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新版思修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PPT
23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假如给你一个数字100000000…… 你希望1代表什么? 健康 快乐
金钱
幸福
。”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罗曼·罗兰 :“等到自私的幸福成为人生的唯一目标后, 不久人生就会没有目标。”
14
冯友兰 “人生四境界说”
天地境界
道德境界
功利境界
自然境界
15
冯友兰 “人生四境界说”
第一个层次是自然境界,处于这个层次的人,其行为完全按照 人的生物本能和社会习俗而活动,对其所作所为没有明确的 觉解,这是最低一层的人生境界。 第二个层次是功利境界,这个层次的人,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 行为,但是其行为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利”,其 觉解的程度只是认识到了其生存的目的就在于利。 第三层次是道德境界,与功利境界的人以利为其行为目的不同, 处于道德境界的人把“义”作为自己行为的唯一目的。处于 这个境界的人对人生已经有了明确的觉解。 第四个层次是天地境界,又称圣人境界,这是所有境界中最高 的境界。处于此境界的人,消除了人我、物我的分别,达到 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他们已经超越了人生的成败、贵贱、 荣辱、生死等问题,而同于大全。
12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
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 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13
人生就是人们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同时也改造和发展自 身的生命历程。——马克思
巴巴尔扎克:“人生最高目标,男人为功名,女人为爱情
人 的 观 点 对 行 为 有 很 大 影 响
3
一、人生观的科学内涵
人是什么? 关于人性的你持何种看法? 人的本质是什么?
思修第三章(人生价值)
可编辑ppt
65
一、 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可编辑ppt
66
1.身心和谐的意义
作为大学生群体来说, “身心健康”既要有健康的 生理,又要有良好的心理。 自觉地进行心理调适,保持 心理健康,能够为人生价值 的实现创造良好的自身环境。
可编辑ppt
67
2.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坚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 适时进行心理调整; 开展健康的人际交往。
可编辑ppt
23
1.有益于社会的人生态 度
求真务实 乐观自信 积极进取
可编辑ppt
24
2.无益于社会的人生态 度
消极悲观 享乐实惠 愤世嫉俗 极端利己
可编辑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5
3.端正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 人生当务实 人生应乐观 人生要进取
可编辑ppt
26
四、用高尚的人生观 指引人生
可编辑ppt
27
1.高尚的人生观是为人 民服务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为 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列宁提出“为千千万万 劳动人民服务”;
毛泽东概括为“为人民 服务”。
可编辑ppt
28
首先,为人民服务的人 生价值观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其次,为人民服务的人 生观正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 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
再次,为人民服务的人 生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本质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49
3.人生价值的评价
人生价值评价是人生价 值观的基础。要掌握客观、 公正的评价尺度和科学的评 价方法。
可编辑ppt
50
第一,坚持社会价值与 自我价值相统一,以社会价 值为本。
社会价值决定自我价值。 社会越发展、越进步,自我 价值实现的条件也越充分。
思修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案
思修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案授课人所在部门思政部授课班级课题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授课时间教学理念(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2)充分挖掘多种教学资源,用丰富、贴近学生实际的各种资料辅助教学,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教学活动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的培养。
(4)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述。
2、正确认识人生目的对人生实践的重要作用。
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人生观【能力目标】1、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2、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
3、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教学重点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学情分析这门课程的对象是高职大一的学生。
他们在高中的政治课上,也学到了一些相关的内容,有一定的基础。
大一的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是学情的有利因素。
然而,一部分学生对枯燥的公共基础课有厌烦情绪。
他们上政治课时,往往是只带耳朵来听,不带书本来记;他们能够理解老师的分析,但不愿意自己去思考。
因此,在讲授这一节时,教师要提出一些学生已经学过的、比较简单的问题,从而和学生形成互动,设法提高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将新学的原理联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学法分析学生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要掌握学习方法。
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逻辑推理,通过分析得到新的知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在人生观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错误人生观诸多表现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改革 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我国高等教 育的各个方面也受到冲击和挑战,并影响了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 作为既是独立生活 的个人,又是社会活动重要参与者的一些大 学生,在汹涌的社会变革和发展中渐渐脱离 了人们预想的轨道。
人生观的含义;
简单地说,人生观即是人们对人生的看法和 态度。(主要问题有三:) “人为什么而活着(人生目的),人生有什么 意义(人生价值),该怎样做人(人生态 度),该怎样走人生道路,应当怎样处理学 习、工作、事业、前途、友谊、爱情荣辱等 问题,”这些都是人生观所要回答的问题。
不同的 人生选择……..
