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2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 (共52张PPT)精品

48
旅游观光
思考1:造成洞庭湖泥沙淤积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
长江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加重,导致河水泥沙量增多,加剧 了洞庭湖的泥沙淤积
51
返回
思考2: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 象?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洞庭湖区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 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三、湿地资源的问题
3、破坏湿地资源的危害 调蓄洪水能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 环保功能下降,气候恶化,农副产品产 出降低,影响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 的可持续发展。
4、保护措施 退田还湖还湿地;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 被;防治水污染;禁止滥捕滥猎保护野 生动植物;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 湿地保护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1)东北三江平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维持生物 多样性。
(2)海南岛的红树林湿地分布在哪些地区? 其作用有哪些?
沿海地区(闽、粤、桂、琼)。防止海浪 侵蚀海岸、防御台风和风暴潮的侵袭。
(3)鄱阳湖湿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
(4)长江中下游人工湿地是指什么?其主要功能 是什么?
五、案例:洞庭湖面缩小的原因及危害
自然 原因 人为 原因
危害
原因
泥沙淤积,
湖面减小
围湖造田 ,
湖面减少
对策 禁止长江中上游天然林的 砍伐,植树造林,保持水 土,减少泥沙淤积。
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1)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 (2)影响航运 (3)破坏生物多样性
25
洞庭湖“变”大 了
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 1)流域内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保持水土; 2)湖区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平垸行洪; 3)加固干堤、疏浚河道(防洪作用)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 湘教版必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 湘教版必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湘教版必修3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湘教版教材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发展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

这一节教材内容的编排,主要是以洞庭湖区为例,着重介绍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过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活动都与环境发生密切的关系,人类活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环境,受到了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就是在这样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教材编写按照湿地的概念—湿地的重要价值—湿地的利用—湿地的保护这一主线,按照案例学习的思路,通过对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个案研究,分析和了解区域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本节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地球之肾”,第二部分是湿地资源的利用,第三部分是保护湿地。

三部分内容按照其存在价值、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保护措施的因果关系逐一编写,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以及综合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二、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三、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1. 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的分布状况。

2. 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 理解湿地的综合治理和保护的措施。

4. 通过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讨论,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发展要求:了解湿地形成的地理背景;理解湿地保护与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说明:不妨多介绍其他湿地类型的利用状况,但不作为考核范围。

四、会考要求:1. 湿地的概念2. 我国主要湿地的分布3. 湿地的重要价值4. 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5. 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2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共30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2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共30张PPT)

我国湿地分 布总体状况
类型多样,东多西少
海南岛红树林湿地
——防止海浪侵蚀海岸、防御台风,是 天然的海防林
“资源的宝库” “生命的摇篮” “天然空调机” “天然水库” “地球之肾” “鸟类的乐园”
东方湿地——洞庭湖
东方湿地——洞庭湖
东方湿地——洞庭湖
东方湿地——洞庭湖
造纸厂排出的污水污染
——
选美大赛
参赛资格
湿地:
湿地:
湿地:
选美大赛
中国主要湿地分布
内陆 高山
寒温带 平原 沿海
热带
我国湿地分 布总体状况
类型多样,东多西少
三江平原湿地(黑龙江)
——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湿地
我国湿地分 布总体状况
类型多样,东多西少
鄱阳湖湿地(江西)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湿地
亚热带人工湿地
——长江中下游稻田
边 化工厂正在排放污水
东方湿地——洞庭湖
案例:江豚——再不引起重视,江豚可能灭绝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自然
禁止长江中上游天然林砍伐,
原因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人为 原因
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
危害
退田还湿地,调整农业结构 防治水污染 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 建立自然保护区 增强型多样,东多西少
青海湖(青海)
——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湿地
若尔盖高原(四川)
——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湿地
拉鲁湿地(西藏)
——我国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
我国湿地分 布总体状况
类型多样,东多西少
艾比湖湿地
——新疆最大的咸水湖湿地
赛里木湖湿地
——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冷 水湖湿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
湖区为例湘教版习题精选第八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

据此回答。

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 )①桃源洞②三峡水库③大金湖④沙溪河⑤水稻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图为“海绵城市模型”,对雨水调蓄
起主要作用的城市“海绵体”是( )
A、雨水花园、渗水路面
B、下凹式道路绿化带
C、湖泊、湿地、坑塘等
D、砂土质渗水蓄水层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读德国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鲁尔区位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示北部沼泽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
①美化环境②保持生物多样性③旅游观光④涵养水源⑤改善航运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答案】:无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关于湿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B、湿地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常年有水或经常有水
C、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湿地类型多样
D、我国的湿地仅分布在沿海和平原地区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1963年,美国在密西西比河新建分流工程,将密西西比河的30%流量和泥沙经阿查法拉耶古河道南流入海并形成了新三角洲。