天生是社会动物。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它的前 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一种幻想的、与世隔绝、 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 现实的、可以用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观:
自然属性
什么是人生?
人生就是人们在其有限的一生之中, 有目的的适应以及创造生活的活动过程。 从生理过程来看,人生是一个从生到 死的生命过程。 从客观来看,人生也是现实的社会实 践活动的过程。(认识、情感、意识) 从主观来看,人生也是主动适应和创 造生活的过程。不断改变环境,超越自我。
人生的丰富内容:
人生目标;人生价值; 人生理念;人生积累; 人生机遇;人生抉择; 人生岗位;人生艺术; 人生环境;人生资源; 人生心态;人生伴侣; ……
(人化了的自然属性)
本能
人有两 种属性
社会属性
(我们)
本质
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经典表述的理 解
2015思修第三章
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要乐观
由三落三起的邓小平所想到的
顺利时不骄横、不自傲。 逆境时要忍耐、要坚持。 要学会正面看问题。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 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毛泽东 乌云遮不住太阳,阳光总在风雨后。
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要进取
假如一个人能活七十岁
反对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把人生当作满足生理 需要的过程,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 义在于追求的物质享受和和肉体上 的快乐。 爱因斯坦:‚我从来不把安逸 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把这 种生活看成是幸福的基础,我叫它 猪栏的理想。‛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摈弃错误的人生观
错误的人生观都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
人生观的科学内涵
人生观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的目 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简单地说,人生观即是人们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 ‚人为什么而活着,人生有什么意义,该怎样做人, 应当怎样处理学习、工作、事业、前途、友谊、爱情 荣辱等问题,‛这些都是人生观所要回答的问题。
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为什么 活着
人应该怎样 对待生活
直面转型期价值观中的问题
• • • • • • 1.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3.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4.金钱是衡量个人能力与价值的唯一尺度 5. 是君子还是小人并不重要。 6. 竞争可以不择手段。
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一组名言
生活中的主要意义不是你做什么,而是你为别人做什么。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它的感情、思想和行动 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爱因斯坦 所谓人生的价值,是一种如何生存质量的问题。 铃木健二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2015年考研政治思修第三章PPT及习题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 倾向与基本意愿。它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要素。 •人生态度的作用: 第一,人生态态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第二,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 和反映。 •端正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人生应当怎样对待生活,既是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复杂的心 理过程。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毫不利己、专 门利人的精神,应当成为我们时代最崇高的精神。 •反对几种错误的人生态度 •拜金主义:把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唯利是图,它以追逐 和获取金钱作为人生的最终目睥和生活的全部意义。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社会条件: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 一致。 •个人条件:从个人自身条件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 本领;立足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人生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创造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通过创造性实践把人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社会实践是人生价值实现的源头活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社会对大学生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特殊要求:
• • • •
享乐主义:把享乐作为人生唯一目的和追求。 个人主义: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 这些错误的共性: 都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反映的是剥削阶级的利益;没有把握人与社 会的正确关系,忽视了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其三,对人的需要的 理解是片面的,无视人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 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 (一)价值观与人生观 • 价值观:指人们对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 题的根本观点。 • 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 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价值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 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 • 人生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它 是特殊的价值,是人们从价值的角度来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
思修第三章讲义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世界观与人生观●世界是什么?●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和。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1.中国古代关于人的学说性善论(孔子思想):认为人天生是善的,因此,通过教育可以使人行善。
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好利多欲,追求生理欲望的满足是人的本性,社会必然会发生争夺,一切善的行为都是后天勉强训练出来的。
性善恶相混论(杨雄):认为人的本性是善恶相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2.西方近代关于人的学说●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揭示人人都享有充分的自然权利。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归结为肉体的感受性,而这种感受性在人身上产生“趋乐避苦”的感情,也就是‘自爱’,‘自爱即自私’。
●十九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为研究人的自然属性奠定了基础,后来,有人把这一理论引进了哲学领域,把人性也看作是自然选择,弱肉强食。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1)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区别和联系人性---指人的属性,是人的属性的总称,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本质---指人的本质属性,能够把人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具有独特的属性。
(2)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指人的生理构造与自然本能社会属性---指人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属性。
问题:哪一种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
●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
(3)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人的本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4.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最新三章节树立正确人生目和态度
第三章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和态度
第二节 人生目的的确立
一、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二、摒弃错误的人生目的
利已主义的人生目的。 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 实用主义的人生目的。 存在主义的人生目的。 权力意志主义的人生目的。 拜金主义的人生目的。
思 想 道 德 修 养
第三章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和态度
第二节 人生目的的确立
(一)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二)反对“个人本位”,坚持“社会本位”
“个人本位” …… 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 位,把实现个人利益作为个人行为的出 发点。 “社会本位” ……把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 把实现社会利益作为个人行为的出发点。
思 想 道 德 修 养
第三章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和态度
第一节 直面人生的思考
人的本质
人性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思 第三章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和态度
想
第一节 直面人生的思考
Hale Waihona Puke 道德修结
束
养
思 第三章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和态度
想
道
德
结束
修
养
思 想 道 德 修 养
第三章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和态度
第二节 人生目的的确立
一、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一)人生目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前提和起点
三章节树立正确人生目和态度
思 想 道 德 修 养
第三章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和态度
第一节 直面人生的思考
一、人的本质的透视 人的本质:是指人区别与其它动物特有的本质。 人性:人特有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一)人类历史上对人的本质的种种描述(中国)
《列子·黄帝》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 齿,倚而趣者,谓之人”。
最新思修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记
者在内蒙古高校采访时发现,学生中盲目消费、攀比消费、
赶潮消费等负债消费现象非常普遍。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 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讨论人生态度问题,有助于思考人的一生应该拥 有怎样的生活,从而知道应该如何对待生活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人
生
态
度
是
混 世
人态
生
度
观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应
的
表
现
和
反
应
看 破 红 尘
端正人生态度
需会巨难的当 要遇的得重代 端到人的要中 正各生人战国 人种挑生略大 生各战机机学 态样,遇遇生 度的在,期身
矛人也,处 盾生面既国 和实临面家 困践着临发 难中艰着展 ,
• 人生须认真 • 人生当务实 • 人生应乐观 • 人生要进取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14岁的周恩来(1912年)
而 我们没有方向
晚 上
没有目的,所
不
以——看似忙忙
睡
碌碌,实则空
觉
虚一度
早 晨 起 不 来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乐观者,成功之源,悲观者,失败之因。 必有乐观之精神,乃有坚忍之毅力,有坚忍之 毅力,而后所抱持之主义乃克达其目的焉。”
——《孙中山全集》第3卷,第63页。
人 生 应 乐 观
再 见
王双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5
思修第三章世界观与人生观
•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 性恶》
西方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 苏格拉底: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或者说,人是 理性动物。 •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把人描述为‚没有羽毛的两足动物‛。 的鹅‛ ‚柏拉图
• “司芬克斯之谜‛,说有一种动物,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
括幸福观、苦乐观、生 死观、荣辱观、恋爱观 等。
人生观
(2)人生观的类型 进步的 正确的
人生观
落后的 错误的
人生观
标准:看是否符合时代的潮流、 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
几种代表性的人生观:
①享乐主义人生观 ②厌世主义人生观
③禁欲主义人生观
人 生 观
④幸福主义人生观
⑤乐观主义人生观
⑥共产主义人生观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材料(一)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达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打死了一只 狼后,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养大的女孩:其中大的有8岁,后
被取名为卡玛拉,小的有2岁,取名为阿玛拉,但因其体弱,不久死
去。这是世界上发现的首例狼孩。由于她们自幼远离人类社会,在狼 窝里长大,所以一切生活习性都与狼别无二致。比如,她们不会直立 行走,只能用四肢爬行,白天睡觉,晚间出来活动,怕光、怕火,不 吃素食和熟食,只吃生肉,而且不是用手拿着吃,而是放在地上用牙
为数寥寥。
同时一个巨大的危机在于:幸福与快乐的混同可
能最终麻痹人类的价值感受,从而最终埋葬一个
与其他动物有本质区别的物种。 因为‚享乐主义把物质享受提高到了至高无上的 地位,毁掉了一切精神内容‛。
2018版思修第三章第一节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人是什么(人的本质)
不会直立行走,只能用四肢爬行; 白天睡觉,晚上活动,怕光怕火; 不吃素食熟食,只吃生肉;不是用 手拿着吃,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 咬;不遮挡身体,不会说话,只会 像狼一样引颈长嚎。
狼孩与鲁宾逊相比,结果为什么不一样?这阐 明了什么问题?