完成下列各题。

美国在密西西比河河口地区修建分流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土地面积
B、减轻洪水威胁
C、修复古河道生态
D、完善水运网络
新三角洲主要的湿地类型是( )
A、滩涂
B、湖泊
C、稻田
D、珊瑚礁
【答案】:
第6题【单选题】
红腹滨鹬有迁徙习性,常在沙滩、沿海滩涂及河口觅食。

下图示意红腹滨鹬迁徙路径,近几年来,经停乙地的红腹滨鹬数量锐减,且分布区域趋于集中,推测其原因主要是( )
A、滩涂湿地锐减
B、全球气候变暖
C、人工捕杀增多
D、空气质量下降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湖泊面积减少,将使湖泊水体______、调蓄水量、美化环境、______等功能丧失。

湖泊面积缩减、水面缩小还往往导致湖水______ 增加。

【解析】:
第8题【综合题】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千米。

但多年来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衔远山,吞长江”的洞庭湖有哪些重要价值?
""
曾经“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洞庭湖现在却退居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请分析其人为原因。

其面积的缩小,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
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课题,一是“洞庭湖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二是“洞庭湖湿地公园旅游观光功能研究”。

请你在上述两个课题中任选一个,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

______
①洞庭湖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
②洞庭湖湿地公园旅游观光功能研究
内容:______
途径:______
""
【答案】:
【解析】:
第9题【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近年来,长春市汽车工业部分零部件生产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了周边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

右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大兴安岭是东部季风区与______(填自然区)界线,山脉以东地区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和
______;甲地的湿地类型主要为______。

乙、丙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其主要生态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

从资源分布状况看,鞍山市的主要工业部门为______,该工业部门与长春市汽车工业的生产协作属于______联系。

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长春市汽车工业部分零部件生产转移对周边地区的积极影响。

【答案】:
【解析】:
第10题【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面海拔456米,湖水非常纯净。

8月表层水温最高,约为9-10℃,冬季有88-146天的结冰期。

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内,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

下图为贝加尔湖流域局部示意图。

简述安加拉河的水文特征。

贝加尔湖被称为天然双制的“空调机”,请你结合材料分析原因本
20世纪60年代初,莫斯科政府在贝加尔湖畔建起了巨型造纸厂,但遭到民众的抗议。

请从地理视角推断抗议的理由。

【答案】:
【解析】:
第11题【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拉圭河干支流两岸覆盖着厚厚的粘土,在流域内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沼泽湿地。

湿地吸附和淀积大量营养物质,水生生物繁多,鸟类资源丰富。

流域上游地区经济较落后,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带。

图9示意巴拉圭河、巴拉那河、乌拉圭河流域分布,图10示意甲地的气候资料。

分析巴拉圭河流域沼泽湿地形成的原因。

说明湿地内鸟类资源丰富的优越条件。

从产业综合发展的角度,列举适合该沼泽湿地发展的三个具体产业部门。

【答案】:
【解析】:
第12题【综合题】
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约1300毫米)由于长期耕作,缺乏治理,水土流失严重,成为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

为了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美国对田纳西河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

材料二见下图。

分析材料一中提到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从农业发展的角度看,农作物的生长期需水量大且稳定。

据图分别分析广州和诺克斯维尔两地气候对农业的不利影响。

材料二中两条河流都主要靠降水补给,试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两条河流航运条件的共同特点。

两条河流都进行了______开发,并结合资源条件(自然资源)对流域进行了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恢复。

这种开发模式除了有利于改善航运和灌溉条件外,还具有哪些综合效益?
【答案】:
【解析】:
第13题【综合题】
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截止2016年3月6日,鄱阳湖标志站星子水位低于枯水点位。

图为进入枯水期后的鄱阳湖,湖洲变成万亩“草原”。

试分析鄱阳湖湖洲变成“草原”的原因是什么?并说明其对周边生态的可能影响?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洪水一片天,枯水一条线”是鄱阳湖的真实写照。

“堑秋湖”是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

渔民在湖滩筑堤,形成一个个碟形湖,以便秋季鄱阳湖退水时截留更多的水和鱼。

10月份一些以水生动物为食物的候鸟陆续迁入湖区越冬,渔民也开始在碟形湖放水捕鱼。

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鱼尽,3月份候鸟陆续迁离。

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主要湖泊,也是我国湖泊地区中面积最大的湿地之一。

近年来.由于泥沙淤积和人类围垸等活动的干扰,洞庭湖的湿地生态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下图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演替示意图。

归纳人类的围垸活动对洞庭湖地区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