一、人生与人生观
关于人的本质
破解斯芬克斯之谜 什么东西: 早晨用四条腿走路, 中午用两条腿走路, 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人的一生就这样走过
“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 上用三条腿走路?”
一、人生与人生观
关于人的本质
古代东方:中国 性善说(孟子) 性恶说(荀子)法家文化 性无善无恶说(告子) 性有善有恶说 (世硕)
放牛娃:“卖钱,盖房子。”
记者:“有了房子又做什么?” 放牛娃: “娶媳妇,生娃。”
记者:“生了娃呢?” 放牛娃:“让他也来放牛呗!”
• 每个人 都是有目的 的生活的, 无论其层次 的高低。
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目的的内涵
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活着的三个理由?
活着
活着
活着?
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拓展延伸:
颁奖词: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 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 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 穹寄深情。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目标
本节要解决的问题
一、人生与人生观 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三、正确认识人生矛盾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柏拉图的“人”
人是什么(人的本质)
于是柏拉图只好另作补充,进一 步明确,人是没有羽毛,有扁平 指甲的两脚动物。 那是不是就是“人”的正确定义 呢?请看“狼孩的故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第3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目的: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履行自己的人生责任,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引课:渔夫和富翁的故事一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一渔夫在沙滩上抽着烟,悠闲地晒太阳。
这时走来一个富翁。
富翁问道:伙计,这么好的天气,怎么不出海打鱼呢?渔夫吐了口烟,然后回答:我刚出海回来呀!富翁接着说:你怎么不趁天还没黑多打点鱼呢?渔夫答:我每打完一次鱼就可以满足我两三天的生活所需了。
我为什么还要出去呢?富翁生气地说:你应该多打点鱼,这样就能攒到更多的钱,买更多的船,然后再把船租出去。
渔夫问:那接着下来呢?富翁答:接下来你就可以什么也不用做,每天就坐在这里抽烟,晒太阳了。
渔夫笑了笑说:那你看我现在在干什么呢?看了《渔夫和富翁》的对话你有何感想?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P45世界观——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它决定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观的内容:人生目的: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人生态度:在顺境和逆境状态下如何做人?人生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以上三者互相联系,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二、明确人生目的1、概念:所谓人生目的,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生主体,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活动的基本指向。
它是人们社会需求的综合体现,是对“人为什么而活”的总体回答。
简单说就是指人们想要达到的人生境界或者说理解人生意义的基本标准。
人生目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前提和起点,是人的生活活动的总目标。
2、找准人生坐标您活着是为了什么,追求什么?为什么要有科学的人生目的?心中是否有目标,是伟大与平庸的天渊之别,是聪明与愚蠢的重要分水岭。
(1)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是人生的定向器,决定着人们的奋斗目标、前进方向和人生轨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第一节教案
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人生态度的形成既是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认知、情感、意志是起着主要作用的三种心理要素。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态度,当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观作出了某种明确的选择,实际上就在主要方面决定了他将如何对待生活,决定了他在实践中将以怎样的方式处理各种人生问题。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人生目的不同将会使人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无所畏惧、顽强不屈、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勇往直前:而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或是投机钻营、铤而走险,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拓展: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4、小结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课程导入
人的生命过程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还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人不仅活着,还要生产、交往、创造,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以一定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行为,赋予人生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是事业有成还是庸碌无为;是崇高善良,还是卑鄙恶劣;是彪炳史册,还是遗臭万年,除了客观历史条件和机遇等因素的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关系: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
思修第3章1、2节教案设计
人生目的有四个层次:自私自利、合理利己主义、先公后私、大公无私。
(二)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人生目的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人生奋斗目标。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人的一生,决定了人生的轨迹。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一)人生目的
1、人生观的三个方面体现
前面我们学过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从以上表述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人生观包含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意义)两方面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人生态度。
1)人生目的:人为什么活着2)人生态度: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3)人生价值: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3、人生应乐观
课堂讨论:请同学们就乐观与悲观的话题举例(寓言、小故事)
我们再看一段声像资料:快乐心情
小结:“人生不如意十十之八九”,遇事要想得开,做人要心胸豁达。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观点。同学们要善于保持乐观的心态。
4、人生要积极进取
我们来看一段声像资料:强调积极因素
所谓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或“人为了什么而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标或人生理想是人生目的的表现。
课堂调查:请同学们现在思考你自己“为什么活着”?同学们思考两分钟,然后把答案写在纸上。
课堂交流:现在我请两位同学帮我一个忙,从刚才同学们交上来的答案中随机各抽取十个,然后念给大家听听。
思修树立正确人生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世界观与人生观【世界观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看法。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①】在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积累经验,逐渐地加深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和领悟。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每个人所树立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是不同的,可能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也可能形成唯心主义世界观,家庭环境、地理缘由、历史背景、文化程度、阶级地位······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树立。
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很紧密的联系。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在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的前提下才有正确的人生观,因而人生观的形成受到世界观的制约。
正确的世界观为正确的人生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确的人生观支配和调节着社会行为,人生观决定着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性质和水平,帮助我们辨别方向,识别善恶,朝着既定的人生目标前进,指导着我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做有意义的事,体现出个人价值,也为正确的世界观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后盾。
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态度和采用的方法最终是由世界观决定的。
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正确的方法,错误的世界观则会给人们的实践活动带来方法上的失误。
错误的人生观,例如:享乐主义人生观、厌世主义人生观、禁欲主义人生观······都是很片面,主观偏激地看待社会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盲目地追求物质生活享受,把满足个人享乐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或者遇到挫折就悲观厌世,从而追求脱俗灭欲。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在人所处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下的产物,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根本人生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是人生观的核心。
思修第三章_第一节_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案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一个人在孤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为什么他能在孤岛上生活那么长的时间?因为文明社会教会了他生活的知识和劳动的技能,而且他从被打坏的船上得到了武器和生产工具,使他能战胜野兽的袭击和外来的威胁,这些都是社会文明的产物。鲁滨逊十分乐观,充满了斗志,体现了自我奋斗的精神,他的创造性劳动及成果也体现了人类智慧的无穷魅力。
分析下面袁隆平的经典语录,体现了一个科学家怎样的人生态度?
袁隆平说:“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他经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在水稻开花的时候,赤日炎炎之下,我和我的助手们每天都是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在田间劳作。”
不会直立行走,只能用四肢爬行;白天睡觉,晚上活动,怕光怕火;不吃素食熟食,只吃生肉;不是用手拿着吃,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咬;不遮挡身体,不会说话,只会象狼一样引颈长嚎。在孤儿院人员的耐心抚育下,卡玛拉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学会站立,6年才会走路,到1929年她死时,一共学会了45个词,和几
句简单的话,智力水平仅相当于4岁儿童。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列子·黄帝》
人是陆栖两脚的动物。——亚里士多德
插入小故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生讨论问题,一个学生问:“老师,人是什么?”亚里士多德随口就答:“人是陆栖两脚的动物。”这个学生跑到外边提了一只鸡来到老师跟前说:“老师,这是人吗?”亚里士多德哑口无言,片刻又说:“人是不带毛的陆栖两脚动物。”这个学生听后把鸡毛拔了个净光,又问老师:这是人吗?这次亚里士多德彻底答不上来了。
思修 第三章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一)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体作为他人、
群体和社会的客体时,对他人和社会的
价值或意义。
◆主要表现为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
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
创造人生价值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一)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经 济环境、政治环境、思想环境)。 (二)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三)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三、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二)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二)人生态度
1.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1)人生态度的含义
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 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 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 第一,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第二,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一)人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人生与人生观
人生,包括人的生命体和人的生活两个方面。
• 人的生命体——生活的载体。 • 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体存在的方式。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人生主要是指人的社会生活,